株洲醴陵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072
颗粒名称: 株洲醴陵市
分类号: K921
页数: 6
页码: 321-326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5年株洲醴陵市的经济发展概况;分述了首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成功举行、“安全生产万里行”国家采访团到醴陵采访、外贸出口总额突破3亿美元等工作开展情况。
关键词: 株洲市 醴陵市 概况

内容

中共醴陵市委书记 杨治平
   副书记 邝邹飞 李理 刘剑飞 陈立耀 徐林娟
   秘书长 丁云龙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金德凡
   副主任 李运波 凌力田 曾祥发 万学春 冯志明 李放群
   市人民政府市长 邝邹飞
   副市长 周建光 苏涛 刘春生 周建新 刘正平 谢逢娥 易顶峰 李玉平 罗亚军
   政协醴陵市委员会主席 许若云
   副主席 汤太忠 廖炳生 乔德良 李忆湘 刘苏朝
   市纪委书记 李理
   市城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 林柏芝
   市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廖宏力
   醴陵陶瓷科技工 李理
   业园党工委书记
   醴陵陶瓷科技工 杨龙
   业园管委会主任
   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
   党工委副书记 杨龙 江曙明
   醴陵陶瓷科技工业 李启福
   园管委会副主任
   醴陵陶瓷科技工 江曙明
   业园纪工委书记
   市委办公室主任 丁云龙
   市委组织部部长 周琪
   市委宣传部部长 张建辉
   市委统战部部长 刘跃峰
   市委政法委书记 汤云辉
   市人民法院院长 王晓萍
   市检察院检察长 彭物明
  
  【概况】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中段,地处罗霄山脉西北边沿。东北连武功山,西南接九党荆山,属江南丘陵腹地。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接界,东北连江西省上栗市,北界湖南省浏阳市,西接株洲县、南邻攸县。位于北纬27°21′15″∼27°58′07″,东经113°09′49″∼113°45′43″。全市南北长66.75公里,东西宽58.51公里,南、北两端高,东、西两侧偏低,形成一个以山丘为主的紫色盆地。醴陵地处江南交通要冲,古为吴楚咽喉,今为湘东要道和物资集散地,也是华东与大西南之间的重要连接口。境内浙赣铁路复线、G320、G066国道横穿东西,G106国道贯穿南北。总面积为2157.2平方公里,有耕地34.79千公顷,平原占总面积16.4%,岗地占总面积22.7%,丘陵占总面积27.1%,山地占总面积28.8%,水域占总面积5%。
  2005年1月4日,醴陵市根据中办发〔2004〕1号、湖南省民政厅2005年1月13日(湘民行发〔2005〕3号)《关于醴陵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精神,铺开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市由2004年3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655个行政村、60个居委会撤并为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42个行政村、56个居委会(其中17个社区居委会)。撤并幅度分别达28%、47.5%;村域平均面积由原3平方公里扩大到5.7平方公里,村平均人口由原1390人增至2650人。乡镇干部人数由原1781人减少至873人。撤销了原黄沙乡、大林乡、枧头洲乡、马恋镇、转步乡、茶山岭镇、高桥乡、军山乡、长岭乡、八步桥乡10个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乡镇平均面积为78.6平方公里,平均人口为3.1万人。将大林乡与东堡乡合并设立东堡乡,撤销黄沙乡。将原黄沙乡的山峰、钟鼓2个建制村划入新的东堡乡,调整后东堡乡辖28个行政村;将原黄沙乡的汤家湾、渌石、烂泥、杨林4个建制村划入王坊镇,调整后王坊镇辖2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将原黄沙乡的横岭、清潭、栏江、乌尖、双河口、庄埠6个建制村划入王仙镇,调整后王仙镇辖3个居委会、25个行政村;将原黄沙乡的黄沙、黄沙洲2个建制村划入阳三石街道办事处,调整后阳三石街道办事处辖3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将均楚镇、军山乡、高桥乡合并设立新的均楚镇,撤销马恋镇,将原马恋镇的三湖建制村划入新的均楚镇,调整后的均楚镇辖2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将原马恋镇的巷前、申明、象形、汪家垅、南屏、塘村、马恋、西林冲、斋江、长茅港、弹子坑、汪家桥、罗塘、玉坎等14个建制村和建湘、潇湘2个居委会划入大障镇,调整后大障镇辖4个居委会、37个行政村;将原马恋镇的井冲、新大塘2个建制村划入嘉树乡,调整后嘉树乡辖17个行政村。将东富镇与枧头洲乡合并设立新的东富镇,以原东富镇和枧头洲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东富镇的行政区域,调整后东富镇辖2个居委会、39个行政村;将石亭镇与长岭乡合并设立新的石亭镇,以原石亭镇和长岭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石亭镇的行政区域,调整后石亭镇辖1个居委会、31个行政村;将茶山镇与栗山坝镇合并设立新的栗山坝镇,以原茶山镇、栗山坝镇的行政区划为新设栗山坝镇的行政区域,调整后的栗山坝镇辖3个居委会、32个行政村;将神福港镇与转步乡合并设立新的神福港镇,以原神福港镇和转步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神福港镇的行政区域,调整后神福港镇辖2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将板杉乡、八步桥乡和原转步乡的古城建制村合并设立新的板杉乡,以原板杉乡(不含横塘基等4个建制村)、八步桥乡的行政区域和原转步乡古城建制村的管辖范围为新设板杉乡的行政区划,调整后板杉乡辖36个建制村;将原板杉乡的横塘基、高家店、石塘庵、吴家段4个建制村划入黄泥坳街道办事处,调整后黄泥坳街道办事处辖4个社区居委会、9个行政村;将原转步乡的枫树塘建制村划入西山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西山街道办事处辖4个社区居委会。全市总面积2157.2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4.79千公顷,其中水田33.94千公顷、旱地0.85千公顷。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992229人,其中农业人口833214人,非农业人口159015人。市城区人口为184657人。全年出生669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25‰,比上年上升0.47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9.8%。年平均气温17.9℃,比常年平均值17.5℃偏高0.4℃;年最高气温38.2℃,连续出现50天高温连旱天气;年最低气温-5.0℃;年总降水量1462.1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6.4毫米。
  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醴陵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株洲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文明和谐环境,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乡建设不断加快,园区经济初具雏型,党建事业不断创新,社会大局稳定和谐。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5.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11.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12313元,比上年增加1167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5.6:57.4:27.0,“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3.46:48.84:27.70调整为14.7:59.6:25.7。完成财政总收入610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2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886万元,比上年增长24.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841万元,比上年增长23.77%。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469元,比上年增长11.9%,“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44元,增长52.8%,年均递增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87元,比上年增长13.1%。年内,全市城镇在岗职工38826人,年人均工资为12983元,增长1.5%。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88家,参保27466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单位234家,参保13466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68家,参保170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7063人,比上年增加1000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05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1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20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4%;各项贷款余额2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5%;现金净投放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9%,其中农村居民储蓄余额13.39亿元,增长17.90%。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7782.1万元,比上年增加969.1万元,增长14.22%。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达100%。年内新建农村敬老院12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户”603人。证券市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资本市场机制,启动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年内在股票市场跌入近年来最低点情况下,仍稳中有增,全年新增客户数60户,办理网上交易新增客户200余户,全年成交额约7亿元。
  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99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12.96亿元,林业产值1.34亿元,牧业产值12.13亿元,渔业产值1.3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7亿元。农作物种植面积88.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6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3.9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98千公顷。粮食总产量达47.25万吨,比上年增长1.66%。蔬菜产量43.80万吨,比上年增长0.5%;水果产量50812吨,比上年减少1797吨,下降3.4%。养殖业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95680吨,比上年增长9.94%;水产品产量18200吨,比上年增长1.11%。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48.01%,比上年下降0.49个百分点。森林覆盖面积增加,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66.67公顷,造林520公顷;封山育林6千公顷,种苗繁育66.67公顷,义务植树230万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2.13万千瓦,完成各类农机技术集团承包耕地面积88.27千公顷,其中机耕面积37.8千公顷。新建和整修水利工程1.21万处,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土石方1020万立方米。拓宽改造乡村道路路基735公里,硬化水泥路面130公里。发展生猪190.8万头,比上年增长9.57%,出栏生猪115.26万头,增长10.6%;发展黑山羊46.38万头,比上年增长10.27%;发展家禽1320.24万羽,比上年增长5.57%。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综合实力由第七位跃居全省县、市、区第五位,中国中部“百强县”第25位,排名较上年上升13位,并成为“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城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8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经济效益指数达119.52%,比上年提高5.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0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工业产品产销率97.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陶瓷、烟花两大支柱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生产日用陶瓷产量158025万件,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出口72625万件,增长29.1%;工业陶瓷209858吨,比上年增长14.7%;鞭炮烟花998.51万箱,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出口583.15万箱,增长17.0%。建筑业增加值5.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22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9.54万立方米,房屋建筑竣工产值6.29亿元、实现营业利润3689万元。年内成功举办了“首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有株洲、醴陵的19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楼盘涵盖住宅、写字楼、别墅、商用房及二手房计96.3万平方米,现场成交商品房898户、面积17.1万平方米、交易总额2.798亿元,其中成交额1.323亿元。建材、服装、箱包等产业呈现出“群山争峰”的发展势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1%;按投资种类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9.62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8022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72个,完成投资9.4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9%。园区经济初具雏型,陶瓷科技工业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年内入园企业3家,入园企业增加到15家,有7家企业正式投产。
  城乡建设不断提速,重点工程顺利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以“双庆”为契机,以“一带二场三桥四路”为重点。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作。完成渌江风光带一期工程(A段)、珊田广场、青云南路、渌水大桥和瓷城大道改造等工程;启动了文化北路、渌江大道拓宽工程;G106国道醴陵北段建成通车,浙赣铁路复线提速改造工程全线贯通,醴潭高速路基、桥涵工程完工;“天然气入醴”工程通气点火,20余家工业企业用上了天然气。侦技大楼、立三汽车站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大林河引水工程破土动工,文化综合楼工程建设抓紧推进,城区电网改造工程顺利开展,法院审判大楼主体工程竣工。
  交通运输增长迅速。全年完成货运量3912万吨,比上年增长31.89%;完成货物周转量40568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25%;完成客运量4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52%。旅客周转量21737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1.42%。邮电通信事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3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8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9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9.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9万户。消费品市场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96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1%,其中公有经济89645万元、非公有经济300049万元。市场物价减缓运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为102.7%,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取得新成就。2月26日,被湖南省政府授予“全省10大出口县市”。全年签订利用外资协议38个,合同利用外资7625.6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新批准成立外商企业23家,截至12月,全市外商企业达44家。实际到位外资2727.45万美元,利用内资22.5亿元。44家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535万元,增长28%,实现利润8612万元,增长39%。新批自营进出口企业10家,截至12月,自营进出口企业增至129家,完成外贸出口总额3.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1%,自营出口创汇达1.32亿美元,增长26%。年内,组织企业参加了“德国法兰克福陶瓷展”、“春秋两季广交会”、“景德镇陶博会”、“北流陶瓷艺术节”、“东盟博览会”、“日本爱知世博会”、“香港中小企业产品推介会”、“湖南欧陶展”等,其中在“湖南欧陶展”上签订销售合同621万美元,占全省贸易总额的77%,在春季广交会上签订贸易合同5700万美元。
  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新成就,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卫生事业全面加强,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市民环保意识增强。全年完成各类科技项目60项,投入科技三项费用701万元,技术贸易成交额4800万元,其中一项科技成果获株洲市科技进步奖。批准专利415项,是全省唯一一次性通过七家“双高”企业认定的县市,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普九”目标基本实现,醴陵第四中学成为省示范性高中。全市拥有小学199所,比上年减少29所,在校学生48848人,比上年减少2929人。有普通中学59所,比上年减少3所,在校学生70771人,减少1162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生升初中入学率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6%。南桥中心幼儿园的办园经验在全省推广。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2.9万平方米,筹措“两免一补”经费450万余元,扶助贫困学生40832人次,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达2780人。社区文艺、乡村文艺、校园文艺、广场文艺活动蓬勃发展,先后开展了网吧、电游、演出、音像、印刷的专项整治。成功举办了“天然气之光”春节晚会、“卓越百年”广场文艺演出,市政协成立50周年的“辉煌五十年”庆典演出等文艺活动。全年放映电影4820场,其中放映科技影片200场次,观众100万余人。在参加省青少年游泳比赛中获9金、5银、2铜,参加省跆拳道比赛获1金、1铜,参加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1金、6银,参加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获6金,参加省桥牌比赛获铜牌1枚,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一项获第四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达100%,农村低保工作做法编入全国民政工作经验汇编。新建农村敬老院12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户”603人,敬老院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继续推进。以大病为主,对参合患者给予住院补助、兼顾癌症病人门诊化疗等五类重大疾病门诊补助,通过“即生即补”政策的落实,全市参合农民达61.1万人,参合率达73.79%,年内有27534人次获得1350.04万元的医疗补助,人均补助490.3元。禽流感、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力度加大,“降消”项目工程顺利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再次进入全省优质服务县(市)行列,开通了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1.79%,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1/10万,新生儿死亡率10.44‰,婴幼儿死亡率13.3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74%,广播覆盖率达95.75%,城区光缆用户达30000户。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44项,投入治理资金3000万余元,其中窑炉清洁能源改造39项,治理废水污染5项。投入7700万元,“天然气入醴”工程点火通气,全市20家工业企业、1000余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川气入醴”总供气量2.15亿立方米,可代替28.8万吨燃煤,可减少废气、烟尘排放约2.5万吨。全年市区空气良好天数累计达306天。7月,合资新研制的“新型环保安全烟火剂”经湖南省科技专家鉴定认定,并在参加“中国首届安全生产科技博览会”上得到行业界认可。10月,该产品正式投产,产品的使用给鞭炮烟花产业带来一次新的变革。
  法制建设以“打击犯罪、整治乱源”、“两创一争”、“树正气、塑形象”、“三官两员进社区、调查走访解民忧”等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政法干部队伍素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确保治安秩序平稳和社会稳定。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791起,比上年下降9.4%。立8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341起,较上年下降20.7%,立“两抢一盗”案件2079起,比上年下降16.5%。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548起,刑事拘留684人,劳教以上打击处理868人。查处治安案件2690起,治安拘留1043人,追逃51人。批准逮捕353件698人,起诉408件702人。审结各类刑事案件483件706人,判处刑罚180人,其中3年以上有期徒刑149人,各级调解组织共成功调解各类简易民事、经济纠纷885起。年内,市政府成立了集中打击赌博犯罪活动领导小组,加大了对“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的打击力度,捣毁写单窝点94个,查处“地下六合彩”赌博案件155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112人。
  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党风党纪进一步好转,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有中共基层委员会57个、总支47个、支部1042个;有中共党员38652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4名。年内,根据中央、省委、株洲市委统一安排和部署,组织所有党员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年内已完成二批党员“保先”教育,第三批2006年6月完成。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开展了“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远教学用”、“党员红旗岗”、“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星级社区”等活动,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继续推行和完善了绩效考核办法,出台了《醴陵市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若干规定》,实行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醴陵市“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出台了《关于对民营企业科研机构的认定及奖励办法(试行)》,举办了醴陵首届“名师名医”活动。编写了《组织工作规范》。2005年,立案查处违犯党纪政纪案件117件,结案116件,其中基层办结70件、机关办结46件,查处大要案件24件;受纪律处分116人,受党纪处分83人,其中警告41人、严重警告26人、留党察看3人、开除党籍13人;解除行政处分14人,恢复党员权利3人。查办经济案件24起,立案处分24人,收缴违纪资金80.12万元。查处党员干部参与赌博案23起,处分23人、免职11人、开除党籍2人、法律追究13人。撤销社会团体登记21个,注销4个,注销法律服务所1个,依法取缔黑介所1家。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7起,政纪处分4人,清退乱收费金额48.5万元。取缔非法药品经营户2户,销毁假劣和过期药品、医疗器械总价值6.134万元。取消行政项目86项,行政收费64项,注销行政收费许可证16本。受理审核基建项目319项、资金7443.7万元,核减1426.1万元;审查预算项目75个、资金4832.8万元,核减769万元。
  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技术创新和品牌意识不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增长方式亟待转变。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尤其是大项目和战略性投资不多;城镇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差;干部作风仍需继续改进;政务服务和管理社会的水平亟待提高。 【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完成】2005年初,醴陵市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立足实际,重构乡镇基层政权。按照“整合资源、以强带弱、协调发展”的原则,将全市36个乡镇合并调整为26个,将655个行政村合并为342个,撤并幅度分别达28%、47.5%;村域平均面积由3平方公里扩大到5.7平方公里,村平均人口由1390人增加到2650人。同时,将乡镇内设机构严格控制在5个以内,对“七站八所”等事业性服务单位实行分类管理,把所有经营性事业单位全部推向了市场。按照精简比例不低于20%的标准,对乡镇干部进行了精简、分流,全市乡镇干部人数由1781人减少到873人,减幅达51%,每年减少乡级财政公用经费支出600多万元。通过“拆庙减人”,重新构建精简、高效的乡村两级基层政权,从体制上防止了农民负担的反弹。
  【“川气入醴”工程通气点火】10月13日,醴陵市天然气总门站点火试气成功。11月8日,天然气通气点火典礼隆重举行,标志着历经5年建设的“川气入醴”工程全面竣工。2001年6月,醴陵市天然气利用项目获得省计委的批准,纳入西气东输忠武项目计划。2002年6月,其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全省第一批利用天然气的5个城市之一。醴陵输气支线全长66公里,穿越河流、沟渠20条、公路2条、铁路2条。供气范围辐射城区和孙家湾、泗汾、浦口、白兔潭等乡镇,在城区设有高压、中压两条环城管道,覆盖了本市90%的陶瓷企业用户。“川气入醴”给醴陵带来了2.15亿立方米天然气供气量,可代替用煤28.8万吨,减少废气、烟尘排放约2.5万吨。醴陵陶瓷企业使用天然气,将大大降低陶瓷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成品率,提升产品竞争力,使陶瓷产业的整体效益向前推进5年。随着支线管道铺设和输气调试工作的最终完成,全市千家万户和广大陶瓷企业也将在最快的时间内用上高效、低廉、安全、环保的天然气。 【招商引资全线飘红】2月26日,在全省招商引资暨商务工作会议上,湖南省政府授予醴陵市为“全省10大出口县市”之一。近几年来,醴陵市充分发挥“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三大优势,招商引资花红果硕。年内,全市签订利用外资协议38个,合同利用外资7625.69万美元,同比增长172%,实际到位外资2727.45万美元,同比增长28%;利用内资22.5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年新批外资企业23家,其中港、台地区投资5家,占新批企业总数的82%;新批陶瓷企业13家、烟花企业5家,分别占56%和22%;引进技术优势项目2个。大量资金、技术的注入,有力地促进了醴陵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使陶瓷、花炮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竞争力越来越强。 【首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成功举行】12月31日,醴陵市在城东工商企业总公司耐火材料厂隆重举行醴陵市首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以下简称“房交会”)。本届房交会共有19家企业参展,其中本地房地产开发企业15家,株洲市房地产开发企业3家,装饰装修企业1家。集中展示的楼盘涵盖住宅、写字楼、别墅、商业用房及二手房,共计96.3万平方米。房交会吸引了4万余名市民观展,现场成交商品房898户,成交面积17.1万平方米,交易总额2.798亿元,其中成交额达1.323亿元。这次房交会很好地展示了房地产业的企业形象,达到了引导住房消费、规范房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目的,实现了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赢”。 【“安全生产万里行”国家采访团到醴陵采访】6月20日,由国家中宣部、安监总局、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安全生产万里行”国家采访团一行到醴陵采访。醴陵作为全国的花炮主产区,素有“花炮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有烟花爆竹企业503家,安全生产隐患大。近几年来,醴陵市通过建立安全监管责任制、风险抵押金制度和事故救援应急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2005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51起,死亡51人,伤122人,直接经济损失31.74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5.99%、19.05%、41.06%和47.54%。“安全生产万里行”采访团对醴陵的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醴陵赠送了“平安鼎”。 【外贸出口总额突破3亿美元】2005年,醴陵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健全外贸出口体系,实现了外贸出口强劲增长。年内,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3.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1%,自营出口创汇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名列全省“三强”。组织企业参加了德国法兰克福陶瓷展、春秋两季广交会、景德镇陶博会、北流陶瓷艺术节、东盟博览会、日本爱知世博会、香港中小企业产品推介会等大型境内外展会,其中在湖南欧陶展上,签订销售合同621万美元,占全省贸易总额的77%;在春季“广交会”上签订贸易合同5700万美元,为历届广交会之最。 【全省“质量兴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醴陵召开】6月9日,全省“质量兴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醴陵隆重召开,副省长郑茂清出席会议。会上,市长邝邹飞代表醴陵市委、市政府作了题为《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促进醴陵经济发展》的典型发言,推介了本市在“质量兴市”工作方面的做法与经验。自2001年来,醴陵把“质量兴市”摆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提高工业产品质量为突破口,齐抓共管,政企联动,多措并举,走出了一条“以质兴工、以工兴市”的新路子。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加强管理、制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夯实了“质量兴市”的技术基础;通过狠抓“质量兴市”与整顿市场秩序,推进名牌战略、扩大外贸出口相结合,健全了“质量兴市”的配套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支柱产业强劲发展。2005年,全市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86.5%,主要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88.7%,出口产品出厂合格率达93%。
  【科技工作成绩斐然】2005年,醴陵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制定一系列鼓励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再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一年来,醴陵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支持华联瓷业、湖电、天博瓷业等7家企业申报“双高”企业,并顺利通过省级评审,全市“双高”企业发展到10家,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跃上了新台阶。专利、项目申请工作硕果累累。年内,全市申请专利415件,申报项目63项,其中国家、省、株洲市级项目23个。完成各类科技项目60项,投入科技三项费用701万元,技术贸易成交额4800万元。
  【新型环保安全烟火剂正式投产】为解决烟花爆竹产业的安全性能问题,醴陵南桥镇清水花炮厂厂长易显云经过上千次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新型环保安全烟火剂(以下简称“烟火剂”)。该烟火剂于2004年8月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在国际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2005年7月,参加中国首届安全生产科技博览会,得到行业界的一致好评。新型环保安全烟火剂因不含硫磺、氯酸钾和国家禁用的有毒物质,大大降低了药剂的机械磨擦感度和撞击感度,提高了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储存中的安全性能。同时,烟火剂中所添加的芳香剂,能适应各种不同场合的氛围。年内,醴陵引进株洲协力集团公司与南桥清水花炮厂合资共同开发新型环保安全烟火剂,计划征地80公顷,设立5个生产基地,直接投资1亿元,并于10月正式投入生产。新型环保安全烟火剂的使用,将给烟花爆竹产业带来一次新的革命。
  【醴陵进入全省经济强县“五强”】醴陵市素有“瓷城”和“花炮之乡”的美誉,是中国“红色官窑”所在地和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优势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带动、开放强市、科教兴市”四大战略,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县域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全市GDP总量达92.74亿元,财政总收入达50319亿元,人均GDP达9929元,人均财政总收入达554元,均超过县域平均水平,达到经济强县(市)指标要求。12月15日,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醴陵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4年度湖南省县域经济强县(市)”称号,成为全省首批经济强县市。2005年12月16日,在由中国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国中小城市网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醴陵市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城市50强”称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醴陵市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是对参合患者给予住院补助,兼顾癌症病人门诊化疗等五类重大疾病医疗门诊补助,实行农民个人出资、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全市通过狠抓“即生即补”政策的落实,建立补助监审和公示制度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促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61.1万人,参合率达73.79%;共有27534人次得到1350.04万元的补助,平均每人次补助490.3元。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株洲年鉴 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6.8

本书注意工业城市特点、时代特点、年度特点,突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株洲的新情况。全书共设30个部类,依次是:特载、大事记、综述、政治、法制、国防、经济管理、工业、交通、邮电、农村经济、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旅游业、民营经济、财税审计、金融、保险、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住宅与房地产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区·县(市)、荣誉谱、理事会专栏。

阅读

相关人物

米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醴陵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