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065
颗粒名称: 株洲人民生活
分类号: C913
页数: 5
页码: 303-307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5年株洲市通过城镇居民收入、“十五”消费价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生活消费、“十五”株洲市“三农”新变化等方面讲述人民生活。
关键词: 株洲市 人民 生活

内容

【城镇居民收入攀升】一、收入水平继续攀升,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2005年,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30元,同比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人均实际增长8.3%。收入的四大项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1.工资性收入和个体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在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工薪收入占有较大比重,也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职工工薪收入稳步上升。2005年,市区居民人均工薪收入8318元,同比增长3.8%,占人均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8.9%,同比降低4.9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198元,同比增长13.8%。2.转移性收入继续攀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被置换身份的国有企业职工也越来越多,辞退金也是成倍的增加,支撑了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市区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3368元,同比增长30.6%。其中,人均辞退金630元,同比增长3.3倍。3.投资收入多元化趋势明显。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投资不再局限于股票、保险等这种纯资本运作方式,而是开始转向购置住房或门面这种实物方式,来获取更大的投资回报。2005年,市区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181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出租房屋收入人均66元,同比增长3.5倍。
  二、消费支出继续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随着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居民消费的欲望得到了有效的释放。2005年,市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349元,同比增长10.3%,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809元,同比增长9.6%。消费性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由同期的70.1%上升到70.6%。边际消费率为75.5%,比同期提高28.7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34.29%,比上年下降了1.36个百分点。从消费性支出构成来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六升二降”特点,“六升”是食品支出类、衣着支出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类、医疗保健支出类、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类、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二降”是交通和通信支出类、居住支出类。1.“吃”求方便和营养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填饱肚子的生活方式已逐渐被讲营养、讲方便所取代。因此,方便食品和在外用餐成了上班族的首选。糕点、奶及奶制品因其食用方便,且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家庭的青睐,成了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全年,市区居民人均食品支出2863元,同比增长6.1%。其中用于糕点、奶及奶制品类的支出人均为206元,同比增长40.8%;居民在外就餐支出人均为724元,同比增长27.2%。2.“行”求快捷和舒适化。随着市区公共交通网络的日益健全,更多的城市居民放弃自行车这种古老的代步工具,选择了快捷、舒适的公交或出租车作为出行的方式。全年,市区居民人均交通费支出322元,同比增长8.4%。其中,居民用于出租车的支出,同比增长26.6%。3.“用”求高科和人性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家庭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设备的拥有量基本达到饱和。人们开始选择那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设备更新换代,而且拥有多台家用设备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譬如,三口之家,人均拥有1台电视的家庭越来越多,避免争抢频道,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全年,市区居民人均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570元,同比增长43%,其中耐用消费品支出人均313元,同比增长54.5%。4.“穿”求时尚和个性化。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女性穿着上更加追求时尚和个性化。全年,市区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753元,同比增长了18.8%。其中,人均女士服装支出同比增长31.9%;人均童装支出同比增长59.9%;人均用于金银珠宝饰品支出32.8元,同比增长1.4倍。5.“精神”上丰富多彩。随着收入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居民对文化娱乐、教育等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全年,市区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教育费支出1555元,同比增长21.8%,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8.6%。其中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人均361元,同比增长60.8%;人均托幼费支出75元,同比增长1.4倍;培训班费人均支出150元,同比增长98.7%。
  【“十五”消费价格】一、2005年及“十五”消费价格综述。2005年是承上启下的年份,市场价格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出现大的涨幅,而是运行在1%∼5%左右的温和通胀区间,运行结果为3.1%。全年涨幅最高的月份是2月,同比上涨6.3%,最低的是9月,同比上涨1.8%。八大类,除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出现下降外,其余七项均为上涨,其中食品类上涨5.5%,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上涨3.2%,居住类上涨4.5%。2001∼2005年,全地区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6.1%,期间经历了回升、稳定和上涨的三个阶段,其中2001∼2002年从负增长的区域逐月回升(指数为99.9、98.7),2002年保持了稳定(指数为101.3),2004∼2005年进入了上升通道(指数为103、103.1)。从分类价格来看,八类消费商品和项目,食品,烟酒、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通讯、居住类价格上涨,其中食品上涨15.2%,居住类上涨13.8%。衣着、家庭设备、娱乐教育文化类则呈现下降,其中衣着下降了9.3%,家庭设备下降7.3%。
  二、“十五”消费价格主要特点。
  (一)食品——价格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 “十五”期间,食品价格经历由低谷到顶峰的过程,从而搭建了历史上的一个较高的平台。5年间,食品价格累计上涨了15.2%,其中2003∼2005年年平均涨幅达到6.2%。在人们消费的食品中,有70%是天然农产品,30%是农产品加工产品。受自然因素如天时、地利、疾病、税费政策、产业调整、消费习惯、供求关系等方面的影响,食品价格起落频繁,成为整个价格市场中最活跃的分子。
  粮食:“十五”前期,受整个市场全面通缩的影响,下跌至粮价放开后的低谷,每公斤早稻米最低平均价格仅为1.55元,晚稻米最低1.75元。2003年开始回升,早稻米最高到1.98元,晚稻米最高到2.25元。2004年因粮食的连年减产,国际国内市场粮食供求偏紧以及农产品价格低位反弹使粮食价格在3月份出现大幅度上涨,当月粮食价格上涨44.7%,4月份上涨53.9%,其中大米上涨68.9%,创造了单月上涨最高纪录,大米平均价格跳上了每公斤2.9元历史高点。2005年粮价有所回落,保持在每公斤2.3元的水平,5年间粮食价格累计上涨了32.2%,是整个消费品中涨幅最大一个商品集团。
  猪肉:2002年随粮价变动,猪肉价格每公斤跌到10.4元的低位。2003年回升到每公斤11.5元的水平。2004年8月在粮价上涨后4个月出现跳跃式上升,一举拉升到每公斤16元,并持续5个月16元以上的高价,年平均涨幅达到25.3%。2005年因禽流感影响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9月份最低跌到每公斤12元,年平均降幅达20%。尽管肉价经历了几次大涨大跌,但价格总水平仍在逐年提高,5年间,猪肉价格累计上涨17.5%。猪肉价格上涨不仅直接推动肉制品价格上涨,同时也对餐饮、家禽、水产品、蔬菜等价格起到拉升的作用,是整个消费品中影响最宽的一个商品集团。
  蔬菜:近5年,蔬菜价格呈波浪式运行,2001年、2003年、2005年3个年份上涨,而2002年、2004年两个年份下降,但总的水平是涨多跌少。2002年下降2.2%,2003年上涨22.3%,2004年下降19.2%,2005年上涨28.5%,5年间,蔬菜价格累计上涨28.7%。
  (二)电器——价格大盘中的“减震器” 近5年,电器价格一直是运行在下降的通道中,家庭生活用电器价格就累计下跌了25%,文化娱乐用电器价格下跌了23%,通讯工具价格下跌了50%。如果剔除上述3项价格下降的因素,5年间居民消费价格增幅将再上升1.8个百分点,达7.9%。
  (三)服务——价格大盘中“强势股” 从百户居民近5年消费支出看,服务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刚跳上20%的台阶,2005年就上升到26%,上升速度之快前所未有。5年间,服务价格累计上涨了10.7%,其中医疗服务价格上涨56%,邮政服务上涨59%,交通服务上涨20%,家庭服务上涨2倍,它是整个价格大盘中惟一一直保持强势上涨的消费分类。
  (四)城乡消费水平与价格水平形成新“剪刀差”5年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4.8%,而农村则上涨了8.2%。城乡价格水平差异主要体现在食品、教育、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方面,表现为“两高两低”。
  1.食品价格城市涨幅高于农村7.4个百分点。城市上涨18.7%,农村上涨11.3%。其原因一是农村居民自产自食农产品比重大,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其影响小;二是农村消费水平偏低,消费需求弱,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低于市区。
  2.教育价格城市高于农村16.6个百分点。城市上涨11.2%,农村下降5.6%,主要表现在学杂的差异。城市学杂费5年累计上涨12.7%,而农村则下降5.9%,原因是城市学校近几年虽没有大幅度提高学杂费标准,但收费项目却逐年增加,如信息技术费、计算维护费、电费、饮水等等,仅列入了全市城区教育统一收费项目的5年里累计上涨了29.5%。而农村学校在2003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时取消了以“随读代征”形式收取的每生每期70元∼100元的教育附加,使农村学杂费价格大幅度下降,5年累计下降了16.6%,低于城市46个百分点。
  3.医疗保健价格城市低于农村34.5个百分点。城市下降9%,而农村上涨24.5%。其原因,一是近几年国家多次下调西药价格,城市市场因为竞争激烈加上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西药价格虽未如媒体所报道的每次降30%以上,但5年间累计降幅达到了30%。而农村市场主要以普通常规药品为主,而大幅度降价的药品主要是新药和专科用药,因而5年间的药价水平没有太大变化。二是医疗服务价格农村上涨了72.2%,而城市上涨56.6%;其中农村的注射费涨了4.3倍,城市只有2.5倍,农村手术费涨了2.2倍,城市涨了1.9倍。
  4.交通通讯价格城市低于农村12.6个百分点。城市下降5.3%,农村则上涨7.3%,这主要是交通及通讯设备和燃油的价格涨落差异。城市市场汽油5年累计上涨40.7%,而农村则上涨了71.7%;交通工具城市市场累计下降21%,而农村市场则只下降4%;通讯工具城市市场累计下降50%,而农村市场则下降14%。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城市居民】据株洲市农调队对全市620户农村居民住户抽样调查,2005年,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58元,比上年增加422元,增长11.9%,高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0.3个百分点,但是增长后劲乏力,增长空间有限。
  1.工资性收入增加178.5元。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亮点。2005年,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729元,占纯收入总额的43.7%,比上年增加179元,同比增长11.5%。其内部结构表现为“一减二增”,一减为农村居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为134元,同比减少32元,下降19.3%;二增是农村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和农民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分别增加87元和12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15.9%。
  2.家庭经营纯收入增加228元。2005年,市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1992元,占纯收入总额的50.3%,所占份额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增幅缓慢的势头得到扭转,同比增长12.9%。其中来自第一产业的纯收入人均1301.9元,比上年增加了99.8元,增长8.3%。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有所下跌,种植效益明显下降,而肉猪生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由于生猪价格的回落,效益也开始下滑。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纯收入690.6元,同比增长22.8%。
  3.其它纯收入增加15.6元。其中财产性纯收入102元,同比增加17.9元,增长21.3%;转移性纯收入133.7元,同比减少2.3元,下降1.7个百分点。 【农民生活消费状况】据株洲市农调队对全市620户农村居民住户抽样调查,农民人均总支出达到4558.9元,比上年增加680.2元,增长17.5%。消费支出全面增长,广大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已悄然发生变化,用于自身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增加,农民生活正在向宽裕型小康的方向迈进。
  一、食的方面:食物消费趋向多样化,营养和口味越来越成为农民食物消费的目标。以前,农民的食品消费目标是吃饱,主要特征是各类食物数量增长,主食特别是细粮数量迅速增长。现在,农民食品消费开始以吃好为目标,主要表现为主食数量基本稳定,以猪、牛、羊肉为主的基本副食数量继续上升,而营养丰富、口味好的家禽、蛋类、水产品的数量进一步增长,水果、酒类消费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05年株洲市农民食品消费总支出人均1417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年农民人均消费肉禽及其制品25.9公斤,同比增长40.5%;瓜类人均消费13.7公斤,同比增长120.9%;坚果人均消费量1.9公斤,同比增长10.8%;蛋类及蛋制品人均消费量4公斤,同比增长10.7%;水产品人均消费量8公斤,同比增长20.8%;酒类人均消费量4.3公斤,同比增长32.8%,豆制品人均消费量3.1公斤,同比增长42.1%;水果16.6公斤,比上年增长18.7%;奶及奶制品0.9斤,比上年增长60.9%。
  二、衣着方面:衣着消费成衣化、高档化。2005年,市农民衣着消费支出人均164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农民人均服装消费为120.8元,比上年增长21.5%,服装消费支出占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为73.7%,比上年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在穿的方面逐渐向城市居民看齐,在追求款式、花色和质量三体一体的趋势中,对原料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少,对成衣、针织服装和时装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三、住的方面:住房面积扩大,住房质量提高,新型燃料的支出比重加大。2005年,株洲市农民居住消费支出人均360.3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年末住房面积人均为51.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居民住房条件日趋改善,每百户在使用空调、水冲式厕所、自来水、液化气、沼气的农户分别为10户、25户、14户、5户和1户,分别比上年增加2户、3户、5户、1户和1户。
  四、住的方面:家庭设备、用品显著增加,中高档耐用消费品迅速进入农家。20世纪90年代,农村居民用品消费老四件已基本饱和,新型高档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迅速进入农家。2005年,市农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人均138.7元,比上年增长16.5%。每百户的摩托车、彩色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移动电话、影碟机的拥有量已分别达到54辆、84台、10台、30台、65部、40台,家庭汽车、微波炉、吸尘器、摄像机、计算机、中高档乐器等高档用品开始进入农家。家用电器和电话的大量增加,充分显示出农村电网改造的作用,反映了农村通讯建设的成果,也说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五、行的方面:2005年,株洲市农民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人均196.7元,比上年增长25.8%。另外,农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人均356.2元,比上年增长28.7%。农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人均156元,同比增长61%。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64.4元,同比下降11.5%。
  尽管农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但总体来说,农民生活水平没有质的飞越,并且存在两大问题。(1)恩格尔系数一直高位徘徊。(2)农民居民的生活仍比较单调、贫乏。
  【农民外出务工新特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是中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梯度转移的推进,市场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目前,市农民外出务工数量逐年增加,外出就业已达相当规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据株洲市农调队对全市620户农村住户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看,2005年,市农民外出务工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人数逐年增加,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比例有所上升。据株洲市农调队抽样调查数据看,2005年,全市外出劳动力为60.39万人,比2004年增长8.8%,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数的31.2%,其中首次外出的人数为7.37万人,比上年减少84.6%。虽然近几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略有增加的趋势,但农民流动就业仍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2005年,市农民外出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20岁以内的占19.7%,30岁以内的占41.7%,40岁以内的占26.8%,50岁以内的占8.9%,50岁以上的占2.9%。从性别结构来看,2005年,外出劳动力中男性所占比例为61.8%,比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
  (二)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提升,接受培训的比例有所提高。2005年,在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文盲没有了,小学文化程度占1.8%,初中文化程度占63.1%,高中文化和中专文化程度占19.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外出劳动力的22.6%,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仍超过7成,总的来看,外出劳动力总体文化程度仍偏低。从技能培训情况看,市2005年经过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达12.47万人,外出劳动力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41.7%。
  (三)外出劳动力自发外出减少,有组织外出逐年增加。2005年,市农村劳动力中,有48.7%的是自主外出就业,有39%的农民是通过亲友介绍外出就业的,同比分别比上年减少22.2%和33.1%;通过政府单位组织输出的外出劳动力占2.5%,中介组织介绍外出就业的占9.7%,同比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5.4%。
  (四)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仍是外出劳动力的首选,务工收入呈上升趋势,跨省流动人员减少。2005年,市有57.3%的外出劳动力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其年均工资为9915元,比在中西部地区工作的劳动力高1862元,而在直辖市工作的外出劳动力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1236元。2005年,市外出劳动力年均工资为9137元,比上年增长了45.3%。市外出劳动力中,跨省流动就业的占58.6%,比上年下降了4.6个百分点,这表明本地企业吸纳了一部分上年外出的富余劳动力。
  (五)非农产业是吸纳外出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据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99.8%,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其中制造业占33.5%,建筑业占14.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占6.8%,住宿和餐饮业占6.8%,批发和零售业占5.0%,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占15.9%,其它行业占11.6%。
  (六)外出劳动力就业时间延长,就业越来越稳定。2005年,市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外出时间3个月以内的占1.4%,4个月∼6个月的占7.6%,分别比上年下降3%和2.1%;而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占91%,同比增长5.1%。
  (七)外出劳动力在外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增加。2005年,市在外务工人员生活消费总支出人均3378元,同比增长了23%。其中食品消费1767元,衣着消费416元,居住478元,交通通讯消费539元,医疗保健消费12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16.9%、78.7%、33.8和78.2%。市2005年外出从业的劳动力生产性费用支出为248元,同比下降了28.1%。其中旅费支出为173元,办理各种手续支出为63元,分别比上年下降34.8%和19.9%。
  (八)在外劳动力签订合同人员增多,雇主拖欠工资减少。随着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国家有关部门和新闻部门对农民工关注度的提高。2005年,市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为23.9万人,参加劳动保险的人数有8.9万人,分别占在外务工总人数的39.5%和14.8%。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雇主拖欠工资的人数占在外务工总人数的0.85%,比上年下降0.87个百分点;人均拖欠工资1766元,比上年减少2689元。
  【“十五”株洲市“三农”新变化】 一、农业生产出现新的变化。1.粮食生产出现新的转机。“十五”期间,受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鼓舞,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生产突破多年低迷的状态,出现重大转机。200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57.45千公顷,比“九五”末增加6.5千公顷;粮食总产量185.76万吨,比2000年增加4.6万吨。2.农业内部结构发生新变化。“十五”期间,株洲市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养殖业比重不断上升。养殖业占种养业的比重由“九五”末的46.8%,逐渐上升到2005年的50%。二是比较效益低的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50.3%,逐年下调到2005年的45.2%。3.农业区域布局发生新变化。“十五”期间,株洲大力推行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农业初显雏形。从养殖业来看,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推行新的养殖方式,建立养殖小区,实行相对集中、连片、规范化饲养。生猪养殖小区发展迅猛。至2005年底,全市建成生猪养殖小区95个,出栏生猪58.7万头,占全市生猪出栏的13.4%。从种植业来看,种植规模由点状向集中连片发展,建成了3.3万公顷的大型优质、专用稻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蔬菜、花卉生产基地。4.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新的转变。“十五”期间,株洲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得到极大改变,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规模扩大。200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161.1万千瓦,比“九五”期末增长45.1%,年均增长7.7%。水稻联合收割机、育秧、插秧机等一些高性能机械大幅增长。2005年全市拥有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是“九五”末的24.5倍。2005年全市机耕面积213.65千公顷,是“九五”末的1.86倍。机械化作业,解放了生产力,节约了劳动力。5.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新的变化。“十五”期间,株洲农业生产方式由分散经营逐步向集约经营转换,涌现了一批种植面积超千亩、年收入过百万元的种植大户。由过去的以村组为单位的组织模式向以协会为单位的组织模式转换。养殖业也由过去以散户养殖为主,向能手集中,规模养殖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全市1.5万多户规模养殖大户出栏生猪196.02万头,占全市生猪出栏的44.7%。2005年末,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13家,会员近4万人。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改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1.农民收入来源发生变化。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58元,比“九五”期末增长47.2%,年均增长8%。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民收入来源发生明显变化。工资性收入比重明显提高,家庭经营收入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29元,占纯收入比重由“九五”末期的33.5%提高到43.7%;而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由“九五”末期的60.9%下降到50.3%。得益于国家财政惠农政策补贴,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重由“九五”末期的5.6%提高到6%。2.农民支出构成发生变化。“十五”期间,农村税费改革等支农政策,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生产投入明显增加。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总支出构成中,生产费用支出比重明显上升,由“九五”末期的21.4%提高到26.2%。其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由“九五”期末的20.5%上升到23.8%,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比重由“九五”末期的0.9%提高到2.4%。而农民税费支出由“九五”末期的0.97%下降到0.11%;生活消费支出比重由“九五”末期的66.5%下调到64.9%。3.农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已悄然发生变化,用于自身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增加,农民生活正在向宽裕型小康的方向迈进。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下降,2005年为47.8%,比“九五”期末下调2.4个百分点。而交通通讯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分别由“九五”末期的7.9%、3.6%、3.4%,提高到10%、5.3%、4.7%。
  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1.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十五”期间,株洲市连续四年夺得全省水利建设竞赛“芙蓉杯”。全市共投入15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8万处,治理病险水库485座,解决了9.3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5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6.6万公顷。农村防灾抗灾能力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2.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全市退耕还林3.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7.5%,比“九五”期末提高了1.5个百分点。新建农村沼气池2.9万个,全市建沼气池农户达到4.6万户。3.小城镇建设提速。“十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28亿元,加快小城镇建设。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2.5%,比“九五”期末提高4.3个百分点。4.农民出行更加便捷。“十五”期间,株洲先后启动县乡公路和农村通达工程等建设,县乡交通条件发生根本改观,农民出行更加便捷,乡(镇)、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已经分别达到99.1%和91.7%,初步形成了基本通达乡镇、行政村的农村公路网络。5年来,全市共新改建县乡公路1095公里,改造桥梁13座、1320米。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株洲年鉴 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6.8

本书注意工业城市特点、时代特点、年度特点,突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株洲的新情况。全书共设30个部类,依次是:特载、大事记、综述、政治、法制、国防、经济管理、工业、交通、邮电、农村经济、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旅游业、民营经济、财税审计、金融、保险、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住宅与房地产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区·县(市)、荣誉谱、理事会专栏。

阅读

相关人物

谭耀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