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科学技术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989
颗粒名称: 株洲市科学技术局
分类号: G301
页数: 5
页码: 244-248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5年,株洲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兴市,科技引领”一个目标,坚持“项目带动,实干兴科”一项原则,突出“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加强县市区科技工作,加快园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5个重点,着力办好“建设数字地震观测台”等4件实事,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株洲市 科学技术

内容

党组书记、局长 晏首先
   副局长 张时霖 黄一鸣 龙凡平 李建荣
   纪检组长 丁发英
   工会主席 余群跃
   市知识产权局
   局长 江华
   董家塅高科技工业园办公室
   主任 徐业伟
   田心高科技工业园办公室
   主任 顾东来
  【概况】2005年,株洲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兴市,科技引领”一个目标,坚持“项目带动,实干兴科”一项原则,突出“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加强县市区科技工作,加快园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5个重点,着力办好“建设数字地震观测台”等4件实事,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7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1864万元;成功申报了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醴陵陶瓷新材料2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达152家,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24家,达258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20%;全市省级以上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达59家,居全省第一;全市年申请专利800件,居全省第二;科技招商引资4800万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株洲市第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9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其中,4个县(市)区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占全省1/3。株洲市还通过了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验收,局机关被评为省科技系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在万人评议市直机关活动、全市科教文卫战线考核中均名列第一。
  【科技项目】出台市计划指南,将计划的重点转到平台建设、环境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上来,支撑了2005年全市科技工作思路的贯彻落实;实施专家评审制,提高了项目决策科学性;组织重大项目汇报会,强化了对项目实施的考核和监督。全年共安排市级科技项目经费1815万元。
  全年共争取部省科技计划项目47项,经费1864万元,其中,国家“863”计划7项,经费880万元;攻关计划滚动支持1项,经费125万元;国家改制科研院所专项开发基金1项,经费196万元;中小企业创新基金3项,经费173万元;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经费100万元。特别是电动汽车示范运营专线自2004年10月30日启动以来,载客超过40万人次,安全行驶超过22万公里,累计超过12500趟次,满趟率、出勤率均接近90%,在全国电动汽车示范运营中出勤率最高,顺利通过了部级验收和省级鉴定。
  【科技进步考核】以党政领导正职政绩考核为核心。争取市委把科技进步目标纳入到对县(市)区及党政正职的政绩考核,分设“科技三项经费达到预算支出的1.1%及规范化使用”、“科技园区建设与高新技术产值增长率”两大指标,占8分,仅次于GDP和财政收入所占比重。2005年,9个县(市)区科技三项经费共计2940万元,同比增长39.36%,规范使用率从2004年的31.5%提高到61%。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全市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情况。启动了县(市)区科技局工作目标考核,并将其与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指标挂钩,督促各县(市)区实施了“一把手工程”科技项目,进展顺利。
  科技工作的稳步发展争取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科技部、省厅领导多次到株洲调研,市委书记肖雅瑜年初、年末分别看望了刘友梅、尹泽勇两位院士,并召开科技人员座谈会,提出今后5年要把科技工作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让科学的春天在株洲大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市长颜石生、副市长张雄多次考察科技工作,并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和科教兴市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科技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和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都分别专程考察了科技工作,对全市科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合科技资源】为解决“科技孤岛”现象,向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的成果、专利和政策等信息,在产学研间搭建平台,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科技超市,在《株洲日报》开设专版,全年举办4期,多个难题招标项目已经签约;在全省率先举办了科技沙龙,邀请了省内专家和市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深入座谈,全年举办2期,引起了强烈反响;在5县(市)全部开通了“96318”户联网,使广大农民群众可通过拨打96318,进行信息咨询,了解市场行情,获得技术服务,并免费获取和发布信息,攸县成为省科技“户”联网试点县;改版开通了株洲科技信息港。【成果转化与奖励】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株洲市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管理办法(暂行)》,设立了每年一届、一等奖奖金3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优秀项目奖和每三年一届、一等奖奖金4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奖;重奖了丁荣军、黄靖等2名第二届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出口哈萨克斯坦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研制”等23项2004年度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交流传动系统及其高性能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3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株洲工学院的“复杂工业系统的综合集成智能控制理论方法、算法、实时控制软件及其应用”等7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本着“产业主导、双向选择、择优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推动产学研结合,实施了10项博士教授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结“对子”资助项目,与湖南农大联手推进“星火科技富民强县双百工程”,首批5个项目入选,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成果转化。 【园区及高新技术产业】设立了高新技术发展专项,重点支持了“一区三园”和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内一批能够有力提升全市整体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项目。建立了南方阀门“省级水力优化控制研究中心”和湖南工业大学“省级生物包装技术重点实验室”等2家省级研发机构。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醴陵陶瓷新材料成为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共计152家;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24家,达258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20%,欧洲工业园已正式启动。全市省级以上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达59家,居全省第一,47家通过验收。株洲冶炼集团公司、株洲化工集团公司、湖南工业大学承担的3个项目分别列入省科技重大专项,株洲冶炼集团公司、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 【董家塅高科园】2005年,董家塅高科工业园瞄准“实施南拓发展战略,建设芦淞工业新城”目标,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基础配套设施日渐齐全,管理服务又上新台阶。
  一、创新招商方式,强化品牌效应带动。6月3日在湖南省政府举办的“港洽周”上,园区与香港侨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香港侨泰服饰园”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33.33公顷,项目运作采用“谁投资、谁规划、谁招商、谁营运、我服务、我收税、我发展”的运作思路,取得服饰产业品牌效应带动的第一突破。预计2006年12月底前完成第一期10公顷的开发建设,2009年全部开发完成后,产值可达3亿元。
  二、创新园区服务方式,强化“贴心”服务。继续实施“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提出“保姆式服务中顾问式服务”办法,一方面密切关注园区企业发展动态,帮助企业解决在设计、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做好企业坚强后盾;另一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加快建成投产的速度。
  三、创新融资合作方式,强化资金流转。2005年,园区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支持,解决了园区长期贷款融资问题。国家开发银行同意2006∼2008年提供园区政府信用贷款9000万元额度,贷款年限为25年,提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担保贷款2亿元,贷款年限为15年,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园区今后5年发展的资金瓶颈。
  四、创新人事管理方式,强化工作效率。园区人事制度改革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实行双向选择、全员聘用,通过定岗定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使一批业务精、作风正的青年职工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在实施绩效考核后,实行末位淘汰,年内末位淘汰了2人。
  2005年,园区招商项目合同引进资金5.6亿元,到位资金2亿元,新引进项目6个,累计引进项目28个,已开工建设企业23家,年内累计竣工投产15家企业,正在建设中的有8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亿元,利税1000万元;年内融资7240万元,累计融资近2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投入3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完成高新一路、服饰一路(东、西段)、服饰二路(西段)、创业一路等道路硬化38600平方米,人行道铺设19100平方米,形成园区第一期开发范围中心地段交通干网;铺设主给水、主排水管网分别共9100米;新设电力变电所1个,铺设电力、通信管网分别为1500米和1900米,架设路灯3100多米,绿化面积29000平方米;新征用地20.67多公顷,开发建设土地33.33余公顷,累计征用出让土地93.33公顷,平整土地73.33多公顷;新辟拆迁安置基地2个,安置拆迁农民100多户。
  【田心高科园】田心高科技工业园是株洲国家高新区“一区三园”的重要一园。园区控规面积5.0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轨道交通牵引装备和电动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至2005年止,园区累计实现投资6.5亿元,完成土地开发70.2公顷,引进15个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2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40亿元,利税4亿元。2005年园区10个项目投产,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利税增长16%。
  园区始终抓住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体制创新,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和电动汽车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科技创新,园区高科技产品增加值占到了工业增加值的80%。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投资新建了国际一流、年生产能力300辆的地铁车辆制造基地,形成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城轨车辆产业平台,已成为中国电力机车主要研制生产基地、中国城轨交通设备国产化定点企业、中国目前惟一的电力机车整车出口企业,享有“中国电力机车之都”的美誉。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4亿元,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株洲时代集团公司与主机厂联合研制开发的“韶山”系列电力机车、“奥星”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中原之星”城际动车组、“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及“东风”系列、“西部之光”内燃机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目前正以全新的面貌朝着“做轨道交通电传动技术与产品的领先者、核心技术向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的佼佼者、在资本市场上规范运作的成功者”的目标努力迈进。
  南车电机公司贯彻“两高一低”产品战略,做强铁路干线、地铁城轨产品,做大工业和特种电机市场,尤其是风力发电机、中型高压电机、油田电机和国防电机市场,退出低端工业和特种变压器市场,选择性进入移相脉波整流变压器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市场的营销战略,2005年获得工业特种电机订单9912万元。
  园区将继续坚持“产业强园、开放活园、和谐育园”发展战略,以轨道牵引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把握“建立产业集群、优化项目引进、加快基础建设”三条主线,依托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把田心高科园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轨道交通牵引装备和电动汽车之都。 【开通数字地震台】11月4日,位于1815线附近的地震台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株洲市在地震监测能力上的空白。地震台从英国引进先进的“拾震器”,灵敏度高,全球7级以上、全国5级、邻省3级、省内2级地震,地震台都能准确监测;对于株洲市周边2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质内部的任何异常变动,都能准确定位,并向省地震台传输数据。地震台建成后,全面提高了市防震减灾的综合能力,并将为开展救灾抢险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株洲年鉴 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6.8

本书注意工业城市特点、时代特点、年度特点,突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株洲的新情况。全书共设30个部类,依次是:特载、大事记、综述、政治、法制、国防、经济管理、工业、交通、邮电、农村经济、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旅游业、民营经济、财税审计、金融、保险、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住宅与房地产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区·县(市)、荣誉谱、理事会专栏。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晖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