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财税审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905
颗粒名称: 株洲财税审计
分类号: F239.65
页数: 5
页码: 196-200
摘要: 本节讲述了2005年的株洲财税审计的工作概况
关键词: 株洲 年鉴 财政审计

内容

财政
  市财政局
  党组书记、局长 杨宋虎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袁剑萍
  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 殷静娟
  副局长 李德贵 金美芳 唐哲文
  总会计师 汪珠宝
  工会主席 陈建强
  财务总监 陈方照
  市会计管理局
  局长 金美芳
  市农税局
  局长 吴建辉
  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局长 肖建忠
  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
  处长 罗江华
  市财政监督检查处
  主任 邓小荣 【概况】2005年,全市财政工作围绕“四大战略”和“三大重点”,以支持经济发展为主题,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取向,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财政预算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6%,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9%;上划“两税”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8%。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74.5%。全市财政支出完成4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6%。当年市县两级财政均实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大。一是多方筹措企业改制专项资金4.07亿元,安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4000万元,争取上级财政企业引导资金4亿多元,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二是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全年拨付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4亿元,落实“三奖一补”资金3960万元,对种粮农民发放“两补”资金6000万元;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投入4802万元,促进了农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三是继续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搭建经济建设的融资平台,先后从国家开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融入建设资金10.16亿元,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第四批开发性金融合作贷款额度31.6亿元。
  公共财政建设的步伐加快。重点做好了两个确保和两个支持:一是为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财力保障,确保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政法机关职能的有效发挥;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养老金、低保金和特困补助资金的安排到位。全年安排社保支出6.2亿元,为11万名离退休人员、10万名低保对象和2万名农村贫困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三是坚持财政资金向教科文卫领域倾斜,全年安排教育支出5.7亿元,发放“两免一补”资金1966万元,8.2万名学生受惠,3000名贫困生重返校园。安排卫生支出1.3亿元,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院建设,支持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项目的开展。安排科技支出6868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四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建设的支持力度,全年安排财政资金2.3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主体加大投入,有效地支持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
  财政各项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在市直预算单位推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将财政预算拓展为全方位复式预算体系,并将所有市直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预算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二是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三是继续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四是创新国有资产和政府资源运营模式。调整处置了部分党政机关的办公用房和经营性资产,依法加大对土地、城市基础设施等各类政府资源经营权、开发权的运营管理力度。五是积极开展农村税费综合改革。开展“乡财县管乡用”试点,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六是依法推进政府采购与财政性基本建设投资评审工作,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考核评价试点工作,有效节约财政支出。全年评审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总额10.03亿元,审减资金2.49亿元。
  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先进性教育收到实效。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有新的加强。二是机关党建特色鲜明。先后开展了创建“党员示范岗”、评选“优质服务标兵”等一系列活动,创新了党建活动形式。三是机关文化建设有声有色。以“机关文化在财政”为主题开展各类活动,使机关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升华。
  四是行风建设全面加强。开展了优质文明服务竞赛活动,聘请行风监督员,加强了机关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非税收入管理】2005年,市直单位非税收入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征管模式。财政部门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强化管理手段,实现了非税收入网络信息化征管。通过规范账户管理,全面取消执收单位收入过渡户,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用于归集、记录、结算非税收入款项,实现了源头控收。同时统一票据管理,全面启动以《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为主的新财政票据体系,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坚持“核旧领新,分次限量购领”,落实“票款同步、以票管收”,落实收缴分离,严格减免程序,做到了应收尽收。当年市本级入库非税收入4.99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18%。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市本级于2005年4月起选择了10个一级预算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株洲市在全省首次选择直接支付由市人民银行代理、授权支付由商业银行代理的新模式。出台《株洲市财政国库支付改革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株洲市财政国库支付改革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和《株洲市财政国库支付改革内部操作规程》等方案和制度,完善财政部门内部原有的资金拨付程序和管理办法,并在全省首次建立财库行联网系统,确保了改革的稳步推进。年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扩大到30家。
  【第二批中央在株洲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交接】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涉及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车辆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桥梁有限公司、湖南湘东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的4个公安机构和8所中小学,应移交在职职工1165人(其中公安干警127人),中小学离退休教师875人,合计2040人;移交资产13850万元。财政部核定12个移交机构经费补助基数为8297万元。市财政局如期完成了对账和数据上报工作,协助做好交接前期工作,完成了正式移交工作。
  【纳税大户对财政贡献突出】2005年缴入市地方财政税收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5户,比上年增加12户。65户纳税大户全年共缴入市地方财政税收总额为13.58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4.34%,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3.05%,其中“株冶火炬”全年上缴税收2.39亿元,为市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市政府授予31家企业2005年度“纳税红旗单位”称号,授予21家企业2005年度“纳税先进单位”称号,并向这52家企业颁发纳税贡献奖。
  【全面实施农业税免征】2005年全市免征农业税,共计减少农业税正税收入11596万元,附加收入2318万元,合计减少农民负担13914万元;全市切实做好欠税的清缴,认真做好账表册籍的档案管理。对税源资料、文件、票证进行清理、归档、缴销并结账封存税收会计资料;对农户基础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包括对原计税面积、种养情况和农民户籍等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对异动情况及时变更,建立一个完整、准确、规范的农户基础数据信息库,为财政支农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实施教育“两免一补”】两免一补”是指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免教科书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惠民工程。2005年全市“两免一补”受益贫困学生82000多人,发放救助金总额1966万元。救助面较上年扩大11倍,救助金发放较上年扩大8倍多,辍学率较上年下降0.78个百分点,全地区将近3000名贫困学生由于“两免一补”工作的启动而重返校园。具体特点:一是救助范围扩大,涵盖了农村、城区低保家庭子女和高中阶段的贫困学生。二是救助层次明确。全市将救助分为特级、一级、二级3个层次。三是救助标准城乡有别。四是“两免一补”工作启动快、成效大。市本级和9个县(市)区都启动了免杂费工作。
  【财政工资统发工作】市财政工资统发工作严格遵循编办核实人员,人事核准工资,财政核拨经费,银行统一发放的“三核一统”机制,严把工资统发的入口关、审核关和数据关,截至2005年12月止,市本级纳入财政工资统发的单位共145户,人员12665人,全年共支付工资1.72亿元,确保了工资的及时、足额、准确到位。10月10日,市财政工资发放中心网站开通,标志着市财政工资网上查询系统正式启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在网上方便、快捷地查询个人工资明细资料,了解工资管理的最新政策、制度,提交对财政工资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工资中心网站也是全国第一个关于财政工资管理的门户网站。
  【政府采购】2005年全市政府采购项目合同总金额65428万元,同比增长22%;节约资金9310万元,节支率为14.2%。市本级政府采购项目合同总金额24281万元,同比增长20.03%,节约资金2974万元。
  年内,株洲市财政局出台对定点和协议供货单位实行量化考核的办法,对招标代理机构、各县(市)区政府采购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开发一套政府采购专家库的电脑化管理软件。利用《株洲政府公众信息网》将政府采购商品全部在网上告示。改进政府采购付款程序,对协议供货商品,经政府采购审核后采购款直接付给供应商。改进手工填写支票方式,采用政府采购支票电脑打印系统。
  【会计管理】2005年,以《会计法》颁布实施20周年为契机,举办纪念大会,表彰全市21家会计工作先进单位和57名会计工作先进个人;在《株洲日报》上开辟宣传专栏工作,市委、市人大和市财政局有关领导以及有关企业、院校的财务负责人分别在《株洲日报》上发表纪念文章10余篇;组织全市会计人员参加财政法规知识竞赛和会计有奖征文比赛,共收到财政法规知识竞赛试卷3465份,会计征文56篇,并推选7篇征文参加省厅组织的会计征文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4500多册《会计法》和新会计制度,赠送给全市各基层单位。
  税务
  国家税务
  市国家税务局
  党组书记、局长 杨宏莲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田茜平
  副局长 陈跃平 黄顺利
  总经济师 蔡余初
  总会计师 李文龙
  纪检组长 杨红叶 【概况】株洲市国税局现有在职人员1440人,女干部515人,占总人数的35.76%;大专以上学历1285人,占总人数的89%;党员698人,占总人数的48.47%。市局机关设11个科室(办公室、政策法规科、流转税管理科、所得税管理科、征收管理科、计划统计科、财务管理科、人事教育科、监察室、进出口税收管理科、国际税务管理科),1个直属局(稽查局),3个事业单位(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培训管理中心)。按属地管理原则,在各县(市)区分别设立了9个国家税务局,并在各基层局设立了15个税务分局和1个税务所。共管辖纳税户48126户,其中企业7259户,个体工商户40867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3602户,未达到起征点纳税人24981户。年税收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税源大户21户,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5户。2005年,完成各项税收收入251151万元,较上年增长24.83%。 【税收收入突破25亿元】2005年,全市国税系统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267344万元,其中海关代征6486万元,车辆购置税完成9707万元,计划口径完成税收收入251151万元,较上年增加49949万元,增长24.83%。两税入库231086万元,较上年增加46279万元,增长25.04%,其中省级完成38548万元,较上年增加12268万元,增长46.68%;地市级完成192538万元,较上年增加34011万元,增长21.45%。企业所得税入库10026万元,较上年增加1970万元,增长24.45%。涉外企业所得税完成2204万元,较上年增加553万元,增长33.49%。个人所得税入库7819万元,较上年增加1138万元,增长17.03%。办理退(免)税51989万元,其中,免抵调库28043元。2005年,全市国税收入计划口径突破25亿元,净增5亿元,实现了在2004年突破20亿元基础上的又一新的突破。宏观税负从2004年的4.62%提高到5%,收入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开展“依法行政、诚信为民”活动】2005年,市国税局提出“依法行政、诚信为民”的税收工作主题,并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了“五个一”系列活动。一是统一规范办税厅各项公示制度。对办税大厅的各项规定制度,设置统一规范的式样,并在全市国税系统各办税厅统一落实到位,统一制作办事公开的专栏。二是组织开展“依法行政、诚信为民”问卷调查活动。对全市5县(市)4区共发出问卷调查表9186份,收回9034份,包括依法依规行政、文明办税优质服务和税务干部税风税纪等三方面的内容,群众满意率为98.86%。三是与地税局联合组织开展了“依法诚信纳税、构建和谐税收”座谈会。邀请常务副市长黄兰香、国有大型企业负责人、民营企业、个体户及税像干部等不同层次的代表,就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纳税人依法纳税和广大公民依法协税等话题进行座谈和讨论。并对整个座谈过程进行了全程电视转播,收到了良好的税收宣传效果。四是举办“依法行政、诚信为民”为主题的演讲赛。在各基层局和市局稽查局进行了预赛的基础上,各选派了1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比赛,讴歌了身边国税干部“依法行政、诚信为民”的感人事迹。五是组织了一次执法业务考试。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组织全系统9个基层局和市局稽查局60人参加了考试,增强了国税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了国税机关的依法行政能力。 【科学化管理】2005年,综合征管软件与省局同步上线运行;完成对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和出口退税三大系统的有效整合;开发综合征管软件系统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省局提出的“多元申报、数据集中、属地管理、规范检查”的统一征管模式。加强数据管理,开展软件操作无差错竞赛活动,数据差错率逐月下降,后台数据修改次数逐步减少,从5月份以来,省局逻辑语句监控数据质量一直保持零差错。大力推行多元化申报缴款方式,在城区53户电子申报试点的基础上,在各县(市)区推行网上电子申报3724户,电话语音申报50户,电子缴税13398户。加大欠税清缴力度,清缴以前年度欠税10205万元,新欠率只有0.3%。做好了定位定税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强化对个体税收的税源监控。 【加强内部规范管理】2005年,建立健全经费预算管理、基建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管理和行政接待管理等制度,全面规范财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严格系统经费的预算管理和机关经费的规范、归口管理。全年市局机关的接待费用比上年减少29万元,下降15.07%,车辆修理费减少6.7万元,下降16%,会议费减少73.62万元,下降25.4%,办公费用减少39.9万元,下降40.3%。积极开展交通安全百日竞赛活动,强化安全交通意识,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坚决执行招标投标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招投标项目质量,加强了财务管理的监督。加强内部审计,全年完成了5个基层局的年度预算审计和5名县(市)区局长的离任审计。
  地方税务
  市地方税务局
  局长 龙水根
  党组书记 蒋步林
  副局长 史明辉 祝卫平 龙晓红 毛东庆
  副局长、纪检组长 费锡奇
  总经济师 汪明毅
  总会计师 杨小兰
  工会主任 谭自元
  市地税局省级税收征收分局
  局长 谭光平 【概况】2005年,株洲市地税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大力组织收入,夯实征管基础、推进依法治税,实行科技兴税、优化纳税服务,在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推进信息化进程、规范税收执法、提升税收服务水平、发挥机关效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等7个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组织各项收入141354.3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9.04%,增长20.1%,其中中央级收入23405.9万元,省级税收入库13543.1万元,市县(市)区级入库98088.9万元,入库教育费附加5762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136.1万元,防洪保安基金1787.9万元,社保基金4756.8万元,代征工会经费1423.5万元。全面超额完成了各税收入任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改革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促进人才脱颖而出,推荐提拔了市局总会计师、助理调研员、副处级基层局长各1名,通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党组研究结合,进行了地税机构组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工作,公开选拔了35名德才兼备的科(局)级干部,形成了良好的用人导向。 【创新税收征管模式】在全市系统131个乡镇明确400名税收管理员,确保每一个乡镇都至少有1名税管员,制定了强化税管员管理的“两个规范”即《工作规范》和《行为规范》,进一步强化了税源管理;全面清理农村乡镇个体工商业户的月税收定额征收,推行《征管质量责任追究办法》,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严肃征收纪律,向每个农村征收分局补助5万元办公经费,杜绝税务部门向乡镇和企业索取办公经费,强化了税收执法链条的薄弱环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个体工商户电脑系数定税,2005年全市已有20354户个体户通过计算机系数定税;实行欠税公告制,全年公告欠税户数213户次,累计公告欠税金额7475.22万元;开展纳税评估试点工作,确立醴陵市局为全省纳税评估试点单位,纳税评估初见成效。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对30多家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的企业,减免税款2700多万元。同时,将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2005年,共对4225户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再就业人员按政策及程序,减免税金960万元,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27.4万元。对下岗职工从事为社区居民服务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所得及劳务报酬所得,在个人持下岗证明向税务机关备案之日起,免征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3年。全市23个社区,有3000多名下岗工人实现了再就业,共减免税款4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再就业工作。 【优化纳税服务水平】推出以“地税部门服务经济发展、地税干部服务纳税人、地税机关服务基层”为重心的“三个服务”,并制订100条措施逐一加以落实;推广“三四五”服务模式,即三时服务:准时服务,随时服务,延时服务;四个主动:在办税上,税务人员主动协调、主动参与、主动解决、主动反馈信息;五办精神:符合政策的坚决办,手续齐全的立即办,行动不便的登门办,有困难的帮助办,一个部门解决不了的协调办;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现为纳税人零距离、全天候服务;加大税务信息化建设,增加税收科技含量,积极推行网上申报、IC卡申报、电话申报等电子申报方式以及邮寄申报,合理简化申报手续,进一步方便广大纳税人。
  【深入开展税收宣传】紧扣“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主题,开展“万名税干送服务,献计献策促发展”活动,精心策划“百姓与税法‘手拉手’,税干与企业‘心连心’”的主题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五个100”,即设立100台税法流动宣传公交车、公布100道税收知识竞答题、1000名税干进100家企业、为企业提100条合理化建议、扶贫帮困100户困难职工家庭。共走访企业280户,征集“金点子”、“金对策”,300余条留被企业采纳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有138条形成了“人民支持税收、税收关爱人民”良好局面,得到了省局、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被省局评为2005年度税收宣传先进单位。
  审计
  市审计局
   党组书记、局长 侯建国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杨长云
   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 阎敬堂
   副局长 傅依全 戴勇 唐琪
   总审计师 邓海林
   工会主席 高小毛
   市经济责任审计处
   处长 李征兵
  【概况】2005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412个,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129101万元,处理上缴财政2008万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863万元,追回被侵占挪用资金1007万元,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案件9件,涉案人员22人,提供重大案件线索4起,进一步整顿了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环境优化和廉政建设的加强。市审计局继续保持了湖南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等称号。
  积极开展“严谨细致、提高质量”年活动,认真贯彻执行了审计署《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结合株洲实际,制定出台了《株洲市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从审前调查、审计方案编制、查证过程、项目审理及定案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还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内容和格式指南,不断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和审计行为,审计工作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通过对34个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查出违纪金额24083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814万元,处理上缴财政753万元,责成归还原资金渠道265万元;通过对4个县(市)区政府和18个乡镇政府的财政决算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0168万元,处理上缴财政95万元。同时,各级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有力地促进了财政管理的加强和预算分配秩序的规范。
  全年把建设项目审计作为效益审计突破口,全面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了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多报建安工程投资和多计工程价款、重复结算工程价款、无发票列支工程支出、向个人支付大额现金、未按规定实施招投标、违规分包工程等问题,通过对76个投资项目的审计,核减工程款2472万元,对高估冒算工程款的平均核减率达到10%以上。
  加强专项审计调查,先后完成行政执收执法、电费附加、国外贷援款项目、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专项审计调查项目11个,并从全局的角度,对涉及改革和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深层次问题,从体制、政策、法规、管理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审计建议、综合分析报告和审计信息,全年共提供审计专题和综合分析报告56篇,提交审计调查报告12篇,提交审计信息149篇,有78篇被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批示或领导机关采用,促使有关部门纠正不当规定36条,提高了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拓宽了审计服务的途径。
  【专项资金审计】全市审计机关对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国土资金、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城建资金、教育资金、失业保险资金、农业开发资金、水利建设资金、扶贫资金、价格调节基金等专项资金(基金)进行了审计,揭露了专项资金(基金)征收、管理和使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拨付资金到位15955万元,为进一步加强对资金(基金)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合理使用并发挥良好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全年严格执行《审计法》和《湖南省审计监督条例》,不断推进和规范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取得明显效果。全市共完成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69个,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4334万元。通过审计,有6人因政绩突出被提升,有16人调整岗位,1人被免职,4人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醴陵市、攸县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绩突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先进单位。 【内部审计】按照“积极指导、热情服务、加强联系、促进发展”的原则和目标要求,对378名内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专业知识、质量控制等培训;组织多次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为加强内审经验交流、促进共同提高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全年全市内审人员共撰写内部审计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文稿39篇,其中3篇分别获全国一等奖、三等奖、优胜奖,另有11篇获省级奖;加强了与内审机构的联系与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全市内部审计机构工作情况,为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争取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组织全市内部审计机构开展了“创先争优”竞赛活动。市内部审计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全市内部审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11113个,查出和纠正违纪违规金额16992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3816万元,查处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3起,建议处分18人。
  【审计公告制度】2005年,市政府明确指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告工作。全市审计机关统一认识,努力做好审计公告工作。6月底,市审计局首次将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摘要在《株洲日报》进行了公告,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县(市)区审计局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尝试了审计公告,在该地也引起强烈反响。按照国家审计署和市政府的规定,到2007年,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力争将所有审计和调查项目的结果全部对社会公告。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株洲年鉴 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6.8

本书注意工业城市特点、时代特点、年度特点,突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株洲的新情况。全书共设30个部类,依次是:特载、大事记、综述、政治、法制、国防、经济管理、工业、交通、邮电、农村经济、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旅游业、民营经济、财税审计、金融、保险、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住宅与房地产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区·县(市)、荣誉谱、理事会专栏。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