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843
颗粒名称: 株洲工业
分类号: F427
页数: 23
页码: 126-148
摘要: 本节介绍了行业办公室、电力工业、企事业单位选介等内容
关键词: 株洲 年鉴 地方工业

内容

市企业发展促进局(企业工委)
   党组书记、局长 罗伟
   党组副书记、工委书记 雷新仁
   副局长 程远见 殷顺堂 王坚 刘正明
   纪检组长、工委副书记 危天任
   工委副书记 杨耀飞
   委员 吴健 张春来 刘建荣
  【概况】2005年,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紧张、宏观环境偏紧等挑战,紧扣发展主题,坚定不移抓改革,千方百计抓投入,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十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工业生产、利润总额、技改投资稳步增长。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35.5亿元,同比增长15.92%。平均产销率保持在98%以上。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9.23%,同比提高9.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净盈利13.3亿元,同比增长24.53%。全市共实施技改项目465个,同比增长34.8%,其中续建项目109项,新开项目356项。完成技改投资51.33亿元,同比增长27.5%。
  国企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列入重点改制计划的53家市属国有工业企业中,全面完成和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的有44家,改制面达到83%。改制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共引进资金5亿元,其中株玻通过改制引进宁波旗滨集团,引进投资2.8亿元,建设一条日熔化量700吨的浮法线,生产规模相当于株玻现有2条浮法线的总和。有偿解除职工劳动关系和职工安置工作平稳推进,有8700多名在职职工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合同。各项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包括中央、省属、市属企业在内,累计有18家企业办中小学校移交政府管理,成功剥离了4家企业办医院。“水电分离,一户一表”改造工作顺利推进,52户市属国有改制企业年内完成供水改造46家,完成供电改造44家,平均改造总进度为82.4%。
  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加强。株冶锌冶炼节能降耗技改、高纯系列金属、株硬集团混合料生产线等7个项目、株化4万吨离子膜烧碱、2万吨钛白粉、智成化工16万吨纯碱、烟气脱硫、“三造气”等一批项目已竣工或部分竣工;智成化工双氧水二期、株化20万吨PVC、太子奶株洲生物科技园、时菱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产品生产项目等一批项目已顺利开工实施;一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其中电厂B厂已通过可研评审,中材集团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申报工作已完成,株硬集团高性能硬质合金工具工程项目获5000万元国债资金支持,电力机车研究所电动汽车产业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成为电动汽车电传动零部件产业化基地,南方公司中小航空发动机基地已获国家批准。全市有24个技术创新项目列入省重点计划,有3项列入省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计划,有8个项目获得技术创新补助资金支持。
  招商工作成绩斐然。在2005年的“港洽周”活动中,株洲共签约工业项目15个,总投资3.6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07亿美元。参加第二届“珠洽会”,完成签约项目6个,合同总金额近6亿元,引进外资2600万美元。
  县域工业快速发展。县域工业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2005年,5县(市)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5.4%,同比增长37.18%,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幅22.1个百分点,5(县)市合计新增增加值8亿元,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3%。
  【株洲市圆满完成工业发展“十五”计划】据统计,“十五”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92.6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3.21亿元,完成技改投资189.6亿元,其中2005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和技改投资分别较2000年增长107%、125%和237%,5年内年均增幅分别为16%、17.6%和20%,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水平均超过“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 【市属国企改制取得成效】2005年,全市共有26家由市属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新公司已挂牌运作,新企业通过转换机制,加大投入,产值、效益和员工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工业发展新的生力军。新增固定资产投入和技改投入11亿元,有11家企业新上了生产线,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其中湘江焊条通过技改,新上了8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10吨,为改制前的3倍,协力药业产量也较改制前增加2倍,抓具厂、化工机械厂等企业的生产和效益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市属改制企业2005年生产平均增长幅度在20%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比改制前的平均增长水平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加大非公经济协调服务力度】2005年,株洲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湖南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力度。市委、市政府成立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改变过去非公经济管理分散的局面。制订《株洲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建立了非公经济的考核评价体系。9月,召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表彰奖励暨经验交流会议。新闻媒体加强对非公经济扶持政策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全市形成了加快发展非公经济的浓厚氛围,极大地促进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6.16亿元,同比增长22.3%,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全面加强】2005年,株洲工业战线积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丰硕成果。全市22户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09%,主要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标项目稳定降低率为70%。全市认定综合利用企业20多家,全年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120万吨以上,综合利废退免税金1000多万元。一批企业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积极申报国家、省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其中株洲冶炼集团公司、湖南智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
  行业办公室
  市行业办公室
   党委书记、主任 阳美玲
   副主任 杨劭国 朱继明
   纪委书记 蔡新民
   工会主席 包志蒲
  【概况】株洲市行业办公室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整体部署,撤销市一商局、二商局、物资局、建材局、冶金局、纺织局、电子局、化工局、一轻局、二轻局、包装食品总公司等11个经济主管部门后,于2003年6月成立的财政全额拨款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正式人员编制45名。主要职能:管理被撤销的原各经济主管部门离退休干部,为他们服好务,做好党的老干部工作。机关设立办公室、政工科、信访办、管理一科、管理二科、监察室(与纪委合署办公)、工会等科室、部门。并建立两个机关党支部和10个老干部党支部;11个老干活动室。2004年,又接收了被撤销的市经济研究中心、市乡镇企业局、市住房办公室、市汽车工业总公司等单位的离退休干部。现有人员442人。其中:在职39人,离岗23人,离休58人,退休322人,副处级以上干部157人(副厅级以上干部17人),党员372人。
  一、转变作风,做好老干部工作。
  1.落实待遇,发挥优势。全体离退休党员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所有离休干部和每个老干活动室都订阅了一报一刊。实行定期传达上级文件制度。召开老干部政情通报会。安排部分老干部参加市里的重要会议,听报告,看展览。引导老干部继续发挥余热,发挥政治优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关爱下一代,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当好普法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参与治安巡逻,参与社区居民活动,办实业增加就业岗位。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奉献。
  2.创造条件,丰富生活。对老干部活动室进行修缮,安装了空调、配备了电视机、影碟机、桌椅。全年开展活动130余次。
  3.工作细致,关心体贴。将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规章制度和电话通讯本发放到人手一册,机关干部与服务对象建立联系网络;接待来电来访270余次,一把手亲自上门探访信访人,指示信访、政工干部落实干部政策,并给信访人书面答复。对因病住院的老干部进行病床探视137次;上门向老干部祝寿36次;每逢传统节日,对全体老干部进行慰问;对因长期患病,生活比较困难的18户离退休老干部,进行特别慰问;对居住在市区的358名老干部逐户上门慰问走访,听取意见;全年走访老干部总计1070人次。
  二、与时俱进,抓机关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完善制定干部学习培养计划,组织集中学习20场次,聘请老师授课3场次,送外培训学习16人次;机关组织党员集中上党课25课时。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
  2.加强班子建设,做好廉政工作。一是坚持中心组的理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民主建设。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复杂、重要事项交心通气。在人事、财务管理等方面,做到由党委民主决策。三是抓廉政工作。制定党风廉政责任目标和考核细则,每个班子成员都有明确的廉政责任要求,党委书记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和干部没有发生违法乱纪的现象。
  3.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和谐机关。一是广泛征求意见100余条,完善制定23个机关管理和老干部管理、服务的制度,提高办事透明度和办事效率。二是机关内部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与评先、评奖、职务晋升挂钩,充分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实行卫生定期检查,设立阳光台,添置盆景,整个机关环境整洁优美。四是取消领导专车接送,实行上下班统一车辆接送。五是做好综治工作。成立以一把手担任组长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普法学习,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挤出资金对部分办公用房和老干部活动室进行修缮,加装防盗门窗,电源线进行了更换。定期组织检查。节假日安排安全值班,并且制定紧急情况预案。
  4.配合全局工作,完成其他任务。先后选派15人到社区抓党建帮扶和“双联”工作,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参与先进性教育巡视和督导工作,负责全市工交战线党史编写工作。为支持市重点工程四大桥建设,逐家逐户做20多名老干部的思想工作,顺利完成拆迁。
  行办为株洲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2005年被评为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再次被评为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党建工作有声有色】6月10日,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庆祝建党84周年,行业办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行业办300多名党员参加大会。市委副书记廖铁生、市政协主席赵占一、市人大副主任贺望中和市企业工委等部门的领导出席大会。市委副书记廖铁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一批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受到表彰。 【各级领导关心行办】6月21日,市委书记肖雅瑜在市委副书记廖铁生、市委秘书长王志刚、市政府副市长翟笃培的陪同下,率市委老干局、市直机关工委、市经委、市企业工委、市财政局、市编委办、市人事局、市劳动局、市审计局9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视察了市行业办公室,现场调研办公。市委书记肖雅瑜作了重要讲话:“要充分肯定行办改革是成功的,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是正确的。改革的步子是稳妥的。班子的工作是得力的。行办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使班子更先进,个人更先进,工作更先进,整个行办更先进。”10月,省政府办公厅在《调查与研究》第21期,全文登载市委书记肖雅瑜、市长颜石生撰写的《审时度势积极推进,全力突破政府机构改革重围——株洲市直行业办公室机构改革纪实》一文,并加了按语:“株洲市在全省率先推进行业办公室机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印发,供各地学习和借鉴。”2005年,先后到行办视察、指导工作的还有市委副书记赵湘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玉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夏文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兰香。 【老干生活丰富多彩】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200余名老党员到韶山参观学习。行办隆重集会,庆祝建军78周年暨抗战胜利60周年。150余名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参加大会。行办领导出席会议。会后,办领导上门走访看望了11名抗日老战士、老共产党员。10月中旬,组织340余名老干部到水竹湖集中学习市委文件,并进行钓鱼活动,欢度老年节。12月23日,召开离休干部政情通报会,向41名离休老干部传达市委九届十四次会议精神,通报行业办全年的工作情况,介绍株洲市的城市建设情况。并组织老干部实地参观了外环线的建设情况。
  电力工业
  株洲电业局
   党委书记、局长 苏跃
   副局长 刘学工 彭民主 罗珍雅 袁友强
   工会主席 徐克林
   总工程师 李洪芳
  【概况】株洲电业局是湖南省电力公司直属大二型供电企业,担负着株洲市所辖行政区域的供电任务。2005年末,全局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7座,主变总容量472.9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29座。共拥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21条,总长1916千米。2005年末,全局在册职工1608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中级职称164人。
  2005年,实现供电量56.23亿千瓦时,售电量53.64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23%,配电系统供电可靠率99.9156%,最高负荷96.6万千瓦。销售收入完成22.47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925873元/人.年。年内电费结零,同行业对标工作在全省名列第一。全局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全年未发生考核事故,在湖南省电力公司的安全绩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
  全年共完成大修更改资金2998万元,完成城网台区改造资金4750万元,县城电网改造资金6872万元,有力地改善了株洲地区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实行以“关口前移、责任下沉、按关口电价结算收入”为核心的新的资产经营责任制,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简化程序,通过调整结算方式促使基层单位主动追求内在经营质量的提高,开创了降低线损和经营工作的新局面。全局主要指标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售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的大关,经营总量跃上一个新台阶。认真贯彻“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全面落实国电公司“三个十条”和《供电服务规范》,与客户做朋友,用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的能力。一是根据市区行政规划,更名成立了城东和城西供电局,并根据株洲大工矿企业多的特点,更名成立了大客户供电局,方便了广大电力客户各类用电业务的办理。二是调整职能设置。成立业扩报装中心,归口管理用电业务,真正实现客户用电业务“内转外不转”,为客户报装实现了“一站式”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三是完善服务支持系统,开通了全国统一的供电服务电话“95598”和电力客户服务网站(www.hn95598.com.cn),面向广大电力客户提供24小时服务,受理客户信息咨询、查询停电预告、故障报修、投诉举报等。四是为客户提供前期、中期、后期三个过程的服务,建立重点客户重点服务制度及走访、联络机制,加强与客户的联络和相互沟通。
  局多种经营企业下属独立法人企业21个,形成以电安工程为主,科研设计、房地产、酒店旅游、物业管理、小水电等为辅,协调发展多元化经营的产业体系。固定资产2.75亿元,实现总产值4亿元,利润1513万元,利税总额2696万元。把握“基本口粮靠主业,职工福利靠三产”的定位,完成了多种经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规范拓展电建市场,稳固发展小水电市场,加大非电市场的开发力度,取得“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双高证书,多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描绘“十一五”规划蓝图】为适应株洲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根据近年株洲经济和发展情况,分析地区电网运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株洲电业局绘制出《株洲地区“十一五”电网规划及2020年目标网架展望》的蓝图,将在5年内投资36.7亿元打造株洲地区坚强电网,实现电网建设与城市建设改造的完美结合。规划方案严谨、详实、科学,重点是强化株洲市区网络、县城电网,提高电网的整体水平。 【年售电量首次突破50亿大关】截至2005年12月6日,株洲电业局年售电量首次突破了50亿千瓦时。使株洲成为继长沙之后,湖南省第二个售电量超50亿的地区供电企业。从1948年,株洲白石港正式架设6千伏高压线路开始,到售电达50亿千瓦时,用了近60年的时间(其中10亿电量用了近50年的时间),从2000年以来,为满足株洲地区不断增长的负荷需要,株洲电业局将企业自身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克服电费难收、均价低、电力建设受阻、电力设施破坏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坚持以“人民电业为人民”,热情服务于株洲广大用户,先后投资10亿多元,加快建设电网,提高了电网供电能力,逐步缓解了供电“瓶颈”问题,为株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800千伏大型换流站落户株洲】11月初,投资总额60亿元的正负800千伏株洲换流站工程,落户株洲县淦田镇。这是相关人员从6∼8月经过3个多月的选址、踏勘、测绘并进行严格的地质勘探、地震安全评估及环境评估后确定的。株洲换流站是国家重点工程金沙江一期送电工程溪洛渡——湖南直流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大项目之一。工程建成后,其最大输送电能力可达630万千瓦,每年可输送相当于1800万吨标准煤的电能,这将大大缓解湖南省乃至华中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对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企事业单位选介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株洲年鉴 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6.8

本书注意工业城市特点、时代特点、年度特点,突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株洲的新情况。全书共设30个部类,依次是:特载、大事记、综述、政治、法制、国防、经济管理、工业、交通、邮电、农村经济、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旅游业、民营经济、财税审计、金融、保险、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住宅与房地产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区·县(市)、荣誉谱、理事会专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