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707
颗粒名称: 特载
分类号: Z526.43
页数: 11
页码: 1-11
摘要: 本节包含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委书记肖雅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株洲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关键词: 株洲市 2006年 特载

内容

推进跨越发展 构建和谐株洲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 肖雅瑜
  (2006年1月24日) 这次市委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5年及“十五”工作,部署今年及“十一五”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
  一、“十五”发展成绩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五”各项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发展速度加快。2005年,实现GDP525.67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1.4%,比“九五”快0.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41.1亿元,年均增长19.4%,实现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6%左右提高到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24.6亿元,年均增长14.99%,比“九五”快4.6个百分点。发展水平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7.3:46.7:36调整为13.3:49.6:37.1;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43亿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6%;全市工业总产值、利润均翻番,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3.1%,五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稳居全省第一。发展后劲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547.6亿元,是“九五”的2.4倍。园区经济不断壮大,全市8个工业园区建成面积18平方公里,新上项目755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五年新增规模企业38家;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57.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3.2%,比2000年提高4.7个百分点。以炎帝陵为品牌的旅游产业日益兴旺,旅游业产值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1.02%上升到2005年的4.42%。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规模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省第二位。所以说,“十五”时期是株洲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五年。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克服了千难万难,基本完成了105家市属国有企业改制任务,有效地解决了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矛盾,扩大了职工就业和再就业,扩大了株洲的工业优势。稳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2005年已全部免征农业税,共免征农业税1.4亿元,农民人均减负129.4元。积极探索了农村卫生、教育、水利等工作的改革,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撤销行业管理办公室,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培育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通过这些举措,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市场经济体系,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改变了经济社会的管理方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管理体制得到理顺,社区建设力度加大,新建、改造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功能日趋完善,社区环境明显改观,社区居民普遍满意。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等各项改革均取得实质成效。以争创全省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洼地”效应初步显现。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由4家增加到8家,居全省第二位。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2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4%,比2000年提高3.9个百分点。五年来,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1亿美元,是“九五”的2.15倍;引进内资170亿元,年均增长50%;完成进出口总额25.5亿美元,年均增长12.2%。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我们实施城镇发展带动战略,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工作力度,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市区,围绕“双百”目标,按照“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思路,大力提质扩容。五年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0多亿元,是“九五”的4.5倍,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57平方公里扩大到78.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56万增至78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使我市成为了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在农村,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五年投入资金30多亿元,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提速,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2.5%,五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新增等级公路960公里,县乡公路等级率由2000年的53%提高到66%;投入5.4亿元,完成了106国道株洲段全线284公里的提质改造。水利建设连续四年获得“芙蓉杯”;完成退耕还林3.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7.5%,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过去的五年,是注重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我们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五年公共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66.7%,比“九五”增加7.4个百分点,促进了各项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注重科技引领,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五年共有10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第5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切实巩固“普九”成果,推动各类教育发展,教育布局不断优化,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文体事业更加繁荣,群众文化日益活跃,炎帝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一批优秀作品获全国和省级“五个一工程”奖,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顺利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卫生事业得到加强,抗击了“非典”疫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威胁,公共卫生救治体系初步建立,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四五”普法名列全省第一,连续三届12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市,获得了“长安杯”,我市经验得到肯定和推介。支援西藏、泸溪和三峡移民工作取得实效。其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坚持执政为民、人民群众在加快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8元,比2000年分别增加4582元、12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2004年、2005年均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2.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8%。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并轨,做到了应保尽保和及时足额发放,五年社会保障资金支出达41.72亿元。
  二、发展得出的主要经验
  成绩固然可喜,经验尤为宝贵。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有四条经验必须始终坚持。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世纪之交,市委旗帜鲜明地提出把思想解放作为第一开放,大力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戒“骄”、戒“偏”、戒“旧”、戒“躁”、戒“庸”,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实干发展的理念,将解放思想和具体实践融为一体,与改革开放同步推进。解放思想,使株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今后,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大胆打破条条框框,切实摒弃守旧思维,做到与时代同步,与实践同行,与发展同进,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加快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不畏艰辛,勇于改革。五年来,我们始终高举改革大旗,用改革的精神推进各项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用改革的成果坚定改革的信心,敢于打破旧的,勇于接受新的,善于创造好的。改革是场革命,革命必有艰辛,艰辛倍感珍贵。我们始终坚信:只要是为了发展,只要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就要坚定不移,理直气壮,光明磊落,背得起黑锅,担得起冤枉,听得进非议,经得起检验,受得起监督,果敢决策,迎难而上,奋勇推进。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责任,无愧于人民。因为这样,才使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社保医保制度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在短短五年时间内,都得到顺利实施、扎实推进。
  ——必须始终坚持紧扣要务,致力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紧扣第一要务不动摇,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实施“四大”战略,突出“三大”重点;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为产业建设打造发展平台,为招商引资营造洼地效应;注重把主要精力从研究发展思路转到加大工作力度上来,“不跑题,不走调,少提新口号,只吹进军号”,做到脑清、心静、脚稳、力足,凡是重大工作,凡是看准了的事情,就一以贯之、一往无前、一抓到底。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真正做到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奋进,共谋大业。我们始终注重发扬民主作风,营造和谐氛围,切实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人大行使职权、政府依法行政、政协履行职能、群团发挥作用,各级各部门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履职,尽心干事,全市上下抓工作一盘棋、搞建设一股劲、干事业一条心;我们始终注重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创新领导工作方式,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特别是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突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驾驭全局和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我们始终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抓教育、抓制度、抓作风、抓廉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更好体现,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增强。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凝聚了强大合力,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站在新的起点,推进新的跨越
  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确定了“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的工作主题,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根据市委要求,市政府已经提请市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在,思路已明,目标已定,关键是要统一思想,加大力度,狠抓落实。
  1.审时度势,增强跨越发展的紧迫感。纵观全局形势,未来五年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各地加快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要赶超先进,就不能按部就班,要赢得主动,就必须跨越发展。我们有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有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要看到,省委、省政府对株洲的发展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全市上下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谋跨越。
  2.把握大局,增强落实总体思路的自觉性。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成败。未来五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大力落实“开放创新、扬长补短、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落实“开放创新”,就要树立开放意识,拓宽开放领域;要全面深化改革,鼓励创造,自主创新。落实“扬长补短”,就要扬工业优势之长,扬交通优势之长,扬“长株潭”城市群区位优势之长,补第三产业之短,补非公经济之短,补县域经济之短,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就要牢固树立“为了人、服务人、依靠人”的发展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创发展财富,共享发展成果。落实“和谐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突出重点,加大实施“四大”战略的力度。要把实施“四大”战略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统筹,扎实推进。要大力实施产业兴市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业,主攻高新技术产业,放大工业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第三产业,打造产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要大力实施科教先导战略。把科技教育作为加快发展的先导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科技体制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加快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支持创新,宽容失败,优化人才环境,鼓励人才创业,推进跨越发展。要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顺应“长株潭”一体化要求,加强市区、县城及中心镇建设,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发挥城镇优势,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大力实施文化提升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文化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提升市民素质和道德水准,使文化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提升经济发展。
  四、努力实现良好开局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市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迎来我市建市55周年,迎来全省第十届运动会在我市举行。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1.大力推进工业化。一要加快园区建设。要以“一区三园”和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为龙头,带动各县市区工业小区建设,尤其要利用欧洲工业园、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独特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建设方式,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增强辐射、带动、示范作用。二要坚持项目带动。要加强规划筛选,策划包装项目;加强上下衔接,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协调服务,跟踪落实项目,在引新项目、做大项目、搞活项目上下功夫,加快项目建设,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三要突出集群发展。以产业为依托,以大企业为龙头,拉长产业链条,细化内部分工,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社会化的大工业生产,做大做强六大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聚集度和综合竞争力。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搞好试点,以点带面。一要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村民富。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心任务,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优势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加强农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做到村庄好。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改善村容镇貌。三要培育文明乡风,确保村风正。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抓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农民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步伐,做大城市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要完善城市功能。坚持“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发展思路,创新投入机制,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园林绿化建设,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发展平台更加坚实。二要提升城市品位。致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塑造高素质的公务员形象、市民形象、窗口形象和社区形象;致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突出株洲特色,丰富城市文化,使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市民“心态”相得益彰,经济实力、城市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致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文明安定的城市秩序。三要增强带动能力。发挥市区和重点城镇的辐射作用,构建以市区为龙头、以县城为重点、以中心镇为延伸的城镇体系,繁荣城市经济,提升发展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4.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要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加快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市场体系改革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二要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力求在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招商上取得突破。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经济,加大扶持力度,引导非公经济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做响品牌、做出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品牌战略,着力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三要优化发展环境。在认真抓好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信用环境整治的同时,务必切实加强服务环境的整治,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市委决定将今年定为“企业服务年”,各级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更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效果,将服务企业作为天职、视为责任、成为习惯。
  5.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一要繁荣社会事业。加大科技投入,整合科技资源,加快成果转化,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扎实抓好基础教育,加快构建特色职教体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好湖南工业大学,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继续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大力发展无线数字电视;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建好体育中心,全力办好省十运会。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大病救治体系,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二要保障群众利益。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岗位,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加快完善社保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加快特困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切实改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要维护大局稳定。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强化综合治理,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四要推进政治文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落实道德建设纲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要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凝聚力量,共谋发展。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推进依法治市。切实加强军队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推进军民共建活动不断深入。
  6.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以党委换届为契机,突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用公道正派的品德选公道正派的人,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选敢于改革的人,选善于领导发展的人,选工作务实的人,选清正廉洁的人。以“三级联创”和“双培双创”为载体,抓好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开展社区党建帮扶和“五好”社区创建活动,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企业、机关、院校、人民团体和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严格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切实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引导产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上练就真本领,推出硬举措,力求新突破。要始终保持先进形象。要勤于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孜孜以求,学习不怠。要一心为民,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要真抓实干,重实际,干实事,求实效,不讲空话,不图形式,不做表面文章,将工作任务一项一项完成,将发展举措一步一步落实,在真抓中树立形象,在实干中创造实绩。要清正廉洁,做到自警、自醒、自励,慎权、慎独、慎欲,牢记“两个务必”,严守党章规定,既把握好大局,又把握好自己,永葆清廉形象。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株洲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市长 颜石生
  (2006年1月11日)
  一、2005年工作和“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2005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突出经济工作三大重点,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全面实现了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全年实现GDP525.67亿元,增长11.9%;完成财政总收入41.09亿元,增长23.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4.56亿元,增长2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30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3958元,增长11.9%。
  过去的一年,我们突出项目建设,投资拉动效应日益显现。全年共实施市以上重点项目45个,完成投资58.37亿元,其中23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41.82亿元,22个产业发展项目完成16.55亿元。株洲大道及栗雨工业园环线、金山大道、庐山路、嵩山路建成通车。纺织路等4条“市投市建”道路和南华路等19条“区投区建市补社助”道路顺利竣工。城市东、南、北三个“大门”拓展工程相继启动。红旗广场、响石广场及火车站广场等区域旧城改造顺利推进。龙泉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106国道醴陵北段、攸县绕城线和炎陵县城至龙渣段提质改造全面完成。县城电网改造圆满结束。洮水水库建设进展顺利。株洲航电枢纽、醴潭高速正在加紧建设,长株、衡炎高速和网朱公路开工建设。同时,新上了智成化工16万吨纯碱、株化20万吨PVC、家润多商业广场、株洲(国储)物流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66亿元,增长23.3%,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
  过去的一年,我们推进开放调整,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尾声,一大批改革重组的工业和商贸企业重焕生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4.72亿元,增长15.9%,实现净赢利13.35亿元,增长20.1%。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申请专利近800件,50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级科技开发计划;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项,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全面铺开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农民人均增收423元。加快投资体制改革,促进了所有制结构调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29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4%。积极调整商业网点布局,城乡市场更趋活跃,芦淞服饰市场进入全国十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1亿元,增长13.9%,物价涨幅控制在3.1%以内。不断加快开放步伐,提高了经济外向度。全年新批外资企业75家,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26%,实际到位内资60.86亿元,增长33.9%;完成进出口总额6.88亿美元,其中出口5.44亿美元;“走出去”企业已有7家。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3.8亿元。开放调整步伐的加快,推动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提高到8%、74.5%。
  过去的一年,我们加快农村“三化”,县域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共投入6300多万元,大力推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水利建设“十百千万”工程,连续四次夺得省“芙蓉杯”。投入8300万元,退耕还林0.23万公顷,保护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7.3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57.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6.4万吨,实现农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6%,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均超过50%。争取政府信用协议贷款额度30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00家,实现产值52亿元。投入2.7亿元,推进了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扩容提质,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2.5%。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1家,实现增加值33.5亿元,增长25.1%,增幅高于城区10个百分点。五县(市)GDP、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51.9%、38.5%。
  过去的一年,我们关注民生民利,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提高。公共财政建设力度加大,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倾斜。共投入2189万元,对9.5万名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投入4856.3万元,推进了教育信息化;“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市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和传染病防治大楼投入使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全面实现“三年目标”,食品放心工程稳步推进。文化、体育、广电、档案、市志和其他事业蓬勃发展。就业、社会保障和扶贫救困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和慈善事业进步明显。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续15年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可控,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全面发展。市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空气良好天数298天,增加101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867,下降了1.331,已经符合退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条件;湘江水质基本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土地市场与矿产资源开采管理秩序进一步规范。大力打击各类不法行为,依法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1件、政协委员提案251件,答复率、见面率均为100%,满意率99.5%。坚持以行政效能监察为中心,狠抓政务服务环境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十条意见》,同时大力查处了损害政务形象的案件405起。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市政府领导牵头完成了32个课题的调研,全年出台规范性文件69个。严把公务员“录用关”,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狠抓反腐倡廉和纠风工作,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过去五年,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五年,是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这五年,我们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1.4%,高出计划目标0.4个百分点,2005年人均GDP14400元,超计划目标400元,位居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9.4%、18.2%,提前一年实现计划目标,五年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由17.3:46.7:36调整为13.3:49.6:37.1。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规模工业增加值是2000年的2.2倍,占GDP的比重五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3.2%,非农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7.5%,分别比2000年提高4.7、6.3个百分点。园区经济蓬勃发展。全市园区新上项目755个,2005年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19.8%。应该说,“十五”是我市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为加快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五年,我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8.3亿元,是“九五”的2.4倍,年均增长22.5%。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市以来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总里程32.8公里、概算总投资23.7亿元的城市快速环道,已完成投资18.4亿元。投入70多亿元,新建和改造主次干道60条、广场10个、桥涵10座和一大批小街小巷,打造了21条样板街,新增道路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湘江市区段4个防洪闭合圈,建成了3个防洪排渍站、2个污水处理厂、1个日供水能力达125万吨的自来水厂、1个可用16年的垃圾处理场、39座城市公厕、26个垃圾中转站。完成电信投资10多亿元,新增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1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60万户。新增城市公交车429台,万人公交车拥有率提高到8.9标台。顺利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验收,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2.8平方米。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共投入15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8万处,治理病险水库485座,解决了9.3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5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6.6万公顷,退耕还林3.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广播电视“村村通”顺利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速,共投入建设资金28亿元,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了4.3个百分点。交通能源建设力度加大。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5亿元,为“九五”的2.3倍。新建和改造公路1635公里,其中投入5.4亿元,完成了106国道株洲段全线284公里的提质改造;新增等级公路960公里,全市公路等级率由53%提高到66%,公路密度提高到每百平方公里36.6公里。高速公路新开工里程63.3公里。投资12亿多元,新建和改造变电站20多座,城市电缆入地180公里,农村电网改造正在加快推进。株洲航电枢纽三台机组并网发电。新建农村沼气池2万多个。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为加快建设面积过百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构筑了稳固的平台。
  这五年,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已完成改革的企业和已置换身份的职工,均超过计划任务的80%。在株中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有8家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移交企业办学校18所、医院8所、离退休人员3.8万人。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基本建立,行政机关经营性资产得到规范管理。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实效,2005年已全部免征农业税;乡村消赤减债步伐加快,“两会一部”农民存款开始兑付,农村信用社改革初见成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稳步推进,撤并乡镇26个、行政村344个。经过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由1788项减少到377项。推行“五脱钩”,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正在规范。财政改革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框架初步构建。按照“建管分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监督”的思路,推进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行业办改革取得圆满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投融资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启动。要素市场逐步完善。金融运行整体平稳。同时,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5.75亿美元,年均增长13.2%;实际利用外资5.1亿美元,是“九五”的2.15倍,年均增长26.2%;引进内资170亿元,年均增长50%。同时,援藏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效,分三批累计接收三峡移民1202人。改革开放的强力推进,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株洲快步走向世界,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这五年,我们协调发展各项事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共投入45.58亿元,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调减农村中小学633所,接收企业办学校33所,新批民办学校237所,教育布局逐步优化。职业院校发展到39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等院校由5所发展到9所,湖南工业大学去“筹”全面成功,结束了我市没有多科性大学的历史。科技引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共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9项(次),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05项,第5次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家,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5家。电动汽车示范运行课题顺利通过验收。株洲电力机车公司自主研发生产了“中华第一速”——中华之星电力机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炎帝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沥沥太阳雨》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加大文明创建活动,2004年获“省文明城市”称号。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累计投入7753万元,新建和改造了疾控中心6所、传染病防治区6个、乡镇卫生院24所,城市社区卫生覆盖面提高到90%。成功抵御了“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入侵。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株洲运动健儿勇夺奥运奖牌2枚、全运会奖牌10枚、省运会金牌45.5枚。“四五”普法验收排名全省第一。第三次获得全国、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市称号,喜捧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央视《平安中国》专题推介了株洲经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4582元、1269元,年均实际增长11.1%、8%,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5.5平方米。全市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5.5亿元,发放6.56亿元。就业再就业规模扩大,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9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拓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面实施,“两个确保”全面落实,共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7.4亿元、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2.1亿元、城镇低保金2.22亿元。救灾扶贫成效显著,累计投入救灾资金5342万元,扶贫开发资金7680万元,2.78万人解决温饱或越过贫困线。共投入资金近30亿元,连续两年分别实施并圆满完成了10件实事。同时,还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人防工作先进城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模范集体、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等国家级荣誉。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为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缺乏大项目,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体制、机制性障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市场主体活力不强;资金、能源等约束尚且存在,经济发展的瓶颈难以很快突破;少数部门和单位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不高;一些群众生活困难,弱势群体需要得到进一步关注;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基本构想 “十一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三化”进程,按照开放创新、扬长补短、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的工作主题,实施产业兴市、科教先导、城镇带动、文化提升四大战略,努力建设开放、文明、繁荣、宜居的特大城市。
  我们将按照市委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主题,不跑题,不走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片面,不偏颇,统筹兼顾争多赢,包容共济促和谐。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贯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始终扣准改革开放这根主弦,始终把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这个主旨,全力实施“四大战略”,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方针,全面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努力使农民更加富裕,农业更大发展,农村更快变新。
  完善基础设施。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加快农村交通、水利、通讯、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五年内,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0.8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9平方公里;改造乡村公路550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
  壮大农村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潜力产业,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支持发展农村加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造提升农产品市场,鼓励发展农产品流通。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86亿元,年均增长5%,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0%。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爱乡回流”。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发展公共事业。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到2007年全面实现“两免一补”。新建和改造一批乡镇卫生院,实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在80%以上。继续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比例,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加快株洲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突出集群发展,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交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陶瓷、农产品加工和服饰等六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健康食品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建材、花炮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市形成一区、三圈、一廊、九园的产业布局(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快速环道内的核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经济圈、环道沿线区域的工业经济圈、环道外围的卫星城镇经济圈;106国道为轴线的县域经济走廊;欧洲工业园、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金山民营科技园、建宁开发区、渌口开发区、醴陵陶瓷工业园、攸州工业区、云阳开发区和九龙工业区等九个工业园区)。同时,坚持“质量兴业、名牌强工”。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08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六大产业集群加工销售收入达到1050亿元,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非公企业、县域工业与城区工业齐头并进。
  突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健全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力争在交通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重点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各类中试基地、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坚持以信息产业化带动产业信息化,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把株洲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强的创新型城市。力争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86%。
  突出改造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既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城乡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需求潜力大的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4亿元,年均增长13%,旅游总收入达到55亿元,占GDP的比重在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23平方米。
  (三)合理定位城市功能,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带动,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我们将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在合理定位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带动力的同时,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
  优化城镇布局。按照“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总体构想和第六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瞄准建设特大城市目标,中心城市基本形成“一江两岸双中心,二主五次七组团”的布局(依托湘江,在城市快速环道以内,重点建设河西新城中心和河东芦淞旧城中心,形成两个城市主组团,在城市快速环道沿线地区,重点建设栗雨、枫溪、荷塘、田心、石峰等五个城市次组团),巩固提升“两地一枢纽”地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基地、面向海内外华人的炎帝历史文化纪念地、南方重要交通枢纽)。同时,支持醴陵建成中等城市,攸县建成湘东南重要的经济次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其他3个县城和25个重点镇,形成功能配套、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
  完善五大体系。1.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改造“一专线、三干线、三站场”的铁路网络(武广客运专线;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株洲站、株洲北站、株洲新站),建设“一纵五横三高速”的公路网络(S211株洲县南阳桥至衡东石岗公路;S313醴陵至株洲县伞铺段、S315攸县王家坊至大坪段、S320茶陵界首至界化垅段、S321炎陵县城至睦村段、网朱公路;醴潭、衡炎、长株高速)、“一江两水三港区”的水运体系(湘江;渌水、洣水;铜塘湾、白石港、凿石港)、以“两环两桥四门”为重点的市区交通网络(城市外环、内环;湘江四桥、五桥;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2.市政公用设施体系。新建一批城市公厕和垃圾中转站,规划建设3个污水处理项目(河西、龙泉二期、枫溪),配套完善城市给排水管网,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3.生态景观体系。建设“三带”(湘江生态景观带、快速环道城市绿化景观带、天元大道城市森林带),治理开发“四湖”(东湖、水竹湖、天鹅湖、云峰湖),改造“四港”(建宁港、白石港、霞湾港、枫溪港),完善“四园”(天台公园、凤凰公园、天池公园、荷塘公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5%。4、工业园区设施体系。加大园区建设开发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改变“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配套”的现象。5、能源保障体系。重点加强主电网建设,提高天然气气化率,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严格落实国土政策,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切实保护湘江“母亲河”,到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全面实现达标排放。鼓励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更多需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学前教育,2007年以前有条件的乡镇规划建设一所中心幼儿园,每个县(市)规划建设一所示范性幼儿园。巩固“普九”教育成果。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力争2008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湖南工业大学办成有特色、有声誉的多科性大学,支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株洲校区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加大扶持力度,把职业教育打造成为株洲教育的特色品牌。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和社区教育。全市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发展均衡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科技、人才事业。继续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形成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到2010年,全市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以上。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建设好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2.4万人。
  努力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支持建设株洲影剧院、东都商业文化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建和改造一批乡镇文化中心站。加快建设株洲广电中心,大力推进城区数字化电视整体转化和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推进“三网融合”。继续开展“五下乡”活动,多出精品力作,丰富文化生活。壮大广电、文化、体育产业集团,构建出版物发行网络,形成文化产业支撑体系。规范发展文化娱乐业、体育中介业和体育彩票业。同时,大力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医疗资源重组和“医药分家”,加快市中心医院、各类特色医院及特色专科建设,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以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为支撑的全民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到2010年,每千人拥有病床2.92张、执业医生1.95名,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控制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
  (五)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会保障和安全等问题,实现居有其屋、劳有其岗、学有所用、困有所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构建和谐株洲的重要内容。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视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各类企业。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努力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用工行为。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改进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初级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福利事业改革与发展,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制度,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慈善事业。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强化对食品、药品市场的监管,加强安全生产,建立健全灾情预警、防控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市民民主法制意识,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巩固社会和谐基础。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加强现代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军民团结。
  三、努力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
  200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GDP580亿元,增长1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13.5%、12%;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4%;各项事业都有新的进步。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我们将突出以下四个工作重点。
  (一)坚持工业主导,加快“三化”进程
  突出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化。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太子奶生物栗雨工业园生产基地、中材集团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株玻浮法三线等续建项目建设,促进南方公司和608所中小航空发动机基地、电力机车公司大功率重载交传机车等重大项目早日启动。发展壮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株洲作为全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同时,依托资源优势,提升烟花、陶瓷、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坚持“产业必须集群发展,集群必须依托园区”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拼盘投入4000万元支持园区建设和发展,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放大园区的产业集聚和示范带动效应。立足产业定位,积极引导企业向专业园区和特色城镇集中,推动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培育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集群。在支持建好原有18个园区的同时,全面推进欧洲工业园、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努力把各个园区建设成为我市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繁荣现代服务业。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全面推进商贸服务业现代化。支持启动炎陵神农中药文化纪念馆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提升炎帝历史人文旅游品牌,确保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支持发展现代物流等其他服务业。
  改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生产,实施种苗工程,扩大特色种养,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壮大竹木、优质米、油脂、肉禽、果蔬等优势产业,规划建设规模农产品基地。扶持唐人神、太子奶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65亿元。另一方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水利建设“34111”工程,支持洮水水库建设。退耕还林54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9%。推进网朱公路建设,开工建设S320茶陵县界首至界化垅公路。继续做好S313醴陵至伞铺公路前期工作。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建成农村客运站15个。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
  完善配套功能,大力推进城镇化。城市快速环道全线贯通。加快湘江四桥、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城区河西段、建宁港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建宁大道、新塘路、铁东路南段、湘江五桥和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城区河东段建设,争取拉通泰山路。完成天鹅湖治理;新建和改造一批城市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加快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步伐。健全社区服务机制,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启动路灯微机控制系统建设,推行城市亮化工程智能化管理。增加公交车辆和营运线路,方便群众出行。新增享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补贴政策的家庭800户,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扩大5%。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支持株洲航电枢纽、武广客运专线和醴潭、长株、衡炎3条高速公路建设。
  项目是后劲的依托、财税的源泉、产业的载体。无论是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还是推进城镇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必须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一是在“争”字上下功夫,争取已纳入规划的项目尽早启动,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规划“笼子”。二是在“引”字上下功夫,认真策划、开发、推介项目,吸引更多的国外、市外战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置业,共谋发展。三是在“激”字上下功夫,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扩大社会投入,大力培育本土企业。四是在“融”字上下功夫,推动银企合作,拓宽金融支持领域,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全年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实现两天投资1亿元,努力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二)注重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开放
  深化各项改革。做好已启动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扫尾工作,继续支持在株中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村消赤减债步伐。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探索特许经营路子。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铺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企、政事、政资、政府与中介组织“四分开”步伐。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活跃产权市场,健全技术、人才、劳动力市场。
  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年新批外资企业86家,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引进内资70亿元。大力实施“出口名牌工程”,鼓励引进先进成套设备和先进技术,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5亿美元,增长13%,其中出口6.29亿美元,增长13%。支持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外派劳务500人以上。
  壮大非公经济。全面确立非公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努力形成“经济以民有为主,企业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发展格局。牢固树立“非禁即入”的准入观和一视同仁的支持观,鼓励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拓展非公经济的发展空间。对贡献突出的科技型、农产品加工型、外向型、就业安置型非公企业,切实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支持开展教育培训,引导非公企业诚信经营,规范发展,自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突出以人为本,推动社会进步
  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40亿元,增长20%。巩固基础教育,提升中职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落实“两个比例、三个增长”,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组建技师学院,支持铁道职院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湖南工业大学二期工程建设。加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改造35个乡镇卫生院,建好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1个服务站。继续开展“周周乐”文化活动,整治网吧、图书、音像和软件版权市场,推进“绿色上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举全市之力建好体育中心,承办好省十运会。
  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继续开展“平安株洲”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增强市民法制意识。认真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继续实施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对农村计生困难家庭实行救助。保持耕地占补平衡,依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切实加强植树造林、荒山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编制《株洲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支持抓好株冶、智成化工两个国家级试点企业建设,申报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力争万元GDP能耗降低3%。继续开展“蓝天行动”,加大城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市区工业企业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全年空气良好天数在270天以上。
  努力办好10件实事。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新增5.47万人、2.45万人、3.2万人;新建和改造乡镇敬老院20所,集中供养五保户增加到3000人;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启动醴陵、茶陵农村“低保”试点;农村特困救助覆盖面继续保持100%。2.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4.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5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5万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万人。3.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资助9万名城乡中小学贫困生就学,市区新增“学位”4500个。4.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县(市)各建成1家超市食品安全自检室,全市建成50个市场运行监测点。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编制乡村建设规划,每个县(市、区)建设一批新农村试点村。6.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醴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启动炎陵、茶陵两县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7.农村水利建设。治理100座病险水库,解决1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困难。8.农村交通能源建设。完成“通达工程”100公里、“通畅工程”300公里,新建沼气池6000个。9.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5.2万平方米,创建25家园林式单位(小区),提升25条道路绿化水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35.4%、38.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8.3平方米。10.城区环境整治。改造10条城区支路和小街小巷,完善城市地下给排水管网系统,解决好合泰涵洞等地区的雨水排放不畅问题。
  (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自身建设
  优化发展环境。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着力治理发展“软”环境。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企业服务年”,务求政府为企业服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重点把握这几个环节: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协助制定发展规划;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协调开展银企合作,帮助企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严格办事时限制;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一门受理,全程跟踪,一站式服务”;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充分发挥“经济89110”的作用,严肃查处各类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同时,大力打击偷税漏税、无照经营、欺行霸市等不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诚信株洲。
  提高执政水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把政府该管的事一定管好,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还企业、市场和中介组织。加快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化进程。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政务督查,严肃查处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建设一支廉洁、务实、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把握角色定位。全面实施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尊重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军队等国家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真诚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株洲年鉴 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6.8

本书注意工业城市特点、时代特点、年度特点,突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株洲的新情况。全书共设30个部类,依次是:特载、大事记、综述、政治、法制、国防、经济管理、工业、交通、邮电、农村经济、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旅游业、民营经济、财税审计、金融、保险、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住宅与房地产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区·县(市)、荣誉谱、理事会专栏。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