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3》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666
颗粒名称: 民政
分类号: D632
页数: 2
页码: 325-326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12年株洲市民政工作的事迹、民政机构、基层政权和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优待抚恤等。
关键词: 民政系统 拥军优属 株洲

内容

【概况】株洲市民政局系统在职人员400人,其中局机关在职人员57人。设科室10个。直属事业单位21个,分别是市社会救助管理处、市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管理处、市民间组织管理处、市老龄办、市慈善办、市老区办、市地名办、市募捐办、市社会福利生产管理处、市军供站、市救助管理站、市新华村军干所、市石塘冲军干所、市徐家冲军干所、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市按摩医院、市殡葬管理办公室、市殡葬管理处、市民政实业服务中心、市军人接待站、市社会福利工厂。2012年,全市民政部门紧扣“民生优先”战略,不断强化基础民生改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作措施,全市民生工作,特别是基础性民生工作得到持续加强。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指导单位、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等7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一是社会救助标准稳步提升。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市财政每年按照10%的递增安排预算救助经费。全市城镇低保月保障对象7.96万人,月人均补差305元,城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370元,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农村低保月保障对象11.6万人,月人均补差104元。全市有农村五保对象1.82万人,其中,集中供养0.65万人,集中供养率35.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4800元,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2600元,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实事指标。二是社会救助配套政策得到落实。在建立城乡低保制度的基础上,出台20多项社会救助帮扶配套政策。全年为城镇低保户减免水电气等各类费用500余万元。组织开展市直机关社会救助帮扶“一帮一”活动,结对1.5万户,援助资金2000余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看病、住房、上学等实际困难,收效良好。建立健全“五位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在资助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参保参合的同时,提供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实现困难群众住院救助即时结算,住院救助比例提高到50%,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全额减免。累计为24万城乡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4000余万元;为2.5万户生活临时困难群众提供临时救助近1400余万元。三是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规范。按照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进退及时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救助规范化创优和农村五保供养示范创建活动,实现“政策运行准确、困难对象准确”的目标。整合社保、房产、车管、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信息平台,启动低收入家庭收入信息比对工作,为7000余户2万余名困难群众进行收入比对和资格认定。全年全市119所农村敬老院均完成事业单位登记。
  【救灾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建立救灾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救灾应急准备工作。下拨各项救灾资金1240万元,调拨救灾棉被2500床、帐篷20顶,较好地解决了灾民的吃、穿、住问题。下拨春荒款近300万元,按时落实到户到人。改造农村危房9330户,超额完成8640户的任务目标。在救灾应急的同时,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通过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市形成立体多维、全域覆盖的宣传格局,使防灾减灾意识深入人心,荷塘区金山街道晏家湾社区、芦淞区建设街道沿河社区、石峰区田心街道田心社区、天元区云里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不断推进】一是深化双拥创建工作。在累计投入4000万元,抓好拥军“蛋奶工程”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议军会议确定,再为驻株部队官兵每人每天加送一份水果。全市涉军维稳工作成效明显,全年接访110余次2300余人;“9·18”期间,第一时间掌握不稳定信息,及时进行有效处置,全市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在2012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株洲市连续第五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二是改善优抚对象待遇。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五位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大病救助。坚持开展以对优抚对象思想帮助解惑、生活帮助解困、医疗帮助解难、住房帮助解危为主要内容的“四帮”活动。每年走访优抚对象2.5万人次,安排资金近1000万元,确保优抚对象生活待遇及时足额兑现。三是落实安置军休政策。从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入手,抓好“和谐军休家园”及“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军休安置经费及时足额到位。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入实质阶段,市本级开办动漫设计和汽车专业试点班,培训104人。
  【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一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继续推进“政居分设,选聘结合”的社区管理模式试点工作,在社区增设“社区服务站”,将原来由居委会承担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和行政管理工作分离出来,由“社区服务站”负责承办,进一步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社区居委会的自治作用、社区政务中心的服务作用、社区居民的主人翁作用和社区志愿者的奉献作用。二是村民自治体系不断充实。及时拓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的查询和监督。全市所有村全面完成村级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攸县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三是城乡社区统筹发展得到加强。按照“城乡一体、民生为本、幸福文明”要求,着力推进53个行政村完成撤村建居工作。按照“试点先行、探索推进、由点到面、全面深化”的工作思路,重点推进云田、松西子、仙庾和星光等4个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片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带动全市850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覆盖率超过50%。四是社区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积极倡导互帮互助和志愿服务,在每个社区都设立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全市共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1000余支、8万余人;创办社区就业实体780个,社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9万人;鼓励各类社区服务企业进社区,推动社区服务逐步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优质化。建成社区服务网点5000多家,社区服务从业人员9万余人。五是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党委领导、组织牵头、部门协同、分级管理”社会组织党建领导机制初步建立,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实现应建必建,在推进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探索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提高群众申办积极性,促进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全市登记社会组织1414个,其中,社会团体79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15个。
  【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一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态势良好。起草《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依托社区,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6所,全市有老年养老机构9家,农村福利中心119所,各类养老床位数8108张。醴陵市被民政部评为第四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被列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作为社会教育基地,该项目的建设规模和设施环境全国领先。二是各项社会事务顺利推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出台《株洲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案》,特别强调落实首接责任制,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基本实现了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目标。进一步加强地名标志牌设置和“平安边界”建设,区划调整平稳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湖南卷·株洲篇)编纂工作顺利完成。紧抓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放松,婚姻登记合格率保持在100%。三是慈善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开展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建设,依托“天天慈善一元捐”慈善品牌,大力拓展社会捐赠,以救助项目推动慈善募捐。成功举办全市“幸福株洲爱心无限”慈善募捐演讲比赛,反响热烈。福彩销售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3.2亿元,同比增长32%。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3

《株洲年鉴 2013》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13.10

本年鉴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湖南省株洲市2012年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基本情况,反映了株洲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昌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