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3》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639
颗粒名称: 文化
分类号: G12
页数: 5
页码: 295-299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12年株洲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按照“内强实力,外树形象”的总体思路,不等不靠,激情工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面貌有了新气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成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市场管理到位,文物保护得以加强。分别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艺院团改革先进地区;被省文化厅评为红旗单位,被省广电局评为湖南省中共十八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被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评为全省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评为湖南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关键词: 文化 文化事业 株洲市

内容

【概况】2012年,株洲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按照“内强实力,外树形象”的总体思路,不等不靠,激情工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面貌有了新气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成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市场管理到位,文物保护得以加强。分别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艺院团改革先进地区;被省文化厅评为红旗单位,被省广电局评为湖南省中共十八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被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评为全省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评为湖南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一、体制改革全面完成。6月,顺利通过省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验收组对株洲的验收。
  首先,推动新体制运转。2011年11月底,全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部完成。2012年,在理顺局台关系、完善管理机制、指导并督促县市区“局一台—队”加快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新文化体制运行有序。其次,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市直改革单位共2家,分别是市艺术剧院和市电影放映戏剧演出中心。改制完成后,均按企业模式运作。县级改革单位共10家。分别是文艺院团5家,电影公司5家,实行转企改制,运行经营态势良好。其中攸县、茶陵县演出场次大幅增长,两个效益明显提升。株洲市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再次,积极推动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以及各类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推行岗位考核制,以岗定酬,绩酬挂钩,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严格按照要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天元区建立基层文艺团体和艺术人才扶持奖励机制。
  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督促加强县市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县市区有馆、乡镇有站、社区有室、村村有书屋、户户通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的局面,逐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督促县市区建好文化馆舍。通过督促,全市文化馆舍改造提速。红军标语博物馆、杨得志故居陈列馆、洣江书院陈列室建好并向社会免费开放;茶陵县、炎陵县、荷塘区、芦淞区文化馆的改扩建基本完成。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按照一村一书屋的要求,全年新建306家,全市共建1916家,实现村村有书屋。株洲农家书屋全部对外开放,深受基层群众欢迎。提前完成现阶段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建设任务。2012年,村村通建设重点是采取多种方式覆盖337个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解决4381户农村电视盲区群众的看电视问题,截至9月,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年终实际完成4568户。其中醴陵市、炎陵县超额完成。株洲县克服财力紧张困难,及时拨付县级配套资金。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扫尾工作。规划建设112个,实际建好115个。工程总投资569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488万元,地方配套(含省、市、县、乡镇)4203万元,建筑面积57734平方米。2012年在建好的基础上,配送设备,全部实现免费开放。醴陵市、攸县在管好用好方面下工夫,发挥了文化站的作用。建设装备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有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面完成株洲市第一批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舞美灯光系统设备的采购及配送工作。
  三、区域魅力更加彰显。着眼本土文化特色,大力实施“文化提升”战略,区域文化特征更加凸显,文化影响显著提升。
  文物保护得到加强。2012年,醴陵沩山窑、茶陵古城等10处文物点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列为第七批“国保”预备名单,待国务院审定公布。炎帝陵经国务院审查通过并公布为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株洲首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市文物保护单位246处。打造一批文物旅游资源,石峰区启动秋瑾故居修复工程,醴陵市完成陈明仁故居维修、筹备建设湖南和平起义纪念馆,攸县、茶陵县、炎陵县均完成一批文物旅游资源的修缮。在配合省考古所完成西气东输工程株洲段的文物调查勘探中,发现唐墓1座、新石器遗址1处。立足本土文化,创作一批文艺精品。2012年,为配合城市建设,创作现代花鼓戏《辣俐婆搬迁》,这是全省第一台结合真实案例反映株洲和谐拆迁的戏剧。在第四届省艺术节上,大型现代花鼓戏《山竹》获“田汉优秀剧目奖”和11项单项奖;株洲声乐、舞蹈、摄影、书法获5金6银4铜及18个优秀奖,位居全省前列。参加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四届“洞庭杯”民族器乐系列大赛,获11金23银。注重品位提升和品牌打造,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生活。延续新春音乐会、周周乐、株洲读书月、神农大讲坛四大活动品牌和元宵节、国庆节两大文化盛会。2012年,“株洲读书月”活动举办第六届,成为在湖南颇具影响的读书品牌。“周周乐”开展戏迷过把瘾活动,已举办23场,让广大市民周周有戏看。重点策划多个主题活动。截至2012年底,“神农湖水秀·情景演出”超过130场,成为株洲对外的一个窗口。举行株洲市2012年“幸福株洲·沙滩艺术节”百团大汇演,成为全市173支业余文艺团体的大集合、大检阅、大展示,演出102场,活动期间观众20万人次。组织乐团骨干力量走进学校、机关、企业、部队、社区开展“韵律株洲·高雅艺术大巡演”。举办“喜迎十八大·潇湘放歌”唱响中国株洲演唱会,大量融入株洲的人和事,全面展示株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四化两型”的丰硕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并在央视三台全程播出。持续开展“戏剧、电影、图书”三下乡,演艺惠民997场,超额完成345场;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每月每村一场,放映2万多场。启动社区公益电影,成立湖南省首家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公司,社区电影放映440多场;送图书下乡1000多册,送解放军部队904册。
  四、产业发展趋势良好。通过资金引导、服务跟进,事业性文化单位逐步走向产业化经营之路。初步形成了由新闻传媒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印刷广告业、教育培训业等组成的产业体系。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政府先后出台《株洲“十二五”文化规划》、《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规模也不断扩大,占GDP比重稳步提高。2011年,全市GDP为156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2%,文化产业产值达213亿元。2012年,全市新增5家数字影院和1家城市社区电影放映公司,全市城市院线票房收入4700多万元,全市电影放映收入超过5000万元。此外,以华强方特欢乐世界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品牌。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除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之外,文化产业的外围层和文化产业相关层占全市文化产业总值的比重迅速增加。继续执行网吧总量控制和合理布局规划,引导网吧经营场所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省文化厅将株洲作为湖南省首个网吧加盟连锁试点城市。市区设置50台电脑以下的网吧仅15家,只占全市网吧总量的4%,下降54个百分点。株洲县城区50%的网吧实现连锁经营。
  五、行政服务高效运转。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从监管到服务,效能继续提高。
  文化市场管理得到认可。国家“扫黄”办督查组、省文化厅、省“扫黄”办对株洲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给予肯定。建立督查督办制度,全年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40余次,立案查处文化市场违规经营案件300余起。完成全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的准印证年检,为全市网吧和娱乐场所换发新证。攸县行政审批案卷规范。新闻出版管理有序。推动政府软件正版化,所有单位应缴付资金全部代扣到位,并实施政府采购。开展印刷行业管理,按照省新闻出版局的要求,推广湖南省印刷网络管理系统,举办培训班。开展株洲市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第三批“全国软件正版化工作示范单位”申报工作。安全播出保障有力。积极开展全市安全播出大检查,完善制度预案,加强督促检查,对违规跨地区合办广播电视频道(频率)和跨地区传送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清查,排除潜在的播出隐患和漏洞。攸县、炎陵县、茶陵县均投入资金,升级一批安全播出设备。舆论导向方向正确。指导媒体加大对创文明城市、创环模、“两型社会”、“三个加快”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宣传,协助媒体做好中共十八大期间“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宣传,引导媒体切实做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宣传,对株洲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系列宣传。攸县台、茶陵县台在电视作品和栏目创制上有突破,分获国家及省里重要奖项;醴陵市台对外宣传重点突出,获省里表彰。
  文物工作
  【概况】2012年,株洲市文物局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各方面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一、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有新亮点
  一是迅速实现“三普”成果转换。完成《株洲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编写,以县为单位适时对外发布普查成果。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市保单位179处,调整1983年以来公布的前四批130处市保单位,全市市保单位246处。各县人民政府遴选一批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点,公布200余处县保单位。二是加强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全市投入35万元完成3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说明牌的树立工作。完成2002年、2006年公布的15处省保单位的“四有”档案备案工作。三是文物资源保护规划得到提升。全面完成《湖南省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炎帝陵整体保护规划的编制与报批。完成炎陵中村、株洲县朱亭古镇的整体保护规划;启动醴陵窑与沩山古村、茶陵古城的保护规划编制。协助市规划部门完成株洲市城市新规编修。四是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进展较快。城市4区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编制中共八叠支部旧址景观群的保护规划;与规划局衔接落实湘江风光带河东段鲁班殿的维修工作;编制秋瑾故居维修方案,投入1600万元启动维修;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对省保单位苏联专家楼进行全面维修。醴陵市投入150万元完成天符殿、文庙大成殿的维修。攸县投入200万元,完成宝宁寺、东冲兵工厂、南岸列宁室、颜氏宗祠的维修。茶陵县投入140万元,开展龙氏家庙、笔支塔修缮工作;投入30余万元,对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停车场及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炎陵县发动社会捐资20多万元,对毛泽东旧居——水口桥头江家进行抢救性维护。炎帝陵投入200余万元对景区的白蚁进行治理,对古树进行保护。
  二、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
  一是依法开展“两建”考古审批工作。全市配合建设工程的考古工作全面纳入政府行政审批,全年受理136家基建单位申报的考古调查勘探任务,调查勘探面积363万平方米,勘探范围从城区扩大到乡村。二是积极配合省重点工程考古调查发掘。配合省考古所完成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株洲段的调查勘探,完成西气东输工程株洲段的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发现一批古墓葬和史前遗址,为下一步考古发掘打好了基础。三是全面完成三峡资料整理研究工作。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支持市考古队三峡资料整理工作组对三峡库区6处遗址考古资料进行科学整理研究,完成重庆云阳大地坪旧石器点第1、2、3、4、5、6次,桥沟湾遗址、云阳团堡山墓群、云阳双江旧石器点、重庆南岸广阳坝墓群考古发掘全部资料的整理,12月底,向重庆三峡办提交全部考古发掘资料。
  三、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稳步推进。出台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制定《株洲市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免费开放管理与监督。完成全市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民间博物馆的审核年检以及调研工作。举办系列区域特色文化展。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结合自身特色推出大量优秀的、受到观众好评的展览,全市共筹办各类展览41个,接待观众136万余人次,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醴陵市博物馆在北京故宫展出的《故宫博物院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获圆满成功,接待国内外陶瓷领域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150万人次。多渠道拓展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株洲市博物馆与株洲市教育局社会综合实践基地一道,积极申报“指南针计划”项目。同时,与实践基地达成把株洲市博物馆分馆办到基地去的合作协议,以此为起点,逐步实现博物馆分馆呈网点布局的目标。二是地方特色博物馆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特色博物馆创建与申报。炎陵县启动红军标语博物馆创建国家AAA景区申报工作,开展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被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株洲县完成杨得志故居陈列馆设立的申报工作。醴陵市将耿飚纪念馆建设项目列入醴陵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聘请省文物保护中心完成规划设计方案。提质升级博物馆陈列展览。攸县投入110余万元,对《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室》进行升级改版,举办《湘东文明——攸县古代历史文物展》。湖南和平起义纪念馆暨醴陵陈明仁故居陈列布展进入攻坚阶段。三是民间文物征集整理工作成绩喜人。大力开拓文物征集渠道。株洲市博物馆向民间收藏家征集历代收音机等文物藏品1.2万余件。醴陵市博物馆征集陈明仁、耿飚等近现代文物近千件。其他各县博物馆、纪念馆征集各类文物百余件,大大地丰富全市文物藏品。加强新征集文物的整理。认真组织对新征集的文物进行鉴选、鉴定、建账等工作。11月,经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近现代组专家鉴定共有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3件,三级文物92件。四是加强博物馆宣传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国际博物馆日前后,醴陵市博物馆邀请新闻媒体对博物馆工作做系列宣传报道;炎陵县博物馆结合县艺术团“送戏下乡”活动,在全县各乡、镇(场)开展文物保护知识及“三普”成果宣传活动。全市制作宣传横幅100余条,宣传版报50块,免费为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宣传资料10000余份。博物馆日当天,株洲市博物馆成立首个志愿者服务团队。
  四、深入开展文物执法与安全工作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安全意识。组织县级文物局局长参加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县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培训班。组织市级文物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举办的第四轮行政执法培训班。二是明确文物安全责任,落实安全责任制。全市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均召开文物工作会议,层层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建立市、县、乡、村、点五级联动,为落实文物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到岗起到了制度保障。三是依法开展行政执法,查处违法行为。全市文物行政执法人员对国保、省保、市保单位开展执法巡查509次,安全检查496次,发现隐患8次,责令整改8次。对攸县菜花坪镇马址陂村村民挖掘古墓、隐藏文物不上交事件进行了查处。四是完善文物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完成株洲市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攸县博物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纪念馆原有的安防设施的升级改造,安防工作实现与“110”的联动。逐步完成全市国有文物单位库房达标工作,醴陵市博物馆、炎帝陵管理局、株洲县文物局文物库房新添置柜架,全部文物实行上架保管。
  【1.2万余件近现代文物入藏市博物馆】2012年,株洲市博物馆向民间收藏家征集历代收音机等文物藏品1.2万余件。其中近现代文物12127件套,包括收音机、电视机和各种唱片等系列电子产品、三大票证、部分火车票以及其他课本、笔记本等和异型书刊、画册等。收音机是从民国到现在的历代收音机,内容丰富,品类众多,工艺考究,各具特色,时间跨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醴陵毛泽东站立瓷像被评定为一级文物】1969年,醴陵瓷业8家联合制作的毛泽东站立瓷像,在2012年11月被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近现代专家组评定为一级文物。瓷像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张松鹤教授和陶瓷研究所雕塑设计师罗景炘设计,醴陵瓷业省属8家陶瓷企业单位派出最精干技术人员22人组成联合制作小组,采用传统手工模坯成型,单独筑窑烧造等工艺。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制作烧成三尊毛主席瓷塑像。每尊瓷塑像高3.04米,重1.03吨。第一尊送到了毛泽东的故居韶山,第二尊安装在国光瓷厂进门的广场上,第三尊安装在醴陵电瓷厂门前广场。前两尊由于种种原因被毁,仅存在烧制地点醴陵电瓷厂的这尊。
  【株洲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株洲市文物局从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和复查的2352处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179处具有地方特色和重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古遗址47处、古建筑32处、古墓葬25处、交通文化遗产28处、近现代纪念建筑及体现株洲工业发展的工业文化遗产等,成功申报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12年,株洲市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6处。
  【炎帝陵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公布,炎帝陵风景名胜区成功晋级榜上有名,成为全市首家获此殊荣的风景区。炎帝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湖南最佳景区。炎帝陵祭典更是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世。
  【攸县菜花坪镇发现一古墓】2012年,攸县菜花坪镇村民在造坟时挖出一座宋代古墓,从中挖出宋代青瓷魂瓶一对和凤纹铜镜一面,是研究宋代葬俗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
  图书馆工作
  【概况】2012年,株洲市图书馆流通部共接待外借读者271546人次,接待阅览读者567692人次,共新办理借书证18003个。完成一般咨询共900条;修补旧书2536册,接收并上架新书及过刊11200种,16022册,完成资料代查15条。自动化部共接待读者3651人次,完成一般咨询128条。采编部共采购新书45792册,分编加工新书25786册,地方文献500册,修改旧书710册。共征集地方文献400种,上交省馆20种。开展图书馆宣传。全年在《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湖南工人报》、《株洲日报》、《株洲晚报》、《长株潭报》、株洲电视台等媒介发表各类报道150余篇(条)。全年开展“神农大讲坛”52期,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举办株洲读书月系列活动】为营造“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株洲”提供良好社会学习氛围,2012年读书月期间,市图书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鼓励民众“读书、爱书、交流读书感受”。活动分别为“听”——神农大讲坛上听“读书与人生”名人系列讲座、“读”——“亲子共读经典公益大讲堂”里读经典、“选”——“你读书·我买单”活动中帮图书馆选好书、“藏”——图书展销会上精品好书藏回家、“感”——“读书感言创意微博大赛”里畅谈读书感受、“择”——“株洲市数字图书馆”开通选择多,活动的开展不仅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更为市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精神食粮。
  【参加全省少年儿童“学习雷锋好榜样”读书活动】11月25日,三湘读书月——全省少年儿童“学习雷锋好榜样”读书活动展演、“第二届三湘少年儿童阅读之星”颁奖典礼在湖南音乐厅举行。市图书馆选送的故事情景剧《舍己为人,助人为乐》获金奖,情景剧《学习雷锋好榜样》获银奖,诗朗诵《我们永远记得》获优秀奖。醴陵市江源小学的陈益鑫同学获“第二届三湘少年儿童阅读之星”称号,吴笔玉、郭宇婷、刘宁雅、郑琳同学获“第二届三湘少年儿童阅读优秀个人”称号。
  【湖南省首台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4月14日,株洲市图书馆引进的湖南省首台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于株洲市中央商业广场试投入运行;“4·23世界读书日”举行启动仪式,正式投入使用。市图书馆为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株洲地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积极与深圳海恒公司展开合作,引进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该图书馆拥有功能全,占地面积小,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限制,对市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等特点,完全适应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学习方式。市民通过自助图书馆,即可享受自助办理借书证、自助借书、自助还书、查询、续借等服务,所借图书也与株洲市图书馆、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分馆实行通借通还。
  【市图书馆房产分馆开馆】11月12日,株洲市图书馆房产分馆正式挂牌对外开放。株洲市图书馆房产分馆的开放是继株洲市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分馆之后,第二家与市图书馆总馆实现通借通还的分馆。其办馆模式及理念与河西分馆一致,采用INTERLIB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并为每本图书加贴RFID电子标签,所借图书可在文化园总馆、王府井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分馆进行归还。新增的房产分馆,不仅对株洲市区图书馆整体布局起着积极意义,更为株洲市民提供了形式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的摄取精神文化大餐的有效渠道。【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大型公益活动】4月21~23日,株洲市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此次活动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幸福株洲”为主题,开展包括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启动仪式、“你读书·我买单”、神农大讲坛专题讲座在内的三大主题活动。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为全省首家,占地面积小,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限制,为市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启动式由市文广新局局长吴安浩主持,省政协常委、省作协名誉主席水运宪,市委副书记阳卫国,市政协副主席贺夏盛,湖南图书馆副馆长邹序明等领导出席。自助图书馆的开通,对提高市民的阅读热情,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起到了积极意义。“你读书·我买单”活动吸引了大量株洲市民参与,68位市民现场办理借书证,外借新书520余册,再次掀起了全市读书活动新高潮。在神农大讲坛专题讲座现场,由运宪作“《乌龙山剿匪记》创作纪实”的专题讲座。“世界读书日”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切实推进创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3

《株洲年鉴 2013》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13.10

本年鉴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湖南省株洲市2012年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基本情况,反映了株洲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赵中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