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经济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3》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445
颗粒名称: 综合经济与管理
分类号: F208
页数: 17
页码: 137-153
摘要: 综合经济与管理本文章分别记述了发展和改革、统计、统计调查、审计、物价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国有资产投资经营与产业发展、不良资产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株洲市 综合经济 经济管理

内容

发展和改革
  【概况】2012年,株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职干部职工91人。设办公室、人事教育科、财务科、发展规划与法规科、国民经济综合科、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固定资产投资科、农村经济科、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科、财政金融贸易与服务业科、资源环境科、社会发展科、能源与基础产业科、重大项目稽查特派员办公室等14个内设机构,以及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归口管理市两型办、市招投标管理局2个正处级事业机构,领导管理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市代建办等6个事业机构,其中市园区管理办公室、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办公室、市经济信息中心、市经济技术协作中心等4个为副处级机构。2012年,株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紧抓规划调研、项目投资、协调服务,以及“项目建设年”、园区攻坚、医疗改革等重点工作,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抓规划调研,服务发展大局。完成全市“1+8”节能减排规划(即1个节能减排规划纲要、1个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和7个节能专项子规划)、《株洲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规划》、《株洲市创建健康城市行动纲要(2012~2020)》、《株洲市食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组织炎陵县、茶陵县完成《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组织完成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投资运行、节能减排、园区用地、湘江东岸现代服务业布局、清水塘地区战略转移、县域经济发展等课题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供市领导参考。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等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对接。
  抓争资引项,破解资金难题。紧抓国家、省投资方向,积极包装项目争取资金,全年共争取到位中央、省级资金12.5亿元,同比增长46%,创历史新高。高科集团、云发集团分别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编印2012年株洲招商引资项目书,策划包装项目100个,实现内联引资到位资金188亿元。组织企业参加“中博会”、“产洽会”、“珠洽会”等高品质节庆招商活动,共签约37个项目,总投资额375.6亿元。
  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通过抓管理、抓调度、抓服务,“项目建设年”活动蓬勃开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150亿元,增长35.5%。向社会公开征集“株洲发展百亿工程(项目)”、项目调度监控信息化等举措,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召开全市项目建设调度会和项目建设流动现场会,着重解决事关重大项目建设的难题。“项目集中开工月”、“现场集中办公月”、“项目评比月”等十大主题活动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全市141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442.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7%。与上年相比,项目总数多36个,实际完成投资超计划高出23个百分点。
  抓重点工作,突破发展瓶颈。园区攻坚工作,全年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58%,开工建设标准厂房114.86万平方米,竣工60.6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攸州工业园、炎陵九龙经开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实现株洲市省级园区的全覆盖,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改革工作,芦淞区白关镇和天元区三门镇成功争取到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这是株洲市历史性的第一次。医疗改革全面开展,全市1660个行政村卫生室均实施基药制度,城乡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形成,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推进清水塘地区老工业基地整体搬迁改造工作,牵头组织编制《湘江流域清水塘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及企业绿色搬迁方案》,估算总投资495亿元。
  【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2011年,国家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2012年6月,委托中国规划院编制的《株洲市清水塘生态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12月,按照国家发改委东北司提出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的政策设想,调整清水塘的主攻方向,以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重点,以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为龙头,带动产业升级、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居民安置、新城建设,启动编制《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估算总投资495亿元。国家发改委领导张平、穆虹、李朴民、周建平,省发改委领导胡衡华、袁乾培、王亮方等,共有10批次到株洲考察指导清水塘的污染治理和搬迁改造。
  【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罗霄山片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株洲市炎陵县、茶陵县纳入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范围。2012年1月,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启动。炎陵县、茶陵县按照“两型”理念、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的要求,分别编制规划及项目库。根据规划,炎陵县建设以炎帝文化为特征的生态旅游强县,实现“美丽幸福新炎陵”的总体目标,截至2020年,建设成为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知名的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示范县、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区、重要的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茶陵县建设经济强县、教育强县、文化强县,截至2020年,建设成为湘赣边界中心城市、罗霄山片区经济中心、“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红色文化旅游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特色农业和稀有金属深加工基地。
  【“项目建设年”活动】2012年是株洲市“项目建设年”,市委、市政府成立“项目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室四组”,即办公室、宣传组、调度组、检查考核组、环境保障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全年安排重大建设项目141个,重大前期项目88个。按照“一个项目法人承担、一个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和一个小组落实”的工作机制,对全市重大项目进行责任分解,明确了具体的牵头市领导和服务责任单位。作为活动牵头单位,发改委一是按照年初制定的“十大”主题活动要求,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项目集中开工月、现场集中办公月、重大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银企对接会、问题集中销号月等系列主题活动。二是开发应用《株洲市重大项目跟踪管理系统》,具有数据报送、领导分析、综合查询、项目管理等功能,实现对重大项目日调度、月分析、季点评。三是营造项目建设氛围。在株洲电视台、《株洲日报》等主要媒体上开辟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全市项目建设情况,共计宣传76次,编发《“项目建设年”活动简报》35期。全年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42.1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7%。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全年全市1660个行政村卫生室实施基药制度全覆盖,攸县村卫生室全面推行“10分钟看到病、10元钱能看病”的就诊模式;构建纵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形成;炎陵县3家公立医院和茶陵县3家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推行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医保基金支付方式的改革,炎陵县、茶陵县、攸县、醴陵市和株洲县的新农合基金全部启动实施单病种付费方式改革,其中炎陵县新农合基金实施单病种包干结算病种数达91个。
  【首届中国地市(区)级发展和改革论坛暨第30届全国城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交流会】9月21~23日,首届中国地市(区)级发展和改革论坛暨第30届全国城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交流会在株洲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株洲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和株洲市发改委承办。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韩永文,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远征、副会长王建,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刘苏社、综合司副司长高杲,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副总编宋承敏,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沈志群出席会议,28个省市区发改委参加会议。论坛的主题是“经济下行期的增长结构转型问题”。论坛与交流会形成以下共识:一是经济下行趋势非常明显,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二是当前中国调结构压力尤为紧迫;三是不同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感受不同,产业转移对不同区域的影响截然不同;四是当前各地政府和企业遇到的困难较大。为此,领导和专家学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对外部环境和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有一个清晰认识;二是正确看待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和长期机遇;三是坚定不移地继续进行调结构转方式。
  【8省市(自治区)科学发展重大调研课题座谈会】2月11~12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到株洲调研,并在株洲召开全国部分地区发改委主要负责人重大调研课题座谈会。11日,张平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一行,先后到市规划展览馆、南车株机、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和谐家园廉租住房小区、清水塘工业区等地考察调研。张平指出:“株洲作为一座为新中国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城市,近年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且成效显著。株洲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思路,符合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12日,召开8省市(自治区)发改委负责人科学发展重大调研课题座谈会,会议由市发改委承办,张平主任主持。市委书记陈君文,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参加相关活动。
  统计
  【概况】2012年,全市统计系统紧紧围绕“社会化统计建设年”工作主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获全国先进;在全省统计工作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二,获“全省统计工作先进集体”。12月,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视察株洲统计后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保障有力,社会化统计基础全面加强。一是机构力量稳步增强。在建好“一局两中心”统计架构的基础上,乘势努力,继续争取。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成立或加挂统计科,健全工作网络。8月,市编办同意市局增设社会统计科,进一步完善统计机构。截至2012年底,市、县两级统计部门共增加编制59个,增加人员45名,其中新增研究生6名。二是政策支持空前加大。2012年,颁发联网直报、统计服务工作规范,为基层统计部门加强机构、人员和经费等,解决了政策瓶颈问题,为保障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刚性标准。市委、市政府继续将统计工作纳入对市直部门的政绩考核。芦淞区、荷塘区、株洲县、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将统计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的政绩考核。三是业务素质有效提高。国家正式实施联网直报之前,全市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开展分专业、分行业、分片区的大规模业务培训,确保培训覆盖率100%。全年全市共有1140多名统计人员接受统计继续教育,680多人参加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和考试;110多人参加统计中级职称考试,均取得较好成绩。四是系统建设取得突破。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创文明机关,建满意队伍”主题活动,统计工作水平整体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统计局获“全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红旗单位”等荣誉,茶陵局获“全县文明建设红旗单位”荣誉,炎陵局、芦淞局获县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醴陵局在醴陵市政风行风评议获第一名。
  二、改革有力,社会化统计建设全面加快。2012年是一套表联网直报正式实施年。通过政府推动、统计主动、部门联动、企业行动,确保统计改革顺利进行和数据平稳过渡,全市2800多家企业的数据报送率、直报率、验收率、审核率均为100%,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重点投入,建强平台。按照市政府“启动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建设,提高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市县两级投入近1000万元,建成集联网直报系统、民调系统、视频系统、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培训系统等五位一体的联网直报指挥中心。4月,芦淞区率先建成县级联网直报指挥中心。茶陵局投入8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的联网直报指挥中心,有力保障了联网直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县两级均设置联网直报系统管理员,建立系统管理员制度,确保各类技术问题和业务问题能及时解决。创优模式,提高质量。建立《株洲市统计联网直报工作规范》,对联网直报单位、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法律责任、各项要求加以明确,将联网直报工作上升到法规制度层面。严格加强管理。按照“先进库,后报数;要进库,走程序”的工作原则,建好统计名录库,恪守联网直报“四条红线”,依法依规报送数据。
  三、履职有力,社会化统计工作全面开展。一是业务达标工作深入实施。市局出台专门文件,组织专门抽查,确保工作落实。各县市区按照要求,认真实施,将达标活动深入推进到所有统计起报点,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强化“双基”建设,致力提高源头数据质量。二是区域统计工作扎实推进。各县市区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出台实施办法,细化操作方案,加强业务指导,强化培训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区域统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乡镇(街道)区域统计工作顺利实施,确保“报表不断,数据不乱,信息畅通”。芦淞区、荷塘区、醴陵市大力推动乡镇(街道)统计站建立完善辖区内的统计数据库、名录库、地域库以及电子台账,加强对辖区企业联网直报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统计能力和数据质量。三是统计法制工作切实加强。通过下发文件、会议推动、网络宣传、电话联络等形式,广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发放《统计法律法规知识问答》等资料;结合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社区、进乡村等“法律九进”活动。将统计执法与服务企业紧密结合,全年共对277家单位进行统计执法检查,处理统计违法案件47起,其中:警告11起,通报批评13起,责令改正23起,有力维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权威性,市局被评为全市行政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四是部门统计工作紧密协作。全市先后成立国民经济核算领导小组、服务业统计工作领导小组、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等工作机构,加大政府统计工作的力度,强化部门统计责任,形成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双轮驱动的良好局面。建立调查单位名录库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工商、税务等部门定期提供新增、变更、注销单位名录,经信、商务、住建等部门配合查找单位,协助催报统计报表,保证了调查对象及时入库,不重不漏,应统尽统。
  四、服务有力,社会化统计成效全面凸显。2012年,全市统计部门大力开发统计产品,积极开展调查分析,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统计服务的社会成效日益凸显。一是满足信息需求。市局认真编印《民生实事统计月报》、《统计手册》、《统计专报》等20多种资料,所有产品确保设计精美、内容详实、特色鲜明,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芦淞局创办《芦淞经济动态》和《领导经济信息参考》,荷塘局编制《荷塘区经济运行情况月卡》,石峰局编印《两会特刊》,都具有良好的反响。二是发挥咨询作用。全系统共撰写调研分析400多篇,定期分析形势,及时研判预测,积极主动服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基础,为部门掌握情况、制定行业规划,实施监测调度提供了依据,为各类社会管理活动和考核评价提供了有效参考。芦淞区建成全区数据库管理中心,将财政、税收、农业、工业、建筑业、商贸及科教文卫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集中全面的整理,为全区项目建设、规划编制等工作提供较为完善的统计服务。三是指导基层工作。坚持“开门搞调研,上门搞服务,入户作指导”的工作方法,继续开门开展经济形势分析研究,取得很好的效果。6月上旬,市局在各县市区开展“提产能、提质量、提效益”专题调研活动,对各县市区以及部分乡镇(街道)和园区、企业的统计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点评和指导,与各地党政主要领导交换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努力为基层排忧解难。四是汇集社情民意。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启动以来,坚持狠抓基础工作,加快健全管理,2012年重点建成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联网直报工作、统计开放日、创先争优活动等内容,以“准确,客观”为生命,迅速启动调查,迅速汇总结果,迅速分析上报,形成良好的社会反响。
  【市统计信息化工作连续5年获全省第一名】2011年度株洲市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再获全省第一名,这是自2007年以来市统计局连续5年获全省第一。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近千万元,完成统计信息网络整体改造工程,建成县级网络机房和乡镇微机室,架构统计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统计应用快速推进,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市、县、乡三级统计信息化有序推进并得到快速发展,株洲市统计信息化工作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11年7月,市统计局局长丁润高在全省统计信息化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省统计局专门发文推介株洲市信息化工作经验。
  【市统计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建设顺利完成】7月10日,株洲市统计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验收会议召开,由多位省、市知名的信息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市局统计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进行检查验收。专家组审阅竣工文档,考察施工现场,观看系统演示,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标的完成状况符合招标投标文件及合同要求;项目结合株洲市统计工作实际情况和特点,按照行业规范和标准设计施工,设备参数和性能达到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同意工程通过验收。统计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包括场地改造装修、大屏幕显示系统、视频传输系统等,总投资200万元。建设统计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其目的在于集中各相关行业和部门在联网直报的数据报送过程中及时进行指挥、应急处理、催报,有效加强对联网直报数据的在线审核,为党委政府和决策部门及时掌握、分析、调度经济运行情况提供可靠数据。
  【完成创先争优活动满意度调查】6月,株洲市统计局参加由中共湖南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湖南省统计局共同组织的创先争优活动满意度调查。调查时间为3天,样本量1520个,覆盖范围包括各县市区、农村、社区、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市局选派精干力量分别负责县市区、市直机关、社会组织、国有企业的对口指导和调查。通过深入基层,走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及社区、农村等基层党组织,做好样本点的抽取工作,强化对问卷调查的监督,确保了调查的客观真实性和准确及时性,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组织开展县市区小康统计监测工作】7月,株洲市局组织各县市区对2006~2011年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开展统计监测,并向省统计局按时上报相关监测数据资料。以株洲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开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争取各级各相关部门领导及统计人员的重视支持,从不同渠道及时收集到相关监测指标的全部基础数据资料;7月6日,召开县市区小康监测培训工作会议,结合实际制定印发小康统计监测报表,并对县级小康监测程序进行认真详细地讲解,确保监测结果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市及各县市区社会发展状况;按照规定和要求,认真审核所有监测指标数据,并对监测期间内的调查数据进行认真比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查询,确保县市区小康社会监测统计数据质量。
  【3个县市区在湖南省县域经济考核中入围】8月15日,2011年度湖南省经济强县和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考核结果发布,20个经济强县市中,醴陵市、攸县入围,分列第4和第6位;10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中茶陵县入围,排第3位。
  统计调查
  【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顺利实施】2012年,全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此项改革将改变过去城乡分离的住户调查方式,从2013年开始提供全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统一标准的居民收入数据。改革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株洲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以副市长何剑波为组长的一体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12月,市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的通知》(株政办发〔2012〕23号)。6~11月,株洲调查队组织分区域、分阶段、分主题开展3轮15次培训,对调查过程及问卷督导审核、摸底调查、记账等进行培训辅导;在全市组织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600多人参与调查,抽调城区110多名访问员,选聘22名辅助调查员,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并得到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的充分肯定。11月初,省总队总队长程子林带队督查指导改革工作,对改革进度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12月1日,即全国城乡住户调查正式记账的第1天,全市226户记账户顺利进入新一轮记账阶段,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到株洲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株洲调查队获“全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CPI手持数据采集器(手机采价)全面运行】CPI手持数据采集系统是国家统计局“四大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价格数据手工记录、逐级上报的传统方式,而是通过手机终端和无线网络将现场采集的消费价格数据直接上报,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数据采集和处理效率。6月起,株洲市CPI调查手机采价全面实施,全市每月1100多种商品价格信息、10000多笔数据通过手机采价终端从各采价地点直接传送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处理。省总队副总队长刘顺国到株洲检查指导时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规范基层基础工作】完成采购经理调查、部分服务业调查、消费价格调查等样本(代表规格品)增补及轮换工作;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业务培训;以“专业自查、科室互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小组抽查、通报整改”的方式,在队内各科室开展2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核查数据16000余笔;4~5月,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涉及全队10多个专业、140余个调查对象(单位)和10多个调研专题,通过走访调研,加深与基层调查点(户)的沟通指导,零距离听取基层单位和调查对象的建议意见,提高了源头调查对象配合程度;大力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发出统计执法查询书32份,开展统计执法检查7次。年内,株洲调查队获“2012年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统计调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数据月卡》、《株洲调查》等形式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统计调查数据服务;加强数据提供和发布管理,建立新闻媒体定期联络制度,在权限和程序范围内向社会各界公开发布统计数据资料,跟踪解读数据指标走势;全年完成株洲调查、重要信息、政务信息等188篇,其中118篇被省总队采用;11篇被国家局采用;《株洲创文正当时》、《公众对教育的五大期盼》被市委书记陈君文批示。
  【快速反应调查提供社情民意】完成2011年度株洲市政绩考核民意调查、2012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2012年公众对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调查和国有企业反腐倡廉调查、公众对教育满意度调查、株洲市文明城市“三项测评”、民主评议市直机关作风建设调查、民主评议省直机关作风建设调查等近10项国家、省、市布置的快速反应调查,样本量达30000个。
  【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城市居民收支快速增长。2012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民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96元,同比增长13%,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24元,同比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153元,同比增长14%,其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632元,同比增长13.8%。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2012年,株洲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1.2%。1~12月同比指数和环比指数均呈前高后低走势,但涨跌幅波动都不大;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六升二降”格局,食品类、烟酒类、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上涨;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
  审计
  【概况】2012年,株洲市审计局人员编制76人,在编71人。设16个职能科(处、室):办公室、人事教育科、审计技术科、法制审理科、经济责任审计处、国家投资审计处、财政审计科、金融与社会保障审计科、行政事业审计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外资运用审计科、农业与环保审计科、经贸审计科,另设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内审协会机构。2012年,株洲市审计机关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419个,查出各类违规金额67990.68万元,其中处理上缴财政1120万元,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783.1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1220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38691.67万元;上缴财政1120万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783.1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220万元,调账处理金额38691.67万元。移送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事项5件,提交审计工作报告、信息579篇,被采用327篇。
  【财政审计】2012年,株洲市审计局开展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对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国土局等8家一级预算部门2011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关注3个重点。一是从源头上关注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的总体情况。二是强化民生保障资金的审计力度。对住房公积金、育林基金、水利建设资金、农机购置补贴等专项资(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同时开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收支和公共卫生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及全市普通高中债务调查。三是重点关注政府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对武广客运联络线新建工程概(预)算执行和市城区2009年亮化项目竣工决算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2011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较好地完成市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实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但在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以及在部分专项资金管理上仍存在不足。部分基金未列入基金预算管理、未按规定使用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等。根据审计所发现问题,审计建议财政及相关部门一是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促进预算执行效果进一步提升;二是要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管,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行政效能的提高;三是要对财政超收收入应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四是要规范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使用及督促相关单位办理财政性投资竣工决算。
  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同级审”工作。根据审计结果,市政府进行专题研究,责成市财政局等预算部门就审计查出的问题切实进行整改,同时根据审计建议出台《株洲市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强化资金监管,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市人大高度重视“同级审”整改工作。10月30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2011年度株洲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对“同级审”整改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2012年,《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预结算评审工作体制调整试行方案》(株政办函〔2011〕178号文件)正式执行,有效地理顺了相关部门工作职能,改变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政府投资审计工作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成效显著。
  一是结算项目成效显著。2012年,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和各投(融)资公司送市审计局国家投资审计处复审的项目272个,送审金额10.86亿元。截至2012年12月底,投审处完成工程结算审计项目93个,施工单位送审金额58167万元,各单位初审核减8118万元,在此基础上投审处终审又核减工程造价2920万元,合计核减工程造价11038万元,综合核减率为18.98%。同时,投审处对2010年城区绿化项目进行全面审计,该项目计划金额1.7亿元,送审金额3.39亿元,投审处审计后初步定案结果1.79亿元,核减投资额1.6亿元,核减率达47.2%。二是突出抓好重点建设项目审计。2012年,投审处全面参与湘江六桥、垃圾焚烧发电、白石港污水处理、霞湾污水处理、“一江四港”整治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等重大项目的预算编制、选址审核、材料采购、价格审定及结算评审等全过程工作。直接承担城市亮化工程(三期)、2010年城区绿化、武广高铁株洲联络线等重点项目、全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项目的审计任务,查处立项手续不合规、少数项目未按规定招投标、无手续随意变更项目、多付工程款等问题,责成相关单位追回多付的工程款79万元。对天元区7宗土地的征地拆迁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查处超范围列支征地拆迁成本180万元的问题,规范了征地拆迁资金的管理。三是切实推行项目跟踪审计。2012年,投审处继续加强对株洲市中心医院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按照“完工一个审计一个”的原则,及时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对完工并报送结算资料的单项工程进行初步审计。截至2012年底,完成该项目一、二标段等5个项目的初审,送审金额23762万元,初步定案15296万元,核减投资8466万元,核减率达35.63%。
  【社会保障审计】2012年,株洲市社会保障资金审计重点摸清了社保资金规模、管理和使用情况,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揭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建议,成效显著。撰写的《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和《民主评穷阳光低保》得到省审计厅的高度评价,编写的《部门信息共享在社保审计中运用》AO应用实例获审计署应用奖。
  【经济责任审计】2012年,株洲市切实推行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成员单位的配合,完善项目计划管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能。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53个(包括7个县市区12名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查处违规资金1.73亿元,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责任审计“正党风、管干部、促发展”的积极作用。(冯立)【专项资金审计与审计调查】2012年,株洲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住房公积金、国土资金、育林基金、水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专项审计;圆满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行业审计及审计调查,有力地促进了专项资金管理的加强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物价管理
  【概况】株洲市物价局有10个内设机构,2个行政直属机构,2个二级事业单位。2个行政直属机构:株洲市价格监督检查局、株洲市价格成本调查队(加挂株洲市价格监测中心牌子),2个二级事业单位:株洲市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办公室、株洲市价格认证中心;共有干部职工93人,其中在职70人,退休23人。
  2012年,株洲市价格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稳价惠民、服务两型”为主题开展工作,全年CPI上涨1.2%,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年初株洲市政府确定的预期目标,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年内,株洲市物价局先后获全国价格认证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价格协会先进集体、全省价格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价格综合先进集体、全省价格监督检查先进集体、全省价格举报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先进单位、全省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优秀集体、全省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先进单位、全省价格调研先进单位等荣誉。
  【价格监控监管成效显著】一是CPI调控主动有力。2012年,株洲市CPI累计上涨1.2%,低于全省(2.0%)和全国(2.6%)平均水平,比上年回落4个百分点,为全市实施稳中求进的方针赢得价格调控的主动权。株洲市价格工作在全省价格工作会议暨省价格调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二是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市本级增加12个价格监测点,攸县增设25个价格监测点,对关系居民生产生活100种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实行日监测报告制度,并对节假日价格监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每周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报送每周市场价格分析,得到领导们的肯定。与周边省市的部分城市物价局建立价格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周边市场价格动态。并推进价格监测服务“三农”。三是运用价调基金扶持“菜篮子”工程。全市用于扶持“菜篮子”工程的资金达3000多万元,积极争取省物价局近1000多万元价调基金的支持,对株洲市20多个重点蔬菜基地和中南蔬菜市场搬迁进行扶持。
  【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全面落实促进发展的价费措施。一是取消、废止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4项,并切实落实创业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以及小微型企业收费减免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负400多万元。二是合理调整地方电网电价。适当降低炎陵县过渡电价上涨幅度,为炎陵县工商业减少电费支出近1300万元。争取茶陵县青年电站电价由到户目录电价执行趸售目录电价,为茶陵县减少电费支出100多万元。三是积极争取电价优惠政策。攸县积极与电力部门协调,为乡镇自来水厂争取电价优惠政策,为供水企业每年减少电费支出40多万元。炎陵县积极向上级争取工业企业电价优惠政策,为炎陵县工业企业节约电费成本2637万元,促进了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积极稳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一是深化供水价格改革。对拟调整水价的县市同步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株洲县、茶陵县进行水价调整,茶陵县率先实行居民生活阶梯式水价。二是积极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对居民生活用电实施阶梯式电价。7月,省物价局制定的阶梯电价方案在株洲市顺利实施,反映平稳。三是积极做好气价改革。11月15日,平稳调整株洲市车用天然气销售价格,比长沙市晚调整2个多月,最大限度减轻了市民负担。12月1日,居民生活阶梯式气价管理办法在株洲市顺利实施。四是推动环保收费改革。对株洲市污水处理费标准适当调整召开听证会,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和建设需要。为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费机制,在全省率先试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上市交易。株硬集团和泰宇瓷业两家减排企业获排污权富余指标出让资金110万元,成为全省排污权交易首例。
  【全力做好价格实事】一是落实弱势群体价费优惠政策。坚持对城镇低保户给予水、电、气、有线电视、医疗和子女上学等价费优惠。创新低保户优惠政策实施办法,使低保户享受的优惠政策更能落到实处,株洲市的经验在全省物价系统得以推介。对居住非商品房的低保户庭院管网建设费和室内管道安装费实行每户减免500元的优惠政策,让更多低收入家庭用上清洁能源。二是开创“网上晒价”。在全省首推“网上晒价”,开通“株洲晒价网”,它是集网上晒价、网上比价、价费公示、价费分析,实现网上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民生价格平台。株洲晒价网于2012年10月18日正式启用,有32家超市、药店的商品和医院的药品、服务价格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共26万多条数据上网。三是教育清费减负。出台株洲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和收费政策,通过“限价+补贴”的双重保障措施,全年为1.3万名入园幼儿减少保育费支出1300万元,大大减轻群众负担。合理制定株洲市2012年春秋季中小学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实行一科一辅的原则,总额不得超过课本和作业本的标准。四是推进医药价格改革。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株洲市138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零差率销售,药品销售价格整体下降30%以上。株洲市区和茶陵县、炎陵县全面启动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村卫生室正在全面推进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做好医药费用监测工作。实行单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对5个单病种实行定额包干制,规定不得在单病种收费外另行收费。稳步推进公立医院以药养医补偿机制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株洲市公立医院改革医药价格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得到省物价局批复,正在逐步实施。五是规范专业市场价费行为。为规范专业市场物业管理收费、市场摊位费、进场费、租金等,芦淞区积极配合市局,通过召集市场各方及相关部门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出台《株洲市专业市场价格行为管理办法(试行)》。
  【打造“价格诚信株洲”】4月19日,株洲市创建“价格诚信株洲”启动仪式在炎帝广场举行,市委书记陈君文宣布创建活动启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和省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龚秀松出席并讲话,全市100多家单位、1000多人参与并签名支持创建活动。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四街一城”,即:确定把天元区天台路、荷塘区东都步步高至区政府路段、石峰区建设北路响石广场至铜藕路口、芦淞区建设大道以及神农太阳城作为价格诚信创建示范点,对示范区内的205家商户实行明码标价管理。8月,醴陵中油等37家单位通过价格诚信创建示范单位验评。10月,联合“华声在线”举行公众投票,推选出10家“市级价格诚信示范单位”。株洲百货股份公司、鸿飞国际旅行社等4家单位被评为省级价格诚信示范单位。株洲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创建“价格诚信城市”活动,将创建价格诚信单位活动上升到新的层次,创建“价格诚信株洲”被纳入株洲市建设“文明株洲、幸福株洲”战略。
  【价格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医药、教育、商品房明码标价等专项检查。对电信行业服务费、套餐服务费进行规范,维护群众权益。重拳出击,整治市场价格秩序,加强第七届中博会期间的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得到组委会的好评。炎陵县快速查处全县洗车行业协会价格串通案,攸县对龙凯大世界商业超市明码标价不规范、虚构原价等价格行为及时予以查处,为株洲市开展反价格欺诈工作积累了经验。二是认真做好价格举报工作,畅通群众维权渠道。2012年,株洲市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574件,退还用户1242万元,实施经济制裁1800多万元。株洲市物价局获“全省价格举报工作先进集体”。株洲县、醴陵市获“全省价格监督检查先进集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
  【概况】株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由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于2011年7月合并组建,为主管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和管理市劳动就业管理处、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市工伤保险处、市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处、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市医疗保险处、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市人才服务中心、市公务员局、市干部考试培训中心等21个单位。
  2012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紧扣“加快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转型、加快改善民生”总体目标,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工作主线,办实事、抓落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成功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养老、医疗保险实现政策全覆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初步实现即征即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国外引智工作稳步推进;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获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绩效评估先进单位。
  【就业创业成效显著】2012年,株洲市狠抓国家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启动实施创业“百千万”工程,即每年推出创业能手100人,开发创业项目1000个以上,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不断提高初期创业者贷款比重,个人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1亿元。全市创业园区、创业扶持网点达160余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芦淞区网络创业基地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宣传创业典型事迹,激发创业热情,举办“创业能手”评选活动,与电视台合作制作“创业工作访谈录”、“创业冲击波”等创业宣传栏目,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同时,积极做好就业帮扶工作,认真开展“就业援助月大型招聘会”、“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中小企业人才招聘服务月”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人才服务中心共举办招聘会420场,提供岗位19.88万个,介绍成功5.68万人次。7月17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株洲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市劳动就业管理处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扶持的创业典型株洲怡和禾丰源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覃艺被评为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2年,株洲市在全国率先将劳教人员、宗教界人士纳入医保保障范围。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工作稳步推进,4.9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养老保险。“小集体”企业职工参保工作全面启动,全市申请参保9262人,审核参保1351人。农民工按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取得突破,全市有279个建筑工程项目、4.8万名农民工参保。连续8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全市企业退休人员退休费提高至1407.7元(市本级1583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平均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85%和70.43%。全面推广使用养老保险面部识别系统,全市成功“人脸建模”12万多人。“大医保”系统建设稳步推进,与长沙湘雅等5家医院实现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8月28日,成功承办湖南省首发仪式,标志着湖南省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应用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卡进入实质性发行应用阶段。
  【劳动关系更加和谐】2012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和特殊工时审批制度,共为1583家企业、55263人办理用工备案手续,为15家企业、4659人办理特殊工时审批。扎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全市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企业9006户、39.2万人,建制率达100%。及时做好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工作,城区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1160元/月,醴陵市、株洲县、攸县提高至1050元/月;茶陵县、炎陵县提高至950元/月。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系统。全年接受投诉举报1516起,结案率100%;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25起,为5500名农民工追回工资4120万元;建立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专户58个,存入工资保障金5175万元,支取5700余万元。大力推进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市本级及县市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仲裁院组建率达100%;全市有124个乡镇街道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建率达90%。全年全市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475件,其中仲裁机构立案受理690件。
  【人才保障更加有力】2012年,株洲市获批国家级引智项目1个、省级引智项目37个、省级引智示范单位(基地)3个,申报“两型”引进人才与智力项目2个,聘请外国专家93人,创历年来最好成绩。选拔评审第三批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48人,全市学术技术带头人98人。推荐4人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指导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申报“2012年度湖南省博士后科技计划项目”。完成各类职称和职业资格参考资格审查16500人。精心组织第四届技能月活动,评选表彰“十大创新型技能人才”、“十大技能培训成果”,认定“十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启动实施企业职工培训“1221技能提升行动”。全市职业技能鉴定5.4万人次,取证4.7万人次。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全面开工建设。
  【人事管理更加科学】2012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精心组织公务员公开招考,考录公务员327人、基层干警14人。申报79家单位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积极开展公务员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认真做好非领导职务审批、联席会议通过人员手续办理等日常工作。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推行聘用制单位1339个、聘用制人员55768人。严密组织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全年有232家事业单位共录聘工作人员972人。“百名研究生引进工作”步入常态,共录聘硕士研究生124人。在全省率先完成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核工作。全面完成2012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同时,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方针,及时化解矛盾,保证了军转干部基本稳定。全面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启动实施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继续加大诚信考试宣传力度,完善考务制度建设和考试安全管理,全年组织各类人事考试及报名32次,报名参考35670人次,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2012年,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保发展、重民生、抓规范、强基础、谋创新”思路,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全面履职抓重点,直面困难攻难点,多面闪光出亮点。全年上报城市建设用地1862公顷,批回1746公顷;耕地红线得到有效保护,连续1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招拍挂出让土地357公顷,成交价款61.59亿元,形成土地纯收益20亿元;完成征拆项目110个,总面积801公顷,同比增长44%;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1039次,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350件。获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先进集体、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湖南省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特级单位、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湖南省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株洲市土地矿产交易市场党支部获评“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保障发展】一是高效报批保建设用地。2012年,省下达株洲市计划指标面积为570公顷,通过积极协调,努力争取,全市批回用地1746公顷,为指标的3倍,其中市本级批回1143公顷;大力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批回38个园区项目,面积498公顷。二是加快征拆保项目落地。以“6、7、8月攻坚行动”为抓手,全年开征140个项目,面积1533公顷,完成征地拆迁项目110个,总面积801公顷,保障了重点项目及时落地。三是促推逆市攻坚保地产收入。想方设法攻坚克难,在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的情况下,土地出让逆势奋起,全年招拍挂出让土地68宗,总面积357公顷,成交价款61.59亿元,土地纯收益20亿元;做好储备土地经营文章,全年供应储备土地19宗,总面积67公顷,成交价款17.3亿元,形成收益近10亿元;加大对土地成交价款的催缴力度,催回欠款12亿元;上缴财政土地出让金39亿元。四是争取资金推进项目建设。浏阳——醴陵官庄地区金矿整装勘查,提交优选找矿靶区4个,预计提交金资源量100吨,达到特大型规模;锡田地区锡多金属矿整装勘查,探获Sn+W03金属量30.18万吨,预测远景资源量超过60万吨;攸县预计探获煤炭资源储量超过3亿吨,预计可探获铀金属量5000吨。
  【保护资源】一是健全机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建立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实现耕地保护奖励常态化;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管控,全面铺开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调查等工作,完成耕地质量等级变更和评价;完成省、市级土地整理项目34个,总投资1.65亿元,总建设规模4440公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自筹资金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补充耕地,突破以往占补平衡项目选址难、协调难、面积小的瓶颈;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严格实行“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补相抵节余386公顷,连续1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二是科学管理,建立土地节约评价体系。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考核评价体系,成立土地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制定评价考核相关办法,实行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分配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相挂钩,对4区、5县市和11个开发园区进行评价考核。通过机制创新,株洲市成为全省第一个省(市)级开发园区一次性通过“开发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审查验收的城市,国家级园区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成果通过省级综合验收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三是规范秩序,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开展执法监察中队试点,实行基层国土所与执法监察中队合署办公,收效明显,全年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154件,结案150件;拆除违法建设502栋,面积11万平方米;扎实开展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共有疑似违法图斑902个,142个土地、矿产违法图斑的结案率、整改率均达100%,通过查处整改,全市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为3.47%,顺利通过卫片执法检查验收,实现零问责。矿山井下检查常态化,建立矿山企业年度内无超深越界开采验收认定制度,为全省首创。
  【维护权益】一是创新征拆模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开展“村为主”征拆试点,形成“政府主导、事权下放、职责明确、监管严格”的征拆“株洲模式”。
  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全市建成安置房项目32个,用地面积91公顷,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10166套;在建安置房项目15个,用地面积53公顷,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在建安置房6981套;落实社会保障,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土地出让金等收益中提取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资金,基本实现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应保尽保;加强对征地拆迁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让征拆群众“住得比过去好,生活的得比过去好”。二是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形成市、县、乡(镇)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和部门协调、技术单位配合的良好局面,采用“高清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通过室内集中指界并结合实地复核补测,调整修正界址点位后,输出宗地图、用于登记发证”的方式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法新,进度快。自2012年3月8日正式实施以来,市、区两级发证办、技术单位、乡镇(办事处)、村投入人员共计6000余人,完成权属外业调查223个村,2534个村民小组,共调查权属界线5429条,调查宗地6752宗,调查争议地70宗,调查率100%,市本级外业调查和内业建库工作于9月完成,11月在全省率先通过省级预检。5县市也于6月全面推开,2013年7月可完成任务。
  【服务社会】一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治理,服务为民。年内,确定3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市级重点监测点,明确监测责任单位;汛期对全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巡排查行程3000余公里,排查38个重要地灾隐患点,积极组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处置,全年无人员伤亡和无重大财产损失。全力推进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全面完成黄兰矿区潘家冲铅锌矿等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央和省财政投入849万元,市国土资源局配套248万元,全面完成天元区雷打石镇空灵寺崩塌群等4个惠民工程治理项目和醴陵市西山办事处江源村滑坡等3个勘查项目。二是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程,服务便捷。逐步打造全局测绘技术服务平台,涵盖国土资源管理各个方面,为管理与决策提供全方位服务,并新推出地形测量、矿山测量、规划设计等业务,增强测绘院的市场竞争力。圆满完成“数字株洲”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智慧株洲”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字国土”之“一张图”工程建设顺利验收,集土地“批(征)、供、用、补、查”和矿产、地质环境综合管理数字化应用功能于一体,形成国土资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三维工作格局,实现以“图”管地、管矿、防灾。采用声、光、电等高新科技手段,精益求精打造全省一流的国土资源展览厅。三是狠抓行政审批服务活动,服务高效。服务更加主动,通过开展“窗口服务进社区、行政审批进乡镇”活动,现场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证450本、村民建房用地批准书120份,进一步塑造了国土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与房产局业务联席会议制度,出台《行政审批“超时默许”制度和“缺席默认”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快速通道管理办法》,为民服务工作得到部、省高度肯定,先后在全省系统推进会、国土资源部“四级联创”专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国土资源报》头版刊登向全国推介市国土资源局主要做法。
   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
  【概况】2012年,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61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593家,全省排名第一;烟花爆竹生产企业488家,烟花爆竹经营网点1537家,全省排名第二;煤矿112家(含2家省管煤矿),煤炭经营企业164家,全省排名第三;非煤矿山企业201家,尾矿库65座,全省排名第五。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039起,同比上升11.6%;死亡123人,同比下降4.76%;实现株洲市安全生产死亡指标连续9年下降,全面完成全年安全生产考核,株洲市获“2012年度全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优化安全发展环境】市安委办、市安监局充分发挥“打非治违”联席会议作用,把事故频发、隐患突出、非法违法行为突出的醴陵市和攸县作为“打非治违”的主战区,同时选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突出的企业和地区共10个点作为“打非治违”的主战场,重点确保限期整改到位,“打非治违”力度不断增大。“打非治违”集中行动中,全年全市共组织检查人员19176人次,检查企业8276个,责令限期整改违法行为2333起,没收违法所得、非法生产设备2732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企业523家,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职业资格企业33家,关闭非法违法企业269家,行政拘留173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46人。株洲市2012年“打非治违”工作得到国务院安委办、省政府及省安委办的充分肯定,受到国务院安委办副主任、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和副省长盛茂林的高度肯定,并于8月21日亲临在醴陵市举行的湘赣交界重点区域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联动机制启动仪式暨第一次联席会议。
  【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一是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对全市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持证培训。全年新培训从业人员4万人,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二是突出安全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百日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印发法律法规汇编、散发宣传单、发布公告、张贴宣传标语、挂图、制作宣传展版等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三是狠抓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市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16家,市级30家。
  【升级安全发展举措】市安监局结合株洲市实际,大力提升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高危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一是重点推进花炮生产涉药工序机械化。2012年,在全市广泛推广应用烟花爆竹自动插引机、自动结鞭机、全自动封装机和自动和药装药机械等新技术、新设备,强化人机分离、人药分离操作技术,有效减少了危险工序的人员和药量,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截至2012年底,醴陵市95家企业设计、安装和药装药机125台,143家企业正在申请和药装药机改造。烟花自动生产线和新型插引机正在醴陵研制和试机,株洲市烟花爆竹机械化研发、制造和改造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二是重点推进煤矿掘进机械化。年内,对攸县湘东煤矿和峦山镇兴隆煤矿及市属桃水煤矿,采煤工作面采用截煤机采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进行试点。市属桃水煤矿泉塘冲井耗资100余万元购置煤矿用液压掘进钻车、轮胎式煤矿用扒渣机和湿式喷浆机,实现掘进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积极与湖南省煤监局湘潭监察分局联合开展水害普查和防治水工作的调研,大力推广防治水区域联防联治的模式以及分级管理和重点监管等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治水工作监管体制,得到国家煤监局司长刘云涛的高度评价,并将在全国作典型经验推广。三是重点推进化工企业危险工艺装置自动化。市安监局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现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工艺装置自动化控制。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面启动关键生产部位的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连锁技术改造。
  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
  【概况】株洲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市人民政府直属正处级特设机构,受市人民政府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组织干部科、政策法规科、业绩考核与分配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科、产权管理科、改革改组与规划发展科、监事会工作科等8个。管理的企事业单位48家,其中市政府明确的直接监管企业14家。2012年底,市国资系统(含县级)资产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27.8亿元,同比增长29.5%;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3.6%,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92.4%;资产总额610.7亿元,同比增长28.8%;资产负债率43.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2.77%,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4.2%,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国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2012年,市国资委完成201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工作,10家企业考核等级为A级,2家为B级。对11家企业实行企业负责人副职业绩考核,实现企业将副职负责人的业绩与薪酬挂钩,合理拉开了薪酬档次。完成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推进水务集团、芙蓉建设集团等企业重组工作。在监管企业中开展“株洲市监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竞赛”活动,逐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管理类企业的监管开始起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体企业财务监管的若干意见》,加强管理类企业的财务监管。首次对处于停产状态的17户管理类企业推行目标考核。
  【投融资工作】2012年,株洲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市云龙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市教育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株洲市湘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6户投融资企业,完成融资72.06亿元,同比增长59.7%。完成投资52.2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经营性项目投资和股权投资31.71亿元,占总投资的60.7%,首次实现经营性项目投资超公益性项目投资;完成基础工程项目投资20.53亿元,占总投资的39.3%,确保了湘江六桥、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东环北路、云龙大道、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铜塘湾港区、职教大学城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央企对接成果不断巩固和拓展】全年收集汇总整理出新增入库重大项目48个。围绕促进有色产业升级和清水塘环境治理,加强与中国五矿的对接,推动株冶集团“产业升级,绿色转移”相关工作,推动株硬集团整体搬迁和产业升级的前期工作。围绕加快航空城建设,加强与中航工业集团航空标准件等项目的对接。全年全市共引进央企对接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50亿元,新增到位资金10.96亿元。中航工业高精传动产业项目部分投产见效。
  【县级国资监管经验在全国学习推广】2012年,全市9个县市区都成立国资局,明确了机构职能。除个别县外,都做到企业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全覆盖”,攸县、炎陵县还将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也纳入国资统一监管。醴陵市、荷塘区实现国资监管和经营职能的分离,天元区、炎陵县进一步明确国资局的监管职责和范围,株洲县在湖南省行政资产管理会议上作经验介绍,茶陵县国资监管制度基本建立健全。市国资委和荷塘区国资局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直接联系点。株洲市县级国资监管工作经验被湖南省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在全省、全国国资系统进行推介。广东、广西、海南等多个省市国资委到株洲进行学习考察。全年全市县级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17.1亿元,同比增长30.6%,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9%、19.3%。
  【企业改革思路和机制发生转变】2012年,市国资委通过创新企业改革思路,变“先处置资产,后安置职工”为“先安置职工,后处置资产”,完成8家企业改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指标,在全省企业改革绩效考核中获满分。全年全市累计有19家企业完成改革改制工作,共处置土地111.8公顷,处置资产收入44163万元,安置职工10701人。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年底将17家市属改革企业移交区政府实施改革和管理,工作机制发生变化,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
  【企业党建不断加强】创新党员教育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平台,全年利用“流动党校”平台开展培训9次,培训党员1063人次,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在线培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93人。围绕创先争优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对所属33家企业的121个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实现35个企业党支部晋位升级。株洲市国资委被湖南省国资委评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南省国资委评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株洲市枫溪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立】3月15日,株洲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株洲市枫溪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枫溪生态城建设正式拉开帷幕。枫溪港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建设枫溪生态城的重点项目,是2012年度株洲十大民生实事、十大基础工程之一,其规划治理段全长6.06公里,包括河道水系整治、天池公园、湿地公园和沿线生态景观及道路、桥梁、排水配套T程。
  【株洲神农千金药品食品物流中心奠基】4月28日,总投资10亿元、占地33.3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的株洲神农千金药品食品物流中心在武广新城奠基。该项目由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株洲市武广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合资打造,选址于武广新城株洲西站右侧,湘芸中路北侧,整合了药品食品交易、第三方物流、仓储、货运、配送和流通加工等环节,形成专业的一站式商业服务中心。
  【株洲市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月17日,株洲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湖南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约定,中石油未来几年内在株洲的总投资达30亿元,其中15亿元将用于支持株洲未来的加油加气站项目建设。株洲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负责开发、经营加油加气站的政府投融资企业,年内,完成城区范围内至“十三五”末的加油加气站全面规划。
  【株洲广播电视塔资产移交湖南天易集团有限公司】9月13日,湖南株洲广播电视产业(集团)股份集团有限公司与株洲市高新区在株洲传媒大厦举行株洲广播电视塔(神农塔)资产交接仪式。至此,株洲广电集团旗下的株洲广播电视塔资产正式移交给高新区下属企业湖南天易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广播电视塔始建于1996年,建成于1999年,是神农城项目的一个重要地标性建筑和景观。
  【《栗雨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获国际景观规划大赛金奖】9月,株洲市规划设计院的《栗雨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获2012年第二届国际景观规划大赛金奖及株洲市2012年度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栗雨公园(2011年2月更名为栗雨休闲谷)位于栗雨工业园中央商务区内,总面积约58.5公顷,其中水面约32.9公顷。该公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建有三级跌水的特色景观,依山绕湖分别建设3700米的环湖游道和3600米的自行车道,是湖南省内最早设有自行车道的游园。按照自然生态低碳环保、以人为本的原则,全园分为入口观光区、生态休闲区、滨水景观区儿童游乐区4个功能区。
  【神农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成功签约】12月2日,炎陵县人民政府与新华联集团、科瑞集团、德力西集团、南翔集团、星牌集团等就神农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成功签约。项目投资额100亿元,选址于炎陵县神农谷大院农场、梨树洲等旅游景区内,计划开发建设原生态酒店、五星级酒店、旅游休闲酒店、神农炎帝文化博物馆、养生老年公寓、生态环保长寿村、艺术家创作基地、特色文化旅游街区、山地主题公园、游客服务娱乐中心等设施。项目计划3年后试运营,5年建成。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数达300万人次以上,并实现1亿元~3亿元的年税收,解决5000人的就业。
  国有资产投资经营产业发展
  【概况】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营;企业经营管理咨询服务。公司内设董事会办公室、综合管理部、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资产经营部、投资管理部、审计部、法律事务部、战略发展部等机构。2012年末,公司在职员工75人,参、控股企业46家,其中全资公司6家、上市公司6家。公司资产总额101.32亿元,负债总额37.93亿元,净资产63.39亿元,资产负债率37.44%,实现经营收入24.58亿元,利润总额2.34亿元。其中集团本部资产总额62.80亿元,负债总额23.45亿元,净资产39.35亿元,资产负债率37.34%。
  2012年,公司紧扣“产业发展”主线,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完善集团业务构架,紧密对接重点项目,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创新集团运营模式,构建产业发展机制。公司提出“集团公司集团化,子公司实体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并抓紧落实。二是明确核心业务模块,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公司在强化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围绕“产业发展商”的战略定位,确定五大核心业务模块,6家全资子公司分别负责不同的业务模块,进行具体运作,实现专业化分工和业务纵深发展。三是突出重点项目投入,扩展产业发展空间。2012年,公司围绕重点项目积极开展股权投资,集团本部股权投资总额4.53亿元。四是强力拓宽融资渠道,充实产业发展血液。2012年,公司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深入合作,筹集资金19.76亿元,融资数额为历年之最。年内,公司获“全省国有企业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度全市金融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度反腐倡廉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株洲市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基金成立】为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全市中小企业“5115”工程,2012年,公司组织筹建株洲市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基金,基金首批设定为1亿元,公司出资9000万元,公司全资子公司株洲市产业与金融研究所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基金采取委托管理的模式,委托产业与金融研究所负责基金的管理、运作。12月21日,株洲市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基金成立大会暨首批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顺利举行,8家企业成功签约成为首批战略合作伙伴。截至2012年底,与10家单位签约。预计未来5年内,基金规模将做到10亿元,成为中小企业深入交流、加强合作、实现共赢的重要平台。
  【稳步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产业化步伐】2012年,公司稳步推进公共自行车产业化步伐。一是对自行车租赁系统资产开展全面审计和资产清查。二是针对市民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联合系统软件供应商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产业化技术能力。三是完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相关制度和管理程序,加强对系统运行主体的考核力度,为产业化发展积累管理经验。四是积极推进公共自行车生产基地的建设,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二期工程经重新规划设计,于11月正式动工建设。五是进一步促进公共自行车产业化的形成,积极对外拓展市场,年内,成功和安徽省芜湖市政府签署设备买卖合同,和国内外多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六是为形成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管理“一条龙”,积极打造公共自行车产业化发展平台。
  【参与“两城”开发建设】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四城三基地”建设的号召,集中区位优势打造服饰、航空千亿产业集群,2012年,公司与芦淞区政府共同组建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株洲“芦淞服饰城”、“通用航空城”的开发建设和投融资工作。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与芦淞区政府各持股50%,2012年底,公司首期出资1.18亿元。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设立3家控股子公司,其中株洲新芦淞服饰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由公司与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公司在株洲新芦淞服饰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直接和间接持股达70%,2012年底,公司首期出资800万元。
  【增资全资子公司】2012年,公司共投资2.5901亿元完成向规模较小的4家全资子公司的增资。株洲市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株洲市产业与金融研究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株洲方元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99万元增加到1亿元,株洲市恒通农业产业发展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4800万元增加到1亿元,6家全资子公司中有4家注册资本达1亿元。
  【增持千金药业股份】12月,公司从二级市场增持千金药业股票260万股,占千金药业总股本的0.85%。截至2012年底,公司持有千金药业股票6161万股,总持股比例由上年底的19.36%增至20.21%,有效地加强了市值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
  【拆迁工作】2012年,公司完成武广片区文教中心项目12.23公顷及武广片区商贸中心项目14.94公顷的征地拆迁工作。
  不良资产管理
  【概况】2012年,株洲市兴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围绕“灵活策略赢市场,拓展业务求突破、扩大规模增实力,加强管理保利润”的经营方针,以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为己任,以把公司建设成为株洲的“债权清收中心”、“资产经营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为目标,各项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清收不良货币资金1366万元,为年经营指标750万元的178%,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总额774万元,为年经营指标200万元的387%,同比增长187%;实现净资产收益率8.9%,为年经营指标2%的445%。年内,公司获“2012年度天元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资委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以及“2012年度芦淞区纳税先进单位”等称号,在国资委年末业绩考核中,兴业公司被评为“A类企业”。
  【助推企业改制】株洲市建筑陶瓷厂债权是兴业公司投资购买的资产包中的一笔,早已进入破产改制程序,考虑到该厂的实际困难,公司经过慎重研究,暂缓该案的执行进程,并遵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积极协助该厂的破产工作。几年来,公司一方面积极主张自身权利,查封、冻结建陶厂所有资产,最大限度保护建陶厂的有效资产;另一方面及时跟进建陶厂的改制,最大限度争取实现公司债权。2012年,经协商,收回货币资金480万元,实现公司资产包投资重大见效,且推动了建陶厂的顺利破产、改制,维护了社会稳定。
  【确保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兴业公司在资产处置中严格按《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资产处置,既有效防范处置风险,又提高资产处置效率。2009年,兴业公司接收深圳龙岗土玉金公司的不良债权及裁定资产,该笔债权虽经株洲中院裁决,历经10年执行,但因资产产权存在瑕疵、维护成本较高,仍无法对抵偿资产取得实际产权。兴业公司数次赴深圳了解资产状况,苦思经营处置对策,不断与当地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积极寻找意向客户,终于在2012年11月将该资产成功处置变现,收回货币资金502万元,化解了难题,盘活了该笔不良债权,实现了国有资产效益的最大化。
  【创新金融服务业务】2012年初,兴业公司开展对担保、小额贷款、典当、村镇银行的前期调研,寻找突破口。先后与湖南省钻石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多家融资担保投资公司洽谈合作事项,相关合作方案报送至株洲市国资委有关部门进行审批之中,为推动、拓展金融服务业务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2012年,株洲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努力维护市场秩序,切实服务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绩。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内资企业4847户、外资企业300户、私营企业18338户、个体工商户12602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24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3件、湖南省著名商标177件,均居全省第二;拥有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15家、省级“守重”单位183家、市级“守重”单位322家。
  强化指导服务,大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一是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推出新举措。认真贯彻落实省工商局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并采取专人负责、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的方式,及时为文化企业提供工商行政管理业务指导和政策咨询,努力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截至年底,全市文化产业企业达214家,新增103家,其中注册资本上亿元的企业3家。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云龙示范区分局筹备组多措并举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得到企业广泛好评。二是实施商标战略取得新成效。“天桥起重”、“好棒美”、“青藏绒”等13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达特科”、“圣羽”等70件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省著名商标。截至2012年,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3件、湖南省著名商标177件,均居全省第二。株洲市被评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优秀示范城市。三是帮助企业融资迈上新台阶。发挥注册登记职能,促进企业低成本融资。做好股权出资登记工作,减少企业货币出资,推进企业低成本改制、改组、合作;做好股权出质登记工作,促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的发展,指导申请人完善登记条件,规范设立登记文书资料,为其依法经营创造条件,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同时,运用动产抵押登记职能和发挥个私协会中介作用为银企合作服务。通过办理股权出质和动产抵押登记以及举办银企融资洽谈签约会等方式,帮助各类企业融资30多亿元。
  强化监管执法,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一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先后开展“百日执法”、节日市场、酒类市场、米粉市场、学校及校园周边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7910人次,检查经营户123458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1657个次,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案件319件,查获假冒伪劣食品124.05吨。攸县工商局、天元分局、荷塘分局分别获“百日执法”行动考核前三名。认真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芦淞分局编印《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常识读本》26000册发放给辖区中小学生。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活动,在全市创建12条食品安全示范街。二是市场主体监管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企业普查工作。全市需普查企业20038户,已普查企业18792户,普查率94%,普查率在全省系统位居前列。稳步推进市场主体违法行为记录公开工作,制定下发实施意见,层层建立联络员制度。在全省系统率先启动逾期未验照个体工商户吊销营业执照工作,印发指导意见。全面推行外资企业属地监管业务系统。通过外资属地监管业务系统巡查提醒,各基层工商所共巡查外资企业278家,巡查完成率95%;工商所向登记机关反馈外资企业问题58个,登记机关全部予以处理或答复。天元分局外资属地监管工作得到省局的通报表扬。三是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对药品经营企业和大型综合医院进行重点检查,立案查处11起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案,涉案金额合计1000多万元。扎实开展对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的清理整顿,共对8家大型零售企业进行立案查处。认真指导基层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会同各县市工商局、城区分局查处商业贿赂、驾校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滥收费用等案件11起。四是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全面启动。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全面开展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建立市局、县级局、工商所三级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员队伍,建立完善网络经济户口2777户,在“湖南省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服务网”发布26篇动态信息,共查处未公开营业执照登载信息和网络传销、假冒注册商标、虚假宣传等网络违法违规经营案件24起。五是各项市场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大力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专项行动,清查无照经营13909户,其中取缔1072户,引导办照10793户,抄告相关部门735户。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共检查农资经营户787户,检查市场108个,立案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18起,受理涉农投诉10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0.9万元。继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市局在平和堂株洲店查获侵犯“梦特娇”商标专用权服装700余件,案值94.6万元;茶陵县工商局查获假冒“美的”牌系列小家电582件。扎实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立案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31起。认真开展格式合同专项整治,查处合同违法案件37起。始终保持对传销的高压态势,共捣毁传销窝点62个,教育劝返遣散传销人员492人次,解救误入传销组织人员86人次,查处传销案件10起。荷塘分局与公安部门联手一举抓获来自中西部4省,正在辖区某酒店举行庆功宴的传销骨干10人。全面开展打击假冒卷烟专项行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卷烟案件291件,合计案值159.74万元。
  强化消费维权,着力营造和谐消费环境。一是“3·15”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开展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与电视台联合举办以“消费与安全”年主题为专题的访谈节目;开展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行动;会同质监局、物价局、房产局等部门和城区部分企业共50多家单位在市中心广场、长江广场举行现场投诉、咨询活动,共受理投诉200余起,接受消费者咨询2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石峰分局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大力宣传“消费与安全”年主题;醴陵市工商局举行“百店千岗无假货党员示范行动”推进会。二是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扎实有效。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计划》,会同省工商局委托的检测机构对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铝型材、小家电、家具、手机和成人服装等商品进行抽样监测,共抽样77个,对其中23个不合格商品予以严厉查处。针对全市通讯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展消费维权评议活动和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通讯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工商“12315”行政执法体系高效有为。扎实推进“12315”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并在长株潭报株洲记者站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提升消费维权效能。认真处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攸县工商局在县公众信息网开辟“工商‘12315’维权直通车”专栏,以投诉方便、维权快捷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赞誉。截至年底,全市“12315”机构接到电话20029个,其中受理申诉2110件,办结率100%,调解成功1789件,调解成功率84.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6.11万元;受理举报964件,办结964件,办结率100%。积极开展市长热线处理工作,“12315”申诉举报信息系统共受理市长热线(信箱)转办申诉418件,办结率100%。
  强化队伍建设,努力转变干部纪律作风。一是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全市系统运用多种载体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天元分局、荷塘分局、石峰分局、直属分局和攸县工商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二是队伍作风建设紧抓不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全市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年初,印发《给全市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一封信》,首次明确举报工商干部违法违纪行为,查证属实的给予500元~2000元奖励,同时扣发违纪干部所在单位工作经费10000元,将干部职工置于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严密监督之下。三是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以打造“数字工商”为目标,全面落实省局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积极优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安全;狠抓重点业务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发挥信息化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认真开展数据录入和修正工作,确保业务数据质量;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狠抓企业档案扫描工作,截至年底,共扫描企业档案66809户,合计492万页。
  质量技术监督
  【概况】2012年,株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发展质监事业,服务经济社会”为主题,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求稳定”工作方针,稳中求进,真抓实干,努力构建实力质监、服务质监、平安质监、科学质监、和谐质监,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顺利通过省文明单位的复评,被省局评为“全省质监工作特别贡献奖”单位,并获“株洲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依法行政工作被评为优秀。
  【首届市长质量奖】2012年,株洲市市长质量奖评选正式工作启动,共有6家企业,4名个人报名参评。经自愿报名、资料审查、初评、现场审核、评审委员会评定,并报市政府批准,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株洲时代电气绝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先忠、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军生2名个人获评首届市长质量奖。
  【两大战略强力推进】推荐华联瓷业申报省长质量奖,评定湖南名牌产品17个,株洲名牌产品16个。成功申报2项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立项,发布实施国家标准4项,完成产品标准化审查600多家,企业标准备案20多项,申报攸县城乡同治等标准化战略项目8项,确定华联瓷业等4家企业为2012年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标准创新获省政府250万元战略性领域国际、国家标准补助资金。
  【打假治劣成效显著】全年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07件,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捣毁黑窝点13个。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20多次,特别是与株洲县和荷塘区政府联合行动,开展油榨坊土锅炉和合泰、月塘地区小锅炉专项整治,检查14个乡镇62个村油榨坊82家、制衣小作坊1000余家,封存土锅炉34台,取缔土锅炉2台,组织召开小锅炉使用企业负责人大会,签订《安全使用承诺书》。开展“一非两超”、明胶、米粉、散装植物油等专项整治和食品生产小作坊普查。
  【确保质量安全】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抓手,以食品、特种设备、烟花鞭炮以及重要工业产品为重点,狠抓产品质量安全。召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大会,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和烟花鞭炮生产企业均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严格日常巡查,全年检查特种设备企业1500多家单位,排查设备3000多台,下达监察指令87份,查处隐患975项,督促整改600多项。为企业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8000多人次。开展食品抽查294批次,发出整改意见书1289份,督促13家企业停产提质改造,对全市363家发证食品企业的现场巡查、监督抽查、整改通知、问题处理、责任承诺均做到100%。全面完成为民办实事重点目标。建立食品企业负责人约谈和企业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考试制度,约谈企业负责人34人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概况】2012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认真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市没有发生一起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和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事故。株洲市被省政府授予“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先进市”,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市委授予全市“文明建设红旗单位”,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禁毒工作全省考核排名第一;攸县获评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攸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全省系统先进集体;荷塘区桂花路获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
  【药械监管巩固提升】保持连续13年没有发生源发性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事故的良好势头。一是常态抓监管。以“基药”和“特药”为重点,开展4项专项检查,强化源头质量监管。全市共完成生产监督检查45家次,发现风险缺陷项目219项,立案查处2起,停产整顿1条生产线。加大对企业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的监测,全年全市监测广告4000余条,对发现的违法广告79起移交工商部门处理。加大对药械技术监督和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加快监测网络建设,全市开通网络直报单位350家,在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医疗机构消除不良反应“零报告”。在全国率先建立第一家公安行政拘留所药物滥用网络直报端口,受到国家中心肯定。药品注册、安监、市场监督、检测检验和医疗器械监管、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全省考核排名居前列。二是集中抓整治。组织开展为期4个月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集中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6000余人次,对562家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责令整改,6家企业停产停业整顿,立案查处94起。整治期间,在市内主流媒体先后2次对26家问题企业进行曝光,对全市零售企业法人进行集中约谈。迅速、稳妥地处置“铬超标胶囊”事件,在全市全面开展排查,有效地控制了输入的“铬超标胶囊”对株洲市的影响。三是突出抓稽查。开展药品打假保名牌、非药品冒充药品、利用互联网非法销售药品、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等专项稽查行动。查处醴陵市3家药店销售假冒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消渴丸”,协同千金药业开展打假工作,遏制假冒千金产品。联合公安部门查处某药店销售假药“施慧达”。全年全市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338件,向公安机关移送1件涉嫌销售假药案件。处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80件,办理上级交办件8件,协查函14件。
  【餐保化监管规范强化】加强监管整治与创新监管机制相结合,有效规范餐饮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秩序。一是狠抓专项治理。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安全等专项治理,查处违法案件108起。加强对餐饮服务环节食用油的监管,严厉打击使用“地沟油”的行为。督促餐饮企业加强餐厨垃圾的管理,严防餐厨垃圾回流餐桌。会同有关部门对湘江水上餐饮船进行专项整治,查处7艘违法餐饮船,保障了湘江水环境安全。加大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功效成分含量等的专项整治,全市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2130家次,检查保健食品、化妆品11543种次,对涉嫌安全隐患的事件立案14起调查处理。二是加强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在全市20多次重大活动期间,对重点单位实行全程跟踪监督,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确保了重大活动期间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零投诉”、“零事故”。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保障能力在全省居于前列,代表湖南省迎接了国家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监督的专项督查。
  【监管机制创新拓展】根据“四品一械”质量安全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科学监管机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一是不断健全城乡监管一体化。全力推动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农村监管缺位、盲点问题,基本实现由部门推动向政府主导转变,由形态构建向功能发挥转变,由路径探索向模式定型转变。做法被写入《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当中。二是全力构建行业诚信机制。积极创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引导企业诚信自律。在全市餐饮企业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打造8条示范街和35家餐饮示范店、示范食堂。全面实行“餐饮服务单位违规记分规则”,实施“红黑榜”公示制度。先后两次向社会公示57家“红榜”单位、20家“黑榜”单位,在餐饮行业引起极大反响。加强药械企业的诚信等级评定,公示评定信息,将评定结果与分类监管、医保定点、招标采购等挂钩,赢得社会良好评价。三是积极探索社会化监管机制。建立药监、卫生、公安、工商、人社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席会议机制,形成联合整治的合力,并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风行风监督员参与监管执法,推动了社会化监管。四是全面建立科普宣传新机制。加大对民众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宣传效果,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到社区、村寨、机关、学校、企业。向公众免费发放各类知识读本8000多册,宣传折页5.2万册。食品药品知识专题讲座纳入市委党校宣讲内容,在《株洲晚报》通过“健康株洲”专版开展科普宣传,全省食品药品监管新闻宣传会议专门推介株洲市经验。
  【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各项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全市食品药品监督工作严格按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要求,全市系统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对“株洲市餐饮服务单位违规记分规则”、“株洲市餐饮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试行)”和“株洲市药品零售企业验收标准”等3项重大行政决策,召开听证会。认真执行行政许可“受理、审查、检查、审批”四分离和行政处罚“立、查、审、执”四分离制度,重大案件严格案审会制度。依法行政工作在全省系统考核获得优秀,在全市被评为先进并作典型发言。二是规范权力运行。加大对全市系统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认真开展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和行政许可执法全过程的内部监督,全系统没有发生一起“不作为、乱作为、缓作为”的情况。三是服务产业发展。年内,重点帮助神农医药物流园、投资1亿元的千金女性健康基地二期研发大楼、投资3600万元的湘药新药研发基地等重点项目实施;帮助千金完成“千金净雅”系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和市场开发;引导和协调千金药业成功与协力药业合作;帮助中威药业实现全面生产。
  【株洲市建立第一家公安行政拘留所药物滥用直报端口】为更好了解辖区内特殊药品的滥用种类、滥用人群、滥用方式以及滥用药物的获取途径,为特殊药品的安全监管提供基础监管数据支持。1月3日,市药监局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沟通协调,在市公安局行政拘留所建立首家药物滥用网络直报端口。全年通过该端口累计上报药物滥用调查表442份。在全国药物滥用监测工作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扬了株洲市的做法,认为首次突破了公安拘留所零报告的纪录,为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树立了典范,值得在全国各监测机构推广。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3

《株洲年鉴 2013》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13.10

本年鉴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湖南省株洲市2012年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基本情况,反映了株洲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