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3》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378
颗粒名称: 纪检·监察
分类号: D630.9
页数: 2
页码: 71-72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12年,中共株洲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突出“效能促勤、文化兴廉,推进株洲‘三个加快’”的工作主题,把反腐倡廉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把握,通过深化改革促审批提速、服务发展促项目提质、改进作风促形象提升、强化宣教促廉洁自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发展。
关键词: 株洲市 纪律检查 反腐倡廉

内容

【概况】2012年,中共株洲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株洲市监察局)突出“效能促勤、文化兴廉,推进株洲‘三个加快’”的工作主题,把反腐倡廉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把握,通过深化改革促审批提速、服务发展促项目提质、改进作风促形象提升、强化宣教促廉洁自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发展。在新华社2012年开展的城市品牌评选活动中,株洲市获评“全国投资环境十佳城市”。
  夯实“两个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全市137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监察室,1891个村和社区都配齐村级纪检委员。完善国有企业权力运行制衡约束机制,企业民主管理在规范中进一步加强。重点完善“桥头堡”、洣泉书院等4个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28个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启动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管理系统,实现项目招投标在线审批,规范流程,严格监管。加强电子监察系统“虚拟办事大厅”建设,网上审批入网许可项目提前办结率92.7%,每个承诺件的平均办结时间较法定期限缩短一半以上。
  推进“三廉三评”。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基础上,重点推进制度廉洁性评估、国家投资项目廉洁性评审和领导干部廉洁性评价工作。2012年,对30余个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廉洁性评估;对23个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廉洁性评审;将市管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后备干部有关信息录入《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评价系统》。
  完善“四个机制”。一是完善协作运行机制。在深化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派出(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在市直机关纪检监察机构推行协作运行机制,在乡镇试行农村基层纪检组织分片协作运行机制,有效整合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力量,提高了监督实效。二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各县市区制定基层党务公开目录、地方党委权力运行办法。82个市直单位、360家科级行政单位,完成内部权力运行规范修订工作,并在政府网站上进行公开。其中,石峰区被中央纪委党风室确定为全国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三是完善民主评议机制。加强政风行风评议,将被评议对象延伸到基层站所和部分二级机构。在原有16名特邀监察员的基础上,聘请12名党风监督员,进行廉洁从政监督评议。对6名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进行公开述廉测评。四是完善协调问责机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严查腐败案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信访举报729件,立案388件,给予党纪处分330人、政纪处分133人,共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人员53人,涉及县处级干部6人。对国家、省、市级重点建设的108个项目进行效能监察立项,派出效能监察组全程跟踪推进,实行效能过错问责,全年共办理问责案件132起。
  开展“五个活动”。一是开展“立体宣教”活动。围绕“文化兴廉”,通过集中教育和个人自学、理论辅导和实地考察、正面宣传和警示教育、普遍宣传和特色活动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廉政文化“六进”和刊播勤廉影片、广告等活动,形成“立体宣教”格局。醴陵市、茶陵县、芦淞区、石峰区等县市区立足地方特色,分别开展“廉瓷”、“廉政文化沙龙”、廉政文化剪纸、廉政文化书画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宣教活动。二是开展“访民解难”活动。干部下访化解信访积案率95%,核实、督办进京上访问题100%,实现到中央纪委集体访零登记,省纪委考核零扣分。三是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和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治理活动。共排查工程建设项目634个,发现并整改问题179起,查处工程建设领域案件74起,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检查企业8276个,责令限期整改违法行为2333起,关闭非法违法企业269家,行政拘留173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46人。四是开展“六大领域”专项纠风治乱活动。对银行、电信、教育、涉农、物流、零售业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开展专项治理,共查处和纠正不正之风问题368个,涉及金额4740余万元,给予党纪政纪和其他处理58人。五是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活动。完善公务用车编制配备、使用管理、审批程序的具体实施办法,对全市公务用车进行清理和规范。
  【召开中共株洲市第十一届纪委第二次全会暨全市反腐败工作会议】2月15日,中共株洲市第十一届纪委第二次全会暨全市反腐败工作会议在市委礼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2012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会议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党风廉政方面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维护党的纯洁性,全面开展“效能促勤、文化兴廉,推进株洲‘三个加快’”活动,为加快株洲市“四化两型”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开展“效能促勤、文化兴廉,推进株洲‘三个加快’”活动】2012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深入开展“效能促勤、文化兴廉,推进株洲‘三个加快’”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减放并举、依法下放、权责一致、提高效能”的原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服务质量,提高了审批实效;通过加强效能监察提质增效,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深入落实市委“四治”要求、转变干部作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走访”、“大接访”、“访民问难”等活动,让万名干部走出机关、走向基层,深入实际,贴近群众,为老百姓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
  【全省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株洲市召开】3月31日~4月1日,全省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株洲市召开。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陪同考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到会致辞。会议的主会场设在市“桥头堡”廉政反腐教育基地。与会人员进行现场参观考察,并观看株洲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特色工作专题片。黄建国称,“亲身感受到了株洲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工作的现实成效和利用高科技推进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举措,很受启发”。近年,株洲市积极打造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文化3类8个反腐倡廉教育主阵地,致力于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的“桥头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桥头堡”晋升为“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8月25日,株洲市廉政反腐教育基地“桥头堡”举行“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命名揭牌仪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建国和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为基地揭牌,省纪委常委刘大放宣读命名通报。8月23日,省纪委在长沙市召开全省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命名19个“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6个“全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株洲市廉政反腐教育基地“桥头堡”、炎陵红军标语纪念馆被命名为“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荷塘区月塘街道石子头社区、天元区嵩山路街道东湖管理处、中航工业南方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全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集中述廉评议】10月17日,株洲市第十一届纪委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12年度县处级党政正职集中述廉评议大会召开。石峰区区委书记罗伟,攸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湘之,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晏首先,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剑波,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必农,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褚彭明等6名县处级党政正职进行了集中述廉评议。
  【实施“三廉三评”科学防治腐败】11月26日,市纪委、市监察局在株洲市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科学防治腐败,推进“三廉三评”工作向媒体通报情况。“三廉三评”主要内容包括制度廉洁性评估、国家投资项目廉洁性评审、领导干部廉洁性评价3个方面,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科学有效防治腐败的创新之举、治本之策。经反复论证和半年多的先行先试,市委、市政府于10月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三廉三评”工作的意见》,市纪委、市监察局制定细化工作方案,相关工作全面铺开并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3

《株洲年鉴 2013》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13.10

本年鉴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湖南省株洲市2012年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基本情况,反映了株洲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邓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