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播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广播站
分类号: G22
页数: 10
页码: 674-683
摘要: 本机记述了株洲市的新闻的广播的广播站的网络、节目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广播工作 广播 电视广播

内容

一 网络
  (一)市广播站 1951年,市广播收音站建立,配备收音员1名,收音机1台。收音站主要任务是管好市区收音机,及时通知各单位收听上级电台重要节目,协助有关部门禁收敌台广播,抄录中央电台要闻,油印《广播节目》,报送市委、市政府机关。
  1953年10月,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合建立广播站,配备75瓦扩音机1台,安装高音喇叭8只。1954年,市政府在政府大礼堂单独设广播站,配备1000瓦扩大机1台,安装高音喇叭和入户低音喇叭80多只,到1956年配工作人员3人,主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人民广播电台节目。
  1958年10月,市广播站因筹建株洲人民广播电台停止播音。1964年9月,市广播站恢复,址设株洲煤田指挥部,购置500瓦扩音机2台,安装高音喇叭20多只,于1965年春节正式播音,到1966年底发展低音喇叭入户1000只。1967年4月,市广播站选址曹塘坝新建670平方米的广播楼,至1968年竣工,入户喇叭发展到1200只。
  1974年10月,市广播事业管理局成立,与市广播站合署办公。1985年元旦,市广播站停止播音,着手恢复株洲人民广播电台。
  (二)城郊四区广播站 1971年,郊区广播站建成。1975年,架通区至各社、场55杆程公里专线。翌年4月,开始用无线传输信号播音。1981年,在区级广播站中郊区广播站率先采用小调频,建立频率为152.1兆赫、功率为1瓦的小电台。1984年,又建立101.7兆赫30瓦调频广播电台,次年功率增为50瓦,信号覆盖全区。1990年,全区有区广播电台1座,乡(场)广播站11个,村通广播率达89%。
  1975年,东区广播站建成。该区有线广播网以区站为中心,新华路、红旗路为主干线,全长30杆程公里,喇叭240只,通达50多个单位。广播设备主要有250瓦扩音机1台,录音机3台,电唱机2台,调频收转机1台,操作控制台4张。技术、办公用房16平方米。后因新华路和红旗路扩建,拆除部分主干线路电杆。1984年停播,更名东区广播电视管理站,工作人员由建站时的5人减至4人。
  1976年12月,南区广播站开始筹建,1977年正式播音。该区总干线为15杆程公里,总线路39.9公里,入户喇叭1000余只。广播设备主要有1000瓦、800瓦、500瓦扩音机各1台,调频收转机1台,增音机2台。技术、办公用房50平方米。1988年,工作人员由建站时的4人增至7人。
  1977年,北区广播站开始筹建,1978年正式播音。该区广播专线以建设北路、响石路为主线,全长10杆程公里,喇叭50多只。主要设备有扩音机4台、录音机3台、电唱机2台、调频收转机1台。技术、办公用房45平方米。因线路系借用火电杆挂线,加之清水塘地区空气污染严重,线路腐蚀快,又年久失修,于1980年后停止播音,工作人员一直保留4人。
  (三)县、乡镇(公社)广播站 民国26年,攸县政府购置收音机1台,建立收音室。30年,茶陵县建立收音室,因条件不完备,不久中断工作。31年,酃县民众教育馆购置收音机2台,建立收音室。38年5~6月,中共攸县地下组织皇图岭区工委组装收音机1台,收听解放区广播,出版《日日新闻》。
  1950年9~12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站工作》的指示,攸县、酃县、醴陵县、茶陵县先后建立广播收音站。
  1956年,酃县将收音站改建成有线广播站,随后茶陵县、攸县、醴陵县相继添置扩音机、收音机、唱机、话筒等设备,将收音站改建成有线广播站。各站均配有专职采、编、播人员3~4人,凭借邮电部门的电话线传输广播信号。
  1957年5月,酃县广播站装高音喇叭4只,舌簧喇叭300只,全县15个乡接通广播。是年,在省第三次广播收音工作会议上,酃县广播站被评为优秀广播站。1959年3月,酃县与茶陵县合并,原酃县广播站改为酃城放大站。合县后的茶陵县广播站工作人员增至17人,架设广播专线200多公里,喇叭3200余只。同年,攸县广播站首建公社放大站3个。
  1962~1964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各县公社广播放大站被撤销。1965年,茶陵县、攸县重建公社广播放大站。1966年1月,株洲县建广播站。1968年,株洲县架通县城至33个公社(镇、场)广播专线300多公里,建立各公社(镇、场)广播放大站,架设公社以下广播专线1941公里,使413个大队的3633个生产队接通广播。1969年,酃县有15个公社建成广播放大站,攸县架设广播专线207单线杆程公里。
  1970年1月,醴陵县广播站根据战备需要,在站院内兴建地下广播室3间计40平方米,水井、通风设施齐全,与城区人防设施贯通,配有2×275瓦有线广播机两台。9月,省第七次广播工作会议在醴陵县召开,该站在会上作《掌握客观规律,巩固发展载波》的发言,并被评为全省广播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攸县30个公社(镇),茶陵24个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
  1974年10月,醴陵县42个公社(镇)全部建成广播放大站。
  1975~1980年,各县再次掀起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网的高潮。1975年,酃县架通县至公社专线176公里,公社以下专线4167公里;醴陵县和攸县东部地区,因暴雨成灾,广播网遭到严重破坏(详见附表)。1977年,茶陵县重架县至25个公社广播专线283公里。1978年,攸县、醴陵县、株洲县分别架通县至公社广播专线274.6杆程公里、366杆程公里、350杆程公里,公社以下专线合计33557公里。其中株洲县还解决了广播信号过湘江、不与电话线共用的问题,用独立专线向各公社(镇场)输送广播信号,成为全省第一批架通专线的5个县之一。
  1982年4月,根据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和省广播事业局统一布置,开展农村广播网大普查。1983年9月16日,攸县、茶陵县、株洲县广播站改为有线广播电台。同年,全市156个公社(镇场)全部建立广播放大站,建站率100%;大队、生产队通播率为89.7%和75.7%;县至公社广播专线1764杆程公里,比1978年增长258杆程公里。
  1984~1990年,各县市广播事业进一步发展。1984年2月,醴陵县广播电视局建立调频广播发射台,翌年4月又设调频信号中转站,解决了边远山区4个公社调频信号的接收问题,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系统传输。同年底,攸县有线广播电台改为调频广播电台。1985年初,株洲县实现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广播网。同年醴陵市广播站改为醴陵市广播电台。1987年1月,酃县在海拔1131.8米的笔架峰安装1台功率50瓦的调频广播发射机,15个乡镇广播站均使用调频接收机,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调频广播人口覆盖率85%。同年,茶陵县亦使用调频广播与有线广播相结合的传输手段。1990年,各县农村有线广播网新架广播专线1078公里;整顿广播专线1613公里;增置喇叭1549只,一个较为先进的农村广播网络基本形成(详见附表)
  (四)企事业单位广播站 50年代中期,331厂、株洲机车车辆修理厂、株洲化工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铁路文化宫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广播站。60年代,株洲电厂、株洲冶炼厂、株洲战备材料总厂、株洲钨钼材料厂、株洲汽车齿轮厂、湘江氮肥厂、株洲汽车轮胎厂等县级以上企业相继建立广播站。到1980年,城区有207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播站(室),其中株洲冶炼厂广播站于1979年在厂区内架广播专线单程30多公里,逐户安装低音喇叭2980只,1980年又改为小型音箱,增安2000多户。该站每天定时播音,除转播中央台、省电台节目外,还自办《本厂新闻》、各种专题及文艺节目。
  二 节目
  50年代前期,全市各级广播收音站以收音为主,每天按时收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南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政令、通告等,及时油印《收音小报》和出《广播节目》刊,供基层党政领导参阅和学校宣传使用。遇重要宣传节目,组织人民群众收听。
  50年代后期,各级广播站在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节目的同时,开始自办《本市新闻》、《本县新闻》、《农业技术讲座》、《天气预报》和当地文艺等节目。
  1958~1960年,重点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精神。但在“大跃进”、“反右倾”以及瞎指挥、浮夸风影响下,搞过一些大造声势的广播大会,比武会,甚至搞过一些违背事实、歪曲事实的报道。
  “文革”期间,除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节目外,自办节目基本取消。酃县、攸县、茶陵县广播站是靠“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一张报纸、一本杂志”维持。人称“广播天天叫,播的是报纸和简报”。醴陵县广播站专题节目增设《文化大革命好》、《广播体操》,《农业科技讲座》改为《广播讲课》。在《本县新闻》节目中,宣传军山公社“自觉革命”,介绍全国水稻丰产模范瞿永寿“降低空壳率”经验,宣传“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和学“小靳庄”,每年播出稿件在1000篇以上。文艺节目主要播送《红灯记》、《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等8个“样板戏”。株洲县广播站为突出政治,使广播为“文革”服务,主要播送县革委会宣传“文化大革命”的通告、决定,毛主席诗词、语录,摘播《株洲日报》农村版有关本县的新闻等。但该站1970年创办的《新闻联播》每天播音30分钟,内容较广泛;1971年创办的《农业科技》按农事季节系统介绍科学种田知识,对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起了积极的作用。
  1978年后,全市广播宣传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9年,各县站(台)每天早、中、晚3次播音,全天开机时间达6小时以上;采编播人员从2~3人增至8~12人,自办节目从30分钟增至90分钟,内容更丰富,形式也多样化。
  1980年,市广播站全年播出自办新闻295次,自办文艺节目355次(比1979年增加201次),服务节目360次。每天文艺节目和服务性节目300分钟,占全天播出时间425分钟的70%,其中文艺节目260分钟,占61%。1981年,酃县广播站增辟广播教学节目,并得到省广播事业局的肯定。
  1982年,各级广播站自办节目时间增加,市广播站比1980年增加24%,株洲县广播站增加4%,郊区广播站增加6%。在内容上,除及时报道“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新人新事外,也批评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郊区广播站播发本区荷塘铺公社宋家桥大队刘凤林老人的4个子女不愿承担其赡养义务的新闻后,引起毗邻的曲尺公社湘江、燎源两大队的社员们,对刘老的同情和对其子女的义愤,纷纷表示要给老人送钱送物,燎源大队争创“五好家庭”活动,也因此蔚然成风。
  1983年,贯彻全国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新闻报道要以发生在所辖境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新事为主要内容,用消息、通讯、录音报道、评论广播对话、连续报道、设立小栏目等多种形式播出。市广播站延长了新闻节目时间,加强组稿和通联工作。醴陵县广播站在《本县新闻》节目中,辟有“新风赞”、“小言论”、“听众信箱”、“今日新闻”、“改革新风”等小栏目,每天3次,每次15分钟。攸县广播站恢复《全县各广播站联播》,新辟“攸县快讯”、“简讯”等小栏目,每日1次,每次5分钟。
  1984年,各县广播站(台)平均每天开机380~465分钟,其中自办节目为70~160分钟。是年,开展市首届广播站“好新闻”、“好节目”评比,其中醴陵县广播站的《烈士塔村16户农民请保姆》评为一等奖;攸县广播电台《改革农技节目,适应农村需要》的经验材料,分别在《湖南广播电视通讯》和中央广播电视部的《广播电视战线》上刊载。
  1987年,各广播站(台)新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创名牌、上台阶”,要求每开办1个节目,就要办好1个节目,提高1个节目的知名度和收听率。醴陵市广播电台的专题《希望的田野》、株洲县广播电台的专题《信息台》,进入全省27个名牌节目的行列。同年9~10月,市广播电视局组织对各县(市)广播电台(站)自办节目抽查评比,共评出一、二等奖6个。其中,株洲县、茶陵县电台分获新闻节目一、二等奖;攸县、株洲县电台分获《农业科技》节目一、二等奖,醴陵市、攸县电台分获自办文艺节目一、二等奖。
  1990年,全市各站(台)共发稿50025条(农村各台站31414条),创办了一批听众喜爱的专栏节目。醴陵市电台的《希望的田野》,茶陵县电台的《三月春风满人间》、攸县电台的《乡镇广播系列联播》、株洲县电台的《八面来风十分钟》、郊区电台的《新闻与综合》、酃县电台的《农村生活》等,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听众喜闻。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