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株洲日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8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株洲日报
分类号:
G215
页数:
21
页码:
647-66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新闻的报业的株洲日报的新闻业务、报业经营、新闻队伍、机构设置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报纸
报业
内容
《株洲日报》系中共株洲市委机关报。1957年8月21日,试刊出版第一张报纸,定名《株洲报》。10月1日正式创刊,为4开4版3日刊,由市印刷厂承印,靠市委宣传部1台旧式收音机提供国内外要闻。12月中旬报纸公告读者,从1958年元旦起,改为周6刊,更名《株洲日报》。12月20日,为迎接中共株洲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前出版,并改为日报。报头字由省委宣传部长唐麟题写。社址设龙山塘4号。
1958年底,报社拥有采编人员41人,工人320人和1个印刷厂。印刷厂仅有1台北京商务印书馆淘汰下来的日本造旧式平板对开机,采用活版印刷,每小时只能印1000份左右,遇上套红,工人常常需要工作10来个小时,才能完成当天印报任务。1962年9月5日始,报头采用郭沫若题写的行书字体。印报平板机增加到3台。1966年5月,社址由龙山塘迁新楼(现彩印大楼)。
1966年12月28日,株洲日报拒载群众组织会议消息,被“造反派”第1次封报。1967年1月23日复刊,报头改用宋体字,一周后,又被另一些群众组织第2次封报。1968年1月26日第2次复刊,改为株洲市革命委员会机关报,报头采用拼凑的毛泽东手书字体;4月27日,群众组织第3次封报,至8月20日再复刊。几次封报期间,报社坚持出《新华电讯》。1971年12月1日,市委宣布恢复《株洲日报》为市委机关报。1972年2月4日,报头恢复郭体字。
1975年,市财政拨款将平板机改为微型轮转机,工人印报不再用手工打版洗版。1979年,安装小高速轮转印刷机印报,时速达4万份。1980年,再迁社址至现办公楼(新华西路,科委旁边)。
1981年,报社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编人员,并从抓时效入手,进行新闻改革。1988年,使用套胶印轮转机印报。
1989年初,筹集资金110万元(自筹70万元,市财政拨款40万元),购置北京大学产华光IV型光电子激光照排设备,于4月28日试印出第一张由电脑排版的报纸,领全省各报之先,从此结束了铅与火的印刷史。至年底,全年报纸总印数达199041万印张,并拥有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年盈利59万元。1990年,完成激光照排的胶印系统配套建设和高标准电脑工作用房装修,自办发行成功,一举实现报纸采编、印刷、发行一体化,盈利73万元。
一 新闻业务
(一)报道 创刊初期,市委一班人马除亲自写文章、审定修改某些重要新闻和社论外,还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写稿,很快就打开了新闻报道的局面。据统计,自1957年8月~1958年4月,报上发表的151篇评论和专稿中,有60%是市委主要领导及市委各部、各工厂企业党委负责人所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文章,有对省人大代表、郊区农民冯久大先进事迹的连续报道,有株洲机车车辆厂“三反五反”的情况、331厂组织大辩论的作法和郊区民主社贯彻“三包五到丘”的经验报道等。
1960年6月14日,市委作出《关于进一步贯彻全党办报方针,积极提高报纸质量的决定》,要求报纸全面反映和宣传党的工作,起组织、鼓舞、激励、批评、推动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把报道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各战线和市人委各局党组、群团党组、区委、公社党委、大型企业党委要成立中心通讯组,总支、直属支部要成立通讯小组,组长由书记担任;各单位党的组织1月内至少研究1次本单位报道计划,并将计划送株洲日报社统一安排见报;重大事件、重大典型要由党委负责同志亲自执笔撰写或集体研究写作并配发社论。全市共建立通讯组40多个。这一时期,报纸的指导性很强,但新闻业务特点不突出;各版版面分工不明确,1—4版均可发消息、通讯,长文多,特号黑体字常常横贯版面。1961年底,对发表的一些不够成熟和带有浮夸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稿件,及文章不够通俗,机械地按农轻重经济比例关系安排版面,大单位报道多,小单位、基层报道少的现象作了反思。
1962年秋,报社编委采取整改措施。一是明确了4个版面的分工。确定一版为要闻,登本市及国内外要闻,以发消息为主。二版为经济版,主要报道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财贸方面的经济生活,也报道文教方面的新闻,所登稿件以经验介绍、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典型报道和专栏为主。三版为上层建筑版(包括文艺副刊).主要报道党团理论、文化工作以及社会新闻、读者来信等。四版为时事版,刊登国内国际时事,以政治新闻为主。二是在篇幅上调整城市和农村的报道比重,城市由过去的50%提高到70%,工业由原先的30%提高到40%,使《株洲日报》作为一张以城市读者为主,以工交企业为重点报道对象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开拓报道题材,组织编辑记者学习《工人报》的办报经验,把采访活动深入到班组、柜台,并新辟了《班组园地》、《柜台内外》等一批专栏,使通讯稿件较上年增加85%。其中反映基层工作和群众干劲的稿件比上年增加40%,有的还上了头版头条,破除了“班组、工人不发头条”的框框。四是丰富报道体载,除消息、通讯外,还推出快板、顺口溜、说唱新闻等形式。
1963年6月19日发表《她还不知真姓》一稿,叙述株洲麻纺厂女工陈素云解放10多年来还不知自己身世的消息,反响很大。不少人打电话、写信询问,了解陈素云是否自己离散的亲人。8月8日,《株洲日报》发表通讯《全是托毛主席的福啊》告诉读者,陈素云在长江冶炼厂(现株洲硬质合金厂)找到亲弟弟,并与亲生父母团聚。这篇报道,前后呼应,成为株洲市阶级教育的生动教材。这一年,为改进编辑方法,采用化整为零、化长为短的“用几条、几十条稿件宣传党的一项政策,用几十个角度反映党委的一个意图”的办法,否定过去为突出中心而搞版面集中、内容集中、整版通版报道,挂大牌子造声势的作法。7月,编辑部组织提高工业产品质量问题报道,发稿24件,采用了7种新闻体裁,选择了19个角度。其中,对劳模刘昆的宣传,将原拟2个整版的长文,分成30个故事刊出;对市棕绳社主任陈其昌的事迹报道,原拟2整版,后改用章回体形式写作,取名《守业记》,分期发表。这种编辑方法,文章简短,即使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也有兴趣看报,颇受读者欢迎。
1966年上半年,一切稿件均以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为纲,以表扬为主,抓“活思想、活典型、活经验。”下半年,报社内部开展“文化大革命”,造反派大造所谓资产阶级、“专家办报”、“关门办报”的反,大批编辑记者受迫害,尔后工作队进驻报社。12月8日,报纸被封,编辑记者和科以上干部下车间劳动;由临时成立的株洲日报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主持报社笔政,在报上发表社论《新的<株洲日报>诞生了!》,宣称“报纸是无产阶级的重要工具”,改报纸刊期序号为“新1号”。以后几年时间,报纸每天登载的都是“最高指示”、造反派的“致敬电”、“样板戏”剧本、“大批判”文章,稿件越来越长,且大多是空话、套话。1972年初,刊登市委会议消息长达4600字,配社论又有3100字,占用两个版,创《株洲日报》会议新闻长稿之最。上半年刊出的稿件,平均达908字。7月下旬,刹长文、整顿文风,连续组织发表16篇读者批评长文的来信和短文,编辑一期改进文风的专题通讯刊物,从而刹住了长文的蔓延,短稿重登头版。但不久,由于频频爆发各种名目的“路线斗争”,只要中央报刊一登署名“梁效”(“两校”谐音,指“文革”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中央文革小组江青等建立的写作班子)的文章,地方报纸必须照样转载。全国报纸一时形成“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千人一面的局面,《株洲日报》上长文之风再起,新闻报道假大空滋生。
1975年8月22日始,连续3个月开展对331厂全国劳模李临庄的大型报道战役,先后发文字与照片稿116件,转载了湖南省委发出的向李临庄学习的决定和《人民日报》发表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抢时间——记共产党员李临庄》的文章,对当时全国工业生产建设高潮起了推动作用。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编辑部提出把《株洲日报》办成一张群众报,半张工人报,三分晚报味道的报纸;版面分工重新明确,新华社稿件所占比例由“文革”中6成降至3成以下;创办《学习》、《党团生活》、《班组建设》、《青年工人》、《柜台新风》、《在生产队里》、《文化阵地》、《部队与民兵》、《科学与技术》、《新城短波》等一批专栏。《新城短波》专发本市新闻性与动态感强的短新闻。报纸还大胆编发了市运输公司一汽车司机坑农、贺家土肉食店经营作风差等批评稿。这是“文革”结束后,报上发表的第一批批评稿件。同年9月始,连续转载中央各报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文章。
1981年,开展新闻改革。一是抓报道的时效性。以往报上所登新闻时效性差,几乎难见昨日新闻。编辑部选定抓昨日新闻的时效性,至年底共发昨日新闻300多条。二是抓报道的广泛性。报上登出《两青年拾款千元》、《市摩托车厂举行集体婚礼》、《汽车飞下湘江》、《双双恋人为何卧轨自杀》、《王旭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一批社会新闻,为报纸广泛接近群众生活,全面反映社会现象打开了视野。三是改变会议新闻版面多的难点。会议新闻挤占版面,是长期困扰报社的一大难题。通过采取“隐名埋姓”(只写会议布置的工作,不提会议本身)、“借题发挥”(借会议题,写会外事)、“分而治之”(将一个会议的内容分成几篇新闻发表)、“花开数朵只表一枝”(会议内容多,只写群众关心的一件事,把会议消息的篇幅压到最低限度)等改革办法,得到了比较好地解决。
1982年,进行不拘一格选头条的改革。认为只要能回答广大群众普遍关心或急待解决的问题,能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不论其单位、职务大小,哪怕凡人小事,也可上头条新闻。配合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头条发了《她为什么堕落》、《一个被钱财吞噬了的灵魂》等一批典型报道;配合“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历时两个月,共发了王玉荣、刘风林两个家庭情况的对比报道180多篇。6月21日~11月15日,报道钟鼓岭菜店营业员陈丽君坚持原则,不让本店职工开后门的事迹,发稿226条,在报上前后两次形成报道高潮。
1983年元月21日,报社召开“开创报纸工作新局面我见会”,有18人发言,提出60多条新闻改革意见。编辑部据此制定了新闻改革10大工作要点。在版面上,改6栏为7栏;设专职版面编辑,加强版面美化设计;报头及有些专版专栏固定套红;头版设《株洲快讯》专栏,派专人编采,每天3~4条,促进编采人员快采、快写、快编、快发;整个头版新闻稿件的平均时效比上年加快两天。市场信息、车船班次、市内各主要集贸市场物价行情、对青年的思想疑难解答等都上了报纸版面,服务性新闻大大增多。
1984年元月,根据市委书记就会议报道和领导人名字见报问题致报社负责人信的精神,编辑部作出决定:对一些行业性或部门的会议不再作会议报道,有的只发简讯;对非报道不可的会议,只报道会议内容,免去一大串名字,较好地克服了原来会议消息公式化、程序化、八股化的老毛病。同年8月和10月,日报两次在一版公布5篇失实报道,配发调查附记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再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两篇评论文章。对造成稿件失实的当事人进行了严肃批评,扣发当月奖金。这是《株洲日报》创办以来,对失实报道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公开批评。这年,报上还刊载了南区1名副区长以权谋私为其弟搞农转非的问题、《公共汽车公司不该发生的故事》(该公司9名党员干部抢占新房)、《肉联厂出售霉变腊肉》、《醴陵东风、青森两队熬制假驴膏坑害顾客》、《戴家岭线管会如此见鸡行事》、《沿港路肉食店准秤率只有七成》等批评报道,在全市震动很大,被批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改进了工作。
1985年,各版实行包版制,并增设言论栏目,促进了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包版的具体作法是:一版要闻版,突出新、准、快;二版综合新闻版,深、广、杂;三版副刊版,短、闻、趣;四版时事版,精、准、多。各版实行采访、编辑、组版一体化。据年底统计,全年各版日均发稿量和条均字数是:一版13.7条,263字;二版11.5条,338字;三版10.1条,326字;四版14.27条,245字。整张报平均每天登载文字、图片、美术作品达49.57条。各版共设言论栏目20多个,配合新闻稿件发言论稿659篇,不少文章议论精辟,切中时弊。有关潼塘村的农村经济改革、南方摩托车厂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硬质合金厂进行党政体制改革、湘江氮肥厂和株洲车辆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化工厂抢救英雄群体、解放军英模报告团、鸾山乡教育体制改革、教师节50名优秀教师事迹、市总工会工程师廖元利搞技术服务的事迹、南方公司技校教师黄道芳等12个典型报道,影响较大。其中,对黄道芳的报道计13篇,3万字,使黄道芳及其发明的《宇宙星盘》迅速走向世界;株洲林化厂两个干部写厂长诬告信的报道见报后,新华社立即予以转发,成为《株洲日报》创刊以来,被新华社直接转发的第一篇稿件。
1986年,一二三版合作,着重抓了《株洲活愚公过德生》、《孙明道呕心沥血造火车》、《他牢记党的宗旨》等工农模范事迹的报道。其中后两篇通讯被中央收入整党工作通讯,在全国出版发行。二版刊载的《亲属网给企业带来的困扰》、《非法同居之潮在农村暗涨》、《令人揪心的两个数字——人口增加4万,土地减少一万》、《关于培养我市新一代高级技工的探讨》、《朱中林鲸吞80万元何以得逞》、《有人在制药厂拔毛》和《金融大堤内的涟漪》等报道,在经济题材方面作了成功的尝试,也反映了株洲在经济建设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报纸还开展关于在职职工能否从事第二职业的讨论,是《株洲日报》历年讨论中较受读者欢迎的一次,《人民日报》编发的《报纸动态》以及省《新闻信息》均作专题介绍。
1987年5月下旬,报社派2名记者赴南海舰队,采访扫雷艇《株洲舰》,连发6篇稿件,介绍该舰与株洲人民共建精神文明情况。下半年,分4步深入报道中共十三大会议精神。第一步,6月中旬~8月底,一版挂“坚持改革、深化改革、加快改革”大标题,设《改革专栏》,在各版先后发表《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改革,株洲的希望》等评论8篇,发《渌口造纸厂的出路在哪里?》,《二商局40多家厂、店实行租赁见成效》、《40家乡镇企业公开招标承包》等10篇消息通讯。第二步,9月初~10月中旬,一二版设《改革八年》、《改革群英谱》等专栏,发稿10篇,全面介绍株洲市各条战线8年改革的成就,宣传株洲车辆厂等6个改革典型,以及6篇《现在为什么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系列理论稿。第三步,10月中下旬,在一版挂《加快改革、发扬民主、紧密团结、充满信心》通栏标题,开辟《十三大后话改革》专栏,连续刊出36篇消息、通讯、言论,反映株洲各界学习十三大文件的动态、作法和体会。第四步,围绕“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这个大前提,宣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设宣传十三大专题栏目6个,发稿45篇,把对党的十三大宣传推向纵深。
同年10月30日,一版发表记者杨宏武所写消息《平民百姓赢了政府机关》,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在全省地市报界首次获此殊荣。
1988年3月,报社确立近期和长远发展目标:承包上效益,管理上水平,报纸上质量,报社上知名度,奔全国地市报纸第一流。据此编发了提醒警惕经济过热的《保八争十,实事求是的佳作》、《喜忧参半话粮草》;批评性报道《黑洞吞噬了什么》、《王坊出口花炮厂厂长被一张大字报轰下了台》、《醴陵发生一起严重非法拘禁案件》;问题性报道《我市物价问题探源》、《乡镇企业年初新建900家,年底关门近700家》、《社团购买面面观》、《它是第二货币吗?》、《我市金融大战》、《中南林学院研究生心态》等。新辟服务性半月专版《您,衣食住行》,共设《穿着打扮》、《美食乐》、《本市土特产》、《居室美化》、《旅游伙伴》、《家庭主妇》、《消费者之声》等20多个栏目,全年发稿21期,向读者及时传递生活和消费信息。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领导对此版给予较高评价。
同年8月,为筹措资金更新报纸印刷设备,仿外地报纸做法,刊登一批有偿报告文学,引起不良反响,后立即刹车。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严重政治风波,波及全国。5月18日上午,株洲日报社部分工作人员上街游行;19日《株洲日报》又刊登株洲游行消息。风波平息定性后,报社对此进行了反思。
1990年,报社着重抓正面典型报道。年初,经济生活部发表长篇通讯《株洲铁人易铁鑫》,报道株洲冶炼厂工人易铁鑫长年坚守艰苦的工作岗位,苦干实干的事迹。5月社会生活部发表《唐波和他的无臂朋友》,颂扬少年唐波多年来坚持照顾自己无臂同学的雷锋精神,7月被新华社向全国播发通稿。年底,该部刊出《张锋与歹徒搏斗又洒鲜血》的连续报道,反映市工商银行青工张锋前后两次勇斗歹徒,为维护社会治安不惜洒热血的事迹。整个报道以现场追记、事件发展、张锋成长的通讯为主线,辅以读者座谈和张锋现象笔谈,将报道内容有机地组成一体,形成强烈的社会影响。另外,报纸还辟了《普通人的奉献》等宣传正面典型的专栏,采写了《活电话号码簿——朱纯翠》、《他绕地球7圈半》等稿件,共推出正面典型报道9个。
报社除抓正面典型报道外,还围绕打好振兴株洲工业总体战、市党代会召开、全国歌剧调演在株洲举行等重大活动进行重点组合报道,以及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组织了《社会新闻大赛》、《奉献杯》、《为群众办实事》、《家庭勾花编织》等7个方面的征文与社会活动。其中,对工业总体战的报道,刊发稿件近200篇,组成10个集纳,配发系列言论7篇;《社会新闻大赛》,历时5个月,发稿140多条;《奉献杯》,历时3个月,来稿120篇,见报45篇。
(二)副刊 1957年11月7日,《株洲日报》第6版辟第一个《副刊》专版。内容以中苏友好为主,有译作、散文、诗歌、随笔、小品文。开初,副刊不定期,无专门名称,无专职编辑人员,或2~3月1期,或1月半月1期,一般在三版或四版刊登。
1961年,报社成立政治生活组,担负副刊编辑工作。6月13日,文艺副刊《晨笛》专版诞生,不定期在三版刊出。主要刊登小说、散文、随笔、诗歌、通讯、特写、回忆录、曲艺、快板等。刊期有时1周,有时1月半月。
1962年3月,三版办《浪花集》杂文专栏。31日发表第一篇杂文《从一滴水看太阳》。文章仿《北京日报》杂文专栏《燕山夜话》作者邓拓,采用谈古说今、讽喻世风的手法,批评本市乡村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这种写作方法,后来形成《浪花集》的基本风格,市内外有100多人为专栏写稿。至“文革”初,北京批评《燕山夜话》,随之全国抓“小邓拓”,报社进驻数十名工作队员重点审查《浪花集》。工作队强将株洲《浪花集》与北京《燕山夜话》挂勾,将大批作者打成“小邓拓”、“三反分子”,不少人被关押,挨批斗;有的受党纪处分,有的被调离要害部门。《浪花集》停办。
1979年2月27日,《浪花集》复刊,受迫害的杂文作者及编辑得到彻底平反。随后《晨笛》被定为综合性副刊周刊。该刊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为群众喜闻乐见。
1982年,《晨笛》辟《道德与法》、《文化与体育》、《科圃》专页,新增《每周电视》、《体育顾问》等栏目,连环漫画也在《晨笛》中刊出。经向读者调查,《道德与法》成为当年较受欢迎的专栏。
1983年,报社成立副刊部,定第三版副刊化。每周7个版,其中4个《晨笛》版,1个《学习》版,1个《科学与生活》版,1个《青年专页》版。年中,从《晨笛》中分出另一副刊版《奔龙》。《奔龙》是一个活而杂的综合性文艺副刊,有《株洲名人》、《株洲拾翠》、《株洲通》、《株洲风光》等栏目,重在介绍株洲古今人物,城乡历史、地理、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每周2期。《晨笛》除原有《文艺纵横谈》栏目外,新辟《作家小史》、《当代文学画廊》、《作品点评》、《名作欣赏》等栏目,使之成为文学副刊专版,亦每周2期。
1984年初,副刊部举办“我爱株洲百题有奖竞赛”,历时5个月,收答卷680余份,评出一二三等奖共30名,纪念奖155名;8~10月,举办《金光洒在大道上》国庆35周年征文活动,收稿112篇,选用20篇,评出优稿10篇。
1985年,《晨笛》辟《中学生习作》专版与专栏,收到数百名中小学生来稿。7月,举办“村口湖畔千字问题小说”征文活动,收稿700篇,见报26篇。
1986年3月2日,副刊性专刊《星期天》创办,每周末出版,每期4版。第一版主要登载社会新闻;第二版为文摘专版,刊名《八面来风》;第三版刊名《憩园》,登载闲情逸事,幽默笑话及棋牌娱乐知识;第四版刊名《地球仪》,为国际文摘副刊版,登载海外珍闻趣事。
《星期天》最有影响最受读者喜爱的是一版《济公游踪》专栏。《济公游踪》仿小说《济公传》写法,作章回式标题,以“济公”的身份,观察社会,反映问题,针砭时弊。该栏目以“哪里不平哪有我”为主旨,强调批评一定准确,批评稿见报后一定有回声。专栏开办1年,共发批评稿36篇,公开见报32篇,篇篇有回声,无一失实。
1987年,为纪念《株洲日报》创刊30周年,第三版连续登出50篇《我与株洲日报》征文,创办《生活之友》、《不妨一试》、《读书》等知识性服务性强的专栏,编发《揭开失踪之谜》、《同魔鬼打交道的人》等纪实文学稿件。
1989年,《星期天》专刊新辟《家庭生活》版,设《瞧这一家子》、《家庭问题》、《父母修养》等10余个栏目。
1990年,晚班编辑陈开尧于11月28日所制时事副刊版面,获全国地市报纸时事作品1等奖。
(三)图片 1957年10月1日,创刊号第8版编发整版11幅照片,主题为《株洲在建设中》,由新华社记者王平摄。10月2日,刊登株洲电厂提供《株洲电厂水泵房外景》照片。11月底,报上首次出现株洲日报记者拍摄的照片。
1958年,设专职摄影记者1人,采用禄来福来120相机摄影;照片扩大设备为珠江牌斜桥式扩大机,在一间14平方米的办公室兼宿舍的房子里从事暗房操作。每月刊登照片40幅左右,题材大部分反映工农业生产,报道面较窄。
办报初期,报社美术工作活跃。虽只1名美术编辑,却结合报纸中心宣传工作,配插图,绘制标题,成为版面主要美化手段。
60年代初,报社为配合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初识字者增加读报兴趣,报上曾刊出雷锋、王杰、刘介梅、刘昆等英雄人物事迹的连环画长篇连载,最长的达80多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照片强调新闻性、真实性;美术作品强调针对性、时效性。报上除设《今日株洲》摄影专栏,刊登报道日常生产情况的照片外,还刊出了《抓扒手》、《特赦释放人员李光喜见亲人》、《市容脏乱差》、《没良心的父母,可怜的孩童》、《孝心在哪里》、《警士与女郎》、《湘江风扇飘洋过海》等题材广泛、现场感强、紧扣时代和社会生活主题的优秀新闻图片作品。美术作品则向与新闻报道文画相配方向发展,向多题材漫画连载发展,更加接近生活,接近读者。1982年,创办系列漫画栏目《名师高徒记》,每周1期,每期3~4幅作品,反映一个小主题,内容或褒或贬,受到全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赞扬。1983年改为《啄木鸟》,1984年改为《小兵别传》,1985年定名《赤眼蜂》。1987年,报社美术主任编辑梅剑龙函请华君武为《赤眼蜂》题写栏名。
至1990年,《株洲日报》有专职新闻摄影记者3人,美术编辑2人,摄影通讯员60余人,美术通讯员858人,有200多幅新闻摄影和美术作品,在全省和全国获奖。平均每月新闻图片刊载量为250件左右,每日所发图片约占每日总版面的八分之一。
(四)群工 《株洲日报》处理读者来信、培养通讯员的群众工作,最初由各编辑组室记者分担。从试刊号起,就创办《读者来信》专栏。创刊当年有通讯员278人,翌年增至550名,到1961年达1100多名,但真正坚持为报社写稿的不到一半。这年秋天,为提高通讯员业务素质,报社总编辑及各组组长、记者到工厂、农村,就新闻真实性、如何确定新闻题材、当前写什么等问题,对通讯员进行专题培训,并按政治条件、写稿数量作出甄别,人数减至713名。
1962年3月,成立群众工作组,建立通讯员业务档案,坚持每月编发1期通讯员刊物《党报通讯》。群工组在各基层单位建立群众读报组54个,开展读报用报活动。报上辟《读者·作者·编者》专栏,将读者要求、对报纸的意见尽量在报上发表。一农村读者反映买不到煤油灯罩,群工组派记者调查,发现市百货公司存货66万多只销不出,“一方买不到,一方有积压”是因商业部门轻视经营小商品所致。6月2日,这篇稿件刊发在头版,促使商业部门送货上门,解决了农民的及时之需。这天二版还登载了1名工人读者来信,反映他出生1岁的小孩,脚面骨长歪了,担心将来会成残废,请报纸代为介绍医师。群工组当即派人去医院联系。医院指定1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此事。6月14日,记者和那名工人带小孩去医院检查,认为完全可以治好,那位工人满意而归。对不宜公开见报的读者来信,群工组将信件转往有关部门,同时将转办单位和处理方法告诉来信人。对必须作复信件,群工组建立严格的催办制度;对拒不答复者,公开见报批评。这年前8个月,催办作复信件594封,为1960年的8.6倍。对读者来信中反映的特别重大带倾向性的情况,群工组将其编成《内部参考》,直接交市委常委主要领导参阅。内参件不定期出版。
“文革”中,群工组中止正常工作,通联工作由各业务组分担。1972年,报社“革命委员会”把27名“工农兵”通讯员请进报社,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由他们在报纸以往登过的稿件中找“阶级斗争”。找的结果把一名副总编辑当作“盘踞在新闻界的一小撮走资派”代表,由他们写“大批判”稿件在报纸上进行批判。1975年,报社依靠广大工农兵通讯员办报,先后请来8批27人次通讯员来办报,时间最长的达3个月。通讯员队伍发展至800余人,全市各大中型企业、县级以上单位均有报道组。据统计,是年见报稿件,70%由通讯员撰写。
1979年,恢复群工组和社会新闻性专栏《阳台俯视》。该专栏每周一期,稿件主要由读者来信提供。编辑将来信中反映的丑恶美善集纳成几百字小专栏,冠以或褒或贬对称标题,对社会时尚予以评价。
1985年,群工组更名群工部。5月,对700多名通讯员进行整顿,最后择优确定400人(城市300人,农村100人),并第一次发给通讯员证。通讯员持证可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1986年8月4日,《阳台俯视》停办。11月群工部对全市读者发出问卷5000余份,从报纸可读性、栏目设置到读者对报纸的希望和要求,作广泛调查,收回1600余份,得到意见和建议数百条。后《读者来信》扩大为专版。
1988年,日报新辟小品文专栏《奔龙山下》,编辑方针与《阳台俯视》同。群工部全年收发读者来信来稿1.8万件,接待来访群众3000多人次,新编发《新闻专播》、《采编动态》、《信息窗》等刊物。
1990年12月13日,编发读者来信《救救我吧,妈妈!》以一个中学生的亲身经历,沉痛呼唤父母不再赌博,社会影响较大,获全省地市报纸好新闻二等奖,也是《读者来信》专栏第一件获奖新闻作品。
二 报业经营
(一)广告 1957年9月19日,试刊期间的《株洲日报》即登载《本报刊登广告启事暂行办法》,告知公众可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广告分机关公告、工商营业、文娱戏目、文教事业、一般启事五类。10月19日,日报创刊不久,市国营商业工业品展览交流大会在市人委会礼堂举行,便在报上刊出日报第一则通栏30行高的大广告。此后,报纸广告主要是戏剧、电影和遗失启事之类,收入甚微,广告业务由人秘室和办事组所属财务室或传达室工作人员兼办。
“文革”前期,对戏剧等广告曾一度免费。1974年12月8日,恢复广告收费制度。
80年代,工商广告日渐增多,广告费已成为报社重要经济来源。1986年,成立信息广告部专营广告,当年广告收入29.4万元。1987年跃为47万元,1988年达69.33万元,利润50.17万元,为全市广告经营单位之首。1990年,广告营业额达80.9万元,纯利65.29万元,上交税费5.22万元。《副食大楼十年志庆》、《路是人走出来的》两则广告作品,获省地市报纸广告作品一等奖和陕川鄂湘豫五省地市(州)报纸广告作品一等奖。
(二)发行 《株洲日报》试刊期间,报纸交邮局发行,编辑记者有时也利用业余时间零售。创刊后,正式交邮局发行,初为3日刊,每份月价0.3元;改日报后,月价0.5元。
1957年9月12日,市委号召全市各单位和群众积极订阅《株洲日报》,发行量大增,同年末达4765份,1958年末达6532份,1959年2月份达1.3万份。至1961年11月,由于投递制度不健全,订户不能及时看到报纸,加上报纸质量较低,发行数量降为3500份。1963年,根据市委增加城市发行量(当时城市订户为总发行量的51%)的要求,把报纸发行到班组、柜台、仓库、小学6年级教学班,但收效甚微。到1966年,发行量仍徘徊在8000份左右。“文革”期间,最高发行额达3万份。1983年后,实行市管县体制,行政区域扩大,发行数量成倍增加,报社改变以前由行政科室或群工部兼管发行的作法,指派编辑部各部室承包各县(市)郊的报纸发行。1985年初,尽管每份报纸月价由0.5元上升为0.9元,后又升为1.2元,年末发行数量仍达4.3万份。1986年初,发行量达5.3万份,在当时省内几家地市报中仅次于《长沙晚报》而名列第二。1989年,每份月价由1.2元上升到3元,发行数量为5.8万份。1990年8月18日,成立发行部,自办发行。公开招聘发行站长14名,发行投递员191名,购置车辆4台,收订报纸61508份,比上年同期多发行3503份,收回报款150万元,占应收回报款的80%,发行量创《株洲日报》发行历史之最,也是全国126家自办发行报纸中,第1年自办发行订数不下降反而上升的唯一一家。
三 新闻队伍
1957年秋,《株洲报》筹备、试刊期间,仅有从各处调来的8名干部,随着报社组织机构的逐步健全,至年底采编人员达15人。1958年,从外地商调一批专业办报人员和从本市各单位选调一批人员充实报社,年底采编人员发展到41人。1959年,因“反右倾”斗争扩大化,从省里调来的人员除2人留下外,其余被强令返回原单位,至年底有采编人员40人,其中大学毕业生6人(新闻专业1人),高中毕业生15人,初中毕业生19人。
1960~1978年,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报社部分采编人员受到运动冲击,加上工作调动频繁,人员进出多变动大,队伍极不稳定,也很难对采编人员进行系统的新闻理论、业务培训。尤其在“文革”中,知识分子被当作“臭老九”批判,知识和人才受到歧视,待遇普遍偏低,而且还潜藏着一种“从事文字工作危险”的情绪,不愿献身于新闻事业,导致队伍素质不高。
80年代初,采编人员文化程度仍不高,大学毕业生很少。1982年始,报社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先后派出10人赴北京、武汉、长沙、湘潭及本市高等院校离岗学习,安排18人在岗函授学习,其中有3人取得大学本科文凭,20人取得大学专科文凭。至1990年,全社有职工137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其中在58名采编人员中,有大学本科生13人,大专生28人;获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8人。
四 机构设置
1957年,株洲日报社初创时,编辑部临时设编辑组、采访组,由市委宣传部代管,宣传部长兼任总编辑。
1958年,成立编辑委员会,下设人秘室、总编室、工业组、农村组。由市印刷厂划拨过来的报社印刷厂,负责报纸印刷及外接业务,实行以厂养报经营体制。
1961年增设政治生活组,1962年增设群工组,1966年新设总务科、政治办公室,取代原经理部和人秘室。
1968年元月10日始,株洲日报社分为报社、市东方红印刷厂、市纸箱厂3家单位。原来以厂养报经营方针改为报社亏损由市财政补贴;两厂由宣传部代管,向国家上交利润。3月成立株洲日报革命委员会,下设编辑组、报道组、评论组、办事组,原编委会和各组室自行消失。
1972年,设政工组、办事组、综合组、工交组、农财组。1978年,市委决定不再设革委会,成立中共党组。1979年5月25日,设总编室、政工组、工交组、农财组、文教组、政治理论组、晚班组(负责编发新华社稿)、生产组。原办事组、综合组,同时撤销。
1983年机构改革,改8组1室为5部4室1科,即办公室、总编室、采访部、经济部、政教部、副刊部、读者来信室、群工部、晚班编辑室、生产经营科(下设机印、拣排、铸字、机修4个班组)。
1985年,实行由正副总编辑组成的总编辑办公会议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机构调整为办公室、总编室、晚编室、一版部、二版部、副刊部、群工资料部、生产科,撤读者来信室,其职能并入群工部,新成立信息广告部和经营管理部。编辑部实行包版制。总编室不具体参与编采,形成正副总编分工把关,由一二版部、副刊部、晚编室,分别编辑报纸的一二三四版。1986年,撤销经营管理部另设行政科。
1988年,分编采、经营两大部分进行管理。编辑部不再实行包版制,机构调整为机关党支部、办公室、总编室、采访部、编稿部、副刊部、群工部、晚编室。版面编审权重新集中到总编室。经营部招标选聘总经理,由总经理向报社签订为期2年总体承包合同,分管信息广告部、读者服务部和印刷厂。
1989年,中止经营部总体承包,由广告部、读者服务部、印刷厂直接向报社承包。设行财科。编辑部作部室调整,改采访部、编稿部为经济生活部、社会生活部。各部室实行中层干部招聘制,部室负责人竞聘产生,聘期2年;由其在编辑记者中组合副职和部室成员。选聘结果,13名新任正副部室主任中,原任正副主任6名,一般编辑记者7人。另有4名采编人员未被组合,成为编余人员。
1990年,撤读者服务部,设发行部,筹备报纸自办发行。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