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9 新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79
颗粒名称: 卷39 新闻
分类号: G210
页数: 58
页码: 645-700
摘要: 本卷记述了株洲市的新闻的报业、广播、电视、音像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新闻学 新闻 传播学

内容

第一章 报业
  第一节 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系中共株洲市委机关报。1957年8月21日,试刊出版第一张报纸,定名《株洲报》。10月1日正式创刊,为4开4版3日刊,由市印刷厂承印,靠市委宣传部1台旧式收音机提供国内外要闻。12月中旬报纸公告读者,从1958年元旦起,改为周6刊,更名《株洲日报》。12月20日,为迎接中共株洲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前出版,并改为日报。报头字由省委宣传部长唐麟题写。社址设龙山塘4号。
  1958年底,报社拥有采编人员41人,工人320人和1个印刷厂。印刷厂仅有1台北京商务印书馆淘汰下来的日本造旧式平板对开机,采用活版印刷,每小时只能印1000份左右,遇上套红,工人常常需要工作10来个小时,才能完成当天印报任务。1962年9月5日始,报头采用郭沫若题写的行书字体。印报平板机增加到3台。1966年5月,社址由龙山塘迁新楼(现彩印大楼)。
  1966年12月28日,株洲日报拒载群众组织会议消息,被“造反派”第1次封报。1967年1月23日复刊,报头改用宋体字,一周后,又被另一些群众组织第2次封报。1968年1月26日第2次复刊,改为株洲市革命委员会机关报,报头采用拼凑的毛泽东手书字体;4月27日,群众组织第3次封报,至8月20日再复刊。几次封报期间,报社坚持出《新华电讯》。1971年12月1日,市委宣布恢复《株洲日报》为市委机关报。1972年2月4日,报头恢复郭体字。
  1975年,市财政拨款将平板机改为微型轮转机,工人印报不再用手工打版洗版。1979年,安装小高速轮转印刷机印报,时速达4万份。1980年,再迁社址至现办公楼(新华西路,科委旁边)。
  1981年,报社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编人员,并从抓时效入手,进行新闻改革。1988年,使用套胶印轮转机印报。
  1989年初,筹集资金110万元(自筹70万元,市财政拨款40万元),购置北京大学产华光IV型光电子激光照排设备,于4月28日试印出第一张由电脑排版的报纸,领全省各报之先,从此结束了铅与火的印刷史。至年底,全年报纸总印数达199041万印张,并拥有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年盈利59万元。1990年,完成激光照排的胶印系统配套建设和高标准电脑工作用房装修,自办发行成功,一举实现报纸采编、印刷、发行一体化,盈利73万元。
  一 新闻业务
  (一)报道 创刊初期,市委一班人马除亲自写文章、审定修改某些重要新闻和社论外,还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写稿,很快就打开了新闻报道的局面。据统计,自1957年8月~1958年4月,报上发表的151篇评论和专稿中,有60%是市委主要领导及市委各部、各工厂企业党委负责人所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文章,有对省人大代表、郊区农民冯久大先进事迹的连续报道,有株洲机车车辆厂“三反五反”的情况、331厂组织大辩论的作法和郊区民主社贯彻“三包五到丘”的经验报道等。
  1960年6月14日,市委作出《关于进一步贯彻全党办报方针,积极提高报纸质量的决定》,要求报纸全面反映和宣传党的工作,起组织、鼓舞、激励、批评、推动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把报道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各战线和市人委各局党组、群团党组、区委、公社党委、大型企业党委要成立中心通讯组,总支、直属支部要成立通讯小组,组长由书记担任;各单位党的组织1月内至少研究1次本单位报道计划,并将计划送株洲日报社统一安排见报;重大事件、重大典型要由党委负责同志亲自执笔撰写或集体研究写作并配发社论。全市共建立通讯组40多个。这一时期,报纸的指导性很强,但新闻业务特点不突出;各版版面分工不明确,1—4版均可发消息、通讯,长文多,特号黑体字常常横贯版面。1961年底,对发表的一些不够成熟和带有浮夸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稿件,及文章不够通俗,机械地按农轻重经济比例关系安排版面,大单位报道多,小单位、基层报道少的现象作了反思。
  1962年秋,报社编委采取整改措施。一是明确了4个版面的分工。确定一版为要闻,登本市及国内外要闻,以发消息为主。二版为经济版,主要报道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财贸方面的经济生活,也报道文教方面的新闻,所登稿件以经验介绍、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典型报道和专栏为主。三版为上层建筑版(包括文艺副刊).主要报道党团理论、文化工作以及社会新闻、读者来信等。四版为时事版,刊登国内国际时事,以政治新闻为主。二是在篇幅上调整城市和农村的报道比重,城市由过去的50%提高到70%,工业由原先的30%提高到40%,使《株洲日报》作为一张以城市读者为主,以工交企业为重点报道对象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开拓报道题材,组织编辑记者学习《工人报》的办报经验,把采访活动深入到班组、柜台,并新辟了《班组园地》、《柜台内外》等一批专栏,使通讯稿件较上年增加85%。其中反映基层工作和群众干劲的稿件比上年增加40%,有的还上了头版头条,破除了“班组、工人不发头条”的框框。四是丰富报道体载,除消息、通讯外,还推出快板、顺口溜、说唱新闻等形式。
  1963年6月19日发表《她还不知真姓》一稿,叙述株洲麻纺厂女工陈素云解放10多年来还不知自己身世的消息,反响很大。不少人打电话、写信询问,了解陈素云是否自己离散的亲人。8月8日,《株洲日报》发表通讯《全是托毛主席的福啊》告诉读者,陈素云在长江冶炼厂(现株洲硬质合金厂)找到亲弟弟,并与亲生父母团聚。这篇报道,前后呼应,成为株洲市阶级教育的生动教材。这一年,为改进编辑方法,采用化整为零、化长为短的“用几条、几十条稿件宣传党的一项政策,用几十个角度反映党委的一个意图”的办法,否定过去为突出中心而搞版面集中、内容集中、整版通版报道,挂大牌子造声势的作法。7月,编辑部组织提高工业产品质量问题报道,发稿24件,采用了7种新闻体裁,选择了19个角度。其中,对劳模刘昆的宣传,将原拟2个整版的长文,分成30个故事刊出;对市棕绳社主任陈其昌的事迹报道,原拟2整版,后改用章回体形式写作,取名《守业记》,分期发表。这种编辑方法,文章简短,即使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也有兴趣看报,颇受读者欢迎。
  1966年上半年,一切稿件均以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为纲,以表扬为主,抓“活思想、活典型、活经验。”下半年,报社内部开展“文化大革命”,造反派大造所谓资产阶级、“专家办报”、“关门办报”的反,大批编辑记者受迫害,尔后工作队进驻报社。12月8日,报纸被封,编辑记者和科以上干部下车间劳动;由临时成立的株洲日报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主持报社笔政,在报上发表社论《新的<株洲日报>诞生了!》,宣称“报纸是无产阶级的重要工具”,改报纸刊期序号为“新1号”。以后几年时间,报纸每天登载的都是“最高指示”、造反派的“致敬电”、“样板戏”剧本、“大批判”文章,稿件越来越长,且大多是空话、套话。1972年初,刊登市委会议消息长达4600字,配社论又有3100字,占用两个版,创《株洲日报》会议新闻长稿之最。上半年刊出的稿件,平均达908字。7月下旬,刹长文、整顿文风,连续组织发表16篇读者批评长文的来信和短文,编辑一期改进文风的专题通讯刊物,从而刹住了长文的蔓延,短稿重登头版。但不久,由于频频爆发各种名目的“路线斗争”,只要中央报刊一登署名“梁效”(“两校”谐音,指“文革”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中央文革小组江青等建立的写作班子)的文章,地方报纸必须照样转载。全国报纸一时形成“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千人一面的局面,《株洲日报》上长文之风再起,新闻报道假大空滋生。
  1975年8月22日始,连续3个月开展对331厂全国劳模李临庄的大型报道战役,先后发文字与照片稿116件,转载了湖南省委发出的向李临庄学习的决定和《人民日报》发表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抢时间——记共产党员李临庄》的文章,对当时全国工业生产建设高潮起了推动作用。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编辑部提出把《株洲日报》办成一张群众报,半张工人报,三分晚报味道的报纸;版面分工重新明确,新华社稿件所占比例由“文革”中6成降至3成以下;创办《学习》、《党团生活》、《班组建设》、《青年工人》、《柜台新风》、《在生产队里》、《文化阵地》、《部队与民兵》、《科学与技术》、《新城短波》等一批专栏。《新城短波》专发本市新闻性与动态感强的短新闻。报纸还大胆编发了市运输公司一汽车司机坑农、贺家土肉食店经营作风差等批评稿。这是“文革”结束后,报上发表的第一批批评稿件。同年9月始,连续转载中央各报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文章。
  1981年,开展新闻改革。一是抓报道的时效性。以往报上所登新闻时效性差,几乎难见昨日新闻。编辑部选定抓昨日新闻的时效性,至年底共发昨日新闻300多条。二是抓报道的广泛性。报上登出《两青年拾款千元》、《市摩托车厂举行集体婚礼》、《汽车飞下湘江》、《双双恋人为何卧轨自杀》、《王旭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一批社会新闻,为报纸广泛接近群众生活,全面反映社会现象打开了视野。三是改变会议新闻版面多的难点。会议新闻挤占版面,是长期困扰报社的一大难题。通过采取“隐名埋姓”(只写会议布置的工作,不提会议本身)、“借题发挥”(借会议题,写会外事)、“分而治之”(将一个会议的内容分成几篇新闻发表)、“花开数朵只表一枝”(会议内容多,只写群众关心的一件事,把会议消息的篇幅压到最低限度)等改革办法,得到了比较好地解决。
  1982年,进行不拘一格选头条的改革。认为只要能回答广大群众普遍关心或急待解决的问题,能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不论其单位、职务大小,哪怕凡人小事,也可上头条新闻。配合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头条发了《她为什么堕落》、《一个被钱财吞噬了的灵魂》等一批典型报道;配合“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历时两个月,共发了王玉荣、刘风林两个家庭情况的对比报道180多篇。6月21日~11月15日,报道钟鼓岭菜店营业员陈丽君坚持原则,不让本店职工开后门的事迹,发稿226条,在报上前后两次形成报道高潮。
  1983年元月21日,报社召开“开创报纸工作新局面我见会”,有18人发言,提出60多条新闻改革意见。编辑部据此制定了新闻改革10大工作要点。在版面上,改6栏为7栏;设专职版面编辑,加强版面美化设计;报头及有些专版专栏固定套红;头版设《株洲快讯》专栏,派专人编采,每天3~4条,促进编采人员快采、快写、快编、快发;整个头版新闻稿件的平均时效比上年加快两天。市场信息、车船班次、市内各主要集贸市场物价行情、对青年的思想疑难解答等都上了报纸版面,服务性新闻大大增多。
  1984年元月,根据市委书记就会议报道和领导人名字见报问题致报社负责人信的精神,编辑部作出决定:对一些行业性或部门的会议不再作会议报道,有的只发简讯;对非报道不可的会议,只报道会议内容,免去一大串名字,较好地克服了原来会议消息公式化、程序化、八股化的老毛病。同年8月和10月,日报两次在一版公布5篇失实报道,配发调查附记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再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两篇评论文章。对造成稿件失实的当事人进行了严肃批评,扣发当月奖金。这是《株洲日报》创办以来,对失实报道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公开批评。这年,报上还刊载了南区1名副区长以权谋私为其弟搞农转非的问题、《公共汽车公司不该发生的故事》(该公司9名党员干部抢占新房)、《肉联厂出售霉变腊肉》、《醴陵东风、青森两队熬制假驴膏坑害顾客》、《戴家岭线管会如此见鸡行事》、《沿港路肉食店准秤率只有七成》等批评报道,在全市震动很大,被批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改进了工作。
  1985年,各版实行包版制,并增设言论栏目,促进了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包版的具体作法是:一版要闻版,突出新、准、快;二版综合新闻版,深、广、杂;三版副刊版,短、闻、趣;四版时事版,精、准、多。各版实行采访、编辑、组版一体化。据年底统计,全年各版日均发稿量和条均字数是:一版13.7条,263字;二版11.5条,338字;三版10.1条,326字;四版14.27条,245字。整张报平均每天登载文字、图片、美术作品达49.57条。各版共设言论栏目20多个,配合新闻稿件发言论稿659篇,不少文章议论精辟,切中时弊。有关潼塘村的农村经济改革、南方摩托车厂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硬质合金厂进行党政体制改革、湘江氮肥厂和株洲车辆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化工厂抢救英雄群体、解放军英模报告团、鸾山乡教育体制改革、教师节50名优秀教师事迹、市总工会工程师廖元利搞技术服务的事迹、南方公司技校教师黄道芳等12个典型报道,影响较大。其中,对黄道芳的报道计13篇,3万字,使黄道芳及其发明的《宇宙星盘》迅速走向世界;株洲林化厂两个干部写厂长诬告信的报道见报后,新华社立即予以转发,成为《株洲日报》创刊以来,被新华社直接转发的第一篇稿件。
  1986年,一二三版合作,着重抓了《株洲活愚公过德生》、《孙明道呕心沥血造火车》、《他牢记党的宗旨》等工农模范事迹的报道。其中后两篇通讯被中央收入整党工作通讯,在全国出版发行。二版刊载的《亲属网给企业带来的困扰》、《非法同居之潮在农村暗涨》、《令人揪心的两个数字——人口增加4万,土地减少一万》、《关于培养我市新一代高级技工的探讨》、《朱中林鲸吞80万元何以得逞》、《有人在制药厂拔毛》和《金融大堤内的涟漪》等报道,在经济题材方面作了成功的尝试,也反映了株洲在经济建设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报纸还开展关于在职职工能否从事第二职业的讨论,是《株洲日报》历年讨论中较受读者欢迎的一次,《人民日报》编发的《报纸动态》以及省《新闻信息》均作专题介绍。
  1987年5月下旬,报社派2名记者赴南海舰队,采访扫雷艇《株洲舰》,连发6篇稿件,介绍该舰与株洲人民共建精神文明情况。下半年,分4步深入报道中共十三大会议精神。第一步,6月中旬~8月底,一版挂“坚持改革、深化改革、加快改革”大标题,设《改革专栏》,在各版先后发表《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改革,株洲的希望》等评论8篇,发《渌口造纸厂的出路在哪里?》,《二商局40多家厂、店实行租赁见成效》、《40家乡镇企业公开招标承包》等10篇消息通讯。第二步,9月初~10月中旬,一二版设《改革八年》、《改革群英谱》等专栏,发稿10篇,全面介绍株洲市各条战线8年改革的成就,宣传株洲车辆厂等6个改革典型,以及6篇《现在为什么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系列理论稿。第三步,10月中下旬,在一版挂《加快改革、发扬民主、紧密团结、充满信心》通栏标题,开辟《十三大后话改革》专栏,连续刊出36篇消息、通讯、言论,反映株洲各界学习十三大文件的动态、作法和体会。第四步,围绕“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这个大前提,宣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设宣传十三大专题栏目6个,发稿45篇,把对党的十三大宣传推向纵深。
  同年10月30日,一版发表记者杨宏武所写消息《平民百姓赢了政府机关》,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在全省地市报界首次获此殊荣。
  1988年3月,报社确立近期和长远发展目标:承包上效益,管理上水平,报纸上质量,报社上知名度,奔全国地市报纸第一流。据此编发了提醒警惕经济过热的《保八争十,实事求是的佳作》、《喜忧参半话粮草》;批评性报道《黑洞吞噬了什么》、《王坊出口花炮厂厂长被一张大字报轰下了台》、《醴陵发生一起严重非法拘禁案件》;问题性报道《我市物价问题探源》、《乡镇企业年初新建900家,年底关门近700家》、《社团购买面面观》、《它是第二货币吗?》、《我市金融大战》、《中南林学院研究生心态》等。新辟服务性半月专版《您,衣食住行》,共设《穿着打扮》、《美食乐》、《本市土特产》、《居室美化》、《旅游伙伴》、《家庭主妇》、《消费者之声》等20多个栏目,全年发稿21期,向读者及时传递生活和消费信息。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领导对此版给予较高评价。
  同年8月,为筹措资金更新报纸印刷设备,仿外地报纸做法,刊登一批有偿报告文学,引起不良反响,后立即刹车。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严重政治风波,波及全国。5月18日上午,株洲日报社部分工作人员上街游行;19日《株洲日报》又刊登株洲游行消息。风波平息定性后,报社对此进行了反思。
  1990年,报社着重抓正面典型报道。年初,经济生活部发表长篇通讯《株洲铁人易铁鑫》,报道株洲冶炼厂工人易铁鑫长年坚守艰苦的工作岗位,苦干实干的事迹。5月社会生活部发表《唐波和他的无臂朋友》,颂扬少年唐波多年来坚持照顾自己无臂同学的雷锋精神,7月被新华社向全国播发通稿。年底,该部刊出《张锋与歹徒搏斗又洒鲜血》的连续报道,反映市工商银行青工张锋前后两次勇斗歹徒,为维护社会治安不惜洒热血的事迹。整个报道以现场追记、事件发展、张锋成长的通讯为主线,辅以读者座谈和张锋现象笔谈,将报道内容有机地组成一体,形成强烈的社会影响。另外,报纸还辟了《普通人的奉献》等宣传正面典型的专栏,采写了《活电话号码簿——朱纯翠》、《他绕地球7圈半》等稿件,共推出正面典型报道9个。
  报社除抓正面典型报道外,还围绕打好振兴株洲工业总体战、市党代会召开、全国歌剧调演在株洲举行等重大活动进行重点组合报道,以及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组织了《社会新闻大赛》、《奉献杯》、《为群众办实事》、《家庭勾花编织》等7个方面的征文与社会活动。其中,对工业总体战的报道,刊发稿件近200篇,组成10个集纳,配发系列言论7篇;《社会新闻大赛》,历时5个月,发稿140多条;《奉献杯》,历时3个月,来稿120篇,见报45篇。
  (二)副刊 1957年11月7日,《株洲日报》第6版辟第一个《副刊》专版。内容以中苏友好为主,有译作、散文、诗歌、随笔、小品文。开初,副刊不定期,无专门名称,无专职编辑人员,或2~3月1期,或1月半月1期,一般在三版或四版刊登。
  1961年,报社成立政治生活组,担负副刊编辑工作。6月13日,文艺副刊《晨笛》专版诞生,不定期在三版刊出。主要刊登小说、散文、随笔、诗歌、通讯、特写、回忆录、曲艺、快板等。刊期有时1周,有时1月半月。
  1962年3月,三版办《浪花集》杂文专栏。31日发表第一篇杂文《从一滴水看太阳》。文章仿《北京日报》杂文专栏《燕山夜话》作者邓拓,采用谈古说今、讽喻世风的手法,批评本市乡村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这种写作方法,后来形成《浪花集》的基本风格,市内外有100多人为专栏写稿。至“文革”初,北京批评《燕山夜话》,随之全国抓“小邓拓”,报社进驻数十名工作队员重点审查《浪花集》。工作队强将株洲《浪花集》与北京《燕山夜话》挂勾,将大批作者打成“小邓拓”、“三反分子”,不少人被关押,挨批斗;有的受党纪处分,有的被调离要害部门。《浪花集》停办。
  1979年2月27日,《浪花集》复刊,受迫害的杂文作者及编辑得到彻底平反。随后《晨笛》被定为综合性副刊周刊。该刊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为群众喜闻乐见。
  1982年,《晨笛》辟《道德与法》、《文化与体育》、《科圃》专页,新增《每周电视》、《体育顾问》等栏目,连环漫画也在《晨笛》中刊出。经向读者调查,《道德与法》成为当年较受欢迎的专栏。
  1983年,报社成立副刊部,定第三版副刊化。每周7个版,其中4个《晨笛》版,1个《学习》版,1个《科学与生活》版,1个《青年专页》版。年中,从《晨笛》中分出另一副刊版《奔龙》。《奔龙》是一个活而杂的综合性文艺副刊,有《株洲名人》、《株洲拾翠》、《株洲通》、《株洲风光》等栏目,重在介绍株洲古今人物,城乡历史、地理、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每周2期。《晨笛》除原有《文艺纵横谈》栏目外,新辟《作家小史》、《当代文学画廊》、《作品点评》、《名作欣赏》等栏目,使之成为文学副刊专版,亦每周2期。
  1984年初,副刊部举办“我爱株洲百题有奖竞赛”,历时5个月,收答卷680余份,评出一二三等奖共30名,纪念奖155名;8~10月,举办《金光洒在大道上》国庆35周年征文活动,收稿112篇,选用20篇,评出优稿10篇。
  1985年,《晨笛》辟《中学生习作》专版与专栏,收到数百名中小学生来稿。7月,举办“村口湖畔千字问题小说”征文活动,收稿700篇,见报26篇。
  1986年3月2日,副刊性专刊《星期天》创办,每周末出版,每期4版。第一版主要登载社会新闻;第二版为文摘专版,刊名《八面来风》;第三版刊名《憩园》,登载闲情逸事,幽默笑话及棋牌娱乐知识;第四版刊名《地球仪》,为国际文摘副刊版,登载海外珍闻趣事。
  《星期天》最有影响最受读者喜爱的是一版《济公游踪》专栏。《济公游踪》仿小说《济公传》写法,作章回式标题,以“济公”的身份,观察社会,反映问题,针砭时弊。该栏目以“哪里不平哪有我”为主旨,强调批评一定准确,批评稿见报后一定有回声。专栏开办1年,共发批评稿36篇,公开见报32篇,篇篇有回声,无一失实。
  1987年,为纪念《株洲日报》创刊30周年,第三版连续登出50篇《我与株洲日报》征文,创办《生活之友》、《不妨一试》、《读书》等知识性服务性强的专栏,编发《揭开失踪之谜》、《同魔鬼打交道的人》等纪实文学稿件。
  1989年,《星期天》专刊新辟《家庭生活》版,设《瞧这一家子》、《家庭问题》、《父母修养》等10余个栏目。
  1990年,晚班编辑陈开尧于11月28日所制时事副刊版面,获全国地市报纸时事作品1等奖。
  (三)图片 1957年10月1日,创刊号第8版编发整版11幅照片,主题为《株洲在建设中》,由新华社记者王平摄。10月2日,刊登株洲电厂提供《株洲电厂水泵房外景》照片。11月底,报上首次出现株洲日报记者拍摄的照片。
  1958年,设专职摄影记者1人,采用禄来福来120相机摄影;照片扩大设备为珠江牌斜桥式扩大机,在一间14平方米的办公室兼宿舍的房子里从事暗房操作。每月刊登照片40幅左右,题材大部分反映工农业生产,报道面较窄。
  办报初期,报社美术工作活跃。虽只1名美术编辑,却结合报纸中心宣传工作,配插图,绘制标题,成为版面主要美化手段。
  60年代初,报社为配合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初识字者增加读报兴趣,报上曾刊出雷锋、王杰、刘介梅、刘昆等英雄人物事迹的连环画长篇连载,最长的达80多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照片强调新闻性、真实性;美术作品强调针对性、时效性。报上除设《今日株洲》摄影专栏,刊登报道日常生产情况的照片外,还刊出了《抓扒手》、《特赦释放人员李光喜见亲人》、《市容脏乱差》、《没良心的父母,可怜的孩童》、《孝心在哪里》、《警士与女郎》、《湘江风扇飘洋过海》等题材广泛、现场感强、紧扣时代和社会生活主题的优秀新闻图片作品。美术作品则向与新闻报道文画相配方向发展,向多题材漫画连载发展,更加接近生活,接近读者。1982年,创办系列漫画栏目《名师高徒记》,每周1期,每期3~4幅作品,反映一个小主题,内容或褒或贬,受到全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赞扬。1983年改为《啄木鸟》,1984年改为《小兵别传》,1985年定名《赤眼蜂》。1987年,报社美术主任编辑梅剑龙函请华君武为《赤眼蜂》题写栏名。
  至1990年,《株洲日报》有专职新闻摄影记者3人,美术编辑2人,摄影通讯员60余人,美术通讯员858人,有200多幅新闻摄影和美术作品,在全省和全国获奖。平均每月新闻图片刊载量为250件左右,每日所发图片约占每日总版面的八分之一。
  (四)群工 《株洲日报》处理读者来信、培养通讯员的群众工作,最初由各编辑组室记者分担。从试刊号起,就创办《读者来信》专栏。创刊当年有通讯员278人,翌年增至550名,到1961年达1100多名,但真正坚持为报社写稿的不到一半。这年秋天,为提高通讯员业务素质,报社总编辑及各组组长、记者到工厂、农村,就新闻真实性、如何确定新闻题材、当前写什么等问题,对通讯员进行专题培训,并按政治条件、写稿数量作出甄别,人数减至713名。
  1962年3月,成立群众工作组,建立通讯员业务档案,坚持每月编发1期通讯员刊物《党报通讯》。群工组在各基层单位建立群众读报组54个,开展读报用报活动。报上辟《读者·作者·编者》专栏,将读者要求、对报纸的意见尽量在报上发表。一农村读者反映买不到煤油灯罩,群工组派记者调查,发现市百货公司存货66万多只销不出,“一方买不到,一方有积压”是因商业部门轻视经营小商品所致。6月2日,这篇稿件刊发在头版,促使商业部门送货上门,解决了农民的及时之需。这天二版还登载了1名工人读者来信,反映他出生1岁的小孩,脚面骨长歪了,担心将来会成残废,请报纸代为介绍医师。群工组当即派人去医院联系。医院指定1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此事。6月14日,记者和那名工人带小孩去医院检查,认为完全可以治好,那位工人满意而归。对不宜公开见报的读者来信,群工组将信件转往有关部门,同时将转办单位和处理方法告诉来信人。对必须作复信件,群工组建立严格的催办制度;对拒不答复者,公开见报批评。这年前8个月,催办作复信件594封,为1960年的8.6倍。对读者来信中反映的特别重大带倾向性的情况,群工组将其编成《内部参考》,直接交市委常委主要领导参阅。内参件不定期出版。
  “文革”中,群工组中止正常工作,通联工作由各业务组分担。1972年,报社“革命委员会”把27名“工农兵”通讯员请进报社,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由他们在报纸以往登过的稿件中找“阶级斗争”。找的结果把一名副总编辑当作“盘踞在新闻界的一小撮走资派”代表,由他们写“大批判”稿件在报纸上进行批判。1975年,报社依靠广大工农兵通讯员办报,先后请来8批27人次通讯员来办报,时间最长的达3个月。通讯员队伍发展至800余人,全市各大中型企业、县级以上单位均有报道组。据统计,是年见报稿件,70%由通讯员撰写。
  1979年,恢复群工组和社会新闻性专栏《阳台俯视》。该专栏每周一期,稿件主要由读者来信提供。编辑将来信中反映的丑恶美善集纳成几百字小专栏,冠以或褒或贬对称标题,对社会时尚予以评价。
  1985年,群工组更名群工部。5月,对700多名通讯员进行整顿,最后择优确定400人(城市300人,农村100人),并第一次发给通讯员证。通讯员持证可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1986年8月4日,《阳台俯视》停办。11月群工部对全市读者发出问卷5000余份,从报纸可读性、栏目设置到读者对报纸的希望和要求,作广泛调查,收回1600余份,得到意见和建议数百条。后《读者来信》扩大为专版。
  1988年,日报新辟小品文专栏《奔龙山下》,编辑方针与《阳台俯视》同。群工部全年收发读者来信来稿1.8万件,接待来访群众3000多人次,新编发《新闻专播》、《采编动态》、《信息窗》等刊物。
  1990年12月13日,编发读者来信《救救我吧,妈妈!》以一个中学生的亲身经历,沉痛呼唤父母不再赌博,社会影响较大,获全省地市报纸好新闻二等奖,也是《读者来信》专栏第一件获奖新闻作品。
  二 报业经营
  (一)广告 1957年9月19日,试刊期间的《株洲日报》即登载《本报刊登广告启事暂行办法》,告知公众可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广告分机关公告、工商营业、文娱戏目、文教事业、一般启事五类。10月19日,日报创刊不久,市国营商业工业品展览交流大会在市人委会礼堂举行,便在报上刊出日报第一则通栏30行高的大广告。此后,报纸广告主要是戏剧、电影和遗失启事之类,收入甚微,广告业务由人秘室和办事组所属财务室或传达室工作人员兼办。
  “文革”前期,对戏剧等广告曾一度免费。1974年12月8日,恢复广告收费制度。
  80年代,工商广告日渐增多,广告费已成为报社重要经济来源。1986年,成立信息广告部专营广告,当年广告收入29.4万元。1987年跃为47万元,1988年达69.33万元,利润50.17万元,为全市广告经营单位之首。1990年,广告营业额达80.9万元,纯利65.29万元,上交税费5.22万元。《副食大楼十年志庆》、《路是人走出来的》两则广告作品,获省地市报纸广告作品一等奖和陕川鄂湘豫五省地市(州)报纸广告作品一等奖。
  (二)发行 《株洲日报》试刊期间,报纸交邮局发行,编辑记者有时也利用业余时间零售。创刊后,正式交邮局发行,初为3日刊,每份月价0.3元;改日报后,月价0.5元。
  1957年9月12日,市委号召全市各单位和群众积极订阅《株洲日报》,发行量大增,同年末达4765份,1958年末达6532份,1959年2月份达1.3万份。至1961年11月,由于投递制度不健全,订户不能及时看到报纸,加上报纸质量较低,发行数量降为3500份。1963年,根据市委增加城市发行量(当时城市订户为总发行量的51%)的要求,把报纸发行到班组、柜台、仓库、小学6年级教学班,但收效甚微。到1966年,发行量仍徘徊在8000份左右。“文革”期间,最高发行额达3万份。1983年后,实行市管县体制,行政区域扩大,发行数量成倍增加,报社改变以前由行政科室或群工部兼管发行的作法,指派编辑部各部室承包各县(市)郊的报纸发行。1985年初,尽管每份报纸月价由0.5元上升为0.9元,后又升为1.2元,年末发行数量仍达4.3万份。1986年初,发行量达5.3万份,在当时省内几家地市报中仅次于《长沙晚报》而名列第二。1989年,每份月价由1.2元上升到3元,发行数量为5.8万份。1990年8月18日,成立发行部,自办发行。公开招聘发行站长14名,发行投递员191名,购置车辆4台,收订报纸61508份,比上年同期多发行3503份,收回报款150万元,占应收回报款的80%,发行量创《株洲日报》发行历史之最,也是全国126家自办发行报纸中,第1年自办发行订数不下降反而上升的唯一一家。
  三 新闻队伍
  1957年秋,《株洲报》筹备、试刊期间,仅有从各处调来的8名干部,随着报社组织机构的逐步健全,至年底采编人员达15人。1958年,从外地商调一批专业办报人员和从本市各单位选调一批人员充实报社,年底采编人员发展到41人。1959年,因“反右倾”斗争扩大化,从省里调来的人员除2人留下外,其余被强令返回原单位,至年底有采编人员40人,其中大学毕业生6人(新闻专业1人),高中毕业生15人,初中毕业生19人。
  1960~1978年,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报社部分采编人员受到运动冲击,加上工作调动频繁,人员进出多变动大,队伍极不稳定,也很难对采编人员进行系统的新闻理论、业务培训。尤其在“文革”中,知识分子被当作“臭老九”批判,知识和人才受到歧视,待遇普遍偏低,而且还潜藏着一种“从事文字工作危险”的情绪,不愿献身于新闻事业,导致队伍素质不高。
  80年代初,采编人员文化程度仍不高,大学毕业生很少。1982年始,报社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先后派出10人赴北京、武汉、长沙、湘潭及本市高等院校离岗学习,安排18人在岗函授学习,其中有3人取得大学本科文凭,20人取得大学专科文凭。至1990年,全社有职工137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其中在58名采编人员中,有大学本科生13人,大专生28人;获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8人。
  四 机构设置
  1957年,株洲日报社初创时,编辑部临时设编辑组、采访组,由市委宣传部代管,宣传部长兼任总编辑。
  1958年,成立编辑委员会,下设人秘室、总编室、工业组、农村组。由市印刷厂划拨过来的报社印刷厂,负责报纸印刷及外接业务,实行以厂养报经营体制。
  1961年增设政治生活组,1962年增设群工组,1966年新设总务科、政治办公室,取代原经理部和人秘室。
  1968年元月10日始,株洲日报社分为报社、市东方红印刷厂、市纸箱厂3家单位。原来以厂养报经营方针改为报社亏损由市财政补贴;两厂由宣传部代管,向国家上交利润。3月成立株洲日报革命委员会,下设编辑组、报道组、评论组、办事组,原编委会和各组室自行消失。
  1972年,设政工组、办事组、综合组、工交组、农财组。1978年,市委决定不再设革委会,成立中共党组。1979年5月25日,设总编室、政工组、工交组、农财组、文教组、政治理论组、晚班组(负责编发新华社稿)、生产组。原办事组、综合组,同时撤销。
  1983年机构改革,改8组1室为5部4室1科,即办公室、总编室、采访部、经济部、政教部、副刊部、读者来信室、群工部、晚班编辑室、生产经营科(下设机印、拣排、铸字、机修4个班组)。
  1985年,实行由正副总编辑组成的总编辑办公会议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机构调整为办公室、总编室、晚编室、一版部、二版部、副刊部、群工资料部、生产科,撤读者来信室,其职能并入群工部,新成立信息广告部和经营管理部。编辑部实行包版制。总编室不具体参与编采,形成正副总编分工把关,由一二版部、副刊部、晚编室,分别编辑报纸的一二三四版。1986年,撤销经营管理部另设行政科。
  1988年,分编采、经营两大部分进行管理。编辑部不再实行包版制,机构调整为机关党支部、办公室、总编室、采访部、编稿部、副刊部、群工部、晚编室。版面编审权重新集中到总编室。经营部招标选聘总经理,由总经理向报社签订为期2年总体承包合同,分管信息广告部、读者服务部和印刷厂。
  1989年,中止经营部总体承包,由广告部、读者服务部、印刷厂直接向报社承包。设行财科。编辑部作部室调整,改采访部、编稿部为经济生活部、社会生活部。各部室实行中层干部招聘制,部室负责人竞聘产生,聘期2年;由其在编辑记者中组合副职和部室成员。选聘结果,13名新任正副部室主任中,原任正副主任6名,一般编辑记者7人。另有4名采编人员未被组合,成为编余人员。
  1990年,撤读者服务部,设发行部,筹备报纸自办发行。
  第二节 县(市)报
  民国9年,醴陵驻省会学生会创办《醴陵旬报》(傅熊湘主编),攸县刘乙青创办《春秋报》。此后,茶陵刘澹、周庭藩创办《雅言报》,陈应炳、尹任创办《自治周刊》。《春秋报》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为主,创刊不久便停刊。《雅言报》宣扬自治维新,《自治周刊》提倡工农运动,双方在茶陵以报刊为阵地,进行激烈论战,后分别于民国15年、16年停刊。《醴陵旬报》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在省内带头用白话文撰写新闻与评论,宣传三民主义,抨击北洋军阀。该报于民国16年停刊。
  民国12年,在中共党员李立三影响下,醴陵县中学左权、陈觉、蔡升熙、宋时轮等一批进步学生,组织“社会问题研究社”,创办油印《前进》周刊,宣传革命,鞭挞时弊。
  民国13年,醴陵报商廖策群办文摘周刊《渌江星报》,26年改名《星期报》,不久即停刊,历时13年。民国14年,国民党茶陵县党部最早创办机关报《洣声报》,旋因办报人与县党部另成体系而停刊。16年,茶陵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农运周刊》,刊载内容以短小精悍的顺口溜为主,如“牛作田,马吃谷,农民受辛苦,土豪享现福”,旨在唤起农民觉醒,参加革命。仅出4期,马日事变后停刊。
  民国17~21年,《茶陵民报》、《攸县民报》(初为《攸县通俗报》)、《醴陵民报》、《酃县民报》相继创刊,均为国民党各县党部机关报,于38年夏秋先后停刊。23年,茶陵国民党甲乙两派为进行派系斗争,创办过《大道报》与《云阳报》,出版均不到1年。
  1927~1934年,酃县红色政权报刊最为活跃。当时中共中央苏区和湘赣省委在此创办刊物《红旗》、《湘赣红旗》、《列宁青年》。1931年8~10月,中共酃(县)遂(宁)中心县委、县苏维埃在石洲创办油印机关报《酃县报》,栏目有《红军口号》,《作战快讯》、《革命歌曲》、《红军纪律》、《苏区政策》等,由交通员送往各乡村口头宣传或张贴,推动打土豪分田地运动。
  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十分注意利用报纸进行宣传。这一时期,株洲现辖境内报纸有数十家,其中最著名的为《民锋日报》和《开明日报》。1938年冬,醴陵文湘岩独资办《民锋日报》。1939年3月,中共地下党员余志宏、徐邵年介绍厉刚任该报总编辑。该报宣传国共合作抗日,反对屈敌投降,间或宣传共产主义理论,刊登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国民党腐败的文章,常遭国民党县党部警告,报纸“开天窗”。不久,厉刚被排挤,报纸查封。同年8月,中共湖南省委派遣地下党员黎澍,联络国民党进步人士刘岳厚在茶陵创办《开明日报》,1940年初迁衡阳,次年10月被国民党当局以“言论荒谬”为由封闭。该报十分重视运用木刻艺术增强报纸的感染和号召力,曾出过《抗战木刻》、《诗与木刻》共9期,还用红黑2色套印2幅4开大小《抗战门神》,随报送与订户。1946年,醴陵教育界进步人士殷德饶、李石静等集资创办《儿童周报》,图文兼备,服务少儿。但因经费不足,仅办5期。
  1949年4月,中共地下组织在《醴陵通俗报》建立以蔡日峰为书记的地下党支部。蔡兼任总编辑,编辑记者和骨干技术工人中有8名共产党员。这家本为国民党的外围报纸,逐步变成了共产党揭露国民党腐败,宣传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迎接解放的合法斗争工具。7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醴陵,第四野战军118师政治部接管该报,更名《前进报》。8月底,部队离境,报纸停刊,人员转入湘潭《建设报》。
  1956年,《醴陵报》、《酃县报》、《攸县报》、《茶陵报》先后创刊,均为中共各县县委机关报。1958年,市郊区创办8种油印小报。1959年10月,中共郊区区委机关报《株洲郊区报》创刊。该报办报期间,与《株洲日报》多次合刊出版。60年代初,各县报相继停刊。郊区报于1961年2月4日并入《株洲日报》,少数采编人员亦随之转入。
  1981年3月,《攸县报》复刊,1985年4月停刊。1983~1986年,所辖各县(市)均办有农业科学技术报,至1990年仅《酃县科技报》尚在发行。
  第三节 专业报
  《株洲广播电视报》 1985年10月1日,市广播电视局试办《株洲广播电视报》。1986年9月26日正式创刊,围绕广播电视组稿。4开4版周刊。一版为综合版,辟《新闻发射台》、《本市要闻集锦》、《银屏信息》。二版为节目预告版,辟《一周电视节目》、《一周广播文艺节目》、《市区一周电影》。三版辟《演播厅》、《录像放映厅》、《新电影》、《为您服务》,介绍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影视人物以及广播电视趣味知识。四版为副刊版,命名“云峰阁”,辟有《电视小品》、《小小说》、《知识窗》、《本报来访》等栏目。1988年元月,从局机关析出成立株洲广播电视报社,实行社长负责制,单独核算,自负盈亏。1989年元月始,由原邮局发行改自办发行,在全市设发行点37个,零售点32个,期平均发行约4万份。1990年,社长负责制改为总编辑负责制,下设编辑部、广告发行部,工作人员10人。该报从创刊之日起,有37篇稿件获省以上专业报优秀作品奖,其中一等奖4篇。
  《工商时报》 1988年5月1日,由株洲市工商局牵头,岳阳、常德、大庸、吉首等12个地州市工商局联合创办。4开4版,周报。每期发行3.1万份。1990年1月曾停刊,至5月31日又复刊,改为周二报。1988~1990年,有14篇作品在全国工商报刊系统获奖,其中3篇获一等奖。
  《劳动时报》 1988年8月,由市劳动局创办,初名《劳动与生活》。4开4版,周报。每期发行3万份。1990年1月停刊,5月复刊,改名《劳动时报》。每期发行1.2万份。自办发行。
  除株洲日报、各县(市)报和专业报外,各大中型企业和高等院校,分别办有企业报和院校报。1990年,全市有企业报22家,院校报2家。
  附录 1990年外地报社驻株洲记者站名录
  《湖南日报》驻株记者站、《中国机电报》驻株记者分站、《湖南经济信息报》驻株记者站、《环境保护报》驻株记者站、《人民保险报》驻株记者站、《中国市容报》驻株记者站、《中国建设报》驻株记者站、《科技信息报》驻株记者站、《湖南广告信息报》驻株记者站、《中国交通报》驻株记者站、《中国河运报》驻株记者站、《中国化工报》驻株记者站、《中国建材报》驻株记者站、《湖南法制生活报》驻株记者站、《经济信息报》驻株通联站、《湖南金融周报》驻株记者站、《中国水利报》驻株记者站、《中国有色金属报》驻株记者站、湖南省公路局驻株新闻报道站、《湖南科技报》驻株记者站、《湖南工人报》驻株记者站。
  第二章 广播
  第一节 广播
  一 网络
  (一)市广播站 1951年,市广播收音站建立,配备收音员1名,收音机1台。收音站主要任务是管好市区收音机,及时通知各单位收听上级电台重要节目,协助有关部门禁收敌台广播,抄录中央电台要闻,油印《广播节目》,报送市委、市政府机关。
  1953年10月,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合建立广播站,配备75瓦扩音机1台,安装高音喇叭8只。1954年,市政府在政府大礼堂单独设广播站,配备1000瓦扩大机1台,安装高音喇叭和入户低音喇叭80多只,到1956年配工作人员3人,主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人民广播电台节目。
  1958年10月,市广播站因筹建株洲人民广播电台停止播音。1964年9月,市广播站恢复,址设株洲煤田指挥部,购置500瓦扩音机2台,安装高音喇叭20多只,于1965年春节正式播音,到1966年底发展低音喇叭入户1000只。1967年4月,市广播站选址曹塘坝新建670平方米的广播楼,至1968年竣工,入户喇叭发展到1200只。
  1974年10月,市广播事业管理局成立,与市广播站合署办公。1985年元旦,市广播站停止播音,着手恢复株洲人民广播电台。
  (二)城郊四区广播站 1971年,郊区广播站建成。1975年,架通区至各社、场55杆程公里专线。翌年4月,开始用无线传输信号播音。1981年,在区级广播站中郊区广播站率先采用小调频,建立频率为152.1兆赫、功率为1瓦的小电台。1984年,又建立101.7兆赫30瓦调频广播电台,次年功率增为50瓦,信号覆盖全区。1990年,全区有区广播电台1座,乡(场)广播站11个,村通广播率达89%。
  1975年,东区广播站建成。该区有线广播网以区站为中心,新华路、红旗路为主干线,全长30杆程公里,喇叭240只,通达50多个单位。广播设备主要有250瓦扩音机1台,录音机3台,电唱机2台,调频收转机1台,操作控制台4张。技术、办公用房16平方米。后因新华路和红旗路扩建,拆除部分主干线路电杆。1984年停播,更名东区广播电视管理站,工作人员由建站时的5人减至4人。
  1976年12月,南区广播站开始筹建,1977年正式播音。该区总干线为15杆程公里,总线路39.9公里,入户喇叭1000余只。广播设备主要有1000瓦、800瓦、500瓦扩音机各1台,调频收转机1台,增音机2台。技术、办公用房50平方米。1988年,工作人员由建站时的4人增至7人。
  1977年,北区广播站开始筹建,1978年正式播音。该区广播专线以建设北路、响石路为主线,全长10杆程公里,喇叭50多只。主要设备有扩音机4台、录音机3台、电唱机2台、调频收转机1台。技术、办公用房45平方米。因线路系借用火电杆挂线,加之清水塘地区空气污染严重,线路腐蚀快,又年久失修,于1980年后停止播音,工作人员一直保留4人。
  (三)县、乡镇(公社)广播站 民国26年,攸县政府购置收音机1台,建立收音室。30年,茶陵县建立收音室,因条件不完备,不久中断工作。31年,酃县民众教育馆购置收音机2台,建立收音室。38年5~6月,中共攸县地下组织皇图岭区工委组装收音机1台,收听解放区广播,出版《日日新闻》。
  1950年9~12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站工作》的指示,攸县、酃县、醴陵县、茶陵县先后建立广播收音站。
  1956年,酃县将收音站改建成有线广播站,随后茶陵县、攸县、醴陵县相继添置扩音机、收音机、唱机、话筒等设备,将收音站改建成有线广播站。各站均配有专职采、编、播人员3~4人,凭借邮电部门的电话线传输广播信号。
  1957年5月,酃县广播站装高音喇叭4只,舌簧喇叭300只,全县15个乡接通广播。是年,在省第三次广播收音工作会议上,酃县广播站被评为优秀广播站。1959年3月,酃县与茶陵县合并,原酃县广播站改为酃城放大站。合县后的茶陵县广播站工作人员增至17人,架设广播专线200多公里,喇叭3200余只。同年,攸县广播站首建公社放大站3个。
  1962~1964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各县公社广播放大站被撤销。1965年,茶陵县、攸县重建公社广播放大站。1966年1月,株洲县建广播站。1968年,株洲县架通县城至33个公社(镇、场)广播专线300多公里,建立各公社(镇、场)广播放大站,架设公社以下广播专线1941公里,使413个大队的3633个生产队接通广播。1969年,酃县有15个公社建成广播放大站,攸县架设广播专线207单线杆程公里。
  1970年1月,醴陵县广播站根据战备需要,在站院内兴建地下广播室3间计40平方米,水井、通风设施齐全,与城区人防设施贯通,配有2×275瓦有线广播机两台。9月,省第七次广播工作会议在醴陵县召开,该站在会上作《掌握客观规律,巩固发展载波》的发言,并被评为全省广播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攸县30个公社(镇),茶陵24个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
  1974年10月,醴陵县42个公社(镇)全部建成广播放大站。
  1975~1980年,各县再次掀起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网的高潮。1975年,酃县架通县至公社专线176公里,公社以下专线4167公里;醴陵县和攸县东部地区,因暴雨成灾,广播网遭到严重破坏(详见附表)。1977年,茶陵县重架县至25个公社广播专线283公里。1978年,攸县、醴陵县、株洲县分别架通县至公社广播专线274.6杆程公里、366杆程公里、350杆程公里,公社以下专线合计33557公里。其中株洲县还解决了广播信号过湘江、不与电话线共用的问题,用独立专线向各公社(镇场)输送广播信号,成为全省第一批架通专线的5个县之一。
  1982年4月,根据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和省广播事业局统一布置,开展农村广播网大普查。1983年9月16日,攸县、茶陵县、株洲县广播站改为有线广播电台。同年,全市156个公社(镇场)全部建立广播放大站,建站率100%;大队、生产队通播率为89.7%和75.7%;县至公社广播专线1764杆程公里,比1978年增长258杆程公里。
  1984~1990年,各县市广播事业进一步发展。1984年2月,醴陵县广播电视局建立调频广播发射台,翌年4月又设调频信号中转站,解决了边远山区4个公社调频信号的接收问题,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系统传输。同年底,攸县有线广播电台改为调频广播电台。1985年初,株洲县实现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广播网。同年醴陵市广播站改为醴陵市广播电台。1987年1月,酃县在海拔1131.8米的笔架峰安装1台功率50瓦的调频广播发射机,15个乡镇广播站均使用调频接收机,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调频广播人口覆盖率85%。同年,茶陵县亦使用调频广播与有线广播相结合的传输手段。1990年,各县农村有线广播网新架广播专线1078公里;整顿广播专线1613公里;增置喇叭1549只,一个较为先进的农村广播网络基本形成(详见附表)
  (四)企事业单位广播站 50年代中期,331厂、株洲机车车辆修理厂、株洲化工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铁路文化宫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广播站。60年代,株洲电厂、株洲冶炼厂、株洲战备材料总厂、株洲钨钼材料厂、株洲汽车齿轮厂、湘江氮肥厂、株洲汽车轮胎厂等县级以上企业相继建立广播站。到1980年,城区有207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播站(室),其中株洲冶炼厂广播站于1979年在厂区内架广播专线单程30多公里,逐户安装低音喇叭2980只,1980年又改为小型音箱,增安2000多户。该站每天定时播音,除转播中央台、省电台节目外,还自办《本厂新闻》、各种专题及文艺节目。
  二 节目
  50年代前期,全市各级广播收音站以收音为主,每天按时收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南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政令、通告等,及时油印《收音小报》和出《广播节目》刊,供基层党政领导参阅和学校宣传使用。遇重要宣传节目,组织人民群众收听。
  50年代后期,各级广播站在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节目的同时,开始自办《本市新闻》、《本县新闻》、《农业技术讲座》、《天气预报》和当地文艺等节目。
  1958~1960年,重点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精神。但在“大跃进”、“反右倾”以及瞎指挥、浮夸风影响下,搞过一些大造声势的广播大会,比武会,甚至搞过一些违背事实、歪曲事实的报道。
  “文革”期间,除转播中央台和湖南台节目外,自办节目基本取消。酃县、攸县、茶陵县广播站是靠“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一张报纸、一本杂志”维持。人称“广播天天叫,播的是报纸和简报”。醴陵县广播站专题节目增设《文化大革命好》、《广播体操》,《农业科技讲座》改为《广播讲课》。在《本县新闻》节目中,宣传军山公社“自觉革命”,介绍全国水稻丰产模范瞿永寿“降低空壳率”经验,宣传“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和学“小靳庄”,每年播出稿件在1000篇以上。文艺节目主要播送《红灯记》、《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等8个“样板戏”。株洲县广播站为突出政治,使广播为“文革”服务,主要播送县革委会宣传“文化大革命”的通告、决定,毛主席诗词、语录,摘播《株洲日报》农村版有关本县的新闻等。但该站1970年创办的《新闻联播》每天播音30分钟,内容较广泛;1971年创办的《农业科技》按农事季节系统介绍科学种田知识,对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起了积极的作用。
  1978年后,全市广播宣传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9年,各县站(台)每天早、中、晚3次播音,全天开机时间达6小时以上;采编播人员从2~3人增至8~12人,自办节目从30分钟增至90分钟,内容更丰富,形式也多样化。
  1980年,市广播站全年播出自办新闻295次,自办文艺节目355次(比1979年增加201次),服务节目360次。每天文艺节目和服务性节目300分钟,占全天播出时间425分钟的70%,其中文艺节目260分钟,占61%。1981年,酃县广播站增辟广播教学节目,并得到省广播事业局的肯定。
  1982年,各级广播站自办节目时间增加,市广播站比1980年增加24%,株洲县广播站增加4%,郊区广播站增加6%。在内容上,除及时报道“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新人新事外,也批评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郊区广播站播发本区荷塘铺公社宋家桥大队刘凤林老人的4个子女不愿承担其赡养义务的新闻后,引起毗邻的曲尺公社湘江、燎源两大队的社员们,对刘老的同情和对其子女的义愤,纷纷表示要给老人送钱送物,燎源大队争创“五好家庭”活动,也因此蔚然成风。
  1983年,贯彻全国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新闻报道要以发生在所辖境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新事为主要内容,用消息、通讯、录音报道、评论广播对话、连续报道、设立小栏目等多种形式播出。市广播站延长了新闻节目时间,加强组稿和通联工作。醴陵县广播站在《本县新闻》节目中,辟有“新风赞”、“小言论”、“听众信箱”、“今日新闻”、“改革新风”等小栏目,每天3次,每次15分钟。攸县广播站恢复《全县各广播站联播》,新辟“攸县快讯”、“简讯”等小栏目,每日1次,每次5分钟。
  1984年,各县广播站(台)平均每天开机380~465分钟,其中自办节目为70~160分钟。是年,开展市首届广播站“好新闻”、“好节目”评比,其中醴陵县广播站的《烈士塔村16户农民请保姆》评为一等奖;攸县广播电台《改革农技节目,适应农村需要》的经验材料,分别在《湖南广播电视通讯》和中央广播电视部的《广播电视战线》上刊载。
  1987年,各广播站(台)新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创名牌、上台阶”,要求每开办1个节目,就要办好1个节目,提高1个节目的知名度和收听率。醴陵市广播电台的专题《希望的田野》、株洲县广播电台的专题《信息台》,进入全省27个名牌节目的行列。同年9~10月,市广播电视局组织对各县(市)广播电台(站)自办节目抽查评比,共评出一、二等奖6个。其中,株洲县、茶陵县电台分获新闻节目一、二等奖;攸县、株洲县电台分获《农业科技》节目一、二等奖,醴陵市、攸县电台分获自办文艺节目一、二等奖。
  1990年,全市各站(台)共发稿50025条(农村各台站31414条),创办了一批听众喜爱的专栏节目。醴陵市电台的《希望的田野》,茶陵县电台的《三月春风满人间》、攸县电台的《乡镇广播系列联播》、株洲县电台的《八面来风十分钟》、郊区电台的《新闻与综合》、酃县电台的《农村生活》等,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听众喜闻。
  第二节 广播电台
  一 株洲人民广播电台
  (一)基础建设 1958年,市委决定将市广播站改造扩建为株洲人民广播电台。10月,由市财政拨开办费1万元,利用学堂冲原文化系统1栋400平方米旧房,建起高27.5米、长40米的木制天线;12月中旬,从长沙运回省广播电台支援的1台原国民党政府留下的500瓦中波旧发射机,经修理运转正常,于18日下午5时30分对外发射,效果良好。1959年元旦,正式播音,频率1400千周。后发射功率由500瓦增大到1000瓦,可覆盖株洲、长沙、湘潭、醴陵等地。当时电台设备简陋,仅有收音机2台,增音机1台,手摇式录音机2台。1960年5月,株洲广播电台因建台成绩显著出席省文教先代会,并被评为省先进集体;6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8月电台先进事迹被汇编入中央广播事业局出版的《全国文教群英会广播方面先进经验选集》。1962年6月30日,根据国民经济调整计划,电台被撤销,停止播音。
  1984年12月12日,株洲人民广播电台恢复。1985年,筹集资金16万元(市财政拨10万元,向全市231个单位集资6万元),选址鹅颈洲,于9月开工重建。到1986年4月,完成发射机房等900平方米基建工程,架设高76米和83米的铁塔两座,接着维修和改造原有播音室、机房设施,于7月1日正式恢复播音。到1990年底,主要设备有1000瓦中波发射机2台,50瓦调频发射机1台,各类播出调音台7台,监听机组4台,各种录音机22台,主体声唱盘4台,窗式空调机4台。全台职工58人。
  (二)节目 广播电台从开播之日起,始终坚持以市委在每个时期的工作中心为广播宣传中心。从1959年元旦开播,到1962年停播为止,每天早中晚播音3次,共9个小时。除转播中央电台新闻和重大节目外,自办节目有本地新闻、专题、文艺、广播体操、气象预报等。该台《依靠党委,精办节目》经验总结,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广播业务》(1961年第1期)曾予介绍。
  1986年7月1日恢复播音后,每天18:00~20:35播音1次,共155分钟。1987年元旦后,每天播音2次,共360分钟。同年5月18日起.每天早中晚播音3次,共500分钟。其节目设置:
  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是电台的主体节目。恢复播音初期,每天除转播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和省电台的《全省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站联播节目》外,还自办《株洲新闻》,每次播音10分钟,每天重播1次。1987年5月18日起改为《新闻综合》,以本市新闻为主,综合兄弟电台新闻、国内外要闻、经济信息、市场动态等时效性很强的新闻和信息。按照真、短、快、活、强的要求,每次节目不少于10条,采取口播、音响和消息、通讯、言论、今日新闻等搭配播出。1989年6月,在节目中新辟《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和《简要新闻》两个专栏。《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至年底就宣传了40多名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事迹,热情歌颂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每次10分钟,每天重播2次。《简要新闻》,以当天新闻为主,每次5分钟,每天重播1次。
  专题节目
  1987年元旦开辟《今日十分钟》,5月18日改为《今日十五分钟》。该节目采用板块形式,设有《听众信箱》、《生活顾问》、《两分钟论谈》、《法制园地》、《青年之友》、《家庭生活》、《市场巡视》等20多个小栏目,定期轮换,由主持人串接起来,与听众一起思考、分析、探讨,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同年2月创办《学习与实践》理论专题节目,设有《指南针》、《广播论坛》、《经济漫谈》、《人生哲理ABC》、《法制园地》、《大众美学》、《理论信息》、《成才之路》等8个小栏目,每次安排3~4个,有机组合,穿插进行。每月播音1次,每次15分钟,重播1次。主要内容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以干部和青年为主要对象,同时兼顾到各层次听众的需要,通俗地传播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科学知识,以提高听众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增强建设“两个文明”的自觉性。同年5月18日创办《奔龙之声》,以宣传新人新事、新成就、新经验为主体。每周播音1次,每次15分钟,重播1次,从未间断。
  1988年6月29日创办《株洲春秋》,介绍株洲的名人、名胜古迹、名优特产、英烈、民俗、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地名来历等,采用游记、专访、散文、报告文学、特写、杂文、故事等形式,对广大听众进行爱国爱乡教育。1988年度《广播电视部年鉴》对该节目作了专门介绍。1989年5月停办。
  服务节目
  株洲天气预报,每天早、晚各1次。1987年5月18日开办《广告》节目,每天6次,每次5分钟。1989年4月10日创办《空中大观园》,介绍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联系的商品知识,报道各类市场商品信息,预测市场行情变化,做听众的良师益友。
  文艺节目
  1986年7月1日恢复播音始,就开办《长篇连播》。1987年元旦起,增加《音乐天地》、《戏曲之友》、《文学之窗》、《听众点播》,每天播音2次。5月18日后,又增设《音乐讲座》、《空中影院》、《快乐今宵》、《周末文艺》。1989年新辟《文学立交桥》、《中外名曲》、《南腔北调》、《笑口常开》、《多彩的星期天》、《广播剧》、《音乐专题》等。1987~1990年,文艺节目连续4年在全国城市电台、连续3年在全省优秀广播文艺节目评比中获奖。获奖作品有1987年的文学专题《暮年游湘思中原,留得诗歌千古传》,音乐专题《潇湘新歌情悠悠》、《童心在歌唱》,广播诗剧《火车轰隆隆驶来》;1988年的音乐专题《漫漫歌诗路,悠悠赤子情——介绍著名歌词作家张藜及其作品》;1989年文艺专题《炎帝魂系子孙情》和《微型小说荟萃》等。
  二 县(市)郊广播电台
  1972年,株洲郊区广播站开始用无线传输信号向全区广播;1981年建立频率为152.1兆赫、功率为1瓦的小电台。
  1983年9月,攸县、茶陵县、株洲县广播站改为有线广播电台。
  1984年,市郊区建立101.7兆赫、功率为30瓦的调频广播电台;醴陵县建调频广播发射台;年底攸县有线广播电台改为调频广播电台。
  1985年,郊区广播电台功率增至50瓦,信号覆盖全区;并与株洲县一样实现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广播网。
  1987年,酃县在笔架峰安装1台功率50瓦的调频发射机,全县15个乡镇广播站均使用调频接收机,与茶陵县同时实现调频广播与有线广播相结合的传输手段。
  1990年,各县(市)郊农村有线广播网新架专线1078杆程公里,整顿专线1613杆程公里,现代化农村广播网络基本形成。
  第三章 电视
  1974年9月,酃县建成功率10瓦的黑白电视差转台,差转湖南电视台1频道节目。这是湖南省第一批建设的电视差转台,也是株洲境内最早开办的电视广播。1980年后,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株洲城乡开始出现一股“电视热”,为满足广大人民看到、看好、看多套电视节目的迫切愿望,一个建设电视差转台的热潮应运而生。株洲玻璃厂投资数万元,率先在城区建起电视差转台。1982年春节前夕,株洲电视差转台建成开播。同年11月,株洲化工厂领先筹建闭路电视。随后,醴陵县、攸县、茶陵县、酃县相继建立功率1~10瓦的电视差转台13座。
  1983年7月29日,株洲收到广播电视部“同意设置株洲电视台,使用三频道,发射功率由300瓦扩大为1000瓦”的批复,株洲电视台正式开播,并成为湖南省第一座地(市)级电视台。1984年,湖南省首家县级电视台——攸县电视台正式播出。此后5年内,全市扩建电视转播台32座,建卫星电视地面站35座,有线电视124家,一个从城市到农村、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电视覆盖网基本形成。到1990年底,全市有市级电视台1座,县(市)郊级电视台5座,各级电视转播台57座,卫星电视地面站70座,企事业有线广播电视台5座,有线电视(含闭路、共用天线系统)168家。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覆盖率10.6个百分点。
  第一节 无线电视
  一 株洲电视台
  (一)基础建设 1981年6月20日,市政府决定向社会集资筹建株洲电视台。7月,城区81个企事业单位捐资52万多元和部分基建材料,加上市财政拨款,共筹建台资金72万多元。1982年,为把株洲电视台建成全省卫星电视转播骨干台之一,选定北区石峰山北麓原株洲实验台为台址,将67.5米(塔身45米、桅杆3级22.5米)高的电视发射铁塔置于东经113°6′、北纬27°53′、海拔140.2米的石峰山至高点,并订购电教用彩色电视中心设备和300瓦彩色电视发射机。1983年初,兴建1栋304平方米的发射机房;4月调试安装上海产的一套彩色电视中心设备,7月在石峰山顶架好电视发射铁塔和铁塔桅杆上4层蝙蝠翼天线及连通发射机房的馈线电缆,经过20多天的安装、调试,一次试播成功。1984年,从国外购进摄像机5台、编辑机1套、切换器1台、时基校正器1台、录像机和放像机各2台等成套摄录设备,兴建330平方米的制作中心机房和500多平方米的各类附属用房。1985年2月4日,用1000瓦的彩色电视发射机替换300瓦的发射机,平均覆盖半径可达50公里.除株洲外,环周边的湘潭、长沙市区和株洲县、醴陵、湘潭、湘乡、浏阳等县(市)的部分农村地区均可获得信号;3月自行改装成功6台电视监视器;7月与外单位合作研制成功APCS-I型电视广播自动播出系统,获省电子振兴领导小组授予的微机应用优秀项目奖。1986年5月,添置V0—4800PS便携录像机1台,赶摄出专题片《黄道芳和他的宇宙星盘》,参加广播电视部在重庆举办的1985年度专题片评比,是湖南省参与台中唯一的获奖者;12月架设1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于次年元旦始,可直接接收转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988年,从国外进口主要播出、制作设备35台(件)。次年,添置1000瓦彩色电视发射机1台(备用)。1990年,兴建电视业务楼,新置FP—Z31A摄像机2台、控制器1台、V0—5850P录像机4台、V0—6800PS便携录像机3台、200SR调音台1台、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天线1座等20多件设备,是建台以来新增设备最多的1年。至1990年底,全台拥有350万元固定资产,其中主要设备有摄录设备29台,视频设备67台(套),音响制作设备12台(件),录像机4台,视音频切换器2台,微机自动播出系统1套,网状和板状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各1套,1000瓦单通道彩色电视发射机2套,控制台1台,各种测试仪器5台,监视器10台。
  (二)节目 株洲电视台的节目,主要是转播中央台和省台及自办和与外地台交换。自办节目有新闻性、教育性、文艺性和服务性等方面内容。
  1982年9月,在既无电子编辑机又无电视新闻编播人员的情况下,凭着仅有的一台单管摄像机,克服摄录、制作上的种种困难,成功地录制了市文明礼貌月活动、给省劳模陈丽君授奖等电视新闻。1983年4月,自制第一部电视教学片《计算导论》,共播出46讲,后被湖南电视台和江西省萍乡市电视台转播,受到湖南省科委称赞。
  1984年3月1日,始定自办节目每周1晚,当晚转播中央台《新闻联播》后,接着播出自制的《株洲新闻》;8月自办节目增至每周2晚;到年末共播出305次1360小时,其中自办节目543小时.主要内容有《株洲新闻369条》(口播123条)和《女奴》、《人生》、《洞天情》等引进或自编自制的电视剧51部(集)。《株洲新闻》有6条被湖南电视台采用,《株洲市成立陆军预备役师》新闻片被中央电视台采用,也是株洲台的新闻片首次被中央台采用。
  1985年2月,开办《一支歌》栏目,8月30日开办《观众点播》专栏,受到观众的青睐。10月始,自办节目增至周二、四、六3个晚上。这一年共播出自办新闻1041条,其中被中央台和省台采用的有42条;自拍电视剧《世外桃源》被省台转播、《龙腾虎跃》获全国城市电视台文艺专题评比三等奖、《滴水不漏》获全国城市电视台联盟广告评比三等奖。1984~1985年,与市政府职教办、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办《电视高中》和《干部自修大学》两套教学节目,播出1071课时。
  1987年元旦始,自办节目增至周一、二、四、六4晚。每晚节目播出顺序是:字幕“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重大活动,株洲电视台台标并预告当晚电视节目内容,《请您欣赏》一支歌,《株洲新闻》,少儿节目,广告节目,或专题或专栏节目,文艺节目(或专栏或电视剧),字幕“晚安”。当年播出自办电视新闻1464条,其中录像新闻959条,有100条被湖南台采用,3条被中央台采用。录像新闻片《研究生陈忠平下乡当乡长》获省台新闻一等奖,《聋哑人学法律》获首届全国城市台新闻三等奖。同年,还首次录制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与您同乐》,并被湖南台和中央电视二台转播,摄制播出38讲电教片《电子琴讲座》,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吉它讲座》,拍制《林中人》、《湘妃命案》和《五彩虹》3部电视剧。
  1990年,播出各类电视节目379次,自办新闻1692条,其中自办291次,录像新闻1367条。总停播时间215秒,停播率12.7秒/百小时,达甲级指标。是年2月,《株洲新闻》更名《株洲新闻联播》,成为株洲电视台新闻综合型骨干节目,主要围绕市委、市府的中心工作,进行正面为主的宣传报道,每次10~15分钟。节目中辟有《简讯》、《城市工业总体战》、《乡镇企业面面观》、《城市卫生面面观》、《石峰夜话》、《株洲四十年》、《新风赞》、《风华年代》等栏目和不定期的《大江南北》、《金三角》等新闻展播专栏。
  《党的生活》专栏,是1986年7月为配合“从严治党”而创办。
  先每周播出2次,后改为不定期,每次10~15分钟,到1990年共播出62期。它是个侧重新闻性又含教育性和文艺性的综合专栏节目,辟有《新动态》、《人物访》、《英烈谱》、《株洲史话》、《党史之最》、《测试台》、《点给党员一支歌》等栏目,主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新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简介株洲历史上共产党员、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办刊形式除采访报道外,还用历史图片、评论、讲党课、党的基本知识抢答赛等。此专栏已载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7年版“节目选介”中。
  《石峰夜话》,是1988年1月创办的言论专题节目,旨在荧屏上和观众对话,针砭时弊。每月播出2次,每次3~5分钟。此专栏已载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9年版“节目选介”中。
  文艺性节目是株洲电视台的主要节目,约占播出时间的70%以上。到1990年止,辟有《万紫千红》、《体坛集锦》、《万花筒》、《少儿节目》、《文艺舞台》、《职工文艺》、《艺苑一束花》等定期或不定期的专栏,共播出电视剧610多部4440多集。
  服务性节目,主要有《商品信息》、《四通八达》、《天气预报》、《下周新电影》、《生活什景》等。1989年,拍摄广告1000多条,播出570组5100多条次。《下周新电影》是1989年1月28日与市电影发行公司联合开办的一个服务性专栏,每周六播出1次,到1990年底,共剪辑录制播出99期。
  二 攸县电视台
  1984年4月,攸县电视台筹建办公室成立,选定北纬27°、东经113°、海拔116米的原攸县卷烟厂为台址,利用原烟厂3503平方米的建筑物,筹集资金55万元,在省广电厅大力支持下,于9月28日架起105米高的WC型拉线式调频电视铁塔,9月30日使用7频道及功率50瓦彩色电视差转机一举试播成功。1985年元旦正式开播。是年10月,改50瓦差转机为300瓦发射机,有效覆盖半径达35公里,部分地方可达60公里,除攸县有20个乡镇可收看好节目外,茶陵县、安仁县、衡东县等邻县的部分乡镇也能收到攸县台的节目。
  攸县电视台开播以后,头4个月每周自办1晚节目,其余6个晚上转播上级台节目。1985年5月始,每周自办节目增至2晚,辟有《攸县新闻》、《观众信箱》、《每周一歌》、《快乐十分钟》(11月改为《艺苑采英》)、电视剧等栏目。全年共播出录像新闻412条,专题报道24个,主办观众信箱16次,播放电视剧30部。1989年始,每周自办节目增至3晚,新辟《雷锋在你身边》、《说长道短》、《人民与公仆》、《来自兄弟县(市)信息》等专栏,开展了《加强基础建设》、《夏粮入库》、《计划生育》、《横扫六害》等连续专题报道和集中反映攸县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定名“田园硕果”的12个国庆专题。全年共播出新闻998条,其中录像新闻540条,有49条被省电视台、18条被株洲电视台采用。1990年,采摄的《活愚公过德生凿山引水为老区农民造福》的新闻片,获年度全省电视新闻1等奖、全国电视新闻3等奖;1组3幅《不为金钱为人民》新闻照片,获年度《人民日报》征文竞赛优秀奖;电视风光片《攸舆掠影》、《攸水吟》和专题片《千里共婵娟》等,辗转流传到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受到那里攸县籍人士及华侨的欢迎,并复制珍存。
  三 电视转播台
  1974年3月,酃县在其城北海拔1131.8米的笔架峰顶架设电视差转台,9月1台用汽油机供电、功率为10瓦的黑白电视差转机运转,县城及附近6个公社(镇)可收看湖南电视台节目。1976年5月,中央广播事业局电视办公室向该县广播局发出慰问电,赞扬他们艰苦奋斗办电视的精神。
  1975年2月,茶陵县在云阳林场黄竹蒲筹建10瓦电视差转台,7月1日开机差转湖南电视台1频道节目。次年,差转台迁至海拔936米的云阳山主峰,扩大覆盖地域。
  1981年1月,醴陵县自筹资金创建功率10瓦电视差转台,差转湖南电视台节目。同年,株洲玻璃厂为让本厂职工收看省台9频道节目,在城区率先架起电视差转台。是年冬,市广播事业管理局在机关院内利用原广播站3楼顶上铁架,架设40米高铁塔和十字型天线,于次年1月(农历春节前夕)用功率50瓦彩色电视差转机差转湖南电视台9频道节目。
  1982年,攸县、茶陵县、酃县相继建立小功率电视差转台11座,差转湖南电视台1频道节目。
  1983年10月,醴陵县在城北寨子岭建成功率50瓦电视差转台,收转株洲电视台3频道节目。1984年5月,茶陵县在县广播电视服务公司营业大楼4楼顶上建成功率50瓦电视差转台,差转湖南台12频道节目。同年8月,酃县在笔架峰建成功率50瓦电视转播台,收转湖南台12频道节目。1986年,酃县乡镇以下建立功率1~5瓦电视差转台12个,其中策源乡长兴村潭观坳村民小组8户村民,自筹资金在半山腰安装功率1瓦电视差转机,自行解决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开全省村民自筹资金办小型电视差转台之先河。
  1986年10月,茶陵县在烈士公园建成功率300瓦电视差转台,收转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和电教节目,覆盖全县面积82%,人口90%。1987年,攸县在海拔176.4米的网岭镇荷叶塘村白龙庵山顶,架设110米高铁塔,经过4个多月紧张施工,于国庆前夕以功率300瓦试播,同时发射调频广播和差转电视节目。同年12月,醴陵市在仙岳山架设高102.5米立式发射塔.设3、6、18三个电视发射频道和一个98.8兆赫调频信号。6频道差转机功率10瓦,用双层十字天线差转中央电教台节目,覆盖半径10公里;8频道差转机功率100瓦,用6层蝙蝠翼天线差转中央电视1台节目,覆盖半径31公里;18频道差转机功率1000瓦,用4层偶极子板状发射天线3幅,差转湖南电视台12频道节目,覆盖半径22公里。
  98.8兆赫调频信号转播醴陵广播电台104.9兆赫广播,覆盖半径31公里。
  1988年9月始,市广播电视局在石峰山筹建中央电视台株洲转播台。该台于1989年3月11~22日以功率10千瓦电视发射机,或24频道或30频道作突击性试播转播,效果良好,覆盖半径50公里;8月发射机房基本完工;1990年3月16日正式开播。后因电力、经费等问题,经上级同意,是年8月20日暂停转播,9月20日重新开机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91年10月7日,中央电视台株洲转播台正式成立,隶属市广播电视局领导,定事业编制12名。
  第二节 有线电视
  80年代中期,株洲有线电视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兴起。
  1983年,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开始筹建有线电视台,次年在部分家属区开通试播。经3年发展,该台占地约9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70多万元,开通用户8000多户,安排专职工作人员15人,设有演播室、节目制作室、播控室、编辑室、记者室、卫星电视接收室等,配备摄录机5台、编辑机2台、特技机1台、录放机9台、监制机12台、字幕机1台、6米板状天线卫星电视接收设备1套及场强仪、扫频仪等设施,可同时收转和自办7套节目,即中央一台、中央二台、中央电教台、省台、省文艺台、株洲台和公司自办台节目。自办节目每周3次(公司的周二、四、六下午和晚上)。
  节目,每周日、一、三、五晚自办节目。
  1985年3月,株洲冶炼厂建成有线广播电视台,接通用户3800户,每天定时向厂内播出,除每周自办节目2次外,同时收转中央、省、市共6个频道电视节目。该台拥有固定资产72万多元.主要设备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业摄、录、编辑机等,配备工作人员12人。
  1985年底,城区建有线电视台(站)14座,1986年达58座,1987年82座,1988年124座。通过申请、考核,经省广播电视厅正式批准为企业有线广播电视台的,有株洲冶炼厂台、株洲化工厂台、株洲硬质合金厂台、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台、湘江氮肥厂台。
  1990年底,全市共建有线电视台(站)173座,其中城区104座,株洲县15座,醴陵市48座,攸县5座,茶陵县1座。这些台(站)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接收、传送无线电视节目,播放自制电视节目和录像片,约占10%;第二类是接收、传送无线电视节目,播放录像片,约占80%;第三类是纯接收、传送无线电视节目的共用天线系统,约占10%。有自办节目能力的有线广播电视台(站),开办的主要节目有《厂内新闻》、《校园生活》、《百花园》、《观众点播》、《职工文艺》等,还能配合企业中心工作办专题性节目,说工人身边事,讲工人心里话,报道厂内重大活动及决策,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现实性。株洲硬质合金厂有线电视台《凡人小事》专栏,每周介绍一件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受到职工群众喜爱,纷纷向厂台推荐身边的典型。
  附录 1990年株洲市广播电视局机构设置情况
  株洲市广播电视局机关设办公室、政工科、技术科、总编室;事业单位设有株洲人民广播电台、株洲电视台、株洲实验台、中央电视台株洲转播台、株洲市音像管理办公室、株洲音像制作发行中心、株洲广播电视报社、株洲广播电视器材公司等。
  株洲人民广播电台机构设置有两次较大变动。1958年建台时,直属市委宣传部领导,下设编播组、机务组、秘书组、服务部。初定编5人,后增至50人。1986年重建后,划归市广播电视局领导,下设新闻部、技术部、文艺部、广告部、总编室和办公室,有工作人员46人,到1990年增至58人。
  株洲电视台机构设置是:1985年定为副局级事业单位,归属市广播电视局领导,下设办公室、新闻部、技术部、文体部、广告器材部、总编室,编制60人;1990年,增设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职位,在编59人,其中采编播人员33名,技术人员15名,经营管理人员11名。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