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体育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7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体育设施
分类号: G812.964
页数: 3
页码: 608-61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体育组织与设施的体育设施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竞技体育 体育设施

内容

清末民初,攸县在老衙坪建体育场。该场为株洲境内建体育场之始,也是湖南省最早的体育场之一。民国15年,茶陵县在中学和中心国民小学,辟简易球场、跳高、跳远、乒乓球等设施。20年,攸县整修老衙坪体育场,定名攸县公共体育场。22年,酃县在第一高级小学大操坪,开设第一个篮球场。24年,茶陵县在城关文庙旁修建占地8亩的公共体育场;醴陵县已建有文庙坪和状元洲两公共体育场地。该县民众教育馆置有少量运动器具,一般公私立中学、高级小学有篮球场,遵道中学还有足球场和室内球场。民国36~37年,攸县扩建县公共体育场,拆迁场内残存民房,修建跑道,增设单双杠、高低杠、沙池,完善篮、排、足球场地设施,面貌一新。
  共和国成立后,境内体育设施由少到多日趋改善。1956年,攸县公共体育场由县体委接管,更名攸县人民体育场,随即修建200米圆圈跑道和100米直线跑道,添置举重“石担”8付,更新单双杠、篮球架,修复沙池、投掷场,增设裁判台。1957年,株洲市运动场建成。场内设有400米跑道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旱冰场等。1958年,茶陵县新建灯光篮球场,县一中操场扩建成占地1.333万平方米的田径、球类综合性体育场,并新建室内篮球场和体操房。1960年,城区建成占地208平方米射击场。1965年,城区在株洲公园内建成409.62平方米的游泳池。1968年,醴陵县在原孤儿院旧址建成长50米、宽21米,有8条泳道的正规游泳池;攸县在人民体育场新建面积864平方米可容纳1000名观众的灯光水泥球场。1973年3月,为接待开赛在即的全国篮球分区赛,在株洲市运动场东侧,仅投资65万元,花43天时间,就建成一座建筑面积4489平方米,有阶梯式座位4060个的大型钢架砖体结构的二级体育馆——株洲市体育馆。这座市区的第一座大型体育馆,其建造工期之短、速度之快、费用之省、质量之高,堪称体育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1974年,株洲县在县城渌口镇建成一个占地4210平方米的带看台的灯光球场。
  1977年,攸县网岭公社中学在省教育厅、省体委、湘潭地区体委、县体委支持下,建成有400米跑道面积达1.848万平方米的标准运动场。场内设有舞台、投掷场、沙池。1978年,在株洲市运动场南侧建成面积695平方米的简易田径风雨练习棚。该棚于1992年拆扩成面积2673平方米的钢筋砖木结构二层体育训练楼。1979年,醴陵县在原游泳池旁扩建一个长25米、宽15米的浅水游泳池,并配套建成了办公楼、辅助练习房、文化学习室、宿舍等。但该池于1986年拓宽沿江路时被填毁,后又在渌江乡泉湖村征地5亩多重新建游泳馆,馆内有长25米、宽16米的6条泳道训练池和长14、米宽7米的儿童学习游泳池各一个。1980年,茶陵县乡村两级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兴建25个乡镇文体活动中心,228个村(占全县自然村63.6%)篮球场和文体活动室。1981年,城区在株洲公园旁建成株洲市最大的露天旱冰场,在河西渡口码头建成湘江天然游泳场。1982年,酃县在大操坪兴建第一个600平方米的水磨石旱冰场,上设灯光球场;茶陵县投资60万元,在烈士陵园两侧建成一座拥有400米跑道,可承办省、市级体育比赛的田径场,内置可容纳3600名观众的看台、足球场、灯光球场、13个靶位的射击场、50×21米的游泳池和33×18×7.5米的训练房。1986年,酃县个体户协会副主席刘仲祜等3人,自筹资金在县总工会办起了酃县第一个健美房;株洲县在县工人文化宫前坪修建了占地2400平方米的4个标准门球场;醴陵市将状元洲露天电影场改为老年人活动中心,置有门球场、棋室、乒乓球室等。1989年,株铁一中建成全市学校第一座木质地板篮球训练馆。同年10月,市体委教练陈圣华牵头以民办公助形式,集资300万元,在河西建成一座占地12亩建筑面积3480平方米的市武术运动学校,走出一条民办公助办武校的新路,得到国家体委的肯定。1990年,醴陵建成一座占地4.5亩可调节温度的室内游泳馆,内设训练池、儿童池、训练房,长年可进行训练和比赛。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