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56
颗粒名称: 专记
分类号: R1
页数: 7
页码: 560-566
摘要: 专记包括了对爱国卫生运动、医疗援助、苏区医药卫生、株洲市红十字会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防疫 医疗

内容

一 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4月,成立市防疫委员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市防疫委员会改称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市人民委员会发布《株洲市街道清洁管理暂行办法》,全市开展以清除垃圾、填平污水塘、疏浚沟渠、消灭蚊蝇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随后建立周末人民卫生日制度,设居民饮水消毒卫生站。1956年,灭蚊蝇(含孑孓、蛹、蛆)3.3万公斤。1958年1月,市人委号召全市人民开展除“四害”(老鼠、苍蝇、蚊虫、麻雀)运动,并成立以市长为指挥长的“除四害”指挥部,要求年内城区达到基本无蝇,创建一批“四无单位”。全市人民立即响应大搞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共填平洼地287处,约18.8万平方米,疏通渠道4349条,新修沟渠4000米,拆除露天厕所、粪坑5537个,卫生积肥上亿担。4月12日,经上级检查验收,达到“四无城”标准。1959年,采用断鼠粮、挖鼠洞,断鼠道的办法灭鼠20.3万只。到50年代末期,全市各种传染病发病率普遍下降,疟疾、痢疾、乙型脑炎,比1957年分别下降69%、50%、80%。
  1962年,市人民委员会颁布《株洲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全年清理垃圾1.1万吨,清理污水塘、垃圾堆、下水道5000多处。1963年,各企事业单位成立爱卫会组织,贯彻省爱卫会“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的指示精神,坚持爱国卫生经常化。1965年,农村开展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蚊蝇、老鼠、臭虫的“三管一灭”工作。1967年春,“红卫兵”大串联,流动人口骤增,市内环境卫生差,流脑、痢疾、肝炎等病例增多。1970年,重新组建市爱卫会,负责全市环境卫生、卫生宣教、卫生检查监督等工作。70年代初,农村普遍开展“两管五改”(管水、粪,改水井、粪池、厕所、猪栏、炉灶),美化环境的爱国卫生运动,推广压把井(手动泵井),逐步实现饮水水井化。株洲县洲坪公社大观大队,实现队队有水井、家家有密封粪池,并办沼气,使该大队钩虫感染率由1970年的20.5%降至1972年的1.6%,而社员劳动出勤率则提高29%。至1976年,全市共新建、改建水井1.13万口,有22个大队1359个生产队实现饮水水井化。1979年11月,全市各县(区)郊都建立了爱卫会组织。市爱国卫生运动贯彻中央“加强领导,动员群众,措施得力,持之以恒”的方针,开展以整顿市容、厂容和治理蚊蝇孳生场所为重点的群众性运动,将卫生建设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全年共开展6次大突击,出动93.8万人次,车辆840台次,清运垃圾、余土38.3万立方米,清除蚊蝇孳生地万余处。北区根治长达1100米的曹塘坝污水沟。1981年,株洲市参加联合国发起的“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十年”活动.推广压把井,至1986年全市农村共建压把井1.49万个。株洲市、攸县被评为改水先进市县。同年,全国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始,各单位坚持周末劳动和月末卫生日制度,街道实行七户一岗、门前三包(包卫生、护树、秩序),治理“脏、乱、差”。1984年,开展以治脏为突破口的爱国卫生运动,组织5县4区开展爱国卫生竞赛活动。1985年,在省爱卫会组织年度评比中,全市24个单位获省文明卫生单位称号。1986年,市及各县(市)区和大厂矿企业,均成立灭鼠指挥部,实施“统一时间、统一药物、统一方法、统一范围”的春季灭鼠活动,仅南区董家塅,投毒饵5500公斤,鼠密度由11.43%降为2.93%。1988年,组织灭鼠专业队,配制毒饵180吨,春、秋季灭鼠率分别达到93.53%和95.71%,年终实现省“一役达标”要求。1989年4月,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全市出动25万人综合治理市容市貌,出动宣传车46台次,印发特刊5000份,清运垃圾6500吨,疏通下水道1.76万米,消灭卫生死角1428处,创文明卫生单位24个(含省级卫生文明单位8个)。是年.全市农村65.36%的人口饮用清洁卫生水。1990年3月,省爱卫会授予株洲市“1989年度城市爱国卫生竞赛卫生达标市”称号。同年8月.市政府决定开展“爱我株洲,清洁株洲”活动,力争5年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年底,经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检查和省灭鼠考核验收组考核验收,株洲获1990年度“卫生达标市”和“灭鼠先进市”称号;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电力机车厂获全国“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市爱卫会办公室主任李仕奇获全国爱卫先进工作者称号,从事爱国卫生工作30年的12名工作者受到国家爱卫会表彰。
  二 医疗援助
  (一)援藏医疗队 从共和国成立到1990年,株洲市为支援西藏自治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共分3批计21人参加省统一组建的赴藏医疗队,支援西藏拉萨市等10个县(区)。医疗队员赴藏期间,战胜高原缺氧、骑马登山、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努力完成援藏任务。1977年,株洲市分队在队长罗天立带领下,全体队员重点协助建好区医院,发展三级医疗网,积极开展防治疾病工作,先后办了5期赤脚医生和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班。协助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办事处开办的防治点,设置了病床并能开展阑尾、疝气、白内障、甲状腺、剖腹产等10多种手术。该防治点在条件差、无血源、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一个陈旧性关节脱位,肱骨骨折病人做手术,历时3个半小时顺利完成。1978年元月,拉萨市城关区委、区革委召开双学先代会,授予株洲分队以“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服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之后又被评为“先进分队”。同年5月,队长罗天立代表湖南省医疗队出席了西藏自治区科学大会。
  (二)援外医疗队 1969—1971年4月,331医院张春参加国家援助越南医疗队。1972—1987年,株洲市先后4次抽调医务人员19人,参加湖南省组织的援外医疗队,分赴坦桑尼亚、塞拉利昂、津巴布韦3个非洲国家。医疗队员在出国期间,救死扶伤,弘扬人道,热心为病人服务,得到了受援国的赞扬和好评,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三)血防医疗队 1957年9月,株洲市派出两个医疗组共6人,支援常德专区血防工作。至1975年,又先后组织9批血防医疗队,奔赴湖区各县普查普治血吸虫病。医疗队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工作,创造出直肠拖网诊断血吸虫病新方法,提高了查病率,并为近6万人查病,治疗患者2600多人,做各种手述150余例,为当地培训赤脚医生56名。至1990年,株洲市共派出14批528人的医疗队,支援血吸虫病疫区的血防工作。
  (四)支农医疗队 1953年始,每逢春耕、双抢、秋收时节,市各医疗单位派出医疗队支援农业生产。1961年,农村水肿病、小儿营养不良、妇女子宫脱垂、闭经等疾病陡增,全市先后组织21批医疗队计1635名医务人员,配合当地医疗卫生部门进行普查普治。1975年1月,抽调86名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分赴株洲县云田、龙凤、平山等公社,围绕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开展防病治病工作。1980年后,为计划生育和紧急抗灾先后派出86批医疗队(手术队)计11260人,为灾区人民服务和农村落实计划生育绝育措施作出了贡献。
  三 苏区医药卫生
  1931年,苏区中央政府设立卫生管理局。次年,湘鄂赣苏维埃政府设卫生科。1933年,各级苏维埃政权均设置卫生运动委员会,以推动卫生运动的开展。各级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群众打扫厅堂、除粪灰、洗沟渠、去污泥、打扫坪场、街道、整理室内及个人卫生;禁吃生冷或死腐食物;发动赤卫队、儿童团捕鼠灭蝇,开展检查竞赛,对优胜单位,予以表扬奖励。通过卫生运动,有效地改善了苏区卫生面貌,保障了苏区军民健康。
  1928年7月,酃县工农兵政府组织中草药郎中,在酃县大院的大坝里成立红军休养所,有医务人员5名,主要采用中草药治疗伤病员,并负责宣传卫生防疫知识。井岗山根据地失守后,红军休养所停办。次年7月,在大院西坑成立酃县红军医院,工作人员仅2人,廖德佑任院长,李坤光为医师,中共酃县县委从各乡苏妇委会组织5名青年妇女到医院一边护理伤员,一边学习医护基本知识,如打针、敷药、包扎伤口等。至1931年8月,有医护人员7人,病床20多张。红军医院在遭严密封锁,药品奇缺时,医护人员和轻伤员上山采草药,救治了许多伤病员,手术时用野生魔芋、七叶一枝花等草药水剂作麻醉剂,减少了伤病员痛楚。1933年冬,第五次反围剿时,江西遂川红军医院迁来酃县,与酃县红军医院合并为酃遂红军医院。该院设在策源老厂里,下设两个分院。一分院设石板头收重伤员,二分院设田心收轻伤员,共有200多名伤病员。次年冬,国民党军队数千人,分兵4路,围剿酃县石禾坪老厂里。县级机关人员分散打游击,留下10多个医护人员看护伤员。由于国民党军队四面包围,医护人员与轻伤员乘夜分3路强行突围,13名医护人员中仅存8人,100多名没有武装无力抵抗的重伤员来不及转移惨遭敌人杀害。
  四 株洲市红十字会
  1956年9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株洲分会成立,随后建立区红十字会2个,基层组织11个,发展会员2532名。1965年,红会重新选举委员会,整顿恢复区一级红会,充实基层红会组织,继续发展新会员。“文革”期间,红会工作停顿,义务献血中止。1988年7月2日,市红十字会恢复。1988—1989年,市辖东南北郊4区及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酃县相继成立红十字会,建立基层组织23个,发展会员3000余名。1990年,建立基层红十字会220个,有会员2.74万人,并积极开展敬老助残、募捐救灾和“5·8”世界红十字日宣传等活动。同年7月,市教委与市红会在酃县联合举办株洲市首届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在这一年里,中色三建二公司子弟学校、栗树山小学会员办起了红十字卫生小报。南区红十字会组织青少年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的“我与红十字”征文竞赛活动,全市有17篇优秀作文参加市会举办的征文比赛,4篇优秀作文获奖,南区红十字会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组织奖”。南区红十字会率先倡导组织会员为烈属、残废、孤老、五保户,实行“三定一包”(定时、定点、定对象、包服务项目)服务,全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积极响应,至1990年底“三定一包”服务对象达300余人。市红十字会还配合市“三康办”,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白内障等3项康复手术。酃县由红十字会牵头,民政搭台,卫生“唱戏”,为残疾人做康复手术100余例,使50多名双目失明者重见光明,40多名双下肢运动严重障碍者行走自如。
  1988年,市红十字会创办株洲市红十字皮肤专科医院。1989年,创办株洲市口腔专科专家门诊部和市创伤药物研究所,并研制出“伤痛一搽灵”(后改为伤痛外搽灵)。该药获准外销批文,并获国际传统医学康复医疗用品展览金奖,1990年还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带入亚运会的专用药品之一。酃县红十字会门诊盲姑娘张爱武医生,一年按摩治疗病人2400多人,中共酃县县委将她树为“青春楷模”。
  市红十字会,在对台服务及国际交流方面,作过一些有益工作。1989年,接到台湾查人转信表格和红十字通讯110份,为株洲市居民发出去台湾查人表格20份,已找到17人。1989年7月,接受西德盲人基金会的赖赫曼先生,捐给市二医院14000马克的眼科治疗器械。10月,与酃县红会联合接待瑞典皮肤专家斯坦·斯特罗姆及夫人,接受他们为酃县龙景山医疗站的麻疯病人治病12天和捐赠价值2000多元的50双防足蹠溃疡的硬板鞋。1990年,接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转来查人表格2宗;办理大陆台属寻找在台亲人表格15宗,找到1宗;协助本市台属办理赴台探亲和接受遗产事宜2件。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