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急救与血液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4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急救与血液供应
分类号: R459.7
页数: 2
页码: 536-53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卫生的西医的急救与血液供应的急救、血液供应的内总介绍。
关键词: 西医 急救与血液 供应

内容

急救 50年代,现场急救是采用电话传呼,医院派救护车和医护人员携带简单的急救药品及器材,到现场对病人进行伤口包扎、骨折固定、徒手心肺复苏、注射强心剂和呼吸兴奋剂等对症处理,但由于交通工具和急救器材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伤病员仍来不及抢救或在转运途中死亡;门诊急救比较简单,一般进行对症治疗后,立即送入病房抢救。60年代,市办医院和大型职工医院门诊设急救室,装备常用抢救药品及氧气,危重病人经急救室抢救病情稳定后送入病房进一步治疗。70年代初,醴陵县人民医院设急救室。70年代末,大部分县办医院、地区医院及大型卫生所,陆续建立急救室,急救工作向县以下医院普及,许多危重病人就地得到及时抢救和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1985年5月,市一医院成立急诊科,分设急救室和观察室,有床位18张,配置内、外、儿科急诊医师20人,急诊护士18人,成立7人组成的救护队,装备自动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电除颤器、洗胃机、麻醉机、气管切开包及气管插管装置、开胸包等急救医疗器械,24小时开放急诊和出动救护队抢救。该科5年内抢救危重病人5163人次,抢救成功率96.50%,其中多次成功抢救因车祸和意外事故受伤的大批伤员。80年代末,全市县以上综合医院相继成立急诊科,装备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培训急诊专业人员,组织模拟急救演习,推动了门诊急救工作的发展。1990年,全市急诊21.34万人次,死亡240人,留观察5.65万人次,死亡65人,死亡率为0.1%。
  据统计,全市各级医院开展急救以来,共抢救氯气中毒2起213人,成功率达100%;抢救食物中毒13起1434人,死亡4人,成功率达99.8%。其中1966年3月26日,市农机厂职工食堂因误用氯化钡当明矾炸油条造成168人中毒,为抢救中毒者全市立即总动员,并在省内上级医院、兄弟地市医院、解放军医院、制药厂、重庆和武汉及上海医药公司的大力支援下,事故迅速得到妥善处置。
  血液供应 50年代初,多为无组织的贫困市民及农民到医院卖血。50年代末,出现私人献血队,献血者须经人介绍方能卖血,因缺乏必要的健康检查,血液质量难以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无保障。60年代初,市卫生局为保障献血者的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建立个体献血管理制度。1965年,市红十字会成立医疗急救助血站,是最早的民间供血团体。1968年9月,市一医院建立血库,供血量由建库初期的每月3万毫升,逐渐增加到每月15万毫升,除供应本院用血外,还向全市无血源的医疗单位供血。1981年5月,市二医院血库建成供血。1990年,全市供血量达500万毫升,能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