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妇幼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3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妇幼保健
分类号: R17
页数: 6
页码: 504-50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卫生的妇幼保健的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妇幼卫生 妇幼保健

内容

民国30年,湘潭县卫生院株洲分院,有1名助产士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但因传统观念及文化、经济等原因,收效甚微。
  50年代起,相继建立市、县妇幼保健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和开展妇幼保健工作。1979年后,市区各区建立妇幼保健站,至1983年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逐步健全完善,大多数所、站扩建和新建了业务用房,医疗器械不断更新,拥有B型超声诊断仪、胎心监护仪、万能手术床、300mAX线机等设备。1984年后,各院、所、站均开设了妇保、儿保、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专科门诊,开设病床109张。1990年,全市有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不含厂矿),保健专业人员3196人(其中市级163人,县级129人,乡级专干186人,兼干299人,村级接生员1835人,会接生的女赤脚医生584人);有县级以上医院妇产科病床666张,小儿科病床325张,产科医师320人,儿科医师177人,妇女、儿童一般疾患均能就地诊治,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
  一 新法接生
  50年代,城乡普遍培训新法接生员和改造旧产婆,采取分批集中训练的方式,讲解妇女生理构造,传授产前检查、消毒接生断脐等操作方法,推行一睡、二查、三消毒的新法接生。至1956年,共培训新法接生员196人,改造旧产婆78人;农村每个乡建立中心接生站,每个自然村建立3~4人接生组,区卫生所妇幼医生定期到中心站开展业务辅导;城区街道以居委会为单位组织接生站,接生员巡回为孕妇作产前检查,产后访视。1957年,全年出生8953人,新法接生5356人,新法接生率为59.8%。1964年,城市新法接生率达95%以上,农村为90%左右,成为全省普及新法接生先进市。1978年,县郊将接生员纳入合作医疗管理范围,合理解决接生员劳动报酬。1985年,醴陵市、攸县、茶陵县、酃县的新法接生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3.7/万,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降至1‰以下,至1990年全市新法接生率上升到98%。
  二 围产期保健
  1977年,卫生部提出开展围产期保健。1982年,城区实行新生儿、孕产妇两个系统管理后,新生儿、孕产妇死亡率均有所下降。1983年,醴陵县妇幼保健所在栗山坝乡进行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服务合同制试点,其婚前检查、产前检查、分娩以及婴儿计划免疫接种和健康检查的作法,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1984年,全市开展围产期保健。1985~1986年,醴陵市妇幼保健所参加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地区性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分析研究课题”,通过死因分析,提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应建立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和加强围产期保健等5个方面见解,受到中央重视。1988年,全市在继续开展围产期保健的基础上,由有经验的妇产科、儿科、妇幼保健医师组成围产期保健协作组,加强各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联系,提高产科、新生儿科的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围产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并制定出《株洲市围产期保健常规》,编印《株洲市围产期保健手册》,围产期保健走上规范化轨道。1990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区达95%,农村达90%;孕产妇死亡率城区为0,农村为4.9/万;围产儿死亡率全市为11.8‰,低于全国标准。
  三 妇科病防治
  50年代,株洲苎麻纺织厂、湘江机器厂、株洲机车车辆厂、汽车配件厂,在职工医院配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开展女工卫生工作。市妇幼保健所组织妇幼医师深入工厂企业,推行“四期劳动保护”(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后增加更年期)。1956年,农村推行“三调三不调”的妇女劳动保护措施(即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妇科病发病率有所减少。1958年“大跃进”中,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加之随后的国民经济困难,营养不足,部分妇女出现水肿、闭经、子宫脱垂等疾患。1961年攸县妇科病普查,全县子宫脱垂、闭经等妇科病患者达3.54万余人;醴陵县在已婚妇女中,查出各类妇科病患者达3.75万余人(其中子宫脱垂5718人,占患病人数15.3%),并对子宫脱垂病人给予免费医疗和供应营养物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1962年,市妇幼保健所对株洲苎麻纺织厂、汽车配件厂等6个单位859名女工进行妇科病普查,其宫颈炎、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70%。为此,全市继续推行“五期劳动保护”,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建立女工专用卫生室,改盆浴为淋浴,设置哺乳室、妈妈房、孕妇工间休息室,并为厂矿企业培训一批保健员。同年,农村恢复“三调三不调”的妇女劳动保护制度,妇科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73年,市妇幼保健所汇集中医名医研制“妇科千金片”,治疗妇科慢性炎症,经8600余例临床服用,显效率达96%以上。是年,妇幼保健所组织对全市8万多名女职工进行防癌普查,宫颈癌患病率为7.85/10万,乳腺癌为3.10/10万。1978~1980年,对农村妇科病进行复查,共查出子宫脱垂病人828人,尿瘘29人,均给予及时治疗。1973~1990年经过三次大规模普查,全市妇科病实查12.77余万人,查出妇科病患者5.72余万人。1990年,全市200名女职工以上的厂矿企业,设置专门卫生室125个。
  四 婚前检查
  1988年,全市实行婚前健康检查,由医生提供保健指导,并发给合格证方可结婚。1989年,受检1.20万人中,仅乙型肝炎就有700人,其中有些人为饮食、副食、肉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1990年,市妇幼保健院婚检8233人,受检率为95%,正常为89.2%.异常为10.8%。通过婚检,查出许多不易察觉的疾病,使之得到及时治疗。
  第二节 儿童保健
  一 托幼卫生指导
  50年代末,厂矿企业、街道及农村普遍开展托幼工作。郊区淦田公社宏图大队幼儿园在防病、生活、教养、设施方面成绩突出,1960年获全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市妇幼保健站派出妇幼医生,到基层推行一人一巾一杯一碗的饮水、淋浴卫生制度,对农业社办的农忙托儿所着重改变喂养方法,革除口对口喂食、指头喂食、不定时喂食、不按期断奶和共用毛巾、共水洗脸等不卫生习惯.加强防病措施,指导保育员进行晨间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预防传染病交叉感染。随后,市妇幼保健所妇幼医生深入工厂企业,配合职工医院和中心联合诊所举办训练班,建立健全卫生制度,设专职或兼职保健员负责防病工作。70年代,各托幼园所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传染病预防措施基础上,加强对儿童饮食卫生管理,培养儿童饭前及便后洗手习惯,实行餐具消毒,把住病从口入关。80年代,一些大中型托幼园所均配备专(兼)职保健医生,定期对入托入园婴幼儿进行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身长、体重等生长发育监测评估。
  儿童营养 60年代,市妇幼保健所对市干、湘江机器厂、田心机车车辆厂、长江工具厂、株洲麻纺厂、株洲选煤厂、株洲电厂、株洲汽车配件厂的幼儿园,开展营养调查和小儿喂养指导。1960~1962年,市场物资供应紧张,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剧增。据对麻纺厂等3个幼儿园301名儿童检查,营养不良占37%。全市推广“瓜菜代”,增加副食品供应,调剂伙食花样,使营养不良及时得以控制。7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改善,一些托幼园所的伙食有很大改善,中度营养不良儿童显著减少。1980~1983年,市妇幼保健所派出儿保医师,深入园所指导儿童喂养,培养儿童具有良好饮食习惯。1990年,全市212个托幼园所,有85%开办伙食,实行三餐一点,代量食谱,受托儿童患病率明显下降。
  二 儿童健康检查
  1950年,醴陵县于“六·一”国际儿童节前,举办儿童身体健康比赛,受检儿童2996名,复检232名,评出健康儿童25名,县人民政府授予“好儿童”称号。1952年起,城区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在托幼园所、小学开展健康检查和比赛。各县(区)根据本地条件,亦开展规模不等的健康检查和评比活动。1979年国际儿童年,全市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大规模健康检查。市卫生局、妇联、教育局联合开展全市健康儿童比赛,表彰48名健美儿童和湘江机器厂等8个先进托幼集体。攸县组织48名医务人员,对5个厂矿、7个公社的10387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并免费发放驱虫灵片6158瓶、驱虫净片936瓶,为12.58万名儿童治疗蛔虫病,驱蛔率达90%以上。1980年,市妇幼保健所组织县(区)和大型企业医疗保健部门,开展7岁以下儿童的第2次大规模健康检查,受检率城区达80%,县、郊达50%。对查出有疾病和生长发育有缺陷的幼儿,各地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矫治,矫治率为80%。1989年5月,开展“热爱孩子月”及健美儿童评选活动,全市城乡2.3万0~6周岁儿童参检,评出健美儿童165名。1990年,全市开展第3次大规模儿童健康检查,实检113268人。检查项目在原有儿检、计免、智测、多动症、推拿、体弱儿、龋齿防治、营养计算等基础上,又新设体弱儿系统管理建卡,进行系统治疗观察。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