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传染病 地方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3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传染病 地方病防治
分类号: R51
页数: 12
页码: 492-50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卫生防疫的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的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寄生虫病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传染病 地方病防治

内容

民国35年,醴陵县设检疫站开展预防接种,因疫苗昂贵,接种面小,不能控制传染病流行。1952年,市卫生防疫站建立疫情报告制度。1953年,列出应报告甲、乙、丙3类18种传染病。当时,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百日咳、白喉、疟疾、痢疾等。1962年,东南亚国家流行霍乱,株洲市积极预防防止传入。1967年,为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成立株洲市防治脑膜炎指挥部。1978年9月,宣传贯彻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0年,整理分析1953~1979年疫情资料,编辑成册。1981年,制订《株洲市疫情管理工作细则》和《株洲市传染病访视处理工作细则》,健全三级疫情报告网。1989年8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传染病有甲、乙类24种,丙类11种。1990年,建立实行预防传染病为主,防治结合,分类依法管理的体制。
  一 传染病防治
  (一)烈性传染病
  天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醴陵县罗如锦从广东学得接种牛痘苗术。道光八年(1828),湘潭县始种痘。民国10年,茶陵李咏梅创办牛痘局。36年,湘潭县挽洲(现株洲县王十万乡)小儿患天花者,日有数起,两个月内死亡15名患病儿童。
  1950年始,境内分春秋两季种牛痘,全年种牛痘6.7万余人,以后每年接种,有效地预防了天花。1966年10月,全市突击接种牛痘20万人次。1979年,对1~2岁儿童初种,7~10岁儿童复种。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1981年,株洲市停止种牛痘。
  霍乱、副霍乱(102病、2号病) 民国期间,曾数次霍乱流行。民国29年,攸县暴发霍乱,国民革命军新兵1个连,两日内死100余人。次年,朱亭镇流行霍乱,汪家井一带30多户一月内死40余人。1950年,醴陵县阳三石火车站、茶陵汽车站,实行交通检疫。60年代,世界霍乱流行,株洲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群免疫力的对策。1961年,株洲设临时留置站。1962年,成立市防治霍乱领导小组,市二医院定为收治病院,株洲火车站建立检疫站,实行交通检疫。是年,有8.5万人接受预防接种。1963年,由市公安局、卫生局组成株洲市“2号病”防治指挥部,继续设立留置站,建立季节性肠道门诊和株洲中心检验站,负责疫源检索和病源学鉴定;组建两个共40人机动队,4~6月共预防接种19.4万人次。1964年,建立10个肠道专科门诊,做到专人、专室、专设备、专登记,完成22.6万人次预防注射。70年代,肠道门诊数量逐年增加,多次培训检疫人员,加强水源检索,每月定点检测水样12个,同时也加强沿海地区进入市内的水产品检索。1980年,在市防疫站建立“2号病”留置站。80年代,加强以预防“2号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外环境检测。1981年,“2号病”传入湖南省,株洲加强肠道门诊,做到“有疑必检”,流行季节“有泻必检”。1983年,5县4区健全防治“2号病”领导小组,全市建机动队28支,254人。1984年,株洲长途汽车站、清水塘汽车站、轮船码头、火车站实施交通检疫,城区湘江段、酃县和茶陵县洣江段,检出不凝集弧菌。1985年9月26日,株洲县报告1例“2号病”,现场调查后采取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及其活动场所追踪观察、采样、投药、划定疫点、实行封锁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1989年9月5日,城区发现1例“2号病”,至年底全市共发生42例,其中死1人,为水型暴发流行。同年12月2~5日,发生第2次食物型暴发流行,发病28例。以上两起均为稻叶血清嗜菌生物型Id。疫情发生后,各级防疫站严格封锁疫区,加强流动人口、饮食卫生管理,以防疫情蔓延。1990年,株洲市参加全省七地市“2号病”联防协作片,加强外环境检测。
  (二)季节性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1957年,全国流感大流行,株洲市发病率为428.50/10万,部分学校、工厂停课停产。同年,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范围。1958年,流感再度大流行,株洲市发病率2613.04/10万,病原为甲型流感病毒。1974年,株洲县龙潭公社1400多人患流感,因并发症死亡22人,经13天积极防治控制疫情。省卫生防疫站证实为甲3型流感。1981年6~8月,全市范围内发生以青少年为主的新甲1型流感。1987年,市防疫站首次在省内用微量血凝试验测定各年龄组流感抗体种类和浓度,从人群抗体谱分布结合流感病毒变异的规律,可预测流感的流行规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 1954年有疫情记录。1957、1959、1967年3次大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02.67/10万、322.1/10万、605.22/10万。1967年,“红卫兵”大串联,流脑大流行,成立市防治脑膜炎指挥部,采用熏、滴、漱、隔、查、治综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1972年,在火车站、公共场所等地用香芋油、呋喃西林、盐开水预防给药,并宣传预防流脑的卫生知识。同年,调查1138人,病原为A、B、C三型。1980年,用冻干A群纯疫苗接种反应和效果观察,免疫保护率达100%。1987年,采取块块轮流免疫法,发放菌苗26万人份,茶陵县、攸县、株洲县接种率达90%以上。1990年,发病率0.90/10万。
  白喉 1950年,醴陵县接种白喉类毒素。1953年,城区发病86例,死15人。1977年冬至次年春,白喉发病率为历史最高纪录,达72.76/10万,呈暴发性流行。其中以株洲县鸿仙公社最为严重,共发病600人,死6人,经采取综合措施防治,45天内控制疫情。
  1985~1986年,醴陵市进行人群白喉抗体测定,成人免疫水平高于儿童。1990年,白喉发病率控制在0.03/10万,达到国家控制水平。
  麻疹 1953年,株洲市麻疹流行,发病率1162.73/10万,全市成立3个麻疹防治组。1958年,发病率高达3308.96/10万。1966年,使用麻疹疫苗,发病率明显下降。1971年,发病率为1108.37/10万。流行特点农村高于城市,使用麻疹疫苗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变化。1976年后,发病年龄高移,发病率逐渐被控制。1990年,发病率已控制在0.61/10万。
  脊髓灰白质炎(下称灰质炎) 1957年,始有疫情记载,发病率为7.02/10万。1961年,使用液体口服灰质炎疫苗。1968年,发病率达10.30/10万。1989年3月至次年2月,发生I型灰质炎暴发流行,发病60例,发病率为1.74/10万,死1人,其中茶陵县发生57例,占总发病数的95%,主要原因是计划免疫工作不落实。
  传染性肝炎 1957年,流行传染性肝炎。1958年,再次流行,发病率达135.60/10万。是年,成立市防治肝炎领导小组。1973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传染性肝炎防治方案(草案)》,开展HAA抗原检测,印发卫生防疫资料,广为宣传。80年代,以预防乙型肝炎为主。1982年,茶陵县调查人群HBsAg携带者,阳性率13.62%,高于省标准化阳性率10.66%。1986年,攸县二中因饮食卫生不良发生传染性肝炎暴发流行(300例)。1987年,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地处交通枢纽的株洲市,因预防措施得力,幸免流行。1990年,使用甲肝疫苗效果良好,13家厂矿医院将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列为儿童免疫程序。是年底,肝炎发病率为92.59/10万。
  痢疾 50年代,痢疾发病率最高达1837.75/10万。1975年,市防疫站对痢疾菌型调查,株洲市以福氏2α型为主,占81.19%,至60年代明显下降。1977年菌群变迁为宋内氏为主。1980年后,又转为以福氏菌型为主,发病在120~284/10万之间。
  (三)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1962年,城区首次确诊4例钩体病。1964年,检测郊区茶元大队,感染率为21%,驻军为10.68%,农民为44.40%。1973年,醴陵发现343例,死8人;株洲县发现50例,死2人,患者均未预防注射。1973~1974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株洲境内为疫区,带菌动物以黄胸鼠、罗赛鼠(田鼠)为主,次为牛、狗、猪;主要流行菌群为波摩那群(醴陵县)、澳洲群(醴陵县、株洲县、郊区)、黄疸出血群、流感伤寒群(株洲县)。1986年,发病421例,疫情波及3个县(市)郊。1990年,发放菌苗25万毫升,年发病率22.30/10万。
  流行性出血病(简称出血病) 1981年,株洲市首次诊断2例。1986~1987年,在市郊区、茶陵县调查94份人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阳性4份;536只鼠肺EHF病毒病。证实株洲境内存在出血病疫源地。
  流行型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1952年,株洲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医院首次报告2例。1954年,市接种乙脑疫苗。1957年,市卫生局成立防治乙脑指导小组,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积极防治。1965年发病率为23.25/10万,1972年为24.45/10万。这两年为发病高峰年,以后逐年下降,至1990年降为6.03/10万。
  狂犬病 1953年,疫情纪录发病率为1.8/10万。60年代,开始使用狂犬疫苗,但发病率不高。1981年,狂犬疫苗及血清实行收费供应,但仍不能满足需要。1983年,株洲县畜牧水产部门耗资万元实施家犬免疫,收效不大。1986年,狂犬疫苗供应紧张,发生狂犬病27例,死27人。80年代,市政府曾多次发文禁止城市居民养犬,但收效甚微。
  炭疽病 1973年9月,株洲铁路到达场卸下4头患炭疽病牛,140人分食3头,1人感染发病。疫区由铁路卫生部门彻底消毒,接触人员作医学观察,疫情未再扩大。
  (四)慢性传染病
  性病 民国时期,株洲镇娼妓活跃、花柳病甚多,成为诊所的主要业务。1949年10月,人民政府宣布取缔娼妓、卖淫,后经彻底查治,性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绝迹。1982年,株洲市又发现绝迹后的首例性病。1986年,市立一医院门诊发现98例。同年,市公安局、卫生等7个部门,组成株洲市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建立防治监测中心。1987年,市卫生局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性病防治监测网点。报告的性病有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1987~1988年,报告907例,其中淋病占71.67%,但未见梅毒。市防疫站及时购置监测仪器,开办性病防治学习班,举办性病防治知识展览,广泛宣传性病防治知识,为重点人群强制普查普治,多次发现家庭传染,甚至小学生也有受染者。1990年,成立市性病防治监测中心。
  结核病 1954年,中国防痨协会株洲支会成立,并作结核菌素试验2432人,接种卡介苗1003人。1958年普种卡介苗,1966年后中断,1975年恢复。1985年9月,全国第二次肺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抽取攸县涟滩村、酃县中园村两个点3217人,确诊37人,患病率为1.15%。1986年,制定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和考评方案,举办防痨痰检学习班,成立市结核病防治所(防疫站内),并配置200毫安X光机1台,组成2266人的防痨队伍,使防痨工作走上制度化经常化轨道。1987年,茶陵县被定为省防痨重点县,县政府拨专款5000元,成立县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结核病管理实施方案,建立结核病发现、管理试点。次年10月,经省卫生厅考核验收合格。同期,全市查出各种结核病6610例;开设门诊54个,健全3级防疫网,加强了防治与管理。1989年,省卫生厅授予酃县防疫站“1988年结核病人防治、管和1989年结核病人发现达标单位”称号。1990年,调查郊区、株洲县3983人,发现肺结核24人,患病率0.60%。
  麻疯病 清康熙年间,酃县即有麻疯病记载。1958年,酃县龙景山医疗站正式收治病人。1970年,茶陵县首次组织全面普查,历时5个月,调查3000多个生产队,查出麻疯病人13人,随即送酃县治疗。1984年,龙景山医疗站被评为省优等医疗站。1986年,市卫生局委托龙景山医疗站举办5期麻疯病防治知识学习班,培训156名防治人员。同年,使用W、D、T三联疗法(氨苯、利福平、氯苯酚嗪)治疗病人。全市经多年积极防治,至1989年患病率控制在0.16‰,已接近国家基本控制麻疯病的指标(0.1‰)。
  二 地方病防治 株洲境内地方病有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地方性甲状腺(简称地甲病)、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其中地甲病流行区域较广,患病人数较多。1956年,茶陵县在中堡乡、西坑乡重点调查,患病率为14.90%和34%。1978~1986年,普查确认株洲县长冲、八斗、龙潭、龙凤,茶陵县平水、湖口,酃县城东、城关、平乐、船形,醴陵市官庄、桃花等12个乡,为地甲病区,查出病人10458人。
  1984年,成立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市卫生局制定1984~1990年地方病防治规划,市防疫站建立地病科,各县(市)防疫站建立防保站,健全由乡村医生负责的防治网络,先后办各类学习班85期,培训医生、检验员788人次。1985~1990年,醴陵市、茶陵县、酃县先后通过省卫生厅考核验收,地甲病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三 寄生虫病
  钩虫病1958年,开展钩虫病普查,感染率在20~30%,郊区朱田铺公社达80%。1960年,茶陵县钩虫感染率在40%以上。1964年,在郊区园艺场首次鉴定虫种为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钩虫,两者之比为43:1,雄雌之比为1:1.69。70年代,使用敌百虫、灭虫宁、噻咪唑等驱虫。1978年,推广“反复查治病人,控制传染源,消灭钩虫病”方案。1979年,经反复查治,人群感染率由36.3%下降为7.8%。1980年,开展基本控制钩虫病流行地区自然回升规律的研究。第1年自然回升率为0.28%,第2年为0.71%(多为新迁入的阳性人口),第3年为2.78%,第10年为2.04%。
  疟疾 民国33年,境内流行疟疾,从湘江边至郊区百井冲10余公里范围内,几乎家家有病人。50年代,因大批基建民工从高疟区进入株洲市,扩大了疟疾传染源。城区采用百乐君、扑疟母星、阿的平免费治疗,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作为抗复发治疗。1965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防治疟疾4年规划》。1966~1980年,境内疟疾发病率已小于5/万,其中茶陵县自1976年即控制在1/万以下。70年代,采取发热病人作血检;检查带虫人群,管好流动人口;用血清学方法侦察和防治效果考核;组织联防等方法防治疟疾。1980年,着重对现症病人和休止期治疗及发热病人血检,搜索传染源。1985年,进入灭疟后期管理。次年,茶陵县经省卫生厅考核,灭疟达标成为全省首批基本消灭疟疾的5县之一。1987年,攸县,酃县达到“基本无疟县”标准。同年,省卫生厅颁发株洲市基本消灭疟疾合格证书。
  1980~1990年,全市累计根治疟疾病人458例,休止期根治3303人次,预防服药1.42万人次,发热病人血检53.50万人次,检出阳性387人,检出率为0.07%。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