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3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85
页数: 30
页码: 474-503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卫生的卫生防疫的劳动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卫生防疫 检疫 卫生检疫

内容

第一节 卫生防疫
  一 工业劳动卫生
  1958年,市卫生防疫站设劳动卫生股,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60年代陆续开展游离二氧化硅和粉尘浓度及大气污染、工业废渣测定,并进行矽肺检查、职业中毒体检和铅、苯、汞、氰化物、锰、石油、一氧化碳等专题调查。市卫生防疫站编印《劳动卫生专辑资料》和《工厂车间保健员手册》发到车间。1963年8月,成立市首届尘肺诊断小组。1975年4月,成立市职业病防治院,设病床50张。1979~1985年,对市属县级以上全民、集体企业的铅、苯、TNT、汞、有机磷等毒物,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建立劳动卫生和职业病档案。1988年7月,成立市劳动卫生监督监测站。1990年,市职业病防治所设有职业病、劳动卫生监督监测等13个科室,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配备专(兼)职防疫人员130名;全市共有专业人员370人,职业病治疗观察床140张,已形成劳动卫生监督监测、职业病防治研究网络。
  (一)尘肺调查与防治
  1 调查
  矽肺 1958年湘东钨矿开始定点定期测尘。1959~1961年,市卫生防疫站对市属28个厂矿粉尘调查测定,粉尘浓度超标5~70倍,最高达1570倍;体检6162人,查出矽肺47人。1965年,对97个厂矿10304名接尘工人进行矽肺普查,用滤膜测尘法监测136个作业点,77.2%作业点超过国家标准,确诊矽肺75人。1971~1975年,对全市54个工厂6826名职工体检,5950人进行矽肺照片,新发现矽肺16人。1984年,普查醴陵县、攸县、茶陵县、酃县等县属以上9个煤矿的井下粉尘作业工人2573人,又发现矽肺50人,可疑矽肺553人;测粉尘点44个,超过国家标准4个,合格率为90.9%。
  陶工尘肺
  1985年,调查醴陵市6家瓷厂720例陶工尘肺,发病年龄平均为57.9岁,平均工龄为23.1年,进级年限亦较一般金属矿山矽肺和煤矽肺为长。X线表现以肺野呈玻璃样改变和网状阴影为主,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1990年,对株洲市19个陶瓷企业1144名陶工尘肺(其中死亡149人),进行死因与预期病程调查分析,大部分为50年代公私合营企业因防护措施差,粉尘危害严重所致。当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其中粉碎工种的粉尘浓度最高达418mg/m3。平均发病年龄59.79岁,接尘工龄28.59年,死亡年龄62.3岁,病程5.69年。
  谷物尘肺 1986年,调查市大米厂谷物粉尘对工人健康危害。监测作业点14个,谷尘浓度为5~266mg/m3,大于5微米尘粒为86~96%,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平均为11.85%。调查85名接尘2年以上工人,其中11名患谷尘肺,患病率为12.94%;18名可疑谷尘肺,检出率为21.18%。患病工龄最短为13年,最长为30年。患病率随工龄增长而上升。11例谷物尘肺中,清谷工8例,明显高于其他工种。
  木工尘肺1979年,检查市木材公司108名木工,检出32例木工尘肺,接触木材以以松、杉、樟木为主。作业点监测,有机成份占42.5~42.9%,木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2.8~13.2%。
  石膏尘肺 1965年,市卫生防疫站对1956年停办的湘潭、浏阳石膏矿离矿工人进行调查,发现国内外罕见石膏尘肺。检查85名工人发现石膏尘肺33例,总发病率为38.8%。1965~1974年,经过近10年的动态观察共确诊石膏尘肺44例。
  附 首次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1988~1990年,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参加首次全国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211个粉尘作业单位27758人,有各类尘肺病人3648例,其中现患病人2909例。尘肺发病在1960~1965年和1977~1986年,形成两次高峰。I期尘肺平均发病工龄20.73年,发病年龄49.28岁,晋期年限平均4.23年。累计病死率20.26%,各类尘肺并发肺结核的病死率明显增高。尘肺病人50%集中在醴陵市,其次是茶陵县,主要集中在陶瓷行业和有色金属砂矿和煤炭系统的开采企业。尘肺种类以矽肺、陶工尘肺、煤工尘肺发病严重。工种以凿岩工发病最高,其次是成型工、主采煤工。陶工尘肺发病率高是株洲市尘肺发病特征。
  2 防治
  1956年,用25%枸椽酸钠静脉注射治疗矽肺。60年代改用口服桑寄生、克矽平。1962年,市中医院开设职业病门诊。1963年,成立市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制定防尘措施100条,在全市各企业推广防治“八字方针”(革、水、风、密、管、护、散、查),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学调查,设工人健康卡片和档案。1963~1965年和1968~1970年6年中,政府拨款85.69万元用于尘肺防治工作。每年企业有专款用于工艺流程改革、除尘通风、降温等设备的更新以及个人防护用品和营养保健,定期组织接尘工人体检和岗位粉尘浓度监测监督,发现尘肺病人及时脱尘、及时治疗,对长期从事粉尘作业工人定期、分批组织易地疗养。1977年用汉防已甲素治疗矽肺。1980年用胰弹性胶囊治疗矽肺。1990年,全市有职业病防治、疗养病床360张,使尘肺等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职业中毒调查与防治
  1 调查
  铅中毒调查 1961年,市卫生防疫站对株洲日报社印刷厂发生铅中毒进行调查和试验。中毒原因为印刷工人用报纸包馒头放入沸腾的铅水中烤黄食用和部分工人在铅作业中饮食等。通过岗位测定和食物化验,铅超过国家标准,检出11人中毒,给予及时治疗。1964年10月,调查某厂铅作业场地,空气中铅浓度超标194.9倍。1971~1975年,对21个单位15个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测定和1380名铅作业工人普查,诊断轻度铅中毒13人、铅吸收11人,均进行排铅治疗。
  苯中毒调查 1955年,市卫生防疫站测定某厂喷漆车间空气中的苯浓度,其客车下端苯浓度62.5PPm,超标1倍。1962年,体检6个工厂1227名苯作业工人,疑苯中毒92人,中毒58人。1974年,对1445名苯、甲苯、二甲苯作业工人健康检查,诊断苯中毒4人,观察对象20人;并对17个工厂394个苯作业点测定,有43.6%的作业点超过国家标准。1979年,对169个单位普查,体检5450人,苯作业1321人,测定苯作业点175个,合格率占61.93%,诊断慢性苯中毒3人,观察对象21人,并收住院治疗。1982~1985年,对全市38个系统132个全民企业和162个县属集体企业进行苯、甲苯等毒物普查,市化工助剂厂、农药厂、印刷厂、陶瓷研究所等车间,空气中苯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最低超过0.84倍,最高3倍。1989年,对全市进行慢性职业性苯中毒普查表明: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全部使用含苯混合物及工业纯二甲苯,监测65家企业115个作业点,与1979年“五毒普查”相比,苯作业厂矿减少99家,合格率由61.93%提高到97.30%。主要是企业革新工艺,加强密闭通风,采用无苯或低苯溶剂代替高苯溶剂,停止用苯生产有机氯农药。
  二硫化碳中毒调查 1973~1975年,市卫生防疫站体检市选矿药剂厂252名作业工人,对其中138人进行尿肌肝酸及血清铜兰蛋白测定,诊断二硫化碳中毒3人,观察对象5人,均予治疗。
  聚氯乙烯中毒调查 1983年,市职业病防治所对株洲塑料厂聚氯乙烯合成树脂车间137名作业工人进行调查,测定22个作业点,其中88名工人进行指(趾)骨末端X线检查,患有肢端溶骨症者占作业工人的39.3%。
  2防治50年代初,工人作业环境差,个人防护及监测技术落后,职业中毒时有发生。60年代,不断更新设备,改革工艺流程,降低了有毒有害物质对工人的危害。田心机车车辆厂采用无光电焊,有效地防止了电光性眼炎和皮炎,研制乙炔自动加料机,防止砷中毒。331厂用氯化电镀液代替氰化电镀液,防止了氰化物和铬中毒。1962年用鲨肝醇、核甙酸、维生素治疗苯中毒。1965年,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用依地酸二钠钙和中草药治疗铅中毒,并采用苹果胶驱铅;对有毒有害作业岗位定期监督监测和作业工人体检;加强工人防护,改进工艺流程,增加通风排毒设备;及时治疗职业中毒病人等,有效地防止和降低了职业中毒。1986~1987年,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职业病防治科,对“硫酸雾所致牙酸蚀病”临床特征影响因素与其他口腔疾患的关系等进行调查防治的结论“牙酸蚀病”,被卫生部国家职业病标准委员会定为国家法定职业病。
  二 农业劳动卫生
  预防中暑 50年代初,农业生产以个体分散耕作为主。盛夏“双抢”,多是自备凉茶、绿豆汤解暑。但由于缺乏劳动卫生指导和科学预防知识,中暑时有发生。1956年,市卫生局组织巡回医疗队送医送药到田头,看病到家中,向农民宣传防暑降温、预防中暑知识,及时抢救治疗中暑病人。进入集体化和逐步普及生产机械化后,中暑病人逐年减少。同时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把农业劳动卫生和预防中暑、防病治病列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农业劳动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农药中毒调查与防治 60~70年代,农村大面积使用有机磷农药,因施药方法不当,常有中毒和误服事件发生。1984年,联合调查市郊、县(市)的6个乡56个村87119人,农药中毒173人,其中生产性中毒108人,占62.42%。1985年,对5县(市)22万名施药作业者进行农业劳动卫生学调查,生产性农药中毒为29.86/10万,死亡为12.22/10万。1989年,对市郊区园艺场农药施用及农药中毒调查,施用有机磷农药居首位,占80%;使用方法以喷洒为主,平均每亩施用农药1.59公斤/年;未发生生产性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防治主要是加强农药的管理、科学使用,生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高劳动卫生知识,加强作业者个人防护是预防农药中毒的重点;农民在施用农药时戴口鼻罩,顺风喷洒,禁止赤膊或穿背心作业,施完农药后用肥皂洗手洗脸,换洗衣裤;积极抢救和治疗农药中毒者。
  三 放射卫生
  本底调查1961年,对省地质局402队开采的铀矿勘测区进行放射线物质危害调查,洞内工作面上放射线强度最高为10000微仑。1966年2月,对某厂一个车间监测,周围90亩稻田受放射线污染。同年10月,对市郊某大队90亩稻田放射线污染调查,一个山冲土壤总X2.4×10-8~1.2×10-5居里/千克,稻田表平r射线强度1.18×0.018毫仑/小时;中稻铀含量(2.6~8.8)×18-5克/公斤,晚稻尤高。当年收获的1.5万公斤稻谷调作工业用粮。1989~1990年,进行建筑材料、人防工事、矿山天然放射性本底调查,对50家建材生产厂家进行现场监测、采样、样品处理和核素分析,其中34家水泥厂样品中含放射性活度分别为ARa在35.1~89.7Bq·kg-1范围,Ak在93.4~196Bq·kg-1范围;mRα为0.30mr;16家机砖厂样品(包括灰渣砖和红砖)的比活度分别为:ARad在42.8~84.4Bq·kg-1范围,ATh在42.3~117.1Bq·kg-1范围,Ak为127.5~707.8Bq·kg-1,mRα和mr分别为0.30和0.62。50家建材厂的建筑材料均符合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但水泥中ARα、Ak、ATh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1989年,对铀矿和莹石矿放射性水平进行调查、监测、建档。铀矿工作场所氡离子体浓度均在国家限值内,莹石矿井下辐射强度较高,空气中氡离子体浓度为0.214~4.826工作水平月,平均超出国家标准2.044个水平月;氡气浓度超出限值0.33~12.2倍,平均超出4.95倍。1990年,广州军区某队对全市22家人防工事内的旅店、商场、加工场、种植场、娱乐场以及指挥系统进行天然辐射水平抽样调查,有50%的调查点氡水平超过75Bq/m-3,氡离子浓度几何均值分别为87.5Bq/m-3和0.39uJm-3。
  医疗照射的卫生防护 ①降低医用X线诊断机球管输出量。1986~1987年,对全市医用X线装置进行增加过滤、加滤线器、铅限光板等装置防护改造,使超标的医用X线诊断机的输出量达到允许水平(使用线束进入被检查者皮肤处的空气照射量率不应大于6仑/分)。②医用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确立受检者候诊、候疗区。在候诊候疗区通往射线装置的各道门均用铅板进行屏蔽,使射线装置门外1米处的散射线不应大于0.5mR/h。③受检者防护。1990年,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设计一套受检者医用X线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围脖、立位胸腹两用防护巾和性腺防护三角巾等。对散射线防护达98%以上,减少受检者X线散射线的剂量份额,严格控制对受检者的性腺部位X线检查。对育龄妇女的下腹部检查采用月经来潮后的10日检查法,禁止对怀孕3个月的孕妇进行胎儿部位照射。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 对可能超过5msv的放射作业人员每年体检1次,其他放射作业人员每2~3年体检1次。对于应急和事故照射及时体检,一次接受剂量0.05~0.1希沃特的剂量当量者进行医学处置和远期观察,并单独立案。1986~1990年,健康检查1326人,人均检查3次,对血象异常持续半年以上或从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者,分别给予减少接触、短期脱离、疗养或调离工作。同期二次健康普查计949人,其中血象异常190人。1990年对血象异常11人进行住院观察和治疗,痊愈5人。
  放射工作许可证和放射卫生建档 1958年,对开展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进行审批、登记、存档工作,全市39家申请许可证登记率100%。1986~1988年,建立射线装置防护技术资料、监测数据、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个人剂量和放射事故档案。放射卫生档案分市、县两级管理机构成员档案;同位素与射线装置3级防护管理人员档案;预防性监督和经常性监测;同位素与放射装置应用单位许可登记档案;放射工作单位报表档案以及放射事故管理档案等20种。1990年,重新进行射线装置许可证发放工作,登记射线装置371台。
  第二节 食品卫生
  一 食品卫生管理
  民国期间,省政府虽颁发过食品卫生管理法规,但由于执行不力,收效甚微。1952年4月,市卫生防疫站与工商、公安部门联合,对372家摊贩、103家食品商店登记造册,从业人员经体检合格发给营业卫生许可证。1953年,市防疫站、工商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饮食行业组织卫生委员会,督促检查卫生工作,成为行业自身管理的雏形。1955年,市防疫站抽检各类食品94件,合格率28.7%。1957年,市人委颁发《株洲市饮食品工商企业卫生监督办法》及《株洲市饮食服务业卫生监督暂行办法》,在防疫站设专干任监督员,各行业设卫生监督通讯员。1958年,市水果三店出售腐烂水果被罚款,是对食品行业实施行政处罚的先例。1960年,执行卫生部、商业部颁发的《食品加工、销售饮食卫生五四制》。1962年,为防止副霍乱病传入,对食品行业实行“从业人员健康证”制,推行餐具“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制度,20多家饮食店做到餐具煮沸消毒。1965年8月,执行国务院发布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同年试行《株洲市家畜家禽检疫工作(暂行)规定》,并开始管理企事业单位食堂卫生。1970年,推行饮食餐具冲洗消毒“三格池”(冲洗池、洗涤池、消毒池),肉食行业门市部推行简易冰箱保鲜肉品。1976年,成立市食品卫生监测站(与市防疫站合署办公)。1979年,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1981年,市标准处将市卫生防疫站纳入全市产品质量监测网,对食品产品执行监督检验权。是年,市标准处颁布首批15种食品企业标准,其中卫生指标由市卫生防疫站检测。1983年5月,市卫生局举办《食品卫生法》学习班共264期,2万余人参加学习。同年,市政府批准在城区建立食品卫生监督队伍,配备专、兼职监督员95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由道德规范管理转向法制管理。1984年,市、县(区)卫生防疫站,为千余家国营食品单位建立卫生档案。1985年5月,全市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和《湖南省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树立19个食品卫生标杆单位,开展食品行业挂红牌、蓝牌活动;成立市、县(市)区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简称“食监所”),每所配备照相机、录音机等取证工具,125名食品卫生监督员统一着装执法。1986年,培训食品单位厂长、经理205人,职工1.4万人,并抽检各类食品6844件,合格率84.64%,比1985年提高12.4个百分点。次年,在全省爱国卫生检查中,食品卫生获单项奖。1989年6月,市政府颁布《株洲市食品行业卫生许可证发放暂行标准》,全市食品行业按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整改。1990年元月、3月,市工商局、标准局和食品工业办在城区两次共检查308家食品单位,处理过期食品7.16万公斤,价值15万元。城区91%的批发销售单位未索证,25%的食品超过保质期,83%的食品无生产日期,15%的包装无厂名、地址。
  饮食、冷饮卫生 1953年,市人委认真贯彻卫生部颁发的《清凉饮食物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株洲市饮食品管理暂行办法》,禁止出售有色饮料、刨冰、搓凉粉,从业人员接受预防注射、体检,禁止活动性肺结核,严禁花柳、麻风、传染性皮肤病、肠道传染病患者从业。70年代,推行“余热消毒”。1977年的冷饮合格率由70年代初的43%提高到64%。80年代,冷饮厂家先后建立自检机构,防疫站加强监督抽检,冷饮合格率达85%以上。1982年12月,市政府颁发《株洲市冷饮卫生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冷饮达到“三有四一”(有自检能力、有冷藏设备、有相应的卫生设施;生产一批,检验一批,合格一批,销售一批)。1985年,推行“冷饮生产卫生管理合同制”,全年合格率达87.8%。1986年,在饮食业增添冷藏设备,大饭店设熟食制作间。1988年,市食监所抽检餐具135件,消毒合格率仅59.2%,其原因是集体户、个体户的餐具消毒不经常。1989年、1990年抽检雪糕、冰棋淋各30余份,营养成份均不合格。
  副食品、奶制品卫生 50年代,株洲市副食品生产多为作坊式小生产,场地阴暗狭窄,夏季工人赤膊作业。1962年,市防疫站提出《关于加强糕点生产、运输、销售环节卫生管理的意见》,并对月饼生产进行检测。1978年,市防疫站调查奶品厂生产卫生,抽检64件,半数不合格。1980年,贯彻卫生部、商业部颁发的《糕点卫生标准》和《糕点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85年,检测酱油、醋138件,合格率61.6%。1988年,市食监所检测市售奶制品44件,合格率11.36%。不合格的原因是:溶解度及脂肪、蛋白质含量低,蔗糖含量高,不符合“低糖高蛋白质”的理想营养结构。
  肉食卫生 1955年,株洲屠宰场从市内迁址郊区塘头,解决了污水、污物无法排除的难题。是年在市防疫站内设家畜保育站(1956年分出)。1957年,牲猪仓库及沿街一带,猪瘟有蔓延趋势,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得以控制。“文革”期间,市冷冻厂未经卫生部门审查,建在人口稠密、地势低洼的城区,污水污物处理不当,夏季蚊蝇密度大,臭气难当。1976年,城区各肉店推行“小冷库”、执行“三不落地”、“三不带”(屠宰、运输、销售不落地,不带毛、血、污)制度。1981年起,省肉食公司组织卫生检查评比,株洲市连续3年获第1名。1984年,市肉食公司水产批发部从云南大理调进含高氟干鱼,省防疫站检验为250mg/kg。经法院裁决罚款5262.87元,库存干鱼虾全部销毁。80年代,个体肉食品经营者增多,部份国营肉店在租赁、承包后,自购、自宰、自销,增加肉检工作难度。市畜牧站、工商等部门,加强了集贸市场售前检验,但宰前检验困难。
  粮油食品卫生 1964年,市生产资料公司调进10万公斤棉子加工棉饼,其棉油中棉酚超标1.28倍,水份、杂质超标39倍,经精炼后销售食用,避免了一次食源性疾病。1980年,抽检郊区、株洲县105个晚稻样品的有机氯、有机磷含量,其中16个样品有机氯含量超标。1986年,市粮食局调进高酸价茶油22.50万公斤,经稀释后出售。
  二 营养卫生
  1956年,株洲铁路防疫站调查1~3岁在托幼儿膳食,其蛋白质、脂肪、糖基本符合标准,钙、磷、维生素A、B2显示不足。1960年,调查农村、工厂、学校营养状况,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为需要量的30~60%,导致营养不良出现水肿。1961年1~2月,全市累计发生水肿病人48544例,危重病人772人。各公社相继设立水肿病医疗站,政府调拨黄豆、糯米、红枣等物资辅助治疗,并提倡劳逸结合,次年得以控制。1982年省营养调查队调查株洲化工厂、株洲冶炼厂工人的营养,其蛋白质、热量略低于需要量。1987年,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微量元素检验,49.4%的儿童缺锌、63.6%缺铁。1990年,市直机关幼儿园膳食调查,显示钙、维生素A、B2不足。
  三 食物中毒
  1958年8月,外省红星歌舞团来株洲市演出,45人在同庆园就餐,9人发生沙门氏菌中毒。1960年,茶陵县中村塘田(今酃县)发生118人毒蕈中毒,死8人。1961年,市卫生局制发《株洲市食物中毒报告及调查处理暂行办法》。1966年3月,株洲农业机械厂发生168人氯化钡食物中毒,在湖南省委、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指挥和兄弟省、市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援下,积极抢救,仅2人身亡,把市内影响最大的一次食物中毒事件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1979年,株洲县龙凤公社发生一起109人误服氟硅酸钠食物中毒,经及时大力抢救均治愈。1981年5月2日,株洲车辆厂发生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是市防疫站首次用动物实验证明中毒菌株产生呕吐型毒素。1986年,茶陵县一中发生198名师生鼠伤寒沙门氏菌中毒事件,无死亡病例。1955~1990年,经处理的食物中毒事件共157起,中毒3793人,其中死17人。
  第三节 学校卫生
  一 学生保健
  民国时期,醴陵县湘东、兰谊等中学配有校医。民国29年,攸县防疫委员会对县城中小学卫生工作断续检查指导。1955年,市中小学校建立卫生组织,配有保健箱。是年8月,培训保健老师51人,可开展常见肠道寄生虫病防治。1965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少儿发育评价标准”。70年代,以防治近视为重点开展学生保健、卫生知识宣传。小学设立“卫生岗”,实行“值日生”制度,检查学生手、脸、衣服卫生。80年代,学校卫生工作有新发展,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生长发育调查、疾病矫治、防治近视并监测学校卫生;各校设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有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1984年,制订《株洲中小学生健康检测方案》,为学校建立卫生档案。1986年,卫生部、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年健康检查1次。1987年,市防疫站成立学校卫生科,各县(市)区防疫站设有专人管理学校卫生。同年,在市区举办小学生卫生知识大赛,城市3区44所小学1.2万名学生参赛,8个队获优胜奖。是年,在省爱卫竞赛中醴陵市学校卫生获单项奖。1990年,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此学校卫生工作有章可循。
  生长发育1963年,首次为市区6所学校学生进行生长发育调查。1965年,株洲县对学生生长发育调查,各项指标均低于市区。1981年,对市区4432名学生作生长发育调查,与1963年比较,身高男生增加9.81厘米,女生增加8.88厘米;体重男生增加0.56公斤,女生增加5.38公斤;坐高男生增加6.19厘米,女生增加5.15厘米;胸围男生增加5.08厘米,女生增加3.64厘米。学生群体身材呈细高体型。1982年,调查女生月经初潮发生时间,以夏季为多并在形态发育高峰后2年左右,平均年龄为13.68岁;调查男生首次遗精时间,多发生在春夏季,平均年龄为15.04岁。
  视力保护 1963年,首次开展视力调查。1964年,中小学普及眼保健操。1977年,举办眼保健操训练班,印发8万份眼保健操图解。1979年,用“夏天无”矫治152名视力减退学生,有效率为69.8%。1980年,调查8599名中小学生视力,中学生近视率为26.65%,小学生为15.72%。1981年,何家坳小学、331厂子弟中学出席省视力保护经验交流会受嘉奖,醴陵县一中出席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介绍经验。同年11月,省体卫工作试点验收会在株洲市召开,市二中、市南区樟树坪小学验收合格。1985年,调查视力不良情况,城市高于农村,中学高于小学。1986年,株洲县、酃县、攸县、醴陵市、东区、南区用近视光学法矫治视力效果较好。1987年,检查2.19万名中小学生视力,总下降率为32.32%,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醴陵市用眼明仪矫正视力有效率达85%,东区、南区用近视光学治疗仪有效率达80%。
  常见病防治 1954年,在市立第七完小为学生作肠道寄生虫调查,阳性率达65.69%,然后用山道年甘汞驱虫。1955年,在南湖塘小学为211名学生体检,患砂眼者占69.6%,龋齿占12.3%。1961年,市卫生局发出《关于防止学生肺结核、肝炎及开展口腔卫生工作的通知》。1983年,对1.26万名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心、肺阳性体征高于肝脾体征,砂眼患病率50.28%,龋齿9.69%。1985年,检查8721名学生,砂眼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龋齿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脊柱侧弯发生率中学生为2.57%,小学生为0.95%。同年,调查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以4~5月最高,病种为感冒、外伤、肝炎等;调查郊区1230名学生肠线虫感染情况,蛔虫阳性率56.50%,鞭虫20.73%,在学生手指、文具、课桌椅取样36份,其中4份检出蛔虫卵;9月对东区393名学生用四氯化碘萤光素检查牙菌斑,口腔卫生良好率只有41.47%。1986年,调查市二中学生贫血情况,男生为12.44%,女生为16.67%。1987年,整理当年高考生体检资料,4992人参加高考体检全合格率为30.7%,受专业限制的68.14%,其中因视力受限占88.18%,是改革招生制度后影响升学最多的一年。酃县分析1980~1990年3053名高考生体检资料,完全合格为23.03%,受专业限制占76.02%。是年,攸县10所中等学校发生607例原因不明的流行性趾痛,发病率达6.6%。推测流行因素可能与低气温、学生负担重、精神紧张、居住条件差有关。1988~1989年,氟离子透入防龋新技术,效果显著,6龄齿用氟透入新生龋减少率为60.69%。1990年,在株洲县地甲病区和非病区,调查儿童智商,显示病区儿童平均智商60.13,非病区为79.63。
  二 教学卫生
  1983年,市防疫站调查城区和株洲县32所中小学校519间教室,面积符合国家标准、教室双面采光的占80.34%,课桌面自然照度系数在1~1.5的占82.85%,有人工照明的占91.89%。1985年,调查城区和株洲县175间教室采光及人工照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为70.86%,测量3949套课桌椅,能与学生身高相适应的仅为16.73%,主要原因是部分学校未使用全国统一型号,有的是50年代旧式桌椅。1987年,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为50.23万人,从事学校卫生工作专职人员15人,校医87人,兼职保健老师243人。
  第四节 环境卫生
  一 学生保健
  民国时期,醴陵县湘东、兰谊等中学配有校医。民国29年,攸县防疫委员会对县城中小学卫生工作断续检查指导。1955年,市中小学校建立卫生组织,配有保健箱。是年8月,培训保健老师51人,可开展常见肠道寄生虫病防治。1965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少儿发育评价标准”。70年代,以防治近视为重点开展学生保健、卫生知识宣传。小学设立“卫生岗”,实行“值日生”制度,检查学生手、脸、衣服卫生。80年代,学校卫生工作有新发展,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生长发育调查、疾病矫治、防治近视并监测学校卫生;各校设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有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1984年,制订《株洲中小学生健康检测方案》,为学校建立卫生档案。1986年,卫生部、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年健康检查1次。1987年,市防疫站成立学校卫生科,各县(市)区防疫站设有专人管理学校卫生。同年,在市区举办小学生卫生知识大赛,城市3区44所小学1.2万名学生参赛,8个队获优胜奖。是年,在省爱卫竞赛中醴陵市学校卫生获单项奖。1990年,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此学校卫生工作有章可循。
  生长发育1963年,首次为市区6所学校学生进行生长发育调查。1965年,株洲县对学生生长发育调查,各项指标均低于市区。1981年,对市区4432名学生作生长发育调查,与1963年比较,身高男生增加9.81厘米,女生增加8.88厘米;体重男生增加0.56公斤,女生增加5.38公斤;坐高男生增加6.19厘米,女生增加5.15厘米;胸围男生增加5.08厘米,女生增加3.64厘米。学生群体身材呈细高体型。1982年,调查女生月经初潮发生时间,以夏季为多并在形态发育高峰后2年左右,平均年龄为13.68岁;调查男生首次遗精时间,多发生在春夏季,平均年龄为15.04岁。
  视力保护 1963年,首次开展视力调查。1964年,中小学普及眼保健操。1977年,举办眼保健操训练班,印发8万份眼保健操图解。1979年,用“夏天无”矫治152名视力减退学生,有效率为69.8%。1980年,调查8599名中小学生视力,中学生近视率为26.65%,小学生为15.72%。1981年,何家坳小学、331厂子弟中学出席省视力保护经验交流会受嘉奖,醴陵县一中出席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介绍经验。同年11月,省体卫工作试点验收会在株洲市召开,市二中、市南区樟树坪小学验收合格。1985年,调查视力不良情况,城市高于农村,中学高于小学。1986年,株洲县、酃县、攸县、醴陵市、东区、南区用近视光学法矫治视力效果较好。1987年,检查2.19万名中小学生视力,总下降率为32.32%,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醴陵市用眼明仪矫正视力有效率达85%,东区、南区用近视光学治疗仪有效率达80%。
  常见病防治 1954年,在市立第七完小为学生作肠道寄生虫调查,阳性率达65.69%,然后用山道年甘汞驱虫。1955年,在南湖塘小学为211名学生体检,患砂眼者占69.6%,龋齿占12.3%。1961年,市卫生局发出《关于防止学生肺结核、肝炎及开展口腔卫生工作的通知》。1983年,对1.26万名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心、肺阳性体征高于肝脾体征,砂眼患病率50.28%,龋齿9.69%。1985年,检查8721名学生,砂眼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龋齿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脊柱侧弯发生率中学生为2.57%,小学生为0.95%。同年,调查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以4~5月最高,病种为感冒、外伤、肝炎等;调查郊区1230名学生肠线虫感染情况,蛔虫阳性率56.50%,鞭虫20.73%,在学生手指、文具、课桌椅取样36份,其中4份检出蛔虫卵;9月对东区393名学生用四氯化碘萤光素检查牙菌斑,口腔卫生良好率只有41.47%。1986年,调查市二中学生贫血情况,男生为12.44%,女生为16.67%。1987年,整理当年高考生体检资料,4992人参加高考体检全合格率为30.7%,受专业限制的68.14%,其中因视力受限占88.18%,是改革招生制度后影响升学最多的一年。酃县分析1980~1990年3053名高考生体检资料,完全合格为23.03%,受专业限制占76.02%。是年,攸县10所中等学校发生607例原因不明的流行性趾痛,发病率达6.6%。推测流行因素可能与低气温、学生负担重、精神紧张、居住条件差有关。1988~1989年,氟离子透入防龋新技术,效果显著,6龄齿用氟透入新生龋减少率为60.69%。1990年,在株洲县地甲病区和非病区,调查儿童智商,显示病区儿童平均智商60.13,非病区为79.63。
  二 教学卫生
  1983年,市防疫站调查城区和株洲县32所中小学校519间教室,面积符合国家标准、教室双面采光的占80.34%,课桌面自然照度系数在1~1.5的占82.85%,有人工照明的占91.89%。1985年,调查城区和株洲县175间教室采光及人工照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为70.86%,测量3949套课桌椅,能与学生身高相适应的仅为16.73%,主要原因是部分学校未使用全国统一型号,有的是50年代旧式桌椅。1987年,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为50.23万人,从事学校卫生工作专职人员15人,校医87人,兼职保健老师243人。
  第五节 传染病 地方病防治
  民国35年,醴陵县设检疫站开展预防接种,因疫苗昂贵,接种面小,不能控制传染病流行。1952年,市卫生防疫站建立疫情报告制度。1953年,列出应报告甲、乙、丙3类18种传染病。当时,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百日咳、白喉、疟疾、痢疾等。1962年,东南亚国家流行霍乱,株洲市积极预防防止传入。1967年,为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成立株洲市防治脑膜炎指挥部。1978年9月,宣传贯彻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0年,整理分析1953~1979年疫情资料,编辑成册。1981年,制订《株洲市疫情管理工作细则》和《株洲市传染病访视处理工作细则》,健全三级疫情报告网。1989年8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传染病有甲、乙类24种,丙类11种。1990年,建立实行预防传染病为主,防治结合,分类依法管理的体制。
  一 传染病防治
  (一)烈性传染病
  天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醴陵县罗如锦从广东学得接种牛痘苗术。道光八年(1828),湘潭县始种痘。民国10年,茶陵李咏梅创办牛痘局。36年,湘潭县挽洲(现株洲县王十万乡)小儿患天花者,日有数起,两个月内死亡15名患病儿童。
  1950年始,境内分春秋两季种牛痘,全年种牛痘6.7万余人,以后每年接种,有效地预防了天花。1966年10月,全市突击接种牛痘20万人次。1979年,对1~2岁儿童初种,7~10岁儿童复种。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1981年,株洲市停止种牛痘。
  霍乱、副霍乱(102病、2号病) 民国期间,曾数次霍乱流行。民国29年,攸县暴发霍乱,国民革命军新兵1个连,两日内死100余人。次年,朱亭镇流行霍乱,汪家井一带30多户一月内死40余人。1950年,醴陵县阳三石火车站、茶陵汽车站,实行交通检疫。60年代,世界霍乱流行,株洲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群免疫力的对策。1961年,株洲设临时留置站。1962年,成立市防治霍乱领导小组,市二医院定为收治病院,株洲火车站建立检疫站,实行交通检疫。是年,有8.5万人接受预防接种。1963年,由市公安局、卫生局组成株洲市“2号病”防治指挥部,继续设立留置站,建立季节性肠道门诊和株洲中心检验站,负责疫源检索和病源学鉴定;组建两个共40人机动队,4~6月共预防接种19.4万人次。1964年,建立10个肠道专科门诊,做到专人、专室、专设备、专登记,完成22.6万人次预防注射。70年代,肠道门诊数量逐年增加,多次培训检疫人员,加强水源检索,每月定点检测水样12个,同时也加强沿海地区进入市内的水产品检索。1980年,在市防疫站建立“2号病”留置站。80年代,加强以预防“2号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外环境检测。1981年,“2号病”传入湖南省,株洲加强肠道门诊,做到“有疑必检”,流行季节“有泻必检”。1983年,5县4区健全防治“2号病”领导小组,全市建机动队28支,254人。1984年,株洲长途汽车站、清水塘汽车站、轮船码头、火车站实施交通检疫,城区湘江段、酃县和茶陵县洣江段,检出不凝集弧菌。1985年9月26日,株洲县报告1例“2号病”,现场调查后采取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及其活动场所追踪观察、采样、投药、划定疫点、实行封锁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1989年9月5日,城区发现1例“2号病”,至年底全市共发生42例,其中死1人,为水型暴发流行。同年12月2~5日,发生第2次食物型暴发流行,发病28例。以上两起均为稻叶血清嗜菌生物型Id。疫情发生后,各级防疫站严格封锁疫区,加强流动人口、饮食卫生管理,以防疫情蔓延。1990年,株洲市参加全省七地市“2号病”联防协作片,加强外环境检测。
  (二)季节性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1957年,全国流感大流行,株洲市发病率为428.50/10万,部分学校、工厂停课停产。同年,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范围。1958年,流感再度大流行,株洲市发病率2613.04/10万,病原为甲型流感病毒。1974年,株洲县龙潭公社1400多人患流感,因并发症死亡22人,经13天积极防治控制疫情。省卫生防疫站证实为甲3型流感。1981年6~8月,全市范围内发生以青少年为主的新甲1型流感。1987年,市防疫站首次在省内用微量血凝试验测定各年龄组流感抗体种类和浓度,从人群抗体谱分布结合流感病毒变异的规律,可预测流感的流行规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 1954年有疫情记录。1957、1959、1967年3次大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02.67/10万、322.1/10万、605.22/10万。1967年,“红卫兵”大串联,流脑大流行,成立市防治脑膜炎指挥部,采用熏、滴、漱、隔、查、治综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1972年,在火车站、公共场所等地用香芋油、呋喃西林、盐开水预防给药,并宣传预防流脑的卫生知识。同年,调查1138人,病原为A、B、C三型。1980年,用冻干A群纯疫苗接种反应和效果观察,免疫保护率达100%。1987年,采取块块轮流免疫法,发放菌苗26万人份,茶陵县、攸县、株洲县接种率达90%以上。1990年,发病率0.90/10万。
  白喉 1950年,醴陵县接种白喉类毒素。1953年,城区发病86例,死15人。1977年冬至次年春,白喉发病率为历史最高纪录,达72.76/10万,呈暴发性流行。其中以株洲县鸿仙公社最为严重,共发病600人,死6人,经采取综合措施防治,45天内控制疫情。
  1985~1986年,醴陵市进行人群白喉抗体测定,成人免疫水平高于儿童。1990年,白喉发病率控制在0.03/10万,达到国家控制水平。
  麻疹 1953年,株洲市麻疹流行,发病率1162.73/10万,全市成立3个麻疹防治组。1958年,发病率高达3308.96/10万。1966年,使用麻疹疫苗,发病率明显下降。1971年,发病率为1108.37/10万。流行特点农村高于城市,使用麻疹疫苗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变化。1976年后,发病年龄高移,发病率逐渐被控制。1990年,发病率已控制在0.61/10万。
  脊髓灰白质炎(下称灰质炎) 1957年,始有疫情记载,发病率为7.02/10万。1961年,使用液体口服灰质炎疫苗。1968年,发病率达10.30/10万。1989年3月至次年2月,发生I型灰质炎暴发流行,发病60例,发病率为1.74/10万,死1人,其中茶陵县发生57例,占总发病数的95%,主要原因是计划免疫工作不落实。
  传染性肝炎 1957年,流行传染性肝炎。1958年,再次流行,发病率达135.60/10万。是年,成立市防治肝炎领导小组。1973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传染性肝炎防治方案(草案)》,开展HAA抗原检测,印发卫生防疫资料,广为宣传。80年代,以预防乙型肝炎为主。1982年,茶陵县调查人群HBsAg携带者,阳性率13.62%,高于省标准化阳性率10.66%。1986年,攸县二中因饮食卫生不良发生传染性肝炎暴发流行(300例)。1987年,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地处交通枢纽的株洲市,因预防措施得力,幸免流行。1990年,使用甲肝疫苗效果良好,13家厂矿医院将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列为儿童免疫程序。是年底,肝炎发病率为92.59/10万。
  痢疾 50年代,痢疾发病率最高达1837.75/10万。1975年,市防疫站对痢疾菌型调查,株洲市以福氏2α型为主,占81.19%,至60年代明显下降。1977年菌群变迁为宋内氏为主。1980年后,又转为以福氏菌型为主,发病在120~284/10万之间。
  (三)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1962年,城区首次确诊4例钩体病。1964年,检测郊区茶元大队,感染率为21%,驻军为10.68%,农民为44.40%。1973年,醴陵发现343例,死8人;株洲县发现50例,死2人,患者均未预防注射。1973~1974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株洲境内为疫区,带菌动物以黄胸鼠、罗赛鼠(田鼠)为主,次为牛、狗、猪;主要流行菌群为波摩那群(醴陵县)、澳洲群(醴陵县、株洲县、郊区)、黄疸出血群、流感伤寒群(株洲县)。1986年,发病421例,疫情波及3个县(市)郊。1990年,发放菌苗25万毫升,年发病率22.30/10万。
  流行性出血病(简称出血病) 1981年,株洲市首次诊断2例。1986~1987年,在市郊区、茶陵县调查94份人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阳性4份;536只鼠肺EHF病毒病。证实株洲境内存在出血病疫源地。
  流行型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1952年,株洲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医院首次报告2例。1954年,市接种乙脑疫苗。1957年,市卫生局成立防治乙脑指导小组,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积极防治。1965年发病率为23.25/10万,1972年为24.45/10万。这两年为发病高峰年,以后逐年下降,至1990年降为6.03/10万。
  狂犬病 1953年,疫情纪录发病率为1.8/10万。60年代,开始使用狂犬疫苗,但发病率不高。1981年,狂犬疫苗及血清实行收费供应,但仍不能满足需要。1983年,株洲县畜牧水产部门耗资万元实施家犬免疫,收效不大。1986年,狂犬疫苗供应紧张,发生狂犬病27例,死27人。80年代,市政府曾多次发文禁止城市居民养犬,但收效甚微。
  炭疽病 1973年9月,株洲铁路到达场卸下4头患炭疽病牛,140人分食3头,1人感染发病。疫区由铁路卫生部门彻底消毒,接触人员作医学观察,疫情未再扩大。
  (四)慢性传染病
  性病 民国时期,株洲镇娼妓活跃、花柳病甚多,成为诊所的主要业务。1949年10月,人民政府宣布取缔娼妓、卖淫,后经彻底查治,性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绝迹。1982年,株洲市又发现绝迹后的首例性病。1986年,市立一医院门诊发现98例。同年,市公安局、卫生等7个部门,组成株洲市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建立防治监测中心。1987年,市卫生局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性病防治监测网点。报告的性病有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1987~1988年,报告907例,其中淋病占71.67%,但未见梅毒。市防疫站及时购置监测仪器,开办性病防治学习班,举办性病防治知识展览,广泛宣传性病防治知识,为重点人群强制普查普治,多次发现家庭传染,甚至小学生也有受染者。1990年,成立市性病防治监测中心。
  结核病 1954年,中国防痨协会株洲支会成立,并作结核菌素试验2432人,接种卡介苗1003人。1958年普种卡介苗,1966年后中断,1975年恢复。1985年9月,全国第二次肺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抽取攸县涟滩村、酃县中园村两个点3217人,确诊37人,患病率为1.15%。1986年,制定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和考评方案,举办防痨痰检学习班,成立市结核病防治所(防疫站内),并配置200毫安X光机1台,组成2266人的防痨队伍,使防痨工作走上制度化经常化轨道。1987年,茶陵县被定为省防痨重点县,县政府拨专款5000元,成立县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结核病管理实施方案,建立结核病发现、管理试点。次年10月,经省卫生厅考核验收合格。同期,全市查出各种结核病6610例;开设门诊54个,健全3级防疫网,加强了防治与管理。1989年,省卫生厅授予酃县防疫站“1988年结核病人防治、管和1989年结核病人发现达标单位”称号。1990年,调查郊区、株洲县3983人,发现肺结核24人,患病率0.60%。
  麻疯病 清康熙年间,酃县即有麻疯病记载。1958年,酃县龙景山医疗站正式收治病人。1970年,茶陵县首次组织全面普查,历时5个月,调查3000多个生产队,查出麻疯病人13人,随即送酃县治疗。1984年,龙景山医疗站被评为省优等医疗站。1986年,市卫生局委托龙景山医疗站举办5期麻疯病防治知识学习班,培训156名防治人员。同年,使用W、D、T三联疗法(氨苯、利福平、氯苯酚嗪)治疗病人。全市经多年积极防治,至1989年患病率控制在0.16‰,已接近国家基本控制麻疯病的指标(0.1‰)。
  二 地方病防治 株洲境内地方病有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地方性甲状腺(简称地甲病)、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其中地甲病流行区域较广,患病人数较多。1956年,茶陵县在中堡乡、西坑乡重点调查,患病率为14.90%和34%。1978~1986年,普查确认株洲县长冲、八斗、龙潭、龙凤,茶陵县平水、湖口,酃县城东、城关、平乐、船形,醴陵市官庄、桃花等12个乡,为地甲病区,查出病人10458人。
  1984年,成立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市卫生局制定1984~1990年地方病防治规划,市防疫站建立地病科,各县(市)防疫站建立防保站,健全由乡村医生负责的防治网络,先后办各类学习班85期,培训医生、检验员788人次。1985~1990年,醴陵市、茶陵县、酃县先后通过省卫生厅考核验收,地甲病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三 寄生虫病
  钩虫病1958年,开展钩虫病普查,感染率在20~30%,郊区朱田铺公社达80%。1960年,茶陵县钩虫感染率在40%以上。1964年,在郊区园艺场首次鉴定虫种为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钩虫,两者之比为43:1,雄雌之比为1:1.69。70年代,使用敌百虫、灭虫宁、噻咪唑等驱虫。1978年,推广“反复查治病人,控制传染源,消灭钩虫病”方案。1979年,经反复查治,人群感染率由36.3%下降为7.8%。1980年,开展基本控制钩虫病流行地区自然回升规律的研究。第1年自然回升率为0.28%,第2年为0.71%(多为新迁入的阳性人口),第3年为2.78%,第10年为2.04%。
  疟疾 民国33年,境内流行疟疾,从湘江边至郊区百井冲10余公里范围内,几乎家家有病人。50年代,因大批基建民工从高疟区进入株洲市,扩大了疟疾传染源。城区采用百乐君、扑疟母星、阿的平免费治疗,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作为抗复发治疗。1965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防治疟疾4年规划》。1966~1980年,境内疟疾发病率已小于5/万,其中茶陵县自1976年即控制在1/万以下。70年代,采取发热病人作血检;检查带虫人群,管好流动人口;用血清学方法侦察和防治效果考核;组织联防等方法防治疟疾。1980年,着重对现症病人和休止期治疗及发热病人血检,搜索传染源。1985年,进入灭疟后期管理。次年,茶陵县经省卫生厅考核,灭疟达标成为全省首批基本消灭疟疾的5县之一。1987年,攸县,酃县达到“基本无疟县”标准。同年,省卫生厅颁发株洲市基本消灭疟疾合格证书。
  1980~1990年,全市累计根治疟疾病人458例,休止期根治3303人次,预防服药1.42万人次,发热病人血检53.50万人次,检出阳性387人,检出率为0.07%。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