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7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28
颗粒名称: 卷37 卫生
分类号: R1
页数: 98
页码: 471-566
摘要: 本卷记述了株洲市的卫生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药政管理、卫生行政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卫生 卫生学

内容

第一章 卫生防疫
  第一节 卫生防疫
  一 工业劳动卫生
  1958年,市卫生防疫站设劳动卫生股,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60年代陆续开展游离二氧化硅和粉尘浓度及大气污染、工业废渣测定,并进行矽肺检查、职业中毒体检和铅、苯、汞、氰化物、锰、石油、一氧化碳等专题调查。市卫生防疫站编印《劳动卫生专辑资料》和《工厂车间保健员手册》发到车间。1963年8月,成立市首届尘肺诊断小组。1975年4月,成立市职业病防治院,设病床50张。1979~1985年,对市属县级以上全民、集体企业的铅、苯、TNT、汞、有机磷等毒物,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建立劳动卫生和职业病档案。1988年7月,成立市劳动卫生监督监测站。1990年,市职业病防治所设有职业病、劳动卫生监督监测等13个科室,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配备专(兼)职防疫人员130名;全市共有专业人员370人,职业病治疗观察床140张,已形成劳动卫生监督监测、职业病防治研究网络。
  (一)尘肺调查与防治
  1 调查
  矽肺 1958年湘东钨矿开始定点定期测尘。1959~1961年,市卫生防疫站对市属28个厂矿粉尘调查测定,粉尘浓度超标5~70倍,最高达1570倍;体检6162人,查出矽肺47人。1965年,对97个厂矿10304名接尘工人进行矽肺普查,用滤膜测尘法监测136个作业点,77.2%作业点超过国家标准,确诊矽肺75人。1971~1975年,对全市54个工厂6826名职工体检,5950人进行矽肺照片,新发现矽肺16人。1984年,普查醴陵县、攸县、茶陵县、酃县等县属以上9个煤矿的井下粉尘作业工人2573人,又发现矽肺50人,可疑矽肺553人;测粉尘点44个,超过国家标准4个,合格率为90.9%。
  陶工尘肺
  1985年,调查醴陵市6家瓷厂720例陶工尘肺,发病年龄平均为57.9岁,平均工龄为23.1年,进级年限亦较一般金属矿山矽肺和煤矽肺为长。X线表现以肺野呈玻璃样改变和网状阴影为主,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1990年,对株洲市19个陶瓷企业1144名陶工尘肺(其中死亡149人),进行死因与预期病程调查分析,大部分为50年代公私合营企业因防护措施差,粉尘危害严重所致。当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其中粉碎工种的粉尘浓度最高达418mg/m3。平均发病年龄59.79岁,接尘工龄28.59年,死亡年龄62.3岁,病程5.69年。
  谷物尘肺 1986年,调查市大米厂谷物粉尘对工人健康危害。监测作业点14个,谷尘浓度为5~266mg/m3,大于5微米尘粒为86~96%,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平均为11.85%。调查85名接尘2年以上工人,其中11名患谷尘肺,患病率为12.94%;18名可疑谷尘肺,检出率为21.18%。患病工龄最短为13年,最长为30年。患病率随工龄增长而上升。11例谷物尘肺中,清谷工8例,明显高于其他工种。
  木工尘肺1979年,检查市木材公司108名木工,检出32例木工尘肺,接触木材以以松、杉、樟木为主。作业点监测,有机成份占42.5~42.9%,木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2.8~13.2%。
  石膏尘肺 1965年,市卫生防疫站对1956年停办的湘潭、浏阳石膏矿离矿工人进行调查,发现国内外罕见石膏尘肺。检查85名工人发现石膏尘肺33例,总发病率为38.8%。1965~1974年,经过近10年的动态观察共确诊石膏尘肺44例。
  附 首次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1988~1990年,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参加首次全国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211个粉尘作业单位27758人,有各类尘肺病人3648例,其中现患病人2909例。尘肺发病在1960~1965年和1977~1986年,形成两次高峰。I期尘肺平均发病工龄20.73年,发病年龄49.28岁,晋期年限平均4.23年。累计病死率20.26%,各类尘肺并发肺结核的病死率明显增高。尘肺病人50%集中在醴陵市,其次是茶陵县,主要集中在陶瓷行业和有色金属砂矿和煤炭系统的开采企业。尘肺种类以矽肺、陶工尘肺、煤工尘肺发病严重。工种以凿岩工发病最高,其次是成型工、主采煤工。陶工尘肺发病率高是株洲市尘肺发病特征。
  2 防治
  1956年,用25%枸椽酸钠静脉注射治疗矽肺。60年代改用口服桑寄生、克矽平。1962年,市中医院开设职业病门诊。1963年,成立市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制定防尘措施100条,在全市各企业推广防治“八字方针”(革、水、风、密、管、护、散、查),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学调查,设工人健康卡片和档案。1963~1965年和1968~1970年6年中,政府拨款85.69万元用于尘肺防治工作。每年企业有专款用于工艺流程改革、除尘通风、降温等设备的更新以及个人防护用品和营养保健,定期组织接尘工人体检和岗位粉尘浓度监测监督,发现尘肺病人及时脱尘、及时治疗,对长期从事粉尘作业工人定期、分批组织易地疗养。1977年用汉防已甲素治疗矽肺。1980年用胰弹性胶囊治疗矽肺。1990年,全市有职业病防治、疗养病床360张,使尘肺等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职业中毒调查与防治
  1 调查
  铅中毒调查 1961年,市卫生防疫站对株洲日报社印刷厂发生铅中毒进行调查和试验。中毒原因为印刷工人用报纸包馒头放入沸腾的铅水中烤黄食用和部分工人在铅作业中饮食等。通过岗位测定和食物化验,铅超过国家标准,检出11人中毒,给予及时治疗。1964年10月,调查某厂铅作业场地,空气中铅浓度超标194.9倍。1971~1975年,对21个单位15个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测定和1380名铅作业工人普查,诊断轻度铅中毒13人、铅吸收11人,均进行排铅治疗。
  苯中毒调查 1955年,市卫生防疫站测定某厂喷漆车间空气中的苯浓度,其客车下端苯浓度62.5PPm,超标1倍。1962年,体检6个工厂1227名苯作业工人,疑苯中毒92人,中毒58人。1974年,对1445名苯、甲苯、二甲苯作业工人健康检查,诊断苯中毒4人,观察对象20人;并对17个工厂394个苯作业点测定,有43.6%的作业点超过国家标准。1979年,对169个单位普查,体检5450人,苯作业1321人,测定苯作业点175个,合格率占61.93%,诊断慢性苯中毒3人,观察对象21人,并收住院治疗。1982~1985年,对全市38个系统132个全民企业和162个县属集体企业进行苯、甲苯等毒物普查,市化工助剂厂、农药厂、印刷厂、陶瓷研究所等车间,空气中苯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最低超过0.84倍,最高3倍。1989年,对全市进行慢性职业性苯中毒普查表明: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全部使用含苯混合物及工业纯二甲苯,监测65家企业115个作业点,与1979年“五毒普查”相比,苯作业厂矿减少99家,合格率由61.93%提高到97.30%。主要是企业革新工艺,加强密闭通风,采用无苯或低苯溶剂代替高苯溶剂,停止用苯生产有机氯农药。
  二硫化碳中毒调查 1973~1975年,市卫生防疫站体检市选矿药剂厂252名作业工人,对其中138人进行尿肌肝酸及血清铜兰蛋白测定,诊断二硫化碳中毒3人,观察对象5人,均予治疗。
  聚氯乙烯中毒调查 1983年,市职业病防治所对株洲塑料厂聚氯乙烯合成树脂车间137名作业工人进行调查,测定22个作业点,其中88名工人进行指(趾)骨末端X线检查,患有肢端溶骨症者占作业工人的39.3%。
  2防治50年代初,工人作业环境差,个人防护及监测技术落后,职业中毒时有发生。60年代,不断更新设备,改革工艺流程,降低了有毒有害物质对工人的危害。田心机车车辆厂采用无光电焊,有效地防止了电光性眼炎和皮炎,研制乙炔自动加料机,防止砷中毒。331厂用氯化电镀液代替氰化电镀液,防止了氰化物和铬中毒。1962年用鲨肝醇、核甙酸、维生素治疗苯中毒。1965年,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用依地酸二钠钙和中草药治疗铅中毒,并采用苹果胶驱铅;对有毒有害作业岗位定期监督监测和作业工人体检;加强工人防护,改进工艺流程,增加通风排毒设备;及时治疗职业中毒病人等,有效地防止和降低了职业中毒。1986~1987年,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职业病防治科,对“硫酸雾所致牙酸蚀病”临床特征影响因素与其他口腔疾患的关系等进行调查防治的结论“牙酸蚀病”,被卫生部国家职业病标准委员会定为国家法定职业病。
  二 农业劳动卫生
  预防中暑 50年代初,农业生产以个体分散耕作为主。盛夏“双抢”,多是自备凉茶、绿豆汤解暑。但由于缺乏劳动卫生指导和科学预防知识,中暑时有发生。1956年,市卫生局组织巡回医疗队送医送药到田头,看病到家中,向农民宣传防暑降温、预防中暑知识,及时抢救治疗中暑病人。进入集体化和逐步普及生产机械化后,中暑病人逐年减少。同时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把农业劳动卫生和预防中暑、防病治病列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农业劳动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农药中毒调查与防治 60~70年代,农村大面积使用有机磷农药,因施药方法不当,常有中毒和误服事件发生。1984年,联合调查市郊、县(市)的6个乡56个村87119人,农药中毒173人,其中生产性中毒108人,占62.42%。1985年,对5县(市)22万名施药作业者进行农业劳动卫生学调查,生产性农药中毒为29.86/10万,死亡为12.22/10万。1989年,对市郊区园艺场农药施用及农药中毒调查,施用有机磷农药居首位,占80%;使用方法以喷洒为主,平均每亩施用农药1.59公斤/年;未发生生产性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防治主要是加强农药的管理、科学使用,生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高劳动卫生知识,加强作业者个人防护是预防农药中毒的重点;农民在施用农药时戴口鼻罩,顺风喷洒,禁止赤膊或穿背心作业,施完农药后用肥皂洗手洗脸,换洗衣裤;积极抢救和治疗农药中毒者。
  三 放射卫生
  本底调查1961年,对省地质局402队开采的铀矿勘测区进行放射线物质危害调查,洞内工作面上放射线强度最高为10000微仑。1966年2月,对某厂一个车间监测,周围90亩稻田受放射线污染。同年10月,对市郊某大队90亩稻田放射线污染调查,一个山冲土壤总X2.4×10-8~1.2×10-5居里/千克,稻田表平r射线强度1.18×0.018毫仑/小时;中稻铀含量(2.6~8.8)×18-5克/公斤,晚稻尤高。当年收获的1.5万公斤稻谷调作工业用粮。1989~1990年,进行建筑材料、人防工事、矿山天然放射性本底调查,对50家建材生产厂家进行现场监测、采样、样品处理和核素分析,其中34家水泥厂样品中含放射性活度分别为ARa在35.1~89.7Bq·kg-1范围,Ak在93.4~196Bq·kg-1范围;mRα为0.30mr;16家机砖厂样品(包括灰渣砖和红砖)的比活度分别为:ARad在42.8~84.4Bq·kg-1范围,ATh在42.3~117.1Bq·kg-1范围,Ak为127.5~707.8Bq·kg-1,mRα和mr分别为0.30和0.62。50家建材厂的建筑材料均符合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但水泥中ARα、Ak、ATh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1989年,对铀矿和莹石矿放射性水平进行调查、监测、建档。铀矿工作场所氡离子体浓度均在国家限值内,莹石矿井下辐射强度较高,空气中氡离子体浓度为0.214~4.826工作水平月,平均超出国家标准2.044个水平月;氡气浓度超出限值0.33~12.2倍,平均超出4.95倍。1990年,广州军区某队对全市22家人防工事内的旅店、商场、加工场、种植场、娱乐场以及指挥系统进行天然辐射水平抽样调查,有50%的调查点氡水平超过75Bq/m-3,氡离子浓度几何均值分别为87.5Bq/m-3和0.39uJm-3。
  医疗照射的卫生防护 ①降低医用X线诊断机球管输出量。1986~1987年,对全市医用X线装置进行增加过滤、加滤线器、铅限光板等装置防护改造,使超标的医用X线诊断机的输出量达到允许水平(使用线束进入被检查者皮肤处的空气照射量率不应大于6仑/分)。②医用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确立受检者候诊、候疗区。在候诊候疗区通往射线装置的各道门均用铅板进行屏蔽,使射线装置门外1米处的散射线不应大于0.5mR/h。③受检者防护。1990年,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设计一套受检者医用X线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围脖、立位胸腹两用防护巾和性腺防护三角巾等。对散射线防护达98%以上,减少受检者X线散射线的剂量份额,严格控制对受检者的性腺部位X线检查。对育龄妇女的下腹部检查采用月经来潮后的10日检查法,禁止对怀孕3个月的孕妇进行胎儿部位照射。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 对可能超过5msv的放射作业人员每年体检1次,其他放射作业人员每2~3年体检1次。对于应急和事故照射及时体检,一次接受剂量0.05~0.1希沃特的剂量当量者进行医学处置和远期观察,并单独立案。1986~1990年,健康检查1326人,人均检查3次,对血象异常持续半年以上或从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者,分别给予减少接触、短期脱离、疗养或调离工作。同期二次健康普查计949人,其中血象异常190人。1990年对血象异常11人进行住院观察和治疗,痊愈5人。
  放射工作许可证和放射卫生建档 1958年,对开展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进行审批、登记、存档工作,全市39家申请许可证登记率100%。1986~1988年,建立射线装置防护技术资料、监测数据、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个人剂量和放射事故档案。放射卫生档案分市、县两级管理机构成员档案;同位素与射线装置3级防护管理人员档案;预防性监督和经常性监测;同位素与放射装置应用单位许可登记档案;放射工作单位报表档案以及放射事故管理档案等20种。1990年,重新进行射线装置许可证发放工作,登记射线装置371台。
  第二节 食品卫生
  一 食品卫生管理
  民国期间,省政府虽颁发过食品卫生管理法规,但由于执行不力,收效甚微。1952年4月,市卫生防疫站与工商、公安部门联合,对372家摊贩、103家食品商店登记造册,从业人员经体检合格发给营业卫生许可证。1953年,市防疫站、工商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饮食行业组织卫生委员会,督促检查卫生工作,成为行业自身管理的雏形。1955年,市防疫站抽检各类食品94件,合格率28.7%。1957年,市人委颁发《株洲市饮食品工商企业卫生监督办法》及《株洲市饮食服务业卫生监督暂行办法》,在防疫站设专干任监督员,各行业设卫生监督通讯员。1958年,市水果三店出售腐烂水果被罚款,是对食品行业实施行政处罚的先例。1960年,执行卫生部、商业部颁发的《食品加工、销售饮食卫生五四制》。1962年,为防止副霍乱病传入,对食品行业实行“从业人员健康证”制,推行餐具“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制度,20多家饮食店做到餐具煮沸消毒。1965年8月,执行国务院发布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同年试行《株洲市家畜家禽检疫工作(暂行)规定》,并开始管理企事业单位食堂卫生。1970年,推行饮食餐具冲洗消毒“三格池”(冲洗池、洗涤池、消毒池),肉食行业门市部推行简易冰箱保鲜肉品。1976年,成立市食品卫生监测站(与市防疫站合署办公)。1979年,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1981年,市标准处将市卫生防疫站纳入全市产品质量监测网,对食品产品执行监督检验权。是年,市标准处颁布首批15种食品企业标准,其中卫生指标由市卫生防疫站检测。1983年5月,市卫生局举办《食品卫生法》学习班共264期,2万余人参加学习。同年,市政府批准在城区建立食品卫生监督队伍,配备专、兼职监督员95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由道德规范管理转向法制管理。1984年,市、县(区)卫生防疫站,为千余家国营食品单位建立卫生档案。1985年5月,全市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和《湖南省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树立19个食品卫生标杆单位,开展食品行业挂红牌、蓝牌活动;成立市、县(市)区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简称“食监所”),每所配备照相机、录音机等取证工具,125名食品卫生监督员统一着装执法。1986年,培训食品单位厂长、经理205人,职工1.4万人,并抽检各类食品6844件,合格率84.64%,比1985年提高12.4个百分点。次年,在全省爱国卫生检查中,食品卫生获单项奖。1989年6月,市政府颁布《株洲市食品行业卫生许可证发放暂行标准》,全市食品行业按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整改。1990年元月、3月,市工商局、标准局和食品工业办在城区两次共检查308家食品单位,处理过期食品7.16万公斤,价值15万元。城区91%的批发销售单位未索证,25%的食品超过保质期,83%的食品无生产日期,15%的包装无厂名、地址。
  饮食、冷饮卫生 1953年,市人委认真贯彻卫生部颁发的《清凉饮食物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株洲市饮食品管理暂行办法》,禁止出售有色饮料、刨冰、搓凉粉,从业人员接受预防注射、体检,禁止活动性肺结核,严禁花柳、麻风、传染性皮肤病、肠道传染病患者从业。70年代,推行“余热消毒”。1977年的冷饮合格率由70年代初的43%提高到64%。80年代,冷饮厂家先后建立自检机构,防疫站加强监督抽检,冷饮合格率达85%以上。1982年12月,市政府颁发《株洲市冷饮卫生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冷饮达到“三有四一”(有自检能力、有冷藏设备、有相应的卫生设施;生产一批,检验一批,合格一批,销售一批)。1985年,推行“冷饮生产卫生管理合同制”,全年合格率达87.8%。1986年,在饮食业增添冷藏设备,大饭店设熟食制作间。1988年,市食监所抽检餐具135件,消毒合格率仅59.2%,其原因是集体户、个体户的餐具消毒不经常。1989年、1990年抽检雪糕、冰棋淋各30余份,营养成份均不合格。
  副食品、奶制品卫生 50年代,株洲市副食品生产多为作坊式小生产,场地阴暗狭窄,夏季工人赤膊作业。1962年,市防疫站提出《关于加强糕点生产、运输、销售环节卫生管理的意见》,并对月饼生产进行检测。1978年,市防疫站调查奶品厂生产卫生,抽检64件,半数不合格。1980年,贯彻卫生部、商业部颁发的《糕点卫生标准》和《糕点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85年,检测酱油、醋138件,合格率61.6%。1988年,市食监所检测市售奶制品44件,合格率11.36%。不合格的原因是:溶解度及脂肪、蛋白质含量低,蔗糖含量高,不符合“低糖高蛋白质”的理想营养结构。
  肉食卫生 1955年,株洲屠宰场从市内迁址郊区塘头,解决了污水、污物无法排除的难题。是年在市防疫站内设家畜保育站(1956年分出)。1957年,牲猪仓库及沿街一带,猪瘟有蔓延趋势,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得以控制。“文革”期间,市冷冻厂未经卫生部门审查,建在人口稠密、地势低洼的城区,污水污物处理不当,夏季蚊蝇密度大,臭气难当。1976年,城区各肉店推行“小冷库”、执行“三不落地”、“三不带”(屠宰、运输、销售不落地,不带毛、血、污)制度。1981年起,省肉食公司组织卫生检查评比,株洲市连续3年获第1名。1984年,市肉食公司水产批发部从云南大理调进含高氟干鱼,省防疫站检验为250mg/kg。经法院裁决罚款5262.87元,库存干鱼虾全部销毁。80年代,个体肉食品经营者增多,部份国营肉店在租赁、承包后,自购、自宰、自销,增加肉检工作难度。市畜牧站、工商等部门,加强了集贸市场售前检验,但宰前检验困难。
  粮油食品卫生 1964年,市生产资料公司调进10万公斤棉子加工棉饼,其棉油中棉酚超标1.28倍,水份、杂质超标39倍,经精炼后销售食用,避免了一次食源性疾病。1980年,抽检郊区、株洲县105个晚稻样品的有机氯、有机磷含量,其中16个样品有机氯含量超标。1986年,市粮食局调进高酸价茶油22.50万公斤,经稀释后出售。
  二 营养卫生
  1956年,株洲铁路防疫站调查1~3岁在托幼儿膳食,其蛋白质、脂肪、糖基本符合标准,钙、磷、维生素A、B2显示不足。1960年,调查农村、工厂、学校营养状况,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为需要量的30~60%,导致营养不良出现水肿。1961年1~2月,全市累计发生水肿病人48544例,危重病人772人。各公社相继设立水肿病医疗站,政府调拨黄豆、糯米、红枣等物资辅助治疗,并提倡劳逸结合,次年得以控制。1982年省营养调查队调查株洲化工厂、株洲冶炼厂工人的营养,其蛋白质、热量略低于需要量。1987年,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微量元素检验,49.4%的儿童缺锌、63.6%缺铁。1990年,市直机关幼儿园膳食调查,显示钙、维生素A、B2不足。
  三 食物中毒
  1958年8月,外省红星歌舞团来株洲市演出,45人在同庆园就餐,9人发生沙门氏菌中毒。1960年,茶陵县中村塘田(今酃县)发生118人毒蕈中毒,死8人。1961年,市卫生局制发《株洲市食物中毒报告及调查处理暂行办法》。1966年3月,株洲农业机械厂发生168人氯化钡食物中毒,在湖南省委、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指挥和兄弟省、市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援下,积极抢救,仅2人身亡,把市内影响最大的一次食物中毒事件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1979年,株洲县龙凤公社发生一起109人误服氟硅酸钠食物中毒,经及时大力抢救均治愈。1981年5月2日,株洲车辆厂发生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是市防疫站首次用动物实验证明中毒菌株产生呕吐型毒素。1986年,茶陵县一中发生198名师生鼠伤寒沙门氏菌中毒事件,无死亡病例。1955~1990年,经处理的食物中毒事件共157起,中毒3793人,其中死17人。
  第三节 学校卫生
  一 学生保健
  民国时期,醴陵县湘东、兰谊等中学配有校医。民国29年,攸县防疫委员会对县城中小学卫生工作断续检查指导。1955年,市中小学校建立卫生组织,配有保健箱。是年8月,培训保健老师51人,可开展常见肠道寄生虫病防治。1965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少儿发育评价标准”。70年代,以防治近视为重点开展学生保健、卫生知识宣传。小学设立“卫生岗”,实行“值日生”制度,检查学生手、脸、衣服卫生。80年代,学校卫生工作有新发展,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生长发育调查、疾病矫治、防治近视并监测学校卫生;各校设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有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1984年,制订《株洲中小学生健康检测方案》,为学校建立卫生档案。1986年,卫生部、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年健康检查1次。1987年,市防疫站成立学校卫生科,各县(市)区防疫站设有专人管理学校卫生。同年,在市区举办小学生卫生知识大赛,城市3区44所小学1.2万名学生参赛,8个队获优胜奖。是年,在省爱卫竞赛中醴陵市学校卫生获单项奖。1990年,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此学校卫生工作有章可循。
  生长发育1963年,首次为市区6所学校学生进行生长发育调查。1965年,株洲县对学生生长发育调查,各项指标均低于市区。1981年,对市区4432名学生作生长发育调查,与1963年比较,身高男生增加9.81厘米,女生增加8.88厘米;体重男生增加0.56公斤,女生增加5.38公斤;坐高男生增加6.19厘米,女生增加5.15厘米;胸围男生增加5.08厘米,女生增加3.64厘米。学生群体身材呈细高体型。1982年,调查女生月经初潮发生时间,以夏季为多并在形态发育高峰后2年左右,平均年龄为13.68岁;调查男生首次遗精时间,多发生在春夏季,平均年龄为15.04岁。
  视力保护 1963年,首次开展视力调查。1964年,中小学普及眼保健操。1977年,举办眼保健操训练班,印发8万份眼保健操图解。1979年,用“夏天无”矫治152名视力减退学生,有效率为69.8%。1980年,调查8599名中小学生视力,中学生近视率为26.65%,小学生为15.72%。1981年,何家坳小学、331厂子弟中学出席省视力保护经验交流会受嘉奖,醴陵县一中出席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介绍经验。同年11月,省体卫工作试点验收会在株洲市召开,市二中、市南区樟树坪小学验收合格。1985年,调查视力不良情况,城市高于农村,中学高于小学。1986年,株洲县、酃县、攸县、醴陵市、东区、南区用近视光学法矫治视力效果较好。1987年,检查2.19万名中小学生视力,总下降率为32.32%,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醴陵市用眼明仪矫正视力有效率达85%,东区、南区用近视光学治疗仪有效率达80%。
  常见病防治 1954年,在市立第七完小为学生作肠道寄生虫调查,阳性率达65.69%,然后用山道年甘汞驱虫。1955年,在南湖塘小学为211名学生体检,患砂眼者占69.6%,龋齿占12.3%。1961年,市卫生局发出《关于防止学生肺结核、肝炎及开展口腔卫生工作的通知》。1983年,对1.26万名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心、肺阳性体征高于肝脾体征,砂眼患病率50.28%,龋齿9.69%。1985年,检查8721名学生,砂眼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龋齿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脊柱侧弯发生率中学生为2.57%,小学生为0.95%。同年,调查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以4~5月最高,病种为感冒、外伤、肝炎等;调查郊区1230名学生肠线虫感染情况,蛔虫阳性率56.50%,鞭虫20.73%,在学生手指、文具、课桌椅取样36份,其中4份检出蛔虫卵;9月对东区393名学生用四氯化碘萤光素检查牙菌斑,口腔卫生良好率只有41.47%。1986年,调查市二中学生贫血情况,男生为12.44%,女生为16.67%。1987年,整理当年高考生体检资料,4992人参加高考体检全合格率为30.7%,受专业限制的68.14%,其中因视力受限占88.18%,是改革招生制度后影响升学最多的一年。酃县分析1980~1990年3053名高考生体检资料,完全合格为23.03%,受专业限制占76.02%。是年,攸县10所中等学校发生607例原因不明的流行性趾痛,发病率达6.6%。推测流行因素可能与低气温、学生负担重、精神紧张、居住条件差有关。1988~1989年,氟离子透入防龋新技术,效果显著,6龄齿用氟透入新生龋减少率为60.69%。1990年,在株洲县地甲病区和非病区,调查儿童智商,显示病区儿童平均智商60.13,非病区为79.63。
  二 教学卫生
  1983年,市防疫站调查城区和株洲县32所中小学校519间教室,面积符合国家标准、教室双面采光的占80.34%,课桌面自然照度系数在1~1.5的占82.85%,有人工照明的占91.89%。1985年,调查城区和株洲县175间教室采光及人工照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为70.86%,测量3949套课桌椅,能与学生身高相适应的仅为16.73%,主要原因是部分学校未使用全国统一型号,有的是50年代旧式桌椅。1987年,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为50.23万人,从事学校卫生工作专职人员15人,校医87人,兼职保健老师243人。
  第四节 环境卫生
  一 学生保健
  民国时期,醴陵县湘东、兰谊等中学配有校医。民国29年,攸县防疫委员会对县城中小学卫生工作断续检查指导。1955年,市中小学校建立卫生组织,配有保健箱。是年8月,培训保健老师51人,可开展常见肠道寄生虫病防治。1965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少儿发育评价标准”。70年代,以防治近视为重点开展学生保健、卫生知识宣传。小学设立“卫生岗”,实行“值日生”制度,检查学生手、脸、衣服卫生。80年代,学校卫生工作有新发展,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生长发育调查、疾病矫治、防治近视并监测学校卫生;各校设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有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1984年,制订《株洲中小学生健康检测方案》,为学校建立卫生档案。1986年,卫生部、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年健康检查1次。1987年,市防疫站成立学校卫生科,各县(市)区防疫站设有专人管理学校卫生。同年,在市区举办小学生卫生知识大赛,城市3区44所小学1.2万名学生参赛,8个队获优胜奖。是年,在省爱卫竞赛中醴陵市学校卫生获单项奖。1990年,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此学校卫生工作有章可循。
  生长发育1963年,首次为市区6所学校学生进行生长发育调查。1965年,株洲县对学生生长发育调查,各项指标均低于市区。1981年,对市区4432名学生作生长发育调查,与1963年比较,身高男生增加9.81厘米,女生增加8.88厘米;体重男生增加0.56公斤,女生增加5.38公斤;坐高男生增加6.19厘米,女生增加5.15厘米;胸围男生增加5.08厘米,女生增加3.64厘米。学生群体身材呈细高体型。1982年,调查女生月经初潮发生时间,以夏季为多并在形态发育高峰后2年左右,平均年龄为13.68岁;调查男生首次遗精时间,多发生在春夏季,平均年龄为15.04岁。
  视力保护 1963年,首次开展视力调查。1964年,中小学普及眼保健操。1977年,举办眼保健操训练班,印发8万份眼保健操图解。1979年,用“夏天无”矫治152名视力减退学生,有效率为69.8%。1980年,调查8599名中小学生视力,中学生近视率为26.65%,小学生为15.72%。1981年,何家坳小学、331厂子弟中学出席省视力保护经验交流会受嘉奖,醴陵县一中出席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介绍经验。同年11月,省体卫工作试点验收会在株洲市召开,市二中、市南区樟树坪小学验收合格。1985年,调查视力不良情况,城市高于农村,中学高于小学。1986年,株洲县、酃县、攸县、醴陵市、东区、南区用近视光学法矫治视力效果较好。1987年,检查2.19万名中小学生视力,总下降率为32.32%,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醴陵市用眼明仪矫正视力有效率达85%,东区、南区用近视光学治疗仪有效率达80%。
  常见病防治 1954年,在市立第七完小为学生作肠道寄生虫调查,阳性率达65.69%,然后用山道年甘汞驱虫。1955年,在南湖塘小学为211名学生体检,患砂眼者占69.6%,龋齿占12.3%。1961年,市卫生局发出《关于防止学生肺结核、肝炎及开展口腔卫生工作的通知》。1983年,对1.26万名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心、肺阳性体征高于肝脾体征,砂眼患病率50.28%,龋齿9.69%。1985年,检查8721名学生,砂眼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龋齿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脊柱侧弯发生率中学生为2.57%,小学生为0.95%。同年,调查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以4~5月最高,病种为感冒、外伤、肝炎等;调查郊区1230名学生肠线虫感染情况,蛔虫阳性率56.50%,鞭虫20.73%,在学生手指、文具、课桌椅取样36份,其中4份检出蛔虫卵;9月对东区393名学生用四氯化碘萤光素检查牙菌斑,口腔卫生良好率只有41.47%。1986年,调查市二中学生贫血情况,男生为12.44%,女生为16.67%。1987年,整理当年高考生体检资料,4992人参加高考体检全合格率为30.7%,受专业限制的68.14%,其中因视力受限占88.18%,是改革招生制度后影响升学最多的一年。酃县分析1980~1990年3053名高考生体检资料,完全合格为23.03%,受专业限制占76.02%。是年,攸县10所中等学校发生607例原因不明的流行性趾痛,发病率达6.6%。推测流行因素可能与低气温、学生负担重、精神紧张、居住条件差有关。1988~1989年,氟离子透入防龋新技术,效果显著,6龄齿用氟透入新生龋减少率为60.69%。1990年,在株洲县地甲病区和非病区,调查儿童智商,显示病区儿童平均智商60.13,非病区为79.63。
  二 教学卫生
  1983年,市防疫站调查城区和株洲县32所中小学校519间教室,面积符合国家标准、教室双面采光的占80.34%,课桌面自然照度系数在1~1.5的占82.85%,有人工照明的占91.89%。1985年,调查城区和株洲县175间教室采光及人工照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为70.86%,测量3949套课桌椅,能与学生身高相适应的仅为16.73%,主要原因是部分学校未使用全国统一型号,有的是50年代旧式桌椅。1987年,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为50.23万人,从事学校卫生工作专职人员15人,校医87人,兼职保健老师243人。
  第五节 传染病 地方病防治
  民国35年,醴陵县设检疫站开展预防接种,因疫苗昂贵,接种面小,不能控制传染病流行。1952年,市卫生防疫站建立疫情报告制度。1953年,列出应报告甲、乙、丙3类18种传染病。当时,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百日咳、白喉、疟疾、痢疾等。1962年,东南亚国家流行霍乱,株洲市积极预防防止传入。1967年,为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成立株洲市防治脑膜炎指挥部。1978年9月,宣传贯彻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0年,整理分析1953~1979年疫情资料,编辑成册。1981年,制订《株洲市疫情管理工作细则》和《株洲市传染病访视处理工作细则》,健全三级疫情报告网。1989年8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传染病有甲、乙类24种,丙类11种。1990年,建立实行预防传染病为主,防治结合,分类依法管理的体制。
  一 传染病防治
  (一)烈性传染病
  天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醴陵县罗如锦从广东学得接种牛痘苗术。道光八年(1828),湘潭县始种痘。民国10年,茶陵李咏梅创办牛痘局。36年,湘潭县挽洲(现株洲县王十万乡)小儿患天花者,日有数起,两个月内死亡15名患病儿童。
  1950年始,境内分春秋两季种牛痘,全年种牛痘6.7万余人,以后每年接种,有效地预防了天花。1966年10月,全市突击接种牛痘20万人次。1979年,对1~2岁儿童初种,7~10岁儿童复种。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1981年,株洲市停止种牛痘。
  霍乱、副霍乱(102病、2号病) 民国期间,曾数次霍乱流行。民国29年,攸县暴发霍乱,国民革命军新兵1个连,两日内死100余人。次年,朱亭镇流行霍乱,汪家井一带30多户一月内死40余人。1950年,醴陵县阳三石火车站、茶陵汽车站,实行交通检疫。60年代,世界霍乱流行,株洲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群免疫力的对策。1961年,株洲设临时留置站。1962年,成立市防治霍乱领导小组,市二医院定为收治病院,株洲火车站建立检疫站,实行交通检疫。是年,有8.5万人接受预防接种。1963年,由市公安局、卫生局组成株洲市“2号病”防治指挥部,继续设立留置站,建立季节性肠道门诊和株洲中心检验站,负责疫源检索和病源学鉴定;组建两个共40人机动队,4~6月共预防接种19.4万人次。1964年,建立10个肠道专科门诊,做到专人、专室、专设备、专登记,完成22.6万人次预防注射。70年代,肠道门诊数量逐年增加,多次培训检疫人员,加强水源检索,每月定点检测水样12个,同时也加强沿海地区进入市内的水产品检索。1980年,在市防疫站建立“2号病”留置站。80年代,加强以预防“2号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外环境检测。1981年,“2号病”传入湖南省,株洲加强肠道门诊,做到“有疑必检”,流行季节“有泻必检”。1983年,5县4区健全防治“2号病”领导小组,全市建机动队28支,254人。1984年,株洲长途汽车站、清水塘汽车站、轮船码头、火车站实施交通检疫,城区湘江段、酃县和茶陵县洣江段,检出不凝集弧菌。1985年9月26日,株洲县报告1例“2号病”,现场调查后采取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及其活动场所追踪观察、采样、投药、划定疫点、实行封锁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1989年9月5日,城区发现1例“2号病”,至年底全市共发生42例,其中死1人,为水型暴发流行。同年12月2~5日,发生第2次食物型暴发流行,发病28例。以上两起均为稻叶血清嗜菌生物型Id。疫情发生后,各级防疫站严格封锁疫区,加强流动人口、饮食卫生管理,以防疫情蔓延。1990年,株洲市参加全省七地市“2号病”联防协作片,加强外环境检测。
  (二)季节性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1957年,全国流感大流行,株洲市发病率为428.50/10万,部分学校、工厂停课停产。同年,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范围。1958年,流感再度大流行,株洲市发病率2613.04/10万,病原为甲型流感病毒。1974年,株洲县龙潭公社1400多人患流感,因并发症死亡22人,经13天积极防治控制疫情。省卫生防疫站证实为甲3型流感。1981年6~8月,全市范围内发生以青少年为主的新甲1型流感。1987年,市防疫站首次在省内用微量血凝试验测定各年龄组流感抗体种类和浓度,从人群抗体谱分布结合流感病毒变异的规律,可预测流感的流行规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 1954年有疫情记录。1957、1959、1967年3次大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02.67/10万、322.1/10万、605.22/10万。1967年,“红卫兵”大串联,流脑大流行,成立市防治脑膜炎指挥部,采用熏、滴、漱、隔、查、治综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1972年,在火车站、公共场所等地用香芋油、呋喃西林、盐开水预防给药,并宣传预防流脑的卫生知识。同年,调查1138人,病原为A、B、C三型。1980年,用冻干A群纯疫苗接种反应和效果观察,免疫保护率达100%。1987年,采取块块轮流免疫法,发放菌苗26万人份,茶陵县、攸县、株洲县接种率达90%以上。1990年,发病率0.90/10万。
  白喉 1950年,醴陵县接种白喉类毒素。1953年,城区发病86例,死15人。1977年冬至次年春,白喉发病率为历史最高纪录,达72.76/10万,呈暴发性流行。其中以株洲县鸿仙公社最为严重,共发病600人,死6人,经采取综合措施防治,45天内控制疫情。
  1985~1986年,醴陵市进行人群白喉抗体测定,成人免疫水平高于儿童。1990年,白喉发病率控制在0.03/10万,达到国家控制水平。
  麻疹 1953年,株洲市麻疹流行,发病率1162.73/10万,全市成立3个麻疹防治组。1958年,发病率高达3308.96/10万。1966年,使用麻疹疫苗,发病率明显下降。1971年,发病率为1108.37/10万。流行特点农村高于城市,使用麻疹疫苗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变化。1976年后,发病年龄高移,发病率逐渐被控制。1990年,发病率已控制在0.61/10万。
  脊髓灰白质炎(下称灰质炎) 1957年,始有疫情记载,发病率为7.02/10万。1961年,使用液体口服灰质炎疫苗。1968年,发病率达10.30/10万。1989年3月至次年2月,发生I型灰质炎暴发流行,发病60例,发病率为1.74/10万,死1人,其中茶陵县发生57例,占总发病数的95%,主要原因是计划免疫工作不落实。
  传染性肝炎 1957年,流行传染性肝炎。1958年,再次流行,发病率达135.60/10万。是年,成立市防治肝炎领导小组。1973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传染性肝炎防治方案(草案)》,开展HAA抗原检测,印发卫生防疫资料,广为宣传。80年代,以预防乙型肝炎为主。1982年,茶陵县调查人群HBsAg携带者,阳性率13.62%,高于省标准化阳性率10.66%。1986年,攸县二中因饮食卫生不良发生传染性肝炎暴发流行(300例)。1987年,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地处交通枢纽的株洲市,因预防措施得力,幸免流行。1990年,使用甲肝疫苗效果良好,13家厂矿医院将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列为儿童免疫程序。是年底,肝炎发病率为92.59/10万。
  痢疾 50年代,痢疾发病率最高达1837.75/10万。1975年,市防疫站对痢疾菌型调查,株洲市以福氏2α型为主,占81.19%,至60年代明显下降。1977年菌群变迁为宋内氏为主。1980年后,又转为以福氏菌型为主,发病在120~284/10万之间。
  (三)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1962年,城区首次确诊4例钩体病。1964年,检测郊区茶元大队,感染率为21%,驻军为10.68%,农民为44.40%。1973年,醴陵发现343例,死8人;株洲县发现50例,死2人,患者均未预防注射。1973~1974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株洲境内为疫区,带菌动物以黄胸鼠、罗赛鼠(田鼠)为主,次为牛、狗、猪;主要流行菌群为波摩那群(醴陵县)、澳洲群(醴陵县、株洲县、郊区)、黄疸出血群、流感伤寒群(株洲县)。1986年,发病421例,疫情波及3个县(市)郊。1990年,发放菌苗25万毫升,年发病率22.30/10万。
  流行性出血病(简称出血病) 1981年,株洲市首次诊断2例。1986~1987年,在市郊区、茶陵县调查94份人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阳性4份;536只鼠肺EHF病毒病。证实株洲境内存在出血病疫源地。
  流行型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1952年,株洲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医院首次报告2例。1954年,市接种乙脑疫苗。1957年,市卫生局成立防治乙脑指导小组,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积极防治。1965年发病率为23.25/10万,1972年为24.45/10万。这两年为发病高峰年,以后逐年下降,至1990年降为6.03/10万。
  狂犬病 1953年,疫情纪录发病率为1.8/10万。60年代,开始使用狂犬疫苗,但发病率不高。1981年,狂犬疫苗及血清实行收费供应,但仍不能满足需要。1983年,株洲县畜牧水产部门耗资万元实施家犬免疫,收效不大。1986年,狂犬疫苗供应紧张,发生狂犬病27例,死27人。80年代,市政府曾多次发文禁止城市居民养犬,但收效甚微。
  炭疽病 1973年9月,株洲铁路到达场卸下4头患炭疽病牛,140人分食3头,1人感染发病。疫区由铁路卫生部门彻底消毒,接触人员作医学观察,疫情未再扩大。
  (四)慢性传染病
  性病 民国时期,株洲镇娼妓活跃、花柳病甚多,成为诊所的主要业务。1949年10月,人民政府宣布取缔娼妓、卖淫,后经彻底查治,性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绝迹。1982年,株洲市又发现绝迹后的首例性病。1986年,市立一医院门诊发现98例。同年,市公安局、卫生等7个部门,组成株洲市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建立防治监测中心。1987年,市卫生局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性病防治监测网点。报告的性病有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1987~1988年,报告907例,其中淋病占71.67%,但未见梅毒。市防疫站及时购置监测仪器,开办性病防治学习班,举办性病防治知识展览,广泛宣传性病防治知识,为重点人群强制普查普治,多次发现家庭传染,甚至小学生也有受染者。1990年,成立市性病防治监测中心。
  结核病 1954年,中国防痨协会株洲支会成立,并作结核菌素试验2432人,接种卡介苗1003人。1958年普种卡介苗,1966年后中断,1975年恢复。1985年9月,全国第二次肺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抽取攸县涟滩村、酃县中园村两个点3217人,确诊37人,患病率为1.15%。1986年,制定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和考评方案,举办防痨痰检学习班,成立市结核病防治所(防疫站内),并配置200毫安X光机1台,组成2266人的防痨队伍,使防痨工作走上制度化经常化轨道。1987年,茶陵县被定为省防痨重点县,县政府拨专款5000元,成立县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结核病管理实施方案,建立结核病发现、管理试点。次年10月,经省卫生厅考核验收合格。同期,全市查出各种结核病6610例;开设门诊54个,健全3级防疫网,加强了防治与管理。1989年,省卫生厅授予酃县防疫站“1988年结核病人防治、管和1989年结核病人发现达标单位”称号。1990年,调查郊区、株洲县3983人,发现肺结核24人,患病率0.60%。
  麻疯病 清康熙年间,酃县即有麻疯病记载。1958年,酃县龙景山医疗站正式收治病人。1970年,茶陵县首次组织全面普查,历时5个月,调查3000多个生产队,查出麻疯病人13人,随即送酃县治疗。1984年,龙景山医疗站被评为省优等医疗站。1986年,市卫生局委托龙景山医疗站举办5期麻疯病防治知识学习班,培训156名防治人员。同年,使用W、D、T三联疗法(氨苯、利福平、氯苯酚嗪)治疗病人。全市经多年积极防治,至1989年患病率控制在0.16‰,已接近国家基本控制麻疯病的指标(0.1‰)。
  二 地方病防治 株洲境内地方病有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地方性甲状腺(简称地甲病)、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其中地甲病流行区域较广,患病人数较多。1956年,茶陵县在中堡乡、西坑乡重点调查,患病率为14.90%和34%。1978~1986年,普查确认株洲县长冲、八斗、龙潭、龙凤,茶陵县平水、湖口,酃县城东、城关、平乐、船形,醴陵市官庄、桃花等12个乡,为地甲病区,查出病人10458人。
  1984年,成立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市卫生局制定1984~1990年地方病防治规划,市防疫站建立地病科,各县(市)防疫站建立防保站,健全由乡村医生负责的防治网络,先后办各类学习班85期,培训医生、检验员788人次。1985~1990年,醴陵市、茶陵县、酃县先后通过省卫生厅考核验收,地甲病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三 寄生虫病
  钩虫病1958年,开展钩虫病普查,感染率在20~30%,郊区朱田铺公社达80%。1960年,茶陵县钩虫感染率在40%以上。1964年,在郊区园艺场首次鉴定虫种为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钩虫,两者之比为43:1,雄雌之比为1:1.69。70年代,使用敌百虫、灭虫宁、噻咪唑等驱虫。1978年,推广“反复查治病人,控制传染源,消灭钩虫病”方案。1979年,经反复查治,人群感染率由36.3%下降为7.8%。1980年,开展基本控制钩虫病流行地区自然回升规律的研究。第1年自然回升率为0.28%,第2年为0.71%(多为新迁入的阳性人口),第3年为2.78%,第10年为2.04%。
  疟疾 民国33年,境内流行疟疾,从湘江边至郊区百井冲10余公里范围内,几乎家家有病人。50年代,因大批基建民工从高疟区进入株洲市,扩大了疟疾传染源。城区采用百乐君、扑疟母星、阿的平免费治疗,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作为抗复发治疗。1965年,市防疫站制定《株洲市防治疟疾4年规划》。1966~1980年,境内疟疾发病率已小于5/万,其中茶陵县自1976年即控制在1/万以下。70年代,采取发热病人作血检;检查带虫人群,管好流动人口;用血清学方法侦察和防治效果考核;组织联防等方法防治疟疾。1980年,着重对现症病人和休止期治疗及发热病人血检,搜索传染源。1985年,进入灭疟后期管理。次年,茶陵县经省卫生厅考核,灭疟达标成为全省首批基本消灭疟疾的5县之一。1987年,攸县,酃县达到“基本无疟县”标准。同年,省卫生厅颁发株洲市基本消灭疟疾合格证书。
  1980~1990年,全市累计根治疟疾病人458例,休止期根治3303人次,预防服药1.42万人次,发热病人血检53.50万人次,检出阳性387人,检出率为0.07%。
  第二章 妇幼保健
  民国30年,湘潭县卫生院株洲分院,有1名助产士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但因传统观念及文化、经济等原因,收效甚微。
  50年代起,相继建立市、县妇幼保健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和开展妇幼保健工作。1979年后,市区各区建立妇幼保健站,至1983年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逐步健全完善,大多数所、站扩建和新建了业务用房,医疗器械不断更新,拥有B型超声诊断仪、胎心监护仪、万能手术床、300mAX线机等设备。1984年后,各院、所、站均开设了妇保、儿保、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专科门诊,开设病床109张。1990年,全市有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不含厂矿),保健专业人员3196人(其中市级163人,县级129人,乡级专干186人,兼干299人,村级接生员1835人,会接生的女赤脚医生584人);有县级以上医院妇产科病床666张,小儿科病床325张,产科医师320人,儿科医师177人,妇女、儿童一般疾患均能就地诊治,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
  一 新法接生
  50年代,城乡普遍培训新法接生员和改造旧产婆,采取分批集中训练的方式,讲解妇女生理构造,传授产前检查、消毒接生断脐等操作方法,推行一睡、二查、三消毒的新法接生。至1956年,共培训新法接生员196人,改造旧产婆78人;农村每个乡建立中心接生站,每个自然村建立3~4人接生组,区卫生所妇幼医生定期到中心站开展业务辅导;城区街道以居委会为单位组织接生站,接生员巡回为孕妇作产前检查,产后访视。1957年,全年出生8953人,新法接生5356人,新法接生率为59.8%。1964年,城市新法接生率达95%以上,农村为90%左右,成为全省普及新法接生先进市。1978年,县郊将接生员纳入合作医疗管理范围,合理解决接生员劳动报酬。1985年,醴陵市、攸县、茶陵县、酃县的新法接生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3.7/万,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降至1‰以下,至1990年全市新法接生率上升到98%。
  二 围产期保健
  1977年,卫生部提出开展围产期保健。1982年,城区实行新生儿、孕产妇两个系统管理后,新生儿、孕产妇死亡率均有所下降。1983年,醴陵县妇幼保健所在栗山坝乡进行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服务合同制试点,其婚前检查、产前检查、分娩以及婴儿计划免疫接种和健康检查的作法,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1984年,全市开展围产期保健。1985~1986年,醴陵市妇幼保健所参加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地区性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分析研究课题”,通过死因分析,提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应建立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和加强围产期保健等5个方面见解,受到中央重视。1988年,全市在继续开展围产期保健的基础上,由有经验的妇产科、儿科、妇幼保健医师组成围产期保健协作组,加强各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联系,提高产科、新生儿科的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围产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并制定出《株洲市围产期保健常规》,编印《株洲市围产期保健手册》,围产期保健走上规范化轨道。1990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区达95%,农村达90%;孕产妇死亡率城区为0,农村为4.9/万;围产儿死亡率全市为11.8‰,低于全国标准。
  三 妇科病防治
  50年代,株洲苎麻纺织厂、湘江机器厂、株洲机车车辆厂、汽车配件厂,在职工医院配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开展女工卫生工作。市妇幼保健所组织妇幼医师深入工厂企业,推行“四期劳动保护”(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后增加更年期)。1956年,农村推行“三调三不调”的妇女劳动保护措施(即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妇科病发病率有所减少。1958年“大跃进”中,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加之随后的国民经济困难,营养不足,部分妇女出现水肿、闭经、子宫脱垂等疾患。1961年攸县妇科病普查,全县子宫脱垂、闭经等妇科病患者达3.54万余人;醴陵县在已婚妇女中,查出各类妇科病患者达3.75万余人(其中子宫脱垂5718人,占患病人数15.3%),并对子宫脱垂病人给予免费医疗和供应营养物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1962年,市妇幼保健所对株洲苎麻纺织厂、汽车配件厂等6个单位859名女工进行妇科病普查,其宫颈炎、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70%。为此,全市继续推行“五期劳动保护”,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建立女工专用卫生室,改盆浴为淋浴,设置哺乳室、妈妈房、孕妇工间休息室,并为厂矿企业培训一批保健员。同年,农村恢复“三调三不调”的妇女劳动保护制度,妇科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73年,市妇幼保健所汇集中医名医研制“妇科千金片”,治疗妇科慢性炎症,经8600余例临床服用,显效率达96%以上。是年,妇幼保健所组织对全市8万多名女职工进行防癌普查,宫颈癌患病率为7.85/10万,乳腺癌为3.10/10万。1978~1980年,对农村妇科病进行复查,共查出子宫脱垂病人828人,尿瘘29人,均给予及时治疗。1973~1990年经过三次大规模普查,全市妇科病实查12.77余万人,查出妇科病患者5.72余万人。1990年,全市200名女职工以上的厂矿企业,设置专门卫生室125个。
  四 婚前检查
  1988年,全市实行婚前健康检查,由医生提供保健指导,并发给合格证方可结婚。1989年,受检1.20万人中,仅乙型肝炎就有700人,其中有些人为饮食、副食、肉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1990年,市妇幼保健院婚检8233人,受检率为95%,正常为89.2%.异常为10.8%。通过婚检,查出许多不易察觉的疾病,使之得到及时治疗。
  第二节 儿童保健
  一 托幼卫生指导
  50年代末,厂矿企业、街道及农村普遍开展托幼工作。郊区淦田公社宏图大队幼儿园在防病、生活、教养、设施方面成绩突出,1960年获全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市妇幼保健站派出妇幼医生,到基层推行一人一巾一杯一碗的饮水、淋浴卫生制度,对农业社办的农忙托儿所着重改变喂养方法,革除口对口喂食、指头喂食、不定时喂食、不按期断奶和共用毛巾、共水洗脸等不卫生习惯.加强防病措施,指导保育员进行晨间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预防传染病交叉感染。随后,市妇幼保健所妇幼医生深入工厂企业,配合职工医院和中心联合诊所举办训练班,建立健全卫生制度,设专职或兼职保健员负责防病工作。70年代,各托幼园所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传染病预防措施基础上,加强对儿童饮食卫生管理,培养儿童饭前及便后洗手习惯,实行餐具消毒,把住病从口入关。80年代,一些大中型托幼园所均配备专(兼)职保健医生,定期对入托入园婴幼儿进行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身长、体重等生长发育监测评估。
  儿童营养 60年代,市妇幼保健所对市干、湘江机器厂、田心机车车辆厂、长江工具厂、株洲麻纺厂、株洲选煤厂、株洲电厂、株洲汽车配件厂的幼儿园,开展营养调查和小儿喂养指导。1960~1962年,市场物资供应紧张,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剧增。据对麻纺厂等3个幼儿园301名儿童检查,营养不良占37%。全市推广“瓜菜代”,增加副食品供应,调剂伙食花样,使营养不良及时得以控制。7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改善,一些托幼园所的伙食有很大改善,中度营养不良儿童显著减少。1980~1983年,市妇幼保健所派出儿保医师,深入园所指导儿童喂养,培养儿童具有良好饮食习惯。1990年,全市212个托幼园所,有85%开办伙食,实行三餐一点,代量食谱,受托儿童患病率明显下降。
  二 儿童健康检查
  1950年,醴陵县于“六·一”国际儿童节前,举办儿童身体健康比赛,受检儿童2996名,复检232名,评出健康儿童25名,县人民政府授予“好儿童”称号。1952年起,城区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在托幼园所、小学开展健康检查和比赛。各县(区)根据本地条件,亦开展规模不等的健康检查和评比活动。1979年国际儿童年,全市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大规模健康检查。市卫生局、妇联、教育局联合开展全市健康儿童比赛,表彰48名健美儿童和湘江机器厂等8个先进托幼集体。攸县组织48名医务人员,对5个厂矿、7个公社的10387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并免费发放驱虫灵片6158瓶、驱虫净片936瓶,为12.58万名儿童治疗蛔虫病,驱蛔率达90%以上。1980年,市妇幼保健所组织县(区)和大型企业医疗保健部门,开展7岁以下儿童的第2次大规模健康检查,受检率城区达80%,县、郊达50%。对查出有疾病和生长发育有缺陷的幼儿,各地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矫治,矫治率为80%。1989年5月,开展“热爱孩子月”及健美儿童评选活动,全市城乡2.3万0~6周岁儿童参检,评出健美儿童165名。1990年,全市开展第3次大规模儿童健康检查,实检113268人。检查项目在原有儿检、计免、智测、多动症、推拿、体弱儿、龋齿防治、营养计算等基础上,又新设体弱儿系统管理建卡,进行系统治疗观察。
  第三章 中医
  明、清以来,境内中医从业人员遍及城乡,名医辈出。据《醴陵县志》记载,该县晚清时期,出版医学著作19部,列传者达10余人。民国时期,因地方当局歧视中医,采用西医科目考中医以及登记费用昂贵等刁难办法,迫使大部分中医未获准登记另谋出路。1949年底,株洲区只有中医120余人。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关怀人民健康,重视中医事业发展。1950年春,株洲区成立中医师联合公会。1952年,创办中医联合诊所。1954年,成立市中医院。1957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株洲时,作出“要发展中医,帮助他们(中医院)解决具体问题”的指示。是年,省卫生厅拨专款,市人民委员会确定选址曹塘坝扩建市立中医院。1958年,成立市中医药研究所,中药店统一归口卫生部门领导,农村小药店大多并入联合诊所。1961~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年高资深名老中医师,在生活物资供应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当时列入市名老中医的有袁再修、沈国才等19人,其中7人列入省级名老中医。1968年起,推广中医针灸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开办西医学习中医班,开展多种形式学术活动,掀起西医学习中医热潮,中医事业获得蓬勃发展。1979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株洲分会成立。1986年,全市有中医药人员2208人,平均每千人口中有0.68人,高于全省的0.61‰。1987年,市卫生局设置中医科,中医工作走向系统管理轨道。1990年,全市有中医医院6所,中医伤科、中医痔瘘、中医按摩等专科医院3所,有省办中医药学校和县(市)办中医职业技校各1所,中医药人员共计2404人,其中主任中医医师2人,副主任中医药师58人,出版中医著作7部。
  第一节 医疗网
  民国30年,湘潭县卫生院株洲分院,有1名助产士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但因传统观念及文化、经济等原因,收效甚微。
  50年代起,相继建立市、县妇幼保健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和开展妇幼保健工作。1979年后,市区各区建立妇幼保健站,至1983年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逐步健全完善,大多数所、站扩建和新建了业务用房,医疗器械不断更新,拥有B型超声诊断仪、胎心监护仪、万能手术床、300mAX线机等设备。1984年后,各院、所、站均开设了妇保、儿保、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专科门诊,开设病床109张。1990年,全市有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不含厂矿),保健专业人员3196人(其中市级163人,县级129人,乡级专干186人,兼干299人,村级接生员1835人,会接生的女赤脚医生584人);有县级以上医院妇产科病床666张,小儿科病床325张,产科医师320人,儿科医师177人,妇女、儿童一般疾患均能就地诊治,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
  一 新法接生
  50年代,城乡普遍培训新法接生员和改造旧产婆,采取分批集中训练的方式,讲解妇女生理构造,传授产前检查、消毒接生断脐等操作方法,推行一睡、二查、三消毒的新法接生。至1956年,共培训新法接生员196人,改造旧产婆78人;农村每个乡建立中心接生站,每个自然村建立3~4人接生组,区卫生所妇幼医生定期到中心站开展业务辅导;城区街道以居委会为单位组织接生站,接生员巡回为孕妇作产前检查,产后访视。1957年,全年出生8953人,新法接生5356人,新法接生率为59.8%。1964年,城市新法接生率达95%以上,农村为90%左右,成为全省普及新法接生先进市。1978年,县郊将接生员纳入合作医疗管理范围,合理解决接生员劳动报酬。1985年,醴陵市、攸县、茶陵县、酃县的新法接生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3.7/万,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降至1‰以下,至1990年全市新法接生率上升到98%。
  二 围产期保健
  1977年,卫生部提出开展围产期保健。1982年,城区实行新生儿、孕产妇两个系统管理后,新生儿、孕产妇死亡率均有所下降。1983年,醴陵县妇幼保健所在栗山坝乡进行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服务合同制试点,其婚前检查、产前检查、分娩以及婴儿计划免疫接种和健康检查的作法,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1984年,全市开展围产期保健。1985~1986年,醴陵市妇幼保健所参加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地区性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分析研究课题”,通过死因分析,提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应建立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和加强围产期保健等5个方面见解,受到中央重视。1988年,全市在继续开展围产期保健的基础上,由有经验的妇产科、儿科、妇幼保健医师组成围产期保健协作组,加强各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联系,提高产科、新生儿科的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围产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并制定出《株洲市围产期保健常规》,编印《株洲市围产期保健手册》,围产期保健走上规范化轨道。1990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区达95%,农村达90%;孕产妇死亡率城区为0,农村为4.9/万;围产儿死亡率全市为11.8‰,低于全国标准。
  三 妇科病防治
  50年代,株洲苎麻纺织厂、湘江机器厂、株洲机车车辆厂、汽车配件厂,在职工医院配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开展女工卫生工作。市妇幼保健所组织妇幼医师深入工厂企业,推行“四期劳动保护”(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后增加更年期)。1956年,农村推行“三调三不调”的妇女劳动保护措施(即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妇科病发病率有所减少。1958年“大跃进”中,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加之随后的国民经济困难,营养不足,部分妇女出现水肿、闭经、子宫脱垂等疾患。1961年攸县妇科病普查,全县子宫脱垂、闭经等妇科病患者达3.54万余人;醴陵县在已婚妇女中,查出各类妇科病患者达3.75万余人(其中子宫脱垂5718人,占患病人数15.3%),并对子宫脱垂病人给予免费医疗和供应营养物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1962年,市妇幼保健所对株洲苎麻纺织厂、汽车配件厂等6个单位859名女工进行妇科病普查,其宫颈炎、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70%。为此,全市继续推行“五期劳动保护”,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建立女工专用卫生室,改盆浴为淋浴,设置哺乳室、妈妈房、孕妇工间休息室,并为厂矿企业培训一批保健员。同年,农村恢复“三调三不调”的妇女劳动保护制度,妇科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73年,市妇幼保健所汇集中医名医研制“妇科千金片”,治疗妇科慢性炎症,经8600余例临床服用,显效率达96%以上。是年,妇幼保健所组织对全市8万多名女职工进行防癌普查,宫颈癌患病率为7.85/10万,乳腺癌为3.10/10万。1978~1980年,对农村妇科病进行复查,共查出子宫脱垂病人828人,尿瘘29人,均给予及时治疗。1973~1990年经过三次大规模普查,全市妇科病实查12.77余万人,查出妇科病患者5.72余万人。1990年,全市200名女职工以上的厂矿企业,设置专门卫生室125个。
  四 婚前检查
  1988年,全市实行婚前健康检查,由医生提供保健指导,并发给合格证方可结婚。1989年,受检1.20万人中,仅乙型肝炎就有700人,其中有些人为饮食、副食、肉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1990年,市妇幼保健院婚检8233人,受检率为95%,正常为89.2%.异常为10.8%。通过婚检,查出许多不易察觉的疾病,使之得到及时治疗。
  第二节 儿童保健
  一 托幼卫生指导
  50年代末,厂矿企业、街道及农村普遍开展托幼工作。郊区淦田公社宏图大队幼儿园在防病、生活、教养、设施方面成绩突出,1960年获全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市妇幼保健站派出妇幼医生,到基层推行一人一巾一杯一碗的饮水、淋浴卫生制度,对农业社办的农忙托儿所着重改变喂养方法,革除口对口喂食、指头喂食、不定时喂食、不按期断奶和共用毛巾、共水洗脸等不卫生习惯.加强防病措施,指导保育员进行晨间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预防传染病交叉感染。随后,市妇幼保健所妇幼医生深入工厂企业,配合职工医院和中心联合诊所举办训练班,建立健全卫生制度,设专职或兼职保健员负责防病工作。70年代,各托幼园所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传染病预防措施基础上,加强对儿童饮食卫生管理,培养儿童饭前及便后洗手习惯,实行餐具消毒,把住病从口入关。80年代,一些大中型托幼园所均配备专(兼)职保健医生,定期对入托入园婴幼儿进行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身长、体重等生长发育监测评估。
  儿童营养 60年代,市妇幼保健所对市干、湘江机器厂、田心机车车辆厂、长江工具厂、株洲麻纺厂、株洲选煤厂、株洲电厂、株洲汽车配件厂的幼儿园,开展营养调查和小儿喂养指导。1960~1962年,市场物资供应紧张,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剧增。据对麻纺厂等3个幼儿园301名儿童检查,营养不良占37%。全市推广“瓜菜代”,增加副食品供应,调剂伙食花样,使营养不良及时得以控制。7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改善,一些托幼园所的伙食有很大改善,中度营养不良儿童显著减少。1980~1983年,市妇幼保健所派出儿保医师,深入园所指导儿童喂养,培养儿童具有良好饮食习惯。1990年,全市212个托幼园所,有85%开办伙食,实行三餐一点,代量食谱,受托儿童患病率明显下降。
  二 儿童健康检查
  1950年,醴陵县于“六·一”国际儿童节前,举办儿童身体健康比赛,受检儿童2996名,复检232名,评出健康儿童25名,县人民政府授予“好儿童”称号。1952年起,城区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在托幼园所、小学开展健康检查和比赛。各县(区)根据本地条件,亦开展规模不等的健康检查和评比活动。1979年国际儿童年,全市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大规模健康检查。市卫生局、妇联、教育局联合开展全市健康儿童比赛,表彰48名健美儿童和湘江机器厂等8个先进托幼集体。攸县组织48名医务人员,对5个厂矿、7个公社的10387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并免费发放驱虫灵片6158瓶、驱虫净片936瓶,为12.58万名儿童治疗蛔虫病,驱蛔率达90%以上。1980年,市妇幼保健所组织县(区)和大型企业医疗保健部门,开展7岁以下儿童的第2次大规模健康检查,受检率城区达80%,县、郊达50%。对查出有疾病和生长发育有缺陷的幼儿,各地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矫治,矫治率为80%。1989年5月,开展“热爱孩子月”及健美儿童评选活动,全市城乡2.3万0~6周岁儿童参检,评出健美儿童165名。1990年,全市开展第3次大规模儿童健康检查,实检113268人。检查项目在原有儿检、计免、智测、多动症、推拿、体弱儿、龋齿防治、营养计算等基础上,又新设体弱儿系统管理建卡,进行系统治疗观察。
  第二节 临床
  一 内科
  伤寒病 清乾隆、嘉庆年间,醴陵县黄朝坊著《金匮启钥》,强调温补为治伤寒之根本大法的观点,延续至今。
  肝病 1960年,市一医院用明矾治肝炎72例,治愈时间平均缩短7~11天。1973年,市中医院自制马鞭草合剂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47例,治愈42例,好转5例;红湘江机器厂职工医院用草药螃蜞菊治疗病毒性肝炎51例,HBsAg转阴率达44.32%。1976~1977年,市中医院用茵陈、山栀、大黄、马鞭草、茅根、甘草,制成1号肝炎合剂,治疗200例,治愈率93.5%;茶陵县中医院采用逍遥散加减50剂,治愈一例右肝多发性囊肿。1977年,株洲县先锋桥医院治疗原发性肝癌一例,症状体征消失,存活6年以上。1989年11月,成立市中医肝病研究中心。该中心用鳖甲等10味中药制成丸剂治疗肝病,有效率达60%。
  心病 1974年,市中医院张师艺医师,运用百合科万年青煎汁保留灌肠和内服治疗风心病、肺心病引起的心衰13例,属国内首次应用报告,并总结其药效有洋地黄样作用,能改善呼吸功能、利尿、控制感染、止咳平喘、舒张冠脉、退黄疸和改善血栓塞征等。1987年,株洲铁路医院用熟地、五味子为主,结合辨症用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过早搏动,临床观察有效率为83.3%。1988年,市中医院以益气、温阳、利水、化淤为治则,用葶苈、生芪等10余味中药组成心衰合剂,治疗心衰33例,对I、Ⅱ级心衰有效率达75%。
  脾胃病 1959年,市中医院用香附等16味中草药制成“新曲”,治疗肠炎痢疾300例,具有导滞、健胃、清热、利湿的功效。1960年,用槟榔汤预防肠道传染病,使发病率下降44%。1975年,市东区医院自制小飞扬合剂,治疗急性肠炎124例,有效率98.4%。1985年,茶陵县中医院治疗巨结肠症2例,认为该病病位在肠,病根在肺,用宣肺开塞疗法疗效显著。同年,该县枣市中医院,用四磨汤治愈该病20例。1980~1984年,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用象皮粉对3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进行诊治观察,具有迅速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肺病 1959年,市中医院自制荆苏散治疗流感,有效率100%;用抹、服、敷、注、针刺五结合,治疗麻疹合并肺炎7例,治愈率85.7%。1960年,市一医院采用气管滴入大蒜汁方法,治愈肺脓疡3例。1971年,市中医院自制胆壳丸,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300例,有效率95%。1972年,株洲市攻老(攻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第一协作组,自制三种合剂治疗143例,次年对61例追访有效率59%;后在原方加减药物,重新选择病例122例,有效率85%以上。1987年,市北区医院以醉鱼草制成糖浆,治疗哮喘52例。该院认为该药有扩张支气管和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达到宣肺平喘、降气化痰的疗效。
  肾病 1965年,市中医院以导赤散加鱼腥草和金钱草,治疗尿道结石效果良好。1988年,茶陵县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72例肾绞痛,提出“虚而不运,助之使通”的观点,是止痛不拘于通的又一治法。1989年,株洲县中医院以甘遂外敷,甘草内服,治疗术后尿潴留27例。
  风症 1975年,市二医院对风湿病用中草药筛选制成风湿骨痛药,通过6000例观察,消肿止痛,优于其他药。1977年,市精神病医院和株洲县王十万公社黄丰桥大队合作医疗站合作,用民间秘方龙骨散治疗精神病16例,痊愈6例,有效10例,尤以精神分裂症疗效最好。1982年,茶陵县人民医院用补气血、温养经脉,治愈老年震栗一例。1985年,市中医院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和小柴胡汤,分别治愈马尾神经炎、小儿舞蹈病各1例。1986年,茶陵县人民医院以驱蛔药,治愈蛔虫扰神致癫疾3例,实属罕见。
  二 外伤及皮肤科
  骨伤科 民国时期,醴陵县张紫赓祖传正骨医术,对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依5代祖传医术治疗,十痊八九;1959年,张编写的《简明正骨手术》一书出版,远销印度尼西亚。1958年8月,市联合医院有祖传伤科医生3人,伤科病床10张,专门收治骨伤科病人。该院在继承和发扬著名伤科医师张紫赓祖传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又吸取天津、上海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在全省首创袜套牵引治疗三踝骨折、蝙蝠腿手法治疗髋关节脱位的疗法。1981年,市联合医院施访梅对关节骨折,采用手法理筋,骨折整复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50例,优良率94%。1977~1982年,市中医院对胸腰椎骨折后突畸形42例,采用拨伸掌压手法复位治疗,优良率95.2%。1984~1987年,市中医院在运用传统手法8法基础上徒手整复骨折,按照不同部位、类型、错位情况辨症,认定其出路,选用其入路的反过程送入法,治疗109处骨折,解剖对位48处,接近解剖对位39处,功能对位10处,无改善5处,7处不需手法复位。1987年,市中医伤科医院采用提按摇摆叩击法,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77例,显效88.31%,好转11.69%。
  伤筋 1970年,株洲硬质合金厂医院采用中药浸泡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肌肉萎缩等效果良好。1983年,醴陵县三医院观察出手指络脉异常反应诊断损伤性疾病,证实人体任何一处损伤,都可在手掌食指、中指、无名指横纹内找到相对应的推之不动的青紫色或红紫色络脉异常反应点,为伤科诊断提出了新方法。1988年,市中医院将五积散改成汤剂治疗腰腿痛117例,根据病情或加温经通络之品,或入补益肝肾之药,或益活血之剂,或增表散之力,总则不离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治愈率80.2%,好转率17%。
  肛肠科 50年代,株洲市、醴陵县中医院等单位,采用适宜浓度的明矾注射液注射在直肠组织间隙,治疗脱肛329例,痊愈318例(97%),显效4例,好转4例,无效3例。1977年,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用鲜胡桃叶3两,煎水熏洗治愈肛瘘及肛门急性炎症患者6例。1973~1990年,市中医痔瘘医院采用丝绒结扎疗法及术后用中草药凉血清热、消炎止血、润肠理气、活血化淤、补中益气等治疗痔疮,用切开或切开挂线法治疗肛瘘,共收治病人13400例,治愈率达99%。
  皮肤科 1957年,市一医院用地榆、黄连治愈80%以上大面积烫伤患者2例。1960年,市一医院用明矾治疗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等病107例,疗效显著。1974年,市中医院用中药内服、煎水熏洗、外搽治疗慢性湿疹15例,痊愈14例,好转1例。1979年,市中医伤科医院以健脾化湿清汤治疗神经皮炎50例,有效率93%。1982年,株洲冶炼厂职工医院经8年研究,将大象皮制成外用搽剂,治疗烧伤、冻疮等,见效迅速。株洲市皮肤科诊所采用刮屑、针刺和外搽祖传秘方,治愈皮肤淀粉样变性3例,治疗牛皮癣90%显效。
  蛇伤 1971~1973年,株洲县龙潭卫生院采用结扎放血、扩创清洗,外敷中草药,治疗五步蛇咬伤25例,治愈21例。1976年,该院采用套封,针刺八邪穴,外敷自制蛇药散,内服解毒汤,治愈各种蛇伤13例。酃县中医院,自70年代起设蛇伤科,置病床10张,至80年代中后期凡蛇伤未超过17小时来院治疗者,无一例死亡;湘赣邻县市来该院求治者甚多,并经常出外会诊。1978年,酃县中草药研究所发现草药毛萝摩具有明显的抗蛇毒、止痛、止血与消肿作用,对各种毒蛇咬伤有较好的疗效,1980年治疗65例,治愈率97%。
  三 妇科儿科
  妇科 1973年,市中医院名老中医杨升三编写《中医妇科要诀》,简要介绍妇科诊察和治疗原则及主方变化等,分章节介绍有关经、带、胎、产、杂病等常见症型的辨症施治。1974~1978年,杨宗《内经》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则,用桂枝茯芩丸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00例,痊愈43例,显效34例。杨对外阴白斑、阴道滴虫、霉菌感染、外阴湿疹等56例妇科病,则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辨症分型治疗;血虚风燥型养血平肝,祛风润燥,用当归饮子加味;肝热型泻肝清热,祛风杀虫,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风热型祛风清热杀虫,用加味消风散;湿热型清热利湿,用土茯苓苦参汤加味,均取得较好疗效。市妇幼保健院用九里光、酸桐杆等煎水冲洗,以乌贼骨、雄黄等制成药粉,治疗中、重度宫颈炎224例,治愈92例,好转107例,无效25例。该药具有清洁患处,杀菌、消炎、祛腐生新、利湿生肌作用。市中医院以地榆炭、艾叶、鸭蛋煎服,治愈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
  儿科 1963年,市中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愈麻疹合并肺炎284例,使死亡率下降到1.9%。1973年,株洲铁路医院采用冷藏7天的狗脾脏,埋藏于人体神经干部位,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221例,治愈4例,显著好转100例,进步85例,无效32例。市中医痔瘘医院承师前人用蜘蛛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经验,经30余年临床运用,治疗200例,有效率96.4%。茶陵县中医院用羚角龟鹿汤治小儿先天性脑积水,选用龟板、鹿角等8味为基本方,治愈11例。
  四 五官科
  喉科 清代,醴陵县黄方国著有《时疫白喉真诀》。民国时期,醴陵县廖庆大总结平生喉科治疗经验,著有《喉科症治便览》,以餮后来之人。1957年,市一医院用养阴清肺汤及吹喉散治疗白喉,挽救5例严重患儿。50年代,醴陵县中医院外用熊冰散,内服药随症化裁,即咽喉白喉用柑桔汤加味;喉气管白喉用三子降气汤加味;并发心肌炎者,轻症治以滋肾水,补心阴,用养阴清肺汤加味;重症治以益气养阴,调理心脾肾,用炙甘草汤或八味地黄汤加味;危重症用附子理中汤或人参四逆汤回阳救逆,共治疗白喉375例,治愈率97.3%。1982年,张又据祖传治疗乳蛾经验,把乳蛾分为先天与后天两种。前者急性发作时,以疏风清热为主,用六味汤加味内服,吹珠黄散;后者需疏风清热,破淤消肿并重,用消肿通关散加减内服,轻者吹珠黄散,重者吹冰麝散,临床还常配用割法或烙法治疗。市中医院叶嵩高,采古今名家之所长,结合临床经验,创制保喉散,经40余年临床运用,其功用具有止痛清热,生津止渴,泻火解毒,去腐生新,对单双蛾,上下边喉疳喉癣,小儿蛾口及急慢性咽喉炎等,均有较好疗效。
  眼科 清代,今株洲县境名医陈家明师净空和尚祖传治眼疾之技,运用珍珠、玛瑙、琥珀、麝香、冰片等8宝,提炼成膏子眼药,专治眼疾。至清光绪中期,其眼科医术已在郴州、衡阳、湘潭、长沙等地享有盛名。民国时期,醴陵县唐载生用祖传验方红金膏、磨障丹,治疗沙眼和各种眼疾炎症,有独特疗效。1958年,唐的祖传验方入选全国近视眼防治研究会议《资料汇编》,在全国14所沙眼防治机构得到推广运用。1972~1974年,市中医院根据中医久视伤睛成近视和劳瞻竭视而损光的原理,调理肝、胆、心肾等内脏功能,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使阴阳平衡,水火相济,血旺精充,经络润泽,治疗青少年近视眼100例有显效。该院还以外用补效洗眼液、万应眼药膏,治疗砂眼、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外眼疾病,每获良效。1977年,株洲县人民医院运用明目地黄丸和加味逍遥散,随症加减,治愈中央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多例。
  五 针灸推拿
  针灸 1956年,全市普遍推广针灸疗法,至1958年近1000人掌握一般针灸技术,使许多服药不愈疾病获得较好疗效。市中医院在9个月内针灸治疗4280人,有效率81%。株洲铁路医院针灸治疗阑尾炎、关节炎等效果良好。市一医院开展针刺麻醉施行手术、针灸治疗阑尾炎。1959年,市中医院选取关元、中极、归来、气冲、血海等穴,分成2组,交替使用,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的方法,针刺引产。1969年,全市医务人员广泛学习使用针灸,再次掀起针灸疗法的高潮。1970年,田心机车车辆厂医院运用针刺合谷、支沟、腕骨3穴的“巨刺”疗法,治疗疾病,常一针见效。1977年,株洲冶炼厂医院采用针刺合谷、内关及阿是穴,治疗扁平疣43例,治愈率100%。1980年10月,醴陵县中医院闪火灸法和火针蚁蛳疗法,在沈阳举行的全国针灸临床学术会议上表演获得好评,次年9月向日本的中国针灸研究会访华代表团表演,受到日本朋友的重视。闪火灸法,主治风寒湿痹、伤痛、皮肤疥癣、虫伤、腹痛等。凡属皮肤表浅疾患,点燃以药物研细捻紧成的药球明火闪灸之;病痛在肌内者,将明火吹灭,速压灸之,重复两次,可起到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杀虫止痛,软坚散结之效。火针蚁蛳疗法,主要治疗生长缓慢、血液供应充分的皮下肿块、瘰疠、脂肪瘤等,疗效迅速可靠。其方法是将烧红的针在硫磺上擦一下,迅速通过金属板孔,对准肿块刺入,以刺破囊壁为宜,针后取蚁蛳膏绿豆大小敷针孔处,10天取下,一个月痊愈,大多一针即可。
  按摩 1964年12月,成立市盲人按摩诊所。该所接诊治疗腰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各种腰痛、颈椎痛、落枕、软组织损伤、近视等50余例,有效率90%,治愈率65.8%。市中医伤科医院对外伤后引起的腰腿痛,选用腰三横突、臀上皮神经、臀中肌、阔筋膜张肌4个压痛点行痛点推拿,配以温经止痛散外敷,有效率100%。1988年,株洲冶炼厂医院采用揉按穴位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为省内首创。
  磁疗 1973年,湖南省运用铈、钴、铁合金磁作贴敷经络穴位,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次年3月,成立湖南磁疗科研协作组,331医院、株洲硬质合金厂职工医院和株洲铁路医院为协作成员单位,通过观察,磁疗具有消肿、止痛、镇静、抗炎等作用。株洲硬质合金厂职工医院,磁疗治急性扭挫伤206例,治愈率62.6%,有效率96.1%。株洲铁路医院采用三棱针穿刺加贴敷磁片,治疗腱鞘囊肿51例,痊愈23例,显效8例,进步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3%。331医院采用磁疗中央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同样取得较好疗效。1973~1975年,株洲铁路医院用磁穴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扭挫伤、气管炎、腰痛、腱鞘炎等病162例,有效率88.8%。磁疗除止痛、消肿止痒外,还可以止泻、解痉。磁片长期与人体接触能改变人体生物电流。1981年,株洲铁路医院总结磁麻拔牙203例,优良率51.7%,好转37.9%,有效率为89.6%。
  其他疗法 湘江氮肥厂职工医院采用蜂螫穴外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根据头面俞穴主治局部位、手足三阳经俞穴治头面五官病,以牵正穴为主,配以阳白、地仓等穴,均取患则,通过观察,具有抗炎、抗受损部位水肿、疏通经络、改善患部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神经修复等功效。省建五公司医院采用猪脑垂体组织液穴位注射治疗气管炎50例,近控5例,显效27例,好转7例,单纯型有效率78%,喘息型80%。
  第四节 西医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美国基督教中华遵道会于醴陵县青云山建遵道医院,为西医传入株洲之始。民国30年,湘潭县卫生院在株洲镇设卫生分院,医疗设备极简陋,只能诊治小伤小病和接生。另有私人诊所3家,经营中药及少量西药,兼治梅毒、淋病及一般内科疾病。
  1950年,株洲镇设卫生所,有医务人员4名,可处理一般常见病,开展血、尿、便三大常规化验。同年10月,中南兵工局株洲七一兵工厂成立工人医院,设病床40张,有医务人员37人。1953年5月,株洲镇卫生所扩建为株洲市立医院,设病床30张,有工作人员45名。50年代末,市、县及大型企业职工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传染科、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手术室、供应室等,有X线机、心电图机、显微镜等医疗设备,可开展常规检验项目及胃次全、胆囊切除等上腹部手术,医疗技术明显提高。60年代初,全市外科、五官科、妇产科专业技术发展较快。株洲铁路医院首次成功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膜瘤切除术。市二医院首次进行省内断肢再植术成功,及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肝外伤。331医院能进行剖腹产和子宫全切除术。解放军167医院(现省湘东医院)肺叶切除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至1964年,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基本建成,卫生事业发展顺利。“文革”期间,医院专业分工被打乱,医疗器械更新很少,医疗技术发展缓慢。80年代中期,市、县医院分科日趋合理,普遍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市一医院的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专科、神经科、胸外科、显微外科、妇科细胞遗传学、优生不育、震波碎石;市二医院的同位素科、计划生育指导科;南方动力机械公司职工医院的显微外科、骨科、神经科、五官科;省湘东医院的烧伤科、结核科;市财贸职工医院的肿瘤科等,成为全市各专业的医疗中心。市精神病医院、市职工疗养院、市职业病防治所等专科医院,均达到省内同类医院的先进水平。各级医院陆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研究,并不断取得新成果。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脑深部肿瘤摘除术、断肢再植、断指(趾)再植再造、各种皮瓣游离移植、胃及结肠代食道再造术、妇科细胞遗传学、内分泌检测、肝肺甲状腺多器官活组织检查术、微电脑在精神科的应用等,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其设备有带电视系统的大型X线机、B型超声诊断仪、心脏监护仪、动态心电图机、各种光导纤维内窥镜、血气分析仪、人工肾、高压氧仓、激光、同位素钴60治疗机、CT等.诊断和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二节 诊疗技术
  一 内科
  呼吸系统 50年代初,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诊疗技术主要靠望、触、叩、听初诊,常规化验及X线透视等手段诊断,口服和肌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50年代中期,331厂医院采用支气管内给药和透视下经胸壁穿刺肺空洞给药,治疗肺结核和肺脓肿获得较好疗效。同一时期,采用脑垂体后叶素静滴治疗肺咯血、奴佛卡因静滴治疗支气管哮喘。50年代末,普遍使用X线机,提高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70年代初,部分医院设呼吸专科。80年代,采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500~1000毫安大功率X线机、血气分析仪等先进医疗器械,使呼吸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了科学手段。市一医院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大功率多功能的X线机、血气分析仪、经胸壁肺穿刺活检、痰切片病理检查,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同时应用氧疗法、超声雾化吸入、肝素、硝普纳等药物,综合治疗肺心病收到较好疗效。
  循环系统 60年代,采用水杨酸钠和激素治疗急性风湿热,青、链霉素治疗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利尿剂和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70年代,全市各级医院普遍使用心电图机,提高了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的诊治水平。株洲电力机车厂职工医院开展高血压病学调查,为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70年代末,部分医院建立循环专业,开展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防治。80年代,引进多种规格的心脏除颤器、起搏器、心电监测仪,对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颤、阿一斯氏综合症有较好的效果,降低了心脏病的猝死率。1986年7月,市一医院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25分钟的老年患者,打破心脏停跳4分钟难于复苏的定论。80年代末,市一医院开展心导管检查,市二医院开展无创心功能检查,使心功能检查增加新的手段。全市推广血栓溶解疗法,治疗早期心肌梗塞取得较好效果。
  消化系统 50年代,采用腹腔穿刺、X线钡餐检查诊断消化系疾病。50年代末,331医院采用肝穿刺和A型超声诊断仪,提高了肝病的诊断水平。60年代初,市一医院开展血清淀粉酶测定,为急性胰腺炎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并在县以上医院推广。70年代末,市一医院开展食道、胃腔的内窥镜检查,市中医院开展胃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上消化道癌的诊断较X线检查有明显的进步。80年代中期,市一医院引进光导纤维胃镜、纤维十二指肠镜及纤维结肠镜,对胃肠道溃疡、瘜肉、炎症、肿瘤等各种粘膜病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和局部病灶用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还可开展纤维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及腹腔镜检查,诊断肝胆胰疑难疾病。80年代末,全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引进多种消化道纤维内窥镜,建立内窥镜室,使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水平得到提高;各级医院普遍应用B型超声诊断仪,促进了肝、胆、胰、胃、肠疾病的诊断,特别是测定肝胆及泌尿系结石、梗阻、肿瘤更具优势;各种生化及酶学检查,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泌尿系统 70年代末,市一医院设泌尿专科。80年代,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诊疗水平有明显提高。市二医院和攸县人民医院开展同位素肾图、磷碘马尿酸检查,对诊断肾脏疾病和了解肾功能提供依据。市一医院运用人工肾透析疗法,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收到一定成效。全市各级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症等疾病,取得明显疗效,积累较多的临床经验。
  内分泌系统 1986年,市一医院成立内分泌室,收治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阿迪森氏病、柯兴氏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尿崩症等常见内分泌系统病。1990年,该院成立内分泌科,设病床20张,先后开发和引进内分泌检测新技术20余项,首次发现胎盘绒毛膜有分泌心钠素的功能,经湖南医科大学光盘检索,属世界首报。
  神经系统 60年代,部分医院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止血药治疗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取得较好的疗效。70年代,脑电图、脑血流图的应用,增加了检测手段。331医院成立脑系科,开展脑室造影和脑血管造影,诊疗水平有了提高。市一医院采用大剂量安定注射治疗癫病持续状态,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格林巴氏综合症及重症肌无力,取得满意效果。株洲硬质合金厂医院、市一医院、331医院先后开展高压氧仓(单仓)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一氧化碳中毒。80年代中期,市一医院设神经科,开放病床40张,开展脑室造影、脑血管造影、脊髓腔造影等检查,诊断神经科疑难病例,从脑血管意外病人的酸碱失衡研究发现,急性脑血管病例普遍存在呼吸性碱中毒,而失代偿呼吸性碱中毒并乳酸中毒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并在国内首次提出阻断呼吸性碱中毒的恶性循环,能明显降低死亡率的新观点,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1991年,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CT)在市一医院投入使用,能准确地诊断颅脑及全身的病变。
  二 外科
  普通外科 清光绪三十二年,醴陵县遵道医院设外科,开展体表肿瘤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等小型手术。50年代初,331医院率先开展下腹部手术及痔核切除,1954年该院进行甲状腺囊肿及腺瘤摘除获得成功,1956年又开展胆囊切除术,1957年开展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脾切除术、总胆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1958年开展乳腺癌根治术及肝外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成功。60年代初期,市二医院开展脾肾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采用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及外伤性肝破裂获得成功;对胃次全切除术中结扎血管的方法进行改良,减少术中出血,开创省内胃次全切除术不输血的先例。70年代,市二医院开展巨脾切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胃横断术加静脉断流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近期疗效显著;株洲铁路医院对胰头癌根治进行探索,取得一些成功。80年代,市一医院和市财贸职工医院对直肠癌根治术后保留肛门功能的术式进行探索,解决患者根治术后人造肛门的痛苦;市一医院采用高位胆管切开、空肠间置、胆肠盆式X—Y内引流等手术方式,解决肝内胆管结石、狭窄及胆石复发的问题,并引进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新技术,为肝胆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手段;攸县人民医院采用门脉分流术、市一医院采用脾切除加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近期疗效较好。80年代末,各医院均可开展普外手术,中心卫生院可开展部分上腹部手术,医疗条件较好的乡卫生院还可开展下腹部手术。
  胸外科 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167医院设胸外科,开展肺叶切除、胸廓改形治疗肺结核318例,术后并发症6.8%,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1956年,331医院开展心包部分分离造口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60年代初,市二医院开展心包切除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市一医院70年代中期,开展食道癌根治术结肠代食道重建术成功;80年代初在诊治创伤性血气胸、胸部挤压综合症取得进展,抢救大批危重病人;80年代中期开展胃肠吻合器治疗中上段食道癌获得成功,开展右上肺叶支气管契形切除术及钳夹法右主支气管成形术,扩大了中央型肺癌外科治疗的适应症,探索尽量切除病灶而又最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取得进展,提高了5年生存率;80年代末进行全肺叶切除及右主支气管重建术成功;90年代初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如肺动脉导管末闭结扎术、心房纤维瘤摘除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狭窄扩张术及换瓣等获得成功。
  泌尿外科 1954年,331医院为1例阴茎离断伤患者行再植术成功,恢复生殖功能;1958年开展膀光镜检查、膀胱结石取石术、肾切除术、睾丸鞘膜积液手术;60年代初开展膀胱镜输尿管逆行插管肾盂造影、尿道会师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断裂伤取得成功;60年代中期开展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肾部分切除治疗肾内多发性结石。70年代末,部分医院设置泌尿外科,陆续开展泌尿系取石、前列腺切除、肾切除术等。80年代初,市一医院成立泌尿外科,设病床40张.引进纤维膀胱镜等医疗器械,开展输尿管逆行插管尿路造影,改良前列腺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采用阑尾修复重建右侧输尿管及膀胱癌根治术后结肠代膀胱再造术获得成功;市二医院采用硅胶注入输精管绝育及输精管注入抗菌素治疗精囊炎、前列腺炎取得显著效果。80年代中期,市一医院发明经皮肾穿定位器、原位肾盂造痿管、双腔膀胱造瘘管、简易自动男性动力逆行尿道造影,获国家“星火杯”发明奖及国家专利;发明双腔猪尾T型导管获国家专利;市二医院开展嗜铬细胞癌摘除术成功。株洲铁路医院采用肾盂冷藏灌注降温,应用于复杂性肾手术取得进展。80年代末,市一医院引进国产震波碎石机,成立震波碎石中心,碎石率达95%以上,免除病人手术之苦。
  骨科 1956年,331医院开展髋关节病灶清除术、腰椎间盘切除术成功,1958年该院进行股动脉造影诊断下肢肿瘤及半月板切除术。1965年6月,市二医院进行省内首例断臂再植术成功,经7个月观察功能恢复良好;同期该院开展经胸病灶清除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取得显著疗效。1969年6月,解放军167医院为1例右上臂完全离断的工人行再植术成功,受到广州军区嘉奖。70年代中期,株洲铁路医院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综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获全国铁路科技成果奖,同时还成功地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医院采用矫形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356例及331医院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术,疗效均显著,在省内外颇有影响;田心机车厂医院与湖南医学院附一医院协作,研究手提式肢体延长器应用于临床获得成功,为矫形手术提供了新手段;市一医院开展断肢再植术及股总动脉断裂伤血管吻合术取得成功。80年代,331医院开展显微外科手术,行断指再植18例,成功率72.20%;市一医院为11例患者的14个断指行再植术成功率85.70%,开展带血管蒂、皮瓣转位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带血管蒂髋骨瓣移植治疗巨大股骨颈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指骨回植带血管蒂、腹股沟皮瓣急诊再造拇指等,达到省内先进水平。80年代末,市一医院、331医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外加压固定器三关节融合治疗外伤性马蹄内翻足、椎板减压钢丝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哈灵顿氏棒加鲁氏钢丝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并截瘫及脊柱侧弯畸形、多功能四钉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四肢骨折、尹文氏钉治疗下肢骨折、双头螺纹加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记忆加压骑缝钉治疗关节内骨折、次全滑膜切除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膝关节镜检等方面,取得进展;市财贸职工医院和市一医院,还成功地进行了髋关节全置换术。
  烧伤科 60年代初,解放军167医院设烧伤专业及病房。70年代,部分医院陆续开设烧伤专业及病房。80年代初,解放军167医院,收治各类烧伤病人451例,治愈率达94%(重度烧伤治愈率65%),成功抢救1例烧伤总面积91%(三度烧伤占71%)的严重病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广州军区科技成果奖;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财贸职工医院及醴陵市人民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地救治了一些大面积烧伤病人,并在合理补液平稳渡过休克关,用自体植皮、同处异体皮移植、人工皮敷盖创面等方法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渡过感染关,疤痕挛缩整形整容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神经外科 60年代初,株洲铁路医院采用开颅术清除颅内血肿,随后又成功地进行脑膜瘤摘除术。70年代初,331医院开展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及椎管碘油造影等,1976年又成立脑系科(含神经及精神专业,1980年解体),成功地进行了颅咽管肿瘤摘除术。80年代中期,市一医院成立神经科,设病床40张,开展低温低血压全身麻醉脑膜瘤切除术及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脑血管病获得成功。80年代末,331医院采用贴合术治疗脑血管病,市一医院开展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市二医院采用手术治疗外伤性顽固性癫痫,均取得满意疗效;市二医院还为一重达259克的巨大脑膜瘤患者手术获得成功。
  三 妇产科
  50年代,市区及部分基层医院成立妇产科,处理常见病和一般性难产。1954年始,331医院开展产钳助产术、刮宫术及穿颅术,1955年开展卵巢囊肿切除及宫外孕手术,1956年开展子宫次全切除术,1963年开展全宫切除术,诊疗技术居全市领先地位。1962年,全市各级医院妇产科陆续开展宫内节育环放置、中期妊娠引产、输卵管结扎绝育等手术;市一医院研究妊娠期下肢痉挛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在国内首先提出阿托品可阻断胆碱系统,对抗乙酰胆碱积蓄,相对减少迷走神经的紧张度的新观点,应用阿托品治疗有效率为89%,其观点选入《内科疾病与妊娠》一书。60年代中期,市一医院开展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成功,并对胎盘滞留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在纠正失血性休克、抗感染的同时,适时取出胎盘的对策。60年代末,全市妇产科诊疗水平有明显提高,能诊断较疑难的疾病,开展较复杂的手术。70年代初,市一医院开展子宫下段剖腹产,建立孕妇高危病房,降低了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331医院开展经阴道剖宫取胎术,增加了新术式。1974年,331医院在省内首创腹膜外剖腹产成功,其优点在于避免腹腔内操作,安全并发症少,产后恢复快,减轻了产妇痛苦,此术式很快在全市推广并运用至今。1975年6月,市二医院成功取出21公斤重的巨大卵巢囊肿。1976年,市一医院利用羊膜移植作阴道成形术成功,随后又开展会阴瓣阴道成形术,为先天性无阴道妇女解除了痛苦。1979年,331医院开展阴道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脱垂及复杂尿瘘修补成功;市一医院对宫颈癌、绒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取得进展,提出卵巢癌对自身癌瘤疫苗能产生特异细胞免疫的观点,对肿瘤的免疫治疗有重要意义。1982年,331医院报告1例足月腹腔妊娠的罕见病例,剖腹取婴成功。1984年,市一医院成立全市首家医学细胞遗传室,检验各类染色体标本958例,发现异常核染色体53例,其中1例13号环状染色体病填补国内异常染色体病新核型,2例经湖南医学院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鉴定,属世界首报。80年代中期,市一医院妇科显微手术、腹腔镜、子宫内窥镜、阴道镜、B超应用于临床,促进了诊疗水平的提高;引进胎心率监护仪、羊水镜等医疗器械,开展产前监测检查、胎盘功能测定,提高了围产期保健质量。同一时期,全市普遍开展液氮冷冻及激光治疗妇科宫颈炎、宫颈糜烂等疾病,获得满意效果。1987年2月,市一医院开设人工冷冻精子库,开展人工授精。
  四 儿科
  50年代初,儿科疾病由内科医师诊治。1954年,331医院设儿科。50年代末,全市麻疹暴发流行,331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合并肺炎重症患儿取得显著疗效,降低了死亡率。1964年,市中医院在国内首例报告急性煤油中毒并发煤油吸入性肺炎的患儿抢救成功。60年代中期,全市儿科专业逐渐与内科分离,自成体系,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儿科常见肺炎、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1972年,331医院确诊首例尼曼匹克氏病,采用化疗和免疫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使患儿症状缓解达5年以上。1974年,331医院开展胎盘脂多糖研制,临床应用取得显著效果,获全国科技进步奖。80年代初,市二医院总结近20年来收治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经验,提出综合治疗能降低该病死亡率;市一医院在普外科设小儿外科专业,开展疝气、肠梗阻、胆道蛔虫、阑尾炎、睾丸鞘膜积液、先天性巨结肠症、先天性肛门闭锁等普外手术。80年代中期,市一医院儿科成立呼吸、消化、心肾、神经等专业组,建立危重症监护病室,加强对小儿危重症的研究,开展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技术,成功地抢救很多肺炎合并休克、心力衰竭以及脑疝的危重症患儿,使儿科诊疗水平明显提高;并在积实升压的临床观察,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654—2治疗肾小球肾炎等方面取得进展。80年代末,市一医院采用氨苯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有效率90%,开展小儿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变化的研究,对化脑、结脑、病脑有鉴别诊断意义。此外,全市在小儿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及肠炎、营养不良、头发微量元素检测,小儿先天性隐睾及睾丸异位的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广泛探索并取得进展,促进了全市儿科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五 五官科
  1954年5月,331医院设五官科,随即开展扁桃体切除术、慢性上颌窦炎根治术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50年代该院五官科技术发展较快,在全市颇有声望。1955年开展抗青光眼环钻眼内异物摘除、鼻中隔弯曲矫正、小儿扁桃体挤切等手术;1958年开展下唇畸形整复、腮腺混合瘤切除、白内障囊内摘除、虹膜切除及乳突根治术;1959年开展颞颌关节成形术、支气管镜检气管内异物取出术。1957年,市一医院成立五官科,开展上颌窦根治术、筛窦开放术、乳突根治术、虹膜切除、斜视矫正、泪囊摘除及扁桃体切除等手术。60年代中期,境内部分医院设置五官科(以耳鼻喉科为主),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但除少数医院能进行较复杂的手术外,多数医院只能作一般简单的手术,整体医疗水平还较落后。70年代中期,331医院开展唇、腭裂修补整形术、鼓膜修补术、全喉切除术、垂直部半喉切除术、水平部半喉切除术以及下颌骨切除等高难度手术。80年代,市一医院引进显微裂隙灯、r眼底照相仪、金属异物探测器、电测听器、支纤维镜等现代化检测仪器,诊疗水平明显提高。眼科可开展白内障囊外切除、眼内异物取出、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剥离、显微小梁切除以及角膜移植等手术;耳鼻喉科可开展鼓膜修补、鼓室成形、全喉切除、复杂的气管及食道异物取出等手术;口腔科可开展唇、腭裂修补整形,下颌骨移植、腮腺混合瘤切除等手术。80年代中期,331医院开展一例耳廓再造术治疗小耳畸形和角膜全层及板层移植治疗角膜白斑症获得成功;酃县人民医院报告鼻咽部水蛭寄生、先天性口腔闭锁及眼结膜囊内谷粒存留发芽的罕见病例;株洲硬质合金厂医院在国内首先提出正视临床标准的新见解等,促进了全市五官科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80年代末,成立市口腔医院,设口腔内科、外科、颌面外科、齿科矫形等专业组。
  第三节 急救与血液供应
  急救 50年代,现场急救是采用电话传呼,医院派救护车和医护人员携带简单的急救药品及器材,到现场对病人进行伤口包扎、骨折固定、徒手心肺复苏、注射强心剂和呼吸兴奋剂等对症处理,但由于交通工具和急救器材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伤病员仍来不及抢救或在转运途中死亡;门诊急救比较简单,一般进行对症治疗后,立即送入病房抢救。60年代,市办医院和大型职工医院门诊设急救室,装备常用抢救药品及氧气,危重病人经急救室抢救病情稳定后送入病房进一步治疗。70年代初,醴陵县人民医院设急救室。70年代末,大部分县办医院、地区医院及大型卫生所,陆续建立急救室,急救工作向县以下医院普及,许多危重病人就地得到及时抢救和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1985年5月,市一医院成立急诊科,分设急救室和观察室,有床位18张,配置内、外、儿科急诊医师20人,急诊护士18人,成立7人组成的救护队,装备自动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电除颤器、洗胃机、麻醉机、气管切开包及气管插管装置、开胸包等急救医疗器械,24小时开放急诊和出动救护队抢救。该科5年内抢救危重病人5163人次,抢救成功率96.50%,其中多次成功抢救因车祸和意外事故受伤的大批伤员。80年代末,全市县以上综合医院相继成立急诊科,装备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培训急诊专业人员,组织模拟急救演习,推动了门诊急救工作的发展。1990年,全市急诊21.34万人次,死亡240人,留观察5.65万人次,死亡65人,死亡率为0.1%。
  据统计,全市各级医院开展急救以来,共抢救氯气中毒2起213人,成功率达100%;抢救食物中毒13起1434人,死亡4人,成功率达99.8%。其中1966年3月26日,市农机厂职工食堂因误用氯化钡当明矾炸油条造成168人中毒,为抢救中毒者全市立即总动员,并在省内上级医院、兄弟地市医院、解放军医院、制药厂、重庆和武汉及上海医药公司的大力支援下,事故迅速得到妥善处置。
  血液供应 50年代初,多为无组织的贫困市民及农民到医院卖血。50年代末,出现私人献血队,献血者须经人介绍方能卖血,因缺乏必要的健康检查,血液质量难以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无保障。60年代初,市卫生局为保障献血者的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建立个体献血管理制度。1965年,市红十字会成立医疗急救助血站,是最早的民间供血团体。1968年9月,市一医院建立血库,供血量由建库初期的每月3万毫升,逐渐增加到每月15万毫升,除供应本院用血外,还向全市无血源的医疗单位供血。1981年5月,市二医院血库建成供血。1990年,全市供血量达500万毫升,能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第四节 护理
  清光绪三十二年,醴陵县遵道医院开展过一般护理工作,随后开办护病学校及护病讲习所,传授护理知识和技术,培养一批专业护士。民国30年,湘潭县卫生院株洲分院有护士及助产士各1名,担负打针、换药和接生工作。50年代初,长沙卫校护士毕业生陆续分配来株洲市工作,护理队伍逐渐形成。1950年,331医院配有专科护士,开展基础护理和巡回护理工作。1953年,市立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各科配有护士,主要是执行医嘱,开展基础护理和巡回观察病情等。1958年,全市护理管理制度和指挥系统逐步建立和健全,实行总护士长、护士长、护士三级负责制,以三级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内容。60年代初,全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实行病房规格化管理,要求病房、办公室、治疗室及抢救室陈设做到规格化、标准化,抢救车及药品定位放置,以利医护人员抢救病人;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护士交接班制、护理查对制、危重病人抢救制、探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无菌操作制度等10项护理工作制度,促进了基础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各级医院加强护理技术训练,推广无痛肌肉注射法和开放式静脉输液法,取得显著效果。1965年,全市有护士298人,护理员73人,护理队伍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文革”期间,医护分工被打乱,医疗和护理质量下降,差错事故时有发生。1976年,恢复护理部建制,建立护理指挥系统。市卫生局医政科设护理专干,管理全市护理工作。市、县、区各级医院恢复护理部,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1977年12月,举办全市护士长学习班,重点培训1966年以后提拔的护士长,提高其政治、文化、业务素质。1979年5月,对全市护士长进行业务考核,促进了护士长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1979年始,先后举办全市护士复训班、护理技术操作竞赛及表演赛、护理知识抢答赛、护理文件书写赛、护理质量“天使杯”赛等,使全市护理队伍的业务素质在短期内有了较大提高。1985年,为从事护理工作30年的老护士颁发荣誉证书,随后又进行优秀护士评选,护理人员“理想之光”演讲赛,以及护理人员职称评定及晋升,对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热爱护理专业,巩固和发展护理队伍起到很好的作用。80年代中期,全市引进责任制护理,护理工作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从心理、社会及疾病各方面,对病人身心实行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使护理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1989年,成立市护理质量控制咨询领导小组,实施对全市护理质量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使全市护理工作步入技术操作常规化、各班工作程序化、病房设施规格化的轨道,对全市护理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80年代,县以上综合医院开展心电监护、腹膜透析、断肢再植、断指(趾)再植再造、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显微外科手术后、整容术后、烧伤、各种癌症以及危重病人的优质护理工作,受到患者及社会的好评。1990年,全市有护士1098人(副主任护师9人,主管护师40人),护理员178人。
  第六章 药政管理
  50年代,市药政管理由市卫生局医疗科负责。1961年5月,市卫生局药品检验所(简称市药检所)成立,负责药品检验。次年8月,市卫生局设置药政科,全市各医药生产、经营、医疗单位,均设立药品质量监督员。“文革”期间,市卫生局药政科撤销,1979年恢复。1985年,各县(市)成立药品监督检验所,配备专、兼职药品监督员,建立健全市、县、乡药品质量监督网。198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市药政药检部门依法对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院制剂单位,分别核发《许可证》。1989年,市卫生局在全市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设立执行《药品管理法》群众监督岗1500个,首次对全市药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设置健康档案。同年10月,市卫生局药政科更名药政管理处。1990年,全市有市级药检所1个,县级药品监督检验所6个,药政药检人员69人,负责全市13个药品生产企业、6个中药饮片加工厂、365个药品经营单位、23个制剂室及2920个药品使用单位的药品质量监督工作。
  第一节 药政管理
  一 药品生产管理
  共和国成立前,株洲镇部分中成药由国药店自行生产和销售,即“前店后场”,产销合一。
  50年代初,市政府规定凡市内国药店自制成药,须申报药品名称、规格、处方、数量及成本与销售价格,由政府卫生科批准转由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审查监制,方许发售。60年代初,药政、药检机构对生产单位的药品质量、质检机构、新药审批,均纳入生产监督管理,并经常派员深入制药厂了解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1962年,市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原料不合格,酵母压片不久就生虫变质,且缺少半成品质量标准,包装物不配套,经市药政药检部门检验作不合格产品处理。1964年,市制药厂生产的人丹从原材料质量到丸重差以及包装、保管均不合格,市卫生局责令该厂停产停销,并协助该厂修订操作规程,建立各项岗位责任制,加强自检、互检、层检制度,使产品质量得以提高。该厂土霉素原粉平均效价达868.6国际单位/毫克,较1963年提高8.6国际单位/毫克,在色泽和溶解度方面有80%达到并超过省订暂行标准,其他药品的丸重差异也逐步稳定。1966~1971年,全市药品生产失控,产品质量大多不合格。如“六·二六”制药厂(今市中药厂)生产的小儿驱蛔糖片、人丹、甘草流浸膏均不合格。北区化工厂生产的硫酸亚铁片重量差异大,灰黄霉素癣药水多数有絮状沉淀,并随意将有效期定为3年。1972年,市卫生局、商业局、化燃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药品生产、供应、使用三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特别是质量检验制度,要求新产品必须审批后方可生产,不合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1981年,市卫生局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药厂整顿,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市制药厂生产的土霉素优级品率由48.77%提高到76.63%;市湘江制药厂生产的吗啉双胍一次化验合格率由63.94%提高到83.66%。1984年,醴陵县在枧头洲乡查处一起伪造商标、制售假阿膏、假龟膏6万公斤的重大案件,公安部门依法逮捕8名参与制售假药的严重违法者,并对其他参与人员分别给予处罚。1985年,对药品生产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市制药厂、市湘江制药厂、市中药厂和攸县葡萄糖厂、攸县药材公司驴胶厂及市林化厂,经省、市验收合格分别颁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1988年,市卫生局对中药厂擅自更改舒筋活络液的生产工艺、生产原始记录不完整、无责任人签名等情况,给予警告。同年7月,市卫生局对市制药厂生产的3批不合格“咳快好”糖衣片产品,没收其产品违法所得9192.15元现金,限厂方对追回及库存“咳快好”片及时返工,并经市药检所检验合格后方出厂。
  二 药品经营管理
  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建立健全各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对中、西药的收购、运输、分装、销售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1954年,全市一次清查处理虫伤霉变及伪劣药品244种,计34.5公斤。1957年10月,市药材公司和医药公司由商业部门划属市卫生局,实行药政管理与经营管理统一领导。1963年,两公司恢复由商业局领导,并共清查出伪劣药品441种(包括部分器械),价值达2.34余万元,予以销毁。次年,市国药总店恢复炮炙200多个品种,渌口国药店增加炮炙品种155种。1974~1975年,市药检所对医药公司库存中成药作全面普查,70批中染螨21批,占30%,市卫生局责成报废。此后,市药检所每年对中成药查螨抽检一次。1980年,市中医院调进的赤芍因收购、经营、使用各环节把关不严,其中混有毒药“三分三”,造成40例中毒。1980~1981年,市卫生局为提高药剂人员的技术水平,委托市药检所等单位举办4期共有129名药剂人员参加的学习班。1980年7月和1982年元月,2次举办中药技术操作表演赛,其项目有中药处方调配、净选、切制、炒制等。1984年,贯彻卫生部“关于查处十八种中药伪品的紧急通知”精神,对全市46个单位的中药材进行突击检查,共查出伪品药材10个品种,2688.52公斤,价值3.23万元;查出不属18种之列的伪品11种和一些假成药,一并销毁。1985年,整顿验收药品经营、批发部门,对784个申报单位只给542个单位颁发《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同年5月起,连续3次对各医疗卫生、药品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共查出假劣药品1214种次,价值33.30万元,全部焚毁。1986年,对中药饮片进行检查,发现市医药公司二总店车站路药店鼠害严重,在一盛有15.7克通草的抽屉中,鼠粪竟达9.2克之多,严重影响药品质量。市卫生局依法对其停业整顿和罚款后,在次年检查中,该店饮片合格率达到98.35%。
  三 医院制剂和临床用药管理
  医院制剂管理 50年代,少数能制剂的几家医院和卫生所,因房屋、设备简陋,技术力量差,仅能配制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大输液以及10多种常用普通制剂;无分析化验,药品质量难以保证,输液反应时有发生;制度不健全,临床用药管理不严,发错药物之事也时有发生,如乙醚错发乙酸,复方维生素B1错发复方樟脑酊等。对此,市卫生局要求医院药剂科有一名副院长主管,用药坚持三查(查病人姓名、查年龄、查医师签名)、三对(对药名、对剂量、对用法)制度,并在35家较大医院成立监督小组,配有56名监督员,以提高制剂质量。1976年,市一医院将一瓶氯化钾溶液误贴碳酸氢钠瓶签,造成一人中毒死亡。1979年,市卫生局为加强自制中西药制剂的管理工作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制定《自配中西药制剂管理办法》,要求城区8所较大医院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自检工作。至1980年,市一医院、市二医院,331医院已能开展澄明度、PH值、含量、热源、细菌等5项检查。1982年,市卫生局对市区6所医院的灭菌制剂进行检查验收,市一医院、二医院、铁路医院、331医院制剂室基本达标,核发《制剂许可证》。是年,全市建立药检室的医院由原来的3所增加到7所。1986年,全市核发《制剂许可证》单位21个。1989年,市药检所对全市医院制剂进行注册登记,大输液报验135批,不合格19批,合格率85.93%;普通制剂注册检验375批,合格335批,合格率89.33%。1990年,全市有10家医院生产大输液53种次,23家医院生产普通制剂品种480种次。
  临床用药管理 1981年,市卫生局对全市6个医疗单位处方药进行调查,抽查门诊处方3313张,内科住院病历236份。根据处方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236份内科病历中,用药不当和配伍禁忌有85份,占36%。随后市卫生局选送6名药师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临床药学学习班,开展临床药学管理工作。1987年4月,市卫生局组织10名资深医药人员,对15家医院1986年1~10月658份死亡病历进行临床用药回顾性调查,与1984年514份病例相比,由用药严重缺陷病历占总病历数的2.3%下降到0.46%。市一医院,自1981年起建立临床药学实验室,定期抽查病例进行合理用药分析,药剂人员参加疑难病例会诊,开展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庆大霉素、狄戈辛、氨茶碱等药物血液浓度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1989年,该院列为卫生部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试点单位。
  1990年,市卫生局对51家县级以上医院的房屋设备、人员素质、工作质量、科学管理、健康检查及规章制度等药剂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其中331医院、株洲铁路医院、市一医院和钢厂卫生所、608所门诊部、航运公司卫生所,分别获医院和卫生所级1990年度药剂工作第一、二、三名,酃县人民医院被评为县级医院药剂工作先进单位。
  四 特殊药品管理
  民国时期,政府对毒、麻、限、剧等特殊药品管理作过一些规定,为查禁烟毒曾采取一定措施,但因无专人管理,执法不严,屡禁不止。1959年9月,市人民政府颁布《株洲市各级医疗机构毒剧、麻醉药品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毒剧、麻醉药品的保管、销售和使用。1962年,市区有3名职工因患病久用吗啡、杜冷丁成瘾。是年,对国营医药、医疗单位麻醉药品进行检查,部分单位使用无制度、无专人专柜保管及无专帐登记,不经医师处方零售毒剧药。市卫生局为控制麻醉药品滥用成瘾现象,重新审定使用单位,更换购买手册,规定县以下医疗单位停止使用麻醉药品,使全市使用麻醉药品单位由38个减少到14个,由普遍经营零售调整为4个单位零售,并严格控制剂量。1966年,根据卫生部《关于麻醉药品使用问题的通知》精神,恢复具备一定医疗技术条件的公社卫生院的麻、毒、剧药品供应。1978年,扩增市医药公司经营麻醉药品,并负责全市麻醉药品的供应。1979年,608所门诊部一次开给某人吗啡和杜冷丁注射液各40支,被市卫生局查封,并通报全市。1983年起,对使用麻醉药品单位实行年检制度,内容包括五专(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帐消耗、专册登记)管理和麻醉药品处方书写,帐物审核等,未取得年检合格证的单位停止供应麻醉药品。1984年,成立市禁绝鸦片领导小组,翻印禁绝鸦片条例及宣传资料600份,查出私种罂粟7处,铲除370株,查获鸦片贩运2起,收缴鸦片425克。
  是年,省建五公司医院某医生,冒用病人名义开处“杜冷丁”供自己使用,市卫生局取消该院麻醉处方权,并通报全市。1986年,针对麻醉药品年检中,处方书写不全,合格率低的现象,市卫生局兴办1期麻醉药品管理学习班,并重新审订颁布《株洲市麻醉药品管理规程》。
  五 游医药贩管理
  1957年,市人民委员会颁布《株洲市关于流动医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凡未经工商行政及卫生部门审批的游医药贩,严加禁止和取缔,使流动医药管理有章可循。“文革”期间,管理失控,利用“药品”进行骗人牟利的非法活动较为猖獗。1976年始,逐步恢复和加强对医药摊贩的管理。198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法商贩乘机而入,到处张贴广告,使不少人上当受骗,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市卫生局翻印《湖南省医药摊贩管理办法》1万份广泛张贴,通过报刊媒介揭露游医药贩骗财害人的伎俩。同年10月,城市三区分别建立“医药摊贩管理小组”和一支154人组成的药品质量监督队伍,至1982年上半年,共查处游医药贩818起,收缴假劣药品140公斤,1100包(合),保障了人民用药安全。1984年12月至1985年元月,全市开展贯彻《药品管理法》宣传活动月,在5县4区农贸市场、厂矿举办中药伪品巡回展览20场次,观众达30万人次;翻印《药品管理法》手册4500本,订购宣传图片25套,在市中心开辟《药品管理法》宣传专栏,为群众辨别药品真伪起到积极作用。1989年2月,株洲县鸿仙乡檀木村与龙凤村村民自制牛胶21.7公斤,造成20多人中毒,经市药检所检验,其含铅量为1.104%,超过药用最高限量1000倍。同年9月,市卫生局制定《株洲市个体药店、诊所药房(柜)管理暂行办法》,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第二节 药品检验
  1961年5月15日,市药品检验所成立,有专业技术人员3人,实验室面积30平方米,配有分析天平、比色计、酸度计、冰箱、烤箱等仪器设备,可开展一般药品化学检验。1968年12月,药检机构被撤销,药检工作中止。1969年9月,药检工作恢复,其人员合并到市防疫站。1980年药检所恢复建制,1982年组建化学室、生测室、中药室。至1990年,市药检所有职工28人,其中技术人员24名(副主任药师2名,主管药师8名),备有空调、显微镜、自动旋光仪、751型紫外分光仪、生化培养箱、净化工作台、释放仪以及气相色谱仪、日产岛津265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高压液相色谱仪等高精度仪器设备,能开展中西药品的各项检验工作。是年,市药检所迁东区文化路钟角湾新址。
  1961~1990年,市药检所检品总数达8396件,其中协助公安、司法、工商行政部门、医院及有关单位鉴定或处理医疗事故,进行毒物分析41次,报告结果准确无误。
  药品抽检 1980~1990年,市药检所共抽检2207批样品,不合格726批,不合格率33%。通过抽检,药品质量问题主要有:①医院大输液、普通制剂含量偏差大;②中药材伪劣品种时有出现;③中成药卫生标准合格率低。
  传统药材鉴别 1953年,市药检所成立前,株洲市大部分药品送省药检所检验。1962年,市药检所开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质量检验,次年下半年因基建停止检验工作,全所职工即下到产、供、销、用等44个单位,对各个环节的药品质量进行重点检查,清出霉坏变质、过期失效药品260余种。1964年,首次开展抗菌素检验,由于药检专业人员缺乏,设备条件简陋,当时只能开展部分药品的外观、含量、热源、无菌等检验工作,遇检定困难或仲裁检品,则送省药检所。1969年,重点协助医院开展自制制剂的快速分析,培训农村中心卫生院药工人员以及医药公司、药厂检验人员。1972年,检查医药公司仓库注射剂共34个品种84个批号,其中9个品种14个批号澄明度不合格。1977年,市中药厂生产的一批脑乐静出现炸瓶,市药检所经过反复实验和特殊培养,找出其中原因并协助药厂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得以提高。70年代后期,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检验技术的发展,市药检所先后开展杂菌、霉菌和致病菌的检验工作,抗生素效价,药物毒性,药理(升压、降压、刺激)试验以及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常量分析至半微量分析。80年代后,检验手段迅速提高,相继开展中成药粉末和植物成份鉴定,微量分析,各类中西药检验项目达100种,其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列入全省地市级药检所先进行列。1985年,经检验市中药贸易中心“AA”牌血竭属伪品,协助药政部门进行处理,杜绝伪品在市场销售。1986年,对湖南省零陵地区使用20多年的“泽兰”品种进行产地调查,确定该品种为溪黄草,其“溪黄草能否作为泽兰代用品的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元月,对市中药厂生产的妇科千金片原药材进行产地调查与鉴定,该厂误用单面针作两面针,用小果蔷薇的根、茎冒充金樱子根入药制剂,纠正了实用药材与报批标准不符之错。1989年,经检验市药材公司从甘肃天水医药站调进的184袋9902公斤货值3万元的“山药”,不符合《中国药典》1985年版规定,协助医药部门对其进行集中监督处理。是年,对医院自制制剂进行注册工作,全市23家医院的480种次普剂、53种次大输液、18种次其他灭菌制剂经过检验,达到注册要求,并在省内首家开展中药饮片注册登记工作。
  第七章 卫生行政
  第一节 机构
  一 市卫生行政机构
  1952年8月,市人民政府设卫生科,编制5人。1956年4月,政府撤销卫生科成立市卫生局,下设人事科、医疗预防科、卫生防疫科、秘书室,编制17人;1962年8月增设药政科;1966年5月撤销人事科、药政科,设立政治处。1967年7月卫生局更名为株洲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卫生组。1969年,撤销局机关各科室,改设业务、政工、办事3个组。1970年1月,恢复市卫生局;1975年10月撤销各组,设立办公室、政工科、医疗预防科、卫生防疫科;1979年6月复设药政管理科,11月增设工业卫生科、计划财务科;1981年6月增设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科,11月增设科教科;1982年设政工科、医疗预防科、药政管理科、科教科、计划财务科、计划生育科、卫生防疫科、工业卫生科和办公室;1983年机构改革后,设办公室、政工科、卫生防疫科、医政科、药政管理科、计划财务科和爱卫办;1986年增设公费医疗办,次年设置中医科;1989年10月成立市药政管理处,对内仍为药政科;1990年设政工科、计财科、科教科、防疫科、医政科、中医科、药政科、办公室、公费医疗办、爱卫办,行政编制33人。
  二 县(市)卫生行政机构
  民国23年10月,省卫生处设置醴陵县卫生院。民国28年7月,设置攸县卫生院、酃县卫生事务所。29年元月,设置茶陵县卫生院,酃县卫生事务所改称卫生院。卫生院的设置,系按各县人口、经济、政治、交通、疾病流行情况,分实验、中心、甲、乙、丙、丁6个等级。据民国34年省卫生处纪载;醴陵县、攸县为甲等卫生院,编制各为30人;茶陵县为乙等卫生院,编制20人;酃县为丙等卫生院,编制15人。各县卫生院均为公立卫生机构,系行政、事业合一的实体。行政事务隶属各县政府,技术事项受省卫生处指挥监督,医务人员由省卫生处委派和审批。民国33年,日军犯湘,各县卫生院被迫疏散,几经折腾,元气大伤。据民国36年省卫生处统计;醴陵县、攸县、茶陵县、酃县4所卫生院共有工作人员53人,醴陵县、攸县卫生院各设病床30张。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后各县人民政府相继接管县卫生院。1950~1952年7月,醴陵县、攸县、茶陵县、酃县成立卫生科,管理全县卫生行政工作。1956年,各县卫生院改称人民委员会卫生科。1959年元月,酃县与茶陵县合并,茶陵县人民委员会设卫生科。1961年5月,茶陵县与酃县分立,茶陵县卫生机构不变,酃县人民委员会重建卫生科。1965年,株洲县人民委员会设卫生科。1968年,各县卫生科撤销,在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设卫生防疫办公室。1970年后,卫生防疫办公室改为县革命委员会卫生局。1980年后,各级革委会撤销,恢复县人民政府,改称县卫生局。1985年,醴陵县改市后,改称醴陵市卫生局。
  三 农村卫生保健网
  50年代,市郊东五里墩、郊北白石港设立卫生所,各有医务人员6人,既开放门诊又兼管卫生行政。农业合作化后,大多数个体从业中医药人员组成联合诊所。1956年底,市郊共有联合诊所14个,区卫生协会2个,卫协小组13个,药剂人员22人,接生员196人,为解决农村缺少医药、防疫保健、协助中心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联合诊所进一步发展到大联合,实行人员统一调配,经费统一管理,药材统一供应的管理办法。1957年,农村联合医疗机构发展到26个,采取以乡为单位,将所属范围内的联合诊所实行人事、药物、财经三统一的管理体制。1960年,卫生所和联合诊所合并成立人民公社卫生院,成为公社医疗机构。市郊有10个人民公社和一个园艺场建立卫生院;有119个大队建立了卫生所,配置简易病床360张,卫生技术人员增加到6920人,有70个产院和接生站,培训不脱产的保健员、保育员、接生员3703人。公社卫生院和大队卫生所实行自负盈亏的管理方法。1969~1970年,各大队均建立合作医疗站,医务人员称“赤脚医生”,贯彻“三土”(土方、土法、土药)、“四自”(自采、自制、自种、自养)方针,推动了合作医疗的发展。1972年,全市农村共有合作医疗站465个(县413、郊52)。1975年,株洲县属8个区建立9个区医院,县、郊41个公社场镇建立41个卫生院(所);470个生产大队有464个建立合作医疗站,配备赤脚医生874名(其中30%达到中专以上水平);4615个生产队有卫生员4249人。1970~1975年,赤脚医生利用一根针,一把草药,治疗病人达55万多人次。80年代初,株洲县调整区医院布局,撤销黄龙桥、先锋桥、白关、黄塘、群丰5所区医院,分片保留和加强了4所区医院。各区分别设四干一长(防疫、妇幼、合作医疗、财会专干及所长)的卫生机构(区卫生所),负责区内卫生行政管理;县、郊根据《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暂行条例(草案)》精神,对公社卫生院进行调整和整顿,使438个合作医疗站得到巩固,多数大队改变了缺医少药的局面,并涌现出黄龙、龙潭、云田、长岭等合作医疗好的公社,以及建设、湘天桥、石板桥等40个合作医疗好的大队。但自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合作医疗的资金筹集和赤脚医生报酬受到影响,大部分合作医疗站停办,“赤脚医生”锐减。80年代中期,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体,至1990年农村医疗卫生向地区中心卫生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转变。
  第二节 医政管理
  一 厂矿医院管理 1986年,全市厂矿企事业医疗机构的病床和卫技人员数,分别占全市总数的51%和58.7%,是工业新城一支强大的卫生力量。但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大多数厂矿企事业医院处于封闭状态,其业务发展、医院建设及社会作用的发挥都受到很大限制。1987年8月,针对城市卫生工作现状,成立株洲市厂矿医院管理委员会,以加强对厂矿医院(含卫生所)的宏观指导和行业管理。厂矿医院管委会共有成员单位33家,病床2087张,卫技人员2894人,管委会针对医院中医德医风滑坡现象,开展学习白求恩,重建医务人员形象,评选“四佳”(最佳行管、医务、护理、后勤人员)活动,促进了各医院、卫生所医疗作风的好转,改变了厂矿医院由单纯医疗型,扩大到预防保健型。各成员单位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高血压病普查、妇科病普查普治和40岁以上职工健康检查、血吸虫病普查普治以及各种职业病普查普治,仅1990年各类疾病普查普治就达79164人次。株洲轮胎厂的健康监护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化工部“七五”期间工业卫生先进单位,获化工部健康监护合格证书。管委会组织厂矿医院扩大对外开放,这样既缓解了全市人民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也改变了厂矿医院负荷不饱满,医疗设备闲置的状况。据1990年统计,全年厂矿医院对外服务达20余万人次,收益400多万元。管委会还征集各成员单位论文和资料,每年汇编出版《株洲工矿医刊》一期,每月出版《株洲工矿医讯》一次,增进相互间信息交流和医疗技术的进步。
  二 个体行医及诊所管理
  1950年,为加强个体行医管理,成立湘潭县株洲区中医师公会。1952年,全市有个体开业医生195人,其中西医药人员9人。1953年,大多数个体开业医生响应政府号召,自愿联合成立联合诊所。同年4月,成立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下称卫协会)。该会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制定卫协会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统一全市联合诊所和个体行医处方笺,禁止白纸处方和神签检药,取缔无照行医,个体行医者逐渐减少。“文革”中,卫协组织解体,个体开业行医停止。1980年9月,卫生部批准允许个体开业行医之后,个体行医人数日渐增多。1983年,成立市个体医协会。1988~1989年,在工商、物价、税务、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下,全市进行了医药市场的清理整顿。茶陵县对从事个体行医售药的689家进行清理,有合法手续证件的仅196家,只占28.5%。随即采取劝告、没收伪劣药品、罚款、勒令停业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非法行医、售药的混乱状况。1989年10月,市卫生局与个体医协会举办个体行医人员医学理论基础短期学习班,提高个体医生专业技术水平。1989~1990年,各县相继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农村乡镇卫生医疗单位相继成立卫协分会,吸收乡村医生、接生员、个体医生入会,接受卫协组织领导和管理。乡村个体医生开业条件、执业管理及按规定交纳卫生事业发展金均由卫协会监督执行。经过几年整顿,农村个体医生队伍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进行业务考试,并按省卫生厅提出的乡村医生5年内达到中专水平的要求,着手建立技术档案。至1990年,全市有个体开业医生523名,其中县乡300人,市区223人。
  三 医疗事故鉴定与处理
  清光绪三十二年,醴陵县遵道医院对收治病人实行“住院保证书”和“手术自愿书”制度,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与医院无干、病人无法申诉,还须交付全部费用。1952年,各医院相继建立入院、出院检查、二级护理和医疗保护等各项新制度。医疗事故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年高资深专科技术骨干参予调查、鉴定与处理。1958年“大跃进”中,正常医疗制度被打破,实行“六合一”、“十合一”、“护理一班到底制”等。1962年,通过调整,恢复原来制度。“文革”中,医疗制度再次受毁,造成管理混乱,医疗质量下降,医疗事故时有发生。据1966~1986年不完全统计,县以上医院发生医疗事故48起(其中死亡17人、致残5人、组织损伤26人),属一级事故18例,二级7例,三级23例。发生事故的原因有麻醉药品管理不严、技术不熟练、护理制度执行不力、不尊重科学技术、不按常规操作,造成6例患者术后组织坏死,4例形成直肠或肛门狭窄、失禁,2例大出血休克;还有结扎时操作粗糙,误伤血管,忽视术后观察,造成失血性休克死亡事故。1986年8月,市一医院门诊诊断患儿本雅君时,不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及病情观察,将“暴发性流脑”误诊为“上感”,因诊断失误,延误抢救时间,使患儿死亡。事故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责成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与发生医疗事故单位,进行认真调查,开展病例分析,实事求是地作出事故性质结论。
  第三节 医疗制度
  一 公费医疗
  1953年元月,由市卫生、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市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卫生科负责日常事务及承担医疗预防任务,制订《株洲市公费医疗统收统支试行办法》,审查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机关与人员数额、经费的预算和门诊、住院病床、设备的设计等。“文革”期间,公费医疗组织瘫痪,公费医疗失控。1985年元月,恢复市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局计财科代管。同年,设立市公费医疗办公室。1990年,全市有公费医疗专干15人。
  公费医疗医药经费,按享受人数和标准,拨给医疗单位包干使用。1953年,按年人平标准36元采取实报实销的办法,并规定在指定区域之医疗单位就诊。1966年,改为凡享受单位,职工在50人以上者医药费自行掌握;不满50人者,由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1972年,全部下放到各单位自行管理。1979年,按年人均36元标准由卫生局代管,所有开支均在公费医疗办凭发票和处方实报实销。之后,公费医疗经费支出逐年递增,每人年平均支出1964年为35.52元、1974年为45.60元、1984年为97.19元。其部分原因是管理不严,用药浪费,报销偏松等造成的。1985年,采取分级管理办法,把医药费指标分为2个档次,规定行政编制人员每年每人60元,事业编制人员45元(代管单位部属为55元,省属为30元)。是年享受公费医疗13514人,其中市直机关年人平开支达109.69元,超过年平均标准一倍。1988年10月,株洲市被列为全国公费医疗制度改革试点,逐年逐步在享受单位,推行国家、单位、个人三家分担的管理办法。具体办法是,开支在核定标准内全部报销,超过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凡门诊每次药费超过15元、外购药费超过5元、作单价50元以上治疗、CT检查、震波碎石、转院诊疗、家庭病床和请有专长的个体医生治疗等情况,都要用专用病历本,凭处方和当地医院证明及个人报告,并经单位签署意见,再到公费医疗办审批同意后,方可报销。1990年,全市公费医疗享受单位为722个,享受公费医疗人数63915人,全年公费医疗开支1292.4万元,人平205.18元。
  二 劳保医疗
  1951年,株洲市陆续实行劳动保险医疗制度,由市总工会、劳动局负责管理,基层单位由工会负责,享受对象为工交、厂矿、国营建筑、财贸等全民所有制及集体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1979年后,相继成立劳动保险公司、职工退休管理委员会,以保证职工老有所养和病、死、伤、残后得到妥善处理。劳保医疗经费,一般由各部门、各单位的劳保经费中列支。具体办法是,指标到人,单位调剂,年终结算;由所在单位与附近医院签订医疗合同,职工到指定合同医院就诊,凭单据报销;住院经费全部报销;门诊医药费超过定额,视工龄长短,自负10~30%不等;亏损单位,实行包干到人,每月每人3元医药费随工资发放,自行调剂。1982年,贯彻全国总工会、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制止把医药费全部发给职工个人包干使用通知》精神,但仍有少数单位末予执行。1990年,由市劳动局保险福利科主管,实行行业大病医治统筹,全市享受劳保医疗人数有26.18万人。
  三 合作医疗
  农村合作医疗,是大队集体、社员个人各出一部分资金,社员看病实行免费医疗或按比例报销的一种社会主义集体性质的医疗制度和福利事业。它对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状况,方便群众就医,保护人民健康.曾起过积极作用。1970年,全市各公社(镇、场)大队普遍建立合作医疗站,随后几年因管理不善,筹集资金困难,出现资金少、药品少、报销少、房屋少、赤脚医生少、制度不健全现象。1978年后,部分社队合作医疗陆续停办,“赤脚医生”队伍锐减,群众看病又实行收费。到1983年末,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医疗彻底解体,逐步为集体、个体、联办等多种办医形式所取代。
  专记
  一 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4月,成立市防疫委员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市防疫委员会改称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市人民委员会发布《株洲市街道清洁管理暂行办法》,全市开展以清除垃圾、填平污水塘、疏浚沟渠、消灭蚊蝇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随后建立周末人民卫生日制度,设居民饮水消毒卫生站。1956年,灭蚊蝇(含孑孓、蛹、蛆)3.3万公斤。1958年1月,市人委号召全市人民开展除“四害”(老鼠、苍蝇、蚊虫、麻雀)运动,并成立以市长为指挥长的“除四害”指挥部,要求年内城区达到基本无蝇,创建一批“四无单位”。全市人民立即响应大搞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共填平洼地287处,约18.8万平方米,疏通渠道4349条,新修沟渠4000米,拆除露天厕所、粪坑5537个,卫生积肥上亿担。4月12日,经上级检查验收,达到“四无城”标准。1959年,采用断鼠粮、挖鼠洞,断鼠道的办法灭鼠20.3万只。到50年代末期,全市各种传染病发病率普遍下降,疟疾、痢疾、乙型脑炎,比1957年分别下降69%、50%、80%。
  1962年,市人民委员会颁布《株洲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全年清理垃圾1.1万吨,清理污水塘、垃圾堆、下水道5000多处。1963年,各企事业单位成立爱卫会组织,贯彻省爱卫会“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的指示精神,坚持爱国卫生经常化。1965年,农村开展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蚊蝇、老鼠、臭虫的“三管一灭”工作。1967年春,“红卫兵”大串联,流动人口骤增,市内环境卫生差,流脑、痢疾、肝炎等病例增多。1970年,重新组建市爱卫会,负责全市环境卫生、卫生宣教、卫生检查监督等工作。70年代初,农村普遍开展“两管五改”(管水、粪,改水井、粪池、厕所、猪栏、炉灶),美化环境的爱国卫生运动,推广压把井(手动泵井),逐步实现饮水水井化。株洲县洲坪公社大观大队,实现队队有水井、家家有密封粪池,并办沼气,使该大队钩虫感染率由1970年的20.5%降至1972年的1.6%,而社员劳动出勤率则提高29%。至1976年,全市共新建、改建水井1.13万口,有22个大队1359个生产队实现饮水水井化。1979年11月,全市各县(区)郊都建立了爱卫会组织。市爱国卫生运动贯彻中央“加强领导,动员群众,措施得力,持之以恒”的方针,开展以整顿市容、厂容和治理蚊蝇孳生场所为重点的群众性运动,将卫生建设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全年共开展6次大突击,出动93.8万人次,车辆840台次,清运垃圾、余土38.3万立方米,清除蚊蝇孳生地万余处。北区根治长达1100米的曹塘坝污水沟。1981年,株洲市参加联合国发起的“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十年”活动.推广压把井,至1986年全市农村共建压把井1.49万个。株洲市、攸县被评为改水先进市县。同年,全国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始,各单位坚持周末劳动和月末卫生日制度,街道实行七户一岗、门前三包(包卫生、护树、秩序),治理“脏、乱、差”。1984年,开展以治脏为突破口的爱国卫生运动,组织5县4区开展爱国卫生竞赛活动。1985年,在省爱卫会组织年度评比中,全市24个单位获省文明卫生单位称号。1986年,市及各县(市)区和大厂矿企业,均成立灭鼠指挥部,实施“统一时间、统一药物、统一方法、统一范围”的春季灭鼠活动,仅南区董家塅,投毒饵5500公斤,鼠密度由11.43%降为2.93%。1988年,组织灭鼠专业队,配制毒饵180吨,春、秋季灭鼠率分别达到93.53%和95.71%,年终实现省“一役达标”要求。1989年4月,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全市出动25万人综合治理市容市貌,出动宣传车46台次,印发特刊5000份,清运垃圾6500吨,疏通下水道1.76万米,消灭卫生死角1428处,创文明卫生单位24个(含省级卫生文明单位8个)。是年.全市农村65.36%的人口饮用清洁卫生水。1990年3月,省爱卫会授予株洲市“1989年度城市爱国卫生竞赛卫生达标市”称号。同年8月.市政府决定开展“爱我株洲,清洁株洲”活动,力争5年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年底,经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检查和省灭鼠考核验收组考核验收,株洲获1990年度“卫生达标市”和“灭鼠先进市”称号;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电力机车厂获全国“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市爱卫会办公室主任李仕奇获全国爱卫先进工作者称号,从事爱国卫生工作30年的12名工作者受到国家爱卫会表彰。
  二 医疗援助
  (一)援藏医疗队 从共和国成立到1990年,株洲市为支援西藏自治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共分3批计21人参加省统一组建的赴藏医疗队,支援西藏拉萨市等10个县(区)。医疗队员赴藏期间,战胜高原缺氧、骑马登山、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努力完成援藏任务。1977年,株洲市分队在队长罗天立带领下,全体队员重点协助建好区医院,发展三级医疗网,积极开展防治疾病工作,先后办了5期赤脚医生和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班。协助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办事处开办的防治点,设置了病床并能开展阑尾、疝气、白内障、甲状腺、剖腹产等10多种手术。该防治点在条件差、无血源、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一个陈旧性关节脱位,肱骨骨折病人做手术,历时3个半小时顺利完成。1978年元月,拉萨市城关区委、区革委召开双学先代会,授予株洲分队以“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服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之后又被评为“先进分队”。同年5月,队长罗天立代表湖南省医疗队出席了西藏自治区科学大会。
  (二)援外医疗队 1969—1971年4月,331医院张春参加国家援助越南医疗队。1972—1987年,株洲市先后4次抽调医务人员19人,参加湖南省组织的援外医疗队,分赴坦桑尼亚、塞拉利昂、津巴布韦3个非洲国家。医疗队员在出国期间,救死扶伤,弘扬人道,热心为病人服务,得到了受援国的赞扬和好评,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三)血防医疗队 1957年9月,株洲市派出两个医疗组共6人,支援常德专区血防工作。至1975年,又先后组织9批血防医疗队,奔赴湖区各县普查普治血吸虫病。医疗队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工作,创造出直肠拖网诊断血吸虫病新方法,提高了查病率,并为近6万人查病,治疗患者2600多人,做各种手述150余例,为当地培训赤脚医生56名。至1990年,株洲市共派出14批528人的医疗队,支援血吸虫病疫区的血防工作。
  (四)支农医疗队 1953年始,每逢春耕、双抢、秋收时节,市各医疗单位派出医疗队支援农业生产。1961年,农村水肿病、小儿营养不良、妇女子宫脱垂、闭经等疾病陡增,全市先后组织21批医疗队计1635名医务人员,配合当地医疗卫生部门进行普查普治。1975年1月,抽调86名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分赴株洲县云田、龙凤、平山等公社,围绕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开展防病治病工作。1980年后,为计划生育和紧急抗灾先后派出86批医疗队(手术队)计11260人,为灾区人民服务和农村落实计划生育绝育措施作出了贡献。
  三 苏区医药卫生
  1931年,苏区中央政府设立卫生管理局。次年,湘鄂赣苏维埃政府设卫生科。1933年,各级苏维埃政权均设置卫生运动委员会,以推动卫生运动的开展。各级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群众打扫厅堂、除粪灰、洗沟渠、去污泥、打扫坪场、街道、整理室内及个人卫生;禁吃生冷或死腐食物;发动赤卫队、儿童团捕鼠灭蝇,开展检查竞赛,对优胜单位,予以表扬奖励。通过卫生运动,有效地改善了苏区卫生面貌,保障了苏区军民健康。
  1928年7月,酃县工农兵政府组织中草药郎中,在酃县大院的大坝里成立红军休养所,有医务人员5名,主要采用中草药治疗伤病员,并负责宣传卫生防疫知识。井岗山根据地失守后,红军休养所停办。次年7月,在大院西坑成立酃县红军医院,工作人员仅2人,廖德佑任院长,李坤光为医师,中共酃县县委从各乡苏妇委会组织5名青年妇女到医院一边护理伤员,一边学习医护基本知识,如打针、敷药、包扎伤口等。至1931年8月,有医护人员7人,病床20多张。红军医院在遭严密封锁,药品奇缺时,医护人员和轻伤员上山采草药,救治了许多伤病员,手术时用野生魔芋、七叶一枝花等草药水剂作麻醉剂,减少了伤病员痛楚。1933年冬,第五次反围剿时,江西遂川红军医院迁来酃县,与酃县红军医院合并为酃遂红军医院。该院设在策源老厂里,下设两个分院。一分院设石板头收重伤员,二分院设田心收轻伤员,共有200多名伤病员。次年冬,国民党军队数千人,分兵4路,围剿酃县石禾坪老厂里。县级机关人员分散打游击,留下10多个医护人员看护伤员。由于国民党军队四面包围,医护人员与轻伤员乘夜分3路强行突围,13名医护人员中仅存8人,100多名没有武装无力抵抗的重伤员来不及转移惨遭敌人杀害。
  四 株洲市红十字会
  1956年9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株洲分会成立,随后建立区红十字会2个,基层组织11个,发展会员2532名。1965年,红会重新选举委员会,整顿恢复区一级红会,充实基层红会组织,继续发展新会员。“文革”期间,红会工作停顿,义务献血中止。1988年7月2日,市红十字会恢复。1988—1989年,市辖东南北郊4区及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酃县相继成立红十字会,建立基层组织23个,发展会员3000余名。1990年,建立基层红十字会220个,有会员2.74万人,并积极开展敬老助残、募捐救灾和“5·8”世界红十字日宣传等活动。同年7月,市教委与市红会在酃县联合举办株洲市首届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在这一年里,中色三建二公司子弟学校、栗树山小学会员办起了红十字卫生小报。南区红十字会组织青少年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的“我与红十字”征文竞赛活动,全市有17篇优秀作文参加市会举办的征文比赛,4篇优秀作文获奖,南区红十字会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组织奖”。南区红十字会率先倡导组织会员为烈属、残废、孤老、五保户,实行“三定一包”(定时、定点、定对象、包服务项目)服务,全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积极响应,至1990年底“三定一包”服务对象达300余人。市红十字会还配合市“三康办”,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白内障等3项康复手术。酃县由红十字会牵头,民政搭台,卫生“唱戏”,为残疾人做康复手术100余例,使50多名双目失明者重见光明,40多名双下肢运动严重障碍者行走自如。
  1988年,市红十字会创办株洲市红十字皮肤专科医院。1989年,创办株洲市口腔专科专家门诊部和市创伤药物研究所,并研制出“伤痛一搽灵”(后改为伤痛外搽灵)。该药获准外销批文,并获国际传统医学康复医疗用品展览金奖,1990年还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带入亚运会的专用药品之一。酃县红十字会门诊盲姑娘张爱武医生,一年按摩治疗病人2400多人,中共酃县县委将她树为“青春楷模”。
  市红十字会,在对台服务及国际交流方面,作过一些有益工作。1989年,接到台湾查人转信表格和红十字通讯110份,为株洲市居民发出去台湾查人表格20份,已找到17人。1989年7月,接受西德盲人基金会的赖赫曼先生,捐给市二医院14000马克的眼科治疗器械。10月,与酃县红会联合接待瑞典皮肤专家斯坦·斯特罗姆及夫人,接受他们为酃县龙景山医疗站的麻疯病人治病12天和捐赠价值2000多元的50双防足蹠溃疡的硬板鞋。1990年,接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转来查人表格2宗;办理大陆台属寻找在台亲人表格15宗,找到1宗;协助本市台属办理赴台探亲和接受遗产事宜2件。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