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文物 名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04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文物 名胜
分类号:
K872.64;K928.7
页数:
29
页码:
396-424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文化的文物名胜的名胜、革命史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馆藏文物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文物
考古
名胜古迹
内容
第一节 名胜
一 炎帝陵
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被并尊为中华民族始祖。史传炎帝南巡途中,误食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酃县城西南17公里的塘田乡鹿原陂。陵座北朝南,依山傍水。西汉末,战争连绵,世人担心掘陵,曾一度将其填平。晋代,陵恢复,医家皇甫谧并将其葬地载入所著《帝王世纪》中。五代,天下分裂,陵迹近于淹没。宋太祖登极,遣使遍访古陵,遂于乾德五年(967)在鹿原陂觅得,并立陵庙,置户守灵。自宋代始,除元代无记载外,历届王朝均设户守灵,修葺陵庙。明洪武三年(1370)、嘉靖三年(1524)、万历四十八年(1620)三次较大规模修葺陵庙,其中嘉靖三年撤除原庙,建“圣容殿”等,使庙宇始具规模。清雍正十一年(1733),按帝王陵庙格式重建,形成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墓四进格局。清道光十七年(1837),按雍正十一年格局扩大重建,所有建筑覆盖琉璃瓦,祀像改帝王衣冠为普通衣裳,衣领及腰缀树叶数片,手持谷穗一束。民国12年,省政府拨款500元修葺陵庙。27年,酃县政府委派守陵者2名,月拨稻谷1石。29年,省主席薛岳主持再修,并接通公路。
1955年除夕之夜,香客祭祀不慎失火,主殿、行礼亭焚毁。1956年7月,省人民委员会颁文列炎帝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期间破“四旧”,幸存建筑悉数被夷平,陵墓落荒。1986年6月始,省、市相继拨款140多万元,交由酃县人民政府按清代风格修复陵墓、重建陵庙,至1988年10月竣工,11月正式对外开放。重建的陵庙,共分四进,沿南北轴线布列。第一进为午门,左右分列戟门和掖门。第二进为行礼亭,两厢为碑房,置历代告祭文碑。横匾“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系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书。第三进为正殿,重檐歇山顶。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陈云书。炎帝塑金雕像垂堂高坐,宝龛上书“齐天鼻祖”。殿内30根花岗岩柱,直径分别为0.64米和0.58米,其中4根高达12.8米。所有木制构件遍绘金龙,更添磅礴飞动气势。第四进为墓碑亭,四角攒尖顶,内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汉白玉墓碑。墓碑亭后为修复后的炎帝陵墓,封土高4.75米,围长87米。
二 空灵岸
空灵岸,又名观音岩,位于株洲县城渌口南5公里的湘江西岸霞石埠,是湘江著名风景地之一。
空灵岸最早见之于史籍,是郦道元的《水经注》,称空冷峡;而后有《梁书》称空灵滩,《一统志》称空灵岸,《十道四番志》称空灵滩。
唐大历四年(769),诗人杜甫以“老病孤舟”,溯湘江而南,途经空灵岸,写下《次空灵岸》诗,赞叹“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空灵岸因此名声大起。清嘉庆九年(1804)修杜公亭于岩左,道光十五年(1835)修建楼阁扩大规制,光绪五年(1879)乡人募捐修葺。当时,除观音寺外,还有杜甫草堂、长啸楼等建筑,后彭玉麟赠梅花书画一幅,人们将其镌刻于石,谓之“梅花石”,并建梅花阁。
1911年、1935年、1958年又三次对空灵岸进行修葺。1968~1970年间,空灵岸被毁,连雄伟的石狮头也被炸。1987~1990年间,株洲县政府接受湘籍台胞唐应涛先生组织的海外个人捐款,先后修复了空灵岸山门、石壁栈道、三圣殿、大雄宝殿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题写“空灵岸”匾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三圣殿”匾额。
三 西山
西山为醴陵市城郊渌水西岸一座秀丽的山峰。唐以来,西山人文景观荟萃,名播遐迩。
西山建有红拂墓、宁太一墓和左权将军纪念碑。红拂墓位于西山北头。红拂,相传原为隋相杨素侍姬,后嫁李靖,姓张名出尘。唐初,随靖南平桂岭,驻军醴陵,染疾而亡,因葬西山。现墓为民国13年重修,墓碑正面刻“红拂之墓”,左右有对联曰:“红拂有知应识我,青山何幸此埋香”。墓旁原建有四角亭一座,名曰:“惜红亭”(现亭已倒塌)。山腰有靖兴寺、渌江书院、宋名臣祠等古建筑。渌江书院大门前有一株大樟树,亭亭如盖,相传系唐代所植。
四 司空山
司空山位于攸县城东北25公里的凉江乡阳升观村,原名麒麟山。传说南朝齐明帝年间(494~498),司空张岊举家隐居于此,筑坛朝斗、结庐修道,后功就道成,白天升举,羽化成仙,自此人们便改麒麟山为司空山。唐天宝七年(748),玄宗敕令建观,赐名朱阳观。宋政和三年(1113),徽宗派员复修观宇,赐名阳升观。全观由西川门、戏台、内院、铺屋、山门、宗师房、前殿、司空殿、三清殿、夫人庙、玉书宫组成,占地3000多平方米。
司空山层峦叠嶂,醴泉清冽,周围有36峰,18溪、11洞、13涧,奇峰异景聚驻。矗立在司空山右口的朝斗石,相传是司空当年朝斗、弈棋处。它厄立在危崖峭壁边缘,看似摇摇欲坠,然而却稳如磐石。山下有司空炼药池(又名浴丹池),是一块红石凿成,方广丈余。
历代在司空山建造了许多道教建筑,有15观,16庵,12亭馆、2寺、2书院。现存只有阳升观。
1984年10月23日,市人民政府公布阳升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 云阳山
云阳山位于茶陵县城西5公里的洣水河畔。它峰连七十一,方圆35公里。《史略循蜚记》说云阳山乃少昊氏的墓葬处。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曾到云阳山探幽揽胜。明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宏祖(号霞客)亦慕名来云阳山考察。徐的名著《楚游日记》,对云阳之胜记述详尽。
云阳山主峰紫微峰海拔963米,其东麓,有张良试剑石、五雷池、观音崖等自然景观。云阳山幽洞纷呈,秦人洞中钟乳石、石笋构成千姿百态、扑朔迷离的景观。相传罗浮真人曾在洞中修道,麻叶洞因水自洞中溢流出来,难以入内,徐霞客曾泅水入其中,大为赞赏,发出“余所见诸洞俱莫及”的慨叹。
六 云岩寺
云岩寺位于醴陵市南45公里的贺家桥乡寺冲村。相传古时有一块大岩石耸立于此,常有彩云环绕,高僧昙晟云游到此,视其祥瑞,就窟坐禅,后劈石建寺,故名“云岩寺”。寺约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至长庆年间(821~824),初为茅庵,历经宋、元、明初修缮,规模渐大,后毁于明末,清顺治七年(1650)重修,雍正年间(1723~1735)又作过维修。原寺座北朝南,入山门,左右有钟鼓楼,第一进为“曹洞祖庭”,第二进为观音堂,寺内有“千人锅”、“万人床”、“飞来钟”等古迹。
昙晟死后谥“无住祖师”。他是中国佛教禅宗两大宗派之一“曹洞宗”的奠基人。宋宣和五年(1123)日僧永平道元来中国师事曹洞,学成而归,开立日本曹洞宗,绵延至今,成为日本佛教的主要流派,故云岩寺有佛教禅宗曹洞宗发源地之说,尊为“曹洞祖庭”。1983年,日本佛教界派人至云岩寺寻根拜祖。
七 灵龟寺
灵龟寺位于攸县城东郊灵龟峰顶,始建于明末,占地面积563平方米,座东南朝西北,前为山门,中为观音阁,阁右侧为大殿。寺内置炎帝、如来、观音、韦驮诸神像20余尊及镇武大帝铜像。
灵龟峰孤峰耸峙,洣水自东南来,汇攸水于峰麓,西有石牛头,东有白茅洲,峰顶平坦,灵龟寺巍然屹立。当地流传着描述灵龟峰山水之美的一副对联曰:“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畔停舟水推舟摇洲不摇”。
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两次拨款修缮灵龟寺,殿阁一新。1984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 湘山塔
湘山塔位于酃县城西0.5公里的湘山顶,又名“永怀塔”,始建于北宋。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雍正四年(1726)、道光二十八年(1848)和咸丰元年(1851)数次重修。咸丰元年重修之砖塔系楼阁式空心砖塔,六角,七级,铸铁葫芦于顶,连基座及宝顶为9层,高15米。1950年,酃县人民政府曾予以重修。1984年10月,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 仙庾塔
仙庾塔位于市郊蝶屏乡仙庾岭,清代建造,又名文昌阁。塔原为七层,民国15年倒塌,后重修为三级,八角,楼阁式花岗岩石塔。
塔底边长1.75米,塔身高约12米。第一层四面辟有高1.7米、宽1.02米的拱形门。第二、三层仅南向辟一拱门。塔身层间有飞檐翘角,翘角为石雕吉祥兽;塔内中空,有阶梯盘旋直上三层。1987年,塔顶部遭雷击被毁。1991年,市人民政府和郊区人民政府拨款10万元,修复了塔顶,维修了塔身和旋梯,修筑了登山游路。
十 茶陵铁
犀茶陵铁犀俗称茶陵铁牛,位于县城南洣水河畔,故又名“南浦铁犀”。民间传说,古时洣水河妖作怪,河水常常泛滥成灾。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知县刘子迈梦见一头神犀冲入洣水之中,将河妖打得大败,顷刻,洪水便退了下去。县令梦醒,即令“括铁数千斤,铸为犀,置江岸,以杀水势”。铁犀体长2.2米,宽0.8米,卧高1.1米。铁层厚0.09米,重约7000公斤。它造型生动,滚瓜圆壮,头顶生锋锐独角,昂首向南,怒目圆睁,嘴张似吼,牙舌可见,尾巴收卷,仿佛随时准备跃起去进行一场搏斗。1978年,经中南矿冶学院钢铁系化验,铁犀系用亚共晶白口生铁分3次铸成,铁质坚而脆,含碳4.1~4.25%,无明显杂物。
1953年,茶陵县人民政府拨款加砌铁犀卧座,1982年又拨款万余元,重建犀亭。1983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 光泉石刻
光泉石刻位于茶陵县高陇镇光泉村,距县城东40公里处。相传南宋年间,岳飞督师讨曹成,途经茶陵高陇时,疲渴不堪,遂拔剑插地,剑插处顿时泉涌,兵马畅饮,疲渴全消。恰适天亮,岳飞乘兴从稻田中取来稻草把为笔,于石壁上写下“光泉”二字,正楷,每字高2.66米,宽1.66米,后人即仿迹镌刻于石上,并在上方冠以“宋岳忠武王题”6个小字。今石刻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石壁下仍有汩汩清泉,不盈不竭。
1984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 龙渣瑶族大屋石刻
石刻嵌于酃县城南55公里处的龙渣乡龙渣村瑶族大屋后花园和天井四壁,系瑶官盘成彩发迹后于清乾隆年间(1735~1796)为装饰大屋而刻制,共有大、中、小三种规格47方。大号碑长1.46米、高0.53米;小号碑长0.82米、宽0.43米,装饰在天井四周及底部,计35方,全为青石质,浅浮雕出龙、牛头、铜钱等花纹;中号碑为汉白玉,长0.82米、高0.43米,共12方,分别浮雕出“鲤鱼跳龙门”、“大战火焰山”、“天马行空”、“喜鹊登梅”、“莲开并蒂”、“马上封侯”、“双蟠献宝”、“金银花开”、“福(蟠)禄(鹿)双全”、“万象更新”、“麒麟降瑞”、“围山狩猎”等人物故事吉祥图案。整个石刻刻艺精湛,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是瑶族风俗民情的实物资料。
十三 大京风景区
大京风景区地处株洲市郊东南,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区内分布着数处景点。
婆仙岭耸立在景区北部,群峦叠翠,万木葱茏,历史上有“四邑名山”之称,誉为浏(阳)、醴(陵)、湘(潭)、善(现长沙县)四县名山之首。
金轮古寺位于婆仙岭之巅,相传为五代后唐时(923~936)所建。民间传说,昔有姑妇7人在这里一同白日升天,即所谓“婆仙”。婆仙岭因此而得名。清乾隆年间香火盛极一时,民国以来寺宇日渐萧条。1958~1968年,庙宇渐次被毁,最后夷为平地。80年代末,当地农民集资,草修了部分房舍。
1958年,在婆仙岭东南修建了大京水库。水库汇水面积19.42平方公里,有大小9条溪流流入库内,形成两个大水面和九曲十八弯的港叉,于丛山峻岭之间托出一个人工湖泊,波光淼淼,蓝天白云,碧树青山,尽映其中,近可观百鸟天堂——湖中月形山鸟趣,遥可望林海苍茫,塔影雄姿。
第二节 革命史迹
一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先农坛、东富寺
先农坛,又名神农殿,位于醴陵市东正街,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醴陵地方委员会及醴陵县农民协会均设于此。1927年元月,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曾在这里居住和召开农运调查会。前厅左侧临近东门大街一室为毛泽东住室,主殿中厅二楼为毛泽东召开调查会的地方。1976年,在旧址旁新建陈列馆,1977年竣工,占地面积920平方米,1983年改名为毛泽东同志考察湖南农民运动醴陵纪念馆。先农坛内的复原陈列与纪念馆内的辅助陈列,展出了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有关文物、图片、史料。1983年,省人民政府公布先农坛(包括东富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富寺位于醴陵市城南13公里的东富乡东富村,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硬山顶,封火山墙,砖木结构,5进,有房屋15间,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1927年2月1日(农历除夕),毛泽东考察湖南醴陵农民运动时,曾住在这里召开3次农运调查会,在大院内召开农民群众大会,高度赞扬农民打击地主豪绅,破除封建迷信的革命行动,并号召农民加强团结,坚持斗争。
二 毛泽东主持连队建党旧址叶家祠
叶家祠位于酃县城南28.5公里的水口镇。座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两层楼瓦屋,占地面积196.25平方米。
1927年10月13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酃县水口,次日晚即在叶家祠主持了连队新党员宣誓仪式,发展赖毅、鄢辉等6名工农出身的士兵骨干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仪式在叶家祠的小阁楼上举行,阁楼靠北墙放着一张四方桌,桌上有一盏油灯,桌面上压着两张长方形红纸,一张上面写着英文字母“CCP”,即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另一张上面写着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1969年,叶家祠修复一新,并复原陈列了当年新党员宣誓仪式现场情景。1983年,省人民政府公布叶家祠(含毛泽东在水口住址桥头江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 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见遗址万寿宫
万寿宫位于酃县十都乡晓东村十都圩东。
1928年1月,朱德、陈毅和湘南特委一道,发动了震惊全国的湘南暴动。4月,他们率领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酃县沔渡。应湘南特委要求,毛泽东于3月上旬率领工农革命军接应和支援湘南暴动部队。4月19日,工农革命军占领酃县县城,第二天在城西接龙桥打退尾追朱德部队的湘敌张敬兮团,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经瓦铺、坂溪、石洲进到十都。朱德听说毛泽东已到十都,便从沔渡出发,专程到相距5公里的十都与毛泽东会见,会见地点万寿宫。在延安,朱德写的《自传》中明确地提到“这时是我们两人第一次的会面”。
万寿宫系晚清祠堂式建筑,占地约1900平方米,砖木结构,1978年冬因乡办木工厂不慎失火被焚,现仅存残垣断壁。
四 毛泽东主持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株洲会议旧址
株洲会议旧址位于株洲市南区解放东街原协丰长绸布店,原址尚存。
1930年9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撤长沙之围后,13日进驻株洲,毛泽东住港口街一家竹器店,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驻协丰长绸布店。当日下午,总前委在协丰长绸布店楼上召开了总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由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兼总前委书记毛泽东主持,参加会议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总前委和军级领导干部有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兼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三军团副军团长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副总政委滕代远、总政治部主任杨岳彬、总前委秘书长古柏、总参谋长朱云、参谋处长郭化若、红三军政委蔡会文、红四军军长林彪、红四军政委罗荣桓、十二军军长罗炳辉、十二军政委谭震林等人。会议初步总结了围攻长沙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回师江西,攻取吉安的决策,为统一红一方面军指战员的思想认识,排除李立三“左”倾错误对红军的干扰,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9月13日下午8点钟,朱德和毛泽东采取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步骤之一,这一步骤扭转了中国革命运动中的一次严重危机。”
五 李立三故居
李立三故居,座落在醴陵市东南2公里的渌江乡福建围村。故居座东朝西,“八”字形槽门,门额上题“芋园”二字。四周是黄色围墙,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槽门与正屋之间是一个长15米,宽30米的院子,芳草如茵,绿荫为盖。正屋前排5间,中为前厅,两旁各有2间厢房,左第一间为李立三住房。左右两端,各有5间向后延伸,格局也是中为横堂屋,两旁各2间厢房。后排也是5间,布局与前排相仿。前后左右20间房子构成一个十分规整的长方形院落,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中为花圃,左右为天井,花圃与天井之间,各有一间过道屋相接,加上左侧杂屋,共计房屋32间,建筑面积922平方米。
芋园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原系他人产业。1891年,为李立三祖父所购置,后因年久失修,又屡遭火灾,不少房屋倒塌,所存者也多系危房。1983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文化局拨款维修,1984年11月18日李立三诞生85周年时修复对外开放。
六 罗学瓒墓
罗学瓒墓位于株洲县马家河乡栗雨村简家冲,系与夫人杨全贞合葬墓。1926年杨全贞病故葬于此,罗学瓒烈士1930年牺牲后,与同时遇难烈士们的遗骸一起被掩埋在杭州清泰门外,共和国成立后,已无法寻找。1986年12月,其子罗立洲将烈士遗像一帧,葬于其夫人墓侧,修了这座合葬墓。
墓座西南朝东北,占地约40平方米。墓围以红砖砌筑,后部正中嵌汉白玉石碑3块。中间主碑,阴刻楷书“先父罗学瓒烈士、先母杨全贞之墓”。左右附碑,左刻罗学瓒生平简介,右刻中共中央委员谢觉哉1961年写的一首诗:“浑身是劲陈佑魁,鞭辟入里罗学瓒。远瞩高瞻天下小,出生入死一边站。忠义之血不白流,阶级之仇彻底算。三十年前恶战场,巍然两个英雄汉”。
七 汪先宗、汪起凤墓
汪先宗、汪起凤烈士墓均在株洲市郊区曲尺乡燎原村,相距约400米。汪先宗烈士墓在一个山坡上,水泥构筑,呈半球形,底径2.4米,高0.5米,墓围前低后高,墓口两边各有一个瓜形柱头,中间嵌一块水泥板横栏,阴刻楷书“永垂不朽”4个大字,后部正中立了块墓碑,阴刻楷书“汪先宗烈士之墓”。汪起凤烈士墓座落在山坡下不远处的田垄之中,形制大小与汪先宗墓完全一样。1986年2月,中共株洲市郊区区委、区政府修汪先宗墓时一并重修。
八 罗哲墓
罗哲墓位于株洲县马家河乡高塘村打板塘。墓土堆为三合土筑成,底径2.3米,高0.5米。墓后树汉白玉石墓碑三块。正中墓碑上阴刻毛泽东手书“罗哲烈士之墓”,两边墓碑记载了罗哲生平事迹及生卒年月。
第三节 古文化遗址
一 六斗坡旧石器点
六斗坡旧石器点位于株洲县城西南16公里处的三门镇燕子村六斗坡,系湘江中游左岸三级台地,东距湘江5公里。周围均是一座座小山丘,三门河从北面300米处流过。1988年6月,文物复查时在网纹红土层断面发现有断痕的石料,经市博物馆考古人员现场勘查,从网纹红土层内采集到石刮削器1件。刮削器是采用石英砂岩进行单面锤击而成,上面有明显的人工打击点。后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到石器出土点考察,确认刮削器出土于距地表2米以下的第四纪网纹红土层。根据此地层堆积年代推断,六斗坡旧石器点遗存距今约20万年。
六斗坡旧石器点是湘江流域至今发现的唯一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说明湘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存在,为湖南旧石器时代人类分布与活动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 磨山遗址
磨山遗址是株洲市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湘江中下游地区文化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好的遗址。
磨山位于株洲县城东方向7公里处的漂沙井乡黄霞垅村。它象一块叠压在田垄上的巨大的磨盘,南面3.5公里处是湘江支流渌江,一条名为高泉港的小溪从磨山西南头缓缓流过,北面2公里处是高耸的群山。当年的磨山人,南可渔猎渌江,北可狩猎群山。磨山四周平坦,是农耕的沃土。
1986年6月,文物普查时磨山遗址被发现。1987年8月11~23日,由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对遗址进行试掘。
遗址文化堆积厚1~2米,一般为大溪、龙山两种文化堆积,商周时期遗存主要散见于地表。遗址的东、南、北区为生活居住区,西南为龙山时期墓葬区。试掘出土的遗物:大溪文化遗存主要有鼎足、双耳罐、红衣陶罐、筒形釜、双腹豆、白陶盘等,陶器的制作方法全部为手制;龙山文化遗存有磨制的石锛、石镞,陶器仍主要为手制,但出现了慢轮修整的痕迹,遗物有鼎、足、釜、罐、碗和少量的印纹硬陶等。
磨山遗址的发现,表明大溪文化越过洞庭湖区到达湘江中游地带,大大拓宽了大溪文化的分布范围。磨山遗址出土少量的印纹硬陶,说明这种由古越人创造的文化,开始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参照同类型遗存碳14年代测定的数据,磨山遗址的大溪文化遗存距今在5300~7000年间,龙山文化遗存距今在4000~5000年间。
三 烟墩冲遗址
烟墩冲遗址位于株洲市区正北方向15公里的龙头铺镇烟墩冲。遗址包括烟墩冲及附近的朴塘、蝶屏里、岱峰山等4处遗址点,但由于长年自然雨水冲刷、文化堆积被严重破坏。1955年,由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员对遗址进行发掘,共清理9个灰坑。灰坑多呈圆形,直径在2米左右,深0.2~0.6米,出土石器和陶片。
出土的石器,大多是用细砂岩制成,通体磨光。器形有扁平宽刃斧,有段石锛、柳叶形镞刀、砺石等。陶片有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和泥质红陶,其中又以夹砂红陶所占比例最大,少量陶片的表面涂黑衣。陶器主要装饰菱形纹、方格纹、弦纹、叶纹、曲折纹、十字纹等,器形有釜、罐等。
烟墩冲遗址是湖南发掘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文化遗存距今约4500年。
四 小塘古城址
小塘古城址位于茶陵县城东北方向49公里处的秩堂乡小塘村,1988年10月文物普查时发现。
秩堂乡东与江西省莲花县接壤,而小塘村与江西交界的这一段,自古被称为“吴楚雄关”。小塘古城修建在后背坳的山上,现保存有城墙、护城河等遗迹。城墙内有大量陶器残片堆积,现存的夯土城墙,长约400米,宽18米,最高处为6米。城墙勾勒出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紧挨城墙外,现存一段长约100米、宽约20米的护城河。城内陶器残片堆积,有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一种是泥质灰黄色软陶长柄浅盘豆、平折沿圆鼓腹平底钵、筒瓦等楚文化遗物。一种是印纹硬陶类的越文化遗物,其印纹饰主要有蕉叶状席纹、米字纹、小方格纹等。在调查中还发现,城址内曾出土青铜剑7把和一小捆铜箭镞,剑长0.635米,两面长刃,为典型的双格楚式剑。城址所保存的夯土城墙和出土的楚式兵器、陶器及越式陶器表明,小塘古城修筑于东周中晚期。
小塘古城是株洲市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古城址,历史文献资料对此均未有任何记载。从城所处地理位置、修筑年代来看,小塘城是作为镇守边关的军事城堡而修筑的。
五 建宁故城遗址
建宁故城遗址有两处:今株洲城区和株洲县淦田镇。
据《三国志》载,吴主孙权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与刘备分荆州,以湘水为界,东属吴。孙权割湘南县以东和醴陵、攸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株洲市庆云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宁港两岸。《湘潭县志》载:“清同治初,土人郭氏宅旁,山裂甚广,下有甓,方若城基,即其旧址”。今尚有城隍庙、建宁桥、建宁港,亦资佐证。
淦田建宁故城,系吴帝孙亮所建。《湘潭县志》载:“昔孙氏与蜀分湘,始立建宁.及后取荆,复置湘西。”……吴孙亮于太平二年(257),“置湘西后移治”建宁城于淦田。遗址在今株洲县城南25公里处的淦田镇建宁村湘江东岸边,现存高出地面的南北城墙残迹各一道,相距2公里。南墙长70米,宽6米,高3米;北墙长150米,较南墙稍矮,两墙均为夯筑。民国38年出土古钱百两,1963年发现数处炮台,1986年在墙基内发现灰色陶质网坠和方格隆罐,1988年出土三足园腹鼎青铜炊具。
第四节 古墓葬
一 磨山新石器时代墓群
1987年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磨山遗址进行试掘,在遗址西南部的公共墓地发掘了24座墓葬。
这批墓葬均为长方形浅竖穴,坑很小,墓坑长0.8~0.9米,宽0.4~0.5米,深0.2~0.3米。墓坑均为东西向,因坑内不见人骨,葬向不明,从墓制和葬制推测,墓葬全部为二次葬。
24座墓葬中有11座出土随葬品,约占总数的45.8%。1号墓10件,23号墓1件,大多数墓空无一物,说明贫富差别已露端倪。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石器次之。陶器有釜、鼎、豆、壶罐、鬶、杯、簋、碗。陶器有的是完整的实用器具,有的则是有意识打碎、穿底后葬入,有的纯属冥器。石器有石釜、石凿和一段石锛等生产工具,均为河砾石精磨制成。
墓葬中出上陶器的陶系,依次为泥质黑皮橙黄陶、泥质黑陶、泥质砖红陶和夹砂灰陶、夹砂褐陶,纹饰以刻划人字纹和镂孔最为鲜明。器种以子母口穿足镂孔豆、长颈捏流冲天鬶以及壶和鼎最富时代特征,是长江中游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这批墓葬的文化内涵类似湘乡岱子坪遗址的墓葬,属长江中游龙山文化的岱子坪类型。磨山新石器时代墓群是市区已发掘的年代最早的墓葬,距今约5000年。
二 老莱子墓
老莱子,春秋末年楚国隐士。相传居于蒙山之南,自耕而食,有孝行,70岁时,还常穿五色彩衣,作小孩的游戏,使父母快乐。他著书15篇,有贤士名声,楚王召他作官,他不去,和妻子迁居江南。其事见《高士传》、《太平御览》引《孝子传》等。
墓葬原位于株洲市余家塅余家祠,座南朝北,墓周砌石,作圆形,露出地面周长4.1米,围有石墙,中嵌祁阳石墓碑,中刻“古孝子老莱子墓”,侧刻“清乾隆壬子年(1792)三月”。墓前有华表一对,墓地面积190平方米。1958年株洲车辆厂建厂时该墓被毁。距墓1公里之杉坡里,有古孝子祠,土木结构,民居形式,面积300平方米,门额书“古莱子祠”,左右有一联:“灵钟楚国,迹寄蒙山”。祠左嵌清同治十三年(1874)所立石碑。碑文曰:“老莱子,楚人也,墓葬此地。乾隆间,向湘邨等捐石修墓,嘉庆初宾南生等重修,竖墓表,置田业,建墓庐,同治九年墓庐被火焚毁,宾牧村等再劝捐重修”。今墓祠全毁。
三 洋屋岭战国墓
1955年5月,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在今城区大米厂一带的洋屋岭基建工地发掘10座战国墓。
这10座墓葬都是土坑竖穴墓,可分为长方形窄坑和宽坑两类。窄坑墓都带壁龛,出土器物有壶、豆、钵、罐、铁片等。宽坑墓不带壁龛,7号墓有伸入墓壁两侧的枕木4个,填土甚紧,有的夹有石子,但不见夯筑痕迹,方向185度至290度,随葬品或放于棺外两侧,或放于棺外一端。出土陶器30件,陶系属泥质灰陶,火候低,胎质软,大多破碎,大部分器物上涂有黑衣,仅一鼎盖涂白衣、施朱彩。器形有壶、豆、鼎、敦、罐、钵、勺、盘、匜。铜器有四山纹镜、璜形饰,还有铜铃6件,似钟,形体甚小;料壁1件,乳白色,半透明,一面有谷纹。此外还有铁片、漆器残片等。
洋屋岭战国墓,墓葬形制,随葬品种类形式都与长沙的战国墓相同,属楚文化系统的墓葬。
四杨家洲汉墓群杨家洲汉墓群分布在攸县城东北40公里的网岭镇杨家洲村地势平坦的小山坡上,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山呈环带状且围成一个椭圆形,周长约2500米,宽约200米,其上分布大小墓葬近100座,且大多墓呈东西向,其中有3座墓的封土堆较大。有一座墓的封土堆呈圆形,底径60米,高8.7米。该封土堆四周因取土做砖和种菜暴露的断面有四层夯土痕迹,最上层为红色夹沙土,第二层为黄色夹炭土,第三层为红色夹炭土,第四层为灰白色夹炭土。另两座墓封土堆分别为底径32米,高5米;底径24米,高4米。在西面山尖上暴露一座砖室墓,砖为青灰色,券顶,饰几何形纹。根据上述特征判断,此处为汉墓群。
五 施粥坡东晋墓
施粥坡东晋墓位于株洲市郊区龙头铺乡胜利村施粥坡,1983年元月中南林学院在该地建宿舍时发现。墓系券顶单室砖墓,有甬道,平面呈“凸”字形,方向78度,墓顶用斧形砖错缝起券,墓壁采用“三顺一丁”砌法,墙厚为一平砖宽,墓底平铺地砖一层,纵横相向,不甚规则,墓室后部是两平砖高的棺床,墓内葬具及人骨腐朽无存,葬式不明。
墓内出土随葬品19件。青瓷器有虎子、鸡首壶、盏、钵、唾壶;陶器有唾壶、果盒;银器有手镯、饰件,此外有铜棺钉10个。
该墓形制保存完整,墓壁采用了省内东晋墓流行的“三顺一丁”的砌法。出土器物除圆形青瓷虎子在我省少见外,其他器物均为省内东晋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覆斗形帽棺钉是长江下游东晋墓葬典型器物。
六 赵玉蝶墓
墓葬位于酃县城东22公里的沔渡镇仓背村,始筑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并立碑。墓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座北朝南,原墓有麻石条构筑的墓围、封土堆、墓碑、石马、石人、牌坊等。墓围、石狮、石马、石人,牌坊均已毁,仅留黄泥土垒筑的封土堆,呈半圆形,底径约10米,高6.5米,墓前尚存三台九级拜堂遗址。清乾隆年间立的墓碑为青石质,高0.8米,宽0.4米,碑文阴刻楷书,碑中央刻“宋司马平阳侯尹鹏飞翁元配长沙郡主赵玉蝶之墓”,右刻“大清乾隆丙寅冬月穀旦”,左刻立碑人姓名,碑现藏于酃县纪念馆。
第五节 馆藏文物
一 商代象尊
1975年2月出土于醴陵市仙霞乡狮形山。
象尊通高0.228米、宽0.144米、长0.265米,重2.77公斤。呈碧绿色,形态生动逼真,花纹精致繁缛,从颈部至臀部到腿上,皆以云雷纹衬托,饰有饕餮虎、夔龙和凤鸟等图象。
我国历代仅有3件象尊出土,醴陵出土的象尊是现存于国内唯一的一件。此尊多次到美国、日本、香港等地展出。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二 商代铜爵
1990年9月出土于株洲县南阳桥乡城塘村第四组,离湘江边50米的沙丘地。
爵通高0.185米、腹深0.1米、双柱高0.035米、三锥足长0.055米、流长0.04米、尾长0.03米,重0.2公斤。器形为圜底圆体短杯式,双柱成菌形,鋬的上端有一牺首。腹的上部饰一圈云雷纹,靠近鋬的柱上阴刻有族徽“戈”的字样,鋬部的腹外壁铸金文“父乙”二字。现藏市博物馆。
三 商代齿纹铜铙
1988年2月出土于株洲县黄龙乡兴隆村。
铙通高0.432米、栾长0.302米、铣间宽0.308米、于间宽0.19米,重11.1公斤。器身绿色,短甬,有旋。隧部与旋部饰变体云纹,鼓部两侧饰有足、翘首、垂头的虾状物各一。钲部主纹为一周断续不规则呈三角状的齿纹,钲中两侧各有一似猛兽张口吞食的“匚”形纹、齿纹和尖牙利齿,一龟形物衔于其中。“匚”形纹正面纵向排列扁形乳钉3枚,高0.005米,通体共12枚,以越文化纹饰、图案为主纹的铙。目前全国仅有株洲齿纹铙2枚,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四 西周兽面纹铜簋
1979年12月出土于株洲县南阳桥乡铁西村的渌江岸边。
铜簋通高0.26米、口径0.22米、方座长0.2米、宽0.19米、高0.095米,器形为敞口平沿,鼓腹下垂,腹两侧置龙首形环耳,耳下有珥,矮圈足,方形器座。纹饰深峻精美。腹部正面以大型兽面为主纹,兽面两侧各饰短尾龙纹,主纹上方有一纹带,正面饰一浮雕兽首,两侧饰两条长尾龙纹,圈足上由4条长尾龙纹组成纹带;方座的四面和四角均饰有兽面纹,腹底内铸有“作宝尊彝”4个字。现藏市博物馆。
五 西周铜鼎
1988年4月15日出土于株洲县淦田乡上港新村建宁水闸。
该鼎呈碧绿色,通高0.38米、口径0.29米,三柱足高0.105米,腹深0.2米,耳高0.06米、耳宽0.09米;器形为扁鼓腹、侈口、圆底,方耳直立于口沿,三柱足上粗下稍细,有扉棱,腹上部有一圈连勾雷纹。现藏市博物馆。
六 战国透光镜
1984年攸县湖南坳乡一村民挖土作红砖时发现。1985年文物普查时征集。
该镜为圆形,直径0.218米。镜面微凸。缘高0.007米,镜背主题花纹凸起0.001米,云雷纹地上饰龙兽纹。内区主纹饰3只首尾相衔、互相追逐、足踏祥云的神兽。外区主纹为神兽斗龙图,4龙6兽,分为两组,举爪龇牙,挟风携云,各显神威。镜背花纹在镜面隐然有迹,镜面在承受日光时,镜背图案能清晰地反射到对面的物体上,表面呈古铜色,镜面锃光发亮,仍可照人。经专家鉴定:这面铜镜是古人的透光镜,日本人称之为“魔镜”。现藏于攸县文物管理所。
七 西汉五铢钱范
1986年出土于攸县网岭镇里旺村双江口河畔。
通长0.205米、宽0.069米,浇口呈敞口三角形,沟槽两边各有“五铢”钱模6枚,“五铢”的“五”字作曲笔交叉“〓”,“铢”字的“朱”旁上下横划皆方折“〓”。背面有一小桥纽,通体呈碧绿色。现藏市博物馆。
八 宋代铜钱窖藏
1982年10月11日,攸县大同桥乡大板村村民易常林在观塘坳取土做砖时发现。窑内共出土铜钱1.55万余公斤,其大小不一、书法各异的古铜钱有30多个年号、150余个品种。其中以北宋钱居多,唐代、南宋次之,年代最早的是西汉“半两”、“五铢”,最晚的是南宋“建炎通宝”。这些铜钱的下窑时间,应在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或稍晚。湖南省博物馆、株洲市博物馆、湘潭市博物馆、攸县文物管理所均有收藏。
九 光复纪念酒杯
1986年醴陵市八步桥乡简家冲村大井头组征集。杯通高0.036米、口径0.044米、底径0.023米。侈口、圆腹、圈足,口沿饰弦纹两圈,腹部外壁正面饰五色彩旗1面,背面毛笔楷书:“光复纪念”4字,底部款识“湖南公司”方印。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结束了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此杯是醴陵群众为纪念孙中山领导人民光复中华而作。现藏醴陵市博物馆。
第六节 文物事业
一 文博管理机构
1979年4月,市文化局业务科配置1名兼职文物干事。1983年10月,市文物工作队成立。1984年6月,市博物馆成立,与市文物队合署办公。醴陵市、茶陵县、酃县在划归株洲市管辖前已分别设立纪念馆。1988~1990年,攸县、茶陵县、株洲县先后成立文物管理所。至此,全市初步形成文物工作网络。
1989年1月,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后,各县(市)及郊区亦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文物工作进行领导、指导、管理、协调。
二 文物工作
(一)文物普查
1958年4月,全市按照湖南省统一部署,开展第一次文物普查,由市文化科和市教育科抽调3人组成普查组。普查人员从城区深入郊区,历时1个半月,主要查实了车辆厂区内的老莱子墓、老莱子祠,婆仙岭的金轮寺,白关乡营盘村的杨家祠等名胜古迹和农民协会旧址;调查了建宁乡宰相坡和清水乡长石村的汉代墓葬,并收集了农民协会铜质证章等革命文物。
1963年4月上旬,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由市文化馆负责,历时1个月。这次主要查实了市内的资福寺、鲁班殿、城隍庙,渌口的伏波庙、空灵岸、杜甫草堂遗址、怀杜崖、建宁城址等名胜古迹,并详细调查了部分烈士的革命史迹和革命文物。
1985年,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市文物工作队、市博物馆承担了这次文物普查工作任务。这次普查,自1985年11月试点县普查开始,至1988年元月结束,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有140人参加,取得重大收获。共发现古文化遗址151处、古墓葬357处、古城址6处、古窑址8处、古建筑46处、古碑石刻57处、革命旧址40处,收集各种流散文物1500多件。野外普查结束后,市文物工作队组织专门班子,将普查收获整理成6个文物普查资料汇编,并相继编写了《株洲市文物概况一览表》和《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卷》株洲市的条目。
(二)农民运动历史调查
1980年3~12月,株洲市根据省委宣传部文件精神,对全市范围内农民运动的产生背景、发展、组织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武装斗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征集有关文物。工作人员深入到郊区曲尺、株洲县的鸿仙、渌口、漂沙井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年底写成《株洲农民运动大事记》和《株洲农民运动史略》,油印成册,较系统地反映了株洲地区农民运动的历史概况。同年,《罗学瓒烈士传》、《罗哲烈士传》、《易足三烈士传》、《汪先宗烈士传》和《汪启凤烈士传》分别脱稿,并被《湖南省志·人物志》、《湖南女英烈》采用。
(三)考古发掘
市考古发掘始于50年代。1955年,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在株洲城区洋屋岭发掘了10座战国墓,出土了一批楚文物,首次认识了株洲市楚文化的葬俗。同年12月,省文管会派人发掘了郊区蝶屏乡烟墩冲新石器时代遗址。它是全省最早发现并发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7年,省博物馆在市郊区三门镇发掘了8座楚墓,在株洲首次发现楚国衡器砝码。1973年,省博物馆在攸县新市发掘4座东汉墓,其中有1座纪年墓,为汉墓断代提供了依据。198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茶陵县文化局在茶陵火田乡发掘6座东汉墓,出土文物120余件。1985年,省考古所和市文物工作队在攸县网岭发掘了51座东周墓和汉墓,其中春秋越人墓出土了一批越人遗物,是研究越文化的重要资料。1987年,省考古所和市文物工作队共同试掘了株洲磨山遗址,清理了24座龙山文化墓葬,出土40多件随葬品,在地层中发现大量文物和居住遗迹,展现了株洲境内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面貌。此外,配合基本建设,省考古所和市文物工作队对“三南”公路茶陵段、320国道郊区段进行了文物调查、发掘和清理,为研究株洲历史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