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201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电影
分类号: J992.3
页数: 13
页码: 383-395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电影的放映、发行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电影 艺术 影视艺术

内容

民国15年,攸县福音堂的外籍牧师用无声电影传授圣经,为境内电影放映之始。23~37年,长沙大华影业公司、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委会电影教育宣传队、省教育厅巡回电影教育队、省农民教育馆电影教育队、省会电影队,偶尔在醴陵县、酃县、茶陵县等地放映无声和有声电影。
  共和国成立后,电影事业由国家经营,电影在境内城乡迅速普及。1950年下半年,株洲铁路工厂首置35m/m罗拉座机在厂内放映。1951年,331厂购置35m/m提包机,在工厂俱乐部活动中增加电影项目。
  第一节 放映
  一 放映网点
  (一)城镇电影院 1951年,市政府投资兴建城区第一家电影院株洲人民剧院,有座位947个,其中楼座245个。这栋市内少有的“洋楼”落成后,对没有一根柱子支撑的楼座,能否载得起几百人的重压,心存疑惑,于是请来几百名小学生在楼上反复弹跳作“强压试验”,认为质量确无问题后,市政府才正式验收,同意放映电影。1952年春节前一天,人民剧院举行首映式,放映苏联故事片《沙漠苦战记》,全城轰动争看“洋戏”。电影开映不久,观众看到汽车从头前开来,子弹对准自己射击,于是一片惊慌,有的躲在座位下面,有的往外奔逃。退场时,有的观众到台上抚摸银幕,好奇地问剧院工作人员,这么多军队到哪里去了?觉得稀奇不可思议。人民剧院建院初期,因城区人口少,市民对电影兴趣还不大,加上群众生活尚处在困难之中,上座率低,剧院入不敷出,有时竟因无力按时付电费,而遭电业部门拉闸停电。剧院只好在机关、厂矿、居民中组织基本观众,填表同意的,每人每月交人民币2角,发电影票4张,不管看不看,票款均由单位财会部门和居委会按数代收。这种办法组织的基本观众,最多时达2000余人,月固定收入400多元,加上零售票款,月收入仍不足1000元,除去片租,所剩无几,工资还难按时发出。
  1953年9月,人民剧院由市政府收回作礼堂,市财政拨款3万元修建全市第一家专业电影院——株洲人民电影院。影院投入使用后,把原来的提包放映机改为上海产黎尔雅座机,光线比提包机亮得多,但电压不十分稳定,放映员把通电的电线浸泡在两口大盐水缸内,使其稳压,提高了放映质量。影院除分组分片组织观众,送票上门外,还在火车站、株洲饭店设电影流动售票窗和宣传栏,院内设托儿间、小件寄存处方便观众,上座率遂逐渐上升。1954年,放映国产片《智取华山》,4天放映15场,场场暴满,观众超万人次,收入超3000元。
  1954年3月,市政府根据城区工农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争得省文化厅投资在何家坳新建株洲电影院,组织市总工会在奔龙山下新建工人文化宫放映场。至1965年,城区放映单位增至27个,为1952年的9倍,当年放映电影7465场,观众590万人次,发行收入27.5万元。
  1951~1965年,醴陵县、攸县、茶陵县、酃县4家县城电影院相继成立。
  “文革”期间.大批影片禁映,电影院只能放映一些应时的新闻纪录片和《红灯记》、《沙家浜》等8个“样板戏”及《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3部军事教育故事片,尽管为着政治宣传需要,放映网点不断增加,但放映的影片基本上就是这11部,影院放腻了,观众看腻了,出现境内电影放映史上空前的单调和萧条。
  1972年,株洲县第一家影剧院渌口镇渌江影剧院建成。
  70年代末,株洲城区因厂矿企业放映单位成倍增长,使放映网点增加到101个,形成以专业电影院和影剧院为骨干、厂矿企业俱乐部为主体的电影放映网络;株洲全境内,由醴陵县、攸县、茶陵县、酃县、株洲县等6家县城电影(剧)院,与株洲城区放映单位共同构成了城镇电影放映网络。这一时期,由于《燎原》、《怒潮》、《雷锋之歌》、《吉鸿昌》、《陈毅市长》、《高山下的花环》等50多部影片“解放”上映,加之引进100多部欧美影片,观众耳目一新,上座率激增。1979年,城区放电影40756场,放映场次比1965年净增33291场,为1965年的5.5倍;观众上座率为82%,由1965年的590万人次增至3371万人次,净增4.7倍;全年人均看电影60.9场,发行收入达152万元,各项指标创历史最高纪录。
  80年代,电视机进入普通百姓家,多数居民可以坐在家里观看各种文艺节目,电影上座率逐渐下降。1985年,城区放映场次比1984年减少2319场,观众减少262万余人次。1984~1985年,人民电影院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株洲县渌口镇及朱亭镇、三门镇影院由盈变亏,攸县有的集镇电影院观众锐减,全市电影放映进入低谷。面对电影上座率不断滑坡的严峻形势,各家影(剧)院进行内部管理改革,全面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努力开发新项目,为全市电影事业走出低谷注入了活力。
  1983~1984年,株洲电影院投资40万元,改造门厅门楼和通风设备。1984年,天桥影剧院(原名清水塘影剧院)筹集资金翻新改造设备和开展多功能文化服务,新增录像、镭射、电子游戏、舞厅等经营项目,使一个设备严重陈旧老化、濒临倒闭而准备变卖房产另谋出路的影剧院绝处逢生。80年代中期,株洲影剧院投入大量资金,增添双电源,改造放映厅,更新通风和放映设备,使之成为多功能甲级影剧院。
  1988年,市文化局与所属各国营影(剧)院签订为期3年的经济承包合同,按影院和座位等级,拉开票价档次,把放映场次、观众、收入、利润等列为主要目标,奖优罚劣,经济效益普遍好转。当年,城区放映单位共完成发行收入134.5万元,比1979年增加29.2%,其中天桥影剧院收入38万元,利润13万元,被市政府授予“三优一学”先进单位称号,发给奖金1万元。同年,株洲电影院又投资35万元改造观众厅,更新放映设备,成为全市第一家立体声甲级电影院;人民电影院改进经营作风,上座率明显提高,中国电影公司在《电影普及》专刊上专文介绍该院把电影院建成观众之家的经验。1989年,天桥影剧院被省文化厅和省财政厅授予“以文养文发展事业”先进称号,被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集体”称号;酃县湘山电影院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电影发行放映先进集体”称号。
  1990年,全市有城镇电影院18家,年观众人数达1185.2万人次,人均看电影17.3场次,各影院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好转。其中,株洲电影院放映2415场,观众172万人次,放映收入116万元,成为全市第一家、全省第二家电影收入超100万元的大户,连续2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人民电影院放映2165场,观众77.9万人次,放映收入34.5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株洲影剧院电影放映收入66.9万元,发行收入33.9万元,观众107.8万人次。
  (二)厂矿企业俱乐部 株洲厂矿企业俱乐部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在城区放映活动中占有较大比例。1982年,厂矿企业俱乐部放映单位数占城区放映单位总数的92.4%,电影发行收入占50.19%;1990年,分别占总数的89.1%和38.7%。
  1950年,株洲铁路工厂购置电影放映机在厂内放映,属全市首家放映电影的单位。1951年,331厂购置35m/m放映机2部、16m/m放映机1部,逢重大节日和假日露天放映,16m/m机在小文娱室为苏联专家放映。同年,株洲铁路文化宫建成,有座席800个,以放映电影为主。1954年,株洲硬质合金厂俱乐部建成。1959年,株洲电力机车厂添置“解放103”提包机,到工地和家属区流动放映,电影组被誉为文化“轻骑兵”。1965年,331厂购进宽银幕镜头,成为全市最早能放映宽银幕电影的单位。1976年,株洲车辆厂俱乐部扩建,座席增至1701个,是城区东部边沿唯一的文化活动中心。1979年,株洲硬质合金厂投资兴建一座有1945个座席的新俱乐部。70年代末,331厂购置立体镜头和金属银幕,为株洲市最早放映立体电影的俱乐部。
  80年代,厂矿俱乐部普遍进行改造扩建或新建,更新设备,加强管理,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1980年,株洲电力机车厂投资60万元,建成一座现代化工人影剧院,建筑面积达1566平方米,有2471个座席和冷气输送系统;株洲铁路地区再投资建成一座拥有1534个座席和供冷气设备的新的铁路文化宫。1983年,株洲电力机车厂影剧院经铁道部批准更名为“工人文化宫”,8月份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称号。同年,株洲硬质合金厂俱乐部与市电影公司签订经济承包合同后,电影业务指标完成越来越好。1985年,株洲硬质合金厂俱乐部更新全套放映设备,并配合子弟学校和共青团组织青少年儿童电影专场,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该俱乐部利用电影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经验,曾在省电影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省广播电台予以专题报道。1986年,株洲电力机车厂工人文化宫被铁道部评为“六好文化事业单位”。80年代末,株洲电力机车厂工人文化宫被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南方动力机械公司俱乐部使用最新型的5505型放映机,并将战备防空洞冷空气引入观众厅,进一步改善观赏条件。
  1990年,城区有放映电影的厂矿企业俱乐部73个,其中对社会开放的8个。
  (三)农村集镇电影院和电影队
  1.农村集镇电影院 1979年元月,酃县水口镇建成35m/m放映机电影院,成为境内第一家集镇电影院。同年8月后,响应省文化局发展农村集镇电影院的号召,全市农村集镇兴起办电影院热。1990年,全市已有醴陵泗汾电影院、攸县皇图岭电影院、酃县十都影剧院、株洲县朱亭电影院、三门电影院等16家农村集镇电影院,观众达83.37万人次。
  2.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 1955年,醴陵县成立境内第一个县办农村电影队。同年,攸县建立县办电影一队。1956年,省常驻茶陵县38电影放映队与驻酃县77放映队移交县接管;茶陵县组建县第一、第二电影队,在全县巡回放映。上述电影队均使用16m/m电影放映机。“文革”初期,16m/m电影队仍继续发展,至1973年攸县有电影队7个,醴陵县有电影队16个。
  1971年,农村8.75m/m放映队开始建立。这种放映机轻便易携带,配上小型发电机,一人即可转点放映,适合农村流动放映,故发展迅速。当年,酃县率先行动,成立10个社办电影队。1972年,酃县已社社有电影放映队,村村有放映点,全县放映点577个,平均每3.4平方公里有1放映点。1973年10月,茶陵县秩堂、火田、八团、浣溪、湖口、桃坑、江口等公社,购置8.75m/m放映机建立县内首批社办电影队,1975年又发展16m/m电影队7个。
  农村电影队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放映员要自挑设备,跋山涉水送电影上门。1971年,省电影工作标兵酃县策源乡电影放映队长邱征平,一年巡回放映行程1500公里,当他爬上海拔1470米的梨树洲,把电影送到高山上的农民家门口时,农民们感激涕零,亲昵地称电影队是毛主席派来的亲人。
  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乡村电影放映队有的实行个体承包,有的将放映设备折价卖给私人,有的自筹资金购置放映设备,电影放映成为农户个体经营项目,农村个体电影队迅速发展。1983年,茶陵县诞生境内第一家农村个体电影院。1984年,全市已有个体电影队146个,农村电影队总数达712个,平均3.14个大队3421人就有1个放映队;电影队平均密度为全省之首,每个放映点年均放映79.1场,为全省之最。1989年,茶陵县个体电影队发展到237个,占全县249个放影单位的95.6%,平均1.4个村有1个放映点,共放映电影38260场,年人均看电影27.1场;攸县有电影放映单位214个,其中个体204个,放映电影2.5万场,平均2.5个村有1个放映单位,每3000人有一个放映点。同年始,全市对农村电影队进行结构调整,8.75m/m电影放映机逐渐被淘汰。
  1990年,全市农村共有个体放映单位356个,平均3.3个自然村有1个电影放映队,已形成以城市电影院、影剧院、厂矿企业俱乐部为主体,以农村集镇电影院为骨干、流动电影队为主力军的城乡电影放映网络。
  二 队伍培训
  50年代初,城区放电影放映员始从上海请来,后采取师傅带徒及从外地聘请等办法以满足需要。60年代初,醴陵县、茶陵县、攸县3县协商,联合培训放映员50名,经学习考评合格,发给放映执照。70年代,放映队伍发展较快。攸县、茶陵县专为电影队办班培训16m/m放映员,既学放映知识,也学护片修理及电工知识。1971年底~1972年初,市电影公司为满足城区放映单位急需,开办第一期放映员培训班,主要培训专业影院及厂矿俱乐部放映员。1975年,市电影公司根据省委要求普及人民公社电影队精神,在株洲县办农村电影放映员培训班,主要培训16m/m机放映员。1975~1979年.醴陵县、茶陵县、攸县电影公司不间断地办班,培训农村电影队放映员,放映质量普遍得到提高。茶陵县98%的放映员都经过培训。
  1979年后,市电影公司按照国家制订的4等8级技术标准,组织技术等级考试,调动了放映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1990年,全市1536名放映员中,有主任技师3人,技师29人,技术员189人,一等放映员72人,二等放映员137人,三等放映员760人,合格放映员346人。同年,电影系统评定技术职称,获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6人,初级职称137人。
  第二节 发行
  1951年2月,株洲市首次放映电影,影片由中国影片经理公司中南区公司长沙办事处供应。此后城区电影院和厂矿俱乐部相继成立,影片由省电影公司长沙市公司发行。1962年1月,市电影公司成立,担负市区27个放映单位的影片发行和放映管理。
  1963年3月,市电影公司改为电影管理站,影片由长沙市电影公司代理发行。1969年5月,市电影管理站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设电影发行组。同年6月1日,恢复影片发行,供应37个放映单位的影片。1971年8月,电影组改为市电影发行站。1973年5月10日,市电影发行站改为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74年,公司下设发行、放管技术、宣传、财务、片库5个组。1977年,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接受省电影公司拨款加自筹资金共23万元,修建办公楼、试映厅等设施。1980年,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改名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株洲分公司,为省公司派出机构。1988年6月,株洲分公司再改为株洲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济单独核算。1990年,公司有工作人员38人,固定资产110万元,库存35m/m影片680多部,16m/m影片4870多部(含县)。
  市电影公司下属发行网络,由5县(市)电影公司、郊区电影管理站和19个区乡管理站组成,有发行放映管理工作人员230多人。
  电影发行,原则上按全省统一计划进行。市公司对放映单位首轮新片按计划排映,复映片自由选排。发行任务,以计划管理为主。市文化局根据省公司下达的工作日、场次、观众人次、放映收入、发行收入5大指标,按城市专业影(剧)院、厂矿企业俱乐部、各县市公司三个层次,并参照经济条件、人口数量、放映单位多少等因素下达业务计划指标。
  发行收入,主要是两种。一是分成制。专业电影院、影剧院、对外开放俱乐部,按放映收入与发行部门分成。二是片租制。1983年,市电影公司在全省率先对厂矿放映单位的片租制改为分成制和试行承包责任制。1984年,对全市36个放映单位实行承包责任制,经济效益立竿见影,当年全市发行收入达205万元,比1982年增长49%。这项改革措施,使株洲市电影发行经济效益出现转机,发行收入连年稳步增长,改变了自1980年以后业务指标连续下降的局面。1985年后,推行发行收入目标管理,超收实行达标奖励,进一步调动了放映单位的积极性。1990年,全市执行等级电影(剧)院、俱乐部的等级票价制,按等级确定分成比例,基本理顺发行收入经济关系。
  电影票价,由省物价局、省文化厅具体制定。50~80年代初,基本上是30年“一贯制”。城区各电影院、影剧院,执行统一票价,不分等级。县电影院票价略低。厂矿企业俱乐部执行片租制.票价自行确定。首轮片票价,普通银幕城区0.20元,县院0.15元,厂矿俱乐部0.10元;宽银幕0.25元。复映片,比首轮影片低0.05元。电影院与发行部门分成比例,普通银幕为5:5,宽银幕为4:6。80年代初,电影票价相继作了一些调整和改革。首先是执行优质优价,即对部分影片实行浮动票价,在原基本票价的基础上,向上浮动0.1~0.3元,后最高浮动0.5元。1986年后,调整基本票价,并执行等级票价。基本票价,甲级电影院0.5元,乙级电影院0.4元;优座优价,甲乙座票价相差0.05元。1990年下半年起,城区厂矿企业放映单位也开始执行等级票价和等级分成。对内俱乐部,甲级35:65,乙级32.5:67.5,丙级30:70;对内俱乐部,基本票价比专业电影院低0.05元。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