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演出场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9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演出场所
分类号: J819.1
页数: 4
页码: 372-37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戏剧的演出场所的庙台、旧戏院、剧院、影剧院、厂矿企业俱乐部剧场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戏剧 演出场所

内容

一 庙台
  明清两代,境内旧戏班主要利用寺庙作为演出场所,其次有的祠堂、会馆也筑戏台。民国时期,株洲镇尚有鲁班殿、城隍庙、李氏宗祠3处庙台。城隍庙戏台,建于清代,民国7年大火烧毁,10年重建;戏台系木质结构,面向神座而筑;台板离地面约2米,三面台口,后台有化妆室,前台左右有供演员上下台的马门,马门之间有屏风,划分为前后台;台顶盖瓦,装饰陶质龙凤,飞檐翘角,气势雄浑;台前一坪,麻石铺地,可容800人看戏;1950年因修建房屋被拆除。庙台建筑,大多属此类型,只是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台前两侧盖有走楼,供官绅等头面人物看戏。醴陵市城乡原有庙台49座,攸县城内有名的庙台17座,茶陵县庙台最多,至1950年尚存200座。
  共和国成立后,境内300余座庙台,历经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红卫兵破“四旧”等运动,被毁殆尽。至1990年,仅存醴陵市冷水庙、攸县阳升观2座庙台,已成为历史文物。
  二 旧戏院
  民国时期,境内出现有观众座席的戏院。醴陵县有渌江戏院、湘江戏院、民乐戏院、群众戏院,茶陵县有民乐大戏院、湘剧戏院、民众戏院,攸县有群乐戏院、湘东戏院。这些戏院多为民营,设备比较简陋。
  攸县湘东戏院系民国21年,以龙锡瑞、夏荫棠为首集资50股(每股金额25元),将原武宫衙门改建而成。抗日战争时期,该院为抗日救亡文艺宣传的主要场所,省湘剧团宣传队、省学生抗战工作团曾来此演出,攸县籍香港歌星徐柳仙曾来此募捐义演。以后时盛时衰,40年代末停演。
  醴陵县湘江戏院于民国25年,由易绍宗等12人集资在王家巷易家祠堂开办。该院房屋陈旧,舞台窄小,设备简陋,仅400余个座位,接待京剧、湘剧戏班演出,间或放映无声电影。因市场萧条,演映时断时续。1933年,日军侵占醴陵,戏院倒闭。
  抗日战争胜利后,株洲镇泥木公会将鲁班殿的旧戏台拆除,建成简易戏院,定名民众俱乐部,在原戏台的对面建一小舞台,观众厅设有木质长条靠椅,可容纳观众500余人,经常接待湘剧戏班演出。民国37年,曾放映无声电影,后因设备简陋,观众上座率下降。1950年末,停止演出活动。
  三 剧院、影剧院
  城区于1951年,由市政府拨款修建人民剧院,联湘进出口公司投资修建和平剧院。1952年私人集资修建解放剧院。至1959年又相继建成红星剧院、清水塘剧院及工人文化宫剧场。
  醴陵戏院于1955年由县城关322家工商业集资4.3万元兴建,占地1400余平方米,有观众座席817个,曾接待过中央、各省市剧团演出。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1959年被评为省红旗剧院,1964年出席中南5省剧院工作经验交流会,受到表彰。1977年后,古装戏开放,营业额逐年上升,1979年演出729场,观众达73万人次,收入4.35万元,创历史纪录。1983年后,演出收入下降,1984年增办电视录像、百货商店,收入增加,1985年省文化厅授予“文明剧院”称号。1985年后,因管理不善出现亏损,1986年只演出101场,收入0.93万元。1987年,推行承包责任制,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房屋结构老化,设备陈旧,剧团不愿来院演出,收入主要依靠副业。
  株洲市红星剧院于1957年落成。该院属砖木结构的简易剧院,建筑面积928平方米,观众座席900个。1958年元月起正式对外开放,接待过省内外及中央艺术表演团演出,每年平均演出400余场。1971年,市革委会拨款48万元就地翻修,更名为株洲影剧院。1979年7月后,开展多种经营,除接待演出外,还放映电影、录像、开办电子游戏室、商店等,扭转了经济收入徘徊不前的局面。1988年,对观众厅进行装修改造,总面积达5433.3平方米,有座席1258个,具有现代化的舞台灯光、布景设施和良好的音响效果,是株洲市设备较先进的甲级影剧院。同年,与市文化局、市电影公司签订3年承包合同,3年内总收入达255万余元,获纯利58万余元,超额完成承包任务,成为全市文化系统年收入“过百万”的大户之一。1990年11月,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歌剧观摩演出开幕式在此举行。同年底,被省文化厅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茶陵影剧院于1975年由湖南省、湘潭地区、茶陵县共投资22万元兴建。该院位于交通路,建筑面积4568平方米,座席1275个。竣工开业后,设备逐年完善,经营项目增多,设有招待所和电视投影录像室等。1984~1988年,连续评为市、县文化先进单位。1990年戏剧演出下降,全年只演出13场,观众4000人次,改经营录像和招待所为主。
  1978年后,农村文化市场日趋繁荣,特别是传统戏恢复演出后,一些乡镇将原来的礼堂稍加改造,辟为剧院。在经济活跃的乡镇,新建了一批比较正规的剧院,除演出戏剧和歌舞节目外,还增设电影、录像及其他文化娱乐设施,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1986年6月1日,由酃县文化局拨款1.8万元,十都乡政府投资16.7万元兴建的酃县十都乡影剧院竣工开业。该院面积1288平方米,有固定翻板靠椅619座,舞台设有幕布,观众厅装有电扇,平时可放映电影,也可接待外来文艺团体演出,是酃县较好的乡镇影剧院。
  1990年,全市较正规的农村乡镇影剧院共有64家,其中醴陵市26家,攸县5家,茶陵县22家,酃县3家,株洲县7家,郊区1家,共可容纳观众5.6万余人。
  四 厂矿企业俱乐部剧场
  50年代中期,一批新建的大中型厂矿企业为满足职工文化生活需要,先后建起规模较大的俱乐部剧场,其中331厂俱乐部剧场座席达2100个,设有宽阔的舞台和较好的声光设备。80年代,这些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人员增多,原有剧场已不能满足职工文化生活需要,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车辆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株洲铁路地区、株洲汽车齿轮厂等企业,先后改建俱乐部,扩大剧场规模,增加座席数量,安装现代化声光、通风设备,剧场条件大为改善,一般能接待大型演出团体,并陆续对社会开放。株洲汽车齿轮厂剧场座席由600个增至1745个,株洲硬质合金厂剧场座席由1004个增至1945个,株洲电力机车厂剧场座席达2450个,为全市之最。株洲铁路文化宫剧场舞台安有电动吊杆、电动大幕、自动调试控音设备,颇受观众和演出团体的青睐。
  1990年,全市设备比较完善的厂矿企业俱乐部剧场有30家,可同时接待观众35644人。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