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图书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8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图书馆
分类号: G258.22
页数: 10
页码: 349-35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文化的图书馆的市图书馆、县(市)图书馆、其他图书馆(室)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图书馆 地区信息中心

内容

第一节 市图书馆
  1960年7月,市图书馆成立,设市新华书店4楼。1962年,市政府调拨七号路(今体育路)原市第二文化馆320平方米房屋作馆舍,经过一年多时间维修,添置设备,整理书刊,于1964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配有工作人员4人,藏书2.5万余册。
  “文革”初期,市图书馆被迫停止开放,工作人员为防止书刊遭洗劫,日夜守卫,并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图书文物的通告张贴封门,挂上毛泽东主席肖像,使“红卫兵”未敢冲击,图书资料得以完好保存。1969年,市图书馆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1年5月,馆址迁株洲公园(今神农公园)内,经短时间清理整顿,于7月1日恢复对外开放。1975年,市图书馆将全市基层图书室按地区按系统组成19个协作片,通过互教互学,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活动,促进了图书室的巩固和发展。这一作法,受到中央、省、市文化部门的重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作了专题报道,全国20多个省市的图书馆派人前来参观学习指导。1977年10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局局长帅伯髦,应邀出席全国文物、图书馆工作学大庆会议,并介绍经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图书馆新增科技服务组,通过调整藏书结构,编制联合目录,开展课题调研和跟踪服务,举办信息发布会,开办科技图书资料展览,编印《信息报》、《实用技术快报》、《星火信息》等活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并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1979年,市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的手段,为608所提供国外科技资料,使该所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条面包生产自动线。1985年6月,市图书馆倡议,由市科技情报所牵头,串连全市18家厂矿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图书馆、情报室,成立“株洲市科技文献信息咨询服务联合体”,实行全市文献资源共享,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受到文化部和国家科委的赞扬。
  1986年6月,市图书馆新馆在北区中基洲落成,9月26日对外开放。新馆为江南民间庭院式建筑风格,布局错落有致,科学合理,建筑面积达5126平方米,可藏书100多万册,辟有阅览室6间,教室2间,能同时容纳读者800余名的报告厅1间,新置书架、阅览桌椅、复印机、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以及中英文打字机等设备。
  1987年,市图书馆在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这次教育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指导思想,制订出《株洲市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和《株洲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文明礼貌言行规范》,推出送书上门、预约借书、闭馆还书、开架借阅、增加借书册次、延长开放时间(每周57小时)、设立致富问事处等30项方便读者措施,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为读者服务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单一型向多功能多形式多渠道型转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当年借阅图书者达16.5万人次,书刊流通达33.19万册次。
  1988年,市图书馆举办“读者利用图书馆成果征集活动”的资料表明,前10年中读者利用该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料撰写专著45册,论文、译文1100余篇(其中获中央、省、市奖励的科研成果110项),为国家创造财富2亿多元。同年底,市图书馆被评为省“文明图书馆”,1989年5月获全国“文明图书馆”称号。
  1990年,市图书馆设采编部、辅导部、外借部、阅览部、信息部、办公室.有工作人员42人,藏书36.5万册,藏书量为建馆初期的14.6倍。其中,普通中文图书29.87万册,古籍1.52万册,外文期刊9745册,报纸合订本1.38万册,期刊合订本1.88万册,中外文期刊549种,报纸105种。
  第二节 县(市)图书馆
  民国15年,攸县建立中山图书馆,为境内创办最早的公共图书馆。该馆设县城中山堂内,曾藏有大量进步书刊,许多革命先辈、进步人士曾在这里寻求革命真理。19年,醴陵县在青云山梯云阁建图书室,次年改称醴陵县立图书馆。23年,茶陵县建恢公图书馆,25年更名为茶陵县立图书馆。
  民国18年,攸县、酃县、醴陵县先后建立民众图书馆。藏书以省政府颁发的《万有文库》为主。25年后,各县民众图书馆相继并入民众教育馆。38年,各县民众教育馆相继停止活动,湘潭县株洲镇民众教育馆图书室藏书,则因管理不善,所存无几。
  共和国成立后,各县文化馆设立图书阅览室,负责馆内图书、报刊的收藏和借阅工作。1956年3月,醴陵县率先建立图书馆。1976年,攸县图书馆、酃县图书馆、株洲县图书馆建立。1978年,茶陵县图书馆建立。至1978年底,5座县图书馆总面积1980平方米,共有工作人员23人,藏书14.5万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县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1980年,醴陵县拆除旧馆.在原地建成1200平方米的新馆舍。此后各县相继新建馆舍。1990年,各县(市)图书馆总面积达9308平方米,相当于1978年的4.7倍,工作人员增至35人,藏书39.7万册。
  醴陵市图书馆,在抓好正常流通的同时,努力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积极辅导农村图书室。1973年8月,《红旗》杂志第7期发表中共醴陵县委《我们是怎样办好农村图书室》的文章,9月全省图书馆工作现场会在醴陵县召开。1974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来醴陵县拍摄了题为《一个活跃的农村图书室》的新闻简报。1985年,该馆牵头组成醴陵市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站,开展“振兴醴陵乡镇企业经济读书活动”,举办“科技致富”图片巡回展览,与农村专业户建立咨询联系。1990年,与农村专业户联合进行“丰产室”晚稻试验,每亩增产10%,获纯利84元。1984~1988年期间,醴陵市图书馆3次荣获省文化厅授予的“文明图书馆”称号。
  酃县图书馆,根据该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和贫困县的特点,通过图书活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注意文化、科技扶贫。1987年,配合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庆典举办书展,开展“革命故事征文”活动。同年,开发“稻草栽培食用菌”技术,举办“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班,促进了全县城乡食用菌生产,使当年全县栽培香菇25.3万袋,木耳1.02万瓶。该馆每年还编印《农科文献》、《信息摘报》,以及有关文献资料、书目、索引,免费发放,并利用集镇圩日举办“巡回科技书展”,答疑咨询。1986~1988年,酃县图书馆两度荣获省文化厅授予的“文明图书馆”称号,1989年馆长胡昭仁被评为全国先进图书馆工作者,受到文化部表彰。
  茶陵县图书馆,联系本县有志自学成才的青年成立“茶陵县青年自学会”,定期开展活动,交流学习经验,讨论疑难专题,深受青年欢迎。该馆还根据各单位科研、生产需要,主动提供书目和文献资料。
  各县图书馆都较重视少儿图书阅览活动,设立少儿阅览室,配备少儿图书专干,组织城乡少儿参加各种读书活动。醴陵县图书馆,1982年荣获文化部授予的“少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第三节 其他图书馆(室)
  一 私人藏书室
  明清以来,朝野文人学士,私人收藏典籍世代相传。明代,茶陵人陈宗说所建汲古楼藏书过万卷。清代,酃县人罗元贯家藏典籍过千册。清末,醴陵渌江书院末任院长吴德襄和举人文浚私人藏书较丰。吴德襄好研究学问,长于考证,常以俸银的一半购买图书,前后30年藏书5万余卷,多金石、文学书刊。吴晚年居王仙镇,藏书阁取名“太山石室”,并编有书目,1950年土改时,其藏书由醴陵县人民政府送省文史馆收藏。文浚的藏书量超过吴德襄,并多为国内孤本,后因开矿破产偿债,名贵书籍大半被长沙藏书家叶德辉购去,最后落入日本人山本之手。
  民国时期,马家河一带文人藏书之风颇盛,其中罗达存、黎桐生等藏书较多(1960年市文化馆曾在马家河乡政府运回私人赠书《万有文库》等图书千余册,现藏市图书馆)。但过去私人藏书,大都只供本人及其子孙阅读,不公开对外借阅。民国31年,酃县民主同盟会成员戴德嵩.一改过去私人藏书家的旧观,在家乡和合乡(沔渡)创办云锋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对外开放。35年,老革命家张经武从延安寄回《新观察》、《西北文艺》等进步书刊,充实云锋图书馆,供民众阅读,对启迪民众觉悟,传播进步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7年,该馆停办。
  二 学校图书馆(室)
  境内学校图书馆,发端于古代书院的藏书室和县学宫的尊经阁。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酃县台山书院设置藏书室。明清两代,攸县、茶陵县、醴陵县学宫相继设置尊经阁,各书院设藏书室。其图书或由上级颁发,或由地方捐赠,多为儒家经典、历史著作、名人文集,供教谕、生员借阅,不对民众开放。清末民初,书院先后改为学堂,原有藏书,屡经战乱,损失殆尽。民国时期,设在茶陵县的湖南省路南师范学堂、省立二中、酃县县立初级中学等部分条件较好的中学均设有图书室。
  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发展,图书室也相应增加,至1974年城区中等学校图书室增至51所。80年代,一些中专和普通中学相继改图书室为图书馆。株洲市二中、省化学工业学校、株洲冶金工业学校、株洲铁路电机学校、株洲铁路机械学校等,都新建了馆舍,增添了设备。株洲铁路电机学校已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检索、著录、统计。1990年,全市共有中等学校图书馆(室)122所,藏书155.6万册。
  境内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出现,因高校的建立较晚而较晚。随着1978年株洲基础大学创建,1981年中南林学院迁入株洲,连同株洲教师进修学院、省广播电视大学株洲分校和株洲职工大学的图书馆,方形成高校图书馆体系。
  三 科技图书馆(室)
  50年代后期,株洲科技图书馆(室)兴起,“文革”初期受到冲击,至70年代中期,城区各独立科研单位、厂办科研机构,共建成科技图书馆(室)71个。这些馆(室),按机械、冶金、化工、五金、电器等行业分成6个协作片,实行馆际互借、资料交换、技术支援、技术攻关、联合举办科技书刊展览、共同编制《株洲市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和《株洲市工具书联合目录》以及其他专题目录,促进了科技交流。
  80年代,科学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科技图书馆(室)不断充实图书资料,添置微机、音响设备,积极为科研、生产提供信息,但原有的协作网片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1985年6月由市图书馆和市科技情报所倡导和组织,株洲电力机车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车辆厂以及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航空航天部608所、株洲化工研究所、中南林学院等18家图书馆和情报所,联合组成株洲市科技信息咨询服务联合体,共拥有图书100多万册,期刊3800余种及一批内部情报资料,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5人,翻译人员33人。联合体实行文献资源共享,文献信息和实用技术相互传递,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990年,全市科技图书馆(室)达212个,藏书387.8万册。
  四 工会图书馆(室)
  1963年,全市有基层工会图书室12个,1966年增加到35个,“文革”初期,图书室遭到破坏,图书资料损失不少。1971年,文化部门推广株洲冶炼厂、市灰渣砖厂等单位因陋就简建立图书室的经验,实施“发动群众办、依靠群众管、组织群众看”的办法,图书室发展较快。1973年,城区278家大小工厂办起了图书室。1975年,市图书馆将工会图书室按地区先后组成10个协作片,成立协作领导小组,通过以大带小,以老带新,开展评比检查,组织参观学习,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
  80年代,工会图书室受工厂经济条件制约,发展不平衡。1990年,全市有工会图书室310个,藏书94.1万册。
  五 农村图书馆(室)
  50年代初,农村掀起学文化热潮,相继建立读报组和图书室。1958年,人民公社纷纷建立图书室。60年代初,农村经济遇到困难,公社图书室大都停办。1965年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1974年“学小靳庄”时,农村图书室再度兴起,但因受经济条件制约,未能长期坚持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各乡镇农村图书室增多,藏书增加,管理日趋完善。1984年5月,醴陵县浦口镇建立全市第一个乡镇级万册图书馆。其后,1988年茶陵县舲舫乡、1989年酃县策源乡、1990年攸县桃水镇和酃县水口镇,相继建起万册图书馆。
  1980年,农村开始出现个体图书户和图书联合体。酃县沔渡乡回乡知识青年吴石牛创办的利民图书室和尹东明的东明书屋、茶陵县洣江乡大洲村彭雅笙的家庭图书室,醴陵市东富乡文发族等3名青年联合开办的芷江学社,都办得比较好。个体图书户藏书,多系连环画册、期刊、通俗小说,借阅方便,图书更新快,收费低廉,颇受农民欢迎。芷江学社藏书4000余册,除开展借阅活动外,还举办学习班,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办得比较有特色,1985年光荣出席过全省图书户工作经验交流会,受到省文化厅奖励。
  1990年,全市农村共有图书馆(室)467个,藏书124.3万册。
  附录 刻书家陈仁子
  茶陵县腰陂乡陈仁子,是南宋景炎二年(1277)进士。宋亡后,隐居故里从事讲学、著述、刻书事业,其刻书享誉海内,世称东山陈氏。
  陈仁子精于刻书,常年雇用刻工数十人,所刻的书传世和存目的有13种600余卷。计自辑的《增补六臣注文选》60卷,《文选补遗》40卷、《续文选补遗》12卷,宋沈括撰《梦溪笔谈》26卷,汉刘向撰《说苑》20卷,宋吕大临撰《考古图》10卷,宋叶梦得撰《叶石林诗话》3卷,周尹文撰《尹文子》2卷,自撰《迂褚燕说》30卷,《韵史》300卷,《唐史卮言》30卷,《牧莱脞语》28卷。刻印时间大都是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书面、扉页、目次后均标有“茶陵东山书院刊行”或“茶陵陈仁子古迂书院刊行”,或“东山陈氏刊”等字样,有的刻本还附有陈仁子的刻书序。其刻书之多,印刷之精,规模之大,为湖南第一家。
  陈的原刻本大部分早亡佚,有的书还能见到明、清两代的仿刻本。仅存的原刻本有:《文选补遗》40卷、《续文选补遗》12卷,现藏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梦溪笔谈》26卷,原名《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元大德九年(1305)刻。原为清代藏书家汪士钟“艺芸精舍”珍藏秘本,后流失到香港为香港一收藏家所得,1965年该收藏家拟将此书拍卖,是年11月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收买回国,藏于北京图书馆。该书印刷精良,堪称上品,世称茶陵本,其印纸很有特色,近年在北京经造纸专家鉴定分析,认定为特制皮纸,纸面有一层石灰质白膜,可能具有防潮、防虫、防霉等作用。此书传世已近700年,犹宛如新印,这对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印刷术和书籍收藏术等提供了实物材料,成为海内孤本,国家瑰宝。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