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机构 场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8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场所
分类号:
G247
页数:
8
页码:
333-340
摘要:
本节记述了的株洲市的文化的群众文化的机构场的民众教育馆、市群众艺术馆、县(市)区文化馆、乡镇(公社)街道文化站、市工人文化宫等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文化
机构
场所
内容
一 民众教育馆
民国26~28年,酃县、茶陵县、攸县、醴陵县民众教育馆,湘潭县民众教育馆株洲镇分馆相继建立。民众教育馆是政府管理文化事业的机构,负责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每馆配5~9名馆员,设馆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主持馆务。33年,因日寇入侵,民众教育馆活动停止,抗日战争胜利后方恢复活动。1949年,又因战事、经济诸多原因,活动逐渐衰落。
二 市群众艺术馆
1949年10月,湘潭县人民政府接管株洲镇民众教育分馆,建立湘潭县株洲人民教育馆,为株洲城区第一家文化事业单位。馆舍设建宁街老万年金号。1951年7月,人民教育馆改名株洲市人民文化馆。1953~1957年,由省、市投资在建宁街、学堂冲两处建馆舍2800平方米,设立第一、第二文化馆,配合中心工作,开展群众歌曲教唱活动。馆内常有近百人挤在阅览室看书读报。收音员每晚收听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连夜刻印《收音快报》,翌日上午发出。在无市报和当日看不到省报的情况下,这种油印刊物起到及时传递中央信息的作用。
1959年,第一、二文化馆合并为株洲市文化馆。1960年,原第一文化馆馆舍交市塑料厂,第二文化馆交市广播电台,市文化馆迁展览馆办公。“文革”期间,文化馆撤销,部分工作人员下放劳动,财产流失。
1978年,市文化馆恢复,相继调入一批骨干力量,大力整顿和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歌词创作活跃。1981年,全国歌词创作座谈会在株洲市召开,文化部、中国文联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号召全国学习株洲经验。1984年,市文化馆改名为市群众艺术馆,为群众文化辅导、活动、研究中心。1986年,由市政府拨专款在中基洲建新馆.面积2750平方米,设计、建筑风格独特,为艺术馆更好地发挥“三个中心”作用,创造了良好环境。
80年代后期,市群众艺术馆举办县(市)区文化馆、站干部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骨干素质,不断开展好农村文化年活动,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这个重点;同时更加密切了与县(市)区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企业俱乐部、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之间,横向业务协作关系和纵向业务指导关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群众文化网络。
1990年,市群众艺术馆有职工32人,其中副研究员2人,中级职称18人。
三 县(市)区文化馆
共和国成立后,醴陵县、攸县、茶陵县、酃县人民政府先后接管民众教育馆,改为人民教育馆或人民文化馆,配合当地中心工作,开展识字教育、政治宣传、文化娱乐、科普活动、有线广播、借阅图书、文物管理等工作。1953年,湖南省对县文化馆的性质、工作任务作出明确规定:充实干部队伍,增添文化设施,面向工矿,面向农村开展群众文化工作。1955年,各县文化馆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一半或1/3以上人力深入农村开展和辅导业余文化活动。酃县文化馆,在沔渡乡晓阳农业社办点,发动群众运用18种文艺形式开展宣传,《人民日报》曾专文介绍推广。醴陵县文化馆干部,组织民间艺人改编的《思情鬼歌》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获一等奖,并拍成电影,灌成唱片,发行海内外。
1957~1966年,文化馆受到一些挫折,但群众性的文艺创作活动仍较活跃,曾搜集整理出一批民间艺术作品,选编成故事集、歌谣集。茶陵县文化馆编辑的6集《茶陵歌谣》,收集有革命历史歌曲、山歌、小调、民歌等,省群众艺术馆将其中大部分编入省民歌专集,中国音协《歌曲》月刊曾专栏介绍茶陵民歌《瓜子红》。
“文革”中,文化馆被当作“封、资、修”黑窝砸烂,群众文化活动为“忠字舞”(忠字舞于“文革”初兴起。每当集会,每人手捧《毛主席语录》,胸佩毛泽东主席像章,边跳边唱当时流行的歌颂毛的歌曲,以表达对毛的忠心,人们称之为忠字舞。)、“语录歌”(语录歌于“文革”初兴起,把毛泽东的一段语录谱曲而成的歌曲。)、“样板戏”(样板戏是指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8个戏。这些戏在1965年前后到“文革”初,在戏剧、音乐、舞蹈各个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形成一种模式,要求文艺作品以此为榜样进行创作。)、所取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文化馆也获得全面恢复和发展。市东区、南区、北区、郊区文化馆相继建立,为市区群众文化工作增添了活动场地。1980年,县区馆按文化部“文化馆工作条例”精神,抓紧“硬件”和“软件”建设,活动场地扩大,队伍加强,设施增多,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关心群众生活”的指示,把文化馆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轨道,着手抓文明村、镇、单位建设,充实馆办活动,既抓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活动,又组织各种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学习班或讲座,使文化馆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事业机构。东区文化馆的手风琴培训班、南区文化馆的庆云山文学社、北区文化馆的文学讲习会、茶陵县文化馆的农村业余剧团表演导演班,均办出了特色。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馆挖掘潜力,开展“以文补文”活动,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全市经营项目多达30余个。醴陵市文化馆开办的音像发行站、现代装饰材料门市部等项目,从业人员113人,仅1988年就创利润38万元,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以文补文”先进单位,受到文化部、财政部奖励。在这十年改革开放中,文化馆建设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攸县文化馆长刘芳九撰写的群众文化工作论文在全国获奖,并多次应邀参加全国群文理论研讨会。醴陵市文化馆长李良昌被文化部授予“1990年度全国先进文化馆长”称号,成为株洲市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文化馆干部。
四 乡镇(公社)街道文化站
1930年,酃、茶、攸3县苏维埃政府,兴办乡村俱乐部(又称列宁室),开展文化娱乐、政治学习活动,对提高大革命时期井岗山根据地群众思想政治觉悟,发挥过重要作用。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群众文化的光荣传统,重视建立基层群众文化组织。1953年,醴陵县浦口区何泉乡建立株洲境内第一个农村俱乐部,接着各地以何泉乡为榜样,纷纷建立和发展以俱乐部为中心的农村文化网。在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6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农村城镇群众文化组织建设出现过发展高潮,办得比较出色的茶陵县东方红公社中瑶大队俱乐部、攸县高枧公社芳春大队俱乐部,受到过省文化局表彰,被评为全省农村优秀俱乐部标兵,但大多数站、馆,因无固定设施及人员,活动时兴时歇,难以正常坚持。
1965年,公社街道文化站建设开始步入正轨。醴陵县板杉区首先试点,建设民办公助文化站,到1966年4月全市有70%的公社基层单位建站。“文革”初期,文化站被全部“革”掉,1974年始陆续恢复,到1978年全市87%的公社恢复文化站建制,但因人员、经费未完全解决好,仍不十分稳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公社)街道文化站,作为乡镇一级文化机构,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工作职责。1980年,因醴陵县黄达嘴文化站办得出色,有领导机构,有工作人员,有任务要求,有场地设施,有活动内容,被省文化局选定醴陵县作现场召开全省文化站工作座谈会,向全省推广黄达嘴经验,《湖南日报》、《光明日报》亦刊文介绍。同年,攸县鸾山乡文化站兴建文化宫、灯光球场、电视差转台、广播站、书店、图书室、电视室、游艺室,成立电影队、花鼓戏剧团、管弦乐队、武术队、球队、工艺美术组、技术夜校,开始向大文化迈进。1982年,鸾山乡文化站被评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单位。1985年,全市85名文化辅导员有79名录用为国家干部,其余几名以合同制形式聘用。这是株洲基层文化站第一次较大规模的队伍建设。1986~1987年,全市总结推广酃县“乡乡创办文化站”的经验,基本实现国家要求“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普及后接着又抓提高,通过制定分类指导,分期达标,定期检查,树立榜样,奖励先进等措施,推动了文化站建设上等级。其中,酃县沔渡乡、茶陵县严塘镇、攸县坪阳庙乡文化站,形成教、科、文、卫、体五位一体,初步实现由“小文化”向“大文化”转变。1990年,全市16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有文化站163个,配有专职辅导员163人,其中助理馆员12人,管理员23人。同年,株洲县黄龙乡文化站长肖松岳,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长。
五 市工人文化宫
1954年,市总工会在建设中路建立市工人俱乐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配备工作人员3名。1958年,在株洲公园(后改神农公园)内建成市工人文化宫,建筑面积4450平方米,有影剧院、舞厅、活动室,是市区工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文革”期间被迫关闭。1978年恢复活动,向社会开放,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进行业余文艺、科技培训。1990年,为适应形势发展,进行了全面改造扩建。
六 市青少年宫
1987年,市青少年宫在红旗路落成,建筑面积4540平方米,有教学楼、活动室、联欢厅,辟有“市聂耳钢琴培训中心”,常年开办美术、书法、舞稻、武术、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英语入门等培训班,每年来宫参加活动人数达5.28万人次,为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1990年,选派6个节目参加全省6市青少年宫金秋大奖赛,有5个获1、2、3等奖,并获团体总分第2名。
七 厂矿企业工人俱乐部
1927年7月,株萍路矿工人俱乐部株洲分部在沙石码头成立。该部办有工人夜校,组织工人学习文化知识和政治时事,提高他们的无产阶级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培养主人翁意识,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奋斗。大革命失败后,被国民党政府取缔。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工人俱乐部建设。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铁道部株洲机车车辆修理厂、株洲铁路地区、331厂相继建立工人俱乐部。其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央、省(部)、市属大中型厂矿企业,利用内部场地兴建俱乐部。至1959年,厂矿企业工人俱乐部发展到44个,为职工群众看电影、文艺演出、图书阅览、体育比赛、游艺活动等提供了场所,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工人身心健康。
60年代初期,工人俱乐部经过整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株洲机车车辆修理厂俱乐部被树为标兵,出席过全国文化战线群英会。“文革”中,工人俱乐部被当做修正主义批判,正常的群众文化活动被迫停止。
1979年后,工人俱乐部活动开始全面恢复,由于各企业领导重视俱乐部建设,一个多体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阵地初步形成,使工人俱乐部以新面貌活跃在群众文化舞台上。1983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厂矿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意见》精神,工人俱乐部被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厂矿企业从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活力进一步增强。株洲车辆厂俱乐部拥有各种文化设施的总值达57万元,成为全市设施较齐全的俱乐部之一。
80年代中期,工人俱乐部面向社会开放,覆盖面更宽,活动内容更新,档次更高,逐步成为职工读书自学辅导中心、兴趣爱好活动中心、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文化艺术培训中心。1990年,全市工人俱乐部发展到69家,集人才、经费、设施、场地优势,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主力军。当年10月,在株洲市举行的全国歌剧观摩调演,除中心剧场设在市影剧院外,分剧场分别设在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俱乐部、株洲铁路工人俱乐部和株洲硬质合金厂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的现代化先进设施,优质服务,给来自文化部的领导和全国各地艺术家们留下深刻印象。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