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科技支持体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73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科技支持体系
分类号: G322.764
页数: 51
页码: 280-330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科学技术的科技支持体系的科技队伍、科研机构、科技管理、科技团体、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科学技术 科技体系

内容

第一节 科技队伍
  1949年,境内有科技人员163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单位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58年全市拥有科技人员452人,1965年6661人,1976年6732人。1978年,自然科技人员发展到13722人,每万名职工中有科技人员681人,居全省前列。据1990年统计,1989年全市共有科技人员76499人,其中自然科技人员33156人,社会科学人员43343人。
  科技人员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分别荣获国家级科技专家、株洲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湖南省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的称号。其中,608研究所唐德尧、株洲车辆厂孙明道、中南林学院吴楚才、醴陵电力电器电瓷厂张俊锋、株洲硬质合金厂研究所张俊熙和薛鉴、湘江氮肥厂张学仁、市整流器厂萧芳桂等8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科技专家”光荣称号。
  1989年全市科技人员(不含中央、省属驻株单位)共有49972人,其专业(学科))、学历、职称、地域、行业分布及1987年全市科技人员按民族分类分布情况是: 一、按专业(学科)分类分布情况是:自然科学计有17934人,其中:工程7508人;农业1151人;科研305人;卫生5245人;教学3725人.社会科学计有32038人,其中:经管7071人;统计1019人;会计3734人;科研60人;教学18927人;其他1227人。
  二、按学历分类情况是:研究生66人;本科生4410人;大专生9402人;中专生17047人;其他19047人。
  三、按职称分布情况是:高级职称1806人;中级职称14878人;初级职称29128人;未定职称4160人。
  四、按地域分布情况是:市区24460人;株洲县4849人;醴陵市7401人;攸县7298人;茶陵县3572人;炎陵县2392人。
  五、按行业分布情况是:工业10592人;农业1595人;交通778人;建筑317人;科研451人;文教23514人;财贸4054人;卫生4828人;机关3843人。
  六、1987年全市共有科技人员41041人,按民族分布情况是:汉族40931人;蒙古族2人;回族18人;维吾尔族1人;苗族11人;彝族1人;壮族14人;布依族1人;满族17人;侗族9人;瑶族11人;白族1人;土家族21人;黎族1人;土族1人;仡佬族1人。
  第二节 科研机构
  一 独立科研机构
  株洲市独立科研机构均创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中,最早的是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9月,原名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至1978年以前,全市有独立研究所7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相继成立一批新的科研机构。
  1984年,全市开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普遍推行“对外有偿合同制.对内课题承包责任制”。至1990年,全市共有独立研究所27个,其中部属4个、省属1个、市属11个、县属11个;在16个部、省、市属研究所中,共有职工6053人,其中科技人员2097人;有7个所取消国家事业费,实现经费全部自立。
  (一)部属科研机构
  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1959年建立,1990年全所有职工714人,其中科技人员414人,含高级工程师76人、工程师128人、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210人。该所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500多万元,是国内机车电传动研究开发基地。
  建所以来,主要承担电力、内燃机车和电动车组变流技术、电机、电器、电子装置、绝缘材料、橡胶制品和机车走行部份的主要部件研制;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制;计算机技术在机车车辆工业上的应用开发;归口管理铁路牵引电气设备和IECTC标准化工作以及承担牵引电气设备质量、创优的试验检测;编辑出版《机车电传动》、《电脑与数控》等专业技术刊物。1984年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全部取消事业费,坚持走“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道路,以科研开发为后盾,发挥试制生产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1987年,自筹资金10万多元,研制东风4型内燃机车电阻制动装置,获得成功。装置最大制动力达27吨,比原东风4型内燃机车制动装置提高2.5倍。该所利用中试基地,批量生产,创产值4000多万元,为国家创经济效益2亿多元。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1978~1990年,全所共取得3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1、2、3等奖7项,部、省级54项。
  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六〇八研究所 1968年建立,1973年从长沙迁至株洲市董家塅。至1990年,有职工1900人,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4.74%,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70多人,中级技术人员500人。全所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设有13个研究、设计、试验室,1个试制工厂。有配套的标准化、电子测试、计算机、科技情报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等,是一个拥有全套专业学科的机电一体、研制合一、军民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所。
  该所主要承担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1979年开始改变单一军品科研结构,走向社会,先后承担DQ—1000型惰气灭火装置、M127天然气回收装置、苎麻快速脱胶新设备研制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发研制航空发动机用于地面发电及舰船、铁路机车牵引。至1990年,有日产面包1~20吨的系列设备,中成药加工设备、羽绒加工成套设备、JK8241系列轴承齿轮故障分析诊断仪以及电涡流传感器、微机控制等122个项目,分别获国家、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中56项为国内先进水平,12项填补国内空白.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省属科研机构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原名为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该所是以陶瓷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为主全民所有制科研单位。1990年有职工287人,其中科技人员12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4人,中级46人,初级66人。设工艺、工业、装饰材料、工艺美术、情报资料档案、设计等研究室。全国陶瓷质量检测监督中心华中站设在该所。
  建所以来,共开展科研课题320个,开发新产品1000多个,获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02项。出版《陶瓷》杂志、《陶瓷信息》报,发行全国。
  (三)市属科研机构
  株洲市化学工业研究所 1958年建立,主要从事精细化工、农药剂型等化工产品开发研究。1990年,有职工177人,其中技术人员94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28人。设8个课题组,1个生产试验车间。省化学试剂监测站、市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市化工情报中心站均设在该所。是全国第一批科技体制改革单位。
  建所以来,先后研制成功杀菌剂“401”、毒杀芬、草枯醚、有机钛高温涂料、焦锑酸钠、农药新剂型高效磷等30个科研项目中,有15项分别获国家、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
  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62年成立。1964年从河西大坪(市园艺场范围内)迁至市郊区建宁乡南华村,1969年迁回原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株洲市综合型的农业科研所。至1990年,有科技人员27人,设有水稻、蔬菜、果树、畜牧、新技术开发等10个科研、管理股室。
  建所以来,共选育、推广水稻、蔬菜、生猪等新优品种13个,获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市级13项,省级2项。该所选育成功的株洲长白苦瓜享誉全省,并在江西、湖北、四川等20多个省市推广。
  株洲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1973年建立,从事城市环境管理和治理的科研工作。至1990年,该所有职工95人,其中科技人员84人,有高级职称11人,中级27人。设有科研室、科技管理科、分析室、监察队、仪表室、科技开发科、办公室等6个科室。历年承担科研课题1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部省级5项,市级10项。获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省部级2项,市级13项。
  1982~1985年,完成的清水塘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和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清水塘地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研究(包括气、水、渣、放射性污染四大部分)2项成果,均为国内先进水平,分别获1987年湖南省环保科技进步2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七五”计划期间实施的清水塘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中,发挥了作用和效益,受到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为申报株洲市清水塘地区列入“八五”计划国家城市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区提供了基础条件。
  (四)民办科研机构 继《湖南省民办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发布后,1985年市内首批建立市电气矿热炉研究所、市华兴工业技术研究所、市东区技术服务社等民办科研机构5家。至1990年,全市先后建立29家,经清理整顿,撤销11家,实有民办科技机构18家,职工总数96人,其中科技人员51人。
  二 非独立科研机构
  50年代初期,三三一厂组建48所,配备科技人员14名,从事全国第1台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工作。尔后,该厂又于1958年建立光电精密机械设计所。50年代末、60年代初,湖南省第五工程公司、株洲硬质合金厂先后建立厂办科研所,围绕生产开展科研活动。70~80年代,非独立科研机构发展迅速。1985年市政府颁发株政发(1985)75号文《株洲市厂办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当年建立厂办科研机构13个。至1990年,全市建立非独立科研机构89个。其中,厂办科研机构86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3个。
  (一)厂矿企业科研机构
  厂矿科研机构,部属企业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通信元件厂、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车辆厂等建立6个科研机构外,省属企业建立科研机构14个,市属企业建立科研机构51个,县属企业建立科研机构17个。其中,株洲硬质合金厂科研所、株洲冶炼厂有色金属研究所及设备研究所、株洲通信元件厂特种陶瓷研究所,省第五工程公司研究所、株洲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所、株洲制药厂科研所等12家科研机构,已实行相对经济独立核算。
  1958年,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建立光电精密机械设计所(即南方动力机械公司三三二部设计所),主要承担航空高技术、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设计。至1990年,该所共有职工130人,其中科技人员108人;固定资产685万元;获科技成果奖54项。
  1960年,株洲硬质合金厂研究所自建立以来,固定资产发展到500万元;全所86名科技人员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6项。科技体制改革以后,该所与总厂签订承包合同,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4年中共完成产值1320万元,创纯收入3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69万元。并完成国家科委“六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全面提高硬质合金质量”中的19个课题。1988年7月,在沈阳举行的金属切削技术交流会上,该厂53项参赛刀具切削获得成功。其中,42项为研究所试制的新产品。
  1981年.市湘江制药厂集中全厂科技人员组成中间试验室,开发新产品。1986年建立科研所后,12名科技人员开发出眩晕停、8201、舒胆通等18个新产品,有12个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工厂利润由1981年的26万元增加到1988年的270万元。
  (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1987年5月,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建立,主要从事中南地区油料树种选优栽培技术及油脂开发、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至1990年,全所7名科技人员承担国家“七五”计划攻关项目3项,完成中国油桐栽培区划、湖南油茶栽培区划及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油桐栽培密度及林分结构模式的研究等6项课题,获科技成果奖5项;在国内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1篇;主编《中国油桐科技论文选》及《经济林研究》刊物,均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行。1987年7月,株洲工学院技术开发部成立。同年底,中国有色总公司基建部教培中心计算机站从兰州迁入株洲市,随即开展计算机应用和培训工作。
  第三节 科技管理
  一 管理机构
  (一)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959年2月,成立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设办公室、计划科、资料情报科、总结推广经验交流科,由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代管。1961年2月,设秘书科、科研科。1962年4月,秘书科、科研科改为办公室、计划情报科、并增设基层工作科。1964年,市科委从文教战线分设出来,作为市委的一个部门,改为中共株洲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市科委撤销,其科技工作先后并入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科技组、市计委科技办公室管理。1975年11月,市革委会成立市科技局,局设办公室、科技科,配专职人员13人,分管全市科技工作。
  1978年6月,撤销市科技局并恢复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市人民政府综合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市科技工作。设有办公室、计划科、群众工作科,地震办公室。归口管理市科学技术协会、市计量管理处、市科技情报研究所。1979年增设教育科。
  1983年机构调整后,配编制21人,实有23人;委设办公室、综合计划科、科技管理科。1985年,设立市专利办公室。1987年,增设成果管理科。归口管理市计量管理局、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市专利办公室、市微机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地震办公室、市科技开发中心、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市科学器材公司。
  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是:贯彻党和政府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组织管理全市的科学技术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会同计划部门编制市科技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论证审核全市科研项目,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市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本市的协作、攻关,交流科技信息,做好协调工作;负责归口管理全市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以及科技物资、设备的申请、分配和供应工作,组织全市大型精密仪器协作网;负责全市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评选、上报和奖励及组织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交流和移植;组织管理好技术市场,促进技术商品化;做好科技统计,搞好科技情报与经济情报的收集、调查、研究和交流工作;负责专利的代理和管理工作;配合省科技外事部门搞好科技外事工作;负责地震的预测预报;负责县(市)区科委、市属科研机构和厂办、民办科研机构的业务指导,以及科研机构的新建、更名、撤销的审批工作;负责有关科技方面的管理办法、条例等行政法规的草拟、制(修)订工作。
  (二)县(市)、区科委
  各县(市)、区均已成立科委,最早的成立于1958年(醴陵县科委),最迟的成立于1989年(东区科委),行政上隶属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市科委指导。各县(市)、郊区的管理机构,一般设有办公室、计划成果室(组)、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科技开发中心等。城区科委因成立时间不长(最早成立于1986年),一般只有2~3人,未分设其它机构。县(市)、区科委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与市科委大致相同。至1990年,共有编制47人,实有58人。
  (三)乡、镇科委
  1989年,各县(市)、郊区根据1988年11月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先后进行乡(镇)科委试点,并成立乡(镇)科委7个,配备科技专干1~2名,科委主任由副乡长(镇)长担任。至1990年,全市150个乡镇均已配备科技专(兼)干,148个村配备科技员。
  (四)市直委、办、局科技管理机构
  市直委、办、局设有科技管理机构,名称为科技科、技术科、科教科或总工程师室,配有专职或兼职科技管理人员1~5人不等。最早建于50年代,多数建于70~80年代。
  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部门(单位)的科技管理,并与市科委等上级科技管理部门保持业务联系;负责制定科研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等工作,负责科技成果及新产品的评审、鉴定、申报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收集、整理、编发科技情报及科技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负责职工技术培训和学会工作。
  二 科技干部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人员作为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部分,由各级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分别进行管理。1955年,成立市人委人事科,负责全市科技干部管理。1959年2月市科委成立后,配合人事、组织部门进行科技人员调查,制定选送培训计划等工作。1968年人事局撤销,其科技干部管理工作移交市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管理.1973年又移交给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管理。1979年4月恢复人事局,次年增设科技干部管理科,1988年成立市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至1990年,市属各县(市)均已建立科技干部管理机构.两级共10个,定编127名,实有121人。主要负责科技干部的管理、调配、录用、考核晋升、表彰奖励、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调整、福利及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研究生、留学生的分配安排,援外出国人员的选派,人才培训与开发、引进,人才整体规划与人才余缺调剂,组织智力支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拟定改善科技人员待遇和放活科技人员的有关政策、条例等。科技干部的领导职务的任免归口中共株洲市委组织部。
  (一)职称晋升与职称改革
  50~60年代,全市先后2次评定技术职称,亦有少量科技人员被晋升授予技术职称。1979~1983年,市人事局开展专业技术职称套改、复查、确定、晋升工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套改、晋升各类专业技术职称3853人,其中高级15人,中级1491人、初级2347人。1986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精神和省、市统一部署,市人事局统一开展技术职务评聘。全市职称改革工作遵照精心指导、审慎行事、坚持试点,逐步展开的方针,于1986年5月试点,1987年5月在事业单位铺开,1988年5月在企业单位铺开,至1989年10月全面结束。全市市属行政事业、企业单位49972名专业技术人员中,获高级职务资格1806人,中级职务资格14878人,初级职务资格29128人,聘任和工资兑现同期完成。
  (二)人才开发与交流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市人才开发与交流日趋活跃。1988年2月,市政府制定《关于放活科技人员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支援乡镇(区街)企业和贫困地区的规定》,对科技人员在支乡中的粮食、户口、人事关系、子女就业、升学、住房、工资待遇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同年,成立市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开放全市人才市场,逐步建立人才流动的社会调节机制,保证县、区、乡(镇)新建、扩建单位的人才需要。全年交流调配干部1528人,其中科技人员1012名;组织420名科技人员辞职或停薪留职到县区乡镇承包、领办企业;1200名科技人员从事业余兼职活动,帮助开发新产品398项,解决技术难题,新增产值3450万元,新增利税785万元。同年6月,召开全市放活科技人员政策经验交流会,有16个单位和个人介绍经验。
  (三)科技人员培训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科技干部管理部门把科技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以分散为主,脱产学习和不脱产学习相结合、以不脱产为主,正规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以业余为主的办法,开展科技人员培训工作。1986年以来,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134期,参加学习的达26150人次。1988年,市电大、市人事局等单位联合举办3期现代工程师继续教育专修班,有1826名科技人员入学,设41个教学班,经过全省统一考试,有85%的应考人员合格。
  三 计划管理
  (一)长远规划
  1960年,市科委编制出全市第1个科技发展规划——《株洲市1960~196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并作为1960年中共株洲市第三次代表会会议文件。《纲要》要求,3年内将株洲市基本建成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综合性新型工业城市,重点发展有色冶金、机械、化工、建材4大工业系统,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4亿公斤,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00项。同时还要发展尖端科学技术,重点解决特种合金、半导体、高品位有色金属、高分子合成材料、电气化、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并新增同位素等科研所10所。该《纲要》经实施后,对株洲市建成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性产业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所提指标脱离实际,工业总产值等主要指标未能实现。
  1963年6月,市科委组织编制《1963~1972年科学技术十年设想》。主要包括:科学研究项目计划(含普及推广和新产品试制),科研基地建设,科技人才培训,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和经费计划等4项内容。科研任务重点在:水利、肥料、土壤、种子、植保、蔬菜、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化肥、农药、农机、农业电气化、工业化(机械及半机械化、自动及半自动化)木材节约和代用、综合利用,医药卫生等15个方面。
  1966年4月,市科委编制出《1966~1970年株洲市科学技术工作设想》。主要内容是: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试制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移植科研成果,推广先进技术,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同年5月,还编制出《1966~1970年株洲市地方工业科技工作规划》。规划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备战备荒,加速重点建设和工业生产建设;5年内,科技队伍由4560人发展到7000人,工业要求重点研究冶金、半导体、激光、塑料、真空技术、合成橡胶、玻璃纤维及玻璃钢仪器、仪表及为农业服务的化肥、农药等。
  1975年1月,市科技局组织编制出《1975~1985年科技十年长远规划(草案)》。《规划》提出10年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其指导思想是:优先抓好农业和支援农业;工业企业主要是革新、改造、挖潜,大稿科学技术群众运动。奋斗目标是:农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行高产示范,5年内达到亩产1250公斤,10年内达到亩产1500公斤;工业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8大指标;造就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重点研究的项目有: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和杂交优势的利用,水稻栽培新技术,植物保护,速生丰产林和果木林,畜牧水产新品种,农业机械、工业生产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电子工业基础产品,集成电路及陶瓷、制革、造纸、农药、化肥等新产品。《规划》实施后,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1981年5月,市科委组织编制《1981~1985年重大科技项目计划的大体设想》(即“六五”科技发展规划)。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工业为主,以产品更新换代和推广新技术为主,围绕轻纺、电子、建材、能源、农业等6个方面,重点研究和开发麻纺工艺及新产品、塑料包装、麻纤维印染、稀土、食品、电视机、石英制品、电涡流传感器、三废综合利用、中密度纤维板、热平衡测试、低熔点合金模具、新型电焊机,表面活性剂、有色金属回收、钨渣综合利用、热带鱼引进越冬、蔬菜、混交林等20个项目。实施后,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如研制成功全国第1条面包生产线,第1条苎麻脱胶连续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第1条弹条自动成型生产线。
  1984年,市科委组织专门班子,编制《株洲市“七五”科技发展规划(1986~1990年)》。《规划》要求:1990年全市重点行业的1/3达到经济发达国家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的先进技术水平,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技术进步作用在总产值增长中的比重达到47%,每年完成科研项目50项,引进项目20项,成果推广项目30项,新产品开发80项;自然科学技术人员平均年递增11%。科技工作的重点是食品、电子、建材、塑料、陶瓷、农业等6个行业,微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节能和综合利用等3项技术。为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规划还提出建立人才开发中心、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等3个中心。该规划经组织实施,取得可喜的成绩;全市共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57项,其中科研计划186项,星火计划84项.成果推广计划87项;共安排科技三项费用589.55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164.75万元,省科委“切块”下达200万元,省科委“戴帽”下达224.8万元。另外,国家计委安排250万元。这一期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739项,获奖成果374项,其中获国家级成果奖15项,获省级成果奖121项,市级成果奖238项1984年12月至1985年12月,中共株洲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编制《株洲市1986~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科技发展战略是:到2000年,全市40~50%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技术装备水平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因素占新增产值比重达到60%;全市独立科研机构增加到33个;自然科技人员达到每万名职工中含2000名;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商品率达到80%以上。战略重点是: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等5项技术。重点开发农业、食品、塑料、陶瓷、烟花鞭炮、苎麻纺织、电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机械、交通运输等12个行业。解决1个社会问题,即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及环境保护问题。该《规划》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并已组织实施。
  (二)年度计划
  从1959年开始,市科委根据上级安排和全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情况选择科研项目,下达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1959~1960年,称科技发展规划。1961~1963年,改为重点项目计划、新产品计划。1966~1971年,又以科研重点计划与新产品试制计划合并下达,简称科研新产品计划。1972~1974年,称科学试验计划,由市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科技组下达。1975~1978年,恢复科技发展计划名称,由市计委下达。1979年起,科技年度计划称三项(重大科研、中间试验和新产品试制)计划,由市科委编制,并会同市计委、市财政局联合下达。同时,市科委在计划的编制、管理和实施上开始进行改革;改单纯指令性计划为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年度计划采用滚动性计划,项目管理采用目标责任制合同管理办法等等。1984年开始,国家设立电子振兴计划。同年,株洲市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全国微计算机开发4个试点之一。市科委与市工商银行共同下达微机推广计划,后由微机推广办公室下达。1988年起,增设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据1990年统计,1978~1989年全市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省级项目122项,市级项目580项,按计划进度要求完成的年平均为90%以上,见效率80%以上。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的项目共108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7项,省级32项,市级69项。
  (三)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1985年由国家科委提出,国务院批准的科技计划。该计划以“短、平、快”为特色,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振兴地方经济,特别是振兴农村经济。
  1986年,全市开始实施“星火计划”。与此同时,为配合“星火计划”的顺利实施,当年设立“星火人才培训计划”。主要培训内容是适合农村的实用技术,特别是种、养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培训方式主要是举办中短期培训班,并辅以广播电视、函授等。
  1987年10月,市科委举办首次“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和“星火计划”表彰奖励大会,展出“星火计划”项目35项,奖励优秀“星火计划”项目15项,先进个人37人。
  1988年,醴陵市被列为省“星火技术密集区”,重点开发和改造传统产业陶瓷和烟花鞭炮。“密集区”内共安排星火项目19项(其中陶瓷、烟花项目13项),年创产值4280万元、利税1100万元、创(节)外汇600万美元。同期,市科委在攸县建立“星火密集区”,重点开发席草草席、稻草制品、节能电机等10余项“星火计划”项目,取得显著的成绩。
  至1990年,全市共安排“星火计划”项目86项,内含国家级10项,省级33项,市级43项;总投资5056万元,其中落实贷款2950万元。1989年“星火计划”项目实现产值1.4亿元,利税4391万元,创(节)外汇1081万美元。76个项目中按计划进度要求完成的有73项,项目完成率为96%。并安排星火人才培训项目76项,安排培训经费14万元,举办各种培训4200余期,培训人数达6.38万多人次。
  (四)火炬计划
  1988年开始.省科委设立“火炬计划”,市科委受省科委委托,组织实施国家和省下达的“火炬”计划,市级不编制“火炬计划”。
  (五)巨龙计划
  1990年5月开始,省科委设立并下达“企业科技进步巨龙计划”(简称“巨龙计划”),首批15个项目中,株洲占有7项。至当年年底,全市列入省“巨龙计划”项目共计2批12项,并启动企业科技开发基金9568万元。
  四 成果管理
  1959年,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始有计划地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并根据国家、省科委有关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书的格式和报送办法,对工业新产品、新工艺会同主管局组织评议、鉴定、颁发证书,批准投产。
  1978年,继全国科学大会后,召开全市科学大会,对188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其中76项、183项分别获全国、全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后,市科委根据省政府、省科委有关成果管理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全市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上报奖励、交流推广、建档、保密、统计等工作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至1990年,全市共获各类各级(国家、省、部、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442项,其中国家级奖121项、省级奖450项、部级奖321项、市级奖550项。
  (一)评议鉴定
  1980年,省科委颁发《湖南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鉴定暂行办法》,市科委按其进行科技成果鉴定。1986年9月,市科委结合全市情况制定《株洲市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科技成果鉴定严格按鉴定程序进行。1988年8月.市科委制定《株洲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市科委为成果管理机构,归口管理全市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至1990年,市科委主持技术鉴定项目共158项,组织鉴定单位邀请同行专家对鉴定成果进行现场测试、资料审查,并对成果的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技术难度、推广应用范围及建议意见等作出书面结论,颁发证书。
  (二)登记上报
  1984年,市科委开始进行科技成果登记。1986年,制定《株洲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管理暂行办法》。1988年8月,制定《株洲市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实施细则》。至1990年,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149项(农业10项,工业133项,其他6项),其中属国内先进94项、省内先进55项,上报省科委登记104项。
  (三)评审奖励
  1978年,在全市科学大会上,对188项重大科技成果颁发奖状。1980年8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南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对全市1979年度、1981年度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及推广成果进行奖励。1984年,市科委制定出《株洲市科技成果暨成果推广奖励办法》,1985年11月,制定《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1987年7月,颁发《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并设立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批准、授予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市科委。同年11月,增加对软科学成果的奖励,并在行业评审中首次采用综合评定记分办法,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凡申报请奖的项目,须填写申报书、提交全套技术鉴定(或验收)资料及证书、经济效益证明及主要完成单位和人员表,报市科委进行形式审查,经行业评审小组和市评审委员会评审,其结果在《株洲日报》上公布,半月后如无异议,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行文或召开授奖大会,颁发奖状、荣誉证书和奖金。至1990年,全市共召开授奖大会7次,奖励成果550项,其中农业115项、工业373项、医药卫生27项、软科学6项、环保2项,其他27项。
  (四)推广应用
  60年代,市科委、市科协、市总工会共同组织技术协作组,到工矿企业推广技术革新成果。1973年,成立市推广优选法领导小组,在城乡普及推广“优选法”、“统筹法”。次年,先后成立刀具、热处理、铸造、远红外线等新技术推广队,在厂矿推广不重磨机夹刀具、远红外线加热与干燥、硅酸铝纤维保温等新技术、新工艺。
  1982年3月,成立市科技成果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1983年10月,市科委设立科技管理科,主管成果管理工作。1984年,成立市微电脑应用推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87年,市科委成立成果科,负责全市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成果推广主要包括制定成果推广计划,组织实施及进行合同管理。推广计划项目以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项目下达。项目完成后,计划下达部门及主管部门共同组织验收,并按合同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和作好经费回收。1987年9月,省科委举办首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效益展览会,市科委组织参展成果27项,经投票评比,14项成果获省科委颁发的优秀推广项目奖,并被评为全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先进单位。1989年为全省科技成果推广年,市科委会同市经委,市农委起草《关于加强全市考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转发全市有关单位执行。截止1990年底,列入省、市两级推广计划项目共140项(包括省计划30项),安排经费431.10万元(其中省经费271.20万元)。据抽样调查71项,共投资18338.35万元,新增产值22450.77万元,新增利税14708.66万元。
  五 专利
  (一)专利机构与队伍
  1985年3月16日,成立市专利办公室和市专利事务所(2块牌子、1套人员),为科级事业单位,定编5人,归口市科委管理。专利办行使执法和管理双重职能,专利事务所承担专利咨询、专利代理、专利许可证贸易和专利文献服务等项工作。同年12月,航空航天工业部南方动力机械公司设立南方专利事务所,配有专职人员4人。1988年,由市专利事务所牵头,组成由专职或兼职专利代理人参加的全市专利代理网。
  至1990年,全市已有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608研究所、株洲冶炼厂、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车辆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湘东化工机械厂、湘华机械厂、株洲啤酒厂、株洲化工研究所、醴陵电焊条厂等单位的20人,经培训、考核、取得中国专利局颁发的代理人证书;另有17人经省专利局培训获得《企业专利工作者证》。此外,还有80多个企业配备专利工作人员近100余人,各县科委亦分别有专人分管专利工作。
  (二)专利法宣传与普及
  1985~1989年,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的专利知识讲座、专利法报告会和学习班25期次,培训基层专利骨干559人,接待全市各阶层人员专利咨询1500人次,散发各类专利知识资料8500册。1990年,根据省普法领导小组、省科委、省人事厅、省专利局联合下达的湘普法字(1989)2号文件《关于组织“专利法”、“技术合同法”学习和考试的通知》精神,市普法领导小组、市科委、市人事局联合下文,市专利办、市技术市场管理办组织5万人参加考试,涉及基层单位2020个。其中工矿企业469个,商业企业293个,科研院所20个,高等院校3个,中专10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小学437个,医药、卫生单位239个,党政机关433个,其他有关单位115个。有13个单位被评为全省“两法”考试先进单位,48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三)专利申请
  自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正式实施起至1990年底止,全市共向中国专利局提交各类专利申请592件,累计计申请量居全省第4位。其中属职务发明申请163件,占申请总量的27.50%;非职务发明申请429件,占申请总量的72.50%;15项专利申请项目在国内外举办的发明展览会上获奖,340项获专利权。
  (四)专利实施
  1985年以来,发明申请人积极组织项目的实施,已应用于生产的专利技术和专利申请项目217件,实施率达36.60%。1988年,有22个实施项目年创产值5220.15万元,实现利税735.45万元;另有9个项目转让给省内外其他企业,为国家创产值5839.9万元。1990年,36个项目实施,年创产值13933.48万元,实现利税1274.74万元。此外,还有一批专利项目实施创外汇达120万美元。
  边三轮摩托车 1988年11月、12月和1989年3月,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摩托车厂(株洲摩托车厂)先后申请边三轮摩托车外观设计(杨禄山、赵国民设计)、一种适用于摩托车的弹性悬架(晏志强、易开举、罗惠丽等设计);辐板组合式车轮(王星、易开举、罗惠丽等设计)2项实用新型和1项外观设计专利,其研制工作始于1983年。1984年,改进后又研制5辆。1987年,参照国内外同类产品作进一步改进,并正式立项进入试制,于1988年2月6日通过省级鉴定后投入批量生产。该车经国家摩托车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认为:“设计合理、结构新颖、乘骑舒适,造型及外观质量良好,整车主要性能优异.行驶可靠,质量符合MZ101—89《摩托车质量考核评定办法》优等品的规定,居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基本达到已知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同年11月获劳动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12月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9年,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实现利税228万元,获纯利84万元。1990年,实现产值近亿元,获省专利技术实施“十佳项目”称号。
  药粒闪光炮 1986年8月22日,醴陵市出口花炮厂申请、魏启祥发明。从1985年开始,经2年时间研制成功的这种新型鞭炮,将传统鞭炮生产的72道工序减为5道。该鞭炮于1987年在国内市场试销,1988年打入国外市场,畅销于美国、日本及欧洲、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1989年,共创产值564.52万元,实现利税241.21万元,创外汇22.89万美元。1988年,在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铜牌奖。1989年,获省专利技术实施“十佳项目”称号。
  六 技术市场管理
  70年代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以一种知识型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市场竞争,技术市场开始出现。
  1979年,株洲市电子研究所试行“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责任制”率先将技术成果以贸易的方式进行自发交换。1980年,市土建学会采用定向爆破技术将市玻璃纤维厂45米高的废烟囱定向安全放倒;1981年11月,市化工研究所将获奖成果—40%高效磷乳油,有偿转让郴州农药厂批量生产,同一时期,航空工业部608研究所转让的中国第1条面包生产自动线技术,成交金额194万元。1982年,全市第1家技术贸易机构——市科技咨询服务公司成立,1984年改名为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同年,一批技术贸易机构相继成立。与此同时,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608研究所等一批大中型厂矿企业、科研单位的技术开发部等技术贸易机构也应运而生。
  1985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进一步拓宽技术贸易领域,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全市技术市场得以蓬勃发展。同年6月,市科委承办全市首届技术贸易会,成交金额达85.50万元,1986年9月,成立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技术市场管理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至此,技术合同法的宣传、实施、技术市场管理政策制定,技贸机构的审批、整顿,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统计等得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至1990年,全市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187个,从业人员6080人,市辖5县(市)1郊均已成立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形成全市技术市场管理网络。5年中登记技术合同2074个,成交金额10549万元。其中,1989年和1990年,成交金额3325万元和3824万元,居全省14个地市之首。
  技术合同法宣传 1987年9月,省辖6市决定当年10月11~17日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宣传周活动。
  1990年5月,为广泛深入宣传、普及《技术合同法》和《专利法》,市技术市场管理办与市专利办组织5万人参加“两法”考试。
  管理法规制定 1988年7月,市科委、市工商局等共同制定《加强技术市场统一管理的若干规定》。文件规定:市工商局、市税务局参加技术市场管理,放宽技术贸易酬金提取比例;明确允许科技人员业余兼职的有关政策;指出引进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上者,必须经市科委牵头论证等。该作法得到省科委肯定,并以湘科字(88)第195号文转发全省各地、市参照执行。
  技术贸易交易会 1985年6月,市科委承办市首届技术成果交易会,有86个单位参展,共展出科技成果266项,技术服务项目1887项,难题招标71项,情报信息2000多条。会议期间,签订意向合同39个,成交金额85.5万元,意向协议103项,产品扩散49种,产值达717万元。
  1988年11月,召开市第二届科技成果交易会,62个单位参展.共展出科技成果810项,成交65项,金额73.6万元。
  1989年9月,由市科技情报研究报、市专利事务所、市新技术推广站、市郊区工业品贸易市场和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召开南方13省(市、区)名优特新产品、专利技术、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博览会,131个单位参展,展品共623项,成交50项,金额500多万元。
  至1990年,全市共承办、参加各种形式的大型技术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5次,展出科技成果项目6003项,成交187项(份),金额659.10万元。
  七 科技情报
  50年代初期,市内工厂企业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分别开展科技情报工作。三三一厂运用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情报翻译为研制航空发动机服务。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立情报资料室,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成立技术经济情报室。并相继创刊《株洲科技》、《科技交流》、《科学实验》、《机车电传动》、《电力牵引与快报》等刊物,开展科技情报信息交流。
  “文化大革命”期间,情报机构撤销。
  1978年2月,成立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随后,市内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境内5县1郊科学技术委员会,相继建立专业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并开始建立乡镇科技信息网络,设有信息员,壮大研究队伍,改善设施和手段,开展科技、经济、市场情报调研、信息交流。
  70年代末起,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六〇八研究所情报室创办《航空发动机设计参考资料》、《航空发动机动态与简讯》、《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市科技情报所先后创办《科技情报参考》、《科技信息剪报》,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创办《电力机车技术》,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情报室创办《南方科技报》,市电子研究所情报室主编《微型电脑应用文摘》,均全国发行或交流。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的《苎麻纺织科技》,被定为全国苎麻纺织工业科技情报站、纺织工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发行刊物。1979~1984年,为扩大全市科技信息,市科技情报所参加湖南省城市科技情报网、南方城市科技情报网和全国部分中小城市科技情报网。市冶金机械、化工、建筑、建材、轻工等行业亦成立科技情报站(室),并同全国同行业科研、情报单位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1985年,市科技情报所与市图书馆牵头创立包括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六〇八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湘江氮肥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中南林学院等18个单位情报所(室)参加的株洲市科技信息咨询联合体,为全市科研、生产服务。同年,在全市首届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市科技情报所获市政府授予的情报信息1等奖。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市科技情报所同市内有关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情报科技人员深入到市辖5县(市)1郊,开展科技情报咨询、信息发布、科技培训、中介服务、可行性论证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一条龙”服务。1987年6月,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在株洲市召开全国日中录像重点播放点现场经验交流会。1987~1989年,市科技情报所连续3次被评为“日中科技电视录像网优秀播放点”,5次被特邀出席国家科委和中国科技情报局(司)召开的全国科技情报经验交流会,并在大会上发言。
  至1990年,全市专职科技情报人员发展到249人,兼职40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36人,中级146人,初级77人;94个乡镇设有专(兼)职信息员94人;拥有科技图书35.79万册,中文期刊17.63万册,外文图书和期刊14.35万册;配有微电脑、录像机、复印机、缩微机、“四通”中外文电脑打字机以及胶印机等现代化设施手段;发表和获奖的论文144篇,获科技成果奖52项(其中市科技情报所论文71篇,科技成果奖14项)。
  (一)《电力机车技术》 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于1978年创刊,由厂情报室主编。该刊坚持为新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的宗旨,在铁路电气化迅速发展时期,连载定型后的韶山型电力机车资料、电力机车发展大事记、世界各国电力机车型谱等,并开辟“机车运用维护”专栏,刊登国外电力机车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推广科研成果等,倍受用户欢迎。1987年获铁道部科技情报成果奖。
  (二)2000年中小型航空涡轮发动机的发展
  1983年,航空工业部科技局下达研究任务,1984年由六○八研究所陆连基、刘春珍完成。该调研报告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地分析、对比,找出国内中小型涡轮发动机与国外的差距,为制订国家航空事业“七五”发展规划和赶超飞机发动机世界水平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为科技人员设计、造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重要情报。该研究成果1984年5月获航空工业部重大科技情报成果1等奖,并被编入《航空科技发展参考资料》出版。该《参考资料》1986年获国家级科学进步(集体)3等奖。
  (三)从T700看中小型发动机水平与发展趋势
  系航空工业部科技局下达的课题,1983~1984年,由六〇八研究所情报室许进军、厉茂春、才学武完成。该成果在广泛搜集国外有关T700发动机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提出T700发动机的现状与趋势,燃油系统发展趋势,国外航空发动机的主要用材、新工艺以及今后发展趋势,说明燃气涡轮发动机已取代活塞式发动机,为航空工业部决策和制订“七五”航空工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84年获部科技情报成果2等奖。
  八 科技经费管理
  科学事业费 1959~1979年,科学事业费由省财政厅和省科委统一下达,市科委和市财政局共同安排支出。
  1980年起,省、市财政对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包干、节约留用、超支不补”的办法,科学事业费由各级财政局直接安排到各级科委,由科委掌握使用。1987年底,根据国家科委、财政部及省科委、省财政厅关于地、市级科学事业费划归地、市科委拨款下达的精神,市科委于1988年开始,将市农科所、林科所、水产所、环保所等科研所的科学事业费统一归口管理。至1990年,市财政共拨给市科委科学事业费424.10万元。
  科技三项费用 从1979年开始,市科委改革科技三项费用使用方法,改科技三项费无偿使用为部分有偿使用,对经济效益好的工业性项目,采取高比例,甚至100%的回收办法,使有偿回收经费金额占年度科技三项费用总量的1/3左右。1979~1983年,有偿回收部分由市科委直接拨给项目承担单位,到期直接收回。1984年开始,市科委委托市工商银行或市农业银行代发、代收并付给银行手续费,从而保证经费的回收,积累一定数量的科技发展基金,促进了科技工作的发展。
  1978~1990年全市科技三项费用共1006.75万元,其中省科委安排“切块经费”384万元,“戴帽”下达经费348万元,市财政拨款274.75万元。此外,1983年,纺织工业部、省科委、省计委安排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苎麻脱胶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项目经费101万元,其中有偿使用经费20万元;1985年,省科委安排株洲市科技基点市经费35万元;1986年国家计委、省科委、省计委安排株洲制药厂发酵氨基酸项目总经费650万元,其中无偿拨款250万元。
  科技贷款 1984年,省科委分别与省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湖南分行联合行文,发出有关银行贷款支持科技发展及试办科技贷款的通知。同年,市科委与市工商银行共同选择、论证一批新产品试制项目,由市科委下达科技贷款计划,市工商银行从流动资金中拨出93万元作为贷款,支持8个项目的新产品开发。这是全市首次下达科技贷款。
  1984~1985年,株洲作为全国微电子技术推广应用试点城市之一,国家电子振兴办公室下达科技贷款200万元,由中国工商银行发放贷款,国家经委贴息,市微电脑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工商银行市支行共同下达。该批贷款计划共安排微电脑应用项目26项。
  1986~1990年,为解决“星火计划”项目的匹配资金问题,市科委为76项“星火计划”项目向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共争取科技贷款2950万元。
  九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民国25~38年,国民政府规划建设株洲工业区期间,美国技术考察团和美援设计团来实地考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国家将苏联、波兰等援建的重点项目中的4项,安排在株洲市建设,其间,苏、波专家同株洲科技战线有着密切的交往。50年代末、60年代初,此种交往因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而逐步中断。60~70年代,株洲市派遣科技人员赴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蒙古、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执行科技合作项目,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并援建一批工程项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市国际科技交往日益活跃。
  1978年6月,美国民间组织——科学为人民代表团应中国科协的邀请来华访问时,专程参观访问株洲车辆厂、株洲玻璃厂、株洲苎麻纺织厂、株洲市皮革制品厂和钟鼓岭菜市场,对株洲市的科技发展水平、工厂的劳动制度、职工的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职工的生活现状等作全面的考察。
  1979年4月3~6日,应国家冶金部的邀请,以霍斯普为首的奥地利普郎西粉末冶金公司代表团一行3人到株洲硬质合金厂参观和交流技术,代表团技术负责人阿兴勃来纳和希德来分别作题为《难熔金属的应用》和《硬质深层切削刀具的进展》的技术报告,并放映自带的两部科技影片。同年7月20~25日,孟加拉、缅甸、西班牙、裴济、印度、菲律宾、泰国11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群众造林考察组一行22人,来株洲市考察群众造林和苗圃管理工作,就植树造林运动的组织及造林成功的标准等问题进行咨询和探讨,并交流了组织农民营造用材林、固沙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护堤林、饲料林及农村小片森林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同年11月20~22日,比利时老山公司里斯来株洲冶炼厂参观,并就铅烧结、锌高酸高温浸出和沸腾炉余热利用3个方面的问题,同厂方商谈改造方案。同时,还应邀为正在厂里召开的中国金属学会全国铅锌冶炼学术会议作题为《湿法炼锌》的学术报告,并赠送给工厂成套技术资料和湿法炼锌的幻灯片。
  1982年5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派遣中密度纤维工艺专家和顾问、美国梅德福公司技术厂长波希格雷维来华提供技术服务,中国林学院安排在株洲市进行两周讲学。讲学期间,对市木材公司中密度纤维板实验车间作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技术咨询、现场指导。
  1984年10月7~10日,日本日立丸红访华团一行11人到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参观考察,与厂方就合作生产电力机车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同期内,英国宇航公司总经理普兰纳和奥大利亚霍克飞机公司商务董事史密斯一行3人对南方动力机械公司进行为期2天的参观访问和技术交流,就航空技术等有关问题进行座谈和商讨。10月15日至11月5日,应省科委和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硬质合金分会邀请,日本科技界公认的硬质合金权威东京大学铃木寿教授一行2人,到株洲硬质合金厂进行为期3周的讲学和技术交流,就硬质合金工业的技术问题与厂方科技人员进行文化座谈和学术交流。
  1985年欧洲50赫兹集团(FCG)与株洲电力机车工厂签署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2台8K电力机车的协议。合作生产期间,FCG集团向该厂提供8K电力机车全套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工装模具图纸及检验文件,采购文件和机车维护保养文件,并派遣专家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至1989年1月,株洲电力机车工厂与法国阿尔斯通——大西洋公司合作生产出149号和150号2台(4节)8K电力机车,并通过部级鉴定和验收。
  1987年7月,经市科委联系,应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邀请,日本花甲协会成员、石英玻璃专家佐伯宽对市327厂开展为期2个月的技术指导和咨询。通过对该厂的技术诊断,在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实质性建议,并参与设备制作和新产品的试制。其中所生产的二段式蒸发器、旋转式蒸发器填补国内空白,为该厂创经济效益30多万元,省政府为此发了快讯。
  1988年4月,应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的邀请,日本花甲协会成员、焊条专家田中创到市电焊条厂同该厂科技人员一道攻关,为期1个月。围绕改耐热钢焊条由直流施焊为交直流两用,为改善E5016焊条的操作性能和解决不锈钢焊条药皮在施焊过程中的发红、开裂等技术难点,进行讲课和技术指导。同年5月,日本花甲协会成员、电线电缆专家林正之来到株洲县县办企业——湖南特种电磁线厂,进行为期20天的技术指导。通过现场技术诊断,对该厂拳头产品HF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双玻璃丝绕包电磁线的产量、质量、工艺、自动检测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工厂按其意见对有关工艺和技术予以改进,在把好产品质量关方面采纳他提出的5项改进措施,使产品废品率由7‰降到3‰。
  1987~1989年,应日本富山县日中农业技术者交流协会的邀请,经省、市2级科委推荐,先后派遣4批8人赴日本富山从事农业、畜牧业科技研修。1989~1990年,日本先后派遣3名青年协力队员来株洲职业学校(第七中学)等学校任教。
  1978~1990年,全市共有88家企业同日本、瑞典、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西德、丹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瑞士、新加坡、东德等15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成交195个技术、设备引进项目。总投资55245万元,共用外汇8330万美元。70%的引进项目已正式投产,其中填补国内空白6项,省内空白13项。
  十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1988年10月6日,经省政府批准,株洲市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制定《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规定》。试验区建在河西天台山路以南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重点开发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新型材料、能源新技术、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特种冶金、机电一体化等新技术以及对市内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高新技术。
  1989年3月6日,成立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编3人,并开始受理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登记。至1990年,先后批准:精细化工新技术开发公司的煤制纯氢成套新技术和甲酸纳法保险粉成套新技术,金旭电脑工程公司的电脑软件的研制、推广、应用项目,智能电子设备研究所的ZN系列智能化控制或测试设备和WSJ—2饲料生产线电脑控制系统,智通仪器开发研究所的超浅层工程地震勘探仪器系列,星空化学工业公司的焦锑酸纳,市消毒剂厂的广谱高效消毒片,株洲田心节能电炉研究所的高效节能轮箍加热炉等8家单位、11项新技术项目进入试验区。
  第四节 科技团体
  一 市、县科学技术协会
  1959年8月,株洲市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并召开市科协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酃县、茶陵县、攸县、醴陵县等县也相继成立科协,1963年1月,召开市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1964年,创刊《科学与技术》。“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协机构瘫痪,活动中断。1978年6月恢复市县科协,1979年5月设立市科技进修学院。1980年12月,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促进科协工作的发展。1982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增设市科技咨询服务公司,后改名为市科协咨询服务中心。1983年10月,市科协与市科委分设,独立开展工作,机关设有学会部、科普部、办公室,下设市科技进修学院、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1986年11月,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设置组织宣传、学术、科普、咨询、培训、发展科协事业等6个工作委员会。
  二 基层科协
  1960年3~4月,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组建全市首批厂矿科协。1962~1964年,株洲冶炼厂、株洲车辆厂相继建立科协。“文化大革命”期间,厂矿科协停止活动,组织解散。1978年后,陆续恢复。1985年,中共株洲市委批转市科协《关于加强厂矿科协建设的报告》后,厂矿科协组织迅速发展。至1990年,全市已有厂矿科协50家(其中,中央、省属21家,市属29家),会员15839人。
  1980年开始组建乡(镇)科协,至1990年全市建立149个乡镇科协。1989年,株洲市被列为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5个试点城市之一。在此前后,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冶炼厂、株洲洗煤厂等单位的厂矿科协先后被中国科协、国家计委评为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竞赛先进集体。
  株洲电力机车工厂科学技术协会 1960年2月成立,是全市第1家厂矿科协。“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协活动中断。1978年8月恢复,并设学会组、咨询组和科技政策、总体线路、牵引电机、能源等34个专业学组。1987年8月,创办厂矿科协的报刊——《潜力探索报》。至1990年,会员由建会初期的300人发展到1063人。该协会1987~1989年连续3年获省、市科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88年获中国科协、国家计委授予的“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称号,1990年获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厂矿科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建成全市第1座有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的厂矿科协科技活动中心。
  三 学术组织与活动
  1962~1963年,先后成立市冶金机械工程学会、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市畜牧水产学会、市自然科学学会、市化工学会、市卫生学会、市农学会、市园艺学会等八个学会,学术活动开展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学会工作瘫痪。1978年科学大会后,学会组织陆续恢复,并创建一批新学会。至1990年,全市共建立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68个,会员有1.6万人;县(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19个,会员9110人。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982年,市农学会、市园艺学会就如何防治粮菜污染问题,组织学术讨论会。会上发表21篇学术论文,并综合归纳4条建议,报市政府,被采纳,批转全市。
  1982年7月,市科协与市经委组织以能源研究会为主的9人调查组,对清水塘工业区集体供热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可行性方案,经市政府批转上报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该方案全部实施后,清水塘地区每年可节煤13.66万吨,发电1.44亿千瓦小时,节约和创造经济价值1093.5万元,可减少48台锅炉,废除37个烟囱,所需投资3988万元,3年多可全部收回,环境污染也可得到改善。现这一方案已部分实施。
  1988年1月和1989年10月,市科协连续组织1984~1986年、1987~1989年两届全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共评出《FP—84型镍基铸铁电焊条专用粘结剂的研究与应用》等第一届优秀论文98篇;《全自动铣端面打中心孔机床及机械手》等第二届优秀学术论文164篇。
  四 科学普及
  (一)科普报刊
  1964年4月市科协主办的《科学与技术》创刊,“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刊,1978年5月复刊,名为《株洲科技交流》,期发500份。1980年8月改名为《科普小报》,期发5000份;1986年2月更名为《株洲科技报》,期发6000份;1987年6月因经费不足停刊。
  (二)科普创作
  1979~1980年,市科协、市物理学会共同编写出《中学生物理题解》一书(上、下册),全国发行4万余套。
  1983年10月,市科普创作协会与市科技辅导员协会编辑出一本由中学生自己撰写的《中学生科普习作选》。该书的出版,受到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协领导的重视和表扬。
  (三)科普一条街、科普集市
  1982年12月1984年7月,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市政府财贸组、市科协联合举办“科普一条街”活动,市一商局、二商局沿建设路的所属商店参加。商品科普宣传对引导消费,扩大销售,促进商品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1984年,市辖各县(市、区)均举办科普集市,丰富传统集市内容。同年,株洲县科协先后在朱亭、伞铺乡举行2次规模较大的科普集市,参加组织的有7个自然科学学会,28个单位、274人,出动车辆25台,接待群众29239人(次),咨询1911个(次),发放各种科普资料53985份,销售实物370公斤,展出宣传图片447张、实物1271种,参观人数13200人。
  (四)科技培训
  1979年5月,市科委成立科技培训教育科,对外称市科学技术进修学院,并设立院务工作委员会。1983年机构改革,该学院归属市科协。1985年,成立选矿药剂厂分院(北区分院)和市焊条厂分院(东区分院)。次年,成立烹饪分院(南区分院)。分院共开设7个专业,培训25个班,812人次。至1990年,市科技进修学院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共培训21个专业125个班,5946人次。
  市科技进修学院成立后,积极开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效果显著。1985年,在中国科协召开的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该学院与会人员所作《办好科技进修学院是振兴株洲经济、提高科技队伍素质的需要》的发言,被作为典型经验介绍。
  1986年,市进修学院承担市武警支队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任务,为部队即将离队的复员转业干警开设农村养殖、种植、农机农电维修管理3个专业班,共培训干警186人,被省军区拍成录像片,在军内放映、省电视台播放,省民政厅年终总结评比会上表彰。
  1988年1月,烹饪分院组织全市第二届烹饪技术选拔赛,选拔、评出10名最佳厨师、6名优秀厨师,同时推荐5名优胜者参加全省第二届烹饪技术选拔赛。并在其选拔赛中,获得金牌3块、银牌4块、铜牌1块。
  (五)青少年科技活动
  70年代末,市科协会同市教育部门在市内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1982年,成立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1984年,成立市政府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1981年,市科协、市教育局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并选送其中的优秀作品参加全省首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5件作品获1、2、3等奖。其中,株洲田心铁路小学沈立同学制作的火炉鼓风机获2等奖后,上海、广州、湘潭等地先后生产。1984年、1985年,先后组织参加全省第四、第五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分别获团体总分第2名、第1名,有14件作品获1、2、3等奖。其中,茶陵一中科技活动小组制作的自动雨控赛场覆盖机获第四届1等奖,送展全国第一届小发明比赛获银质奖;醴陵市实验小学周日同学制作的音响二进制游戏机获第五届1等奖。
  五 群众科学实验
  1978年8月16日至10月23日,市科协、市科委、市总工会、团市委联合举行全市金属切削技术表演运动会,80多个单位、2700多名金切青工参加,54名优秀金切青工选手按蜗杆、圆球、螺纹、群钻、锥度、目测校正6个项目,决出每个项目的前4名。株洲电力机车厂周绍雄、株洲硬质合金厂周锋、农机齿轮厂崔新安、株洲电力机车厂杨隆泉、市电炉厂黄玉良、株洲电力机车厂仇树奇分别获得圆球、蜗杆、锥度、螺纹、群钻、目测项目第1名。
  1978~1979年,由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组、市化工机械厂廖元利、王得保、佟治寰、段成文研制成功的(倒、大、双)附加焦粉冷风冲天炉主要应用喷吹技术,其燃料是利用铸造车间40毫米以下的废焦加工成200目,喷入炉内,以节约焦炭,提高炉温,从而获得优质高温铁水,喷吹后可提高温度15~30C。该炉与同类型炉相比,年可节约2000余吨焦炭,铁水温度稳定在1430~1455C。经市内外27个单位推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979年获市科技成果推广奖。
  1981年1月11日,市科协组织市土建学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工程兵学校的协助下,对湘江氮肥厂1座90米高、3500多吨重的砖砌烟囱进行定向爆破,获得成功。从合闸起爆到全部放倒,仅用6秒钟,烟囱倒向准确无误,倒距比预计的缩短20多米,基本上是半座落下堕式,四周房屋、设备、水电线路均安然无损。
  1982年,市科协举办全市家庭生活用煤炉灶比赛,7个单位,21个类型炉灶参赛,比赛分热效率、上火速度、每分钟蒸发水量、造价、外观等5个项目综合考评。市房地产局、市白铁制品厂、株洲电力机车厂等单位的5个炉灶被评为优秀炉灶。其中,市房地产局吴子军、周汝安研制的10厘米60—3型如意灶在省、市民用省煤灶评比会上获第1名,并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4等奖。
  六 咨询、服务
  1982年8月成立市科学技术咨询服务公司,1984年6月更名为市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这一时期,市辖各县(市)科协、市级学会、厂矿科协、大中专院校、研究所也相继设立科技咨询服务部。至1990年,市辖5县(市)1郊和21个市级学会、23个厂矿科协、4个研究所、2个院校共设立科技咨询部62个。
  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发挥多学科、多专业、人才荟萃的特点,对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完成技术合同4101项,实现合同额5015.20万元,上交国家利税153.449万元。1989年5月被中国科协授予“金牛杯优秀奖”。
  1984~1986年,株洲冶炼厂科协组织人员开展对“老、少、边、穷”地区的科技咨询服务,共签订各类合同90多项,合同额达100多万元。其中,为云南个旧市沙甸回族区办冶炼厂,转让铅阳极泥回收金、银的技术,使该厂1986年8月正式投产,形成年处理500吨阳极泥的生产能力,并可收回金、银、铋等贵重金属。
  1987年9月,株洲玻璃厂科协受工厂委托,对邢台玻璃厂进行技术攻关。进厂第一个月就将原月产量2万重量箱提高到7.3万重量箱,由不能生产3毫米玻璃到全部生产3毫米玻璃,月创利润15万元。至年底,纯碱消耗降低50%,节煤1000余吨,节水1.512万吨,累计节约价值13.0056万元,创利润62.49万元,邢台市人民政府和该厂党政领导专程来株洲市人民政府感谢。
  1987年,株洲洗煤厂科协组织对酃县清水笋厂罐头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当年扭亏为盈,获利38万元,出口创汇一举突破百万大关,创汇能力为过去的3倍,产品质量1987年被评为省优,1988年参加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获“金龙奖”。
  七 职工技协 60年代初,市科委和市总工会组织工人中的能工巧匠,开展共产主义技术协作。1974年,成立4个专业技术交流队。
  1981年,市职工技术协会成立,并组建基层技协组织5个,成立金切、焊接、铸造、热处理、化工等5个专业交流队,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1983年,开展无偿和有偿技术服务。
  至1990年,全市共发展基层技协组织137个,专业技术交流队135个,会员8500人,开展技术讲座1870次,技术培训3148期,组织技术比武1120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3.2万条,完成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技术革新项目3897项,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乡办企业共37家,创社会效益1136万元,获全国重大技协成果奖2项,获省技协优秀论文奖1篇。
  (一)涂挂钨粉
  1985年,株洲硬质合金厂职工技协与621研究所签署试制涂挂钨粉的技术协作攻关协议书,由工厂技协队员胡夏梅、薛鉴、罗承熙等经工艺探索和反复试验,于同年8月试制成功。并于当年9月至次年8月,3次提供涂挂钨粉,经国内和西德用户实验应用表明,其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用于钛精密铸件材料的一项空白。1989年获全国重大技协成果奖。
  (二)12吨熔炉感应电炉
  1985年,河北衡水市中华渗铝厂要求株洲冶炼厂援建熔炉感应电炉,以解决特种钢冶炼过程中,其他地方无法解决的用渗铝管作吹氧管技术难题。株洲冶炼厂职工技协向顺安、李跃秀、李春划等于1986年7月完成,并一次试车成功。该电炉加工出来的吹氧管,先后在北京特种钢铁公司、大冶钢厂、石家庄钢厂等10多家钢厂炉前使用,其质量达到日本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填补国内冶金工业一项空白。1989年获全国重大技协成果奖。
  第五节 科技体制改革
  一 科研改革
  1978年开始,株洲市电子研究所探索“找米下锅”实现经费自立的新路子。1978~1983年,对外签订科研、技术服务合同共计50多项,创收627万元,此期间,省、市科委派人调查研究,总结市电子、化工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制”的经验。1984年4月12日,省人民政府在株洲市召开科技体制改革现场会,推广株洲市电子所经验。副省长周政、国家科委副主任赵东宛和华东、中南地区8省(区)科委负责人出席会议。1984年5月1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株洲市电子研究所的改革成果,号召在全国推广。此后,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后,株洲市科研体制改革朝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配套的方向发展,至1990年,16家部、省、市属独立科研所,均已面向社会,紧密结合经济建设选题,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责任制;所内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拥有业务技术工作的人事分配权、财物调配权、科研计划决定权和对职工完成任务优劣的奖惩权;在奖金分配方面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论功行赏;扩大课题组(或研究室)的自主权,以课题组进行经济核算,其奖金多少与成果数量、质量、社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有7个所不要国家事业费,实现经费自立。
  1984年7月,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后,一次全部取消事业费。1985年,向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和铁道部物资局贷款103万美元,引进一套印刷电路板生产线和半导体关健设备。通过世界银行贷款,吸收、消化美国GE公司内燃机车电子技术,建立起新的科研——试制——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0多万平方米。1985~1990年,累计自我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发展现代化科研手段,培养、锻炼大批科技人才,1990年该所总收入4500万元,纯收入1000万元,人平年创收6万多元。同改革前的1983年相比,场地面积增长7倍,总收入增长7.5倍,纯收入增长5倍。
  航空航天工业部608研究所于1980~1983年采取对外有偿合同制的形式,研制成功国内第1条面包生产自动线和弹条生产自动线。1984~1990年,以军品研究为核心,以民品开发为两翼,先后为食品、轻纺、煤炭、石油化工、铁道、电子、医药等10多个行业承担60多项大中型科研项目。其中:21项填补国内空白,7项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为社会新增产值2.3亿元,自行解决的事业费达50%,并改善科技人员和职工的福利待遇。该所采用航空发动机作动力,带动经改装的国产氮气压缩机并网成燃压机组,为中原油田共处理伴生气7亿立方米,生产轻烃67718吨,为油田创产值达1.49亿元。
  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从1984年开始,对上级下达的科研课题,由所部与课题组签订合同,对有一定难度的研究课题,实行公开招标;对生产车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对职工实行目标管理;对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其奖金额高出平均水平20~30%。1986~1989年,共签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合同114项,为所内新增收入150多万元,该所研制成功的熔融石英铝土匣钵技术,获国家发明3等奖,转让给国内15家大型瓷厂后,为企业新增产值1464万元,新增利税362万元。1990年,工业产值达1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销售收入30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创利润628万元,较上年增长8.6%;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03万元。
  二 农科教中心
  农科教中心是科技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是融农业、科技、教育为一炉,具有人才培训、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生产服务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机构。
  1989年各县(市)郊区先后进行乡(镇)农科教中心试点,已成立6家。同年12月,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市农科教中心协调小组,主要任务是加强农科教中心的领导,协调各方关系,促进其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