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基础科学、交叉科学与新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6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基础科学、交叉科学与新技术
分类号:
G301
页数:
22
页码:
258-27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交叉科学与新技术的基础科学、交叉科学、新技术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科学技术
新技术
内容
第一节 基础科学
一 钢管矫直全接触辊形曲线参数方程
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余道良于1977年在总结运用投影几何方法计算空间角度、空间尺寸的基础上,把投影几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推广到空间曲线、曲面的计算中,研究出钢管矫直全接触辊形曲线参数方程。通过研究辊形曲线,提出了计算辊形曲线的简便方法,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也能准确计算辊形曲线,并根据参数方程提出了一种自动加工全接触辊形曲线的机构设计原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 “悬索曲线”计算理论及其在林业索道中的应用
1972~1981年,中南林学院单圣涤、李飞云、陈洁余、朱祖楞在大量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悬索曲线”计算理论。该理论以代数函数的计算公式描绘其曲线,从而比抛物线理论计算值更精确,更接近悬链曲线。研究和测试中,创立悬索无量钢计算法基本原理,使计算精度提高,设计范围广扩,为悬索计算理论的研究和悬索工程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在广东乳阳林业局和省内莽山林场架设大跨度、大挠度林业索道成功。实践证实其工作效率高、作业安全、质量好,有利于木材综合利用和林地更新造林。该成果1982年获林业部科技成果2等奖和省科技成果2等奖。
三 人造板工业中压机同时闭合装置的理论与设计及其应用
1980~1983年,中南林学院许芳亭、杨一飞对人造板垫压机同时闭合装置进行理论研究,所撰《人造板工业中压机同时闭合装置的理论与设计》一文,提出理想状态和工艺状态2种同时闭合及实现两种同时闭合状态的杠杆式同时闭合装置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应用该理论,与西北人造板机器厂合作研制生产20台VBY快速同时闭合刨花板压机,后推广应用到EY型快速同时闭合压机。其压机同时闭合装置快速同时闭合时间为6.23秒,同时闭合精度为士0.75毫米,达到西德和日本压机水平。该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四 汽车用全自动控制左、右转弯信号灯及音响器
市二中科技发明组成员高中二年级学生宋瓒,在老师张天如指导下发明。该装置安装在汽车方向盘下方,随盘旋转而自动控制方向灯的信号显示和音响。1989年11月,在成都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金牌。为我省代表团夺得唯一的1块金牌,也是这届展览会上青少年项目被评出的4块金牌之一,并申请发明专利。
第二节 交叉科学
一 系统工程
80年代初,株洲市系统工程研究起步,推广应用随之开展,并逐步深入到经济、科技、社会各个领域。
1981年1月,省政协、民盟湖南省委、省科协邀请钱伟长教授在省会长沙作题为《谈谈系统工程》的报告,株洲市派遣科技人员参加,为市内率先涉足。1982年9月,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联合治理铅烟气方案,由省政府委托省系统工程学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提出3种优化方案。同年,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张宜俊等按照现状调查—评价—分析—防治对策制订的系统工程方法,对市内清水塘区域环境概况、污染源现状及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价,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定量揭示污染后的大气质量、土壤、生物污染状况及人体健康等效应,针对主要环境问题,制定综合防治目标与原则,提出综合防治的基本对策。1984年,中南林学院成立系统工程研究室,由徐国祯等6人承担林业系统工程研究。次年12月,市长远规划办公室完成的《株洲市1986~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系统工程研究》,开拓了系统工程的研究应用,造就培养出一批人才。与此同期,系统工程在水稻规范化栽培中广为应用。
(一)株洲市1986~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系统工程研究
1984年12月~1985年12月,市长远规划办公室承担,省系统工程学会专家咨询组参加咨询,由主要研究人员龙德发、王毓基等组织272人参加,历时1年完成。
该规划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株洲市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结构及功能,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株洲市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雄厚和科技力量较强等5大优势和能源短缺、资金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教育事业与经济技术发展不相适应、“三废”污染严重、新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等6个制约因素及系统结构单一、横向联系松散、状态转移带自发性等主要问题,结合株洲市实际,扬长补短,提出了到2000年把株洲市建成以机械、冶金、化工、建材为主体的重工业基地,综合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物流—商品批零展销—金融信息中心的“两地一中心”的战略模式以及实现这一模式的6个战略转移(即中心城市由较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移;生产系统由初级产品向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转移;管理方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移;经济联系由有限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转移;第三产业开发由交通中心向物流一贸易—信息—金融中心转移;经济建设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移),描绘出振兴株洲市的蓝图。
该规划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手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领导与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级PERT组织过程系统,将社会经济系统看作由5个层次,各有6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模型研制中,建立以价值平衡为中心的区域性宏观平衡控制系统,以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和区域内人民生活水平优化为目标的总体模型。规划模型实行三级优化,使用系统动态学模型对社会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开辟了一条把经济理论与系统工程方法有效结合,应用于中等城市发展规划的新途径。1986年4月,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该规划在国内是一次成功尝试,国际上也颇为鲜见,其研究工作和整个规划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整个工作居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
(二)1986~2000年株洲市科技发展规划系统工程研究
1985年2月~1986年2月,为配合市长远规划办公室编制《株洲市1986~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系统工程研究》,市科委下达任务,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承担,主要研究人员有苏正根、曾明德、游家桂等。该研究采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按时间维、专业维、逻辑维的“三维”结构进行编制。根据总体规划方案和模式,围绕建设“两地一中心”和“六个战略转移”的思想,联系科技发展的瓶颈效应与科技投入产出规律,建立人才预测、科技进步因素、投入产出3个科技数学模型;提出信息、生物、新型材料、能源和综合利用技术等5个优先发展领域和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塑料、陶瓷、烟花爆竹、苎麻纺织、电子、食品、农业、交通运输等12个行业的开发改造及供热、供气、环境保护等重要社会问题的研究作为全市科技发展战略的3大支柱。该规划中的科技诊断报告、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均被编入全市总体规划。1988年,获市科技进步2等奖。
二 标准
1953年,三三一厂等开始引用苏联标准,自此,市内陆续开展标准化工作。
1965年,成立市标准计量管理处,贯彻国家基础标准和标准化方针政策,部分行业开始制订企业标准。1980年5月,标准、计量机构分设,成立市标准管理处,对企业产品标准实行审批和统一编号发布,对新产品鉴定进行标准化审查。1981年7月,下设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1986年,处升格为局。并逐步将全市标准化管理科技人员发展到55人,收藏国内外标准资料33825份,制定与修定企业产品标准379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72项,工农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84.3%,获国优、部优和省优产品696项,优质品数量和产值率均为全省第一,在全国75个质量考核城市评比中居第8位。
(一)GB3611—83标准件冷墩模用硬质合金毛坯
1974年,株洲硬质合金厂黄义章、钟明杨针对YG20合金存在脆性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经对3种钴含量和4种粒度合金的反复试验,研制出加工冷冻模具用的硬质合金YG20C。1981年通过鉴定,并制定出省企业标准(湘Q/YB385—81)。此标准对抗弯强度、硬度、密度和晶粒度作了具体规定,为全国模具加工进入硬质合金化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又于1983年完成国家标准(GB3611—83)的起草,规定了139个品种的标准件冷墩模,扩大了硬质合金的应用范围。用YG20C加工的硬质合金模具,使用寿命比钢模提高200倍以上,质量高于苏联80年代推出的新产品(BK20KC),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二)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标准
1978年,株洲硬质合金厂承担起草任务。1980年,由国家标准局批准发布切削加工用硬质合金分类分组代号(GB2075—80)、切削刀具可转位刀片型号表示规则(GB2076—80)、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圆角半径(GB2077—80)、圆孔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GB2078—80)、无孔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GB2079—80)、沉孔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GB2080—80)、铣削刀具用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GB2081—80)等7个国家标准。198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述标准等效采用ISO标准,并采用国外新技术成果——沉孔可转位刀片,增加偏8度三角形、凸三边形、铣刀用刮光刀等可转位刀片,增订了表面缺陷、粗糙度、刀口平直度、断面组织等技术要求。其中,内切圆半径、转位精度、刀片厚度等指标所规定的公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标准实施后,降低切削加工刀具成本53%,可转位刀片由依赖进口变为自给有余而出口。1983年获国家标准3等奖。
(三)苎麻纱、线、坯布标准
1982年,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为主承担起草任务,主要起草人许符节、吴哓玲、龚珍(沪九厂)等经调查研究,数易其稿,并在10多个苎麻纺织企业试行。当年11月纺织工业部组织审定,于次年1月20日批准发布苎麻纱(FJ522—82)、苎麻线(FJ523—82)、苎麻坯布(FJ524—82)3个标准,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3个标准对苎麻纱、线和坯布和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作了统一规定,促进了全国苎麻纱、线和坯布的生产,扩大了出口贸易。1985年均获纺织工业部标准3等奖。
(四)湘Q/SJ693—85低压化学气相淀积设备企业标准
1982年株洲市渌口无线电厂张家实等起草,1983年5月1日省标准局批准发布(湘Q/SJ693—83),1985年重新修定。此标准规定的片间、片内、批间均匀性等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美国ASM公司样本所规定的指标,相当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国外先进水平。该厂根据标准组织生产低压化学气相淀积设备,1984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获银质奖。1986年该标准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三 计量
50年代初期,商用度量衡检定由市工商科接管。1951年,第三机械工业部国营第三三一厂,组建中央测量室和高温仪表试验室,开展长度、温度2大类计量;株洲铁路工厂建立中心试验室,开展化学计量。1957年,三三一厂增加力学与电学计量,配备大型投影仪、测长仪、光学分度头、干涉显微镜等10多台测量仪器。1958年,在该厂组建厂、站结合的第六区域计量站,负责中南地区几十家军工企业的计量检定。这一时期,株洲机车车辆工厂、株洲电厂、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等企业相继设立计量机构,拓宽了计量领域、促进了计量科研。
60年代,随着国务院《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的实施和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加强计量管理工作的规定》的执行,各级政府计量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1961年5月株洲市、醴陵县被列为省内急建计量机构之列。7月成立市计量管理处,定编15人,由市科委领导;1965年,市标准化工作并入计量管理处,改名为市标准计量管理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计量事业受到影响。
70年代初计量工作复苏。1975年,株洲县建立标准计量管理所,1979年被国家计量局列为全国4个重点县级计量机构之一,当年12月改所为局。
80年代,全市计量事业得到飞跃发展。1980年,市标准、计量机构分设。1985年,改称市计量管理局,1988年,被评为全国实施计量法先进单位。
至1990年.全市共有市、县两级政府计量管理机构7个,管理人员150人;部门、企事业单位计量管理机构426个,专(兼)职管理人员835人;法定检定机构8个,检定人员81人;授权检定机构88个,检定员385人;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检定机构136个,检定员1088人;社会计量监督站484个,义务计量监督员1041人。可从事长度、力学、温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化学、光学八大类计量。共有22项计量科技成果获奖,12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刊登。
(一)工业计量
1961年后,市计量管理处指定湘江机器厂、田心机车车辆工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冶炼厂、株洲汽车齿轮厂、株洲市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计量机构,代行长度、力学、温度、电磁方面的检定,实施工业计量管理工作。1973年,根据全国军民计量会议精神,中南地区成立4个计量测试协作组,株洲市为设组地之一。1976年6月,成立由45个单位55名计量技术人员组成的市计量交流队,分长度、热工、力学、电学、水表5个小分队,集中攻关或义务检修。1977年,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的贯彻和“质量月”活动的开展,进行计量器具普检普修。1980年,市计量管理处按《全国厂矿计量管理法》的规定,在全市开展查计量机构和人员、查计量标准建立和量值传递、查计量器具的归口统一管理、查计量规章制度、查计量在生产的作用的“五查”整顿活动,并召开厂矿计量工作会议。1982年,市政府以(82)114号文件批转市科委、市经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厂矿计量工作的报告》。同年12月,市科委和市经委联合召开全市厂矿计量工会会议。翌年,市计量管理处对列入全省整顿重点的23家企业进行“五查”验收。1983~1984年,市内大中型骨干企业率先加强企业计量基础工作,申请能源计量验收和计量工作定级、升级。1985年9月,株洲冶炼厂获全省第1家(全国第二家)一级计量单位。1987年8月,经市计量管理局组织对市内122家计量定级企业抽样调查,编写出《企业计量工作效益事例汇编》。其中,50家企业(中央在株大型企业9家、省属企业2家,市属企业25家,其他企业14家)计量定级共创效益953.35万元,平均每个企业年计量获益20万元。1988年全市已有计量定级企业262家,1990年增至487家,其中一级有株洲冶炼厂、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重汽集团公司株洲齿轮厂、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车辆厂、湘江氮肥厂、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8家。
(二)商业计量
1956年商业公私合营后,“秤平提满尺码足”被作为商业新风而提倡。1961年市计量处颁发计量管理办法,并逐步对商业计量进行正规管理。1979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一商局、二商局、轻工业局、标准计量处、供销合作社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我市商业计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市商业、供销、粮食、计量部门联合制定《株洲市商业、供销、粮食系统计量管理实施办法》。1981年,市计量处为落实市人民代表大会685号提案,对肉食、副食、蔬菜、综合等商业部门在用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同年5月,市财贸办和市科委批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计量处《关于加强商业部门计量管理工作的通知》。随后,成立市肉食、蔬菜、粮食、供销、医疗器械等6个行业计量站;市供销社开展系统内商业计量检查;市副食品公司推行“一人一秤,专管专用”;市粮食系统推广株洲县直属粮站“五勤”(勤检空秤、勤校砝码、勤检查零部件、勤保养、勤清洗)、“八有”(有领导分管、有专职计量员、有管理制度、有档案记录、有公平秤、有意见簿、有较高的合格率、有奖惩制度)的管理经验。6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度量衡器管理的公告》。12月,市财贸办、市科委联合召开商业计量工作会议,表彰38家商业计量先进单位。1985年,市物价、计量、工商部门在东区开展“物价、计量信得过”(简称“双信”)竞赛活动试点,后在全市铺开。1986年,计量部门对37万多台(件)商贸计量器具执行首轮强检。1987年,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物价、计量信得过活动的通知》。1988年,全市有134家商店获市、县政府颁发的“双信”红牌。1990年,“双信”单位增至166家。其中,被评为全省“双信”十佳单位之一的株洲百货大楼连续4年保持红牌,年营业额和利润分别以41.08%和8.58%的比例递增。该店和市董家塅药店、株洲县南江副食品商店、醴陵中心粮店、茶陵县振兴商店被评为株洲市1990年度“双信”最佳单位,获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三)计量单位制度
1950年,整顿粮行,粮食计量改容量单位石、斗、升为担、斤1962年,市政府颁发《废除16两旧制改10两为一斤的市制的布告》,规定除称药用戥秤外一律采用十进制。1978年9月,改革中医用药处方计量单位,废除两、钱,采用克、毫克、升、毫升。1984年5月,市政府召开全市计量工作会议,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翌年8月,又以113号文件批转市计量处《关于我市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报告》。1987年市政府发布《关于改革市制计量单位制度,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布告》,翌年又发布《关于在商业流通领域强制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布告》。与此同期,市计量局采取“调查测算、组织制修、供货更换、检查督促”的办法,对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堵源截流,进行彻底清查和改制。到1989年,全市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公文、统计报表和新编教材、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交换票证、商品标签均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同年5月,市政府批转市计量局《关于对我市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意见》的通告,随文下发《检查验收评分表》,分两期培训检查验收骨干112人,由市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检查验收领导小组组织对9个县(市)、区和620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检查评分,均上线合格。1990年8月,通过省级验收,名列全省前茅。
(四)计量器具
1986年实施《计量法》,对全市“两标”(即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四强”(即列入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同年,省计量管理局选定在株洲市进行“两标”考核试点,并在株洲市召开全省强制检定工作现场会。同期,市计量局通过调查,摸清全市拥有各类强检工作计量器具41项71种共计38.9089万台(件);发布全市第一批强制检定器具目录计24项55种;成立市计量测试研究所和度量衡检定所,并利用36项全市最高计量标准和35项其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依法开展长度、温度、力学、电磁、理化5大类32项157种计量器具的检定。1987年,该两所按照国家强制检定管理法规,编制强检计划和执行方案,发放各类强检证、册,布设强检网点。同年,市计量管理局制定《强制检定1987年实施计划和三年总体规划》,省计量局转发各地、州、市计量部门参照。1988年,市、县两级计量部门,开展强制检定项目18项34种;授权66个单位承担18项25种强检任务,使强检能力扩展为23项45种(含同项异点),项目覆盖率达95.8%,种类覆盖率达97.8%。全市有222台(套)社会公用计量器具和490台(套)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器具均经考核发证,行使合法量传。1990年,市计量局发出《关于加强对计量器具依法管理的通知》,并颁发“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19个、“计量器具修理许可证”10个,使强制检定逐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五)计量执法
198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开始实施。当年10月,市政府召开实施《计量法》动员大会。市、县政府计量部门增设法制科(股、室),1986~1988年,全市组织较大规模的市场计量检查574次,执行行政处罚410起,调解计量纠纷46起,执行仲裁检定43次,没收和销毁不合格计量器具3757台(件)。1988年6月,市政府发出《关于在株洲市开展对计量法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的通知》,并成立领导小组。全市抽调267人,组成34个检查组,分级分层抽查市县机关、新闻单位、主管部门、工厂、商店、医院、集市、个体工商户等1667个单位。8月,经省实施计量法检查团湘北分团按组织领导、执行情况、行政执法3个方面的34个计分小项量化考核,居全省之首。10月,经国家实施计量法检查团中南分团复查,抽查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标准器考核、强制检定、执法监督5个方面,均获满分。1988年,经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局、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各大区检查团评议,株洲市获“全国实施计量法先进市”称号,并由国家奖给“中国计量监督”双排座汽车一辆。同时,株洲县被评为全国表扬单位。翌年3月,株洲市和株洲县、攸县被评为全省实施计量法的先进市、县,株洲市计量测试所和度量衡检定所被评为全省先进法定机构。
(六)计量科研
1.ZZF—5310型电涡流式位移振幅测量仪
1975~1976年,由三机部六○八所、六二四所、浙江大学和杭州自动化仪器厂共同研制成功。该测量仪运用电涡流原理设计.性能稳定,用于测量航空发动机、电动机、汽轮机等旋转轴的径向振幅、轴向移位,达到国外同类仪器先进水平,为航空工业及民用机械工业提供新测试仪器,填补国内非接触测试仪表的一项空白。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比例堰式流量测量装置
1980年2月~1982年7月,由中南矿治学院、株洲冶炼厂刘元杨、王耀文、曾祥熹、葛仁雄共同研制成功。此装置的特点是:越堰液体流量与堰上液位之间成线性比例关系,便于装置信号的测量、转换、显示与积累。主要用于明渠输送液体(易结晶溶液、酸碱溶液、工业用水及污水等)流量测量。1981年6月,首次在国内湿法炼锌过程中试用,解决了易结晶的硫酸锌溶液计量的难题。后经选矿、冶金、医药、环保、化肥等行业使用,对于加强企业经济核算,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成果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4等奖。
3.JK—8241轴承齿轮故障分析仪
1982~1983年,航空工业部第六○八研究所唐德尧、沈振声、郝玉珍等研制成功。该仪器应用先进的“IFO”及“共振解调”原理,可有效地抑制振动讯号中的正常讯号,提取轴承、齿轮等传动部件的故障引发的微冲出讯息,通过谐振、放大、检波而后进行频率分析,并能给出清晰的IFO分析谱图,凭谱线可鉴别有无故障及故障大小。该诊断技术的研究,发现了国内外有关用共振解原理进行故障诊断理论及其公式的某些错误,并在振动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推出故障谱计算简化公式,提出“多个同类故障的归类诊断准则”等分析理论,对于分析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1984年获航空工业部科技成果2等奖。
四 分析测试
(一)火花塞热值测定方法及其专用设备的研究
1976年,株洲火花塞厂、湖南大学杨思九、江国珍、刘洪硕等完成。其特点是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重复精度高,在标准工况下可对现有各种火花塞热值进行测定,填补国内空白。获1981年市科技成果1等奖、1982年省科技成果2等奖。
(二)钨化学分析法
1980年,株洲硬质合金厂、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刘庭柱、王水法、汤锡伍等进行钨化学方法研究,制定出对铅、镉、铋、锡、锑、砷、铁、钴、镍、铜、硅、钙、镁、钠、钾、钛、钒、铬、钼、硫、磷、氧、氮、碳、锰、铝、氯化残渣、灼烧失量等30个分析方法,其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已达到国际水平,是国内第一部钨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三)锻件瞬时温度测定技术及装置
1984年机械工业部下达项目,由湖南大学乔明俊和市拖拉机配件厂沈学鹏、何忠明等研制成功。在研制中,采用0.5毫米铠装微细热电偶经多次试验,积累了1.609万个数据,探索出电偶丝预热与被测温度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及锻件表面温度值与真实温度之间函数关系数学模型,确保测温时间在6~8秒内。该成果广泛应用于锻、轧、铸、热冲压、热处理和焊接工艺中,用作测量产品加工的瞬时温度。1985年,获全国发明学会铜牌奖和国家发明专利。1986年,由何忠明完成DW—1型数显锻件测温仪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北京红星计算机厂完成该测温仪的电子数显部分,于当年获交通部科技进步3等奖。
(四)精铟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制订(GB8221·1~8221·7—87)
1985年4月~1986年12月,由株洲冶炼厂张丽萍、章执中、萧永球等共同完成。该方法测试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度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1989年获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4等奖。
五 气象
民国31年1月,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在茶陵县筹建测候所,开始用近代科学技术观测气象,并将当地的观测资料逐日电告中央气象局。民国33年6月,日军侵入茶陵县,测候所被迫停办。
1954年5月1日,市南区月形山水文气象站开始气象记录,每日4次定时观测,主要项目有温度、湿度、气压、降水、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蒸发、风等要素。1956年3月下旬,醴陵县开始进行早、晚稻物候观测。1958年,各县气象站使用14时地面天气实况图与14时气压、气温、绝对湿度三要素曲线图和验证农谚,开展单站短期补充订正天气预报,即采用收听大台形势加看天的方法,制作未来1~3天的短期天气预报,并制作出近百个不同时效的预报工具方法和模式。其中,以暴雨、寒潮、大风、冰冻等灾害天气及春季低温、夏秋洪涝、干旱为主要研究对象。1959年后,茶陵县、醴陵县气象站分别向长沙、广州民航和军用机场拍发固定(或预约)航空天气报和危险天气报。
1965年1月,醴陵县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工作并入湘潭地区农业气象试验站。
1974年1月,成立株洲气象局并建立市气象台,开展大台预报业务及大台预报模式科研。1975~1976年,先后编写出《湘潭、株洲地区军事气候志》和《醴陵气候》;省气象局、湘潭地区气象局在醴陵县气象站进行预报改革试点,建立单站的“资群结合”、“点面结合”、“地县结合”的模式和4~8月一整套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模式。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在攸县、茶陵县、醴陵县、株洲县开始用“三七”高炮进行人工催化降雨试验,平均降雨催化率在92%以上。1982年6月,醴陵县首次开展全县早稻气象产量预报(试报)。1983年,编写出《株洲地区冬季气候概况》。
1984年,市气象局预报科采用“PPM”与“MOS”法相结合的市、县暴雨预报研究,预报出1984年5月31日全区有暴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省气象局给予集体立大功一次奖励。1985年11月,由省气象局确定醴陵气象局为农业气象三级站并列入全国农业气象情报网点。同年,编写出《株洲气候》,并开始气象事业有偿服务,年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2000~3000万元。其中,1985年春季低温预报效益达700万元,获1986年国家气象局服务优秀奖。1986年,完成《株洲市气象事业诊断报告》的编写;市气象局吴国良、朱泽祥等与市环保科研所等单位协作,开展清水塘地区大气污染气象考察专题研究。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基本掌握该地区的地面风场、低空风和逆温生消规律及大气环流形势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于该地区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省环保系统1988年度科技进步3等奖。这一期间,市气象局观测站扩建为国家基准气候站,气象通讯装备有一较大发展。市气象局预报科配备APPLE—11型微机,1986年和1988年分别在市区和醴陵市建立城市灾害性天气警报系统。1987年,开展全市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研究,其准确率高于省气象局规定的指标。
至1990年,全市共有气象科技人员114人,其中工程师34人,助理工程师42人。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有5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篇在全国学术交流会上宣读。
(一)利用单站低压、高温、高湿的异常反应与天气形势结合预报单站暴雨
1977年,市气象台孙捷在总结单站气象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大气环流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路指导下,利用单站出现低压、高温、高湿的异常反应与天气形势结合寻找指标,制作预报单站暴雨的工具,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获1978年省气象系统科学大会奖。
(二)株洲市市县讯号配套与“PPM”法相结合的暴雨预报方法研究
1984年,市气象局天气预报科周益辉、李少初,采用市县讯号配套与PPM法相结合的技术预报暴雨,获得成功。其关键技术是:用天气形势确定市区1~3天内有无大雨以上过程;用湿有效能量空间分布确定24小时内有无大雨以上过程;用湿有效能量指标是否达到一定数量确定市区24小时内有无暴雨;计算关键区地转涡度、实测风涡度及其差值,确定上游有无涡度及上升运动区;从金佛山、衡山等站风场确定近地面层有无辐合的存在,配合运用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告产品的指标对暴雨的可能进行消空。该成果1984年获省气象局科技成果3等奖。
(三)“PPM”与“MOS”法相结合的预报方法研究和试作株洲六月最高气温预报
1985年,市气象局鞠桂华、周益辉采用天气气候统计和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预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方模式。同时,采用预报日观测到的最高气温加24小时变温修正的办法试作最高气温预报,变温修正值先用7年3个因子(历史资料)的270个样本进行统计,求出“PPM”方程各项系统。并用1984年6月日本模式、国内B模式资料代入“PPM”方程,即为“PPM”方程的预报值;系数略作修正即得“MOS”预报方程。既将天气图分析预报值和数值预报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将日本模式和B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结果,比经验预报的准确率提高13.3%,比气候概率预报准确率提高6.4%。该成果1985年获省气象局科技进步4等奖。
第三节 新技术
一 计算机技术
1971年,市无线电四厂根据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下达的项目,研制出直接数字控制计算机(DDC),是全省最早研制的计算机。该机为市合成氨厂64路巡回检测控制、实现合成氨最优工艺条件的自控设备,1974年底进行现场调试,最长无故障运行时间达320小时。同年,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廖必强等根据生产需要研制数控氧炔切割机,1976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是铁道部和湖南省最早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切割机。1975年7月,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沈国崇、缪根欣主编株洲市第一本涉及计算机技术的刊物《数控技术通讯》。同年9月,湘江机器厂配置电子计算机DJS—6,主要用于发动机强度、性能计算。1977年,市电子研究所将计算机用于仪器P09型计算时畴测频仪的研制,并从事微电脑开发。1979年,608研究所开始大型工程软件系统“航空燃气涡轮机辅助设计系统GTCAD”的开发;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夏寅等开发了计算机试验数据线分析系统。1981年,市电子研究所创办、周继武、乔焱熙编辑《微型电脑》杂志。同年,该所开始研制“CMC—80双板微型电脑,1982年小批量生产并推广。1983年,市电子研究所乔焱熙、吴建成等编辑出国内第一本微型计算机文献检索刊物《微型电脑应用文摘》。1984年,株洲市被列为全国微型计算机推广应用试点市,市政府成立微电脑应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年,株洲洗煤厂张鸿宾等开始开发应用微型机局部网络。1985~1988年,湘江氮肥厂、株洲电力机车厂、中国工商银行株洲市支行等,相继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全市并拥有各类型计算机798台,其中中小型机15台,微型机599台,袖珍机和单板机184台。计算机技术人员发展到402人(内含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143人),其中硬件技术人员141人,软件人员261人。设立计算室、站、中心共61个。计算机开发应用获奖科研项目22项。微电脑推广应用的领域已扩展到机械、矿山、冶金、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建材、建筑、交通运输、金融、水利水电、气象、医卫、食品加工、陶瓷、轻工、军工、教育、农业、林业等部门和行业。
(一)计算机研制
1981年,市电子研究所通过科技情报调研,决定研制CMC—80双板微型电脑。由黄秦设计,朱春莲、罗贤成、刘祥玲、刘正良等参加。1982年投产,后推广到29个省、市、自治区。截至1986年底,共生产3850台,产值1317.3万元,利润264.1万元。该机与国内同类型机相比,具有接口丰富、软件功能强、使用方便、适于工业控制应用等优点。1984年,获全国微机应用成果展览交流会2等奖。
(二)软件开发
1.航空燃气涡轮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GTCAD) 1979年10月航空工业部下达研制任务,由608研究所赵玉琦、萧宏恩、詹延宏等承担,1984年6月完成。该系统由14个系统模块、约3万条FORTRAN程序语句组成。是涉及几何造型、气动设计、强度分析、传热计算、图显处理等多种学科的大型工程软件系统。1984年获航空工业部科技成果2等奖,1986年获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展出项目3等奖。
2.编组站调度信息处理系统 由广州铁路局科技处下达课题,1983年4月株洲北站电子计算机室与广州铁路局和长沙分局电子计算机所共同开发,由李亮高、鹿海涛、张恩彦等9人承担。程序用BASIC语言编写,在IBM—8000S计算机上运行。主要功能有列车确报自动收发、翻译、打印等6项。该软件于1985年10月进行可行性试验,同年12月正式使用,节约了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计划质量,减少人工差错,获得好的经济效益。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三)推广应用
1.P09型计算时畴测频仪 1977年电子工业部科技局和省电子局下达任务,由市电子研究所姚最良、黄友文、彭运能等在1979年末完成。这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技术相结合的高精度仪器,基本功能是测量频率、周期和频率标准稳定度等物理量,测量精度可达1毫微(10-9)秒,分辩率为0.1毫微秒;用于石英晶振和原子钟等的频率标准的稳定度对比测量,精度可达5微微(10-12)秒。该仪器为国防工程及精密守时系统提供了一种具有70年代水平的测量仪器。1979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2等奖。
2.弹条自动成型机 由市科委下达任务,608研究所、株洲桥梁厂邢克华、张光南、陈秀松等于1981年4月~1984年6月研制成功。该机生产A型、B型弹条,实现从落料、加热到成型全过程自动控制,每7秒钟生产一条弹条,班产3200件。在技术上的创新是:用电阻接触加热代替箱式电炉加热,使产品氧化脱碳少,节省能源,解决了成炉耗料报废问题;找出了快速加热的电流与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使产品具有明显的变形强化效果;提供三工位自动加热送料机,采用高铝陶瓷镶嵌的铜导轨,有效地解决加热电流和导轨磁化问题;用五工步穿心棒一次定位成型机,解决弹条压痕,擦伤的质量问题并使拉细问题有所改善;采用预紧式翻转托料架.解决弹条弯制过程的窜料,保证产品的对称性、一致性,使弹条外形美观;采用微处理机检测送料机和成型机的工步信号.按照规定的逻辑关系通过液压系统,协调送料机与成型机的工作,使其运行可靠,且能自动保护。1986年获市科技进步1等奖,1987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3等奖。
3.微电脑的推广应用 1984年初,由省、市人民政府下达,市微电脑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蒋道生、黄文英、陈善勋等于1987年完成。在推广中,注意选择机型,首先从单板机入手,逐渐扩大系统机的数量。在应用领域方面,选择以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为主体,以企业管理、机关事务管理为两翼;从简单控制到群体控制;从单项管理到网络管理;从工业到农业、金融、财贸、机关、学校、建材、土建、铁路等。1984年初全市仅有微电脑59台,至1985年底发展到627台。据对35个推广项目的统计.共获利税1167.7万元。1985年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财政部、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联合行文,将株洲市列为全国推广应用微电脑的4个试点城市之一。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二 远红外线加热与干燥技术
1976年7月,市科技局从上海引进该技术。同年8月,市科技局、市三电办在市焊接器材厂试点,用碳化硅板做辐射元件,用于电焊条烘干,取得成功,节电40%以上。1977年,市食品厂用氧化镁管涂远红外线涂料做辐射元件,制成远红外线饼于烘干炉,1978年获全省科学大会奖。同年,市雷打石瓷厂试制成功硅系、锆系远红外线辐射元件,填补省内空白,1979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市科技局组织市远红外线技术推广队,负责全市推广远红外线加热与干燥技术的技术指导。1978年,市床单厂赵松岩、张林昌试制成功蒸气远红外线烘干机,用于烘干床单,效果很好,获1979年市科技成果奖。随后,全市先后将远红外线加热与干燥技术应用于电机、焊条、矽钢片、纸箱、皮革、塑料、电池、油漆、纺织、印刷、食品、化工、铸造、热处理、油菜籽、稻谷等方面的烘干,均取得良好效果,省时、节电、保质,全市年节电306万千瓦/小时,获1980年省科学技术推广1等奖。并有8个单项成果获省市科技成果奖。
(一)硅系、锆系远红外线辐射元件
1977年3月市科委下达任务,由市雷打石瓷厂叶玮明、蔡日凡承担,于同年5月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填补省内空白。硅系远红外元件是以碳化硅为主要原料制造基体、锆系远红外元件是以锆英砂为主要原料制造基体,远红外线涂层采用复合烧结法与基体经1350C高温一起烧成。元件主要形状有板状和管状2种。硅系、锆系远红外线元件适用于对各种树脂、塑料、粘结剂、食品、纤维制品、印刷、染纺织品、印刷油墨、橡胶、粉末制品、有机化工产品的干燥以及金属加工的加热、硬化、热处理等,特别适用于对各种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含水物质的加热与干燥。用硅系、锆系远红外线加热辐射元件取代近红外线干燥、电热干燥,其经济效果为:节约用电30~70%;干燥速度快,减少1/3或1/2的干燥时间;干燥质量好;减轻劳动强度。该项目获1979年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二)HNL—35型远红外线热处理炉
HNL—35型热处理炉为国内首创。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李兴华、吴益德于1978年3月研制成功,用于熔化铝合金,最高炉温900℃,与同类型电阻炉相比具有升温快、熔化时间短(由过去的5小时减少到2小时50分)、产品质量好、耗电少(电功率由原来的26千瓦降到15千瓦)、体积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修方便等特点。1979年10月通过部级技术鉴定,1979年获省科技成果3等奖,1980年获国防工业科技成果3等奖。1987年李兴华被航空航天工业部首批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三)远红外线纸箱烘干机
1979年,由中国包装进出口公司株洲包装厂丁桂云、杨建凡、周玉祥研制成功。该机解决了瓦楞纸箱在生产过程中干燥不均匀、外干里不干的问题,增强纸箱抗压能力,30×50的纸箱每只能承受400公斤压力;节约用电,中等纸箱耗电每只由0.2千瓦/小时降到0.055千瓦/小时,节电72%。1979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