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
分类号: R2-031
页数: 2
页码: 251-25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科学技术的医药卫生科技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科学技术 中医

内容

中医医疗技术源远流长。醴陵廖庆太著《喉科症治便览》,李继光撰写《苦口良药》,黄朝坊撰《金匮启锁》,攸县蔡贻绩撰《医学四要》,为全市中医发展的先导。醴陵张紫赓5代家传医术,治疗骨关节损伤者,十全八九。民国18年,文斐、丁大连等将光绪末年创办的醴陵县医药局改为同仁医院(醴陵市中医院前身),开展中医治疗常见病的研究。同期,攸县西医龙伯怪亦对《内经》、《本草》等书作系统研究,以求中西医汇参,但未能如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中医实行保护和发展方针,民间单方、验方不断发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技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56年,市中医院搜集民间单方验方,整理成《单方验方集》,分上下2册,供临床运用。1959年,攸县龙毓莹整理出《现本草书录》、《黄帝内经概论》、《黄帝内经集解》。同年,醴陵市中医院张恒泉以外用家传秘方“熊冰散”,内服药随症化裁,治愈咽喉白喉、喉气管白喉经验在全省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上交流,被授予2等奖。1961年,株洲电力机车工厂职工医院程国俊在省内率先开展中国时间医学,子午流注指算新法的研究,并对子午流注的推算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配合以及五运六气的运用,作了具体的论述。1968年,市内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班,为全市开展中西医结合奠定了基础。市中医院杨升三于1970~1973年编著《中医妇科要诀》。分章分节介绍有关经、带、胎、产、杂病等常见症的辩证施治;1988年编著《深山妇科述要》依古创新,对妇科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有独到之处。与此同期,醴陵中医院张阁英用盐酸呋喃硫胺注射长强穴,治疗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直肠脱垂,治愈率达100%;市中医院易飞鸾运用马英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疾病,疗效明显,为中医药治疗急症开拓了新的途径。
  至1990年,全市中医、中西医结合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重要论文186篇,出版著作7部。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