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医药卫生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6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医药卫生科技
分类号: R194
页数: 9
页码: 249-25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科学技术的医药卫生科技的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卫生防疫与职业病防治、医药技术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科学技术 医药卫生

内容

第一节 西医
  一 临床医药学
  1972~1974年,田心机厂职工医院与湖南医学院附一医院骨科共同研制小腿延长固定器,并将小腿延长手术用于临床,获得成功,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1984年3月,市一医院建立全市第1个医学细胞遗传室,开始检验各类染色体,进行遗传学研究。次年7月,该室谷军辉等分析病人临床表现,发现国内首例环状13号染色体核型,填补国内异常染色体病例新核型。所撰《一例13号环状染色体病例报告》一文,载于《遗传与疾病杂志》1987年第2期。1987年7月,谷军辉、楚春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技术,常规制片,经过CTG、ag—NOR显带,镜下发现二例异常染色体核型。同年11月13日,经湖南医科大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召开的第二次研讨会鉴定,认定属世界首次报告。为临床细胞遗传学的诊断治疗、优生优育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至1990年,共检验各类染色体标本958例,发现异常染色体53例。
  1979~1984年,市一医院萧湘鄂潜心研究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手术方法的改进,获得成功。经37例临床试用,效果良好。其关键技术是:切除前列腺后在尿道内留置导尿管作牵引以暴露窝口,于导尿管两旁作“8”字缝合止血与缩窄窝口。与旧术式相比窝口暴露好,止血可靠,出血量减少,手术安全性增加,术后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达到国内较好水平。获1984年市科技成果2等奖、省卫生厅科技成果4等奖,1985年省科技进步4等奖。
  1985年,萧湘鄂根据10年临床实践中诊治35例膀胱颈挛缩症的完整资料,较系统地探讨该症的发病原因。在《膀胱颈挛缩症——附35例报告》中,在国内首次提出“本症实际上是多种原因作用于膀胱颈引起的一种后果”。并就该病的命名提出见解,从诊断和治疗上作了有益探索,获1986年市科技进步4等奖。萧所发明的双腔膀胱造瘘管和原位肾盂造瘘管,被中国专利局授于专利权。
  1987年,市一医院黄亚特自行设计筒形肛门镜,用作耻骨上膀胱取石手术,对直径3厘米以内结石有显效,具有手术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经临床17例实践,明显优于切开取石。所写《采用筒形肛门镜耻骨上膀胱取石术》,载于《湖南医学杂志》1987年第2期。黄亚特发明的双腔猪尾T型导管用于肾造瘘和肝胆手术引流.被中国专利局授于专利权。
  1961~198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67医院先后收治各类烧伤病451例,治愈率94%。其中重度烧伤治愈率65%。杨国奇等抢救1例烧伤面积91%,其中3度71%的严重病人,在同种异体皮没有来源的情况下,采用分次切痂,人工皮覆盖进行抢救,获得成功。杨中奇等研制出乌桕叶酒精浸出液,保护创面效果良好,1985年获广州军区科技成果4等奖。
  1984年,市一医院陈祖德研究治疗面部色痣新方法——贯穿缝扎术,获得成功,该研究根据结扎阻断组织供血引起局部无菌性坏死脱落的原理,将贯穿缝扎术应用于面颈部色痣治疗,经164例临床应用,均获得满意效果。专家鉴定认为,该方法具有科学性,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美容效果好,有实用价值,适合于各级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国内外文献资料未见类似报道,达省内先进水平。
  二 诊疗技术
  1978年,市科技局、卫生局组织有关高年资X线专业人才编写《X线诊断学》一书,成书16万字,省内外发行。尔后,市中医院王肇炽利用旧式国产200毫安X线诊断机开展胃双重造影研究。经734例观察和同行专家鉴定,该机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满意,胃小区显示率从2%提高到54%,方法易于推广,国内未见同类报道,有推广价值。获1979年省科技成果4等奖。
  1986年,市一医院萧湘鄂,根据经皮肾穿刺造影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穿刺点这一难题,研制成功经皮肾穿刺点定位器。该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适合于经皮肾穿刺点的水平定位,属国内首创。1986年,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所发明的经皮肾穿刺造影定位技术及其附件获全国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奖。萧湘鄂被《中国当代发明家辞典》第1卷选介。
  1987年,市一医院黄亚特根据男性静力性逆行造影,尿道充盈不满意,后尿道解剖显影差,用阴茎夹病人疼痛,损伤阴茎的问题,对34例病人研究,研制出简易自动男性动力性逆行道造影技术装置,提高了造影质量,尿道损伤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获1987年省卫生厅科技进步4等奖,1988年全国第二届“星火杯”创造发明3等奖。黄亚特被《中国当代发明家辞典》第2卷选介。
  第二节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
  中医医疗技术源远流长。醴陵廖庆太著《喉科症治便览》,李继光撰写《苦口良药》,黄朝坊撰《金匮启锁》,攸县蔡贻绩撰《医学四要》,为全市中医发展的先导。醴陵张紫赓5代家传医术,治疗骨关节损伤者,十全八九。民国18年,文斐、丁大连等将光绪末年创办的醴陵县医药局改为同仁医院(醴陵市中医院前身),开展中医治疗常见病的研究。同期,攸县西医龙伯怪亦对《内经》、《本草》等书作系统研究,以求中西医汇参,但未能如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中医实行保护和发展方针,民间单方、验方不断发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技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56年,市中医院搜集民间单方验方,整理成《单方验方集》,分上下2册,供临床运用。1959年,攸县龙毓莹整理出《现本草书录》、《黄帝内经概论》、《黄帝内经集解》。同年,醴陵市中医院张恒泉以外用家传秘方“熊冰散”,内服药随症化裁,治愈咽喉白喉、喉气管白喉经验在全省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上交流,被授予2等奖。1961年,株洲电力机车工厂职工医院程国俊在省内率先开展中国时间医学,子午流注指算新法的研究,并对子午流注的推算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配合以及五运六气的运用,作了具体的论述。1968年,市内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班,为全市开展中西医结合奠定了基础。市中医院杨升三于1970~1973年编著《中医妇科要诀》。分章分节介绍有关经、带、胎、产、杂病等常见症的辩证施治;1988年编著《深山妇科述要》依古创新,对妇科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有独到之处。与此同期,醴陵中医院张阁英用盐酸呋喃硫胺注射长强穴,治疗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直肠脱垂,治愈率达100%;市中医院易飞鸾运用马英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疾病,疗效明显,为中医药治疗急症开拓了新的途径。
  至1990年,全市中医、中西医结合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重要论文186篇,出版著作7部。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职业病防治
  一 卫生防疫
  民国期间,由于政府不重视疫病防治,缺医少药,以致天花、霍乱等传染性疫病连年暴发流行。民国34年,酃县、茶陵县疟疾流行,发病率达69~88%。次年,霍乱流行,株洲镇至百井冲10公里范围内,家家有病人,陈家塘发病32人,死亡29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市开始组建防疫机构同步开展科研调查。1952年,市卫生防疫站组织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扩大种痘运动。1953年,鼠疫、天花绝迹。尔后,在积极防病治病的同时,围绕传染病、地方病、麻风病、及其他多发病和食品卫生、医学昆虫等学科开展系列科研。1961年,株洲冶炼厂发生误将氯化钡当食用碱的食品中毒事故,患者得到及时处理和抢救。1962年,市卫生防疫站文惠芬、罗国荣、江雪珍等针对2例疑似报告和1例疫情报告,在龙头铺公社、荷花公社采集老鼠、家畜标本782件,用血清学方法确定钩端螺旋体病疫源地。1965年,该站试用麻疹减毒活疫苗,疫情大幅度下降。197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1978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全市基本消灭疟疾。同年,推行计划免疫,保持麻苗效果,提高有效接种,发病得以控制。1981年开始,先后进行并完成全国除四害科研协作组下达的医学昆虫和动物的种群、密度、抗性、传病关系4项科研调查,在省内首次新发现传播疾病的蝇类4种、蚊虫4种。并逐步改麻风病防治封闭式治疗为联合化疗,治愈率提高到90%以上。1984~1986年,茶陵县第一条计划免疫冷链线试点成功,推广后全市实现冷链运转。1988年,株洲市经省考核,达到国家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计划免疫审评标准。卡介苗、麻诊、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四苗接种覆盖率达88.99%,相应的传染病得以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发病率显著下降,人口死因构成发生变化,传染病死因退居各类死亡原因第9位,人平寿命提高到70.18岁。
  至1990年,全市预防医学网络形成。卫生防疫、麻风病诊治专业机构发展到28个,科技人员915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201人,配备监督、监测科研设备1000余台(件),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9项,参加部级科研项目获奖3项,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93篇。
  1975~1977年,市卫生防疫站检验组开展工业废碴中砷测定方法的研究。经大量实验,从7种方法中研制筛选出“DDC—A9比色法”为最佳方法,被纳入全国统一检验方法,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1980年,市卫生防疫站郦俊良利用钴络离子的稳定性,使钴与5—Br—PADAD的紫红色化合物产生退色反应,从而间接测定微量氰化物,其主要指标:灵敏度∑=2.27×104,精密度cV=5.82%,准确度89.50%,在国内首次研制用5—Br—PADAD法替代吡啶联苯法测定微量氰化物获得成功。1980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1984年,市卫生防疫站郦俊良、罗国荣、中国科技大学魏复盛合作用向红菲罗啉作显色剂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含量砷,为国内砷的测定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同年,获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成果3等奖。
  二 职业病防治
  50年代初,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科研起步,并逐步发展。1953年,三三一厂开展电镀工人洗鼻。1955年,市卫生防疫站在田心机厂喷漆车间用蒸汽法进行苯测定。1959年,开展矽肺照片、诊断防治。1960~1964年,用简陋的设备进行游离二氧化硅和粉尘浓度及大气污染、工业废渣的测定。并开展尘肺、职业中毒检查和铅、苯、一氧化碳等专题调查。叶杨和主编《劳动卫生专辑资料汇编》、《工厂车间保健手册》发到厂矿车间。1965年,成立市第一届尘肺诊断小组,叶杨和诊断发现国内首例石膏尘肺。1969年,首次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法分析毒物。
  1975年,成立市职业病防治院(1981年更名为市职业病防治所)。该院黎畅一、郭定求等开展县属以上200家企业、3000名有毒有害作业工人的劳动卫生学调查。1978~1987年,市职防所开展聚氯乙稀、黄磷作业危害及尘肺职业病的调查,并相继开展氟、锰、苯的氨基化合物普查和市辖5县(市)农村22万余人的农业劳动卫生学调查,查明农村生产性农药中毒率仅1.62%。1988~1989年,参加首次全国性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摸清全市尘肺分布及发病率和发病规律,为制订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获省尘肺流行病学调查1等奖,并通过卫生部验收。
  (一)劳动卫生学调查
  1963年,市卫生防疫站叶杨和、罗国荣对市区卫生污水过江灌溉菜土和湘江机器厂污水灌溉稻田带来的寄生虫卵感染和稻田皮炎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研究,叶杨和撰写的《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蠕虫卵污染的调查》一文,在省市学术会和中南五省武汉学术会上宣读,并在《中华卫生》杂志1964年第6期发表。同年.被编入《省、市年会资料汇编》。
  1981~1983年,市卫生防疫站赵荫芳参加中国农科院生物所主持、组织的全国主要污水灌区农业环境普查评价研究,撰写出《氮肥厂废水灌溉农田调查报告》,肯定了氮肥厂废水灌溉农田的价值。该项目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1等奖。1988~1989年,市职业病防治所蔡基伟、余爱卿、黎畅一、李再金等参加首次全国性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市211个接尘单位.2.78万接尘工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核实。通过调查,掌握了全市各类尘肺病人数、分布情况,发病规律、分布特点,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为国家卫生部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劳动卫生保护法和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1989年7月,获湖南省尘肺流行病学调查1等奖。同年8月,通过卫生部考核验收。
  (二)防治技术
  1980~1986年,罗成模等对镉中毒早期诊断指标进行研究,除定量分析尿镉、尿蛋白外,在省内率先开展尿中低分子量蛋白质圆盘电泳分离。其论文《镉对冶炼工人健康影响》、《镉作业工人四年体检结果分析》,分别在1985年挪威的斯堪的那维亚《环境与健康》杂志和1988年《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上发表。
  1985~1988年,市职业病防治所刘光明、蔡基伟、黎畅一、李顺强经调查研究,对112台医用诊断X线机、13台工业X线探伤机进行球管组装体加铅限光板、附加铝过滤板、聚光筒、屏周防护装置和工业X线探伤柜等防护改造。各项测值的照射量率达到或低于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且取材方便,造价低廉,防护效果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1989年省科技进步4等奖。
  第四节 医药技术
  60年代末,株洲市制药厂许渭清等开始对发酵工艺的自动控制进行系列研究。在液位自控上,1970年研制出电子线路自动加油装置,填补国内抗菌素生产发酵液位自控的空白。1974年改进、研制出半导体全无触点自动加油装置,被载入1978年出版的《中国微生物工业发展史》和1982年由华东化工学院编辑出版的《抗生素生产及设备》教材。其线路于1976年为上海化工设计院设计援外抗菌素厂所选用。1976年经再次改进,研制出具有初步记忆与逻辑判断功能的电子线路DZQ—电子自动消沫器。在温度自控上,于1982~1983年研制出DZW—2型、DZW—3型脉冲式电子自动控温装置,其温控精度小于、等于0:5摄氏度。在PH值自控上,1979~1983年研制出自动压力跟踪参比电极等3项装置。上述自控装置中的自动压力跟踪参比电极、齿轮脱扣式传感植入器、轴向脱扣式传感植入器、带手动装置的防卡耐用电磁阀、防卡延寿电磁阀等5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981年4月,湘江制药厂邹立荣、王德鹏等进行眩晕停研制,经5批小试,12批中试,解决了烷基化产物的分离、格氏反应的干燥及成盐终点的控制等向工业化生产过渡的有关技术难题。同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1982年,经省药政局批准生产,总收率为34.20%。同年10月,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该药品作为抗眩晕的首选药物用于远航晕船的防治,填补国内空白。获1983年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龙奖,1985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
  1986年9~11月,该厂邹立荣、曾运才、谭华进行眩晕停工艺改进,确定水解物成盐新工艺,并进行连续5批小试和3批车间投产试验,使总收率提高到41.57%。1987年通过鉴定用于生产,生产周期缩短1/3,年增效益43.09万元。1987年分别获市和省医药局科技进步3等奖。
  1984年10月,由湘江制药厂与天津中药研究所合作,王德鹏、石家济、李瑞英、张丽云等研制舒胆通成功。1985年经北京、天津等地15家医院临床验证461例,总有效率为89.15%,是当时治疗胆囊、胆道及胰腺疾病理想的首选药物。同年通过省级鉴定,1986年经省药政局批准生产,1987年被评为省优秀新产品,并获省优秀推广项目奖和市“星火计划”优秀项目奖。
  1986年7月,该厂石家济、邱晓等进行舒胆通工艺改进。至年底,共进行200批小试验5批大试验。确定佛克——酰化反应最佳工艺选择,使总收率由原工艺的35%提高到51%,超过国外文献报道45%的水平。该成果于1987年通过鉴定,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