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种植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5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种植技术
分类号:
S359
页数:
7
页码:
230-23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科学技术的农业科技的种植技术的水稻、土壤肥料技术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农业科技
种植技术
内容
一 水稻
1982年8月,茶陵县农业局尹武苟在茶陵尧水乡艾里村和大田乡三田村交界处,发现50多亩成片野生稻,经中国农科院和省农科院等单位专家鉴定:该野生稻植株较矮,生长集中,穗粒等性状接近栽培稻类型,属普通野生稻,是全国纬度最北的一处野生稻群。
民国25年9月,茶陵县政府设置粮食生产指导员,同年作出“整顿稻作生产的决定”。次年8月,茶陵县创立私立汇文农校。民国27年5月,省湘米改进委员会派陈应元等到茶陵县,对粮食生产进行全面调查,并派刘辉驻茶陵县任农业推广员,开展以稻作育种试验为主,进行轮作、施肥、增籼减糯等试验。民国31年建立县农业推广所,进行有组织的官办农技推广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稻生产技术研究经历了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高秆改矮秆、晚籼改晚粳、杂交水稻优势利用及主攻高产优质等重大变革。
50年代,发展双季稻是水稻生产技术变改的中心内容。市、县农业科研单位及推广部门,提出六改措施,即改劣种为良种、改品种熟期单一为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改水育秧为湿润秧田育秧,改随手稀植为划行合理密植,改深灌为勤灌和浅灌,改冬泡田为冬种绿肥。1957年,全市双季稻面积达155.48万亩,粮食总产比1949年提高1倍。醴陵县浦口农民李呈桂种植的双季间作稻亩产达657公斤,双季连作稻亩产达774公斤,被评为全国水稻丰产劳动模范。
60年代,着重研究与推广高秆改矮秆技术。1961年开始,市农科所先后引进矮脚南特号、矮南早1号等早籼矮秆和农垦58、农虎6号等晚粳品种进行试种和推广,1965年从上海请来一批农业技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通气秧田、薄膜育秧、种子处理等整套育秧技术;同时对插秧密度、行距、落水晒田、施肥规律等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示范。到60年代末,实现早籼矮秆良种化,粮食产量由1961年4.545亿公斤,上升到7.241亿公斤,增长59%。
70年代,主要开展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研究。1971年,市农科所参与全省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进行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和配组。自1974年起,多次派出农业科技人员赴海南、湛江、广西宾阳等地进行不育系繁殖和制种。1975年贺大美在市农科所夏繁二九南1号不育系4.8亩,总产不育系272.5公斤,平均亩产56.5公斤,其中2.4亩亩产75.5公斤,为省杂交水稻协作组编印的《杂交水稻》一书,提供了部分资料。1976年,大面积推广杂交晚稻,使水稻生产出现新的突破,平均每亩杂交晚稻比常规晚稻增产134公斤,增长幅度达55%。
80年代,杂交水稻的高产、优质、和吨粮田开发等项目的研究出现新势头。1981年,市、县(市)、郊区农业局和市农科所开始引进杂交早稻威优35、威优64新组合,1984年推广26.6万亩,经济效益显著。其中,作早稻栽培3.8万亩,亩产517公斤,比常规稻亩增92.7公斤,增产幅度21.8%;作晚稻栽培21.67万亩,亩产843公斤,比晚籼亩增118公斤,增产幅度38.9%。
这一时期内,还开展优质米稻种的考察引进和选育。1985年,经市级评审,评选出15个优质米种(系),其中2个获2等奖。
1988~1990年,把吨粮田开发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全市亩产过吨粮的面积累计达172.5万亩,占3年双季稻面积的34.4%,其中1988年有19个乡(镇)、123个村、7296个组的72.57万亩稻田过了吨粮关,占双季稻田面积的40.8%。1990年,醴陵市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个亩产过吨粮的县(市)。
醴陵市沈潭乡农民瞿永寿,自50年代后期开始,在培育壮秧、防止烂秧、合理灌溉、科学施肥、种好“倒种春”和杂交稻等水稻栽培技术方面,探索和总结了丰富的经验。1967年试验田亩产过1000斤,1968年总结出“密中有稀、稀中有密、小蔸密植”的栽种法,“前期重壮秧、中期重促根、后期重控水”的管理法,试验田亩产上升到700公斤,所在生产队亩产亦达550公斤。同年,在过去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将早稻品种用于晚稻,以“倒种春”取代日益退化的晚稻品种农垦58。197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经验汇集《谈如何种“倒种春”》。
1971~1972年,瞿永寿总结多年的壮秧经验,提出“适时下种、适量播种、适龄插秧”的壮秧法。1972~1974年,根据水稻生长的3个生育期,提出“前期浅水、中期晒田、后期湿润”的管水法。1973~1975年,归纳长期视叶色变化施肥的经验,提出“前期重速、中期空补、后期轻巧”的施肥法。从而,形成一套独特的水稻栽培技术。1972年.全生产队平均亩产稻谷达700公斤,空壳率降至11%,最低的丘块仅4%。次年,他的栽培经验专著《加强水肥管理降低水稻空壳率》,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被国际水稻专家称之为“瞿式水稻栽培法”,是年6月,国际水稻研究所邀请他参加该所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授予他“国际杰出稻农”光荣称号。他还2次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1978~1990年共有22项成果获省、市奖励。
二 土壤肥料技术
民国时期,民间已熟知“土宜”原则,并一直袭用诸如泥田掺沙、沙田掺泥、改冬泡田为绿肥田等改土肥田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70年代由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兼管土肥科研和技术推广。
50年代,以改造冬水田、深耕改土、发展绿肥、增施农家肥为中心内容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市推广醴陵县创造的积、制农家肥“四勤”、“八有”(即勤扫、勤垫、勤出、勤沤和牛有栏、猪有圈、灰有屋、粪有池、鸡鸭有埘、人有厕所、田里有绿肥、四季有粪凼)经验,并推广氮肥施用技术。到50年代末,冬水田面积减少一半以上;紫云英种植面积达76万亩,比1949年增加2倍;硫酸铵施用量达8735吨,比1952年增加10倍。这一时期,还开展了第一次土壤普查,初步摸清土壤类型、性质及改良利用途径,并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将耕地土壤分为土组、土种和变种3个级别。
60年代初期开始,对冷浸田、重粘田、重沙田等低产田,进行改良利用,通过开好“三沟”(围沟、排水沟、灌水沟),排除“三水”(黄沙水、冷浸水、地下水)和客土、掺沙、增施磷肥及有机肥等治理措施,改善低产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在调查研究、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和推广一套绿肥高产栽培技术:即适时播种,“三花”(红花草籽、油菜籽、满园花籽)混播,施好三肥(冬前早施磷肥、冬季施好保温肥、立春后施好速效氮肥)及适时翻沤,科学管理水肥和防治病虫害等。
70年代,稻草直接还田面积迅速扩大,约占晚稻面积的40%,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钾素营养,促进杂交稻增产起了明显作用。为了增加绿肥品种,引进红萍放养,发展“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花生、水绣花、红萍)。经过试验后,在全市推广使用碳酸氢铵.采取耖田深施作基肥,追肥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泥土制成球肥等经验,以减少氮素流失、挥发,防止灼伤禾苗。
80年代初,市、县土肥站、市农科所针对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稻田通气性差、有毒物质多、有效养分不平衡、早稻前期疆苗不发、后期成穗少、产量低等问题,开展潜育化水稻田的改良研究。对株洲县部分潜育化稻田,采用“深沟抬田,拦截山洪,增施磷钾肥”等措施,累计改造11.5万亩,每亩早稻增产50~75公斤,年增产稻谷575~862万公斤。
醴陵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何政文等在吸取福建、四川等地垄栽稻、萍、鱼种养技术的基础上,从1985年开始,在官庄黄达嘴乡双井村进行垄栽稻、萍、鱼立体种养定点试验。试验表明:水田起垄种稻,可提高泥温,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关系,促进禾苗早生快发,对潜育性稻田效果更加明显;水稻宽窄行插植,边际效应大,协调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稻田开沟起垄,沟内水层加深,有利于鱼类及红萍生长。1986年发展到103亩,1987年扩大到203亩。同年,醴陵市推广面积达3000多亩。3年试验示范证明,该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垄栽稻、萍、鱼亩产稻谷907.7公斤,比对照增产5公斤;亩产鲜鱼67.9公斤,每亩产值634.7元,比对照增收275.6元。按3000亩推广面积计算,增加产值82.68万元。同时还利用红萍喂猪养禽,其效益更为可观。
1984年,市土肥站、株洲县、醴陵市、茶陵县土肥站林和兴、张购良、廖善明等从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引进水稻氮素调控施肥技术,在县(市)、郊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氮调”的特点是:诊断施肥仪器化,施肥指标数量化,施肥计算公式化。为科学施用氮肥,节约肥料,降低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984~1986年3年累计推广面积为48.85万亩,平均每亩节约纯氮2.8公斤,合计为136.8吨纯氮,折合尿素2989吨;平均亩增收稻谷25公斤,共计增收稻谷1221.35万公斤;增收节支达542.9万元。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4等奖。
三 植物保护技术
清顺治十七年(1660)起,醴陵县、攸县、茶陵县等县志开始记载农作物病虫灾害,主要是蝗虫成灾。咸丰五年(1855)开始有水稻螟虫灾害记载。农民按照《大清捕蝗律例及户部则例》,以人工捕捉,或掘地取种,或于水涸草枯之时纵火焚烧等方法防治蝗害。对于水稻螟害,则采取插烟茎的方法治虫。
民国31~32年,各县相继设立农业推广所,对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有所重视。攸县编辑《稻田螟虫简易法》,翻印数千份,颁发各乡、保督饬自行防治处理,但收效甚微。民国33年4月4日,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定醴陵等县为推广秧田治螟示范区。民国36年,各县成立治螟虫委员会,省农业改进所派治螟专员邹开名到攸县指导防螟工作。但由于防治技术未能普及,病虫害仍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省农林厅设立湘东等5个植物病虫防治站,指导各县病虫防治工作,并确定醴陵县为治螟重点县,派6名技术人员以醴陵一、二、三、七区为重点,协助治螟工作。1953年,各县成立农业技术指导站,设立植物保护组。1956年,各县先后建立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965年,市农业水电局设植保站(由株洲县植保站兼管)。1983年,成立市植保植检站,负责全市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和植物检疫。
1956~1976年,各县先后3次开展植物检疫对象普查。查清水稻白叶枯病、红薯黑斑病、柑橘溃疡病、桑蟥、马铃薯块茎蛾、红薯瘟、红薯小象甲等检疫对象的分布范围。1977年,查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分布范围。1983年国务院颁布《植物检疫条例》后,全市先后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红薯小象甲、红薯瘟、棉花枯萎病等进行普查。在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红薯小象甲的发生方面取得较明显效果。
攸县测报站黄寿钦、张芝元在上云桥七里坪大队试行群测群报办法.1969年在全县推广。通过不断完善,总结出“多地设点,统一调查:综合分析,集体发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固定专人,定期培训”的测报方法。全县有5个专业病虫测报点、26个乡级病虫测报点和87个群众性监测点。形成以县测报站为中心,乡级测报点为骨干,村组病虫监测点为基础的病虫测报网络,得到省级测报部门重视.并在省内外推广。从1974年起,攸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一直是省、地(市)重点测报站,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先进单位。1982年和198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测报站,受到农业部奖励。1989年9月8日,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农业部联合举办的国际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现场会议的各国代表31人,专程到攸县考察。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