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冶金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4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冶金技术
分类号: G301
页数: 7
页码: 195-20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工业技术的冶金技术的有色冶金技术、黑色冶金技术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科学技术 冶金技术

内容

一 有色冶金技术
  50年代,建立起正规的开拓系统,实现掘进、运输、通风等机械化。铅锌矿采用浮选、重选、磁选工艺,对可选白钨矿采用重选、浮选、磁选相结合的工艺流程。1958年起,湘东钨矿先后试验成功横撑留矿法和10多种留矿变形方案及分层崩落法,在全国同类型矿山中推广。同年,由苏联援建的601厂试车投产,开创了国内硬质合金生产技术的新纪元,并相继研制成功钨、钼、钽、铌等材料,株洲冶炼厂采用铜阳极精炼炉——电解精炼流程的铜系统投产,并从以杂铜为原料的旧极泥中回收金、银和锑。
  60年代初,湘东钨矿研究试验集中作业高强度采矿法。获得成功,创日产985吨的全国纪录,冶金部召开204个单位参加的现场会,推广该项成果。经过一系列研究,该矿总结出极薄矿脉采矿方法,出版《薄矿脉采矿方法科学技术现场促进会资料汇编》,在全国推广。1964年,湘东钨矿被列为冶金部矿山机械化重点,逐步形成一套平巷机械化作业线和一条液压科研线,并研制成功双轨液压凿岩台车。这一时期,市喻家坪冶炼厂(市东风冶炼厂前身)进行电热法生产人造金红石扩大试验获得成功,并建成首家人造金红石生产线,结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601厂研制成功酸分解白钨精矿新工艺和新型细晶粒钨钴合金,钨钴钛钽(铌)合金;株洲冶炼厂锌矿冶炼采用湿法工艺,试制成功流态化(沸腾)净化除铜装置,解决了湿法冶炼中硫酸锌浸出液净化除铜、镉的关键技术问题;株洲选矿药剂厂研制出首批松醇油、干黄药等选矿药剂。
  70年代,湘东钨矿试验成功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完成弹簧摇床应用改进、提高钨精矿产品质量的研究、钽铌矿床的研究与勘探等多项科研成果。株洲冶炼厂锌电解直流电源采用可控硅整流取代水银整流发电机,完成全萃取法综合回收铟、锗、镓的工艺研究等项目。601厂研究成功黑钨精矿压煮—萃取—蒸发结晶制取氧化钨,用硝酸催化加氧压煮取代多膛炉焙烧—浸出工艺制钼铼,用氟钽酸钾搅拌钠还原制取钽粉和锌熔法回收废合金新工艺等课题。株洲选矿药剂厂研制成功合成甲苯砷酸专用药剂,苄基砷酸和甘苄油,将黄药生产工艺由过量醇法改为一步合成法。
  80年代,是有色金属科技兴旺发达时期。共有229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12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一)有色金属采选技术
  1.CGJ—2Y型全液压凿岩台车 1973~1980年,由中南矿冶学院和湘东钨矿杨襄壁、陈泽南、宋在仁等研究成功。该机支臂运动为直角座标,带有空间液压自动平行机构,工作范围无死区,具有结构紧凑、动作灵活、稳定可靠、打完炮眼后能自动停钻和退钎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金属矿山平巷掘进,也可用于类似断面地下工程的开挖,是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液压凿岩设备,1980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和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2.坑内单层钻杆反循环水连续取心湘东钨矿谭志军等在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协助下,1981~1983年进行水力取心试验获得成功,与普通钻进法相比,岩心采取率提高20%,钻速提高35%,钻头寿命提高2.5倍,4次进尺长度增长4倍。1984年获冶金部科技成果3等奖。
  (二)有色金属冶炼技术
  1.株洲冶炼工业总废水石灰中和法处理研究 1974~1979年由株洲冶炼厂、湖南省冶金研究所共同完成。在1974年完成调查和小型试验的基础上,1979年9月完成石灰中和法处理废水扩大试验。并确定用石灰乳中和沉淀—浓缩过滤—中和渣干燥的工艺技术及工艺技术条件和设计参数。用该工艺处理废水可使废水中由所含金属元素量铜1毫克/升、铅3毫克/升、锌100毫克/升、镉2毫克/升、砷2毫克/升,分别降到0.096毫克/升、0.29毫克/升、2.94毫克/升、0.078毫克/升、0.099毫克/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每年从中和渣中回收锌400~675吨,镉10~13吨,铅19~30吨。该项目1980年获冶金部科技成果2等奖。
  2.从湿法炼锌浸出渣中回收银 冶金部下达任务,1978~1981年,以株洲冶炼厂为主,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协助研究,由陈佩环、周敬元、舒毓璋等完成。株洲冶炼厂锌浸出渣含银270~360克/吨,含锌20~24%,经回转窑处理回收锌、铅等金属后,银则损失于窑渣中。至1980年底,渣场中共积压白银120~150吨。经试验研究,采用浮选法回收银的新工艺,其流程包括浸出渣浮选、选矿水处理和银精矿冶炼,最终产品为白银。白银选冶回收率为57.28~66.82%,年可回收白银13吨多。该成果已应用于生产,1985年建成银浮选系统,为国内首创。获1981年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成果2等奖,1984年省科技成果推广2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3.热镀锌合金研制及推广应用 1976年冶金部下达课题,1976~1982年由株洲冶炼厂、武汉钢铁公司李永清、易大展、舒玉章等承担。该项目是为武汉钢铁公司引进“一米七”工程热镀锌厂配套,并根据西德设计要求而研制成功的热镀锌合金(即锌—铝—铅合金),是国外钢材热浸镀的新材料。与使用纯锌热镀比较,不但镀件质量好,而且锌消耗大为降低。根据设计要求合金成份为:铝0.14~0.16%,铅0.2~0.25%,锌大于99.5%,含铜、镉等均小于0.3%。通过试验,确定锌合金中的铝提高到0.34~0.38%,并降低杂质含量,同时确定了中间合金的最佳含铝量。该产品用于武钢热镀锌,镀件质量和性能超过日本和西德同类样品。1983年,国家质量评比中,武钢的镀板获金质奖。1984年,株洲冶炼生产热镀锌合金15548吨,比电锌增利655万元。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4.黑钨精矿制取仲钨酸铵 1979~1984年,株洲硬质合金厂、长沙矿冶研究院、旅顺硬质合金厂完成。主要研究人员有薛鉴、普崇恩、袁衍球等。该技术采用黑钨精矿振动球磨——碱压煮分解——溶剂萃取或离子交换——蒸发结晶新工艺制取仲钨酸铵,与苏打浇结果法传统流程比较,具有流程短、工艺稳定、质量好、金属回收率高等优点。在吸取美国一些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国产叔胺萃取溶剂应用于钨湿法冶炼,采用柱式并流反萃设备,成功地解决了反萃过程中易产生仲钨酸铵结晶的难题,用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粗钨酸,有效地分离磷、砷、硅等杂质,其生产成本每吨降低1610.2元,年可增加利润402.5万元。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三)硬质合金与材料技术
  1.还原锈蚀制取人造金红石 1965年,市焊接器材厂和市东风冶炼厂陈开政、周敦炳等,进行电热焙炼法生产人造金红石的扩大试验,于次年初获得成功。
  19741978年,市东风冶炼厂、长沙矿冶研究院合作攻关,采用“还原——锈蚀法”,用攀枝花和北海钛精矿进行人造金红石扩大试验,获得成功。其工艺流程是:钛精矿与煤粉配料——回转窑还原——充气镁蚀——氧化焙烧,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2.粉末冶金高碳钼合金顶头 株洲硬质合金厂、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于1975~1980年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研制成功粉冶态钼合金顶头。该顶头与铸态顶头相比,具有工艺先进、成本低、质量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中.穿管寿命比铸态顶头提高1~3倍。它的研制成功,为国内顶头材质的发展创出了新途径。株洲硬质合金厂主要研制人员有胡松年、俞儒川、刘沛义。该项目获1980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1981年冶金工业部科技成果4等奖、1984年国家发明2等奖。
  3.硬质合金新牌号、新系列的研究 “六五”计划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全面提高硬质合金质量”中的第四课题。1983~1985年,由株洲硬质合金厂杨超尘、骆相文、李中定等研制完成。其成果是:应用粉末冶金原理,研制成功YD05、YDS15、YC25、YC45等四种牌号切削工具,YK20、YK252、YK125三种矿山用新合金和耐热、耐腐蚀硬质合金,YLN05、YLN10和YLN30等析牌号硬质合金。这10种合金成份各具特色,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均达到70年代末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新牌号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采掘、机械、化工、国防、原子能领域,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4等奖。
  4.可锻钢结硬质合金自由锻造工艺 株洲硬质合金厂、江西电机厂、江西省机械研究所、江西第二电机厂、江西共大标准件厂萧玉麟、何秋涛、刘茂盛等针对所发现的某些钢结硬质合金具有的可锻性,研究制定了自由锻造工艺。由此工艺锻造的钢结硬质合金不仅达到改形的目的,而且改善合金组织状态,降低孔隙度,从而使其综合性能得到改善。用此工艺生产的产品,已广泛用于机械、化工、冶金、纺织等领域。其中,用锻造CT35钢结硬质合金制造的陀螺仪及惯性系统,主要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并成功地应用于核潜艇、洲际导弹、试验通讯卫星发射等,1988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5.仲钨酸铵制取蓝钨、钨粉 1983~1985年,由株洲硬质合金厂、中南工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钢铁学院共同完成。主要研究人员有:薛鉴、邹志强、楚建新、曾昭明等。该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仲钨酸铵、蓝钨、钨粉的生产规律及内在联系。对由仲钨酸铵制取蓝钨、钨粉的最佳成份、粒度、相互组成工艺及工艺条件、检测方法等,作了深入研究。完善了仲钨酸铵蒸发结晶工艺,使仲钨酸铵质量达到国际80年代初的水平,粉末粒度及其分布均达到英国李钨公司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碳化钨粉质量赶上西德斯达克公司70年代末期同类产品水平。1987年,获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1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二 黑色冶金技术
  明末清初,茶陵县潞水、排前、高楼和攸县等地,盛行土法开采铁矿和冶炼生铁。民国初期,改用黑火药爆破开采铁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黑色金属采、选、冶技术迅速发展。
  1972年,由省冶金厅委托长沙矿山设计院等5单位对湘东铁矿雷垅里矿区自熔性铁矿进行4次直接还原中间试验,获得铁精矿含铁89%、金属回收率74%、精矿含磁0.3%的数据资料;继而进行单一重选扩大性试验,获得成品矿含铁达41%、金属回收率达75%的数据,为该矿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同年,该矿研制成功GHP—250型鼓笼式混凝土喷射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5年,为节约木材,该矿进行紧跟工作面喷锚网支护的试验与应用,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同年,为防止井下裂隙渗水和巷道开裂变形,研制成功矿渣(铬渣)木素化学注浆材料,获1981年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1980年,该矿研制成功不摘挂钩翻笼矿车清理机,获1982年省冶金厅科技成果2等奖。1981年,为开发喷锚支护新产品,进行开缝式摩擦锚杆的应用研究,消除了采空区安全隐患,节约坑木50%,获1983年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1985年.研制成功BPH—1型半湿式混凝土喷射机,获1988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和1988年国家专利。1986年,研制成功双面显示矿井安全信号尾灯,获1987年外观设计、实用新型2项专利。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