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械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4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械技术
分类号: G301
页数: 17
页码: 179-19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市的科学技术的机械技术的航空机械技术、通用机械与电瓷技术、交通机械技术等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科学技术 机械技术

内容

一 航空机械技术
  (一)发动机技术
  1.航空发动机 1954年初,国营三三一厂(现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开始试制爱姆—11型航空发动机。4月1日,接第二机械工业部指令:“爱姆—11”试制任务,提前于10月1日国庆节前完成。周期只有5个月,工厂领导千方百计抓厂房建设的同时,抓器材设备的供应工作。省委书记周小舟亲临工厂解决基建中的困难,几十项器材“缺口”,得到苏联顾问莫洛斯托夫及苏联航空工业部支援。4月13日,供试制用的苏联全套“爱姆—11”图纸资料到厂,工厂领导、技术人员连夜和苏联专家、部工作组一起编制试制计划书。5月1日,赵尔陆部长批准“计划书”,允许在修理期间所试制成功的零件不再投试,并且指令在当年9月1日前试制成功。以言乃昌总工程师为首的新机试制指挥系统将各项任务分层落实到车间、科室和工段、直至个人。厂劳动模范、铁合金小组组长马佑清,改进高周波电炉的筑炉方法,炉用次数由30余次上升到77次。发动机零件加工车间职工、劳动模范吴荣保,改进机匣后盖加工方法,班产量由3件提高到8件,质量合格率达100%。劳动模范张茂荣,改进分汽轴加工方法,单位工时由90分钟缩短到20分钟。工艺技术人员边校阅工艺规程、边选工装,选定一批、设计一批、投产一批。
  7月29日,01、02、03号3台发动机顺利完成总装。8月1日,03号发动机被国家鉴定试车小组抽选作200小时长期试车考核。8月16日,03号机经受225小时45分钟连续运转考核,未出现异常现象,技术性能良好。8月25日,国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工厂所制零批50号机,性能符合苏联技术资料要求,可保证第一次入厂定期检修之前的使用寿命为200小时,批准成批生产。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写信向厂职工祝贺勉励。“爱姆—11”型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填补了航空工业的一项空白.揭开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史上的新篇章。
  1956~1957年,首台670号样机(又名活塞—5发动机54号机)在该厂试制成功。次年6月14日,通过国家航空产品鉴定委员会鉴定,并被批准成批生产。该机系9缸、单排、星型、气冷式活塞发动机,起气功率763千瓦,等功率飞行高度1500米,是多用途飞机的动力装置。后经工艺优化,第一次入厂检修前工作寿命由700小时增至900小时,获航空部优质产品称号。
  1963年,以604号机为基础,改型设计活塞—6甲(604—1)获得成功。1964年,改进该机匣汽缸结合面的卸荷措施,排除中机匣的裂纹隐患,顺利地通过600小时台架试车和装机试飞50小时及57个起落的考核,获国家工业新产品1等奖。1976年10月,试制成功国内第1台最大的运输飞机动力——涡浆6,其首次翻修前寿命由300小时延长至3000小时。据1989年6月统计,该发动机出厂十余年,累计飞行11万小时无事故,并随国产运8飞机出口。涡桨5、涡桨6等20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试制的涡轴8(引进法国阿赫耶发动机制造许可权)填补国内直升飞机动力的空白,质量、寿命与法国产品平齐,并返销法国,豁免检验。其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8年被评为航天航空工业部优质产品。
  2.航模发动机 系用于航海、航空模型竞赛的微型发动机(重量500~800克),其生产工艺与航空发动机相近。1955年,1.5毫升级命名为“和平15号”,是国产第一批航模发动机,由三三一厂自行设计与制造。该产品应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的要求而开发,1959年停产,累计出产1.7万台。1960年5月31日,遵照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来厂视察时的指示,重建航模车间,设计和生产5毫升、10毫升发动机。1966年11月奉上级决定,10毫升发动机转交国家体委制造,5毫升级停产。1978年,应国家体委要求,再度恢复航模生产。1979年,试制2.5毫升、10毫升发动机,质量达到进口样机水平,1982年,研制成功15毫升发动机。经连续改进、优化,10毫升、2.5毫升发动机分别于1981、1984年获得国家银质奖。1986年,2.5毫升、3.5毫升、10毫升3种发动机同获国家金质奖。在国内的比赛中,30多次打破或创造世界记录,取得冠军。并销往美、英、法、挪威、南非、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
  3.摩托车发动机 长江—750系国内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1957年10月由三三一厂试制成功,1958年投入批量生产,1980年年超产万台。这一期间,该厂相继研制出用于比赛的长江—750X、750—1、750—1A以及长江—800、900、750E、750F、750H等摩托车发动机。1983年,又开发出南方—125两轮摩托车发动机。同年,长江—750、750X、750F、750H、750D获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次年,南方—125被评为省优秀新产品。1988年,长江—750F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
  (二)精铸技术
  1.加工大颗粒天然金刚石用的复合陶瓷(BK52—BPb)JTX砂轮 1976年,由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王祖宏研制成功。该砂轮主要用于加工精密的天然金刚石(包括聚晶立方氮化硼、红宝石、石英玻璃、陶瓷)工具及其零件,比采用树脂结合剂的金刚石砂轮磨削效率高出10倍,比雕刻法高20~30倍,比研磨法提高90~100倍,光洁度可达△8~△10,几何精度R±0.01、r↑±2、±0.01.用它修整天然金刚石滚轮,更具有独特的技术和经济效果。1983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2.叶片无余量精铸工艺研究与应用 1976年2月,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罗展怀参加航空航天工业部技术局组织的无余量精铸叶片技术攻关组,1978年研究试制成功。相继用于涡喷6、涡桨6、涡轴3航空发动机共9种叶片精铸。与普通精密铸造工艺相比,叶片冶金质量提高,金属结晶细化,保持1~2级均匀的等轴晶,很少产生柱状晶;表面质量高,粗糙度稳定在Ra=3.2~0.3的水平(相当△5~△7);叶型尺寸较准确,尺寸合格率达95%以上。精度比一般精铸件提高1~2级,可以达到CT3~CT4级;经济效益显著。1980年,经鉴定并在航空工业系统推广。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二通用机械与电瓷技术
  (一)机器制造技术
  1958年,三三一厂为支援地方工业和扩大工厂的技术装备,开始机床制造。至1962年,已制造出3T12M万能磨床、J—36滚齿机等4176台,立式测微仪、钻岩机等2096台。
  1968年,株洲洗煤厂研制成功提斗冲床,冲载压力为80吨,可连续自动冲孔、推料、排孔,且孔距均匀整齐,能冲各种不同几何形状孔眼,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19781979年,由湖南大学、株洲电子研究所胡惜时、刘能宝、黄剑、谭永瑜、刘越幸等研制成功的MXBS8312简易数控高速半自动凸轮轴磨床,采用开环式控制,控制砂轮步进电机的进给量和金刚步进电机的修进量,具有尺寸调整、粗磨、精磨、光磨、无火花延时、砂磨自动修整、砂轮磨损自动补偿等功能,并以磨代车一次完成,减少10多道工序。1979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1982年,市空气压缩机厂与华中工学院联合研制成功2V—0.3/7T—C型空气压缩机。主要研制人员杨乐之、吴福泉、戴汝平、徐玉党、吴安春在设计出新型舌簧阀的同时,采用扭曲刮油环和加大缸盖、气室容积、减小气流脉冲损失等先进结构,使该机主要指标处于国内同类机型领先地位,获1985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
  (二)焊接器材技术
  1.DN—10型点焊机 1979年,株洲市焊接器材厂唐为民、谷新珊、曹治果、易先华研制成功DN—10型点焊机。研制中改进原机脚踏压紧装置,采用大直径弹簧代压紧部分,以保证金属在溶化凝固时有一定压力,使焊点牢固,消除薄板变形。该机适用薄板焊接及家电行业焊件点焊作业,其特点是电气性能好,结构紧凑合理,使用维修方便,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3等奖。
  2.自动碰焊机 1979~1986年,由株洲火花塞厂曹盛武、徐国良、张勋海等研制成功.随后投入使用。该机的复合校直机构,能把稍有弯曲、扭折的侧电极丝畅送至作业点;双滚子遏止机构能制止无铁壳的壳体顶升和空运行时校直机构的工作,避免侧电极丝浪费;能同步完成碰焊、冲刷内溶块、锪出外溶块和拆卸工件,提高工效9倍多。具有结构新颖、紧凑、全自动、性能优良等特点,1988年获国家专利。
  3.ZJ422等6种船用焊条 该6种焊条是:ZJ422、ZJ421、ZJ422—1、ZJ427、ZJ506、ZJ507。1981年1月,市焊条厂取得国家船舶检验局武汉分局监督试验认可后,由陈开政、陈任光、文花明等按英国劳埃德船级社的劳氏海规标准研制焊条配方,探索施焊工艺,并按国际标准增添试验设备,整顿生产工艺,作各阶段试验在100多次,取得数据5000多个,确认6种焊条的性能已达到国际标准水平。1982年2月,由英国劳氏船级社高级船验师石井千秋对工厂各部门考察及6种焊条测试,均一次性认可,证明所生产的焊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产焊条跻身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填补省焊条出口的空白,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3等奖。
  (三)新工艺、新材料
  1.普低钢可焊性及焊接材料 1965年机械工业部下达课题,由市焊接器材厂陈开政、文花明等于1969年完成。通过利用工厂产品结427、结507型等低合金钢焊条焊后测试及普低钢的可焊性研究,使工厂低合金钢焊条能适应普通低合金钢的焊接要求;根据武汉钢铁公司生产的16MnCn等普低钢材的特点,研制出502等普低钢焊条;根据国内焊接设备、焊接工艺的特点,研制出507Cn钛钙型交直流两用普低钢焊条。1978年获机械工业部科学大会奖。
  2.全焊式不锈钢筛管 1981年,市矿筛厂陈士任、周正航、张正元等研制成功。其中,62毫米口径筛管拉力达32吨,胜利油田使用后,原油含砂量由40%降到20%。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四)电瓷技术
  1.电磁锥形大套管修坯机 醴陵电瓷厂于1976年研制成功,该机包括内外仿形两大机构,操作分段进行,先修内孔,后修外形,一次转动切削,尺寸准确,有圆筒刀在内支持,坯件稳定,内外同心,解决了接坯成型壁厚不均和弯曲变形等毛病;操作方便,比接坯成型提高工效3~4倍。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500千伏短尾油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醴陵电瓷厂黄恒开、岳明竟、文郑麟等于1979年研制成功。设计上采用短尾油纸电容变压器套管参数,尺寸小,全封闭,内绝缘采用多层簿屏梯差电容型油纸绝缘结构,电场分布均匀,绝缘性能达到国外750千伏级电容式变压器套管的绝缘水平。为500千伏、750千伏和1000千伏配电装置国产化提供了生产技术储备。获1979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
  3.FA系列SF6短路器用高强度瓷套 1988年6月醴陵电瓷厂童炳初、廖新民、卢盛瑛等与西安电瓷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研制中参照国外经验,使用自行研制的铝质高强度坯料料方、棕釉配方、特种瓷砂,使瓷件强度达180MPa以上,该产品具有开断容量大、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可装配成63~500千伏10个电压等级,额定电流为2500~3150安、开断能力为40~63千安的各种型号规格的断路器。获1988年全国电瓷行业科技进步1等奖。
  三 交通机械技术
  (一)电力机车
  1.韶山1型电力机车(SSI) 1958年1月,由一机部、铁道部、高教部派人组成考察团,赴苏联考察和引进B60型电力机车技术资料。6月.完成国产电力机车的技术设计。7月,修改、审定设计方案,并在湘潭电机厂组成联合设计处。电力机车的车体、转向架等机械部分由株洲机车车辆工厂试制,电机、电器的试制和总组装由湘潭电机厂承担,引燃管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研制.变压器、平波电抗器等部件由沈阳变压器厂试制,其他零部仪表分别由国内48个单位试制或提供成品。同年12月28日,第1台国产电力机车在湘潭电机厂总组装成功,命名为韶山型,技术型号为6YI。
  1959年,电力机车的研制工作由一机部转交铁道部主管。1960年3月14日,6YI2号电力机车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制造成功。
  1968年3月,田心机车车辆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完成第一次重大技术改造,制成8号电力机车。该机车采用大功率硅半导体整流取代引燃管,采用20触头组调压开关,使用具有补偿绕组的四极脉流电动机等。从第8号车起,命名为韶山1型(SSI),取消6YI字样。1971年和1976年,对SSI电力机车又进行两次重大技术改造。主电路采用过渡硅机组的少电弧级间转换结构,电阻制动励磁改用晶闸管等。1978年,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全国、铁道部和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2.韶山3型电力机车(SS3) 1977年12月,田心机车车辆工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在吸取韶山1型和2型机车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研制韶山3型大功率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于1978年2月完成新车的技术设计。主要研究设计人员为刘友梅、庞乾麟、黄凤树、李敬享、杨期翔等。1978年12月31日,SS3电力机车在株洲市试制成功。1982年12月,铁道部通过对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技术鉴定。SS3型电力机车与SS1电力机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机车功率增大600千瓦,具有无级平滑升压性能,改善了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以及通风、滤尘条件,降低了司机室噪音。1983年开始正式生产,同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3.韶山4型电力机车(SS4) 6400千瓦8轴货运电力机车为适应国内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满足沿海平原及运煤干线重载运输中对大功率电力机车的需要.韶山4型货运电力机车的研制被列为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981年、1983年,国家科委、经委同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研究所2次签订试制3台韶4型电力机车的合同。主要研究设计人员为张有松、李春阳、许荣华等15人。
  该车由2节完全相同的4轴机车组成,可在其中任何一节的司机室对全车统一控制,2节车可分开使用,亦可与数台SS4型机车重联运行。机车功率6400千瓦,为国内功率最大的机车。研制合同规定,由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承担机车总体线路、牵引电动机、主变压器与平波电抗器、转向架、车体、制动电阻及励磁装置等7个项目的研制,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承担硅机组与硅元件、相控电子装置及真空断路器等3个项目的研制。1983年5月,新车的技术方案通过审查,次年8月完成全面施工设计,1985年3月,开始试制第1台样车,9月19日获得成功。
  1986年1~4月,设计人员针对1号样机轴重超标等问题,改进转向架、电器等部分的设计,达到轴重23吨的标准,并且改善了横向动力学性能。1986年12月,试制完成改进后的第2台、第3台机车。
  1988年6月,国家科委、计委委托铁道部在株洲市召开韶山4型6400千瓦8轴货运电力机车国家技术鉴定会议。鉴定确认:韶山4型电力机车具有先进的性能和结构,优良的牵引与制动性能,粘着利用充分,机车效率和功率因数提高,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80年代相控电力机车的先进水平。该成果获1988年铁道部科技进步2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二)长大货车与架桥机
  1.C17型150吨落下孔车辆 铁道部计划安排,由株洲车辆工厂孙明道等于1969年研究成功。该车在调查研究国内外同类车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将原进口同类型车的3层结构(转向架、小底架和大底架)改为2层,即用2台五轴转向架直接支承带有落下孔的大底架,使结构大为简化,车辆自重由原来的96吨降为50吨,且装载通用性好,通过曲线的偏移量小。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D35钳夹式大型货车 19741975年交通部新产品发展计划安排,由株洲车辆工厂、齐齐哈尔车辆厂、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孙明道、赵承寿等共同研制。1974~1978年,在研制过程中,经过反复试验,采用国外异向串联、液压侧移、液压起升、液压均载旁承、空重两级刚度弹簧等世界新型长大货物车的先进技术,使该车能充分利用限界,方便运输,并具有较大的超限运行能力,填补国内新型长大货物车的空白,使铁路大件货物运输提高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986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3.双梁开合式架桥机 1970~1973年,由广州铁路局工程总公司和株洲车辆厂联合研制,主要研制人员为龚焕然、汤衍祥伍琦。该机的特点是:专用平车的活动横梁支撑双机臂:机臂上走行桁车,吊架钢筋混凝土梁,机臂全长102.84米,总重336吨,最大起吊能力160吨,架设桥跨最大长40.6米,最大高度3米,架设桥跨最小曲线半径300米,在隧道内、复线上均能架桥,机端臂解体运送,轮廊尺寸在铁道车辆限界以内,允许侧向通过8号道岔,限速15公里/小时.区间限速70公里/小时。该机出厂后,先后在湘黔线、京包线、津浦线、黄浦新巷支线、三茂线、广深线、衡广复线等架梁,经十多年架桥实践证明,双梁开合式架桥机各项技术性能先进,是桥梁施工中的一项重大突破,198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988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三)机车制动及控制技术
  1.机车新型制动机 1974~1982年,由株洲电力机车工厂与铁道科学院等4家单位共同研制成功。该机具有先进空气制动机的各项性能,具有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改善乘务员劳动卫生条件、缩减维修工作量、延长检修周期等效益。主要用于大功率机车牵引重载长大列车和高速客运列车。1983年获铁道部科技成果3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主要研究人员有:姜靖国、智廉清、赵智鹏、陆缙华。
  2.东风4型内燃机车电阻制动装置 1985年铁道部下达课题,由郑州铁路局、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刘松岳、王于化、李启三等研制成功。该装置应用电子技术,实现两级恒功率制动,其制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用电阻柜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性能,结构紧凑且工艺先进。内燃机车加装这一装置后,大幅度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铁路通过能力。1988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3.电力机车辅助系统静止变流器及其微机控制装置 为取代旋转式异步劈相机,铁道部下达此计划。1979~1984年由电力机车研究所万广、李中浩、蒋家久等完成。交直部分为两段半控整流桥,逆变部分采用改进型麦氏电路,最大输出容量为240千伏安,输出频率为2~50赫兹,能对辅助同组提供三相平衡变频电源。静止劈相机在机车上首次试验成功,是交直交变流技术科研课题的一项阶段性成果,为国内电力机车辅助系统的更新换代闯出了新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四)汽车技术
  1.微型汽车、长江—46吉普车 1958年4月,三三一厂自产国内第1台微型发动机(14马力)和65马力长江—46吉普车发动机作动力,装制成微型汽车和长江—46吉普车。5月8日,工厂将微型汽车和吉普车等5种民用新产品送至长沙向中共湖南省委报喜。微型汽车米黄色,长近2米,宽1米,前1后2共3个车轮,轻便灵活,式样美观,能乘载4人。5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一机械工业部《消息快报》以“我国第一辆微型汽车问世”刊登报道。1958年秋季,工厂奉上级决定停产,其技术资料无偿转让北京摩托车厂。1959年,该厂设立吉普车专业生产线。1963年,因军品任务繁重而停产,累计生产2373台,所有技术资料和工装设备无偿转给南京307厂。
  2.ZQG5030XYC轻型钞票运输车 1983年由市汽车工业公司、市汽车改装厂和湖南大学汽车教研室联合研制成功。主要研制设计人员有朱建国、谌德仁、刘杨、郭正康等。该车采用WH213轻型越野车三类底盘,75马力4920型发动机,4×4驱动,最高车速为100公里/小时,内设保险柜。具有车速高,通过能力强,遇有异常情况能立即报警和通讯联络等特点。是银行、保险公司、机要部门等单位运送钞票、贵重物品、机密文件的专用车。1989年1月通过省级鉴定,填补省内空白,市轻型汽车改装厂生产。该车已载入《1989年全国汽车、民用改装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
  (五)摩托车技术
  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试制成功的长江—750X摩托车赛车,于1981年在全国摩托车运动会上囊括前4名。1983年开发的南方—125两轮摩托车,在1988年全国首届摩托车厂牌大赛中,获得外观质量展评第1名、越野赛团体冠军和单项比赛的第1、第2、第4名。1988年10月,南方—125摩托车经国家机械委员会摩托车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同年11月,该公司年产2万辆南方—125摩托车生产线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航空航天工业部验收合格,是国内第1条摩托车大型生产线。1989年,XJ750B—2系列边三轮摩托车获国家银质产品奖,其整车外观设计、摩托车弹性悬架、幅板组合式车轮分别于1月、4月、9月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
  四 石化、建材机械技术
  (一)石化机械技术
  1.65FN—50型熔融尿素泵 1972年,湘江氮肥厂与化工部第八设计院、银川化肥厂、长沙水泵厂联合对溶融尿素泵攻关。1975年8月,研制成功65FN—50型熔融尿素泵,并在湘江氮肥厂装机运行,作液位、扬量自调试验。结果,突破国产熔融尿素液位、扬量不能自调的技术难关。1978年4月,该项目通过技术鉴定。同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一段甲胺泵泵体开裂攻关 1975年,湘江氮肥厂张学仁对3W—ZBJ1甲胺泵四通泵体开裂进行技术攻关,设计出偏心小孔三通泵体。1977年,又在三通泵体基础上设计出直通泵体,经连续运行10年,寿命由四通泵体600~1100小时提高到5万小时,超过西德乌拉克泵寿命2万小时,达到国际水平。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1989年,张学仁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3.火车装卸油鹤管 1977年商业部石油局下达,由815油库袁祖扬、李跃兴承担,经过1年多时间研制成功78型火车装卸油鹤管。该设计成功地解决了鹤管的平衡和升降问题,且密封件采用内外侧双层结构,在国内具有较先进的水平,产品畅销全国。1980年获商业部科技成果3等奖。
  1984年,李跃兴针对78型火车鹤管在使用中存在臂不够长、不易伸展开等缺点,设计开发一种改进型鹤管—84型火车鹤管。1987年获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科技进步4等奖。
  4.恒定流量阀 1980年商业部石油局将研制恒流阀的任务下达给石油储存技术研究所。设计任务由袁祖扬、彭炳炎承担。至1985年,已连续开发出50.8、76.2、91.6(mm)3种规格。该设计成功解决了阀芯外轮廓曲线和自动调节弹簧计算等关键技术问题。它安装在发油管线上,可稳定管道中油液的流量,保证流量表的指示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1986年投产后累计生产1500台,产值近100万元。1987年获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科技进步2等奖。
  (二)建材机械技术 1.∅1.7×65、∅2.2×80、∅2.5×10米塔式机械立窑1982~1985年,由株洲水泥机械厂、株洲水泥机械研究所柳达宣、萧志坦、张金龙等研制成功。该窑国内首次采用带过载保护装置的特别减速器,传动效率高;椭圆锥形塔式簏子系整体铸造,强度高;立轴的上轴采用水冷却方式和敞开式周边卸料。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运行可靠,居国内先进水平,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
  2.∅1.83米球磨机 1982~1985年,株洲水泥机械厂、株洲水泥机械研究所柳达宣、杨印仓、祝光章等共同完成。该机根据国内外磨机转速理论,在建筑工程部水泥工业设计院设计的磨机基础上进行改进。将速率由75%提高到81%,三角皮带传动改为减速机传动,滑动轴承改为滚动轴承,大磨头改为小磨头等等,使粉磨能力提高10%,设备重量减轻21%,便于使用和维修,填补省内空白,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4等奖。
  五食品机械技术
  (一)CH600—1型滚筒式炒货机(自动炒货机) 1976年市供销社下达课题,由市食杂果品公司(现蜜饯厂)李振琦、彭梅生、陈学法、姚子美于1978年研制成功,同年通过省级鉴定。该机采用滚筒内螺旋线作为进出料推进器,主机长、宽、高为2500x1400x6000毫米,滚筒直径600毫米,长1120毫米;炒货效率为每锅30~50公斤,用时4~6分钟;可自动吸料,自动炒货,炒瓜子、花生、豆类、玉米、核桃、板栗等10多个品种,色、香、味俱佳。1978年1~10月,用该机炒货343吨,比人力炒货减少人员、时间各一半,节约炒货费用5938元,节约煤炭,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劳动强度。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商业部科技成果4等奖。
  (二)MBO——1型面包生产自动线
  1978年11月省计委安排,1980年8月由航空工业部608研究所李叙本、董文宏、龚启庸等和株洲市面包厂王兆基研制成功。生产线由27个单位系统,5个大型电气控制柜和3台仪器组成。从配料、调粉、发酵、切块、搓圆、整形、装听、醒发、烘烤、出听、冷却到包装全部实现机械联动,电子程序控制。为使该机正常运行,在电气系统均配有电子程序控制和手动控制2套装置,并装有各种指示、应急开关和报警信号装置。该机为国内第1台面包生产自动线,1981年获航空工业部和省科技成果2等奖。
  (三)ZSR—260A型软糖切粒机
  市食品厂自选项目。1985年2月~1987年8月由该厂刘小易、王扬忠研制成功。该机采用直刃状刀的切削装置和进料导向分流装置及防粘刀装置,从而实现软糖切粒机成型连续化,不粘刀、连刀,粒状均匀,每小时切糖260公斤,比原滚刀式成型机提高工效30%。1988年采用该机生产软糖240吨,新增产值39.16万元,税利5.87万元,工人劳动强度减轻,劳动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安全可靠。1988年被授予国家专利(专利证书号17192)。
  六 农林机械技术
  (一)水稻插秧机
  株洲市是全国水稻插秧机的发源地之一。1958年,醴陵县清水江乡清水高级社张友秋、贺继生等首创1台由秧夹、秧箱与秧架等组成的竹木结构的夹式简易插秧机,当年9月由省农业厅选送参加在南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插秧机会议。该机取材容易,结构简单,其分秧结构是国内插秧机研究史上的一项新创举,获得农业部的奖励。1959年,醴陵县农具研究所对该机作了重大改进,命名为醴陵2号简易插秧机,并于当年5月和次年2月,参加在南京和东莞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和第七次插秧机会议,被评为全国优良机型,并由农业部选送到柬埔寨、印度、阿富汗、尼泊尔、缅甸等国展出,贺继生、吴龙元多次出国担任讲解和表演。该机在攸县、醴陵市等地得到推广。到1960年4月止,仅攸县就生产和销售17514部。后因操作技术和机具质量等问题,实际很少使用。
  60年代末,引进广西—65型人力插秧机和动力插秧机,株洲县农机厂于1970年开始大批量生产65型人力插秧机。当年,株洲县农机研究所刘斯栋与省农机所何业宏等研制出70型人力插秧机,并通过省级鉴定后投入批量生产,销售省内外各地,获得省人民政府的奖励。当时,插秧机械发展迅速,仅株洲县就拥有各类人力、动力插秧机4670台,两季水稻机械插秧面积达13.17万亩,在全国影响很大。1970年全国插秧机械现场会在株洲市召开。1975年发展到最高峰。随后,插秧机械开始减少,到70年代末,基本停止使用。
  (二)3/5CP—B型喷灌机组
  1976年3月,中国科学院、一机部、水电部下达题为“轻型柴油机喷灌机具的研究和定型”项目,要求1977年底前完成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以3~5马力柴油机为动力的轻型喷灌机组。由茶陵农机一厂、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华北水电学院、湖南省农机所组成的联合设计组承担,主要研究人员有骆大章(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窦以松、王跃红、胡月明(茶陵农机一厂)等。1976年5月,茶陵农机一厂试制成功第1台样机。该机以50BPZ—40自吸泵代替BX50—31离心泵,用摆电式喷头代替8y50型喷头,并定名为3/5CP—B型喷灌机,经过4轮样机试制和500小时田间考核,又经江苏工学院和省农机所作性能试验,各项性能均超过国家规定指标。其主要性能:配套功率5马力,流量16吨/小时,吸程8米,射程32.7米,控制面积5.2亩,平均降雨强度0.096毫米/分。经田间试验,平均每亩增产棉花21%,水稻14.5%,蔬菜36~50%。1977年12月,水电部、一机部委托湖南省农机鉴定站主持国家级鉴定定型。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三)湘江—62.67型轧滚机
  1978年,茶陵县农机所、湘潭地区农机所李青兰、刘奇智等开始研制与东风—12型和工农—10型手拖配套、适用于稻草还田的耕田机具—轧滚机。1980年9月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该机具是利用原犁刀轴,在耕幅尺寸内(624毫米)用4个圆盘隔成相等的距离,将圆盘从中心线处割开成2个半圆,中间用叶片连结(焊接)成半圆柱体,固定在旋耕机犁刀轴上,同轴一起转动而起切土、碎土作用。其主要技术参数为耕幅624~670毫米,耕深100~120毫米,工效2~3亩/小时,油耗0.6~0.7公斤/亩,覆盖率90%以上。到1982年9月,为江西、湖南等地提供图纸79套,样机47台,生产销售2040台。至1990年,该机具仍在各地推广和使用。
  (四)水稻增产机械化综合技术
  1988~1989年,市农机局连续2年承担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中的“水稻增产机械化综合技术”项目。1988年,该项目在醴陵市浦口等7个乡镇8.21万亩水稻田中实施。1989年,面积扩大到25万亩,并推广了以水田耕整机为主要机型的耕田机械,机耕面积达95%;植保、脱粒全部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实现了自流灌溉与机械化排灌相结合的水田灌溉机制;引进动力插秧机、小型圆盘收割机等新机具,实施了工厂化育秧、稻种破胸催芽,撩穗收割以及多种农艺新技术和措施。1988年和1989年,分别实现亩平增产69.4公斤和58公斤(与前3年平均数比较),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6.5元和10.6元,每亩节约用工量15.5个和15个,共创经济效益1090.4万元和2780万元,新增产值8929万元和18750万元,并连续2年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3等奖。
  (五)SJKD—2/3无支架转弯索道
  1973年起,中南林学院单圣涤、朱祖樱、陈洁如开始研制,1978年获得成功。1983~1985年,所试制的转变鞍座、跑车样机,经中试和生产性试验,达到在高山林区生产木材的要求。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集运距离500~1000米,坡度8~25度,最大起重量5吨,运载量3吨,转弯水平角度3~45度,台班生产量20~40立方米,无支架转弯鞍座(1274×684×1858),四轮四轴增力式转弯跑车(1160×200×826)。该项研究成果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2等奖。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