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工业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4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工业科技
分类号:
G301
页数:
51
页码:
179-22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工业科技的机械技术、冶金技术、化工技术、建材技术等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科学技术
工业科技
内容
第一节 机械技术
一 航空机械技术
(一)发动机技术
1.航空发动机 1954年初,国营三三一厂(现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开始试制爱姆—11型航空发动机。4月1日,接第二机械工业部指令:“爱姆—11”试制任务,提前于10月1日国庆节前完成。周期只有5个月,工厂领导千方百计抓厂房建设的同时,抓器材设备的供应工作。省委书记周小舟亲临工厂解决基建中的困难,几十项器材“缺口”,得到苏联顾问莫洛斯托夫及苏联航空工业部支援。4月13日,供试制用的苏联全套“爱姆—11”图纸资料到厂,工厂领导、技术人员连夜和苏联专家、部工作组一起编制试制计划书。5月1日,赵尔陆部长批准“计划书”,允许在修理期间所试制成功的零件不再投试,并且指令在当年9月1日前试制成功。以言乃昌总工程师为首的新机试制指挥系统将各项任务分层落实到车间、科室和工段、直至个人。厂劳动模范、铁合金小组组长马佑清,改进高周波电炉的筑炉方法,炉用次数由30余次上升到77次。发动机零件加工车间职工、劳动模范吴荣保,改进机匣后盖加工方法,班产量由3件提高到8件,质量合格率达100%。劳动模范张茂荣,改进分汽轴加工方法,单位工时由90分钟缩短到20分钟。工艺技术人员边校阅工艺规程、边选工装,选定一批、设计一批、投产一批。
7月29日,01、02、03号3台发动机顺利完成总装。8月1日,03号发动机被国家鉴定试车小组抽选作200小时长期试车考核。8月16日,03号机经受225小时45分钟连续运转考核,未出现异常现象,技术性能良好。8月25日,国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工厂所制零批50号机,性能符合苏联技术资料要求,可保证第一次入厂定期检修之前的使用寿命为200小时,批准成批生产。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写信向厂职工祝贺勉励。“爱姆—11”型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填补了航空工业的一项空白.揭开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史上的新篇章。
1956~1957年,首台670号样机(又名活塞—5发动机54号机)在该厂试制成功。次年6月14日,通过国家航空产品鉴定委员会鉴定,并被批准成批生产。该机系9缸、单排、星型、气冷式活塞发动机,起气功率763千瓦,等功率飞行高度1500米,是多用途飞机的动力装置。后经工艺优化,第一次入厂检修前工作寿命由700小时增至900小时,获航空部优质产品称号。
1963年,以604号机为基础,改型设计活塞—6甲(604—1)获得成功。1964年,改进该机匣汽缸结合面的卸荷措施,排除中机匣的裂纹隐患,顺利地通过600小时台架试车和装机试飞50小时及57个起落的考核,获国家工业新产品1等奖。1976年10月,试制成功国内第1台最大的运输飞机动力——涡浆6,其首次翻修前寿命由300小时延长至3000小时。据1989年6月统计,该发动机出厂十余年,累计飞行11万小时无事故,并随国产运8飞机出口。涡桨5、涡桨6等20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试制的涡轴8(引进法国阿赫耶发动机制造许可权)填补国内直升飞机动力的空白,质量、寿命与法国产品平齐,并返销法国,豁免检验。其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8年被评为航天航空工业部优质产品。
2.航模发动机 系用于航海、航空模型竞赛的微型发动机(重量500~800克),其生产工艺与航空发动机相近。1955年,1.5毫升级命名为“和平15号”,是国产第一批航模发动机,由三三一厂自行设计与制造。该产品应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的要求而开发,1959年停产,累计出产1.7万台。1960年5月31日,遵照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来厂视察时的指示,重建航模车间,设计和生产5毫升、10毫升发动机。1966年11月奉上级决定,10毫升发动机转交国家体委制造,5毫升级停产。1978年,应国家体委要求,再度恢复航模生产。1979年,试制2.5毫升、10毫升发动机,质量达到进口样机水平,1982年,研制成功15毫升发动机。经连续改进、优化,10毫升、2.5毫升发动机分别于1981、1984年获得国家银质奖。1986年,2.5毫升、3.5毫升、10毫升3种发动机同获国家金质奖。在国内的比赛中,30多次打破或创造世界记录,取得冠军。并销往美、英、法、挪威、南非、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
3.摩托车发动机 长江—750系国内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1957年10月由三三一厂试制成功,1958年投入批量生产,1980年年超产万台。这一期间,该厂相继研制出用于比赛的长江—750X、750—1、750—1A以及长江—800、900、750E、750F、750H等摩托车发动机。1983年,又开发出南方—125两轮摩托车发动机。同年,长江—750、750X、750F、750H、750D获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次年,南方—125被评为省优秀新产品。1988年,长江—750F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
(二)精铸技术
1.加工大颗粒天然金刚石用的复合陶瓷(BK52—BPb)JTX砂轮 1976年,由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王祖宏研制成功。该砂轮主要用于加工精密的天然金刚石(包括聚晶立方氮化硼、红宝石、石英玻璃、陶瓷)工具及其零件,比采用树脂结合剂的金刚石砂轮磨削效率高出10倍,比雕刻法高20~30倍,比研磨法提高90~100倍,光洁度可达△8~△10,几何精度R±0.01、r↑±2、±0.01.用它修整天然金刚石滚轮,更具有独特的技术和经济效果。1983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2.叶片无余量精铸工艺研究与应用 1976年2月,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罗展怀参加航空航天工业部技术局组织的无余量精铸叶片技术攻关组,1978年研究试制成功。相继用于涡喷6、涡桨6、涡轴3航空发动机共9种叶片精铸。与普通精密铸造工艺相比,叶片冶金质量提高,金属结晶细化,保持1~2级均匀的等轴晶,很少产生柱状晶;表面质量高,粗糙度稳定在Ra=3.2~0.3的水平(相当△5~△7);叶型尺寸较准确,尺寸合格率达95%以上。精度比一般精铸件提高1~2级,可以达到CT3~CT4级;经济效益显著。1980年,经鉴定并在航空工业系统推广。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二通用机械与电瓷技术
(一)机器制造技术
1958年,三三一厂为支援地方工业和扩大工厂的技术装备,开始机床制造。至1962年,已制造出3T12M万能磨床、J—36滚齿机等4176台,立式测微仪、钻岩机等2096台。
1968年,株洲洗煤厂研制成功提斗冲床,冲载压力为80吨,可连续自动冲孔、推料、排孔,且孔距均匀整齐,能冲各种不同几何形状孔眼,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19781979年,由湖南大学、株洲电子研究所胡惜时、刘能宝、黄剑、谭永瑜、刘越幸等研制成功的MXBS8312简易数控高速半自动凸轮轴磨床,采用开环式控制,控制砂轮步进电机的进给量和金刚步进电机的修进量,具有尺寸调整、粗磨、精磨、光磨、无火花延时、砂磨自动修整、砂轮磨损自动补偿等功能,并以磨代车一次完成,减少10多道工序。1979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1982年,市空气压缩机厂与华中工学院联合研制成功2V—0.3/7T—C型空气压缩机。主要研制人员杨乐之、吴福泉、戴汝平、徐玉党、吴安春在设计出新型舌簧阀的同时,采用扭曲刮油环和加大缸盖、气室容积、减小气流脉冲损失等先进结构,使该机主要指标处于国内同类机型领先地位,获1985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
(二)焊接器材技术
1.DN—10型点焊机 1979年,株洲市焊接器材厂唐为民、谷新珊、曹治果、易先华研制成功DN—10型点焊机。研制中改进原机脚踏压紧装置,采用大直径弹簧代压紧部分,以保证金属在溶化凝固时有一定压力,使焊点牢固,消除薄板变形。该机适用薄板焊接及家电行业焊件点焊作业,其特点是电气性能好,结构紧凑合理,使用维修方便,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3等奖。
2.自动碰焊机 1979~1986年,由株洲火花塞厂曹盛武、徐国良、张勋海等研制成功.随后投入使用。该机的复合校直机构,能把稍有弯曲、扭折的侧电极丝畅送至作业点;双滚子遏止机构能制止无铁壳的壳体顶升和空运行时校直机构的工作,避免侧电极丝浪费;能同步完成碰焊、冲刷内溶块、锪出外溶块和拆卸工件,提高工效9倍多。具有结构新颖、紧凑、全自动、性能优良等特点,1988年获国家专利。
3.ZJ422等6种船用焊条 该6种焊条是:ZJ422、ZJ421、ZJ422—1、ZJ427、ZJ506、ZJ507。1981年1月,市焊条厂取得国家船舶检验局武汉分局监督试验认可后,由陈开政、陈任光、文花明等按英国劳埃德船级社的劳氏海规标准研制焊条配方,探索施焊工艺,并按国际标准增添试验设备,整顿生产工艺,作各阶段试验在100多次,取得数据5000多个,确认6种焊条的性能已达到国际标准水平。1982年2月,由英国劳氏船级社高级船验师石井千秋对工厂各部门考察及6种焊条测试,均一次性认可,证明所生产的焊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产焊条跻身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填补省焊条出口的空白,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3等奖。
(三)新工艺、新材料
1.普低钢可焊性及焊接材料 1965年机械工业部下达课题,由市焊接器材厂陈开政、文花明等于1969年完成。通过利用工厂产品结427、结507型等低合金钢焊条焊后测试及普低钢的可焊性研究,使工厂低合金钢焊条能适应普通低合金钢的焊接要求;根据武汉钢铁公司生产的16MnCn等普低钢材的特点,研制出502等普低钢焊条;根据国内焊接设备、焊接工艺的特点,研制出507Cn钛钙型交直流两用普低钢焊条。1978年获机械工业部科学大会奖。
2.全焊式不锈钢筛管 1981年,市矿筛厂陈士任、周正航、张正元等研制成功。其中,62毫米口径筛管拉力达32吨,胜利油田使用后,原油含砂量由40%降到20%。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四)电瓷技术
1.电磁锥形大套管修坯机 醴陵电瓷厂于1976年研制成功,该机包括内外仿形两大机构,操作分段进行,先修内孔,后修外形,一次转动切削,尺寸准确,有圆筒刀在内支持,坯件稳定,内外同心,解决了接坯成型壁厚不均和弯曲变形等毛病;操作方便,比接坯成型提高工效3~4倍。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500千伏短尾油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醴陵电瓷厂黄恒开、岳明竟、文郑麟等于1979年研制成功。设计上采用短尾油纸电容变压器套管参数,尺寸小,全封闭,内绝缘采用多层簿屏梯差电容型油纸绝缘结构,电场分布均匀,绝缘性能达到国外750千伏级电容式变压器套管的绝缘水平。为500千伏、750千伏和1000千伏配电装置国产化提供了生产技术储备。获1979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
3.FA系列SF6短路器用高强度瓷套 1988年6月醴陵电瓷厂童炳初、廖新民、卢盛瑛等与西安电瓷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研制中参照国外经验,使用自行研制的铝质高强度坯料料方、棕釉配方、特种瓷砂,使瓷件强度达180MPa以上,该产品具有开断容量大、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可装配成63~500千伏10个电压等级,额定电流为2500~3150安、开断能力为40~63千安的各种型号规格的断路器。获1988年全国电瓷行业科技进步1等奖。
三 交通机械技术
(一)电力机车
1.韶山1型电力机车(SSI) 1958年1月,由一机部、铁道部、高教部派人组成考察团,赴苏联考察和引进B60型电力机车技术资料。6月.完成国产电力机车的技术设计。7月,修改、审定设计方案,并在湘潭电机厂组成联合设计处。电力机车的车体、转向架等机械部分由株洲机车车辆工厂试制,电机、电器的试制和总组装由湘潭电机厂承担,引燃管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研制.变压器、平波电抗器等部件由沈阳变压器厂试制,其他零部仪表分别由国内48个单位试制或提供成品。同年12月28日,第1台国产电力机车在湘潭电机厂总组装成功,命名为韶山型,技术型号为6YI。
1959年,电力机车的研制工作由一机部转交铁道部主管。1960年3月14日,6YI2号电力机车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制造成功。
1968年3月,田心机车车辆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完成第一次重大技术改造,制成8号电力机车。该机车采用大功率硅半导体整流取代引燃管,采用20触头组调压开关,使用具有补偿绕组的四极脉流电动机等。从第8号车起,命名为韶山1型(SSI),取消6YI字样。1971年和1976年,对SSI电力机车又进行两次重大技术改造。主电路采用过渡硅机组的少电弧级间转换结构,电阻制动励磁改用晶闸管等。1978年,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全国、铁道部和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2.韶山3型电力机车(SS3) 1977年12月,田心机车车辆工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在吸取韶山1型和2型机车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研制韶山3型大功率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于1978年2月完成新车的技术设计。主要研究设计人员为刘友梅、庞乾麟、黄凤树、李敬享、杨期翔等。1978年12月31日,SS3电力机车在株洲市试制成功。1982年12月,铁道部通过对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技术鉴定。SS3型电力机车与SS1电力机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机车功率增大600千瓦,具有无级平滑升压性能,改善了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以及通风、滤尘条件,降低了司机室噪音。1983年开始正式生产,同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3.韶山4型电力机车(SS4) 6400千瓦8轴货运电力机车为适应国内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满足沿海平原及运煤干线重载运输中对大功率电力机车的需要.韶山4型货运电力机车的研制被列为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981年、1983年,国家科委、经委同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研究所2次签订试制3台韶4型电力机车的合同。主要研究设计人员为张有松、李春阳、许荣华等15人。
该车由2节完全相同的4轴机车组成,可在其中任何一节的司机室对全车统一控制,2节车可分开使用,亦可与数台SS4型机车重联运行。机车功率6400千瓦,为国内功率最大的机车。研制合同规定,由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承担机车总体线路、牵引电动机、主变压器与平波电抗器、转向架、车体、制动电阻及励磁装置等7个项目的研制,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承担硅机组与硅元件、相控电子装置及真空断路器等3个项目的研制。1983年5月,新车的技术方案通过审查,次年8月完成全面施工设计,1985年3月,开始试制第1台样车,9月19日获得成功。
1986年1~4月,设计人员针对1号样机轴重超标等问题,改进转向架、电器等部分的设计,达到轴重23吨的标准,并且改善了横向动力学性能。1986年12月,试制完成改进后的第2台、第3台机车。
1988年6月,国家科委、计委委托铁道部在株洲市召开韶山4型6400千瓦8轴货运电力机车国家技术鉴定会议。鉴定确认:韶山4型电力机车具有先进的性能和结构,优良的牵引与制动性能,粘着利用充分,机车效率和功率因数提高,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80年代相控电力机车的先进水平。该成果获1988年铁道部科技进步2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二)长大货车与架桥机
1.C17型150吨落下孔车辆 铁道部计划安排,由株洲车辆工厂孙明道等于1969年研究成功。该车在调查研究国内外同类车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将原进口同类型车的3层结构(转向架、小底架和大底架)改为2层,即用2台五轴转向架直接支承带有落下孔的大底架,使结构大为简化,车辆自重由原来的96吨降为50吨,且装载通用性好,通过曲线的偏移量小。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D35钳夹式大型货车 19741975年交通部新产品发展计划安排,由株洲车辆工厂、齐齐哈尔车辆厂、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孙明道、赵承寿等共同研制。1974~1978年,在研制过程中,经过反复试验,采用国外异向串联、液压侧移、液压起升、液压均载旁承、空重两级刚度弹簧等世界新型长大货物车的先进技术,使该车能充分利用限界,方便运输,并具有较大的超限运行能力,填补国内新型长大货物车的空白,使铁路大件货物运输提高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986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3.双梁开合式架桥机 1970~1973年,由广州铁路局工程总公司和株洲车辆厂联合研制,主要研制人员为龚焕然、汤衍祥伍琦。该机的特点是:专用平车的活动横梁支撑双机臂:机臂上走行桁车,吊架钢筋混凝土梁,机臂全长102.84米,总重336吨,最大起吊能力160吨,架设桥跨最大长40.6米,最大高度3米,架设桥跨最小曲线半径300米,在隧道内、复线上均能架桥,机端臂解体运送,轮廊尺寸在铁道车辆限界以内,允许侧向通过8号道岔,限速15公里/小时.区间限速70公里/小时。该机出厂后,先后在湘黔线、京包线、津浦线、黄浦新巷支线、三茂线、广深线、衡广复线等架梁,经十多年架桥实践证明,双梁开合式架桥机各项技术性能先进,是桥梁施工中的一项重大突破,198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988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三)机车制动及控制技术
1.机车新型制动机 1974~1982年,由株洲电力机车工厂与铁道科学院等4家单位共同研制成功。该机具有先进空气制动机的各项性能,具有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改善乘务员劳动卫生条件、缩减维修工作量、延长检修周期等效益。主要用于大功率机车牵引重载长大列车和高速客运列车。1983年获铁道部科技成果3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主要研究人员有:姜靖国、智廉清、赵智鹏、陆缙华。
2.东风4型内燃机车电阻制动装置 1985年铁道部下达课题,由郑州铁路局、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刘松岳、王于化、李启三等研制成功。该装置应用电子技术,实现两级恒功率制动,其制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用电阻柜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性能,结构紧凑且工艺先进。内燃机车加装这一装置后,大幅度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铁路通过能力。1988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3.电力机车辅助系统静止变流器及其微机控制装置 为取代旋转式异步劈相机,铁道部下达此计划。1979~1984年由电力机车研究所万广、李中浩、蒋家久等完成。交直部分为两段半控整流桥,逆变部分采用改进型麦氏电路,最大输出容量为240千伏安,输出频率为2~50赫兹,能对辅助同组提供三相平衡变频电源。静止劈相机在机车上首次试验成功,是交直交变流技术科研课题的一项阶段性成果,为国内电力机车辅助系统的更新换代闯出了新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四)汽车技术
1.微型汽车、长江—46吉普车 1958年4月,三三一厂自产国内第1台微型发动机(14马力)和65马力长江—46吉普车发动机作动力,装制成微型汽车和长江—46吉普车。5月8日,工厂将微型汽车和吉普车等5种民用新产品送至长沙向中共湖南省委报喜。微型汽车米黄色,长近2米,宽1米,前1后2共3个车轮,轻便灵活,式样美观,能乘载4人。5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一机械工业部《消息快报》以“我国第一辆微型汽车问世”刊登报道。1958年秋季,工厂奉上级决定停产,其技术资料无偿转让北京摩托车厂。1959年,该厂设立吉普车专业生产线。1963年,因军品任务繁重而停产,累计生产2373台,所有技术资料和工装设备无偿转给南京307厂。
2.ZQG5030XYC轻型钞票运输车 1983年由市汽车工业公司、市汽车改装厂和湖南大学汽车教研室联合研制成功。主要研制设计人员有朱建国、谌德仁、刘杨、郭正康等。该车采用WH213轻型越野车三类底盘,75马力4920型发动机,4×4驱动,最高车速为100公里/小时,内设保险柜。具有车速高,通过能力强,遇有异常情况能立即报警和通讯联络等特点。是银行、保险公司、机要部门等单位运送钞票、贵重物品、机密文件的专用车。1989年1月通过省级鉴定,填补省内空白,市轻型汽车改装厂生产。该车已载入《1989年全国汽车、民用改装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
(五)摩托车技术
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试制成功的长江—750X摩托车赛车,于1981年在全国摩托车运动会上囊括前4名。1983年开发的南方—125两轮摩托车,在1988年全国首届摩托车厂牌大赛中,获得外观质量展评第1名、越野赛团体冠军和单项比赛的第1、第2、第4名。1988年10月,南方—125摩托车经国家机械委员会摩托车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同年11月,该公司年产2万辆南方—125摩托车生产线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航空航天工业部验收合格,是国内第1条摩托车大型生产线。1989年,XJ750B—2系列边三轮摩托车获国家银质产品奖,其整车外观设计、摩托车弹性悬架、幅板组合式车轮分别于1月、4月、9月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
四 石化、建材机械技术
(一)石化机械技术
1.65FN—50型熔融尿素泵 1972年,湘江氮肥厂与化工部第八设计院、银川化肥厂、长沙水泵厂联合对溶融尿素泵攻关。1975年8月,研制成功65FN—50型熔融尿素泵,并在湘江氮肥厂装机运行,作液位、扬量自调试验。结果,突破国产熔融尿素液位、扬量不能自调的技术难关。1978年4月,该项目通过技术鉴定。同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一段甲胺泵泵体开裂攻关 1975年,湘江氮肥厂张学仁对3W—ZBJ1甲胺泵四通泵体开裂进行技术攻关,设计出偏心小孔三通泵体。1977年,又在三通泵体基础上设计出直通泵体,经连续运行10年,寿命由四通泵体600~1100小时提高到5万小时,超过西德乌拉克泵寿命2万小时,达到国际水平。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1989年,张学仁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3.火车装卸油鹤管 1977年商业部石油局下达,由815油库袁祖扬、李跃兴承担,经过1年多时间研制成功78型火车装卸油鹤管。该设计成功地解决了鹤管的平衡和升降问题,且密封件采用内外侧双层结构,在国内具有较先进的水平,产品畅销全国。1980年获商业部科技成果3等奖。
1984年,李跃兴针对78型火车鹤管在使用中存在臂不够长、不易伸展开等缺点,设计开发一种改进型鹤管—84型火车鹤管。1987年获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科技进步4等奖。
4.恒定流量阀 1980年商业部石油局将研制恒流阀的任务下达给石油储存技术研究所。设计任务由袁祖扬、彭炳炎承担。至1985年,已连续开发出50.8、76.2、91.6(mm)3种规格。该设计成功解决了阀芯外轮廓曲线和自动调节弹簧计算等关键技术问题。它安装在发油管线上,可稳定管道中油液的流量,保证流量表的指示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1986年投产后累计生产1500台,产值近100万元。1987年获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科技进步2等奖。
(二)建材机械技术 1.∅1.7×65、∅2.2×80、∅2.5×10米塔式机械立窑1982~1985年,由株洲水泥机械厂、株洲水泥机械研究所柳达宣、萧志坦、张金龙等研制成功。该窑国内首次采用带过载保护装置的特别减速器,传动效率高;椭圆锥形塔式簏子系整体铸造,强度高;立轴的上轴采用水冷却方式和敞开式周边卸料。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运行可靠,居国内先进水平,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
2.∅1.83米球磨机 1982~1985年,株洲水泥机械厂、株洲水泥机械研究所柳达宣、杨印仓、祝光章等共同完成。该机根据国内外磨机转速理论,在建筑工程部水泥工业设计院设计的磨机基础上进行改进。将速率由75%提高到81%,三角皮带传动改为减速机传动,滑动轴承改为滚动轴承,大磨头改为小磨头等等,使粉磨能力提高10%,设备重量减轻21%,便于使用和维修,填补省内空白,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4等奖。
五食品机械技术
(一)CH600—1型滚筒式炒货机(自动炒货机) 1976年市供销社下达课题,由市食杂果品公司(现蜜饯厂)李振琦、彭梅生、陈学法、姚子美于1978年研制成功,同年通过省级鉴定。该机采用滚筒内螺旋线作为进出料推进器,主机长、宽、高为2500x1400x6000毫米,滚筒直径600毫米,长1120毫米;炒货效率为每锅30~50公斤,用时4~6分钟;可自动吸料,自动炒货,炒瓜子、花生、豆类、玉米、核桃、板栗等10多个品种,色、香、味俱佳。1978年1~10月,用该机炒货343吨,比人力炒货减少人员、时间各一半,节约炒货费用5938元,节约煤炭,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劳动强度。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商业部科技成果4等奖。
(二)MBO——1型面包生产自动线
1978年11月省计委安排,1980年8月由航空工业部608研究所李叙本、董文宏、龚启庸等和株洲市面包厂王兆基研制成功。生产线由27个单位系统,5个大型电气控制柜和3台仪器组成。从配料、调粉、发酵、切块、搓圆、整形、装听、醒发、烘烤、出听、冷却到包装全部实现机械联动,电子程序控制。为使该机正常运行,在电气系统均配有电子程序控制和手动控制2套装置,并装有各种指示、应急开关和报警信号装置。该机为国内第1台面包生产自动线,1981年获航空工业部和省科技成果2等奖。
(三)ZSR—260A型软糖切粒机
市食品厂自选项目。1985年2月~1987年8月由该厂刘小易、王扬忠研制成功。该机采用直刃状刀的切削装置和进料导向分流装置及防粘刀装置,从而实现软糖切粒机成型连续化,不粘刀、连刀,粒状均匀,每小时切糖260公斤,比原滚刀式成型机提高工效30%。1988年采用该机生产软糖240吨,新增产值39.16万元,税利5.87万元,工人劳动强度减轻,劳动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安全可靠。1988年被授予国家专利(专利证书号17192)。
六 农林机械技术
(一)水稻插秧机
株洲市是全国水稻插秧机的发源地之一。1958年,醴陵县清水江乡清水高级社张友秋、贺继生等首创1台由秧夹、秧箱与秧架等组成的竹木结构的夹式简易插秧机,当年9月由省农业厅选送参加在南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插秧机会议。该机取材容易,结构简单,其分秧结构是国内插秧机研究史上的一项新创举,获得农业部的奖励。1959年,醴陵县农具研究所对该机作了重大改进,命名为醴陵2号简易插秧机,并于当年5月和次年2月,参加在南京和东莞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和第七次插秧机会议,被评为全国优良机型,并由农业部选送到柬埔寨、印度、阿富汗、尼泊尔、缅甸等国展出,贺继生、吴龙元多次出国担任讲解和表演。该机在攸县、醴陵市等地得到推广。到1960年4月止,仅攸县就生产和销售17514部。后因操作技术和机具质量等问题,实际很少使用。
60年代末,引进广西—65型人力插秧机和动力插秧机,株洲县农机厂于1970年开始大批量生产65型人力插秧机。当年,株洲县农机研究所刘斯栋与省农机所何业宏等研制出70型人力插秧机,并通过省级鉴定后投入批量生产,销售省内外各地,获得省人民政府的奖励。当时,插秧机械发展迅速,仅株洲县就拥有各类人力、动力插秧机4670台,两季水稻机械插秧面积达13.17万亩,在全国影响很大。1970年全国插秧机械现场会在株洲市召开。1975年发展到最高峰。随后,插秧机械开始减少,到70年代末,基本停止使用。
(二)3/5CP—B型喷灌机组
1976年3月,中国科学院、一机部、水电部下达题为“轻型柴油机喷灌机具的研究和定型”项目,要求1977年底前完成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以3~5马力柴油机为动力的轻型喷灌机组。由茶陵农机一厂、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华北水电学院、湖南省农机所组成的联合设计组承担,主要研究人员有骆大章(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窦以松、王跃红、胡月明(茶陵农机一厂)等。1976年5月,茶陵农机一厂试制成功第1台样机。该机以50BPZ—40自吸泵代替BX50—31离心泵,用摆电式喷头代替8y50型喷头,并定名为3/5CP—B型喷灌机,经过4轮样机试制和500小时田间考核,又经江苏工学院和省农机所作性能试验,各项性能均超过国家规定指标。其主要性能:配套功率5马力,流量16吨/小时,吸程8米,射程32.7米,控制面积5.2亩,平均降雨强度0.096毫米/分。经田间试验,平均每亩增产棉花21%,水稻14.5%,蔬菜36~50%。1977年12月,水电部、一机部委托湖南省农机鉴定站主持国家级鉴定定型。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三)湘江—62.67型轧滚机
1978年,茶陵县农机所、湘潭地区农机所李青兰、刘奇智等开始研制与东风—12型和工农—10型手拖配套、适用于稻草还田的耕田机具—轧滚机。1980年9月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该机具是利用原犁刀轴,在耕幅尺寸内(624毫米)用4个圆盘隔成相等的距离,将圆盘从中心线处割开成2个半圆,中间用叶片连结(焊接)成半圆柱体,固定在旋耕机犁刀轴上,同轴一起转动而起切土、碎土作用。其主要技术参数为耕幅624~670毫米,耕深100~120毫米,工效2~3亩/小时,油耗0.6~0.7公斤/亩,覆盖率90%以上。到1982年9月,为江西、湖南等地提供图纸79套,样机47台,生产销售2040台。至1990年,该机具仍在各地推广和使用。
(四)水稻增产机械化综合技术
1988~1989年,市农机局连续2年承担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中的“水稻增产机械化综合技术”项目。1988年,该项目在醴陵市浦口等7个乡镇8.21万亩水稻田中实施。1989年,面积扩大到25万亩,并推广了以水田耕整机为主要机型的耕田机械,机耕面积达95%;植保、脱粒全部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实现了自流灌溉与机械化排灌相结合的水田灌溉机制;引进动力插秧机、小型圆盘收割机等新机具,实施了工厂化育秧、稻种破胸催芽,撩穗收割以及多种农艺新技术和措施。1988年和1989年,分别实现亩平增产69.4公斤和58公斤(与前3年平均数比较),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6.5元和10.6元,每亩节约用工量15.5个和15个,共创经济效益1090.4万元和2780万元,新增产值8929万元和18750万元,并连续2年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3等奖。
(五)SJKD—2/3无支架转弯索道
1973年起,中南林学院单圣涤、朱祖樱、陈洁如开始研制,1978年获得成功。1983~1985年,所试制的转变鞍座、跑车样机,经中试和生产性试验,达到在高山林区生产木材的要求。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集运距离500~1000米,坡度8~25度,最大起重量5吨,运载量3吨,转弯水平角度3~45度,台班生产量20~40立方米,无支架转弯鞍座(1274×684×1858),四轮四轴增力式转弯跑车(1160×200×826)。该项研究成果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2等奖。
第二节 冶金技术
一 有色冶金技术
50年代,建立起正规的开拓系统,实现掘进、运输、通风等机械化。铅锌矿采用浮选、重选、磁选工艺,对可选白钨矿采用重选、浮选、磁选相结合的工艺流程。1958年起,湘东钨矿先后试验成功横撑留矿法和10多种留矿变形方案及分层崩落法,在全国同类型矿山中推广。同年,由苏联援建的601厂试车投产,开创了国内硬质合金生产技术的新纪元,并相继研制成功钨、钼、钽、铌等材料,株洲冶炼厂采用铜阳极精炼炉——电解精炼流程的铜系统投产,并从以杂铜为原料的旧极泥中回收金、银和锑。
60年代初,湘东钨矿研究试验集中作业高强度采矿法。获得成功,创日产985吨的全国纪录,冶金部召开204个单位参加的现场会,推广该项成果。经过一系列研究,该矿总结出极薄矿脉采矿方法,出版《薄矿脉采矿方法科学技术现场促进会资料汇编》,在全国推广。1964年,湘东钨矿被列为冶金部矿山机械化重点,逐步形成一套平巷机械化作业线和一条液压科研线,并研制成功双轨液压凿岩台车。这一时期,市喻家坪冶炼厂(市东风冶炼厂前身)进行电热法生产人造金红石扩大试验获得成功,并建成首家人造金红石生产线,结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601厂研制成功酸分解白钨精矿新工艺和新型细晶粒钨钴合金,钨钴钛钽(铌)合金;株洲冶炼厂锌矿冶炼采用湿法工艺,试制成功流态化(沸腾)净化除铜装置,解决了湿法冶炼中硫酸锌浸出液净化除铜、镉的关键技术问题;株洲选矿药剂厂研制出首批松醇油、干黄药等选矿药剂。
70年代,湘东钨矿试验成功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完成弹簧摇床应用改进、提高钨精矿产品质量的研究、钽铌矿床的研究与勘探等多项科研成果。株洲冶炼厂锌电解直流电源采用可控硅整流取代水银整流发电机,完成全萃取法综合回收铟、锗、镓的工艺研究等项目。601厂研究成功黑钨精矿压煮—萃取—蒸发结晶制取氧化钨,用硝酸催化加氧压煮取代多膛炉焙烧—浸出工艺制钼铼,用氟钽酸钾搅拌钠还原制取钽粉和锌熔法回收废合金新工艺等课题。株洲选矿药剂厂研制成功合成甲苯砷酸专用药剂,苄基砷酸和甘苄油,将黄药生产工艺由过量醇法改为一步合成法。
80年代,是有色金属科技兴旺发达时期。共有229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12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一)有色金属采选技术
1.CGJ—2Y型全液压凿岩台车 1973~1980年,由中南矿冶学院和湘东钨矿杨襄壁、陈泽南、宋在仁等研究成功。该机支臂运动为直角座标,带有空间液压自动平行机构,工作范围无死区,具有结构紧凑、动作灵活、稳定可靠、打完炮眼后能自动停钻和退钎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金属矿山平巷掘进,也可用于类似断面地下工程的开挖,是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液压凿岩设备,1980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和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2.坑内单层钻杆反循环水连续取心湘东钨矿谭志军等在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协助下,1981~1983年进行水力取心试验获得成功,与普通钻进法相比,岩心采取率提高20%,钻速提高35%,钻头寿命提高2.5倍,4次进尺长度增长4倍。1984年获冶金部科技成果3等奖。
(二)有色金属冶炼技术
1.株洲冶炼工业总废水石灰中和法处理研究 1974~1979年由株洲冶炼厂、湖南省冶金研究所共同完成。在1974年完成调查和小型试验的基础上,1979年9月完成石灰中和法处理废水扩大试验。并确定用石灰乳中和沉淀—浓缩过滤—中和渣干燥的工艺技术及工艺技术条件和设计参数。用该工艺处理废水可使废水中由所含金属元素量铜1毫克/升、铅3毫克/升、锌100毫克/升、镉2毫克/升、砷2毫克/升,分别降到0.096毫克/升、0.29毫克/升、2.94毫克/升、0.078毫克/升、0.099毫克/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每年从中和渣中回收锌400~675吨,镉10~13吨,铅19~30吨。该项目1980年获冶金部科技成果2等奖。
2.从湿法炼锌浸出渣中回收银 冶金部下达任务,1978~1981年,以株洲冶炼厂为主,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协助研究,由陈佩环、周敬元、舒毓璋等完成。株洲冶炼厂锌浸出渣含银270~360克/吨,含锌20~24%,经回转窑处理回收锌、铅等金属后,银则损失于窑渣中。至1980年底,渣场中共积压白银120~150吨。经试验研究,采用浮选法回收银的新工艺,其流程包括浸出渣浮选、选矿水处理和银精矿冶炼,最终产品为白银。白银选冶回收率为57.28~66.82%,年可回收白银13吨多。该成果已应用于生产,1985年建成银浮选系统,为国内首创。获1981年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成果2等奖,1984年省科技成果推广2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3.热镀锌合金研制及推广应用 1976年冶金部下达课题,1976~1982年由株洲冶炼厂、武汉钢铁公司李永清、易大展、舒玉章等承担。该项目是为武汉钢铁公司引进“一米七”工程热镀锌厂配套,并根据西德设计要求而研制成功的热镀锌合金(即锌—铝—铅合金),是国外钢材热浸镀的新材料。与使用纯锌热镀比较,不但镀件质量好,而且锌消耗大为降低。根据设计要求合金成份为:铝0.14~0.16%,铅0.2~0.25%,锌大于99.5%,含铜、镉等均小于0.3%。通过试验,确定锌合金中的铝提高到0.34~0.38%,并降低杂质含量,同时确定了中间合金的最佳含铝量。该产品用于武钢热镀锌,镀件质量和性能超过日本和西德同类样品。1983年,国家质量评比中,武钢的镀板获金质奖。1984年,株洲冶炼生产热镀锌合金15548吨,比电锌增利655万元。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4.黑钨精矿制取仲钨酸铵 1979~1984年,株洲硬质合金厂、长沙矿冶研究院、旅顺硬质合金厂完成。主要研究人员有薛鉴、普崇恩、袁衍球等。该技术采用黑钨精矿振动球磨——碱压煮分解——溶剂萃取或离子交换——蒸发结晶新工艺制取仲钨酸铵,与苏打浇结果法传统流程比较,具有流程短、工艺稳定、质量好、金属回收率高等优点。在吸取美国一些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国产叔胺萃取溶剂应用于钨湿法冶炼,采用柱式并流反萃设备,成功地解决了反萃过程中易产生仲钨酸铵结晶的难题,用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粗钨酸,有效地分离磷、砷、硅等杂质,其生产成本每吨降低1610.2元,年可增加利润402.5万元。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三)硬质合金与材料技术
1.还原锈蚀制取人造金红石 1965年,市焊接器材厂和市东风冶炼厂陈开政、周敦炳等,进行电热焙炼法生产人造金红石的扩大试验,于次年初获得成功。
19741978年,市东风冶炼厂、长沙矿冶研究院合作攻关,采用“还原——锈蚀法”,用攀枝花和北海钛精矿进行人造金红石扩大试验,获得成功。其工艺流程是:钛精矿与煤粉配料——回转窑还原——充气镁蚀——氧化焙烧,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2.粉末冶金高碳钼合金顶头 株洲硬质合金厂、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于1975~1980年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研制成功粉冶态钼合金顶头。该顶头与铸态顶头相比,具有工艺先进、成本低、质量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中.穿管寿命比铸态顶头提高1~3倍。它的研制成功,为国内顶头材质的发展创出了新途径。株洲硬质合金厂主要研制人员有胡松年、俞儒川、刘沛义。该项目获1980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1981年冶金工业部科技成果4等奖、1984年国家发明2等奖。
3.硬质合金新牌号、新系列的研究 “六五”计划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全面提高硬质合金质量”中的第四课题。1983~1985年,由株洲硬质合金厂杨超尘、骆相文、李中定等研制完成。其成果是:应用粉末冶金原理,研制成功YD05、YDS15、YC25、YC45等四种牌号切削工具,YK20、YK252、YK125三种矿山用新合金和耐热、耐腐蚀硬质合金,YLN05、YLN10和YLN30等析牌号硬质合金。这10种合金成份各具特色,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均达到70年代末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新牌号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采掘、机械、化工、国防、原子能领域,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4等奖。
4.可锻钢结硬质合金自由锻造工艺 株洲硬质合金厂、江西电机厂、江西省机械研究所、江西第二电机厂、江西共大标准件厂萧玉麟、何秋涛、刘茂盛等针对所发现的某些钢结硬质合金具有的可锻性,研究制定了自由锻造工艺。由此工艺锻造的钢结硬质合金不仅达到改形的目的,而且改善合金组织状态,降低孔隙度,从而使其综合性能得到改善。用此工艺生产的产品,已广泛用于机械、化工、冶金、纺织等领域。其中,用锻造CT35钢结硬质合金制造的陀螺仪及惯性系统,主要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并成功地应用于核潜艇、洲际导弹、试验通讯卫星发射等,1988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5.仲钨酸铵制取蓝钨、钨粉 1983~1985年,由株洲硬质合金厂、中南工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钢铁学院共同完成。主要研究人员有:薛鉴、邹志强、楚建新、曾昭明等。该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仲钨酸铵、蓝钨、钨粉的生产规律及内在联系。对由仲钨酸铵制取蓝钨、钨粉的最佳成份、粒度、相互组成工艺及工艺条件、检测方法等,作了深入研究。完善了仲钨酸铵蒸发结晶工艺,使仲钨酸铵质量达到国际80年代初的水平,粉末粒度及其分布均达到英国李钨公司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碳化钨粉质量赶上西德斯达克公司70年代末期同类产品水平。1987年,获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1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二 黑色冶金技术
明末清初,茶陵县潞水、排前、高楼和攸县等地,盛行土法开采铁矿和冶炼生铁。民国初期,改用黑火药爆破开采铁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黑色金属采、选、冶技术迅速发展。
1972年,由省冶金厅委托长沙矿山设计院等5单位对湘东铁矿雷垅里矿区自熔性铁矿进行4次直接还原中间试验,获得铁精矿含铁89%、金属回收率74%、精矿含磁0.3%的数据资料;继而进行单一重选扩大性试验,获得成品矿含铁达41%、金属回收率达75%的数据,为该矿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同年,该矿研制成功GHP—250型鼓笼式混凝土喷射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5年,为节约木材,该矿进行紧跟工作面喷锚网支护的试验与应用,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同年,为防止井下裂隙渗水和巷道开裂变形,研制成功矿渣(铬渣)木素化学注浆材料,获1981年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1980年,该矿研制成功不摘挂钩翻笼矿车清理机,获1982年省冶金厅科技成果2等奖。1981年,为开发喷锚支护新产品,进行开缝式摩擦锚杆的应用研究,消除了采空区安全隐患,节约坑木50%,获1983年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1985年.研制成功BPH—1型半湿式混凝土喷射机,获1988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和1988年国家专利。1986年,研制成功双面显示矿井安全信号尾灯,获1987年外观设计、实用新型2项专利。
第三节 化工技术
一 化学肥料技术
(一)偏磷酸铵中试
1975年,市杉木塘化工厂与湖南化工研究所采用从氨反应器中提出磷、氮,后经空气冷却器,箱式和布袋收集而成.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湘江氮肥厂尿素生产中循环框架位能利用研究
1978~1979年,由湘江氮肥厂杨金欧等完成。经对国内第1次翻版设计的尿素装置循环框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氨冷器下液口与氨缓冲槽进口位差1.5米,惰洗器与一段吸收塔之间物料入口位差3.5米,氨缓冲槽回流氨出口与一段吸收塔顶回流氨入口位差3米,氨泵入口位差8米,一甲泵入口位差2.8米,有效解决了一泵和氨泵打不好,一段吸收塔超温、中压分解吸收超压等问.题,年新增尿素3.7万吨,节约液氨1712吨。1985年获省科技进步4等奖。
(三)氨合成热能回收 1981~1984年,湘江氮肥厂李胜贤、赵志超、钱镜清、李钰义推广氨合成塔双层并流内件和设置中置式锅炉节能技术,进行氨合成塔热能回收新工艺技术研究,并应用于生产。双层内件将催化剂层高降低一半,阻力降为单床的1/8,提高合成塔生产负荷33%,吨氨电耗下降13度,节约用水62吨。中置式锅炉用材,首次采用国产新钢种10MoWVNb代替不锈钢成功,其抗腐蚀性优于国外中置锅炉10CrMo910用材。1984年12月通过省石油化学工业厅验收,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二 化学农药技术
(一)六六六原粉
1961年,株洲化工厂试验在纯苯中加入硫磺,稳定其操作,提高六六六原粉有效成分丙体含量,获得成功。结束从省外、苏联购进六六六原粉的历史。
(二)40%高效磷乳油
1978年,市化工研究所、郴州农药厂合作,由刘乃洪、陈恒澄、邓君虎、唐学元、柳莉研制出以马拉硫磷原药为主,添加增效剂及甲胺磷和稳定剂、乳化剂、溶剂等调配而成的农药新剂型—40%高效磷化油,以防治水稻、棉花、麻类等常见害虫。1981年通过省级鉴定,同年有偿转让郴州农药厂批量生产。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4等奖和国家经委新产品“金龙奖”。
(三)1.5%甲基对硫磷—3%敌百虫混合粉剂(简称甲敌粉)
1982年,市化工研究所与湖南农药厂、安徽省化工所、化工部沈阳化工院、四川省化工所合作,由眭宝华、凌世海、周本新等完成。该甲敌粉采用1.5%甲基对硫磷,3%敌百虫添加稳定剂和填料调制而成,是一种替代六六六粉剂的农药新剂型。1983年通过部级鉴定,获1984年化工部科技成果2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三 化工原料技术
MC—BPPD体系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生产新工艺
1976~1977年,株洲化工厂梁玉华、周石来、陈增庆开展疏松型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研究。经采用单一分散剂甲基纤维素(MC)和低效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晴(ABIN)体系,生产疏松型(XS—S型)树脂成功,以代替原紧密型树脂生产工艺。但在大水油比条件下,聚合反应波动大,釜壁粘料严重。为此,1978~1979年,株洲化工厂联合太原化工厂、安微化工研究所进一步开展研究,并采用新型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脂(BPPD)与分散剂MC,生产XS—2、XS—3、XS—4树脂。工艺特点是:以高效引发剂BPPD代替原低效引发剂ABIN,形成MC—BPD新聚合体系。比原MC—ABIN体系提高生产能力15%,且聚合反应平稳。1979年通过化工部技术鉴定,同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
四 精细化工技术
(一)有机钛高温涂料
1980年,市化工研究所李胜群、罗伟明、胡靖国等研制成功。该涂料由聚钛丁酯、填料、溶剂、防沉剂等调制而成,可耐200~600度高温和一般化学性气体腐蚀,属国内首创。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4等奖和省优秀新产品奖。
(二)细粒状焦锑酸纳生产工艺
1984年,市化工研究所自选课题,由刘其林、付伯文、易双全等研制成功。该产品以三氧化二锑为主要原料,与氢化钠、双氧水反应而成,用于电视机显像管玻璃和特种玻璃生产。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并建成年产300吨焦锑酸钠生产装置,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化工部、电子部定为电视机彩色显像管玻璃材料的定点生产厂家。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省经委新产品开发优秀奖。1988年,该产品出口日本市场。
(三)水解碱洗法提纯三氧化二锑
1987年,市化工研究所王剑、王敏、龙世大等小试成功。同年,建成150吨中试装置,并通过省级鉴定。该产品是采用粗三氧化二锑为原料,经溶解、水解、氨化、水洗、烘干等工序制作而成,是生产焦锑酸钠的主要原料;电子、化工、纺织等行业广泛应用。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4等奖。
五 乳胶制品技术
(一)耐腐蚀手套的研制
1980年,化工部乳胶研究所王应富经反复试验,研制出具有防氟渗透和防颗粒子渗透及耐酸、碱和油脂的耐腐蚀手套,以取代天然乳胶手套,填补国内空白。1983年获全国优秀新产品奖、化工部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
(二)750克天然乳胶气球研制
1981年,化r部将此项研制任务作为国家重点项目下达,乳胶所经2年分别对原料乳胶、防老体系、硫化体系、耐寒体系的试验和研究,确定了配方和工艺。经多次扩大试验及气象台站试放试验,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化工部下达的要求,升空高度达到国外相应规格气球的升高水平,填补国内空白。1983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金龙奖),1984年获化工部科技成果3等奖。
第四节 建材技术
一 玻璃技术
1959年11月13日,株洲玻璃厂运用垂直引上九机窑平板玻璃生产线,成功引出第1块玻璃。1965年,建成全国第1条压延玻璃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1966年,通过调整垂直有槽引上工艺和装备,试制出10~20毫米厚的军用毛坯玻璃,改变了飞机用玻璃由苏联进口的局面。1968~1971年,工厂与玻璃工业设计所合作,完成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和设备的研究,摸索出成套工艺技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从日本引进压延辊刻花和镀铬设备,用化学蚀刻法代替手工刻花,玻璃刻花工艺为国内第1家。1983~1985年,研制平板玻璃制板区玻璃液温微机控制系统和ZXLX型管理软件,获省微机应用优秀项目奖和国家计算机应用软件推广奖。
(一)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和设备的研究
1968~1971年国家科委下达任务,建材部组织株洲玻璃厂、株洲玻璃工业设计研究所完成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和设备研究的中间试验。在解决玻璃成份,消除雾点、料晶、擦伤等缺陷和改进锡槽加热器结构,不完全燃烧法制备保护气体,玻璃拉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浮法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功“流入法”,连续拉制出表面质量相当于机械磨光玻璃的6毫米厚、600毫米宽的浮法玻璃,摸索出一套相应的生产工艺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洛阳浮法玻璃工艺
1971~1981年,株洲玻璃厂为国内第1条浮法玻璃工业生产试验线提供全面的技术参数,并抽调谭启洪、刘嗣明、沈福贤等10多名科技人员到洛阳,与洛阳玻璃厂、秦皇岛玻璃研究所、杭州新型建筑材料设计院、株洲建筑材料研究院,秦皇岛玻璃设计院共同研制浮法玻璃工艺技术获得成功。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发明2等奖。株洲玻璃厂、株洲建筑材料研究院是为该发明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之一。
(三)芒硝代白砒作中碱5#玻璃球澄清剂
1975~1983年,株洲玻璃厂、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吴顺林、张立先、谭启洪等人合作,进行芒硝代白砒作中碱5#玻璃球澄清剂研究。经8年反复试验,摸索出成套适应芒硝澄清剂生产中碱玻璃球工艺,并采用鼓泡等新技术,试产芒硝代白砒中碱5#玻璃球获得成功,属国内首创。该研究的成功,开辟了代白砒的新途径,结束了国内玻璃球澄清剂唯一使用白砒的历史,避免了白砒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获1984年省科技成果3等奖。
(四)菱形网夹丝玻璃
1985~1987年,株洲玻璃厂引进日本夹丝玻璃成型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由刘嗣明、黄秉治、唐一仁等7人负责,研制菱形夹丝玻璃获得成功。研制中,他们根据厂内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潜力,进行国内配套改造,调整生产工艺,坚持以国产铁丝作夹丝,在关键部位使用法国锆刚玉砖材,窑体抬高部位采用窑底保温等。使改造后的熔化能力超过设计能力,成型温度等多项工艺指标达到日方要求。其产品质量符合日本JISR3204—81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87年省优质产品和全国建材工业玻璃专业首届技术应用优秀推广奖,1988年市优秀引进项目奖,1989年省科技进步2等奖。光明牌夹丝玻璃获部优质产品称号。
二 水泥及水泥制品技术
(一)500毫米承插式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输水管
1986年,株洲水泥管厂试制成功。该管采用自应力硫铝酸盐水泥制成,工作压力为0.5兆帕、抗压强度达1.7兆帕无渗漏和裂缝,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省内空白。
(二)无垫板辊压钢丝网石棉水泥中波瓦
1987年,由株洲纤维水泥制品厂、武汉水泥制品设计院戴少文、江运祥、凌新洲、黎新民、聂湘平研制成功,并建成国内第1条生产线。该产品采用无垫板辊压新工艺和钢丝网预成型方法,其结构、性能均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其中横向抗折能力高于国际标准ISO393/1—83《石棉水泥制品、屋面及墙面用波瓦配件》规定的3%以上,整线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1989年获省建材局科技进步2等奖。
(三)40米道碴桥面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混凝土梁
1986年,由株洲桥梁厂试制成功。该梁全长40.6米,跨度40米,轨底至梁底高3.4米、至墩台高3.9米,支座板纵向0.68米,横向1.0米,自重268吨,是厂制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中的庞然大物,为国内跨度最大的厂制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结构为双片T型式。制造中,采用钢绞线束张拉锚固体系的关键性先进技术和钢模型、接长型、预留橡胶芯管及防潮性附着式振动器等工艺改进措施,并采用∅7—5钢绞线,YC—120型张拉千斤顶,TM5型锚具,荷载试验抗裂系数达到1.23,超过规范1.20标准。
第五节 能源技术
一 煤炭技术
(一)煤炭勘探研究
1.《湘赣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化石手册》
湘赣煤田地质会战指挥部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66年秋组成湘赣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调查小组。他们东起江西乐平县涌山桥,西迄湖南韶山银田寺,北自湖南浏阳县澄潭江,南到广东乐昌县葫芦口,遍及3省13个地区。经过野外穿剖面、采标本和室内磨片鉴定、加工整理,于1968年7月编纂成《湘赣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化石手册》。该书对湘赣2省开展中生代地层找煤和普及古生物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2.煤田钻探人造金刚石钻头钻进性能及人造金刚石合成的研究
湖南煤田地层有30~40%坚硬岩石层。为突破硬岩钻进关,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二勘探队于1969年开始金刚石钻头、扩孔器的研制和生产试验。1969~1975年,在石炭系硬灰岩及其坚硬的石结核夹层中试验。结果表明:磨料级烧结钻头平均寿命达69.41米,平均时效1.64米,聚晶体烧结钻头平均寿命10.68米,平均时效1.64米,与钢砂钻头比较,时效提高65%。1975年,用无压浸渍法研制的直径77.3和57.3毫米的人造聚晶体扩孔器的硬岩试验,寿命分别为112.6和150.0米,均优于天然金刚石扩孔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煤炭开采与精选技术
1.斜井提升自动摘钩装置 1976年,由桃水煤矿研制成功。该装置系在井口提升轨道一侧安装一直立螺旋杆,并在其上安装一水平(摘钩)臂,利用螺旋上升原理自动拔出矿车与钢丝绳之连接插销。与人工摘钩相比,安全条件改善,劳动强度减轻,同时提高工效近2倍。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2.一次成型焊接筛网 1980年,株洲洗煤厂孙诚正、王丕照、李文郁等,开始研制LL—9型立式离心机筛网,并采用储能焊机一次成型获得成功,取代了原来用12块弧形筛板装成的筛网。经2年工业性试验,与上述离心机配套使用,证明其耐磨性好,寿命长,脱水面积比原筛网增加22.5%,洗选出的煤产品水份降低1~2%,不锈钢耗量降低34%,筛网重量减轻15.4%,每焊一个可节约一半工时,且间隙均匀、光洁美观,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3等奖。
二 电力技术
(一)LCWB—220型高压电流互感器
1976年,渌江电瓷电器厂完成主绝缘采用多屏极、簿层绝缘的二等梯差电容或油纸绝缘的设计新方案。二次线圈设中间抽头,可获得1200安匝与600安匝2种额定安匝。0.5级二次线圈采用分数匝补偿设计。两组一次线圈分别从瓷套上部侧壁的4个孔引出。这样可以在外部较方便地对2组一次线圈进行串联换接,并配合二次线圈的中间抽头,获得3种不同的电流变比。该产品为全密封式,可卧式放置,高度和重量比LCLWD3—220分别少0.5米和300公斤,且造型美观,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二)XP—16D、21D、30D大爬距高强度盘形悬式绝缘子
1979~1980年,由渌江电瓷电器厂胡新杰、陈太和等选择高铝质材料,采用2次投料球磨工艺研制成功。与同吨位级的普通型绝缘子相比,在高度相等的条件下,XP—16D爬距增加17.2%~20%,XP—21D增加18.7%,XP—30D增加14.3%。同时,污闪电压提高2.6~18.6%。为增强线路绝缘抗污能力,缩小杆塔尺寸创造了条件,可适用于一般地区和轻污秽区。该成果获1980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
(三)直流绝缘子试验方法与研制
葛洲坝至上海50万伏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所急需的直流绝缘子,1982~1985年由水电部渌江电瓷电器厂、水电部电力科学研究院张俊峰、郑健超、吴冬青、吴修文、刘燕生等研制成功。既能满足交流对绝缘子的电气、机械及瓷质性能的要求,又具有良好直流污闪特性、钢脚防腐及瓷质抗老化等方面特殊技术要求。在设计、结构造型、直流瓷质配方和工艺、防腐措施、锌套工艺和人工加速腐蚀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使绝缘子的直流雾耐压特性、热电破坏、钠离子迁移老化试验等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外同产品的先进水平。该产品的研制成功,为国家节约300多万美元的外汇,改变了国内直流绝缘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四)LCWB3—110B型电流互感器
为解决广东珠海地区中外合资工程的急需,张俊峰、阳名建、邹俊彦等在国内率先研制出LCWB3—110B电流互感器,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采用多屏薄层等梯差V形电容结构,绝缘性能好,瓷套爬距比达2.78厘米/千伏,防污能力强,有四个二次线圈,二次线圈设有中间抽头,可获得3种不同变化,装有金属波纹盘,提高了产品的防爆及密封性能,外形美观,维修方便,是更新换代的新产品。该成果1989年获能源部华中电管局科技进步2等奖,省科技进步3等奖,省电力局科技进步1等奖。
三 节能技术
(一)工业节能技术
1.节能新技术 1975年,市科委、市三电办共同对全市99台盐浴炉进行技术改造,改插入式为埋入式,改造后年节电189万千瓦小时。
1980~1982年,市经委、三电办、科协、科技情报所共同组织全市有关工矿企业推广应用硅酸铝耐火纤维保温技术,421台电热炉、油炉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保温,节电均在30%以上,年节电375.5万千瓦小时。该项目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推广1等奖。
1983年,市经委、科委、节能办推广SWB—1型数控自动补偿器,全市应用264台套,年节电264万千瓦小时。1984年,市能源办组织对4886台交流接触器加装串接变换,消除噪声,年节电48.5万千瓦小时。次年,有582台交流电焊机装上自动断电装置,年节电18.6万千瓦小时。
2.节能新工艺 1978年,株洲硬质合金厂研究成功等静压成型烧结工艺,并在T2N6湿法冶金中应用矿浆萃取工艺。1981年,株洲选矿药剂厂黄药生产由干燥法改为合成法,减少电机17台,年节电96万千瓦小时。株洲冶炼厂于1981~1982年研究成功沸腾焙烧——两段连续浸出——两段净化——电解的湿法冶炼工艺。新的工艺流程,用能耗低的空气冷却塔代替蒸发,能耗仅为旧工艺的12%,经营费仅为旧工艺的20.4%。
1984年,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改革苎麻脱胶工艺,减少精炼、脱水、抖麻3道工序,年节电12.2万千瓦小时,节水4.9万吨。
3.节能新设备 1979~1983年,市能源办、市煤炭公司组织23冶王俊盛等10余人,在301灶和马蹄回风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设计,试制成功省煤、省电、省时的三省回风灶,并推广应用。该灶是能烧低质煤的集体食堂炊用灶,由吸风洞(灰坑)、炉桥、炉堂、围风墙、回烟槽、水箱、炉门、出烟口、平行烟道、烟囱隔板、烟囱等组成。据对700多个改灶的食堂统计,改灶后年节煤1.8万吨,砍掉鼓风机485台,年节电95万千瓦小时。带动全省7个地市改灶105个,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推广3等奖。
1981年,株洲冶炼厂建1台50立方米的空气冷却塔代替真空蒸发冷冻机,使百万大卡制冷设备的能耗降低6/7,每吨析出锌耗电由3000千瓦小时降至2900余千瓦小时,达国际先进水平。同年,由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和交通局联合研制成功2Q—42节油器,节油10%以上。1984年,铁路株洲公寓、新华理发店、市建公司等试制成功太阳能热水装置;次年,株洲玻璃厂利用玻璃窑的烟道余热安装6台余热锅炉,停1台6.5吨锅炉。1985~1987年,醴陵群力瓷厂研制的燃油隧道窑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全省推广的样板。
1982~1990年,全市更新改造旧锅炉96台,计216.5蒸吨,占应更新锅炉的87%,年节煤2.8万吨。
(二)农村节能技术
1973年株洲市成立沼气办,开始推广沼气技术。至70年代末,以三合土为材料,因陋就简共建沼气池747个,但因质量不高,时间不久即全部报废。1979~1981年,全市又新建沼气池1855个。1982年,在总结前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贯彻“依靠科技,重点示范,择优发展,注重效益”的方针,使沼气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87年,醴陵市农村能源办刘义章、何涤吾、匡传德、张险峰和省生物能开发公司邓先夏、卜静波等人利用产沼气的生化原理并参考外地经验,为该市4个单位设计建成1座16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前处理是1个具有软填料的折流式过滤器厌氧消化池,后处理是1个三级折流过滤器兼性厌氧消化池。经测试,COD2去除率为92.6%,BOD5去除率为93%,悬浮物去除率为99.55%,虫卵沉降率为98.2%,粪大肠菌值10-3,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环保要求.达到卫生标准,获1988年省农村能源科技进步3等奖。1988年,醴陵市研制成功轴流式微型水力发电机组,郊区利用沼气保鲜柑橘效果良好。次年,市农村能源办制成以稻壳为原料的人工合成木炭。到1990年,全市共推广“两省灶”51万多户,占农村总户数的80.1%,省柴50%,省煤25%,投入正常使用的沼气池1785个,平均日产沼气3570立方米。
第六节 电子技术
一 基础原件及材料技术
(一)氩气区熔嬗变掺杂单晶硅(NTD)的研制及其推广应用
1979年6月~1981年11月,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洛阳单晶硅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完成。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童宗鉴参加。中子嬗变掺杂单晶硅(NTD硅)是国外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材料,洛阳单晶硅厂为制备NTD硅所需原始区熔硅进行工艺试验;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研究中照技术和退火工艺,并改造反应堆;电力机车研究所使用工业性试验生产的NTD硅制成KP500—25、KK500—13两种晶闸管。该产品的宏观和微观电阻率均匀性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出厂水平;采用NTD硅可较大地提高等级合格率,增加综合经济收益。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
(二)大功率快速元件及其净化技术
铁道部下达任务,1980~1981年12月,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童宗鉴、黄欣庭、倪格清、陆宝根等完成。其中KK500—13—3型快速晶闸管是对西德同类产品的样本参数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技术指标,通过了JB2172——77标准的形式试验项目,产品的技术参数和等级合格率均为国内先进水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主要厂家同类产品水平。ZK—650—161.7型快速整流管通过了JB1143—75标准的型式试验,技术参数和等级合格率均为国内先进水平。其净化技术采用集中式净化系统,有蒸发、封管、扩散、光刻等各主要工序,室内净化等级为一万级,其余工序为十万级,个别要求高的工序在洁净台进行。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三)KP500—30—40风冷晶闸管、ZP800—30—40风冷整流管制造工艺及等级合格率
铁道部下达计划,1981~1985年由电力机车研究所童宗鉴、顾伯威、龚双喜等完成。KP500—30风冷晶闸管、ZP—800—30风冷整流管是供韶山4型电力机车主变流器用的大功率整流元件,技术数据完全符合JB1143—75和JB1144—75标准的规定。KP风冷晶闸管、ZP800—40风冷整流管是使用国产中子掺杂(NTD)硅单晶材料,采用快中子辐照合理控制少子寿命,经过正负角类台面造型、喷砂法双正角造型、表面腐蚀保护及阴极图形进行重点试验探索,研究出一套提高正、反向耐压,减小漏电流,改善动态参数的协调方法及合理的工艺流程。其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四)LBN37、38、1~3系列彩电声表面波中频滤波器
省计委、科委、经委下达项目。替代日本东芝、胜利、日立、三洋等机型上的声表面波彩色中频滤波器系列。1985~1987年,由四川大学邓盛刚、曹益群和株洲市无线电七厂黄一夫、向美英、唐玉清等共同研制。该滤波器在国内首次采用频域映射时域直接奇偶分解与积木式相结合的数字付里叶变换方式设计,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大,能设计线性和非线性相位器件的特点。其中LBN37/38—1型解决了以铌代钽的高阻抗器件的攻关课题(以铌酸钽为基片,同时实现高输入、输出阻抗),属国内首创。LBN37/38—2和LBN37—3型器件居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日本同类器件。1987年获国家经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1988年获省科科技进步2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2等奖。
二 电子仪器、设备技术
(一)JQD—1型激光全息三维读数仪及全套激光全息摄影设备
根据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第86号和上海市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第26号“激光全息摄影在力学上的应用”课题及三机部(今航空航天工业部)三院(75)1175号文件提出的“叶片振动三维应力场的激光全息测量”研究课题和三机部(78)三计字第1368号文件下达的“激光全息干涉法定量分析三维位移场”重点科研项目,由608研究所、同济大学、三机部606研究所、六院573厂周理查、穆孟泰、任际林、吴照春等于1976~1980年共同研制成功。实现了对复杂形状物体表面的三维位移场的非接触式精确测量,为三维应力场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该方法与频闪法配合,可以对复杂物体的振动进行三维定量分析,从而为航空、建筑、工程机械等领域的结构强度研究,实现应力分析提供新的定量分析手段。全息条纹三维读数仪法在国内属首创。1980年获航空航天部和省科技成果2等奖。
(二)KGBHS—30000/250型大功率可控硅变压整流装置
1979~1982年,由市整流器厂萧芳桂、江西赣州铝厂袁希宝共同完成,是国内第1台大型可控变压整流设备及电流最大的单机可控设备。该装置实现在同一设备上调压、整变和可控整流的“三合一”变压整流,是大功率可控硅整流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以低廉代价首次实现24个大功率晶闸管同地触发的新技术,首次采用24路分立绕组分立桥“同相逆并联”形式,首次在整流变压器中采用分立绕组作为整流供电均流措施。年节电达410万千瓦小时,是重大的节能新设备。1983年被评为省10大科技成果之一,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三)WB—8100旋转机械监控仪系统
1986年,608研究所受中国石化总公司洛阳炼油厂委托,由生寿华、卜卫军、度兴华等于1988年研制成功。该仪器系统作为安全运行的监控系统,可用来对连续运行中的发动机、电动机、汽轮机、涡轮机、压缩机等设备机组进行非接触测量轴位移、振动、转速等技术参数,并可用于转子动力学研究,如轴心轨迹测量、临界转速测量、转速振幅特性研究,以及叶片、零件的共振频率研究。其性能功能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填补国内空白。1986年参展于英国范堡罗航空博览会,1988年参加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传感器展览会和天津国际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展览会。1989年获航空航天部科技成果3等奖。
三 通讯技术
(一)12米旋转抛物面散射天线
1982年,空军司令部通信部委托市无线电二厂承担,由张国材、王海平、余逸民等于1984年完成。它是一种锐波束的定向通讯天线,结构设计合理,支撑塔采用立体桁架结构、刚性好、抗风能力强。比较合理地克服了传统模式方塔加配重结构所存在的重心偏移、刚性不足、强度差等问题。天线面板可调,现场安装采用总检样板调整抛面精度,消除由于自重引起的变形,保证型面精度,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新产品,1986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3等奖。
(二)JSD—422、CSD—443无线电话机
中南无线电厂在消化日本YAESU公司FTC—1045,FTR—1045的基础上自行研制。1987~1988年,由江彦浩、胡秋平、罗庆齐、余磊等完成,该话机采用固体器件和频率合成等先进技术,具有自动转发等先进功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四 广播电视技术
(一)电阻平衡调节式幻线广播对话装置
1976年,市广播站叶发文首先在东区广播站研究试验,1979年春,由株洲县广播局罗坤生、刘炎光、马祝吾在株洲县进行一线多用试验,获得成功后,在全县推广使用。从而,利用广播专用线路,在传送载波广播节目信号的同时,实现了县至公社、公社至公社之间的对讲及联络。经鉴定:应用幻线原理设计安装,其方案合理,方法可行,技术指标合格,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在省内系首次应用成功,有利于促进农村有线广播的发展。获1980年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二)ATCS—1型电视节目微机控制播出系统
1985年6月,市广播电视局王圣谊、电视台杨延寿会同湖南省广播设备厂研制成功。该系统能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工作的稳定性,减轻播出人员的工作紧张程度,切换时间准确,节目内容的选用方便灵活,对播出节目的临时性更改操作简单,实现电视节目图像和伴音优质、安全,播出自动化。获1985年省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微机应用优秀项目奖。
第七节 纺织技术
明嘉靖年间(1522~1566),茶陵县始缫丝制绢。清道光年间(1821~1850),醴陵县南乡人萧大俊在县城开设茂康染铺。
民国1年,醴陵县、攸县始用手摇机织袜,攸县余福兰首置美国德胜牌脚踏缝纫机代手缝针纳。民国10年冬,醴陵县第一平民工厂用铁木混合机织布。熊传湘热心钻研与传授夏布织造技艺,总结82句“绩织经”,流传后世。
1956年,担负国内苎麻纺织工业现代化任务的湖南第一苎麻纺织厂(现名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简称“株麻”)由纺织工业部引进日本全套苎麻脱胶纺织设备,但由于水理机和自动元梳机等设备在上海试车失败,即改变工艺设计,以国产脱胶和绢纺梳理设备替代,于1958年8月正式投产。1978年3月,该厂成立株洲苎麻纺织科研所.全国和湖南省苎麻纺织工业科技情报中心设在这里.又是纺织工业部苎麻标准归口单位。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株洲市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大纺织”技术系统;各大中型企业拥有独立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等科研网络。市属以上纺织工业系统有科技人员556人(含高级23人,中级224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1项.已获奖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9项(次),市级2项(次)。
第八节 陶瓷与烟花技术
一 陶瓷技术
远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烧制彩陶和白陶。尔后,制陶技术历代相传,不断发展。
清雍正七年(1729),广东兴宁人廖仲威在醴陵沩山开设瓷厂,以手工做坯、松柴为燃料、龙窑烧制粗瓷。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翰林熊希龄考察日本制瓷技术后,在醴陵创办湖南瓷业公司,采用匣钵盛坯装烧、阶级窑烧成新工艺,生产细瓷。并组织张振珊、王定云等改进阶级窑结构,缩小窑内温差,获得成功。这种改进后的阶级窑,称为“醴陵窑”。光绪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瓷业公司与学堂合作,创制出玛瑙红等5种高火性釉下颜料,同时聘用书画名人张晓耕、彭筱琴等,以工笔画为基础,创造出烟墨勾线、分水填色的“双勾填色”独特技法;采用“三烧制”(两次素烧、一次釉烧)工艺,烧制出国内前所未有的釉下五彩瓷。宣统1年至民国4年(1909~1915),釉下五彩瓷先后赴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分别获得1等金质奖牌、1等奏奖、最优奖和金牌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成立醴陵陶瓷研究所(省陶瓷研究所前称),请回老艺人吴寿琪,带领画工唐汉初、林家湖、邓文科等,进行釉下彩瓷的研制。1956~1957年,该所改传统的手工勾线为皮印印线,将“三烧制”改为“两烧制”(去掉一次素烧)新工艺,效率显著提高;张复生、荣庆祥试制成功长石釉,其白度、光泽度等技术指标,均超过传统的“灰釉”。同期,该所研制成功的釉下彩薄胎酒具、咖啡具等,被誉为“簿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吴嘉兆等完成以煤代柴的窑炉改造,淘汰了阶级柴窑。1958年,醴陵艺术瓷厂(现群力瓷厂)与醴陵陶瓷研究所合作,专事釉下彩装饰,其产品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的赞扬。到50年代末期,釉下彩瓷质量基本恢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1965年,国光瓷厂萧传瑛等首创国内第1台滚压成型机。
1971年,群力瓷厂研制成功网印釉下贴花纸,比手彩绘提高工效几倍至十几倍。70年代末期,永胜瓷厂研制高档西餐具成功。1979年国光瓷厂研制成釉下彩色边厚胎西餐具。1982~1984年,醴陵陶瓷机械厂张云林、阳名伟研制成功CY—400单头滚压机,填补国内匣钵滚压成型的空白。1986年,他们研制出TC6Z350×500自动喷砂雕刻机组,比手工雕刻工艺美术瓷提高工效5~10倍,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1987年,群力瓷厂胡涌波研制成功强化瓷新配方,使瓷器强度大为提高,为釉下彩瓷整个瓷业产品升级换代,开辟新途径。
至1990年,陶瓷行业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3项,其中32项获奖。
(一)陶瓷新产品
1.釉下彩餐、茶具
1964年,醴陵群力瓷厂与陶瓷研究所合作研制的釉下彩芙蓉成套中餐具,艺术风格典雅大方,经周恩来总理审定为国宴用瓷,被国际友人誉为“陶瓷艺术的高峰”,1979年获国家金质奖章。同年投产的釉下蓝海棠64头中餐具,花面色泽与器型协调一致,白里泛蓝,清新雅致,外销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被刚果、苏丹、扎伊尔、佛得角等国选作总统府、人民宫用瓷,1985年获国家金质奖。
2.釉上贴花餐、茶具
国光瓷厂研制的45头白玉西餐具,白度居于国际先进水平,釉面光泽度为100%。1980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4年获国家银质奖。
永胜瓷厂研制的醴陵牌西餐具,造型美观大方,花面多样,白度、透光度、釉面硬度、光泽度、吸水率、热稳定性等各项指标,均超过或接近世界名牌产品——日本“劳尔蒂克”的水平,是中国陶瓷唯一进入美国梅西百货公司和高级礼品商店的商品。1980、1981年先后获省优和部优产品证书,1984年获国家银质奖。
(二)陶瓷饰料
1.金水的研制 1951年,醴陵县彩绘人员欧阳涤藩与县一中教师喻科盈共同研制金水过程中,发现金属元素铑能促使金与瓷相结合的奥秘。次年,制成供实验用的金水。1953年,省工业厅试验研究所扩大实验并投产,供全国各地瓷厂使用。其制备方法,先后传至景德镇、唐山、邯郸、淄博4个产瓷区。至此,结束国内瓷用金水需从国外进口的历史。
1972年,为克服国内铂资源贫乏的困难,醴陵陶瓷研究所采取以钯代铂研制白金水,于1976年11月研制成功烧后呈银亮光泽的钯金水,并投入使用,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醴陵陶瓷研究所萧建昆、陈振业、程增美等参照国外样品,试制成适用于高级日用玻璃、陶瓷装饰材料的磨光金水;长沙美术印刷厂、醴陵陶瓷研究所、国光瓷厂谢森林、胡定苗、李永平等,研制成功PVB薄膜印刷“磨光金”陶瓷贴花纸。两项成果均获当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随后,又研制成功无光金水以及用于网印金花纸的“金膏”。
1984年,醴陵陶瓷研究所以2种金属元素代替白金水中所需的真金,研制成无黄金钯金水,使内销瓷也可以用金装饰,同年获省科技成果推广3等奖。
1985年,省陶瓷研究所研制的含金量10%的金水,比一般金水含金量低1.2%,在全国黄金水质量评比中,名列第1。
2.釉下颜料的研制 1964年,醴陵陶瓷研究所李建升、陶梅春、彭荣花等,先后研制出浅绿、水绿、姣黄、白色、艳黑、青松绿、海蓝、桃红等8种釉下颜料。其中,后3种自然色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75~1978年,该所又研制出橘黄、锰红、黑,均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至1983年,除釉下大红外,各种基础颜料品种齐全,可调制上百种复色,基本实现釉下颜料系列化。
二 烟花技术
清康熙十九年(1680),“卷纸作筒、突以硝磺”的“爆竹”生产技术传入醴陵县南桥乡等地。民国11年,醴陵县城创设鞭炮讲习所,各区派人学艺,结业者10余人,回乡事业,促进烟花技术的推广。是年6月,醴陵人谢寅杰编写《鞭炮指南》一书,叙述了分切纸、扯筒、洗筒、北筒、腰筒、制眼、掺煤、上盘、钻眼、插引、轧颈、结鞭等12项主要工序的技术及工艺要求。民国21年,浏阳人何继明来醴陵县开设何发盛作坊,将浏阳带来的烟花,拆开研究仿制,做出醴陵县最早的烟花炮,品种有20余种。其中“大桶花”高约80厘米,燃放时分四层,第一层出现“花园跑马”,第二层是“猴子打筋斗”,第三层是:“蚌壳灯”,第四层展现“荣、华、富、贵”4个字,当时定价每个36块银元,销售到衡阳、长沙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醴陵县烟花长期停滞在手工“纸卷硝磺”的落后技术工艺得以充分改善,并不断提高。1964年,醴陵县成立鞭炮生产办公室,重新制订鞭炮质量技术标准。同年,浦口出口花炮厂派人去浏阳学回“白药”生产技术,试制出“小鸟”、“蜻蜒”、“三脚火箭”等烟花。1965年,醴陵县刘照乙、唐际乾改革鞭炮装璜,长鞭炮改用纸盒,短鞭炮改用彩色印签,废除用木板手工印刷的红、墨印传统封装,以机械印制取代,包装焕然一新,正式以醴陵鞭炮招牌销国内市场,不再使用浏阳牌名。全国各地均效仿醴陵县包装的图案模式。同年,鞭炮的验收方法改热引验收为冷引验收,并取消炕焙工艺。
1977年,醴陵县出口花炮厂研制成功以高氯酸钾代替氯酸钾作彩色烟花火药中的氧化剂。1978年,该厂蔺伯远研制出电光炮用高氯酸钾爆炸药。1980年,蔺伯远、王道花、魏启祥研制出一种具有喷花、哨音综合效果的新药物——带花笛音剂,省内广泛推广应用,使烟花品种成百的增加,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度上升,获1983年轻工部科技成果4等奖。1981年,张迪生、曾俊斌、刘纪平研制出“星球献宝”烟花,外观为圆球形,燃放时,喷花之态如腊梅报春,旋转跳升有如荷花吐艳自空而降,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畅销美洲、西欧、澳洲和东南亚地区,获1982年国家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1982年,张国栋、蔺伯远、丁冬成等研制成功ZT8203卷筒机,可一次完成双侧连续进料、螺旋卷筒、上胶、烘干、同步切割多道工序。经预先调节,能加工出各种规格尺寸的烟花纸筒,用机械化取代烦琐的手工操作,提高功效10倍。该机经省级技术鉴定,填补国内空白.1986年获实用新型专利,1988年获全国科技活动周金龙腾飞奖及轻工部科技进步3等奖。
1982~1983年,刘青春与中南矿冶研究院科技人员共同承担省科委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原为国家科委项目),对32种常用烟花爆炸药物的有关性能参数进行系统测定,综合分析研究,制定出《花炮用药物撞击感度的测定》、《花炮用药物摩擦感度的测定》、《花炮用药物发火点的测定》、《花炮用药物吸湿率的测定》4个测试方法标准。其中前2个标准测试方法采用“变化能量法”,突破了国内其他行业常用的“固定能量法”。这4个标准,在国内首次为烟花用药物研究,产品试制、安全生产和设计研制提供了具有科学价值的资料,属国内首创。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次年《湖南日报》予以报道。
1985年,醴陵市出口花炮厂唐运梅研制出“音乐小烟花”,燃放时,伴随着不同音阶的悦耳音响,间隔地喷吐红、绿亮珠,获198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希望杯和市科技进步3等奖。同年,该厂魏启祥研制成功药粒闪光炮,出口国外,人称“魔鞭”。1987年,针对仍含有一定量的四氧化三铅,进一步改变配方,1988获省二轻工业局科技进步1等奖,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铜牌奖,全国科技活动周金龙腾飞奖,并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优秀新产品1等奖和省科技进步3等奖。1989年,送轻工部烟花鞭炮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证明已不含铅。同年,获轻工部科技进步3等奖。
第九节 地质勘探技术
民国16年~1949年,先后有程裕祺、徐瑞麟、刘国昌等13位地质专家对境内地质、构造、矿产进行调查研究,著有《中国铁矿志》(王竹泉、梁津)、《茶陵邓阜仙钨矿》(王晓青、田奇隽)、《醴陵县矿产概要》(王晓青、王北海、朱钧等)、《湘鄂路沿线煤田调查报告》(刘梦符、诸保熙)、《湖南醴陵石门口煤田》(王竹泉)、《湖南湘潭朱亭淦田一带煤田地质简报》(汪国栋、毕庆昌)、《湖南醴陵石门口煤田地质报告》(田奇隽)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地质部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白家驹编著的《中国矿产水力资源概要》,对醴陵县高岭土矿的分布进行了论述。1952年,中南地质局在茶陵县潞水镇组建省内第1支铁矿地质勘探队——茶陵队。其后,陆续进入境内做地质工作的约有20个单位。至1988年,驻株洲市有8支地质队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75人,其中高级职称76名、中级职称293名。提交株洲市范围内的找矿地质报告511件,查明铁、煤、高岭土、钨、银、钽、铌、石膏、锡、铅锌、萤石、石灰石、白云石等矿种42种,各类矿产地356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16处,小型矿床98处。并首次在醴陵县潘家冲发现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银矿床,在茶陵县垄上发现大型透辉石矿床,填补省内空白。在基础地质、找矿勘探、水文工程地质的科技研究及应用试验等方面,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取得成果100余项。成果中有42项获得表彰和奖励。其中1:20万株洲幅、攸县幅、永兴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湖南省煤田预测说明书,人造金刚石钻头钻进性能及人造金刚石合成研究,对称四极电测深二层及三层量板等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励;《海泡石在电焊条的应用》参加第二届世界非金属矿物学术会议交流,并经美国DIALOG情报检索系统作国际联机检索,证明为世界首创。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