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46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301
页数: 6
页码: 173-178
摘要: 新石器时代,境内就烧制白陶与彩陶。西汉时期,茶陵县白芷,即以“贡芷”闻名于世。
关键词: 科学经济学 科学技术 科学政策

内容

新石器时代,境内就烧制白陶与彩陶。西汉时期,茶陵县白芷,即以“贡芷”闻名于世。
  据《中国实业调查报告》称:醴陵爆竹制造技术始于唐而发达于宋,为湘省爆竹制造中心地之一。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茶陵县刊行木刻雕版《图经》,宋末该地成为省内3大印刷中心之一。茶陵县进士陈仁子在东山(今腰陂乡)创建东山书院,以精巧技艺刻印沈括著《梦溪笔谈》,现珍藏于北京图书馆。南宋绍定五年(1232),茶陵县令刘子迈为“镇水势”,在城南洣水河畔用亚晶白铁冶铸铁犀1座,重7吨,700余年来,不锈不蚀。宋仁宗时(1023~1063),醴陵县栽培两熟制水稻,是全省最早的双季稻区。
  明嘉靖年间(1522~1566),茶陵县有了缫丝制绢技术。万历年间(1573~1620).攸县黄丰桥乡严塘地段开始采掘煤炭。明末,茶陵县潞水、排前、高垅和攸县等地,开始冶炼生铁。
  清代,农业、林业、传统手工业技术有新的进步,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亦开始传入。顺治年间(1644~1661),攸县麻鸭饲养技术得到普及推广,闻名省内外。康熙十九年(1680),醴陵县爆竹制作技术改为“卷筒作纸,突以硝磺”。乾隆年间(1736~1795),醴陵县陶瓷应用天然石墨粗磨制颜料作瓷器绘画图案原料;株洲县朱亭、郊区枫溪港成为省内鱼子和鱼苗繁殖基地,“湘流上下,购者云集”。同治十二年(1873),酃县“祥凤飞岩,群鹅集坂”.白鹅饲养已相当普遍。伴随畜禽饲养技术的发展,先民们还积累了相牛法、生猪育肥法、阉割去势法、中草药利用等传统兽医技术。光绪年间(1875~1908年),翰林熊希龄考察日本制瓷技术后,引进日本制陶机械,采用匣钵盛坯装烧、阶级窑成型新工艺生产细瓷。继而改进阶级窑结构,创造出5种高火性釉下颜料和“双色填色”独特技巧,用“三烧制”工艺,烧制出国内前所未有的釉下五彩瓷,先后获国内金奖和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最优奖、金牌奖。
  民国时期,境内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较快。民国初年,开始用攸县产白砒下脚料制作青矾肥田;攸县、茶陵县等地采用黑火药爆破技术开采铁矿。民国16年,实业部地质调查所王竹泉等对境内铁矿及泥盆纪地层进行研究,著有《茶陵邓阜仙钨矿》、《醴陵县矿产概要》等书。此后,从美、英、德、日等国,引入铁路、机械、电气、化工、建筑、照相、缝纫、农机等科学技术及设备。民国25年,在董家塅建造兵工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前身),从加拿大购进一批制造炮弹的机器设备。同年,国民政府在田心筹建株洲机厂(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前身),从美、英等国购进270多台设备,厂房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安装2台220千瓦蒸气发电机组,供生产、生活用电。次年,国民政府在操坪筹建株洲电厂,安装2套各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民国25~38年,国民政府国家资源委员会负责规划建设株洲工业区,筹建汽车、化工、发电等7大工厂,并购进部分机械设备,建成部分设施,美国技术考察团和美援设计团还来到株洲镇作实地考察。但由于战争影响,均停建或迁入西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人民政府重视,发展步伐加快。1951年,醴陵县研制成功瓷用金水,结束该产品依赖进口的历史。
  1953~1957年,株洲市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科学技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起而迅速发展。
  工业方面,从苏联、波兰等国和国内较发达地区,引进航空、机械、冶金、发电、原煤精洗等成套工艺技术和设计资料,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科技队伍的大中型厂矿,为建设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打下基础。这一时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国内第一批爱姆十一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试制成功,毛泽东主席写信祝贺,赞扬“这在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航空模型发动机、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和第一辆微型汽车。
  农业方面,以发展双季稻为中心,进行水稻生产技术变革,提出改劣种为良种、改品种熟期单一为早、中、迟熟合理搭配等措施。至1957年,境内双季稻面积达155万亩,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加1倍。
  1958~1965年,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1959年2月,株洲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市科委)和株洲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成立,各县(区)亦成立相应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科技管理,组织科普活动。先后建立陶瓷、化工、电力机车、农业等独立科研所和精密机械、硬质合金、建筑等厂办科研所;组织建立机电、土建、化工、卫生、自然科学、农业、园艺、畜牧水产等8个学会。重大工业科技成果有:国产第一台电力机车合作研制成功;集中作业高强度采矿法试验成功;试验成功流态化(沸腾)净化除铜装置;在世界首创人造金红石,并建成第一条人造金红石生产线;第一台涡轮螺旋桨航空发动机。
  这一时期,农业着重研究与推广高杆改矮杆,加速良种繁育,提纯复壮种子,建立良种繁殖体系,县级建立良种场,推行单本繁殖,实现早籼矮杆良种化。
  1966~1977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市科委、科协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但很多单位和科技人员仍继续顽强工作,刻苦钻研,为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引进和发展电子技术,使半导体材料、电子元器件、无线电整机制造等在市内迅速兴起,逐步提高了全市工业自动化水平。农业开展杂交水稻优势的利用.进行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和配组,并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晚稻,使水稻生产出现新的突破。这一时期取得的重大工业科技成果有:国内首创离子氮化工艺及其设备;研制成功035型钳夹式货车,填补国内新型长大货车的空白;双梁开合式架桥机的研制成功是国内桥梁施工中的一大突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工业燃气轮机;研制成功国内最大的电容式储能焊机;试制成功省内最大的单晶炉(5公斤);省内最早研制成功直接数字式控制计算机(DDC)和研制成功数控氧炔切割机;首家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新技术试制尿素获得成功。
  1978~1979年,是科技事业恢复与发展时期。各级科技管理机构和科研工作先后得到恢复和加强。
  1978年6月恢复市科委,8月恢复市科协。特别在全国科学大会的推动下,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科研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共有76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中,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属国内首创;65FN—50型熔融尿素泵为国内首台;GHP—25C型鼓笼式混凝土喷灌机等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1979年3月,市科委组建“一团”、“五网”(即:科学技术顾问团,科普活动网、科技情报网、外文科技资料查阅网、大型精密仪器协作网和计量器皿检修网).组织科技弹性队伍,对一些难度较大或多学科交叉的课题施行综合论证和攻关会战。本年度全市共有63项科技成果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中,黑钨精矿制取氧化钨、远红外线加热与干燥技术、湘矮早九号等项目,获省重大科技成果1等奖,获奖总数和获奖等级,均名列全省前茅。
  80年代是科学技术事业大发展时期。微电脑、激光、生物工程等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应用,系统工程、交叉科学、信息处理等在生产和科技管理中的运用,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科技体制改革方面,1984年4月,省科委在株洲市召开科技体制改革现场会,推广株洲市电子研究所经验。1984年5月1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株洲市电子研究所的改革成果,号召在全国推广。至1988年底,全市16个独立科研所中有7个所实现经费自立,不拿国家事业费,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配套改革经验和效果引起省内外瞩目,有12个厂办科研机构实行相对独立经济核算。1988年2月,市政府制定《关于放活科技人员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支援乡镇(区街)企业和贫困地区的规定》,成立市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开放人才市场。
  组织建设方面,1983年市科委机构调整,科委、科协分开设置。1989年,有7个乡镇成立科委,6个乡镇设立农科教中心。经过调整、充实,至1990年底,全市有独立科研机构16个(不含县属),厂办科研机构89个,民办科研机构18个。厂矿科协50个,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19个。1981年,市科委和市科协组织市土建学会,并邀请市内外10个专业的几十名专家,经过多次论证,采用定向爆破技术,只用30多公斤炸药,国内首次将1座90米高、3500吨重的报废烟囱,在6秒钟内安全放倒。在科协系统揭开了有偿咨询服务的序幕。此后,厂矿科协、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纷纷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活动。
  科技队伍与技术装备建设方面,至1989年,全市共有科技人员76499人,其中高级职称1806人,中级职称14878人。1985~1987年,株洲市被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全国计算机推广应用试点市之一。
  至1990年,全市共有144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部、市级奖励。其中,获国家级奖121项,省级奖450项,部级奖322项,市级奖550项。
  这一时期重大成果有:黄道芳发明的“宇宙星盘”获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博览会银牌奖;胡松年等人研制成功的粉末冶金高碳钼合金顶头、株洲玻璃厂参加研制的洛阳浮化玻璃和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等单位研制的K14铁镍基铸造高温合金,分别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三等奖;以株洲硬质合金厂为主完成的仲钨酸铵制取蓝钨、钨粉的研究和冶金矿山潜孔钻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由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叶片无余量精铸工艺研究与应用及由株洲电力机车工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完成的韶山4型电力机车等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80年代的科研工作中,有3000多人次荣获科技成果奖或荣誉称号。其中,唐德尧、孙明道、吴楚才、张俊锋、张俊熙、薛鉴、张学仁、萧芳桂8人荣获国家级科技专家称号。
  1988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授权、省科委批准,决定在株洲市开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并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在醴陵市建立了“星火”技术密集区。1991年,茶陵县、酃县被列入国家科委井冈山科技扶贫开发区。
  1990年,科技进步因素对工农业增长的比重为31.6%,略高于全国31.4%的平均水平。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