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5 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44
颗粒名称: 卷35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01
页数: 160
页码: 173-330
摘要: 本卷记述了株洲市的科学技术的工业科技、农行科技、建筑与环保科技等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科学技术 科学政策

内容

第一章 工业技术
  第一节 机械技术
  一 航空机械技术
  (一)发动机技术
  1.航空发动机 1954年初,国营三三一厂(现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开始试制爱姆—11型航空发动机。4月1日,接第二机械工业部指令:“爱姆—11”试制任务,提前于10月1日国庆节前完成。周期只有5个月,工厂领导千方百计抓厂房建设的同时,抓器材设备的供应工作。省委书记周小舟亲临工厂解决基建中的困难,几十项器材“缺口”,得到苏联顾问莫洛斯托夫及苏联航空工业部支援。4月13日,供试制用的苏联全套“爱姆—11”图纸资料到厂,工厂领导、技术人员连夜和苏联专家、部工作组一起编制试制计划书。5月1日,赵尔陆部长批准“计划书”,允许在修理期间所试制成功的零件不再投试,并且指令在当年9月1日前试制成功。以言乃昌总工程师为首的新机试制指挥系统将各项任务分层落实到车间、科室和工段、直至个人。厂劳动模范、铁合金小组组长马佑清,改进高周波电炉的筑炉方法,炉用次数由30余次上升到77次。发动机零件加工车间职工、劳动模范吴荣保,改进机匣后盖加工方法,班产量由3件提高到8件,质量合格率达100%。劳动模范张茂荣,改进分汽轴加工方法,单位工时由90分钟缩短到20分钟。工艺技术人员边校阅工艺规程、边选工装,选定一批、设计一批、投产一批。
  7月29日,01、02、03号3台发动机顺利完成总装。8月1日,03号发动机被国家鉴定试车小组抽选作200小时长期试车考核。8月16日,03号机经受225小时45分钟连续运转考核,未出现异常现象,技术性能良好。8月25日,国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工厂所制零批50号机,性能符合苏联技术资料要求,可保证第一次入厂定期检修之前的使用寿命为200小时,批准成批生产。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写信向厂职工祝贺勉励。“爱姆—11”型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填补了航空工业的一项空白.揭开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史上的新篇章。
  1956~1957年,首台670号样机(又名活塞—5发动机54号机)在该厂试制成功。次年6月14日,通过国家航空产品鉴定委员会鉴定,并被批准成批生产。该机系9缸、单排、星型、气冷式活塞发动机,起气功率763千瓦,等功率飞行高度1500米,是多用途飞机的动力装置。后经工艺优化,第一次入厂检修前工作寿命由700小时增至900小时,获航空部优质产品称号。
  1963年,以604号机为基础,改型设计活塞—6甲(604—1)获得成功。1964年,改进该机匣汽缸结合面的卸荷措施,排除中机匣的裂纹隐患,顺利地通过600小时台架试车和装机试飞50小时及57个起落的考核,获国家工业新产品1等奖。1976年10月,试制成功国内第1台最大的运输飞机动力——涡浆6,其首次翻修前寿命由300小时延长至3000小时。据1989年6月统计,该发动机出厂十余年,累计飞行11万小时无事故,并随国产运8飞机出口。涡桨5、涡桨6等20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试制的涡轴8(引进法国阿赫耶发动机制造许可权)填补国内直升飞机动力的空白,质量、寿命与法国产品平齐,并返销法国,豁免检验。其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8年被评为航天航空工业部优质产品。
  2.航模发动机 系用于航海、航空模型竞赛的微型发动机(重量500~800克),其生产工艺与航空发动机相近。1955年,1.5毫升级命名为“和平15号”,是国产第一批航模发动机,由三三一厂自行设计与制造。该产品应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的要求而开发,1959年停产,累计出产1.7万台。1960年5月31日,遵照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来厂视察时的指示,重建航模车间,设计和生产5毫升、10毫升发动机。1966年11月奉上级决定,10毫升发动机转交国家体委制造,5毫升级停产。1978年,应国家体委要求,再度恢复航模生产。1979年,试制2.5毫升、10毫升发动机,质量达到进口样机水平,1982年,研制成功15毫升发动机。经连续改进、优化,10毫升、2.5毫升发动机分别于1981、1984年获得国家银质奖。1986年,2.5毫升、3.5毫升、10毫升3种发动机同获国家金质奖。在国内的比赛中,30多次打破或创造世界记录,取得冠军。并销往美、英、法、挪威、南非、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
  3.摩托车发动机 长江—750系国内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1957年10月由三三一厂试制成功,1958年投入批量生产,1980年年超产万台。这一期间,该厂相继研制出用于比赛的长江—750X、750—1、750—1A以及长江—800、900、750E、750F、750H等摩托车发动机。1983年,又开发出南方—125两轮摩托车发动机。同年,长江—750、750X、750F、750H、750D获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次年,南方—125被评为省优秀新产品。1988年,长江—750F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
  (二)精铸技术
  1.加工大颗粒天然金刚石用的复合陶瓷(BK52—BPb)JTX砂轮 1976年,由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王祖宏研制成功。该砂轮主要用于加工精密的天然金刚石(包括聚晶立方氮化硼、红宝石、石英玻璃、陶瓷)工具及其零件,比采用树脂结合剂的金刚石砂轮磨削效率高出10倍,比雕刻法高20~30倍,比研磨法提高90~100倍,光洁度可达△8~△10,几何精度R±0.01、r↑±2、±0.01.用它修整天然金刚石滚轮,更具有独特的技术和经济效果。1983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2.叶片无余量精铸工艺研究与应用 1976年2月,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罗展怀参加航空航天工业部技术局组织的无余量精铸叶片技术攻关组,1978年研究试制成功。相继用于涡喷6、涡桨6、涡轴3航空发动机共9种叶片精铸。与普通精密铸造工艺相比,叶片冶金质量提高,金属结晶细化,保持1~2级均匀的等轴晶,很少产生柱状晶;表面质量高,粗糙度稳定在Ra=3.2~0.3的水平(相当△5~△7);叶型尺寸较准确,尺寸合格率达95%以上。精度比一般精铸件提高1~2级,可以达到CT3~CT4级;经济效益显著。1980年,经鉴定并在航空工业系统推广。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二通用机械与电瓷技术
  (一)机器制造技术
  1958年,三三一厂为支援地方工业和扩大工厂的技术装备,开始机床制造。至1962年,已制造出3T12M万能磨床、J—36滚齿机等4176台,立式测微仪、钻岩机等2096台。
  1968年,株洲洗煤厂研制成功提斗冲床,冲载压力为80吨,可连续自动冲孔、推料、排孔,且孔距均匀整齐,能冲各种不同几何形状孔眼,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19781979年,由湖南大学、株洲电子研究所胡惜时、刘能宝、黄剑、谭永瑜、刘越幸等研制成功的MXBS8312简易数控高速半自动凸轮轴磨床,采用开环式控制,控制砂轮步进电机的进给量和金刚步进电机的修进量,具有尺寸调整、粗磨、精磨、光磨、无火花延时、砂磨自动修整、砂轮磨损自动补偿等功能,并以磨代车一次完成,减少10多道工序。1979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1982年,市空气压缩机厂与华中工学院联合研制成功2V—0.3/7T—C型空气压缩机。主要研制人员杨乐之、吴福泉、戴汝平、徐玉党、吴安春在设计出新型舌簧阀的同时,采用扭曲刮油环和加大缸盖、气室容积、减小气流脉冲损失等先进结构,使该机主要指标处于国内同类机型领先地位,获1985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
  (二)焊接器材技术
  1.DN—10型点焊机 1979年,株洲市焊接器材厂唐为民、谷新珊、曹治果、易先华研制成功DN—10型点焊机。研制中改进原机脚踏压紧装置,采用大直径弹簧代压紧部分,以保证金属在溶化凝固时有一定压力,使焊点牢固,消除薄板变形。该机适用薄板焊接及家电行业焊件点焊作业,其特点是电气性能好,结构紧凑合理,使用维修方便,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3等奖。
  2.自动碰焊机 1979~1986年,由株洲火花塞厂曹盛武、徐国良、张勋海等研制成功.随后投入使用。该机的复合校直机构,能把稍有弯曲、扭折的侧电极丝畅送至作业点;双滚子遏止机构能制止无铁壳的壳体顶升和空运行时校直机构的工作,避免侧电极丝浪费;能同步完成碰焊、冲刷内溶块、锪出外溶块和拆卸工件,提高工效9倍多。具有结构新颖、紧凑、全自动、性能优良等特点,1988年获国家专利。
  3.ZJ422等6种船用焊条 该6种焊条是:ZJ422、ZJ421、ZJ422—1、ZJ427、ZJ506、ZJ507。1981年1月,市焊条厂取得国家船舶检验局武汉分局监督试验认可后,由陈开政、陈任光、文花明等按英国劳埃德船级社的劳氏海规标准研制焊条配方,探索施焊工艺,并按国际标准增添试验设备,整顿生产工艺,作各阶段试验在100多次,取得数据5000多个,确认6种焊条的性能已达到国际标准水平。1982年2月,由英国劳氏船级社高级船验师石井千秋对工厂各部门考察及6种焊条测试,均一次性认可,证明所生产的焊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产焊条跻身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填补省焊条出口的空白,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3等奖。
  (三)新工艺、新材料
  1.普低钢可焊性及焊接材料 1965年机械工业部下达课题,由市焊接器材厂陈开政、文花明等于1969年完成。通过利用工厂产品结427、结507型等低合金钢焊条焊后测试及普低钢的可焊性研究,使工厂低合金钢焊条能适应普通低合金钢的焊接要求;根据武汉钢铁公司生产的16MnCn等普低钢材的特点,研制出502等普低钢焊条;根据国内焊接设备、焊接工艺的特点,研制出507Cn钛钙型交直流两用普低钢焊条。1978年获机械工业部科学大会奖。
  2.全焊式不锈钢筛管 1981年,市矿筛厂陈士任、周正航、张正元等研制成功。其中,62毫米口径筛管拉力达32吨,胜利油田使用后,原油含砂量由40%降到20%。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四)电瓷技术
  1.电磁锥形大套管修坯机 醴陵电瓷厂于1976年研制成功,该机包括内外仿形两大机构,操作分段进行,先修内孔,后修外形,一次转动切削,尺寸准确,有圆筒刀在内支持,坯件稳定,内外同心,解决了接坯成型壁厚不均和弯曲变形等毛病;操作方便,比接坯成型提高工效3~4倍。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500千伏短尾油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醴陵电瓷厂黄恒开、岳明竟、文郑麟等于1979年研制成功。设计上采用短尾油纸电容变压器套管参数,尺寸小,全封闭,内绝缘采用多层簿屏梯差电容型油纸绝缘结构,电场分布均匀,绝缘性能达到国外750千伏级电容式变压器套管的绝缘水平。为500千伏、750千伏和1000千伏配电装置国产化提供了生产技术储备。获1979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
  3.FA系列SF6短路器用高强度瓷套 1988年6月醴陵电瓷厂童炳初、廖新民、卢盛瑛等与西安电瓷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研制中参照国外经验,使用自行研制的铝质高强度坯料料方、棕釉配方、特种瓷砂,使瓷件强度达180MPa以上,该产品具有开断容量大、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可装配成63~500千伏10个电压等级,额定电流为2500~3150安、开断能力为40~63千安的各种型号规格的断路器。获1988年全国电瓷行业科技进步1等奖。
  三 交通机械技术
  (一)电力机车
  1.韶山1型电力机车(SSI) 1958年1月,由一机部、铁道部、高教部派人组成考察团,赴苏联考察和引进B60型电力机车技术资料。6月.完成国产电力机车的技术设计。7月,修改、审定设计方案,并在湘潭电机厂组成联合设计处。电力机车的车体、转向架等机械部分由株洲机车车辆工厂试制,电机、电器的试制和总组装由湘潭电机厂承担,引燃管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研制.变压器、平波电抗器等部件由沈阳变压器厂试制,其他零部仪表分别由国内48个单位试制或提供成品。同年12月28日,第1台国产电力机车在湘潭电机厂总组装成功,命名为韶山型,技术型号为6YI。
  1959年,电力机车的研制工作由一机部转交铁道部主管。1960年3月14日,6YI2号电力机车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制造成功。
  1968年3月,田心机车车辆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完成第一次重大技术改造,制成8号电力机车。该机车采用大功率硅半导体整流取代引燃管,采用20触头组调压开关,使用具有补偿绕组的四极脉流电动机等。从第8号车起,命名为韶山1型(SSI),取消6YI字样。1971年和1976年,对SSI电力机车又进行两次重大技术改造。主电路采用过渡硅机组的少电弧级间转换结构,电阻制动励磁改用晶闸管等。1978年,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全国、铁道部和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2.韶山3型电力机车(SS3) 1977年12月,田心机车车辆工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在吸取韶山1型和2型机车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研制韶山3型大功率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于1978年2月完成新车的技术设计。主要研究设计人员为刘友梅、庞乾麟、黄凤树、李敬享、杨期翔等。1978年12月31日,SS3电力机车在株洲市试制成功。1982年12月,铁道部通过对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技术鉴定。SS3型电力机车与SS1电力机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机车功率增大600千瓦,具有无级平滑升压性能,改善了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以及通风、滤尘条件,降低了司机室噪音。1983年开始正式生产,同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3.韶山4型电力机车(SS4) 6400千瓦8轴货运电力机车为适应国内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满足沿海平原及运煤干线重载运输中对大功率电力机车的需要.韶山4型货运电力机车的研制被列为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981年、1983年,国家科委、经委同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研究所2次签订试制3台韶4型电力机车的合同。主要研究设计人员为张有松、李春阳、许荣华等15人。
  该车由2节完全相同的4轴机车组成,可在其中任何一节的司机室对全车统一控制,2节车可分开使用,亦可与数台SS4型机车重联运行。机车功率6400千瓦,为国内功率最大的机车。研制合同规定,由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承担机车总体线路、牵引电动机、主变压器与平波电抗器、转向架、车体、制动电阻及励磁装置等7个项目的研制,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承担硅机组与硅元件、相控电子装置及真空断路器等3个项目的研制。1983年5月,新车的技术方案通过审查,次年8月完成全面施工设计,1985年3月,开始试制第1台样车,9月19日获得成功。
  1986年1~4月,设计人员针对1号样机轴重超标等问题,改进转向架、电器等部分的设计,达到轴重23吨的标准,并且改善了横向动力学性能。1986年12月,试制完成改进后的第2台、第3台机车。
  1988年6月,国家科委、计委委托铁道部在株洲市召开韶山4型6400千瓦8轴货运电力机车国家技术鉴定会议。鉴定确认:韶山4型电力机车具有先进的性能和结构,优良的牵引与制动性能,粘着利用充分,机车效率和功率因数提高,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80年代相控电力机车的先进水平。该成果获1988年铁道部科技进步2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二)长大货车与架桥机
  1.C17型150吨落下孔车辆 铁道部计划安排,由株洲车辆工厂孙明道等于1969年研究成功。该车在调查研究国内外同类车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将原进口同类型车的3层结构(转向架、小底架和大底架)改为2层,即用2台五轴转向架直接支承带有落下孔的大底架,使结构大为简化,车辆自重由原来的96吨降为50吨,且装载通用性好,通过曲线的偏移量小。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D35钳夹式大型货车 19741975年交通部新产品发展计划安排,由株洲车辆工厂、齐齐哈尔车辆厂、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孙明道、赵承寿等共同研制。1974~1978年,在研制过程中,经过反复试验,采用国外异向串联、液压侧移、液压起升、液压均载旁承、空重两级刚度弹簧等世界新型长大货物车的先进技术,使该车能充分利用限界,方便运输,并具有较大的超限运行能力,填补国内新型长大货物车的空白,使铁路大件货物运输提高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986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3.双梁开合式架桥机 1970~1973年,由广州铁路局工程总公司和株洲车辆厂联合研制,主要研制人员为龚焕然、汤衍祥伍琦。该机的特点是:专用平车的活动横梁支撑双机臂:机臂上走行桁车,吊架钢筋混凝土梁,机臂全长102.84米,总重336吨,最大起吊能力160吨,架设桥跨最大长40.6米,最大高度3米,架设桥跨最小曲线半径300米,在隧道内、复线上均能架桥,机端臂解体运送,轮廊尺寸在铁道车辆限界以内,允许侧向通过8号道岔,限速15公里/小时.区间限速70公里/小时。该机出厂后,先后在湘黔线、京包线、津浦线、黄浦新巷支线、三茂线、广深线、衡广复线等架梁,经十多年架桥实践证明,双梁开合式架桥机各项技术性能先进,是桥梁施工中的一项重大突破,198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988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三)机车制动及控制技术
  1.机车新型制动机 1974~1982年,由株洲电力机车工厂与铁道科学院等4家单位共同研制成功。该机具有先进空气制动机的各项性能,具有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改善乘务员劳动卫生条件、缩减维修工作量、延长检修周期等效益。主要用于大功率机车牵引重载长大列车和高速客运列车。1983年获铁道部科技成果3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主要研究人员有:姜靖国、智廉清、赵智鹏、陆缙华。
  2.东风4型内燃机车电阻制动装置 1985年铁道部下达课题,由郑州铁路局、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刘松岳、王于化、李启三等研制成功。该装置应用电子技术,实现两级恒功率制动,其制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用电阻柜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性能,结构紧凑且工艺先进。内燃机车加装这一装置后,大幅度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铁路通过能力。1988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3.电力机车辅助系统静止变流器及其微机控制装置 为取代旋转式异步劈相机,铁道部下达此计划。1979~1984年由电力机车研究所万广、李中浩、蒋家久等完成。交直部分为两段半控整流桥,逆变部分采用改进型麦氏电路,最大输出容量为240千伏安,输出频率为2~50赫兹,能对辅助同组提供三相平衡变频电源。静止劈相机在机车上首次试验成功,是交直交变流技术科研课题的一项阶段性成果,为国内电力机车辅助系统的更新换代闯出了新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四)汽车技术
  1.微型汽车、长江—46吉普车 1958年4月,三三一厂自产国内第1台微型发动机(14马力)和65马力长江—46吉普车发动机作动力,装制成微型汽车和长江—46吉普车。5月8日,工厂将微型汽车和吉普车等5种民用新产品送至长沙向中共湖南省委报喜。微型汽车米黄色,长近2米,宽1米,前1后2共3个车轮,轻便灵活,式样美观,能乘载4人。5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一机械工业部《消息快报》以“我国第一辆微型汽车问世”刊登报道。1958年秋季,工厂奉上级决定停产,其技术资料无偿转让北京摩托车厂。1959年,该厂设立吉普车专业生产线。1963年,因军品任务繁重而停产,累计生产2373台,所有技术资料和工装设备无偿转给南京307厂。
  2.ZQG5030XYC轻型钞票运输车 1983年由市汽车工业公司、市汽车改装厂和湖南大学汽车教研室联合研制成功。主要研制设计人员有朱建国、谌德仁、刘杨、郭正康等。该车采用WH213轻型越野车三类底盘,75马力4920型发动机,4×4驱动,最高车速为100公里/小时,内设保险柜。具有车速高,通过能力强,遇有异常情况能立即报警和通讯联络等特点。是银行、保险公司、机要部门等单位运送钞票、贵重物品、机密文件的专用车。1989年1月通过省级鉴定,填补省内空白,市轻型汽车改装厂生产。该车已载入《1989年全国汽车、民用改装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
  (五)摩托车技术
  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试制成功的长江—750X摩托车赛车,于1981年在全国摩托车运动会上囊括前4名。1983年开发的南方—125两轮摩托车,在1988年全国首届摩托车厂牌大赛中,获得外观质量展评第1名、越野赛团体冠军和单项比赛的第1、第2、第4名。1988年10月,南方—125摩托车经国家机械委员会摩托车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同年11月,该公司年产2万辆南方—125摩托车生产线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航空航天工业部验收合格,是国内第1条摩托车大型生产线。1989年,XJ750B—2系列边三轮摩托车获国家银质产品奖,其整车外观设计、摩托车弹性悬架、幅板组合式车轮分别于1月、4月、9月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
  四 石化、建材机械技术
  (一)石化机械技术
  1.65FN—50型熔融尿素泵 1972年,湘江氮肥厂与化工部第八设计院、银川化肥厂、长沙水泵厂联合对溶融尿素泵攻关。1975年8月,研制成功65FN—50型熔融尿素泵,并在湘江氮肥厂装机运行,作液位、扬量自调试验。结果,突破国产熔融尿素液位、扬量不能自调的技术难关。1978年4月,该项目通过技术鉴定。同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一段甲胺泵泵体开裂攻关 1975年,湘江氮肥厂张学仁对3W—ZBJ1甲胺泵四通泵体开裂进行技术攻关,设计出偏心小孔三通泵体。1977年,又在三通泵体基础上设计出直通泵体,经连续运行10年,寿命由四通泵体600~1100小时提高到5万小时,超过西德乌拉克泵寿命2万小时,达到国际水平。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1989年,张学仁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3.火车装卸油鹤管 1977年商业部石油局下达,由815油库袁祖扬、李跃兴承担,经过1年多时间研制成功78型火车装卸油鹤管。该设计成功地解决了鹤管的平衡和升降问题,且密封件采用内外侧双层结构,在国内具有较先进的水平,产品畅销全国。1980年获商业部科技成果3等奖。
  1984年,李跃兴针对78型火车鹤管在使用中存在臂不够长、不易伸展开等缺点,设计开发一种改进型鹤管—84型火车鹤管。1987年获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科技进步4等奖。
  4.恒定流量阀 1980年商业部石油局将研制恒流阀的任务下达给石油储存技术研究所。设计任务由袁祖扬、彭炳炎承担。至1985年,已连续开发出50.8、76.2、91.6(mm)3种规格。该设计成功解决了阀芯外轮廓曲线和自动调节弹簧计算等关键技术问题。它安装在发油管线上,可稳定管道中油液的流量,保证流量表的指示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1986年投产后累计生产1500台,产值近100万元。1987年获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科技进步2等奖。
  (二)建材机械技术 1.∅1.7×65、∅2.2×80、∅2.5×10米塔式机械立窑1982~1985年,由株洲水泥机械厂、株洲水泥机械研究所柳达宣、萧志坦、张金龙等研制成功。该窑国内首次采用带过载保护装置的特别减速器,传动效率高;椭圆锥形塔式簏子系整体铸造,强度高;立轴的上轴采用水冷却方式和敞开式周边卸料。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运行可靠,居国内先进水平,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
  2.∅1.83米球磨机 1982~1985年,株洲水泥机械厂、株洲水泥机械研究所柳达宣、杨印仓、祝光章等共同完成。该机根据国内外磨机转速理论,在建筑工程部水泥工业设计院设计的磨机基础上进行改进。将速率由75%提高到81%,三角皮带传动改为减速机传动,滑动轴承改为滚动轴承,大磨头改为小磨头等等,使粉磨能力提高10%,设备重量减轻21%,便于使用和维修,填补省内空白,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4等奖。
  五食品机械技术
  (一)CH600—1型滚筒式炒货机(自动炒货机) 1976年市供销社下达课题,由市食杂果品公司(现蜜饯厂)李振琦、彭梅生、陈学法、姚子美于1978年研制成功,同年通过省级鉴定。该机采用滚筒内螺旋线作为进出料推进器,主机长、宽、高为2500x1400x6000毫米,滚筒直径600毫米,长1120毫米;炒货效率为每锅30~50公斤,用时4~6分钟;可自动吸料,自动炒货,炒瓜子、花生、豆类、玉米、核桃、板栗等10多个品种,色、香、味俱佳。1978年1~10月,用该机炒货343吨,比人力炒货减少人员、时间各一半,节约炒货费用5938元,节约煤炭,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劳动强度。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商业部科技成果4等奖。
  (二)MBO——1型面包生产自动线
  1978年11月省计委安排,1980年8月由航空工业部608研究所李叙本、董文宏、龚启庸等和株洲市面包厂王兆基研制成功。生产线由27个单位系统,5个大型电气控制柜和3台仪器组成。从配料、调粉、发酵、切块、搓圆、整形、装听、醒发、烘烤、出听、冷却到包装全部实现机械联动,电子程序控制。为使该机正常运行,在电气系统均配有电子程序控制和手动控制2套装置,并装有各种指示、应急开关和报警信号装置。该机为国内第1台面包生产自动线,1981年获航空工业部和省科技成果2等奖。
  (三)ZSR—260A型软糖切粒机
  市食品厂自选项目。1985年2月~1987年8月由该厂刘小易、王扬忠研制成功。该机采用直刃状刀的切削装置和进料导向分流装置及防粘刀装置,从而实现软糖切粒机成型连续化,不粘刀、连刀,粒状均匀,每小时切糖260公斤,比原滚刀式成型机提高工效30%。1988年采用该机生产软糖240吨,新增产值39.16万元,税利5.87万元,工人劳动强度减轻,劳动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安全可靠。1988年被授予国家专利(专利证书号17192)。
  六 农林机械技术
  (一)水稻插秧机
  株洲市是全国水稻插秧机的发源地之一。1958年,醴陵县清水江乡清水高级社张友秋、贺继生等首创1台由秧夹、秧箱与秧架等组成的竹木结构的夹式简易插秧机,当年9月由省农业厅选送参加在南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插秧机会议。该机取材容易,结构简单,其分秧结构是国内插秧机研究史上的一项新创举,获得农业部的奖励。1959年,醴陵县农具研究所对该机作了重大改进,命名为醴陵2号简易插秧机,并于当年5月和次年2月,参加在南京和东莞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和第七次插秧机会议,被评为全国优良机型,并由农业部选送到柬埔寨、印度、阿富汗、尼泊尔、缅甸等国展出,贺继生、吴龙元多次出国担任讲解和表演。该机在攸县、醴陵市等地得到推广。到1960年4月止,仅攸县就生产和销售17514部。后因操作技术和机具质量等问题,实际很少使用。
  60年代末,引进广西—65型人力插秧机和动力插秧机,株洲县农机厂于1970年开始大批量生产65型人力插秧机。当年,株洲县农机研究所刘斯栋与省农机所何业宏等研制出70型人力插秧机,并通过省级鉴定后投入批量生产,销售省内外各地,获得省人民政府的奖励。当时,插秧机械发展迅速,仅株洲县就拥有各类人力、动力插秧机4670台,两季水稻机械插秧面积达13.17万亩,在全国影响很大。1970年全国插秧机械现场会在株洲市召开。1975年发展到最高峰。随后,插秧机械开始减少,到70年代末,基本停止使用。
  (二)3/5CP—B型喷灌机组
  1976年3月,中国科学院、一机部、水电部下达题为“轻型柴油机喷灌机具的研究和定型”项目,要求1977年底前完成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以3~5马力柴油机为动力的轻型喷灌机组。由茶陵农机一厂、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华北水电学院、湖南省农机所组成的联合设计组承担,主要研究人员有骆大章(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窦以松、王跃红、胡月明(茶陵农机一厂)等。1976年5月,茶陵农机一厂试制成功第1台样机。该机以50BPZ—40自吸泵代替BX50—31离心泵,用摆电式喷头代替8y50型喷头,并定名为3/5CP—B型喷灌机,经过4轮样机试制和500小时田间考核,又经江苏工学院和省农机所作性能试验,各项性能均超过国家规定指标。其主要性能:配套功率5马力,流量16吨/小时,吸程8米,射程32.7米,控制面积5.2亩,平均降雨强度0.096毫米/分。经田间试验,平均每亩增产棉花21%,水稻14.5%,蔬菜36~50%。1977年12月,水电部、一机部委托湖南省农机鉴定站主持国家级鉴定定型。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三)湘江—62.67型轧滚机
  1978年,茶陵县农机所、湘潭地区农机所李青兰、刘奇智等开始研制与东风—12型和工农—10型手拖配套、适用于稻草还田的耕田机具—轧滚机。1980年9月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该机具是利用原犁刀轴,在耕幅尺寸内(624毫米)用4个圆盘隔成相等的距离,将圆盘从中心线处割开成2个半圆,中间用叶片连结(焊接)成半圆柱体,固定在旋耕机犁刀轴上,同轴一起转动而起切土、碎土作用。其主要技术参数为耕幅624~670毫米,耕深100~120毫米,工效2~3亩/小时,油耗0.6~0.7公斤/亩,覆盖率90%以上。到1982年9月,为江西、湖南等地提供图纸79套,样机47台,生产销售2040台。至1990年,该机具仍在各地推广和使用。
  (四)水稻增产机械化综合技术
  1988~1989年,市农机局连续2年承担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中的“水稻增产机械化综合技术”项目。1988年,该项目在醴陵市浦口等7个乡镇8.21万亩水稻田中实施。1989年,面积扩大到25万亩,并推广了以水田耕整机为主要机型的耕田机械,机耕面积达95%;植保、脱粒全部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实现了自流灌溉与机械化排灌相结合的水田灌溉机制;引进动力插秧机、小型圆盘收割机等新机具,实施了工厂化育秧、稻种破胸催芽,撩穗收割以及多种农艺新技术和措施。1988年和1989年,分别实现亩平增产69.4公斤和58公斤(与前3年平均数比较),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6.5元和10.6元,每亩节约用工量15.5个和15个,共创经济效益1090.4万元和2780万元,新增产值8929万元和18750万元,并连续2年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3等奖。
  (五)SJKD—2/3无支架转弯索道
  1973年起,中南林学院单圣涤、朱祖樱、陈洁如开始研制,1978年获得成功。1983~1985年,所试制的转变鞍座、跑车样机,经中试和生产性试验,达到在高山林区生产木材的要求。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集运距离500~1000米,坡度8~25度,最大起重量5吨,运载量3吨,转弯水平角度3~45度,台班生产量20~40立方米,无支架转弯鞍座(1274×684×1858),四轮四轴增力式转弯跑车(1160×200×826)。该项研究成果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2等奖。
  第二节 冶金技术
  一 有色冶金技术
  50年代,建立起正规的开拓系统,实现掘进、运输、通风等机械化。铅锌矿采用浮选、重选、磁选工艺,对可选白钨矿采用重选、浮选、磁选相结合的工艺流程。1958年起,湘东钨矿先后试验成功横撑留矿法和10多种留矿变形方案及分层崩落法,在全国同类型矿山中推广。同年,由苏联援建的601厂试车投产,开创了国内硬质合金生产技术的新纪元,并相继研制成功钨、钼、钽、铌等材料,株洲冶炼厂采用铜阳极精炼炉——电解精炼流程的铜系统投产,并从以杂铜为原料的旧极泥中回收金、银和锑。
  60年代初,湘东钨矿研究试验集中作业高强度采矿法。获得成功,创日产985吨的全国纪录,冶金部召开204个单位参加的现场会,推广该项成果。经过一系列研究,该矿总结出极薄矿脉采矿方法,出版《薄矿脉采矿方法科学技术现场促进会资料汇编》,在全国推广。1964年,湘东钨矿被列为冶金部矿山机械化重点,逐步形成一套平巷机械化作业线和一条液压科研线,并研制成功双轨液压凿岩台车。这一时期,市喻家坪冶炼厂(市东风冶炼厂前身)进行电热法生产人造金红石扩大试验获得成功,并建成首家人造金红石生产线,结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601厂研制成功酸分解白钨精矿新工艺和新型细晶粒钨钴合金,钨钴钛钽(铌)合金;株洲冶炼厂锌矿冶炼采用湿法工艺,试制成功流态化(沸腾)净化除铜装置,解决了湿法冶炼中硫酸锌浸出液净化除铜、镉的关键技术问题;株洲选矿药剂厂研制出首批松醇油、干黄药等选矿药剂。
  70年代,湘东钨矿试验成功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完成弹簧摇床应用改进、提高钨精矿产品质量的研究、钽铌矿床的研究与勘探等多项科研成果。株洲冶炼厂锌电解直流电源采用可控硅整流取代水银整流发电机,完成全萃取法综合回收铟、锗、镓的工艺研究等项目。601厂研究成功黑钨精矿压煮—萃取—蒸发结晶制取氧化钨,用硝酸催化加氧压煮取代多膛炉焙烧—浸出工艺制钼铼,用氟钽酸钾搅拌钠还原制取钽粉和锌熔法回收废合金新工艺等课题。株洲选矿药剂厂研制成功合成甲苯砷酸专用药剂,苄基砷酸和甘苄油,将黄药生产工艺由过量醇法改为一步合成法。
  80年代,是有色金属科技兴旺发达时期。共有229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12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一)有色金属采选技术
  1.CGJ—2Y型全液压凿岩台车 1973~1980年,由中南矿冶学院和湘东钨矿杨襄壁、陈泽南、宋在仁等研究成功。该机支臂运动为直角座标,带有空间液压自动平行机构,工作范围无死区,具有结构紧凑、动作灵活、稳定可靠、打完炮眼后能自动停钻和退钎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金属矿山平巷掘进,也可用于类似断面地下工程的开挖,是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液压凿岩设备,1980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和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2.坑内单层钻杆反循环水连续取心湘东钨矿谭志军等在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协助下,1981~1983年进行水力取心试验获得成功,与普通钻进法相比,岩心采取率提高20%,钻速提高35%,钻头寿命提高2.5倍,4次进尺长度增长4倍。1984年获冶金部科技成果3等奖。
  (二)有色金属冶炼技术
  1.株洲冶炼工业总废水石灰中和法处理研究 1974~1979年由株洲冶炼厂、湖南省冶金研究所共同完成。在1974年完成调查和小型试验的基础上,1979年9月完成石灰中和法处理废水扩大试验。并确定用石灰乳中和沉淀—浓缩过滤—中和渣干燥的工艺技术及工艺技术条件和设计参数。用该工艺处理废水可使废水中由所含金属元素量铜1毫克/升、铅3毫克/升、锌100毫克/升、镉2毫克/升、砷2毫克/升,分别降到0.096毫克/升、0.29毫克/升、2.94毫克/升、0.078毫克/升、0.099毫克/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每年从中和渣中回收锌400~675吨,镉10~13吨,铅19~30吨。该项目1980年获冶金部科技成果2等奖。
  2.从湿法炼锌浸出渣中回收银 冶金部下达任务,1978~1981年,以株洲冶炼厂为主,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协助研究,由陈佩环、周敬元、舒毓璋等完成。株洲冶炼厂锌浸出渣含银270~360克/吨,含锌20~24%,经回转窑处理回收锌、铅等金属后,银则损失于窑渣中。至1980年底,渣场中共积压白银120~150吨。经试验研究,采用浮选法回收银的新工艺,其流程包括浸出渣浮选、选矿水处理和银精矿冶炼,最终产品为白银。白银选冶回收率为57.28~66.82%,年可回收白银13吨多。该成果已应用于生产,1985年建成银浮选系统,为国内首创。获1981年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成果2等奖,1984年省科技成果推广2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3.热镀锌合金研制及推广应用 1976年冶金部下达课题,1976~1982年由株洲冶炼厂、武汉钢铁公司李永清、易大展、舒玉章等承担。该项目是为武汉钢铁公司引进“一米七”工程热镀锌厂配套,并根据西德设计要求而研制成功的热镀锌合金(即锌—铝—铅合金),是国外钢材热浸镀的新材料。与使用纯锌热镀比较,不但镀件质量好,而且锌消耗大为降低。根据设计要求合金成份为:铝0.14~0.16%,铅0.2~0.25%,锌大于99.5%,含铜、镉等均小于0.3%。通过试验,确定锌合金中的铝提高到0.34~0.38%,并降低杂质含量,同时确定了中间合金的最佳含铝量。该产品用于武钢热镀锌,镀件质量和性能超过日本和西德同类样品。1983年,国家质量评比中,武钢的镀板获金质奖。1984年,株洲冶炼生产热镀锌合金15548吨,比电锌增利655万元。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4.黑钨精矿制取仲钨酸铵 1979~1984年,株洲硬质合金厂、长沙矿冶研究院、旅顺硬质合金厂完成。主要研究人员有薛鉴、普崇恩、袁衍球等。该技术采用黑钨精矿振动球磨——碱压煮分解——溶剂萃取或离子交换——蒸发结晶新工艺制取仲钨酸铵,与苏打浇结果法传统流程比较,具有流程短、工艺稳定、质量好、金属回收率高等优点。在吸取美国一些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国产叔胺萃取溶剂应用于钨湿法冶炼,采用柱式并流反萃设备,成功地解决了反萃过程中易产生仲钨酸铵结晶的难题,用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粗钨酸,有效地分离磷、砷、硅等杂质,其生产成本每吨降低1610.2元,年可增加利润402.5万元。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三)硬质合金与材料技术
  1.还原锈蚀制取人造金红石 1965年,市焊接器材厂和市东风冶炼厂陈开政、周敦炳等,进行电热焙炼法生产人造金红石的扩大试验,于次年初获得成功。
  19741978年,市东风冶炼厂、长沙矿冶研究院合作攻关,采用“还原——锈蚀法”,用攀枝花和北海钛精矿进行人造金红石扩大试验,获得成功。其工艺流程是:钛精矿与煤粉配料——回转窑还原——充气镁蚀——氧化焙烧,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2.粉末冶金高碳钼合金顶头 株洲硬质合金厂、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于1975~1980年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研制成功粉冶态钼合金顶头。该顶头与铸态顶头相比,具有工艺先进、成本低、质量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中.穿管寿命比铸态顶头提高1~3倍。它的研制成功,为国内顶头材质的发展创出了新途径。株洲硬质合金厂主要研制人员有胡松年、俞儒川、刘沛义。该项目获1980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1981年冶金工业部科技成果4等奖、1984年国家发明2等奖。
  3.硬质合金新牌号、新系列的研究 “六五”计划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全面提高硬质合金质量”中的第四课题。1983~1985年,由株洲硬质合金厂杨超尘、骆相文、李中定等研制完成。其成果是:应用粉末冶金原理,研制成功YD05、YDS15、YC25、YC45等四种牌号切削工具,YK20、YK252、YK125三种矿山用新合金和耐热、耐腐蚀硬质合金,YLN05、YLN10和YLN30等析牌号硬质合金。这10种合金成份各具特色,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均达到70年代末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新牌号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采掘、机械、化工、国防、原子能领域,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4等奖。
  4.可锻钢结硬质合金自由锻造工艺 株洲硬质合金厂、江西电机厂、江西省机械研究所、江西第二电机厂、江西共大标准件厂萧玉麟、何秋涛、刘茂盛等针对所发现的某些钢结硬质合金具有的可锻性,研究制定了自由锻造工艺。由此工艺锻造的钢结硬质合金不仅达到改形的目的,而且改善合金组织状态,降低孔隙度,从而使其综合性能得到改善。用此工艺生产的产品,已广泛用于机械、化工、冶金、纺织等领域。其中,用锻造CT35钢结硬质合金制造的陀螺仪及惯性系统,主要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并成功地应用于核潜艇、洲际导弹、试验通讯卫星发射等,1988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5.仲钨酸铵制取蓝钨、钨粉 1983~1985年,由株洲硬质合金厂、中南工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钢铁学院共同完成。主要研究人员有:薛鉴、邹志强、楚建新、曾昭明等。该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仲钨酸铵、蓝钨、钨粉的生产规律及内在联系。对由仲钨酸铵制取蓝钨、钨粉的最佳成份、粒度、相互组成工艺及工艺条件、检测方法等,作了深入研究。完善了仲钨酸铵蒸发结晶工艺,使仲钨酸铵质量达到国际80年代初的水平,粉末粒度及其分布均达到英国李钨公司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碳化钨粉质量赶上西德斯达克公司70年代末期同类产品水平。1987年,获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1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二 黑色冶金技术
  明末清初,茶陵县潞水、排前、高楼和攸县等地,盛行土法开采铁矿和冶炼生铁。民国初期,改用黑火药爆破开采铁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黑色金属采、选、冶技术迅速发展。
  1972年,由省冶金厅委托长沙矿山设计院等5单位对湘东铁矿雷垅里矿区自熔性铁矿进行4次直接还原中间试验,获得铁精矿含铁89%、金属回收率74%、精矿含磁0.3%的数据资料;继而进行单一重选扩大性试验,获得成品矿含铁达41%、金属回收率达75%的数据,为该矿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同年,该矿研制成功GHP—250型鼓笼式混凝土喷射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5年,为节约木材,该矿进行紧跟工作面喷锚网支护的试验与应用,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同年,为防止井下裂隙渗水和巷道开裂变形,研制成功矿渣(铬渣)木素化学注浆材料,获1981年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1980年,该矿研制成功不摘挂钩翻笼矿车清理机,获1982年省冶金厅科技成果2等奖。1981年,为开发喷锚支护新产品,进行开缝式摩擦锚杆的应用研究,消除了采空区安全隐患,节约坑木50%,获1983年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1985年.研制成功BPH—1型半湿式混凝土喷射机,获1988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和1988年国家专利。1986年,研制成功双面显示矿井安全信号尾灯,获1987年外观设计、实用新型2项专利。
  第三节 化工技术
  一 化学肥料技术
  (一)偏磷酸铵中试
  1975年,市杉木塘化工厂与湖南化工研究所采用从氨反应器中提出磷、氮,后经空气冷却器,箱式和布袋收集而成.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湘江氮肥厂尿素生产中循环框架位能利用研究
  1978~1979年,由湘江氮肥厂杨金欧等完成。经对国内第1次翻版设计的尿素装置循环框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氨冷器下液口与氨缓冲槽进口位差1.5米,惰洗器与一段吸收塔之间物料入口位差3.5米,氨缓冲槽回流氨出口与一段吸收塔顶回流氨入口位差3米,氨泵入口位差8米,一甲泵入口位差2.8米,有效解决了一泵和氨泵打不好,一段吸收塔超温、中压分解吸收超压等问.题,年新增尿素3.7万吨,节约液氨1712吨。1985年获省科技进步4等奖。
  (三)氨合成热能回收 1981~1984年,湘江氮肥厂李胜贤、赵志超、钱镜清、李钰义推广氨合成塔双层并流内件和设置中置式锅炉节能技术,进行氨合成塔热能回收新工艺技术研究,并应用于生产。双层内件将催化剂层高降低一半,阻力降为单床的1/8,提高合成塔生产负荷33%,吨氨电耗下降13度,节约用水62吨。中置式锅炉用材,首次采用国产新钢种10MoWVNb代替不锈钢成功,其抗腐蚀性优于国外中置锅炉10CrMo910用材。1984年12月通过省石油化学工业厅验收,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二 化学农药技术
  (一)六六六原粉
  1961年,株洲化工厂试验在纯苯中加入硫磺,稳定其操作,提高六六六原粉有效成分丙体含量,获得成功。结束从省外、苏联购进六六六原粉的历史。
  (二)40%高效磷乳油
  1978年,市化工研究所、郴州农药厂合作,由刘乃洪、陈恒澄、邓君虎、唐学元、柳莉研制出以马拉硫磷原药为主,添加增效剂及甲胺磷和稳定剂、乳化剂、溶剂等调配而成的农药新剂型—40%高效磷化油,以防治水稻、棉花、麻类等常见害虫。1981年通过省级鉴定,同年有偿转让郴州农药厂批量生产。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4等奖和国家经委新产品“金龙奖”。
  (三)1.5%甲基对硫磷—3%敌百虫混合粉剂(简称甲敌粉)
  1982年,市化工研究所与湖南农药厂、安徽省化工所、化工部沈阳化工院、四川省化工所合作,由眭宝华、凌世海、周本新等完成。该甲敌粉采用1.5%甲基对硫磷,3%敌百虫添加稳定剂和填料调制而成,是一种替代六六六粉剂的农药新剂型。1983年通过部级鉴定,获1984年化工部科技成果2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三 化工原料技术
  MC—BPPD体系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生产新工艺
  1976~1977年,株洲化工厂梁玉华、周石来、陈增庆开展疏松型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研究。经采用单一分散剂甲基纤维素(MC)和低效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晴(ABIN)体系,生产疏松型(XS—S型)树脂成功,以代替原紧密型树脂生产工艺。但在大水油比条件下,聚合反应波动大,釜壁粘料严重。为此,1978~1979年,株洲化工厂联合太原化工厂、安微化工研究所进一步开展研究,并采用新型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脂(BPPD)与分散剂MC,生产XS—2、XS—3、XS—4树脂。工艺特点是:以高效引发剂BPPD代替原低效引发剂ABIN,形成MC—BPD新聚合体系。比原MC—ABIN体系提高生产能力15%,且聚合反应平稳。1979年通过化工部技术鉴定,同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
  四 精细化工技术
  (一)有机钛高温涂料
  1980年,市化工研究所李胜群、罗伟明、胡靖国等研制成功。该涂料由聚钛丁酯、填料、溶剂、防沉剂等调制而成,可耐200~600度高温和一般化学性气体腐蚀,属国内首创。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4等奖和省优秀新产品奖。
  (二)细粒状焦锑酸纳生产工艺
  1984年,市化工研究所自选课题,由刘其林、付伯文、易双全等研制成功。该产品以三氧化二锑为主要原料,与氢化钠、双氧水反应而成,用于电视机显像管玻璃和特种玻璃生产。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并建成年产300吨焦锑酸钠生产装置,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化工部、电子部定为电视机彩色显像管玻璃材料的定点生产厂家。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省经委新产品开发优秀奖。1988年,该产品出口日本市场。
  (三)水解碱洗法提纯三氧化二锑
  1987年,市化工研究所王剑、王敏、龙世大等小试成功。同年,建成150吨中试装置,并通过省级鉴定。该产品是采用粗三氧化二锑为原料,经溶解、水解、氨化、水洗、烘干等工序制作而成,是生产焦锑酸钠的主要原料;电子、化工、纺织等行业广泛应用。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4等奖。
  五 乳胶制品技术
  (一)耐腐蚀手套的研制
  1980年,化工部乳胶研究所王应富经反复试验,研制出具有防氟渗透和防颗粒子渗透及耐酸、碱和油脂的耐腐蚀手套,以取代天然乳胶手套,填补国内空白。1983年获全国优秀新产品奖、化工部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
  (二)750克天然乳胶气球研制
  1981年,化r部将此项研制任务作为国家重点项目下达,乳胶所经2年分别对原料乳胶、防老体系、硫化体系、耐寒体系的试验和研究,确定了配方和工艺。经多次扩大试验及气象台站试放试验,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化工部下达的要求,升空高度达到国外相应规格气球的升高水平,填补国内空白。1983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金龙奖),1984年获化工部科技成果3等奖。
  第四节 建材技术
  一 玻璃技术
  1959年11月13日,株洲玻璃厂运用垂直引上九机窑平板玻璃生产线,成功引出第1块玻璃。1965年,建成全国第1条压延玻璃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1966年,通过调整垂直有槽引上工艺和装备,试制出10~20毫米厚的军用毛坯玻璃,改变了飞机用玻璃由苏联进口的局面。1968~1971年,工厂与玻璃工业设计所合作,完成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和设备的研究,摸索出成套工艺技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从日本引进压延辊刻花和镀铬设备,用化学蚀刻法代替手工刻花,玻璃刻花工艺为国内第1家。1983~1985年,研制平板玻璃制板区玻璃液温微机控制系统和ZXLX型管理软件,获省微机应用优秀项目奖和国家计算机应用软件推广奖。
  (一)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和设备的研究
  1968~1971年国家科委下达任务,建材部组织株洲玻璃厂、株洲玻璃工业设计研究所完成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和设备研究的中间试验。在解决玻璃成份,消除雾点、料晶、擦伤等缺陷和改进锡槽加热器结构,不完全燃烧法制备保护气体,玻璃拉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浮法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功“流入法”,连续拉制出表面质量相当于机械磨光玻璃的6毫米厚、600毫米宽的浮法玻璃,摸索出一套相应的生产工艺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洛阳浮法玻璃工艺
  1971~1981年,株洲玻璃厂为国内第1条浮法玻璃工业生产试验线提供全面的技术参数,并抽调谭启洪、刘嗣明、沈福贤等10多名科技人员到洛阳,与洛阳玻璃厂、秦皇岛玻璃研究所、杭州新型建筑材料设计院、株洲建筑材料研究院,秦皇岛玻璃设计院共同研制浮法玻璃工艺技术获得成功。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发明2等奖。株洲玻璃厂、株洲建筑材料研究院是为该发明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之一。
  (三)芒硝代白砒作中碱5#玻璃球澄清剂
  1975~1983年,株洲玻璃厂、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吴顺林、张立先、谭启洪等人合作,进行芒硝代白砒作中碱5#玻璃球澄清剂研究。经8年反复试验,摸索出成套适应芒硝澄清剂生产中碱玻璃球工艺,并采用鼓泡等新技术,试产芒硝代白砒中碱5#玻璃球获得成功,属国内首创。该研究的成功,开辟了代白砒的新途径,结束了国内玻璃球澄清剂唯一使用白砒的历史,避免了白砒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获1984年省科技成果3等奖。
  (四)菱形网夹丝玻璃
  1985~1987年,株洲玻璃厂引进日本夹丝玻璃成型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由刘嗣明、黄秉治、唐一仁等7人负责,研制菱形夹丝玻璃获得成功。研制中,他们根据厂内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潜力,进行国内配套改造,调整生产工艺,坚持以国产铁丝作夹丝,在关键部位使用法国锆刚玉砖材,窑体抬高部位采用窑底保温等。使改造后的熔化能力超过设计能力,成型温度等多项工艺指标达到日方要求。其产品质量符合日本JISR3204—81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87年省优质产品和全国建材工业玻璃专业首届技术应用优秀推广奖,1988年市优秀引进项目奖,1989年省科技进步2等奖。光明牌夹丝玻璃获部优质产品称号。
  二 水泥及水泥制品技术
  (一)500毫米承插式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输水管
  1986年,株洲水泥管厂试制成功。该管采用自应力硫铝酸盐水泥制成,工作压力为0.5兆帕、抗压强度达1.7兆帕无渗漏和裂缝,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省内空白。
  (二)无垫板辊压钢丝网石棉水泥中波瓦
  1987年,由株洲纤维水泥制品厂、武汉水泥制品设计院戴少文、江运祥、凌新洲、黎新民、聂湘平研制成功,并建成国内第1条生产线。该产品采用无垫板辊压新工艺和钢丝网预成型方法,其结构、性能均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其中横向抗折能力高于国际标准ISO393/1—83《石棉水泥制品、屋面及墙面用波瓦配件》规定的3%以上,整线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1989年获省建材局科技进步2等奖。
  (三)40米道碴桥面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混凝土梁
  1986年,由株洲桥梁厂试制成功。该梁全长40.6米,跨度40米,轨底至梁底高3.4米、至墩台高3.9米,支座板纵向0.68米,横向1.0米,自重268吨,是厂制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中的庞然大物,为国内跨度最大的厂制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结构为双片T型式。制造中,采用钢绞线束张拉锚固体系的关键性先进技术和钢模型、接长型、预留橡胶芯管及防潮性附着式振动器等工艺改进措施,并采用∅7—5钢绞线,YC—120型张拉千斤顶,TM5型锚具,荷载试验抗裂系数达到1.23,超过规范1.20标准。
  第五节 能源技术
  一 煤炭技术
  (一)煤炭勘探研究
  1.《湘赣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化石手册》
  湘赣煤田地质会战指挥部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66年秋组成湘赣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调查小组。他们东起江西乐平县涌山桥,西迄湖南韶山银田寺,北自湖南浏阳县澄潭江,南到广东乐昌县葫芦口,遍及3省13个地区。经过野外穿剖面、采标本和室内磨片鉴定、加工整理,于1968年7月编纂成《湘赣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化石手册》。该书对湘赣2省开展中生代地层找煤和普及古生物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2.煤田钻探人造金刚石钻头钻进性能及人造金刚石合成的研究
  湖南煤田地层有30~40%坚硬岩石层。为突破硬岩钻进关,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二勘探队于1969年开始金刚石钻头、扩孔器的研制和生产试验。1969~1975年,在石炭系硬灰岩及其坚硬的石结核夹层中试验。结果表明:磨料级烧结钻头平均寿命达69.41米,平均时效1.64米,聚晶体烧结钻头平均寿命10.68米,平均时效1.64米,与钢砂钻头比较,时效提高65%。1975年,用无压浸渍法研制的直径77.3和57.3毫米的人造聚晶体扩孔器的硬岩试验,寿命分别为112.6和150.0米,均优于天然金刚石扩孔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煤炭开采与精选技术
  1.斜井提升自动摘钩装置 1976年,由桃水煤矿研制成功。该装置系在井口提升轨道一侧安装一直立螺旋杆,并在其上安装一水平(摘钩)臂,利用螺旋上升原理自动拔出矿车与钢丝绳之连接插销。与人工摘钩相比,安全条件改善,劳动强度减轻,同时提高工效近2倍。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2.一次成型焊接筛网 1980年,株洲洗煤厂孙诚正、王丕照、李文郁等,开始研制LL—9型立式离心机筛网,并采用储能焊机一次成型获得成功,取代了原来用12块弧形筛板装成的筛网。经2年工业性试验,与上述离心机配套使用,证明其耐磨性好,寿命长,脱水面积比原筛网增加22.5%,洗选出的煤产品水份降低1~2%,不锈钢耗量降低34%,筛网重量减轻15.4%,每焊一个可节约一半工时,且间隙均匀、光洁美观,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3等奖。
  二 电力技术
  (一)LCWB—220型高压电流互感器
  1976年,渌江电瓷电器厂完成主绝缘采用多屏极、簿层绝缘的二等梯差电容或油纸绝缘的设计新方案。二次线圈设中间抽头,可获得1200安匝与600安匝2种额定安匝。0.5级二次线圈采用分数匝补偿设计。两组一次线圈分别从瓷套上部侧壁的4个孔引出。这样可以在外部较方便地对2组一次线圈进行串联换接,并配合二次线圈的中间抽头,获得3种不同的电流变比。该产品为全密封式,可卧式放置,高度和重量比LCLWD3—220分别少0.5米和300公斤,且造型美观,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二)XP—16D、21D、30D大爬距高强度盘形悬式绝缘子
  1979~1980年,由渌江电瓷电器厂胡新杰、陈太和等选择高铝质材料,采用2次投料球磨工艺研制成功。与同吨位级的普通型绝缘子相比,在高度相等的条件下,XP—16D爬距增加17.2%~20%,XP—21D增加18.7%,XP—30D增加14.3%。同时,污闪电压提高2.6~18.6%。为增强线路绝缘抗污能力,缩小杆塔尺寸创造了条件,可适用于一般地区和轻污秽区。该成果获1980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
  (三)直流绝缘子试验方法与研制
  葛洲坝至上海50万伏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所急需的直流绝缘子,1982~1985年由水电部渌江电瓷电器厂、水电部电力科学研究院张俊峰、郑健超、吴冬青、吴修文、刘燕生等研制成功。既能满足交流对绝缘子的电气、机械及瓷质性能的要求,又具有良好直流污闪特性、钢脚防腐及瓷质抗老化等方面特殊技术要求。在设计、结构造型、直流瓷质配方和工艺、防腐措施、锌套工艺和人工加速腐蚀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使绝缘子的直流雾耐压特性、热电破坏、钠离子迁移老化试验等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外同产品的先进水平。该产品的研制成功,为国家节约300多万美元的外汇,改变了国内直流绝缘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四)LCWB3—110B型电流互感器
  为解决广东珠海地区中外合资工程的急需,张俊峰、阳名建、邹俊彦等在国内率先研制出LCWB3—110B电流互感器,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采用多屏薄层等梯差V形电容结构,绝缘性能好,瓷套爬距比达2.78厘米/千伏,防污能力强,有四个二次线圈,二次线圈设有中间抽头,可获得3种不同变化,装有金属波纹盘,提高了产品的防爆及密封性能,外形美观,维修方便,是更新换代的新产品。该成果1989年获能源部华中电管局科技进步2等奖,省科技进步3等奖,省电力局科技进步1等奖。
  三 节能技术
  (一)工业节能技术
  1.节能新技术 1975年,市科委、市三电办共同对全市99台盐浴炉进行技术改造,改插入式为埋入式,改造后年节电189万千瓦小时。
  1980~1982年,市经委、三电办、科协、科技情报所共同组织全市有关工矿企业推广应用硅酸铝耐火纤维保温技术,421台电热炉、油炉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保温,节电均在30%以上,年节电375.5万千瓦小时。该项目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推广1等奖。
  1983年,市经委、科委、节能办推广SWB—1型数控自动补偿器,全市应用264台套,年节电264万千瓦小时。1984年,市能源办组织对4886台交流接触器加装串接变换,消除噪声,年节电48.5万千瓦小时。次年,有582台交流电焊机装上自动断电装置,年节电18.6万千瓦小时。
  2.节能新工艺 1978年,株洲硬质合金厂研究成功等静压成型烧结工艺,并在T2N6湿法冶金中应用矿浆萃取工艺。1981年,株洲选矿药剂厂黄药生产由干燥法改为合成法,减少电机17台,年节电96万千瓦小时。株洲冶炼厂于1981~1982年研究成功沸腾焙烧——两段连续浸出——两段净化——电解的湿法冶炼工艺。新的工艺流程,用能耗低的空气冷却塔代替蒸发,能耗仅为旧工艺的12%,经营费仅为旧工艺的20.4%。
  1984年,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改革苎麻脱胶工艺,减少精炼、脱水、抖麻3道工序,年节电12.2万千瓦小时,节水4.9万吨。
  3.节能新设备 1979~1983年,市能源办、市煤炭公司组织23冶王俊盛等10余人,在301灶和马蹄回风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设计,试制成功省煤、省电、省时的三省回风灶,并推广应用。该灶是能烧低质煤的集体食堂炊用灶,由吸风洞(灰坑)、炉桥、炉堂、围风墙、回烟槽、水箱、炉门、出烟口、平行烟道、烟囱隔板、烟囱等组成。据对700多个改灶的食堂统计,改灶后年节煤1.8万吨,砍掉鼓风机485台,年节电95万千瓦小时。带动全省7个地市改灶105个,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推广3等奖。
  1981年,株洲冶炼厂建1台50立方米的空气冷却塔代替真空蒸发冷冻机,使百万大卡制冷设备的能耗降低6/7,每吨析出锌耗电由3000千瓦小时降至2900余千瓦小时,达国际先进水平。同年,由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和交通局联合研制成功2Q—42节油器,节油10%以上。1984年,铁路株洲公寓、新华理发店、市建公司等试制成功太阳能热水装置;次年,株洲玻璃厂利用玻璃窑的烟道余热安装6台余热锅炉,停1台6.5吨锅炉。1985~1987年,醴陵群力瓷厂研制的燃油隧道窑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全省推广的样板。
  1982~1990年,全市更新改造旧锅炉96台,计216.5蒸吨,占应更新锅炉的87%,年节煤2.8万吨。
  (二)农村节能技术
  1973年株洲市成立沼气办,开始推广沼气技术。至70年代末,以三合土为材料,因陋就简共建沼气池747个,但因质量不高,时间不久即全部报废。1979~1981年,全市又新建沼气池1855个。1982年,在总结前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贯彻“依靠科技,重点示范,择优发展,注重效益”的方针,使沼气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87年,醴陵市农村能源办刘义章、何涤吾、匡传德、张险峰和省生物能开发公司邓先夏、卜静波等人利用产沼气的生化原理并参考外地经验,为该市4个单位设计建成1座16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前处理是1个具有软填料的折流式过滤器厌氧消化池,后处理是1个三级折流过滤器兼性厌氧消化池。经测试,COD2去除率为92.6%,BOD5去除率为93%,悬浮物去除率为99.55%,虫卵沉降率为98.2%,粪大肠菌值10-3,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环保要求.达到卫生标准,获1988年省农村能源科技进步3等奖。1988年,醴陵市研制成功轴流式微型水力发电机组,郊区利用沼气保鲜柑橘效果良好。次年,市农村能源办制成以稻壳为原料的人工合成木炭。到1990年,全市共推广“两省灶”51万多户,占农村总户数的80.1%,省柴50%,省煤25%,投入正常使用的沼气池1785个,平均日产沼气3570立方米。
  第六节 电子技术
  一 基础原件及材料技术
  (一)氩气区熔嬗变掺杂单晶硅(NTD)的研制及其推广应用
  1979年6月~1981年11月,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洛阳单晶硅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完成。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童宗鉴参加。中子嬗变掺杂单晶硅(NTD硅)是国外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材料,洛阳单晶硅厂为制备NTD硅所需原始区熔硅进行工艺试验;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研究中照技术和退火工艺,并改造反应堆;电力机车研究所使用工业性试验生产的NTD硅制成KP500—25、KK500—13两种晶闸管。该产品的宏观和微观电阻率均匀性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出厂水平;采用NTD硅可较大地提高等级合格率,增加综合经济收益。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
  (二)大功率快速元件及其净化技术
  铁道部下达任务,1980~1981年12月,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童宗鉴、黄欣庭、倪格清、陆宝根等完成。其中KK500—13—3型快速晶闸管是对西德同类产品的样本参数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技术指标,通过了JB2172——77标准的形式试验项目,产品的技术参数和等级合格率均为国内先进水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主要厂家同类产品水平。ZK—650—161.7型快速整流管通过了JB1143—75标准的型式试验,技术参数和等级合格率均为国内先进水平。其净化技术采用集中式净化系统,有蒸发、封管、扩散、光刻等各主要工序,室内净化等级为一万级,其余工序为十万级,个别要求高的工序在洁净台进行。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三)KP500—30—40风冷晶闸管、ZP800—30—40风冷整流管制造工艺及等级合格率
  铁道部下达计划,1981~1985年由电力机车研究所童宗鉴、顾伯威、龚双喜等完成。KP500—30风冷晶闸管、ZP—800—30风冷整流管是供韶山4型电力机车主变流器用的大功率整流元件,技术数据完全符合JB1143—75和JB1144—75标准的规定。KP风冷晶闸管、ZP800—40风冷整流管是使用国产中子掺杂(NTD)硅单晶材料,采用快中子辐照合理控制少子寿命,经过正负角类台面造型、喷砂法双正角造型、表面腐蚀保护及阴极图形进行重点试验探索,研究出一套提高正、反向耐压,减小漏电流,改善动态参数的协调方法及合理的工艺流程。其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四)LBN37、38、1~3系列彩电声表面波中频滤波器
  省计委、科委、经委下达项目。替代日本东芝、胜利、日立、三洋等机型上的声表面波彩色中频滤波器系列。1985~1987年,由四川大学邓盛刚、曹益群和株洲市无线电七厂黄一夫、向美英、唐玉清等共同研制。该滤波器在国内首次采用频域映射时域直接奇偶分解与积木式相结合的数字付里叶变换方式设计,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大,能设计线性和非线性相位器件的特点。其中LBN37/38—1型解决了以铌代钽的高阻抗器件的攻关课题(以铌酸钽为基片,同时实现高输入、输出阻抗),属国内首创。LBN37/38—2和LBN37—3型器件居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日本同类器件。1987年获国家经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1988年获省科科技进步2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2等奖。
  二 电子仪器、设备技术
  (一)JQD—1型激光全息三维读数仪及全套激光全息摄影设备
  根据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第86号和上海市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第26号“激光全息摄影在力学上的应用”课题及三机部(今航空航天工业部)三院(75)1175号文件提出的“叶片振动三维应力场的激光全息测量”研究课题和三机部(78)三计字第1368号文件下达的“激光全息干涉法定量分析三维位移场”重点科研项目,由608研究所、同济大学、三机部606研究所、六院573厂周理查、穆孟泰、任际林、吴照春等于1976~1980年共同研制成功。实现了对复杂形状物体表面的三维位移场的非接触式精确测量,为三维应力场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该方法与频闪法配合,可以对复杂物体的振动进行三维定量分析,从而为航空、建筑、工程机械等领域的结构强度研究,实现应力分析提供新的定量分析手段。全息条纹三维读数仪法在国内属首创。1980年获航空航天部和省科技成果2等奖。
  (二)KGBHS—30000/250型大功率可控硅变压整流装置
  1979~1982年,由市整流器厂萧芳桂、江西赣州铝厂袁希宝共同完成,是国内第1台大型可控变压整流设备及电流最大的单机可控设备。该装置实现在同一设备上调压、整变和可控整流的“三合一”变压整流,是大功率可控硅整流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以低廉代价首次实现24个大功率晶闸管同地触发的新技术,首次采用24路分立绕组分立桥“同相逆并联”形式,首次在整流变压器中采用分立绕组作为整流供电均流措施。年节电达410万千瓦小时,是重大的节能新设备。1983年被评为省10大科技成果之一,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三)WB—8100旋转机械监控仪系统
  1986年,608研究所受中国石化总公司洛阳炼油厂委托,由生寿华、卜卫军、度兴华等于1988年研制成功。该仪器系统作为安全运行的监控系统,可用来对连续运行中的发动机、电动机、汽轮机、涡轮机、压缩机等设备机组进行非接触测量轴位移、振动、转速等技术参数,并可用于转子动力学研究,如轴心轨迹测量、临界转速测量、转速振幅特性研究,以及叶片、零件的共振频率研究。其性能功能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填补国内空白。1986年参展于英国范堡罗航空博览会,1988年参加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传感器展览会和天津国际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展览会。1989年获航空航天部科技成果3等奖。
  三 通讯技术
  (一)12米旋转抛物面散射天线
  1982年,空军司令部通信部委托市无线电二厂承担,由张国材、王海平、余逸民等于1984年完成。它是一种锐波束的定向通讯天线,结构设计合理,支撑塔采用立体桁架结构、刚性好、抗风能力强。比较合理地克服了传统模式方塔加配重结构所存在的重心偏移、刚性不足、强度差等问题。天线面板可调,现场安装采用总检样板调整抛面精度,消除由于自重引起的变形,保证型面精度,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新产品,1986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3等奖。
  (二)JSD—422、CSD—443无线电话机
  中南无线电厂在消化日本YAESU公司FTC—1045,FTR—1045的基础上自行研制。1987~1988年,由江彦浩、胡秋平、罗庆齐、余磊等完成,该话机采用固体器件和频率合成等先进技术,具有自动转发等先进功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四 广播电视技术
  (一)电阻平衡调节式幻线广播对话装置
  1976年,市广播站叶发文首先在东区广播站研究试验,1979年春,由株洲县广播局罗坤生、刘炎光、马祝吾在株洲县进行一线多用试验,获得成功后,在全县推广使用。从而,利用广播专用线路,在传送载波广播节目信号的同时,实现了县至公社、公社至公社之间的对讲及联络。经鉴定:应用幻线原理设计安装,其方案合理,方法可行,技术指标合格,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在省内系首次应用成功,有利于促进农村有线广播的发展。获1980年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二)ATCS—1型电视节目微机控制播出系统
  1985年6月,市广播电视局王圣谊、电视台杨延寿会同湖南省广播设备厂研制成功。该系统能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工作的稳定性,减轻播出人员的工作紧张程度,切换时间准确,节目内容的选用方便灵活,对播出节目的临时性更改操作简单,实现电视节目图像和伴音优质、安全,播出自动化。获1985年省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微机应用优秀项目奖。
  第七节 纺织技术
  明嘉靖年间(1522~1566),茶陵县始缫丝制绢。清道光年间(1821~1850),醴陵县南乡人萧大俊在县城开设茂康染铺。
  民国1年,醴陵县、攸县始用手摇机织袜,攸县余福兰首置美国德胜牌脚踏缝纫机代手缝针纳。民国10年冬,醴陵县第一平民工厂用铁木混合机织布。熊传湘热心钻研与传授夏布织造技艺,总结82句“绩织经”,流传后世。
  1956年,担负国内苎麻纺织工业现代化任务的湖南第一苎麻纺织厂(现名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简称“株麻”)由纺织工业部引进日本全套苎麻脱胶纺织设备,但由于水理机和自动元梳机等设备在上海试车失败,即改变工艺设计,以国产脱胶和绢纺梳理设备替代,于1958年8月正式投产。1978年3月,该厂成立株洲苎麻纺织科研所.全国和湖南省苎麻纺织工业科技情报中心设在这里.又是纺织工业部苎麻标准归口单位。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株洲市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大纺织”技术系统;各大中型企业拥有独立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等科研网络。市属以上纺织工业系统有科技人员556人(含高级23人,中级224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1项.已获奖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9项(次),市级2项(次)。
  第八节 陶瓷与烟花技术
  一 陶瓷技术
  远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烧制彩陶和白陶。尔后,制陶技术历代相传,不断发展。
  清雍正七年(1729),广东兴宁人廖仲威在醴陵沩山开设瓷厂,以手工做坯、松柴为燃料、龙窑烧制粗瓷。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翰林熊希龄考察日本制瓷技术后,在醴陵创办湖南瓷业公司,采用匣钵盛坯装烧、阶级窑烧成新工艺,生产细瓷。并组织张振珊、王定云等改进阶级窑结构,缩小窑内温差,获得成功。这种改进后的阶级窑,称为“醴陵窑”。光绪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瓷业公司与学堂合作,创制出玛瑙红等5种高火性釉下颜料,同时聘用书画名人张晓耕、彭筱琴等,以工笔画为基础,创造出烟墨勾线、分水填色的“双勾填色”独特技法;采用“三烧制”(两次素烧、一次釉烧)工艺,烧制出国内前所未有的釉下五彩瓷。宣统1年至民国4年(1909~1915),釉下五彩瓷先后赴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分别获得1等金质奖牌、1等奏奖、最优奖和金牌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成立醴陵陶瓷研究所(省陶瓷研究所前称),请回老艺人吴寿琪,带领画工唐汉初、林家湖、邓文科等,进行釉下彩瓷的研制。1956~1957年,该所改传统的手工勾线为皮印印线,将“三烧制”改为“两烧制”(去掉一次素烧)新工艺,效率显著提高;张复生、荣庆祥试制成功长石釉,其白度、光泽度等技术指标,均超过传统的“灰釉”。同期,该所研制成功的釉下彩薄胎酒具、咖啡具等,被誉为“簿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吴嘉兆等完成以煤代柴的窑炉改造,淘汰了阶级柴窑。1958年,醴陵艺术瓷厂(现群力瓷厂)与醴陵陶瓷研究所合作,专事釉下彩装饰,其产品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的赞扬。到50年代末期,釉下彩瓷质量基本恢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1965年,国光瓷厂萧传瑛等首创国内第1台滚压成型机。
  1971年,群力瓷厂研制成功网印釉下贴花纸,比手彩绘提高工效几倍至十几倍。70年代末期,永胜瓷厂研制高档西餐具成功。1979年国光瓷厂研制成釉下彩色边厚胎西餐具。1982~1984年,醴陵陶瓷机械厂张云林、阳名伟研制成功CY—400单头滚压机,填补国内匣钵滚压成型的空白。1986年,他们研制出TC6Z350×500自动喷砂雕刻机组,比手工雕刻工艺美术瓷提高工效5~10倍,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1987年,群力瓷厂胡涌波研制成功强化瓷新配方,使瓷器强度大为提高,为釉下彩瓷整个瓷业产品升级换代,开辟新途径。
  至1990年,陶瓷行业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3项,其中32项获奖。
  (一)陶瓷新产品
  1.釉下彩餐、茶具
  1964年,醴陵群力瓷厂与陶瓷研究所合作研制的釉下彩芙蓉成套中餐具,艺术风格典雅大方,经周恩来总理审定为国宴用瓷,被国际友人誉为“陶瓷艺术的高峰”,1979年获国家金质奖章。同年投产的釉下蓝海棠64头中餐具,花面色泽与器型协调一致,白里泛蓝,清新雅致,外销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被刚果、苏丹、扎伊尔、佛得角等国选作总统府、人民宫用瓷,1985年获国家金质奖。
  2.釉上贴花餐、茶具
  国光瓷厂研制的45头白玉西餐具,白度居于国际先进水平,釉面光泽度为100%。1980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4年获国家银质奖。
  永胜瓷厂研制的醴陵牌西餐具,造型美观大方,花面多样,白度、透光度、釉面硬度、光泽度、吸水率、热稳定性等各项指标,均超过或接近世界名牌产品——日本“劳尔蒂克”的水平,是中国陶瓷唯一进入美国梅西百货公司和高级礼品商店的商品。1980、1981年先后获省优和部优产品证书,1984年获国家银质奖。
  (二)陶瓷饰料
  1.金水的研制 1951年,醴陵县彩绘人员欧阳涤藩与县一中教师喻科盈共同研制金水过程中,发现金属元素铑能促使金与瓷相结合的奥秘。次年,制成供实验用的金水。1953年,省工业厅试验研究所扩大实验并投产,供全国各地瓷厂使用。其制备方法,先后传至景德镇、唐山、邯郸、淄博4个产瓷区。至此,结束国内瓷用金水需从国外进口的历史。
  1972年,为克服国内铂资源贫乏的困难,醴陵陶瓷研究所采取以钯代铂研制白金水,于1976年11月研制成功烧后呈银亮光泽的钯金水,并投入使用,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醴陵陶瓷研究所萧建昆、陈振业、程增美等参照国外样品,试制成适用于高级日用玻璃、陶瓷装饰材料的磨光金水;长沙美术印刷厂、醴陵陶瓷研究所、国光瓷厂谢森林、胡定苗、李永平等,研制成功PVB薄膜印刷“磨光金”陶瓷贴花纸。两项成果均获当年省重大科技成果3等奖。随后,又研制成功无光金水以及用于网印金花纸的“金膏”。
  1984年,醴陵陶瓷研究所以2种金属元素代替白金水中所需的真金,研制成无黄金钯金水,使内销瓷也可以用金装饰,同年获省科技成果推广3等奖。
  1985年,省陶瓷研究所研制的含金量10%的金水,比一般金水含金量低1.2%,在全国黄金水质量评比中,名列第1。
  2.釉下颜料的研制 1964年,醴陵陶瓷研究所李建升、陶梅春、彭荣花等,先后研制出浅绿、水绿、姣黄、白色、艳黑、青松绿、海蓝、桃红等8种釉下颜料。其中,后3种自然色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75~1978年,该所又研制出橘黄、锰红、黑,均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至1983年,除釉下大红外,各种基础颜料品种齐全,可调制上百种复色,基本实现釉下颜料系列化。
  二 烟花技术
  清康熙十九年(1680),“卷纸作筒、突以硝磺”的“爆竹”生产技术传入醴陵县南桥乡等地。民国11年,醴陵县城创设鞭炮讲习所,各区派人学艺,结业者10余人,回乡事业,促进烟花技术的推广。是年6月,醴陵人谢寅杰编写《鞭炮指南》一书,叙述了分切纸、扯筒、洗筒、北筒、腰筒、制眼、掺煤、上盘、钻眼、插引、轧颈、结鞭等12项主要工序的技术及工艺要求。民国21年,浏阳人何继明来醴陵县开设何发盛作坊,将浏阳带来的烟花,拆开研究仿制,做出醴陵县最早的烟花炮,品种有20余种。其中“大桶花”高约80厘米,燃放时分四层,第一层出现“花园跑马”,第二层是“猴子打筋斗”,第三层是:“蚌壳灯”,第四层展现“荣、华、富、贵”4个字,当时定价每个36块银元,销售到衡阳、长沙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醴陵县烟花长期停滞在手工“纸卷硝磺”的落后技术工艺得以充分改善,并不断提高。1964年,醴陵县成立鞭炮生产办公室,重新制订鞭炮质量技术标准。同年,浦口出口花炮厂派人去浏阳学回“白药”生产技术,试制出“小鸟”、“蜻蜒”、“三脚火箭”等烟花。1965年,醴陵县刘照乙、唐际乾改革鞭炮装璜,长鞭炮改用纸盒,短鞭炮改用彩色印签,废除用木板手工印刷的红、墨印传统封装,以机械印制取代,包装焕然一新,正式以醴陵鞭炮招牌销国内市场,不再使用浏阳牌名。全国各地均效仿醴陵县包装的图案模式。同年,鞭炮的验收方法改热引验收为冷引验收,并取消炕焙工艺。
  1977年,醴陵县出口花炮厂研制成功以高氯酸钾代替氯酸钾作彩色烟花火药中的氧化剂。1978年,该厂蔺伯远研制出电光炮用高氯酸钾爆炸药。1980年,蔺伯远、王道花、魏启祥研制出一种具有喷花、哨音综合效果的新药物——带花笛音剂,省内广泛推广应用,使烟花品种成百的增加,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度上升,获1983年轻工部科技成果4等奖。1981年,张迪生、曾俊斌、刘纪平研制出“星球献宝”烟花,外观为圆球形,燃放时,喷花之态如腊梅报春,旋转跳升有如荷花吐艳自空而降,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畅销美洲、西欧、澳洲和东南亚地区,获1982年国家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1982年,张国栋、蔺伯远、丁冬成等研制成功ZT8203卷筒机,可一次完成双侧连续进料、螺旋卷筒、上胶、烘干、同步切割多道工序。经预先调节,能加工出各种规格尺寸的烟花纸筒,用机械化取代烦琐的手工操作,提高功效10倍。该机经省级技术鉴定,填补国内空白.1986年获实用新型专利,1988年获全国科技活动周金龙腾飞奖及轻工部科技进步3等奖。
  1982~1983年,刘青春与中南矿冶研究院科技人员共同承担省科委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原为国家科委项目),对32种常用烟花爆炸药物的有关性能参数进行系统测定,综合分析研究,制定出《花炮用药物撞击感度的测定》、《花炮用药物摩擦感度的测定》、《花炮用药物发火点的测定》、《花炮用药物吸湿率的测定》4个测试方法标准。其中前2个标准测试方法采用“变化能量法”,突破了国内其他行业常用的“固定能量法”。这4个标准,在国内首次为烟花用药物研究,产品试制、安全生产和设计研制提供了具有科学价值的资料,属国内首创。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次年《湖南日报》予以报道。
  1985年,醴陵市出口花炮厂唐运梅研制出“音乐小烟花”,燃放时,伴随着不同音阶的悦耳音响,间隔地喷吐红、绿亮珠,获198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希望杯和市科技进步3等奖。同年,该厂魏启祥研制成功药粒闪光炮,出口国外,人称“魔鞭”。1987年,针对仍含有一定量的四氧化三铅,进一步改变配方,1988获省二轻工业局科技进步1等奖,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铜牌奖,全国科技活动周金龙腾飞奖,并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优秀新产品1等奖和省科技进步3等奖。1989年,送轻工部烟花鞭炮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证明已不含铅。同年,获轻工部科技进步3等奖。
  第九节 地质勘探技术
  民国16年~1949年,先后有程裕祺、徐瑞麟、刘国昌等13位地质专家对境内地质、构造、矿产进行调查研究,著有《中国铁矿志》(王竹泉、梁津)、《茶陵邓阜仙钨矿》(王晓青、田奇隽)、《醴陵县矿产概要》(王晓青、王北海、朱钧等)、《湘鄂路沿线煤田调查报告》(刘梦符、诸保熙)、《湖南醴陵石门口煤田》(王竹泉)、《湖南湘潭朱亭淦田一带煤田地质简报》(汪国栋、毕庆昌)、《湖南醴陵石门口煤田地质报告》(田奇隽)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地质部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白家驹编著的《中国矿产水力资源概要》,对醴陵县高岭土矿的分布进行了论述。1952年,中南地质局在茶陵县潞水镇组建省内第1支铁矿地质勘探队——茶陵队。其后,陆续进入境内做地质工作的约有20个单位。至1988年,驻株洲市有8支地质队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75人,其中高级职称76名、中级职称293名。提交株洲市范围内的找矿地质报告511件,查明铁、煤、高岭土、钨、银、钽、铌、石膏、锡、铅锌、萤石、石灰石、白云石等矿种42种,各类矿产地356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16处,小型矿床98处。并首次在醴陵县潘家冲发现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银矿床,在茶陵县垄上发现大型透辉石矿床,填补省内空白。在基础地质、找矿勘探、水文工程地质的科技研究及应用试验等方面,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取得成果100余项。成果中有42项获得表彰和奖励。其中1:20万株洲幅、攸县幅、永兴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湖南省煤田预测说明书,人造金刚石钻头钻进性能及人造金刚石合成研究,对称四极电测深二层及三层量板等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励;《海泡石在电焊条的应用》参加第二届世界非金属矿物学术会议交流,并经美国DIALOG情报检索系统作国际联机检索,证明为世界首创。
  第二章 农业科技
  第一节 种植技术
  一 水稻
  1982年8月,茶陵县农业局尹武苟在茶陵尧水乡艾里村和大田乡三田村交界处,发现50多亩成片野生稻,经中国农科院和省农科院等单位专家鉴定:该野生稻植株较矮,生长集中,穗粒等性状接近栽培稻类型,属普通野生稻,是全国纬度最北的一处野生稻群。
  民国25年9月,茶陵县政府设置粮食生产指导员,同年作出“整顿稻作生产的决定”。次年8月,茶陵县创立私立汇文农校。民国27年5月,省湘米改进委员会派陈应元等到茶陵县,对粮食生产进行全面调查,并派刘辉驻茶陵县任农业推广员,开展以稻作育种试验为主,进行轮作、施肥、增籼减糯等试验。民国31年建立县农业推广所,进行有组织的官办农技推广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稻生产技术研究经历了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高秆改矮秆、晚籼改晚粳、杂交水稻优势利用及主攻高产优质等重大变革。
  50年代,发展双季稻是水稻生产技术变改的中心内容。市、县农业科研单位及推广部门,提出六改措施,即改劣种为良种、改品种熟期单一为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改水育秧为湿润秧田育秧,改随手稀植为划行合理密植,改深灌为勤灌和浅灌,改冬泡田为冬种绿肥。1957年,全市双季稻面积达155.48万亩,粮食总产比1949年提高1倍。醴陵县浦口农民李呈桂种植的双季间作稻亩产达657公斤,双季连作稻亩产达774公斤,被评为全国水稻丰产劳动模范。
  60年代,着重研究与推广高秆改矮秆技术。1961年开始,市农科所先后引进矮脚南特号、矮南早1号等早籼矮秆和农垦58、农虎6号等晚粳品种进行试种和推广,1965年从上海请来一批农业技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通气秧田、薄膜育秧、种子处理等整套育秧技术;同时对插秧密度、行距、落水晒田、施肥规律等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示范。到60年代末,实现早籼矮秆良种化,粮食产量由1961年4.545亿公斤,上升到7.241亿公斤,增长59%。
  70年代,主要开展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研究。1971年,市农科所参与全省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进行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和配组。自1974年起,多次派出农业科技人员赴海南、湛江、广西宾阳等地进行不育系繁殖和制种。1975年贺大美在市农科所夏繁二九南1号不育系4.8亩,总产不育系272.5公斤,平均亩产56.5公斤,其中2.4亩亩产75.5公斤,为省杂交水稻协作组编印的《杂交水稻》一书,提供了部分资料。1976年,大面积推广杂交晚稻,使水稻生产出现新的突破,平均每亩杂交晚稻比常规晚稻增产134公斤,增长幅度达55%。
  80年代,杂交水稻的高产、优质、和吨粮田开发等项目的研究出现新势头。1981年,市、县(市)、郊区农业局和市农科所开始引进杂交早稻威优35、威优64新组合,1984年推广26.6万亩,经济效益显著。其中,作早稻栽培3.8万亩,亩产517公斤,比常规稻亩增92.7公斤,增产幅度21.8%;作晚稻栽培21.67万亩,亩产843公斤,比晚籼亩增118公斤,增产幅度38.9%。
  这一时期内,还开展优质米稻种的考察引进和选育。1985年,经市级评审,评选出15个优质米种(系),其中2个获2等奖。
  1988~1990年,把吨粮田开发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全市亩产过吨粮的面积累计达172.5万亩,占3年双季稻面积的34.4%,其中1988年有19个乡(镇)、123个村、7296个组的72.57万亩稻田过了吨粮关,占双季稻田面积的40.8%。1990年,醴陵市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个亩产过吨粮的县(市)。
  醴陵市沈潭乡农民瞿永寿,自50年代后期开始,在培育壮秧、防止烂秧、合理灌溉、科学施肥、种好“倒种春”和杂交稻等水稻栽培技术方面,探索和总结了丰富的经验。1967年试验田亩产过1000斤,1968年总结出“密中有稀、稀中有密、小蔸密植”的栽种法,“前期重壮秧、中期重促根、后期重控水”的管理法,试验田亩产上升到700公斤,所在生产队亩产亦达550公斤。同年,在过去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将早稻品种用于晚稻,以“倒种春”取代日益退化的晚稻品种农垦58。197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经验汇集《谈如何种“倒种春”》。
  1971~1972年,瞿永寿总结多年的壮秧经验,提出“适时下种、适量播种、适龄插秧”的壮秧法。1972~1974年,根据水稻生长的3个生育期,提出“前期浅水、中期晒田、后期湿润”的管水法。1973~1975年,归纳长期视叶色变化施肥的经验,提出“前期重速、中期空补、后期轻巧”的施肥法。从而,形成一套独特的水稻栽培技术。1972年.全生产队平均亩产稻谷达700公斤,空壳率降至11%,最低的丘块仅4%。次年,他的栽培经验专著《加强水肥管理降低水稻空壳率》,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被国际水稻专家称之为“瞿式水稻栽培法”,是年6月,国际水稻研究所邀请他参加该所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授予他“国际杰出稻农”光荣称号。他还2次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1978~1990年共有22项成果获省、市奖励。
  二 土壤肥料技术
  民国时期,民间已熟知“土宜”原则,并一直袭用诸如泥田掺沙、沙田掺泥、改冬泡田为绿肥田等改土肥田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70年代由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兼管土肥科研和技术推广。
  50年代,以改造冬水田、深耕改土、发展绿肥、增施农家肥为中心内容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市推广醴陵县创造的积、制农家肥“四勤”、“八有”(即勤扫、勤垫、勤出、勤沤和牛有栏、猪有圈、灰有屋、粪有池、鸡鸭有埘、人有厕所、田里有绿肥、四季有粪凼)经验,并推广氮肥施用技术。到50年代末,冬水田面积减少一半以上;紫云英种植面积达76万亩,比1949年增加2倍;硫酸铵施用量达8735吨,比1952年增加10倍。这一时期,还开展了第一次土壤普查,初步摸清土壤类型、性质及改良利用途径,并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将耕地土壤分为土组、土种和变种3个级别。
  60年代初期开始,对冷浸田、重粘田、重沙田等低产田,进行改良利用,通过开好“三沟”(围沟、排水沟、灌水沟),排除“三水”(黄沙水、冷浸水、地下水)和客土、掺沙、增施磷肥及有机肥等治理措施,改善低产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在调查研究、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和推广一套绿肥高产栽培技术:即适时播种,“三花”(红花草籽、油菜籽、满园花籽)混播,施好三肥(冬前早施磷肥、冬季施好保温肥、立春后施好速效氮肥)及适时翻沤,科学管理水肥和防治病虫害等。
  70年代,稻草直接还田面积迅速扩大,约占晚稻面积的40%,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钾素营养,促进杂交稻增产起了明显作用。为了增加绿肥品种,引进红萍放养,发展“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花生、水绣花、红萍)。经过试验后,在全市推广使用碳酸氢铵.采取耖田深施作基肥,追肥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泥土制成球肥等经验,以减少氮素流失、挥发,防止灼伤禾苗。
  80年代初,市、县土肥站、市农科所针对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稻田通气性差、有毒物质多、有效养分不平衡、早稻前期疆苗不发、后期成穗少、产量低等问题,开展潜育化水稻田的改良研究。对株洲县部分潜育化稻田,采用“深沟抬田,拦截山洪,增施磷钾肥”等措施,累计改造11.5万亩,每亩早稻增产50~75公斤,年增产稻谷575~862万公斤。
  醴陵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何政文等在吸取福建、四川等地垄栽稻、萍、鱼种养技术的基础上,从1985年开始,在官庄黄达嘴乡双井村进行垄栽稻、萍、鱼立体种养定点试验。试验表明:水田起垄种稻,可提高泥温,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关系,促进禾苗早生快发,对潜育性稻田效果更加明显;水稻宽窄行插植,边际效应大,协调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稻田开沟起垄,沟内水层加深,有利于鱼类及红萍生长。1986年发展到103亩,1987年扩大到203亩。同年,醴陵市推广面积达3000多亩。3年试验示范证明,该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垄栽稻、萍、鱼亩产稻谷907.7公斤,比对照增产5公斤;亩产鲜鱼67.9公斤,每亩产值634.7元,比对照增收275.6元。按3000亩推广面积计算,增加产值82.68万元。同时还利用红萍喂猪养禽,其效益更为可观。
  1984年,市土肥站、株洲县、醴陵市、茶陵县土肥站林和兴、张购良、廖善明等从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引进水稻氮素调控施肥技术,在县(市)、郊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氮调”的特点是:诊断施肥仪器化,施肥指标数量化,施肥计算公式化。为科学施用氮肥,节约肥料,降低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984~1986年3年累计推广面积为48.85万亩,平均每亩节约纯氮2.8公斤,合计为136.8吨纯氮,折合尿素2989吨;平均亩增收稻谷25公斤,共计增收稻谷1221.35万公斤;增收节支达542.9万元。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4等奖。
  三 植物保护技术
  清顺治十七年(1660)起,醴陵县、攸县、茶陵县等县志开始记载农作物病虫灾害,主要是蝗虫成灾。咸丰五年(1855)开始有水稻螟虫灾害记载。农民按照《大清捕蝗律例及户部则例》,以人工捕捉,或掘地取种,或于水涸草枯之时纵火焚烧等方法防治蝗害。对于水稻螟害,则采取插烟茎的方法治虫。
  民国31~32年,各县相继设立农业推广所,对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有所重视。攸县编辑《稻田螟虫简易法》,翻印数千份,颁发各乡、保督饬自行防治处理,但收效甚微。民国33年4月4日,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定醴陵等县为推广秧田治螟示范区。民国36年,各县成立治螟虫委员会,省农业改进所派治螟专员邹开名到攸县指导防螟工作。但由于防治技术未能普及,病虫害仍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省农林厅设立湘东等5个植物病虫防治站,指导各县病虫防治工作,并确定醴陵县为治螟重点县,派6名技术人员以醴陵一、二、三、七区为重点,协助治螟工作。1953年,各县成立农业技术指导站,设立植物保护组。1956年,各县先后建立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965年,市农业水电局设植保站(由株洲县植保站兼管)。1983年,成立市植保植检站,负责全市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和植物检疫。
  1956~1976年,各县先后3次开展植物检疫对象普查。查清水稻白叶枯病、红薯黑斑病、柑橘溃疡病、桑蟥、马铃薯块茎蛾、红薯瘟、红薯小象甲等检疫对象的分布范围。1977年,查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分布范围。1983年国务院颁布《植物检疫条例》后,全市先后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红薯小象甲、红薯瘟、棉花枯萎病等进行普查。在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红薯小象甲的发生方面取得较明显效果。
  攸县测报站黄寿钦、张芝元在上云桥七里坪大队试行群测群报办法.1969年在全县推广。通过不断完善,总结出“多地设点,统一调查:综合分析,集体发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固定专人,定期培训”的测报方法。全县有5个专业病虫测报点、26个乡级病虫测报点和87个群众性监测点。形成以县测报站为中心,乡级测报点为骨干,村组病虫监测点为基础的病虫测报网络,得到省级测报部门重视.并在省内外推广。从1974年起,攸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一直是省、地(市)重点测报站,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先进单位。1982年和198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测报站,受到农业部奖励。1989年9月8日,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农业部联合举办的国际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现场会议的各国代表31人,专程到攸县考察。
  第二节 畜牧水产技术
  一 畜牧兽医技术
  (一)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
  80年代开始,攸县龙启文、李开仔、董海谷率先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每年都在1万头次以上。1986年后,市畜牧水产局采取措施,茶陵县、郊区、株洲县、醴陵县亦推广该项技术。1988年,全市建立人工授精站31个,配备输精员57人,饲养公猪42头,共有64个乡镇,805个村,4013个村民小组推广。198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1等奖。
  (二)翠竹牌猪饲料复合添加剂的推广
  从1985年起,市畜牧工作者开始用复合添加剂养猪。1987年,市畜牧水产局、株洲县农业局、茶陵县、攸县、株洲县畜牧水产局严建夫、李青云、游新岳等组织3次复合添加剂养猪对比试验,并发动各县牧工商、兽医站经销添加剂,以满足广大农户养猪的需要。4年中共销售复合添加剂340吨,推广到10万农户使用。大部分饲料厂在饲料生产中加入复合添加剂。该添加剂能使生猪日增重提高10%左右。该项目获1989年省农业丰收2等奖。
  二 湘江网箱养鱼
  1979年7月,株洲县水产工作站唐文孝、晏白银、邓国华等在湘江进行网箱育种和养殖非洲鲫鱼试验,获得良好效果。共投放3口网箱,其中一号箱7月8日放入10~11.5厘米草鱼1500尾,经80天饲养育成20~23.5厘米大鱼钟1145尾,成活率76%。三号箱8月4日投放6~7厘米非洲鲫鱼5792尾,计重52.8公斤,饲养54天,产鱼144.5公斤,净增长91.7公斤。经4年的试验探索,确定喜爱水质清新、溶氧量高环境的草鱼为江河网箱主养鱼类,并以网箱育种,就地放养以及积极防治鱼病的配套技术措施。提高了网箱养鱼的成活率,亩产达到1.5万公斤。《中国水产》杂志1983年第6期发表了株洲县畜牧水产局撰写的《湘江网箱养草鱼介绍》一文。同期刊登的国家水产总局副总工程师钱丰题为《开网箱养鱼之新路》评论,赞扬湘江网箱养鱼走投饲、精养、优质、高产之路,是一个开创之举。1989年9月,邓伯台、梁晓岚撰写的《开拓江河网箱养鱼工程之路》一文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农业工程学术讨论会并编入会议论文集。
  第三节 林业技术
  一 森林资源
  (一)种源普查
  1984年,根据省林业厅有关文件和《湖南省林木种源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市林业局成立种源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从全市抽调王功祥、胡寿元、李维国等31名科技人员组成专业队,从1984年6月开始至1985年初完成。普查结果:全市有乔、灌木树种106个科.296属.884个种;共选出杉木优良林分36块,面积3934.3亩;马尾松12块,面积1438亩,优良单株14株;檫树12块,面积1029亩;楠木2块,面积80亩。还基本查清珍、稀树种数量和分布情况,发现一批有推广价值的优良乡土树种和高山树种。1987年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3等奖。
  (二)湖南枣树品种调查研究
  枣树是湖南5大果树之一,产量居全国第5位。中南林学院胡芳名、谢碧霞在1960年对湖南枣树品种和栽培经验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1981年起,再次进行湖南枣树品种资源考察,对茶陵县等10多个县进行为期3年的调查研究。将湖南枣树划分为鸡蛋枣、蜜蜂枣、糖枣、珍珠枣、长枣、牛奶枣、木枣、观音枣、算盘枣、猪笼枣、圆枣、泡枣、沙枣、网枣、秤砣枣、薄皮枣、岩枣、米枣、药枣、糖头枣等20个品种。经反复评比和长期观察鉴定,选出7个优良品种。其中,生食种2个:鸡蛋枣和蜜蜂枣;干制良种2个:糖枣和珍珠枣;蜜枣良种2个:长枣和牛奶枣;兼用良种1个:木枣。同时对发展枣树生产提出建议,为生产、科研、教学提供了依据。该成果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3等奖、省科技进步3等奖、省林业厅科技进步2等奖。
  二 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一)良种选育与栽培
  1.油茶良种——攸县油茶
  1960年,在攸县上云桥公社江南大队发现一个油茶新种,经中国林科院胡先啸教授鉴定,命名为“攸县油茶”。其特点是:株型紧凑,适应性强,植株矮小,采摘方便,宜于密植;果皮薄,出籽率高,每百斤鲜果出籽70斤,比普通油茶高1倍左右;干仁含油率达45~55%;全籽出油率为28~36%,比普通油茶高8~10%,春花秋实.2月左右开花,10月下旬成熟;抗炭疽病能力强。为此,攸县油料所选择优良单株,建立采穗圃;以攸县油茶为砧木,优良普通油茶为接穗嫁接12.9亩,培育抗性强的新品种;开展有性杂交试验和培育新种等3项科研活动。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2.优良油桐品种——泸溪葡萄桐栽培与推广
  泸溪葡萄桐是泸溪县一个农家品种。从1964年起,中南林学院吴楚材、吴章文等开始对这个品种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发现是优良品种,并于1965年10月正式定名为“泸溪葡萄桐”。70年代初进行部分引种试验,1976年开始大量引种,1981年通过鉴定。到1984年,全国先后有广东、广西、湖南等16个省、市引种栽培,面积达200多万亩。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0.3~1倍,每亩增产桐油1~5公斤,增加收入4~20元。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3.南方丘陵栽杉的研究
  1972年,株洲县黄龙公社林科站开展丘陵区栽杉试验,总结深挖整地、深埋栽植、深挖抚育栽杉造林(即“三深法”)的技术与经验,采用“三深法”栽杉造林.4年生幼树高356厘米,比一般方法造林快2倍。1976年11月,农林部在株洲县召开南方13省(区)用材林基地造林现场会,肯定了这一技术。该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赞扬。
  三 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
  (一)油茶炭疽病的防治 1975~1977年,茶陵县林科所国营二仙林场、湘潭地区林科所开展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经反复对照试验,证明大蒜液、石灰、柴灰混合粉对油茶炭疽病都有较明显的防治效果。在8月上旬发病盛期,用10%的大蒜液防治严重病株平均比对照株降低24.18%,感病指数相应降低7.3%。经试验后认为,以5%的浓度为宜。1978年获省科技大会奖。
  (二)电点火压烟灭蚁 1976~1979年,株洲县钱新武等开展对土栖白蚁防治研究,在利用分群孔挖窝灭蚁和土法压烟灭蚁的基础上,对人工点火压烟灭蚁枪进行多次改进,试制成电点火压烟灭蚁器。引火药由60%的硝酸钾,20%的杉木炭粉和20%的硫磺配制而成。烟剂由40%的硝酸铵、40%的木屑和20%的沥青配制,8~10分钟可压烟完毕,施用效果良好。1980年获省林业厅科技成果4等奖。
  (三)波纹杂毛虫核型多角病毒的研究
  波纹杂毛虫严重危害油茶、马尾松和阔叶林木。1981年6月~1985年9月,中南林学院黄健屏、唐炜臻、杨婵君等在华南农业大学、武汉病毒所等单位协作下,完成对波纹杂毛虫核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该项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已在溆浦县波纹杂毛虫发生地做应用实验,结果虫口下降80%,且病毒体生产简便,每10~20条死虫,可防治1亩。成本低,潜伏期长,对人畜无害,不杀伤昆虫天敌,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4等奖和省林业厅科技进步3等奖。
  四 林产化工技术
  (一)氢化松香及其连续化生产工艺的研究
  1976~1980年,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研究所赵守谱、陈原勋、宗湛谦在取得小试成果后,与株洲林化厂杨国雄等合作,采用固定床连续工艺路线,参照国内外的油脂加氢经验,选用固定床连续氢化工艺路线,在该厂开展年产100吨产量中试试验。经多次试验后,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压力110公斤/平方厘米,温度230摄氏度,进料量18公斤/小时。按此工艺生产的产品,各项指标达到美国赫格莱公司同类产品水平,深受国内用户欢迎。1980年6月通过鉴定,批量生产,并出口创汇。1983年获省和林业部科技成果2等奖。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龙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二)利用重松节油制取异长叶酮的研究
  1979年下半年,中南林学院黄克瀛、王介孚、王美其等利用重松节油研制异长叶酮。他们采用重铬酸盐氧化制备异长叶酮的工艺研究,并通过小试。1981年,经林业部批准,以有偿合同形式与邵阳林化厂合作进行中试,并于次年初完成,共生产试验产品异长叶酮约1吨,盐基性硫酸铬10吨,产品售价可比原料提高10多倍,产品在上海、北京、天津、沈阳等多家日用化工厂和香精厂使用。该成果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3等奖、林业部科技成果2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三)松脂渣炼油中间试验
  1983年起,中南林学院张昌荣在常德市有机化工厂的协作下,用1年零3个月时间,经过小试和中试,使每吨松脂渣再加工后,得到松脂渣汽油6.25%、松脂渣油40.65%、松脂渣机械油53.10%,产品价值612.09元、纯利431.60元,各种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同类石油产品的标准或部颁标准,除替代石油产品使用外,还可作为松节油溶剂和橡胶增塑剂。松脂渣炼油实现了变废为宝,获省教委“六五”计划期间科研成果3等奖、1987年林业部科技进步2等奖。
  第三章 建筑与环境科技
  第一节 建筑
  民国25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在株洲田心兴建株洲机厂,主要厂房有机器场、车辆场等工程,均由英国提供设计图和钢柱、梁、屋架等钢构件,并由国内营造厂施工。其中,最大的厂房为机器场,是1座3跨21个柱间的单层全钢结构,建筑面积7781平方米,3跨分别为22.29米、19.51米、19.05米,当时亦为省内最大跨度的单层工业厂房。民国37年,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建造1座水塔,高30米,中心直径10米,储水量60吨,基础垫层及储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靠人工操作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筑设计、施工及建筑安装技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不断进步。50年代中期,由苏联、波兰援建的国营331厂、601厂、株洲电厂、株洲选煤厂等4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其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湖南省第五工程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三建二公司等单位承担施工,并开始采用机械化施工作业,生产预制构件。195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三建二公司试制成功18米跨预应力空腹桁架。同年,湖南省第五工程公司成立建材试验室,后改名建筑科学研究所。
  60~70年代,建筑科学技术有了新进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三建二公司在株洲冶炼厂煤棚工程施工中,将30米跨钢屋架分成两上半榀进行拼装,焊接成整体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并成功研究和引进有色金属焊接技术,无垫铁安装和防腐、防水技术,用膨胀水泥代替石棉水泥接口技术及用橡胶圈代替膨胀水泥技术;试制成功大跨度预应力空心楼板和低碳冷拔钢丝中小型构件;在基础施工中采用混凝土预制桩、爆扩桩和钻孔灌注桩等。省建五公司采用升板法建成国内第1栋3层无梁楼盖结构厂房——湘江氮肥厂尿素分解蒸发车间;省内较早采用滑模施工技术,仅用17昼夜就完成了湘氮45米高造粒塔的筒身施工。省安装公司先后试制成功火焰弯管机、水阻调压器、硬质塑料板对焊机、钢管内防腐水泥砂浆挤铺器和钢管外防腐联动生产线。
  80年代,建筑科技门类进一步齐全,科技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施工工艺、技术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箱形基础、大板建筑、内浇外砌建筑等先进技术在省内率先采用,一批设计、施工程和先进技术项目中,有倒锥壳水塔、10万吨烧咸蒸发扩建工程、市供销大厦、庆云大厦、F型乳化沥青、通风组合法兰和组合法兰成型机等,获国家、省、市奖励。至1990年,市内共有41个规划、勘察、设计单位,拥有4670多名建筑科技人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21人,中级762人;按专业划分,有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经济、城市规划,给排水、道路桥梁、园林、电气通风、计算机、工程地质等;初步形成一个门类齐全、人才荟萃、技术密集的科技队伍。
  一 钢筋混凝土倒锥壳水塔结构及施工方法
  1974~1976年,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三建二公司郭尉然、归衡石、王安仁、张春儒、宋全等研究、设计,在株洲市试制成功国内第1座150吨/25米钢筋凝土倒锥壳水塔。水塔筒身采用圆井架滑模工艺、水箱采用现场预制整体吊装的先进施工方法。该水塔在城市建筑中独树一旗,别具风格。
  1975~1982年,三建二公司采用先进的滑模、升板施工工艺,完成创造、推广应用新型水塔施工的系列化、标准化过程,形成施工系列化、通用化、专业化成套工艺技术。截至1985年,在国内外共完成230多座倒锥壳水塔的施工任务,受到国内同行和日、美等国专家的赞赏。该成果1983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1984年获全国建筑技术双交会金牌奖。1985年由三建二公司完成的江西省新余钢铁厂1000吨/38米水塔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3等奖。获奖人员有王安仁、张国维、王求义。
  二 ZF—3型砂浆增塑料剂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1983~1984年由省第五工程公司科研所许经民、黄才新、曾建民完成。该增塑剂是一种新型的外掺剂,在满足砂浆强度与易和性的条件下,能使每立方砂浆降低成本5~11元。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1987~1989年,先后在长沙、湘潭等地市推广应用,经省建筑总公司验收,共节约材料费100万元,1989年获省建筑总公司科技成果推广4等奖。
  三 双曲线冷却手动收分液压提模施工工艺
  1980~1983年,由省第五工程公司张天福、李绣文、萧邦云等在建造湘江氮肥厂70米双曲线冷却塔施工中应用获得成功。采用该工艺施工速度快,在20摄氏度气温条件下,可以一天一模,保证工程质量;比常规翻模方法,降低模具费20%,比液压模施工,节约钢材23吨。该成果获全国建筑科技成果南京交流交易会优秀项目金牌奖,1985年获省科技进步4等奖。
  第二节 环境研究与整治
  一 环境研究
  (一)环境质量评价
  1.株洲市污水灌区农业环境质量评价 1978~1981年,市环境科研所、市环境监测站、市卫生防疫站余必敏、田丽男、陈钧铭、赵荫芳等参加全国重点污水灌区调查,并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湖南农学院等单位协作,对市河西园艺场、湘江机器厂、湘江氮肥厂等污灌区的农业环境质量进行调查、评价。分年、分地段、分农作物品种、分污水、土壤、地面水、养殖鱼类、鱼塘底泥等因素,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地面水标准,进行实测和调查;以重金属和有机物为调查评价因子,运用四川成都会议规定的全国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从土壤积累起始值到样品实测值,进行分级(四级)评定。结果表明:凡严格控制污灌水质、强化管理的区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明显。这项研究,为全国污灌区农业环境质量普查评价和本市污水灌溉管理决策提供了资料和依据。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1等奖。
  2.株洲市清水塘地区环境质量评价 1982年起,市环境科研所张宜俊、陈荣、彭菊初等历时3年,完成省环保办公室下达的研究课题。并按其要求与国家“六五”计划期间第37项重点攻关课题湘江污染综合防治研究同步进行。清水塘地区为湘江重点污染源,有62家化工、冶炼、建材等企业年排放废气141亿立方米,废水1.33亿吨,废渣47.5万吨。评价中,通过对各环境要素和污染源进行现场采样,监测分析和实验研究,完成了区域内环境普查,掌握了该地区历史演变、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工农业生产、物质流动等概况。经筛选,对38家主要工厂构成的区域环境污染源进行评价分析,对区域环境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人群健康等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对区域内环境经济损益进行了分析计算.针对主要环境问题,研究制定出综合防治方案。经鉴定,该研究系省内首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7年,获省环保系统科技进步2等奖。
  (二)综合防治工程研究
  1982年6月,市政府将清水塘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研究委托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承担,市环境科研所参加。全课题分为株洲市清水塘区域大气扩散规律及污染控制的研究、霞湾港工业废水综合防治研究、清水塘区域铅锌废渣对环境影响及处置方案的研究、清水塘区域主要放射性污染源调查4大部分,20个子课题。课题系统地研究了清水塘区域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气象、大气扩散规律、大气流场及其对气态污染物迁移的影响,霞湾港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优化、株洲冶炼厂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改进与流程系统优化、株洲化工厂高砷氟硫酸净化废水综合防治工艺与过程的优化、湘江氮肥厂造气洗涤废水综合防治规划及铅锌工业废渣对环境污染影响及处理方法等。提出整治污染与建立现代化城市新的动态平衡的关系。
  1983~1084年,邀请市气象局参加,共同完成株洲市清水塘区域大气扩散规律及污染控制研究。1年多内,先后采用照相法、等容气球法、激光雷达法进行3次现场实测,对区域内高43米、100米的2座烟囱进行大气扩散参数的测定。实测数据20多万个,拍摄烟云胶卷584卷,绘烟云图4000余幅。并在现场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该地区大气扩散参数和烟云抬升公式。该研究其子课题先后于1985、1986年通过鉴定,全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2等奖。
  二 环境整治技术
  (一)水污染治理技术
  1.株洲冶炼厂工业总废水石灰中和法处理试验 1974年,冶金部安排,由株洲冶炼厂与湖南省冶金研究所、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温炜、孙家乐、李文慧等组成三结合攻关试验组,研究解决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重金属废水严重污染湘江问题。从研究这种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的特点开始,筛选处理工艺,寻找最经济的中和材料和制备条件,探索出路,回收有用资源。1979年试验成功并用于生产,重金属离子去除率达到92.01~99.56%,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中和渣返回锌系统综合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经济效益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同年,经冶金部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省重大科技成果2等奖。次年,获冶金部科技成果4等奖。
  2.电镀废水治理与利用 1978年,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叶继宗、郁利根、段成文、陈荣仁进行电镀废水治理与利用研究,于1985年获得成功。该研究改铜镍工艺为多层镍工艺,用酸性镀锡替代碱性镀锡,在镀铬镀银中推行无氰工艺,并采用以废治废、一水多用技术。即利用废水的二价铁还原镀锌钝化后的六价铬;调整酸度,使有害物质产生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过滤,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重复利用。该项研究,技术上居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以废治废、一水多用技术属国内首创,为国内电镀废水综合治理开辟了新途径。1987年获市科技进步2等奖,同年获国家专利,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4等奖。
  3.新型重金属离子去除剂 1980年,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与湘潭大学合作,组成李炎、唐涌濂等9人的试验小组,对该厂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污染湘江进行治理研究。经1年多努力,研制出一种新型重金属离子去除剂,即用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一次去除无氰电镀水系中多种金属离子,使废水达到国家允许排放标准。1981年9月经鉴定,达到国际水平。1982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3等奖。
  (二)固体废物利用技术
  1.钨水冶渣电炉还原法生产钨铁锰合金 1976年,为整治株洲硬质合金厂年产数百吨钨烧结渣的放射性污染,省冶金研究所和株洲硬质合金厂共同承担其综合利用研究。由杨道金、王福田、蔡正雄、何长仪、李春林组成研究小组,经10年小试、扩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用火法还原熔炼工艺、成功地利用钨渣生产铁合金,使铁、锰、钨、钽、铌进入铁合金,钪和其他元素富集于熔炼渣中,进一步萃取回收钪并提取铀。1987年11月,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鉴定,这项工艺新颖,属国内首创。1988年获中国有色公司和省科技进步3等奖。1989年获国家发明4等奖。
  2.粉煤灰浮选技术1974年,市环境科研所与市灰渣砖厂、长沙矿治研究所合作,采用浮选工艺,进行从粉煤灰渣中分选碳粒的试验,获得成功。开创了国内从粉煤灰中选煤的先例,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1977年,株洲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所罗硕夫、谌汉中、刘福祥和市环境科研所徐晋培等开展粉煤灰浮选技术及产品应用途径的研究。成功地开发出颗粒活性炭、煤质炭黑、微株等多代、多品种、多用途产品,用于建材、橡胶、塑料、涂料等行业。脱炭后的尾灰作混凝土掺合料,先后就用于柘溪水电站大坝加固、京广铁路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等全国重点工程。该技术属国内首创。为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开创了广阔的渠道。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第四章 医药卫生科技
  第一节 西医
  一 临床医药学
  1972~1974年,田心机厂职工医院与湖南医学院附一医院骨科共同研制小腿延长固定器,并将小腿延长手术用于临床,获得成功,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1984年3月,市一医院建立全市第1个医学细胞遗传室,开始检验各类染色体,进行遗传学研究。次年7月,该室谷军辉等分析病人临床表现,发现国内首例环状13号染色体核型,填补国内异常染色体病例新核型。所撰《一例13号环状染色体病例报告》一文,载于《遗传与疾病杂志》1987年第2期。1987年7月,谷军辉、楚春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技术,常规制片,经过CTG、ag—NOR显带,镜下发现二例异常染色体核型。同年11月13日,经湖南医科大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召开的第二次研讨会鉴定,认定属世界首次报告。为临床细胞遗传学的诊断治疗、优生优育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至1990年,共检验各类染色体标本958例,发现异常染色体53例。
  1979~1984年,市一医院萧湘鄂潜心研究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手术方法的改进,获得成功。经37例临床试用,效果良好。其关键技术是:切除前列腺后在尿道内留置导尿管作牵引以暴露窝口,于导尿管两旁作“8”字缝合止血与缩窄窝口。与旧术式相比窝口暴露好,止血可靠,出血量减少,手术安全性增加,术后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达到国内较好水平。获1984年市科技成果2等奖、省卫生厅科技成果4等奖,1985年省科技进步4等奖。
  1985年,萧湘鄂根据10年临床实践中诊治35例膀胱颈挛缩症的完整资料,较系统地探讨该症的发病原因。在《膀胱颈挛缩症——附35例报告》中,在国内首次提出“本症实际上是多种原因作用于膀胱颈引起的一种后果”。并就该病的命名提出见解,从诊断和治疗上作了有益探索,获1986年市科技进步4等奖。萧所发明的双腔膀胱造瘘管和原位肾盂造瘘管,被中国专利局授于专利权。
  1987年,市一医院黄亚特自行设计筒形肛门镜,用作耻骨上膀胱取石手术,对直径3厘米以内结石有显效,具有手术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经临床17例实践,明显优于切开取石。所写《采用筒形肛门镜耻骨上膀胱取石术》,载于《湖南医学杂志》1987年第2期。黄亚特发明的双腔猪尾T型导管用于肾造瘘和肝胆手术引流.被中国专利局授于专利权。
  1961~198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67医院先后收治各类烧伤病451例,治愈率94%。其中重度烧伤治愈率65%。杨国奇等抢救1例烧伤面积91%,其中3度71%的严重病人,在同种异体皮没有来源的情况下,采用分次切痂,人工皮覆盖进行抢救,获得成功。杨中奇等研制出乌桕叶酒精浸出液,保护创面效果良好,1985年获广州军区科技成果4等奖。
  1984年,市一医院陈祖德研究治疗面部色痣新方法——贯穿缝扎术,获得成功,该研究根据结扎阻断组织供血引起局部无菌性坏死脱落的原理,将贯穿缝扎术应用于面颈部色痣治疗,经164例临床应用,均获得满意效果。专家鉴定认为,该方法具有科学性,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美容效果好,有实用价值,适合于各级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国内外文献资料未见类似报道,达省内先进水平。
  二 诊疗技术
  1978年,市科技局、卫生局组织有关高年资X线专业人才编写《X线诊断学》一书,成书16万字,省内外发行。尔后,市中医院王肇炽利用旧式国产200毫安X线诊断机开展胃双重造影研究。经734例观察和同行专家鉴定,该机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满意,胃小区显示率从2%提高到54%,方法易于推广,国内未见同类报道,有推广价值。获1979年省科技成果4等奖。
  1986年,市一医院萧湘鄂,根据经皮肾穿刺造影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穿刺点这一难题,研制成功经皮肾穿刺点定位器。该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适合于经皮肾穿刺点的水平定位,属国内首创。1986年,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所发明的经皮肾穿刺造影定位技术及其附件获全国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奖。萧湘鄂被《中国当代发明家辞典》第1卷选介。
  1987年,市一医院黄亚特根据男性静力性逆行造影,尿道充盈不满意,后尿道解剖显影差,用阴茎夹病人疼痛,损伤阴茎的问题,对34例病人研究,研制出简易自动男性动力性逆行道造影技术装置,提高了造影质量,尿道损伤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获1987年省卫生厅科技进步4等奖,1988年全国第二届“星火杯”创造发明3等奖。黄亚特被《中国当代发明家辞典》第2卷选介。
  第二节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
  中医医疗技术源远流长。醴陵廖庆太著《喉科症治便览》,李继光撰写《苦口良药》,黄朝坊撰《金匮启锁》,攸县蔡贻绩撰《医学四要》,为全市中医发展的先导。醴陵张紫赓5代家传医术,治疗骨关节损伤者,十全八九。民国18年,文斐、丁大连等将光绪末年创办的醴陵县医药局改为同仁医院(醴陵市中医院前身),开展中医治疗常见病的研究。同期,攸县西医龙伯怪亦对《内经》、《本草》等书作系统研究,以求中西医汇参,但未能如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中医实行保护和发展方针,民间单方、验方不断发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技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56年,市中医院搜集民间单方验方,整理成《单方验方集》,分上下2册,供临床运用。1959年,攸县龙毓莹整理出《现本草书录》、《黄帝内经概论》、《黄帝内经集解》。同年,醴陵市中医院张恒泉以外用家传秘方“熊冰散”,内服药随症化裁,治愈咽喉白喉、喉气管白喉经验在全省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上交流,被授予2等奖。1961年,株洲电力机车工厂职工医院程国俊在省内率先开展中国时间医学,子午流注指算新法的研究,并对子午流注的推算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配合以及五运六气的运用,作了具体的论述。1968年,市内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班,为全市开展中西医结合奠定了基础。市中医院杨升三于1970~1973年编著《中医妇科要诀》。分章分节介绍有关经、带、胎、产、杂病等常见症的辩证施治;1988年编著《深山妇科述要》依古创新,对妇科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有独到之处。与此同期,醴陵中医院张阁英用盐酸呋喃硫胺注射长强穴,治疗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直肠脱垂,治愈率达100%;市中医院易飞鸾运用马英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疾病,疗效明显,为中医药治疗急症开拓了新的途径。
  至1990年,全市中医、中西医结合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重要论文186篇,出版著作7部。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职业病防治
  一 卫生防疫
  民国期间,由于政府不重视疫病防治,缺医少药,以致天花、霍乱等传染性疫病连年暴发流行。民国34年,酃县、茶陵县疟疾流行,发病率达69~88%。次年,霍乱流行,株洲镇至百井冲10公里范围内,家家有病人,陈家塘发病32人,死亡29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市开始组建防疫机构同步开展科研调查。1952年,市卫生防疫站组织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扩大种痘运动。1953年,鼠疫、天花绝迹。尔后,在积极防病治病的同时,围绕传染病、地方病、麻风病、及其他多发病和食品卫生、医学昆虫等学科开展系列科研。1961年,株洲冶炼厂发生误将氯化钡当食用碱的食品中毒事故,患者得到及时处理和抢救。1962年,市卫生防疫站文惠芬、罗国荣、江雪珍等针对2例疑似报告和1例疫情报告,在龙头铺公社、荷花公社采集老鼠、家畜标本782件,用血清学方法确定钩端螺旋体病疫源地。1965年,该站试用麻疹减毒活疫苗,疫情大幅度下降。1973年,基本消灭丝虫病。1978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全市基本消灭疟疾。同年,推行计划免疫,保持麻苗效果,提高有效接种,发病得以控制。1981年开始,先后进行并完成全国除四害科研协作组下达的医学昆虫和动物的种群、密度、抗性、传病关系4项科研调查,在省内首次新发现传播疾病的蝇类4种、蚊虫4种。并逐步改麻风病防治封闭式治疗为联合化疗,治愈率提高到90%以上。1984~1986年,茶陵县第一条计划免疫冷链线试点成功,推广后全市实现冷链运转。1988年,株洲市经省考核,达到国家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计划免疫审评标准。卡介苗、麻诊、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四苗接种覆盖率达88.99%,相应的传染病得以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发病率显著下降,人口死因构成发生变化,传染病死因退居各类死亡原因第9位,人平寿命提高到70.18岁。
  至1990年,全市预防医学网络形成。卫生防疫、麻风病诊治专业机构发展到28个,科技人员915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201人,配备监督、监测科研设备1000余台(件),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9项,参加部级科研项目获奖3项,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93篇。
  1975~1977年,市卫生防疫站检验组开展工业废碴中砷测定方法的研究。经大量实验,从7种方法中研制筛选出“DDC—A9比色法”为最佳方法,被纳入全国统一检验方法,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1980年,市卫生防疫站郦俊良利用钴络离子的稳定性,使钴与5—Br—PADAD的紫红色化合物产生退色反应,从而间接测定微量氰化物,其主要指标:灵敏度∑=2.27×104,精密度cV=5.82%,准确度89.50%,在国内首次研制用5—Br—PADAD法替代吡啶联苯法测定微量氰化物获得成功。1980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1984年,市卫生防疫站郦俊良、罗国荣、中国科技大学魏复盛合作用向红菲罗啉作显色剂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含量砷,为国内砷的测定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同年,获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成果3等奖。
  二 职业病防治
  50年代初,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科研起步,并逐步发展。1953年,三三一厂开展电镀工人洗鼻。1955年,市卫生防疫站在田心机厂喷漆车间用蒸汽法进行苯测定。1959年,开展矽肺照片、诊断防治。1960~1964年,用简陋的设备进行游离二氧化硅和粉尘浓度及大气污染、工业废渣的测定。并开展尘肺、职业中毒检查和铅、苯、一氧化碳等专题调查。叶杨和主编《劳动卫生专辑资料汇编》、《工厂车间保健手册》发到厂矿车间。1965年,成立市第一届尘肺诊断小组,叶杨和诊断发现国内首例石膏尘肺。1969年,首次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法分析毒物。
  1975年,成立市职业病防治院(1981年更名为市职业病防治所)。该院黎畅一、郭定求等开展县属以上200家企业、3000名有毒有害作业工人的劳动卫生学调查。1978~1987年,市职防所开展聚氯乙稀、黄磷作业危害及尘肺职业病的调查,并相继开展氟、锰、苯的氨基化合物普查和市辖5县(市)农村22万余人的农业劳动卫生学调查,查明农村生产性农药中毒率仅1.62%。1988~1989年,参加首次全国性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摸清全市尘肺分布及发病率和发病规律,为制订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获省尘肺流行病学调查1等奖,并通过卫生部验收。
  (一)劳动卫生学调查
  1963年,市卫生防疫站叶杨和、罗国荣对市区卫生污水过江灌溉菜土和湘江机器厂污水灌溉稻田带来的寄生虫卵感染和稻田皮炎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研究,叶杨和撰写的《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蠕虫卵污染的调查》一文,在省市学术会和中南五省武汉学术会上宣读,并在《中华卫生》杂志1964年第6期发表。同年.被编入《省、市年会资料汇编》。
  1981~1983年,市卫生防疫站赵荫芳参加中国农科院生物所主持、组织的全国主要污水灌区农业环境普查评价研究,撰写出《氮肥厂废水灌溉农田调查报告》,肯定了氮肥厂废水灌溉农田的价值。该项目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1等奖。1988~1989年,市职业病防治所蔡基伟、余爱卿、黎畅一、李再金等参加首次全国性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市211个接尘单位.2.78万接尘工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核实。通过调查,掌握了全市各类尘肺病人数、分布情况,发病规律、分布特点,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为国家卫生部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劳动卫生保护法和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1989年7月,获湖南省尘肺流行病学调查1等奖。同年8月,通过卫生部考核验收。
  (二)防治技术
  1980~1986年,罗成模等对镉中毒早期诊断指标进行研究,除定量分析尿镉、尿蛋白外,在省内率先开展尿中低分子量蛋白质圆盘电泳分离。其论文《镉对冶炼工人健康影响》、《镉作业工人四年体检结果分析》,分别在1985年挪威的斯堪的那维亚《环境与健康》杂志和1988年《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上发表。
  1985~1988年,市职业病防治所刘光明、蔡基伟、黎畅一、李顺强经调查研究,对112台医用诊断X线机、13台工业X线探伤机进行球管组装体加铅限光板、附加铝过滤板、聚光筒、屏周防护装置和工业X线探伤柜等防护改造。各项测值的照射量率达到或低于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且取材方便,造价低廉,防护效果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1989年省科技进步4等奖。
  第四节 医药技术
  60年代末,株洲市制药厂许渭清等开始对发酵工艺的自动控制进行系列研究。在液位自控上,1970年研制出电子线路自动加油装置,填补国内抗菌素生产发酵液位自控的空白。1974年改进、研制出半导体全无触点自动加油装置,被载入1978年出版的《中国微生物工业发展史》和1982年由华东化工学院编辑出版的《抗生素生产及设备》教材。其线路于1976年为上海化工设计院设计援外抗菌素厂所选用。1976年经再次改进,研制出具有初步记忆与逻辑判断功能的电子线路DZQ—电子自动消沫器。在温度自控上,于1982~1983年研制出DZW—2型、DZW—3型脉冲式电子自动控温装置,其温控精度小于、等于0:5摄氏度。在PH值自控上,1979~1983年研制出自动压力跟踪参比电极等3项装置。上述自控装置中的自动压力跟踪参比电极、齿轮脱扣式传感植入器、轴向脱扣式传感植入器、带手动装置的防卡耐用电磁阀、防卡延寿电磁阀等5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981年4月,湘江制药厂邹立荣、王德鹏等进行眩晕停研制,经5批小试,12批中试,解决了烷基化产物的分离、格氏反应的干燥及成盐终点的控制等向工业化生产过渡的有关技术难题。同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1982年,经省药政局批准生产,总收率为34.20%。同年10月,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该药品作为抗眩晕的首选药物用于远航晕船的防治,填补国内空白。获1983年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龙奖,1985年省科技进步3等奖。
  1986年9~11月,该厂邹立荣、曾运才、谭华进行眩晕停工艺改进,确定水解物成盐新工艺,并进行连续5批小试和3批车间投产试验,使总收率提高到41.57%。1987年通过鉴定用于生产,生产周期缩短1/3,年增效益43.09万元。1987年分别获市和省医药局科技进步3等奖。
  1984年10月,由湘江制药厂与天津中药研究所合作,王德鹏、石家济、李瑞英、张丽云等研制舒胆通成功。1985年经北京、天津等地15家医院临床验证461例,总有效率为89.15%,是当时治疗胆囊、胆道及胰腺疾病理想的首选药物。同年通过省级鉴定,1986年经省药政局批准生产,1987年被评为省优秀新产品,并获省优秀推广项目奖和市“星火计划”优秀项目奖。
  1986年7月,该厂石家济、邱晓等进行舒胆通工艺改进。至年底,共进行200批小试验5批大试验。确定佛克——酰化反应最佳工艺选择,使总收率由原工艺的35%提高到51%,超过国外文献报道45%的水平。该成果于1987年通过鉴定,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
  第五章 基础科学、交叉科学与新技术
  第一节 基础科学
  一 钢管矫直全接触辊形曲线参数方程
  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余道良于1977年在总结运用投影几何方法计算空间角度、空间尺寸的基础上,把投影几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推广到空间曲线、曲面的计算中,研究出钢管矫直全接触辊形曲线参数方程。通过研究辊形曲线,提出了计算辊形曲线的简便方法,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也能准确计算辊形曲线,并根据参数方程提出了一种自动加工全接触辊形曲线的机构设计原理。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 “悬索曲线”计算理论及其在林业索道中的应用
  1972~1981年,中南林学院单圣涤、李飞云、陈洁余、朱祖楞在大量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悬索曲线”计算理论。该理论以代数函数的计算公式描绘其曲线,从而比抛物线理论计算值更精确,更接近悬链曲线。研究和测试中,创立悬索无量钢计算法基本原理,使计算精度提高,设计范围广扩,为悬索计算理论的研究和悬索工程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在广东乳阳林业局和省内莽山林场架设大跨度、大挠度林业索道成功。实践证实其工作效率高、作业安全、质量好,有利于木材综合利用和林地更新造林。该成果1982年获林业部科技成果2等奖和省科技成果2等奖。
  三 人造板工业中压机同时闭合装置的理论与设计及其应用
  1980~1983年,中南林学院许芳亭、杨一飞对人造板垫压机同时闭合装置进行理论研究,所撰《人造板工业中压机同时闭合装置的理论与设计》一文,提出理想状态和工艺状态2种同时闭合及实现两种同时闭合状态的杠杆式同时闭合装置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应用该理论,与西北人造板机器厂合作研制生产20台VBY快速同时闭合刨花板压机,后推广应用到EY型快速同时闭合压机。其压机同时闭合装置快速同时闭合时间为6.23秒,同时闭合精度为士0.75毫米,达到西德和日本压机水平。该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四 汽车用全自动控制左、右转弯信号灯及音响器
  市二中科技发明组成员高中二年级学生宋瓒,在老师张天如指导下发明。该装置安装在汽车方向盘下方,随盘旋转而自动控制方向灯的信号显示和音响。1989年11月,在成都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金牌。为我省代表团夺得唯一的1块金牌,也是这届展览会上青少年项目被评出的4块金牌之一,并申请发明专利。
  第二节 交叉科学
  一 系统工程
  80年代初,株洲市系统工程研究起步,推广应用随之开展,并逐步深入到经济、科技、社会各个领域。
  1981年1月,省政协、民盟湖南省委、省科协邀请钱伟长教授在省会长沙作题为《谈谈系统工程》的报告,株洲市派遣科技人员参加,为市内率先涉足。1982年9月,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联合治理铅烟气方案,由省政府委托省系统工程学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提出3种优化方案。同年,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张宜俊等按照现状调查—评价—分析—防治对策制订的系统工程方法,对市内清水塘区域环境概况、污染源现状及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价,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定量揭示污染后的大气质量、土壤、生物污染状况及人体健康等效应,针对主要环境问题,制定综合防治目标与原则,提出综合防治的基本对策。1984年,中南林学院成立系统工程研究室,由徐国祯等6人承担林业系统工程研究。次年12月,市长远规划办公室完成的《株洲市1986~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系统工程研究》,开拓了系统工程的研究应用,造就培养出一批人才。与此同期,系统工程在水稻规范化栽培中广为应用。
  (一)株洲市1986~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系统工程研究
  1984年12月~1985年12月,市长远规划办公室承担,省系统工程学会专家咨询组参加咨询,由主要研究人员龙德发、王毓基等组织272人参加,历时1年完成。
  该规划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株洲市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结构及功能,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株洲市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雄厚和科技力量较强等5大优势和能源短缺、资金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教育事业与经济技术发展不相适应、“三废”污染严重、新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等6个制约因素及系统结构单一、横向联系松散、状态转移带自发性等主要问题,结合株洲市实际,扬长补短,提出了到2000年把株洲市建成以机械、冶金、化工、建材为主体的重工业基地,综合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物流—商品批零展销—金融信息中心的“两地一中心”的战略模式以及实现这一模式的6个战略转移(即中心城市由较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移;生产系统由初级产品向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转移;管理方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移;经济联系由有限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转移;第三产业开发由交通中心向物流一贸易—信息—金融中心转移;经济建设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移),描绘出振兴株洲市的蓝图。
  该规划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手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领导与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级PERT组织过程系统,将社会经济系统看作由5个层次,各有6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模型研制中,建立以价值平衡为中心的区域性宏观平衡控制系统,以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和区域内人民生活水平优化为目标的总体模型。规划模型实行三级优化,使用系统动态学模型对社会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开辟了一条把经济理论与系统工程方法有效结合,应用于中等城市发展规划的新途径。1986年4月,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该规划在国内是一次成功尝试,国际上也颇为鲜见,其研究工作和整个规划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整个工作居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
  (二)1986~2000年株洲市科技发展规划系统工程研究
  1985年2月~1986年2月,为配合市长远规划办公室编制《株洲市1986~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系统工程研究》,市科委下达任务,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承担,主要研究人员有苏正根、曾明德、游家桂等。该研究采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按时间维、专业维、逻辑维的“三维”结构进行编制。根据总体规划方案和模式,围绕建设“两地一中心”和“六个战略转移”的思想,联系科技发展的瓶颈效应与科技投入产出规律,建立人才预测、科技进步因素、投入产出3个科技数学模型;提出信息、生物、新型材料、能源和综合利用技术等5个优先发展领域和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塑料、陶瓷、烟花爆竹、苎麻纺织、电子、食品、农业、交通运输等12个行业的开发改造及供热、供气、环境保护等重要社会问题的研究作为全市科技发展战略的3大支柱。该规划中的科技诊断报告、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均被编入全市总体规划。1988年,获市科技进步2等奖。
  二 标准
  1953年,三三一厂等开始引用苏联标准,自此,市内陆续开展标准化工作。
  1965年,成立市标准计量管理处,贯彻国家基础标准和标准化方针政策,部分行业开始制订企业标准。1980年5月,标准、计量机构分设,成立市标准管理处,对企业产品标准实行审批和统一编号发布,对新产品鉴定进行标准化审查。1981年7月,下设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1986年,处升格为局。并逐步将全市标准化管理科技人员发展到55人,收藏国内外标准资料33825份,制定与修定企业产品标准379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72项,工农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84.3%,获国优、部优和省优产品696项,优质品数量和产值率均为全省第一,在全国75个质量考核城市评比中居第8位。
  (一)GB3611—83标准件冷墩模用硬质合金毛坯
  1974年,株洲硬质合金厂黄义章、钟明杨针对YG20合金存在脆性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经对3种钴含量和4种粒度合金的反复试验,研制出加工冷冻模具用的硬质合金YG20C。1981年通过鉴定,并制定出省企业标准(湘Q/YB385—81)。此标准对抗弯强度、硬度、密度和晶粒度作了具体规定,为全国模具加工进入硬质合金化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又于1983年完成国家标准(GB3611—83)的起草,规定了139个品种的标准件冷墩模,扩大了硬质合金的应用范围。用YG20C加工的硬质合金模具,使用寿命比钢模提高200倍以上,质量高于苏联80年代推出的新产品(BK20KC),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二)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标准
  1978年,株洲硬质合金厂承担起草任务。1980年,由国家标准局批准发布切削加工用硬质合金分类分组代号(GB2075—80)、切削刀具可转位刀片型号表示规则(GB2076—80)、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圆角半径(GB2077—80)、圆孔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GB2078—80)、无孔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GB2079—80)、沉孔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GB2080—80)、铣削刀具用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GB2081—80)等7个国家标准。198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述标准等效采用ISO标准,并采用国外新技术成果——沉孔可转位刀片,增加偏8度三角形、凸三边形、铣刀用刮光刀等可转位刀片,增订了表面缺陷、粗糙度、刀口平直度、断面组织等技术要求。其中,内切圆半径、转位精度、刀片厚度等指标所规定的公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标准实施后,降低切削加工刀具成本53%,可转位刀片由依赖进口变为自给有余而出口。1983年获国家标准3等奖。
  (三)苎麻纱、线、坯布标准
  1982年,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为主承担起草任务,主要起草人许符节、吴哓玲、龚珍(沪九厂)等经调查研究,数易其稿,并在10多个苎麻纺织企业试行。当年11月纺织工业部组织审定,于次年1月20日批准发布苎麻纱(FJ522—82)、苎麻线(FJ523—82)、苎麻坯布(FJ524—82)3个标准,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3个标准对苎麻纱、线和坯布和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作了统一规定,促进了全国苎麻纱、线和坯布的生产,扩大了出口贸易。1985年均获纺织工业部标准3等奖。
  (四)湘Q/SJ693—85低压化学气相淀积设备企业标准
  1982年株洲市渌口无线电厂张家实等起草,1983年5月1日省标准局批准发布(湘Q/SJ693—83),1985年重新修定。此标准规定的片间、片内、批间均匀性等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美国ASM公司样本所规定的指标,相当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国外先进水平。该厂根据标准组织生产低压化学气相淀积设备,1984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获银质奖。1986年该标准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三 计量
  50年代初期,商用度量衡检定由市工商科接管。1951年,第三机械工业部国营第三三一厂,组建中央测量室和高温仪表试验室,开展长度、温度2大类计量;株洲铁路工厂建立中心试验室,开展化学计量。1957年,三三一厂增加力学与电学计量,配备大型投影仪、测长仪、光学分度头、干涉显微镜等10多台测量仪器。1958年,在该厂组建厂、站结合的第六区域计量站,负责中南地区几十家军工企业的计量检定。这一时期,株洲机车车辆工厂、株洲电厂、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等企业相继设立计量机构,拓宽了计量领域、促进了计量科研。
  60年代,随着国务院《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的实施和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加强计量管理工作的规定》的执行,各级政府计量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1961年5月株洲市、醴陵县被列为省内急建计量机构之列。7月成立市计量管理处,定编15人,由市科委领导;1965年,市标准化工作并入计量管理处,改名为市标准计量管理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计量事业受到影响。
  70年代初计量工作复苏。1975年,株洲县建立标准计量管理所,1979年被国家计量局列为全国4个重点县级计量机构之一,当年12月改所为局。
  80年代,全市计量事业得到飞跃发展。1980年,市标准、计量机构分设。1985年,改称市计量管理局,1988年,被评为全国实施计量法先进单位。
  至1990年.全市共有市、县两级政府计量管理机构7个,管理人员150人;部门、企事业单位计量管理机构426个,专(兼)职管理人员835人;法定检定机构8个,检定人员81人;授权检定机构88个,检定员385人;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检定机构136个,检定员1088人;社会计量监督站484个,义务计量监督员1041人。可从事长度、力学、温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化学、光学八大类计量。共有22项计量科技成果获奖,12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刊登。
  (一)工业计量
  1961年后,市计量管理处指定湘江机器厂、田心机车车辆工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冶炼厂、株洲汽车齿轮厂、株洲市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计量机构,代行长度、力学、温度、电磁方面的检定,实施工业计量管理工作。1973年,根据全国军民计量会议精神,中南地区成立4个计量测试协作组,株洲市为设组地之一。1976年6月,成立由45个单位55名计量技术人员组成的市计量交流队,分长度、热工、力学、电学、水表5个小分队,集中攻关或义务检修。1977年,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的贯彻和“质量月”活动的开展,进行计量器具普检普修。1980年,市计量管理处按《全国厂矿计量管理法》的规定,在全市开展查计量机构和人员、查计量标准建立和量值传递、查计量器具的归口统一管理、查计量规章制度、查计量在生产的作用的“五查”整顿活动,并召开厂矿计量工作会议。1982年,市政府以(82)114号文件批转市科委、市经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厂矿计量工作的报告》。同年12月,市科委和市经委联合召开全市厂矿计量工会会议。翌年,市计量管理处对列入全省整顿重点的23家企业进行“五查”验收。1983~1984年,市内大中型骨干企业率先加强企业计量基础工作,申请能源计量验收和计量工作定级、升级。1985年9月,株洲冶炼厂获全省第1家(全国第二家)一级计量单位。1987年8月,经市计量管理局组织对市内122家计量定级企业抽样调查,编写出《企业计量工作效益事例汇编》。其中,50家企业(中央在株大型企业9家、省属企业2家,市属企业25家,其他企业14家)计量定级共创效益953.35万元,平均每个企业年计量获益20万元。1988年全市已有计量定级企业262家,1990年增至487家,其中一级有株洲冶炼厂、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重汽集团公司株洲齿轮厂、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车辆厂、湘江氮肥厂、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8家。
  (二)商业计量
  1956年商业公私合营后,“秤平提满尺码足”被作为商业新风而提倡。1961年市计量处颁发计量管理办法,并逐步对商业计量进行正规管理。1979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一商局、二商局、轻工业局、标准计量处、供销合作社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我市商业计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市商业、供销、粮食、计量部门联合制定《株洲市商业、供销、粮食系统计量管理实施办法》。1981年,市计量处为落实市人民代表大会685号提案,对肉食、副食、蔬菜、综合等商业部门在用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同年5月,市财贸办和市科委批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计量处《关于加强商业部门计量管理工作的通知》。随后,成立市肉食、蔬菜、粮食、供销、医疗器械等6个行业计量站;市供销社开展系统内商业计量检查;市副食品公司推行“一人一秤,专管专用”;市粮食系统推广株洲县直属粮站“五勤”(勤检空秤、勤校砝码、勤检查零部件、勤保养、勤清洗)、“八有”(有领导分管、有专职计量员、有管理制度、有档案记录、有公平秤、有意见簿、有较高的合格率、有奖惩制度)的管理经验。6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度量衡器管理的公告》。12月,市财贸办、市科委联合召开商业计量工作会议,表彰38家商业计量先进单位。1985年,市物价、计量、工商部门在东区开展“物价、计量信得过”(简称“双信”)竞赛活动试点,后在全市铺开。1986年,计量部门对37万多台(件)商贸计量器具执行首轮强检。1987年,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物价、计量信得过活动的通知》。1988年,全市有134家商店获市、县政府颁发的“双信”红牌。1990年,“双信”单位增至166家。其中,被评为全省“双信”十佳单位之一的株洲百货大楼连续4年保持红牌,年营业额和利润分别以41.08%和8.58%的比例递增。该店和市董家塅药店、株洲县南江副食品商店、醴陵中心粮店、茶陵县振兴商店被评为株洲市1990年度“双信”最佳单位,获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三)计量单位制度
  1950年,整顿粮行,粮食计量改容量单位石、斗、升为担、斤1962年,市政府颁发《废除16两旧制改10两为一斤的市制的布告》,规定除称药用戥秤外一律采用十进制。1978年9月,改革中医用药处方计量单位,废除两、钱,采用克、毫克、升、毫升。1984年5月,市政府召开全市计量工作会议,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翌年8月,又以113号文件批转市计量处《关于我市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报告》。1987年市政府发布《关于改革市制计量单位制度,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布告》,翌年又发布《关于在商业流通领域强制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布告》。与此同期,市计量局采取“调查测算、组织制修、供货更换、检查督促”的办法,对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堵源截流,进行彻底清查和改制。到1989年,全市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公文、统计报表和新编教材、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交换票证、商品标签均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同年5月,市政府批转市计量局《关于对我市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意见》的通告,随文下发《检查验收评分表》,分两期培训检查验收骨干112人,由市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检查验收领导小组组织对9个县(市)、区和620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检查评分,均上线合格。1990年8月,通过省级验收,名列全省前茅。
  (四)计量器具
  1986年实施《计量法》,对全市“两标”(即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四强”(即列入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同年,省计量管理局选定在株洲市进行“两标”考核试点,并在株洲市召开全省强制检定工作现场会。同期,市计量局通过调查,摸清全市拥有各类强检工作计量器具41项71种共计38.9089万台(件);发布全市第一批强制检定器具目录计24项55种;成立市计量测试研究所和度量衡检定所,并利用36项全市最高计量标准和35项其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依法开展长度、温度、力学、电磁、理化5大类32项157种计量器具的检定。1987年,该两所按照国家强制检定管理法规,编制强检计划和执行方案,发放各类强检证、册,布设强检网点。同年,市计量管理局制定《强制检定1987年实施计划和三年总体规划》,省计量局转发各地、州、市计量部门参照。1988年,市、县两级计量部门,开展强制检定项目18项34种;授权66个单位承担18项25种强检任务,使强检能力扩展为23项45种(含同项异点),项目覆盖率达95.8%,种类覆盖率达97.8%。全市有222台(套)社会公用计量器具和490台(套)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器具均经考核发证,行使合法量传。1990年,市计量局发出《关于加强对计量器具依法管理的通知》,并颁发“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19个、“计量器具修理许可证”10个,使强制检定逐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五)计量执法
  198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开始实施。当年10月,市政府召开实施《计量法》动员大会。市、县政府计量部门增设法制科(股、室),1986~1988年,全市组织较大规模的市场计量检查574次,执行行政处罚410起,调解计量纠纷46起,执行仲裁检定43次,没收和销毁不合格计量器具3757台(件)。1988年6月,市政府发出《关于在株洲市开展对计量法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的通知》,并成立领导小组。全市抽调267人,组成34个检查组,分级分层抽查市县机关、新闻单位、主管部门、工厂、商店、医院、集市、个体工商户等1667个单位。8月,经省实施计量法检查团湘北分团按组织领导、执行情况、行政执法3个方面的34个计分小项量化考核,居全省之首。10月,经国家实施计量法检查团中南分团复查,抽查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标准器考核、强制检定、执法监督5个方面,均获满分。1988年,经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局、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各大区检查团评议,株洲市获“全国实施计量法先进市”称号,并由国家奖给“中国计量监督”双排座汽车一辆。同时,株洲县被评为全国表扬单位。翌年3月,株洲市和株洲县、攸县被评为全省实施计量法的先进市、县,株洲市计量测试所和度量衡检定所被评为全省先进法定机构。
  (六)计量科研
  1.ZZF—5310型电涡流式位移振幅测量仪
  1975~1976年,由三机部六○八所、六二四所、浙江大学和杭州自动化仪器厂共同研制成功。该测量仪运用电涡流原理设计.性能稳定,用于测量航空发动机、电动机、汽轮机等旋转轴的径向振幅、轴向移位,达到国外同类仪器先进水平,为航空工业及民用机械工业提供新测试仪器,填补国内非接触测试仪表的一项空白。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比例堰式流量测量装置
  1980年2月~1982年7月,由中南矿治学院、株洲冶炼厂刘元杨、王耀文、曾祥熹、葛仁雄共同研制成功。此装置的特点是:越堰液体流量与堰上液位之间成线性比例关系,便于装置信号的测量、转换、显示与积累。主要用于明渠输送液体(易结晶溶液、酸碱溶液、工业用水及污水等)流量测量。1981年6月,首次在国内湿法炼锌过程中试用,解决了易结晶的硫酸锌溶液计量的难题。后经选矿、冶金、医药、环保、化肥等行业使用,对于加强企业经济核算,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成果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4等奖。
  3.JK—8241轴承齿轮故障分析仪
  1982~1983年,航空工业部第六○八研究所唐德尧、沈振声、郝玉珍等研制成功。该仪器应用先进的“IFO”及“共振解调”原理,可有效地抑制振动讯号中的正常讯号,提取轴承、齿轮等传动部件的故障引发的微冲出讯息,通过谐振、放大、检波而后进行频率分析,并能给出清晰的IFO分析谱图,凭谱线可鉴别有无故障及故障大小。该诊断技术的研究,发现了国内外有关用共振解原理进行故障诊断理论及其公式的某些错误,并在振动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推出故障谱计算简化公式,提出“多个同类故障的归类诊断准则”等分析理论,对于分析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1984年获航空工业部科技成果2等奖。
  四 分析测试
  (一)火花塞热值测定方法及其专用设备的研究
  1976年,株洲火花塞厂、湖南大学杨思九、江国珍、刘洪硕等完成。其特点是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重复精度高,在标准工况下可对现有各种火花塞热值进行测定,填补国内空白。获1981年市科技成果1等奖、1982年省科技成果2等奖。
  (二)钨化学分析法
  1980年,株洲硬质合金厂、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刘庭柱、王水法、汤锡伍等进行钨化学方法研究,制定出对铅、镉、铋、锡、锑、砷、铁、钴、镍、铜、硅、钙、镁、钠、钾、钛、钒、铬、钼、硫、磷、氧、氮、碳、锰、铝、氯化残渣、灼烧失量等30个分析方法,其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已达到国际水平,是国内第一部钨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三)锻件瞬时温度测定技术及装置
  1984年机械工业部下达项目,由湖南大学乔明俊和市拖拉机配件厂沈学鹏、何忠明等研制成功。在研制中,采用0.5毫米铠装微细热电偶经多次试验,积累了1.609万个数据,探索出电偶丝预热与被测温度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及锻件表面温度值与真实温度之间函数关系数学模型,确保测温时间在6~8秒内。该成果广泛应用于锻、轧、铸、热冲压、热处理和焊接工艺中,用作测量产品加工的瞬时温度。1985年,获全国发明学会铜牌奖和国家发明专利。1986年,由何忠明完成DW—1型数显锻件测温仪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北京红星计算机厂完成该测温仪的电子数显部分,于当年获交通部科技进步3等奖。
  (四)精铟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制订(GB8221·1~8221·7—87)
  1985年4月~1986年12月,由株洲冶炼厂张丽萍、章执中、萧永球等共同完成。该方法测试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度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1989年获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4等奖。
  五 气象
  民国31年1月,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在茶陵县筹建测候所,开始用近代科学技术观测气象,并将当地的观测资料逐日电告中央气象局。民国33年6月,日军侵入茶陵县,测候所被迫停办。
  1954年5月1日,市南区月形山水文气象站开始气象记录,每日4次定时观测,主要项目有温度、湿度、气压、降水、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蒸发、风等要素。1956年3月下旬,醴陵县开始进行早、晚稻物候观测。1958年,各县气象站使用14时地面天气实况图与14时气压、气温、绝对湿度三要素曲线图和验证农谚,开展单站短期补充订正天气预报,即采用收听大台形势加看天的方法,制作未来1~3天的短期天气预报,并制作出近百个不同时效的预报工具方法和模式。其中,以暴雨、寒潮、大风、冰冻等灾害天气及春季低温、夏秋洪涝、干旱为主要研究对象。1959年后,茶陵县、醴陵县气象站分别向长沙、广州民航和军用机场拍发固定(或预约)航空天气报和危险天气报。
  1965年1月,醴陵县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工作并入湘潭地区农业气象试验站。
  1974年1月,成立株洲气象局并建立市气象台,开展大台预报业务及大台预报模式科研。1975~1976年,先后编写出《湘潭、株洲地区军事气候志》和《醴陵气候》;省气象局、湘潭地区气象局在醴陵县气象站进行预报改革试点,建立单站的“资群结合”、“点面结合”、“地县结合”的模式和4~8月一整套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模式。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在攸县、茶陵县、醴陵县、株洲县开始用“三七”高炮进行人工催化降雨试验,平均降雨催化率在92%以上。1982年6月,醴陵县首次开展全县早稻气象产量预报(试报)。1983年,编写出《株洲地区冬季气候概况》。
  1984年,市气象局预报科采用“PPM”与“MOS”法相结合的市、县暴雨预报研究,预报出1984年5月31日全区有暴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省气象局给予集体立大功一次奖励。1985年11月,由省气象局确定醴陵气象局为农业气象三级站并列入全国农业气象情报网点。同年,编写出《株洲气候》,并开始气象事业有偿服务,年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2000~3000万元。其中,1985年春季低温预报效益达700万元,获1986年国家气象局服务优秀奖。1986年,完成《株洲市气象事业诊断报告》的编写;市气象局吴国良、朱泽祥等与市环保科研所等单位协作,开展清水塘地区大气污染气象考察专题研究。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基本掌握该地区的地面风场、低空风和逆温生消规律及大气环流形势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于该地区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省环保系统1988年度科技进步3等奖。这一期间,市气象局观测站扩建为国家基准气候站,气象通讯装备有一较大发展。市气象局预报科配备APPLE—11型微机,1986年和1988年分别在市区和醴陵市建立城市灾害性天气警报系统。1987年,开展全市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研究,其准确率高于省气象局规定的指标。
  至1990年,全市共有气象科技人员114人,其中工程师34人,助理工程师42人。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有5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篇在全国学术交流会上宣读。
  (一)利用单站低压、高温、高湿的异常反应与天气形势结合预报单站暴雨
  1977年,市气象台孙捷在总结单站气象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大气环流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路指导下,利用单站出现低压、高温、高湿的异常反应与天气形势结合寻找指标,制作预报单站暴雨的工具,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获1978年省气象系统科学大会奖。
  (二)株洲市市县讯号配套与“PPM”法相结合的暴雨预报方法研究
  1984年,市气象局天气预报科周益辉、李少初,采用市县讯号配套与PPM法相结合的技术预报暴雨,获得成功。其关键技术是:用天气形势确定市区1~3天内有无大雨以上过程;用湿有效能量空间分布确定24小时内有无大雨以上过程;用湿有效能量指标是否达到一定数量确定市区24小时内有无暴雨;计算关键区地转涡度、实测风涡度及其差值,确定上游有无涡度及上升运动区;从金佛山、衡山等站风场确定近地面层有无辐合的存在,配合运用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告产品的指标对暴雨的可能进行消空。该成果1984年获省气象局科技成果3等奖。
  (三)“PPM”与“MOS”法相结合的预报方法研究和试作株洲六月最高气温预报
  1985年,市气象局鞠桂华、周益辉采用天气气候统计和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预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方模式。同时,采用预报日观测到的最高气温加24小时变温修正的办法试作最高气温预报,变温修正值先用7年3个因子(历史资料)的270个样本进行统计,求出“PPM”方程各项系统。并用1984年6月日本模式、国内B模式资料代入“PPM”方程,即为“PPM”方程的预报值;系数略作修正即得“MOS”预报方程。既将天气图分析预报值和数值预报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将日本模式和B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结果,比经验预报的准确率提高13.3%,比气候概率预报准确率提高6.4%。该成果1985年获省气象局科技进步4等奖。
  第三节 新技术
  一 计算机技术
  1971年,市无线电四厂根据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下达的项目,研制出直接数字控制计算机(DDC),是全省最早研制的计算机。该机为市合成氨厂64路巡回检测控制、实现合成氨最优工艺条件的自控设备,1974年底进行现场调试,最长无故障运行时间达320小时。同年,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廖必强等根据生产需要研制数控氧炔切割机,1976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是铁道部和湖南省最早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切割机。1975年7月,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沈国崇、缪根欣主编株洲市第一本涉及计算机技术的刊物《数控技术通讯》。同年9月,湘江机器厂配置电子计算机DJS—6,主要用于发动机强度、性能计算。1977年,市电子研究所将计算机用于仪器P09型计算时畴测频仪的研制,并从事微电脑开发。1979年,608研究所开始大型工程软件系统“航空燃气涡轮机辅助设计系统GTCAD”的开发;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夏寅等开发了计算机试验数据线分析系统。1981年,市电子研究所创办、周继武、乔焱熙编辑《微型电脑》杂志。同年,该所开始研制“CMC—80双板微型电脑,1982年小批量生产并推广。1983年,市电子研究所乔焱熙、吴建成等编辑出国内第一本微型计算机文献检索刊物《微型电脑应用文摘》。1984年,株洲市被列为全国微型计算机推广应用试点市,市政府成立微电脑应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年,株洲洗煤厂张鸿宾等开始开发应用微型机局部网络。1985~1988年,湘江氮肥厂、株洲电力机车厂、中国工商银行株洲市支行等,相继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全市并拥有各类型计算机798台,其中中小型机15台,微型机599台,袖珍机和单板机184台。计算机技术人员发展到402人(内含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143人),其中硬件技术人员141人,软件人员261人。设立计算室、站、中心共61个。计算机开发应用获奖科研项目22项。微电脑推广应用的领域已扩展到机械、矿山、冶金、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建材、建筑、交通运输、金融、水利水电、气象、医卫、食品加工、陶瓷、轻工、军工、教育、农业、林业等部门和行业。
  (一)计算机研制
  1981年,市电子研究所通过科技情报调研,决定研制CMC—80双板微型电脑。由黄秦设计,朱春莲、罗贤成、刘祥玲、刘正良等参加。1982年投产,后推广到29个省、市、自治区。截至1986年底,共生产3850台,产值1317.3万元,利润264.1万元。该机与国内同类型机相比,具有接口丰富、软件功能强、使用方便、适于工业控制应用等优点。1984年,获全国微机应用成果展览交流会2等奖。
  (二)软件开发
  1.航空燃气涡轮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GTCAD) 1979年10月航空工业部下达研制任务,由608研究所赵玉琦、萧宏恩、詹延宏等承担,1984年6月完成。该系统由14个系统模块、约3万条FORTRAN程序语句组成。是涉及几何造型、气动设计、强度分析、传热计算、图显处理等多种学科的大型工程软件系统。1984年获航空工业部科技成果2等奖,1986年获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展出项目3等奖。
  2.编组站调度信息处理系统 由广州铁路局科技处下达课题,1983年4月株洲北站电子计算机室与广州铁路局和长沙分局电子计算机所共同开发,由李亮高、鹿海涛、张恩彦等9人承担。程序用BASIC语言编写,在IBM—8000S计算机上运行。主要功能有列车确报自动收发、翻译、打印等6项。该软件于1985年10月进行可行性试验,同年12月正式使用,节约了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计划质量,减少人工差错,获得好的经济效益。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三)推广应用
  1.P09型计算时畴测频仪 1977年电子工业部科技局和省电子局下达任务,由市电子研究所姚最良、黄友文、彭运能等在1979年末完成。这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技术相结合的高精度仪器,基本功能是测量频率、周期和频率标准稳定度等物理量,测量精度可达1毫微(10-9)秒,分辩率为0.1毫微秒;用于石英晶振和原子钟等的频率标准的稳定度对比测量,精度可达5微微(10-12)秒。该仪器为国防工程及精密守时系统提供了一种具有70年代水平的测量仪器。1979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2等奖。
  2.弹条自动成型机 由市科委下达任务,608研究所、株洲桥梁厂邢克华、张光南、陈秀松等于1981年4月~1984年6月研制成功。该机生产A型、B型弹条,实现从落料、加热到成型全过程自动控制,每7秒钟生产一条弹条,班产3200件。在技术上的创新是:用电阻接触加热代替箱式电炉加热,使产品氧化脱碳少,节省能源,解决了成炉耗料报废问题;找出了快速加热的电流与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使产品具有明显的变形强化效果;提供三工位自动加热送料机,采用高铝陶瓷镶嵌的铜导轨,有效地解决加热电流和导轨磁化问题;用五工步穿心棒一次定位成型机,解决弹条压痕,擦伤的质量问题并使拉细问题有所改善;采用预紧式翻转托料架.解决弹条弯制过程的窜料,保证产品的对称性、一致性,使弹条外形美观;采用微处理机检测送料机和成型机的工步信号.按照规定的逻辑关系通过液压系统,协调送料机与成型机的工作,使其运行可靠,且能自动保护。1986年获市科技进步1等奖,1987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3等奖。
  3.微电脑的推广应用 1984年初,由省、市人民政府下达,市微电脑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蒋道生、黄文英、陈善勋等于1987年完成。在推广中,注意选择机型,首先从单板机入手,逐渐扩大系统机的数量。在应用领域方面,选择以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为主体,以企业管理、机关事务管理为两翼;从简单控制到群体控制;从单项管理到网络管理;从工业到农业、金融、财贸、机关、学校、建材、土建、铁路等。1984年初全市仅有微电脑59台,至1985年底发展到627台。据对35个推广项目的统计.共获利税1167.7万元。1985年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财政部、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联合行文,将株洲市列为全国推广应用微电脑的4个试点城市之一。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二 远红外线加热与干燥技术
  1976年7月,市科技局从上海引进该技术。同年8月,市科技局、市三电办在市焊接器材厂试点,用碳化硅板做辐射元件,用于电焊条烘干,取得成功,节电40%以上。1977年,市食品厂用氧化镁管涂远红外线涂料做辐射元件,制成远红外线饼于烘干炉,1978年获全省科学大会奖。同年,市雷打石瓷厂试制成功硅系、锆系远红外线辐射元件,填补省内空白,1979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市科技局组织市远红外线技术推广队,负责全市推广远红外线加热与干燥技术的技术指导。1978年,市床单厂赵松岩、张林昌试制成功蒸气远红外线烘干机,用于烘干床单,效果很好,获1979年市科技成果奖。随后,全市先后将远红外线加热与干燥技术应用于电机、焊条、矽钢片、纸箱、皮革、塑料、电池、油漆、纺织、印刷、食品、化工、铸造、热处理、油菜籽、稻谷等方面的烘干,均取得良好效果,省时、节电、保质,全市年节电306万千瓦/小时,获1980年省科学技术推广1等奖。并有8个单项成果获省市科技成果奖。
  (一)硅系、锆系远红外线辐射元件
  1977年3月市科委下达任务,由市雷打石瓷厂叶玮明、蔡日凡承担,于同年5月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填补省内空白。硅系远红外元件是以碳化硅为主要原料制造基体、锆系远红外元件是以锆英砂为主要原料制造基体,远红外线涂层采用复合烧结法与基体经1350C高温一起烧成。元件主要形状有板状和管状2种。硅系、锆系远红外线元件适用于对各种树脂、塑料、粘结剂、食品、纤维制品、印刷、染纺织品、印刷油墨、橡胶、粉末制品、有机化工产品的干燥以及金属加工的加热、硬化、热处理等,特别适用于对各种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含水物质的加热与干燥。用硅系、锆系远红外线加热辐射元件取代近红外线干燥、电热干燥,其经济效果为:节约用电30~70%;干燥速度快,减少1/3或1/2的干燥时间;干燥质量好;减轻劳动强度。该项目获1979年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二)HNL—35型远红外线热处理炉
  HNL—35型热处理炉为国内首创。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李兴华、吴益德于1978年3月研制成功,用于熔化铝合金,最高炉温900℃,与同类型电阻炉相比具有升温快、熔化时间短(由过去的5小时减少到2小时50分)、产品质量好、耗电少(电功率由原来的26千瓦降到15千瓦)、体积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修方便等特点。1979年10月通过部级技术鉴定,1979年获省科技成果3等奖,1980年获国防工业科技成果3等奖。1987年李兴华被航空航天工业部首批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三)远红外线纸箱烘干机
  1979年,由中国包装进出口公司株洲包装厂丁桂云、杨建凡、周玉祥研制成功。该机解决了瓦楞纸箱在生产过程中干燥不均匀、外干里不干的问题,增强纸箱抗压能力,30×50的纸箱每只能承受400公斤压力;节约用电,中等纸箱耗电每只由0.2千瓦/小时降到0.055千瓦/小时,节电72%。1979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4等奖。
  第六章 科技支持体系
  第一节 科技队伍
  1949年,境内有科技人员163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单位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58年全市拥有科技人员452人,1965年6661人,1976年6732人。1978年,自然科技人员发展到13722人,每万名职工中有科技人员681人,居全省前列。据1990年统计,1989年全市共有科技人员76499人,其中自然科技人员33156人,社会科学人员43343人。
  科技人员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分别荣获国家级科技专家、株洲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湖南省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的称号。其中,608研究所唐德尧、株洲车辆厂孙明道、中南林学院吴楚才、醴陵电力电器电瓷厂张俊锋、株洲硬质合金厂研究所张俊熙和薛鉴、湘江氮肥厂张学仁、市整流器厂萧芳桂等8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科技专家”光荣称号。
  1989年全市科技人员(不含中央、省属驻株单位)共有49972人,其专业(学科))、学历、职称、地域、行业分布及1987年全市科技人员按民族分类分布情况是: 一、按专业(学科)分类分布情况是:自然科学计有17934人,其中:工程7508人;农业1151人;科研305人;卫生5245人;教学3725人.社会科学计有32038人,其中:经管7071人;统计1019人;会计3734人;科研60人;教学18927人;其他1227人。
  二、按学历分类情况是:研究生66人;本科生4410人;大专生9402人;中专生17047人;其他19047人。
  三、按职称分布情况是:高级职称1806人;中级职称14878人;初级职称29128人;未定职称4160人。
  四、按地域分布情况是:市区24460人;株洲县4849人;醴陵市7401人;攸县7298人;茶陵县3572人;炎陵县2392人。
  五、按行业分布情况是:工业10592人;农业1595人;交通778人;建筑317人;科研451人;文教23514人;财贸4054人;卫生4828人;机关3843人。
  六、1987年全市共有科技人员41041人,按民族分布情况是:汉族40931人;蒙古族2人;回族18人;维吾尔族1人;苗族11人;彝族1人;壮族14人;布依族1人;满族17人;侗族9人;瑶族11人;白族1人;土家族21人;黎族1人;土族1人;仡佬族1人。
  第二节 科研机构
  一 独立科研机构
  株洲市独立科研机构均创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中,最早的是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9月,原名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至1978年以前,全市有独立研究所7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相继成立一批新的科研机构。
  1984年,全市开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普遍推行“对外有偿合同制.对内课题承包责任制”。至1990年,全市共有独立研究所27个,其中部属4个、省属1个、市属11个、县属11个;在16个部、省、市属研究所中,共有职工6053人,其中科技人员2097人;有7个所取消国家事业费,实现经费全部自立。
  (一)部属科研机构
  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1959年建立,1990年全所有职工714人,其中科技人员414人,含高级工程师76人、工程师128人、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210人。该所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500多万元,是国内机车电传动研究开发基地。
  建所以来,主要承担电力、内燃机车和电动车组变流技术、电机、电器、电子装置、绝缘材料、橡胶制品和机车走行部份的主要部件研制;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制;计算机技术在机车车辆工业上的应用开发;归口管理铁路牵引电气设备和IECTC标准化工作以及承担牵引电气设备质量、创优的试验检测;编辑出版《机车电传动》、《电脑与数控》等专业技术刊物。1984年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全部取消事业费,坚持走“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道路,以科研开发为后盾,发挥试制生产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1987年,自筹资金10万多元,研制东风4型内燃机车电阻制动装置,获得成功。装置最大制动力达27吨,比原东风4型内燃机车制动装置提高2.5倍。该所利用中试基地,批量生产,创产值4000多万元,为国家创经济效益2亿多元。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1978~1990年,全所共取得3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1、2、3等奖7项,部、省级54项。
  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六〇八研究所 1968年建立,1973年从长沙迁至株洲市董家塅。至1990年,有职工1900人,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4.74%,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70多人,中级技术人员500人。全所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设有13个研究、设计、试验室,1个试制工厂。有配套的标准化、电子测试、计算机、科技情报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等,是一个拥有全套专业学科的机电一体、研制合一、军民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所。
  该所主要承担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1979年开始改变单一军品科研结构,走向社会,先后承担DQ—1000型惰气灭火装置、M127天然气回收装置、苎麻快速脱胶新设备研制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发研制航空发动机用于地面发电及舰船、铁路机车牵引。至1990年,有日产面包1~20吨的系列设备,中成药加工设备、羽绒加工成套设备、JK8241系列轴承齿轮故障分析诊断仪以及电涡流传感器、微机控制等122个项目,分别获国家、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中56项为国内先进水平,12项填补国内空白.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省属科研机构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原名为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该所是以陶瓷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为主全民所有制科研单位。1990年有职工287人,其中科技人员12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4人,中级46人,初级66人。设工艺、工业、装饰材料、工艺美术、情报资料档案、设计等研究室。全国陶瓷质量检测监督中心华中站设在该所。
  建所以来,共开展科研课题320个,开发新产品1000多个,获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02项。出版《陶瓷》杂志、《陶瓷信息》报,发行全国。
  (三)市属科研机构
  株洲市化学工业研究所 1958年建立,主要从事精细化工、农药剂型等化工产品开发研究。1990年,有职工177人,其中技术人员94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28人。设8个课题组,1个生产试验车间。省化学试剂监测站、市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市化工情报中心站均设在该所。是全国第一批科技体制改革单位。
  建所以来,先后研制成功杀菌剂“401”、毒杀芬、草枯醚、有机钛高温涂料、焦锑酸钠、农药新剂型高效磷等30个科研项目中,有15项分别获国家、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
  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62年成立。1964年从河西大坪(市园艺场范围内)迁至市郊区建宁乡南华村,1969年迁回原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株洲市综合型的农业科研所。至1990年,有科技人员27人,设有水稻、蔬菜、果树、畜牧、新技术开发等10个科研、管理股室。
  建所以来,共选育、推广水稻、蔬菜、生猪等新优品种13个,获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市级13项,省级2项。该所选育成功的株洲长白苦瓜享誉全省,并在江西、湖北、四川等20多个省市推广。
  株洲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1973年建立,从事城市环境管理和治理的科研工作。至1990年,该所有职工95人,其中科技人员84人,有高级职称11人,中级27人。设有科研室、科技管理科、分析室、监察队、仪表室、科技开发科、办公室等6个科室。历年承担科研课题1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部省级5项,市级10项。获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省部级2项,市级13项。
  1982~1985年,完成的清水塘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和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清水塘地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研究(包括气、水、渣、放射性污染四大部分)2项成果,均为国内先进水平,分别获1987年湖南省环保科技进步2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七五”计划期间实施的清水塘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中,发挥了作用和效益,受到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为申报株洲市清水塘地区列入“八五”计划国家城市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区提供了基础条件。
  (四)民办科研机构 继《湖南省民办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发布后,1985年市内首批建立市电气矿热炉研究所、市华兴工业技术研究所、市东区技术服务社等民办科研机构5家。至1990年,全市先后建立29家,经清理整顿,撤销11家,实有民办科技机构18家,职工总数96人,其中科技人员51人。
  二 非独立科研机构
  50年代初期,三三一厂组建48所,配备科技人员14名,从事全国第1台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工作。尔后,该厂又于1958年建立光电精密机械设计所。50年代末、60年代初,湖南省第五工程公司、株洲硬质合金厂先后建立厂办科研所,围绕生产开展科研活动。70~80年代,非独立科研机构发展迅速。1985年市政府颁发株政发(1985)75号文《株洲市厂办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当年建立厂办科研机构13个。至1990年,全市建立非独立科研机构89个。其中,厂办科研机构86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3个。
  (一)厂矿企业科研机构
  厂矿科研机构,部属企业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通信元件厂、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车辆厂等建立6个科研机构外,省属企业建立科研机构14个,市属企业建立科研机构51个,县属企业建立科研机构17个。其中,株洲硬质合金厂科研所、株洲冶炼厂有色金属研究所及设备研究所、株洲通信元件厂特种陶瓷研究所,省第五工程公司研究所、株洲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所、株洲制药厂科研所等12家科研机构,已实行相对经济独立核算。
  1958年,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建立光电精密机械设计所(即南方动力机械公司三三二部设计所),主要承担航空高技术、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设计。至1990年,该所共有职工130人,其中科技人员108人;固定资产685万元;获科技成果奖54项。
  1960年,株洲硬质合金厂研究所自建立以来,固定资产发展到500万元;全所86名科技人员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6项。科技体制改革以后,该所与总厂签订承包合同,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4年中共完成产值1320万元,创纯收入3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69万元。并完成国家科委“六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全面提高硬质合金质量”中的19个课题。1988年7月,在沈阳举行的金属切削技术交流会上,该厂53项参赛刀具切削获得成功。其中,42项为研究所试制的新产品。
  1981年.市湘江制药厂集中全厂科技人员组成中间试验室,开发新产品。1986年建立科研所后,12名科技人员开发出眩晕停、8201、舒胆通等18个新产品,有12个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工厂利润由1981年的26万元增加到1988年的270万元。
  (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1987年5月,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建立,主要从事中南地区油料树种选优栽培技术及油脂开发、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至1990年,全所7名科技人员承担国家“七五”计划攻关项目3项,完成中国油桐栽培区划、湖南油茶栽培区划及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油桐栽培密度及林分结构模式的研究等6项课题,获科技成果奖5项;在国内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1篇;主编《中国油桐科技论文选》及《经济林研究》刊物,均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行。1987年7月,株洲工学院技术开发部成立。同年底,中国有色总公司基建部教培中心计算机站从兰州迁入株洲市,随即开展计算机应用和培训工作。
  第三节 科技管理
  一 管理机构
  (一)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959年2月,成立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设办公室、计划科、资料情报科、总结推广经验交流科,由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代管。1961年2月,设秘书科、科研科。1962年4月,秘书科、科研科改为办公室、计划情报科、并增设基层工作科。1964年,市科委从文教战线分设出来,作为市委的一个部门,改为中共株洲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市科委撤销,其科技工作先后并入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科技组、市计委科技办公室管理。1975年11月,市革委会成立市科技局,局设办公室、科技科,配专职人员13人,分管全市科技工作。
  1978年6月,撤销市科技局并恢复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市人民政府综合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市科技工作。设有办公室、计划科、群众工作科,地震办公室。归口管理市科学技术协会、市计量管理处、市科技情报研究所。1979年增设教育科。
  1983年机构调整后,配编制21人,实有23人;委设办公室、综合计划科、科技管理科。1985年,设立市专利办公室。1987年,增设成果管理科。归口管理市计量管理局、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市专利办公室、市微机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地震办公室、市科技开发中心、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市科学器材公司。
  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是:贯彻党和政府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组织管理全市的科学技术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会同计划部门编制市科技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论证审核全市科研项目,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市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本市的协作、攻关,交流科技信息,做好协调工作;负责归口管理全市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以及科技物资、设备的申请、分配和供应工作,组织全市大型精密仪器协作网;负责全市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评选、上报和奖励及组织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交流和移植;组织管理好技术市场,促进技术商品化;做好科技统计,搞好科技情报与经济情报的收集、调查、研究和交流工作;负责专利的代理和管理工作;配合省科技外事部门搞好科技外事工作;负责地震的预测预报;负责县(市)区科委、市属科研机构和厂办、民办科研机构的业务指导,以及科研机构的新建、更名、撤销的审批工作;负责有关科技方面的管理办法、条例等行政法规的草拟、制(修)订工作。
  (二)县(市)、区科委
  各县(市)、区均已成立科委,最早的成立于1958年(醴陵县科委),最迟的成立于1989年(东区科委),行政上隶属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市科委指导。各县(市)、郊区的管理机构,一般设有办公室、计划成果室(组)、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科技开发中心等。城区科委因成立时间不长(最早成立于1986年),一般只有2~3人,未分设其它机构。县(市)、区科委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与市科委大致相同。至1990年,共有编制47人,实有58人。
  (三)乡、镇科委
  1989年,各县(市)、郊区根据1988年11月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先后进行乡(镇)科委试点,并成立乡(镇)科委7个,配备科技专干1~2名,科委主任由副乡长(镇)长担任。至1990年,全市150个乡镇均已配备科技专(兼)干,148个村配备科技员。
  (四)市直委、办、局科技管理机构
  市直委、办、局设有科技管理机构,名称为科技科、技术科、科教科或总工程师室,配有专职或兼职科技管理人员1~5人不等。最早建于50年代,多数建于70~80年代。
  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部门(单位)的科技管理,并与市科委等上级科技管理部门保持业务联系;负责制定科研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等工作,负责科技成果及新产品的评审、鉴定、申报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收集、整理、编发科技情报及科技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负责职工技术培训和学会工作。
  二 科技干部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人员作为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部分,由各级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分别进行管理。1955年,成立市人委人事科,负责全市科技干部管理。1959年2月市科委成立后,配合人事、组织部门进行科技人员调查,制定选送培训计划等工作。1968年人事局撤销,其科技干部管理工作移交市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管理.1973年又移交给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管理。1979年4月恢复人事局,次年增设科技干部管理科,1988年成立市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至1990年,市属各县(市)均已建立科技干部管理机构.两级共10个,定编127名,实有121人。主要负责科技干部的管理、调配、录用、考核晋升、表彰奖励、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调整、福利及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研究生、留学生的分配安排,援外出国人员的选派,人才培训与开发、引进,人才整体规划与人才余缺调剂,组织智力支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拟定改善科技人员待遇和放活科技人员的有关政策、条例等。科技干部的领导职务的任免归口中共株洲市委组织部。
  (一)职称晋升与职称改革
  50~60年代,全市先后2次评定技术职称,亦有少量科技人员被晋升授予技术职称。1979~1983年,市人事局开展专业技术职称套改、复查、确定、晋升工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套改、晋升各类专业技术职称3853人,其中高级15人,中级1491人、初级2347人。1986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精神和省、市统一部署,市人事局统一开展技术职务评聘。全市职称改革工作遵照精心指导、审慎行事、坚持试点,逐步展开的方针,于1986年5月试点,1987年5月在事业单位铺开,1988年5月在企业单位铺开,至1989年10月全面结束。全市市属行政事业、企业单位49972名专业技术人员中,获高级职务资格1806人,中级职务资格14878人,初级职务资格29128人,聘任和工资兑现同期完成。
  (二)人才开发与交流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市人才开发与交流日趋活跃。1988年2月,市政府制定《关于放活科技人员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支援乡镇(区街)企业和贫困地区的规定》,对科技人员在支乡中的粮食、户口、人事关系、子女就业、升学、住房、工资待遇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同年,成立市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开放全市人才市场,逐步建立人才流动的社会调节机制,保证县、区、乡(镇)新建、扩建单位的人才需要。全年交流调配干部1528人,其中科技人员1012名;组织420名科技人员辞职或停薪留职到县区乡镇承包、领办企业;1200名科技人员从事业余兼职活动,帮助开发新产品398项,解决技术难题,新增产值3450万元,新增利税785万元。同年6月,召开全市放活科技人员政策经验交流会,有16个单位和个人介绍经验。
  (三)科技人员培训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科技干部管理部门把科技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以分散为主,脱产学习和不脱产学习相结合、以不脱产为主,正规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以业余为主的办法,开展科技人员培训工作。1986年以来,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134期,参加学习的达26150人次。1988年,市电大、市人事局等单位联合举办3期现代工程师继续教育专修班,有1826名科技人员入学,设41个教学班,经过全省统一考试,有85%的应考人员合格。
  三 计划管理
  (一)长远规划
  1960年,市科委编制出全市第1个科技发展规划——《株洲市1960~196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并作为1960年中共株洲市第三次代表会会议文件。《纲要》要求,3年内将株洲市基本建成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综合性新型工业城市,重点发展有色冶金、机械、化工、建材4大工业系统,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4亿公斤,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00项。同时还要发展尖端科学技术,重点解决特种合金、半导体、高品位有色金属、高分子合成材料、电气化、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并新增同位素等科研所10所。该《纲要》经实施后,对株洲市建成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性产业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所提指标脱离实际,工业总产值等主要指标未能实现。
  1963年6月,市科委组织编制《1963~1972年科学技术十年设想》。主要包括:科学研究项目计划(含普及推广和新产品试制),科研基地建设,科技人才培训,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和经费计划等4项内容。科研任务重点在:水利、肥料、土壤、种子、植保、蔬菜、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化肥、农药、农机、农业电气化、工业化(机械及半机械化、自动及半自动化)木材节约和代用、综合利用,医药卫生等15个方面。
  1966年4月,市科委编制出《1966~1970年株洲市科学技术工作设想》。主要内容是: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试制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移植科研成果,推广先进技术,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同年5月,还编制出《1966~1970年株洲市地方工业科技工作规划》。规划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备战备荒,加速重点建设和工业生产建设;5年内,科技队伍由4560人发展到7000人,工业要求重点研究冶金、半导体、激光、塑料、真空技术、合成橡胶、玻璃纤维及玻璃钢仪器、仪表及为农业服务的化肥、农药等。
  1975年1月,市科技局组织编制出《1975~1985年科技十年长远规划(草案)》。《规划》提出10年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其指导思想是:优先抓好农业和支援农业;工业企业主要是革新、改造、挖潜,大稿科学技术群众运动。奋斗目标是:农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行高产示范,5年内达到亩产1250公斤,10年内达到亩产1500公斤;工业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8大指标;造就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重点研究的项目有: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和杂交优势的利用,水稻栽培新技术,植物保护,速生丰产林和果木林,畜牧水产新品种,农业机械、工业生产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电子工业基础产品,集成电路及陶瓷、制革、造纸、农药、化肥等新产品。《规划》实施后,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1981年5月,市科委组织编制《1981~1985年重大科技项目计划的大体设想》(即“六五”科技发展规划)。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工业为主,以产品更新换代和推广新技术为主,围绕轻纺、电子、建材、能源、农业等6个方面,重点研究和开发麻纺工艺及新产品、塑料包装、麻纤维印染、稀土、食品、电视机、石英制品、电涡流传感器、三废综合利用、中密度纤维板、热平衡测试、低熔点合金模具、新型电焊机,表面活性剂、有色金属回收、钨渣综合利用、热带鱼引进越冬、蔬菜、混交林等20个项目。实施后,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如研制成功全国第1条面包生产线,第1条苎麻脱胶连续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第1条弹条自动成型生产线。
  1984年,市科委组织专门班子,编制《株洲市“七五”科技发展规划(1986~1990年)》。《规划》要求:1990年全市重点行业的1/3达到经济发达国家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的先进技术水平,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技术进步作用在总产值增长中的比重达到47%,每年完成科研项目50项,引进项目20项,成果推广项目30项,新产品开发80项;自然科学技术人员平均年递增11%。科技工作的重点是食品、电子、建材、塑料、陶瓷、农业等6个行业,微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节能和综合利用等3项技术。为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规划还提出建立人才开发中心、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等3个中心。该规划经组织实施,取得可喜的成绩;全市共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57项,其中科研计划186项,星火计划84项.成果推广计划87项;共安排科技三项费用589.55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164.75万元,省科委“切块”下达200万元,省科委“戴帽”下达224.8万元。另外,国家计委安排250万元。这一期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739项,获奖成果374项,其中获国家级成果奖15项,获省级成果奖121项,市级成果奖238项1984年12月至1985年12月,中共株洲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编制《株洲市1986~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科技发展战略是:到2000年,全市40~50%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技术装备水平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因素占新增产值比重达到60%;全市独立科研机构增加到33个;自然科技人员达到每万名职工中含2000名;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商品率达到80%以上。战略重点是: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等5项技术。重点开发农业、食品、塑料、陶瓷、烟花鞭炮、苎麻纺织、电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机械、交通运输等12个行业。解决1个社会问题,即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及环境保护问题。该《规划》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2等奖,并已组织实施。
  (二)年度计划
  从1959年开始,市科委根据上级安排和全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情况选择科研项目,下达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1959~1960年,称科技发展规划。1961~1963年,改为重点项目计划、新产品计划。1966~1971年,又以科研重点计划与新产品试制计划合并下达,简称科研新产品计划。1972~1974年,称科学试验计划,由市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科技组下达。1975~1978年,恢复科技发展计划名称,由市计委下达。1979年起,科技年度计划称三项(重大科研、中间试验和新产品试制)计划,由市科委编制,并会同市计委、市财政局联合下达。同时,市科委在计划的编制、管理和实施上开始进行改革;改单纯指令性计划为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年度计划采用滚动性计划,项目管理采用目标责任制合同管理办法等等。1984年开始,国家设立电子振兴计划。同年,株洲市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全国微计算机开发4个试点之一。市科委与市工商银行共同下达微机推广计划,后由微机推广办公室下达。1988年起,增设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据1990年统计,1978~1989年全市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省级项目122项,市级项目580项,按计划进度要求完成的年平均为90%以上,见效率80%以上。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的项目共108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7项,省级32项,市级69项。
  (三)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1985年由国家科委提出,国务院批准的科技计划。该计划以“短、平、快”为特色,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振兴地方经济,特别是振兴农村经济。
  1986年,全市开始实施“星火计划”。与此同时,为配合“星火计划”的顺利实施,当年设立“星火人才培训计划”。主要培训内容是适合农村的实用技术,特别是种、养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培训方式主要是举办中短期培训班,并辅以广播电视、函授等。
  1987年10月,市科委举办首次“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和“星火计划”表彰奖励大会,展出“星火计划”项目35项,奖励优秀“星火计划”项目15项,先进个人37人。
  1988年,醴陵市被列为省“星火技术密集区”,重点开发和改造传统产业陶瓷和烟花鞭炮。“密集区”内共安排星火项目19项(其中陶瓷、烟花项目13项),年创产值4280万元、利税1100万元、创(节)外汇600万美元。同期,市科委在攸县建立“星火密集区”,重点开发席草草席、稻草制品、节能电机等10余项“星火计划”项目,取得显著的成绩。
  至1990年,全市共安排“星火计划”项目86项,内含国家级10项,省级33项,市级43项;总投资5056万元,其中落实贷款2950万元。1989年“星火计划”项目实现产值1.4亿元,利税4391万元,创(节)外汇1081万美元。76个项目中按计划进度要求完成的有73项,项目完成率为96%。并安排星火人才培训项目76项,安排培训经费14万元,举办各种培训4200余期,培训人数达6.38万多人次。
  (四)火炬计划
  1988年开始.省科委设立“火炬计划”,市科委受省科委委托,组织实施国家和省下达的“火炬”计划,市级不编制“火炬计划”。
  (五)巨龙计划
  1990年5月开始,省科委设立并下达“企业科技进步巨龙计划”(简称“巨龙计划”),首批15个项目中,株洲占有7项。至当年年底,全市列入省“巨龙计划”项目共计2批12项,并启动企业科技开发基金9568万元。
  四 成果管理
  1959年,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始有计划地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并根据国家、省科委有关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书的格式和报送办法,对工业新产品、新工艺会同主管局组织评议、鉴定、颁发证书,批准投产。
  1978年,继全国科学大会后,召开全市科学大会,对188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其中76项、183项分别获全国、全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后,市科委根据省政府、省科委有关成果管理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全市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上报奖励、交流推广、建档、保密、统计等工作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至1990年,全市共获各类各级(国家、省、部、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442项,其中国家级奖121项、省级奖450项、部级奖321项、市级奖550项。
  (一)评议鉴定
  1980年,省科委颁发《湖南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鉴定暂行办法》,市科委按其进行科技成果鉴定。1986年9月,市科委结合全市情况制定《株洲市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科技成果鉴定严格按鉴定程序进行。1988年8月.市科委制定《株洲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市科委为成果管理机构,归口管理全市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至1990年,市科委主持技术鉴定项目共158项,组织鉴定单位邀请同行专家对鉴定成果进行现场测试、资料审查,并对成果的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技术难度、推广应用范围及建议意见等作出书面结论,颁发证书。
  (二)登记上报
  1984年,市科委开始进行科技成果登记。1986年,制定《株洲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管理暂行办法》。1988年8月,制定《株洲市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实施细则》。至1990年,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149项(农业10项,工业133项,其他6项),其中属国内先进94项、省内先进55项,上报省科委登记104项。
  (三)评审奖励
  1978年,在全市科学大会上,对188项重大科技成果颁发奖状。1980年8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南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对全市1979年度、1981年度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及推广成果进行奖励。1984年,市科委制定出《株洲市科技成果暨成果推广奖励办法》,1985年11月,制定《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1987年7月,颁发《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并设立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批准、授予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市科委。同年11月,增加对软科学成果的奖励,并在行业评审中首次采用综合评定记分办法,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凡申报请奖的项目,须填写申报书、提交全套技术鉴定(或验收)资料及证书、经济效益证明及主要完成单位和人员表,报市科委进行形式审查,经行业评审小组和市评审委员会评审,其结果在《株洲日报》上公布,半月后如无异议,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行文或召开授奖大会,颁发奖状、荣誉证书和奖金。至1990年,全市共召开授奖大会7次,奖励成果550项,其中农业115项、工业373项、医药卫生27项、软科学6项、环保2项,其他27项。
  (四)推广应用
  60年代,市科委、市科协、市总工会共同组织技术协作组,到工矿企业推广技术革新成果。1973年,成立市推广优选法领导小组,在城乡普及推广“优选法”、“统筹法”。次年,先后成立刀具、热处理、铸造、远红外线等新技术推广队,在厂矿推广不重磨机夹刀具、远红外线加热与干燥、硅酸铝纤维保温等新技术、新工艺。
  1982年3月,成立市科技成果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1983年10月,市科委设立科技管理科,主管成果管理工作。1984年,成立市微电脑应用推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87年,市科委成立成果科,负责全市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成果推广主要包括制定成果推广计划,组织实施及进行合同管理。推广计划项目以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项目下达。项目完成后,计划下达部门及主管部门共同组织验收,并按合同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和作好经费回收。1987年9月,省科委举办首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效益展览会,市科委组织参展成果27项,经投票评比,14项成果获省科委颁发的优秀推广项目奖,并被评为全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先进单位。1989年为全省科技成果推广年,市科委会同市经委,市农委起草《关于加强全市考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转发全市有关单位执行。截止1990年底,列入省、市两级推广计划项目共140项(包括省计划30项),安排经费431.10万元(其中省经费271.20万元)。据抽样调查71项,共投资18338.35万元,新增产值22450.77万元,新增利税14708.66万元。
  五 专利
  (一)专利机构与队伍
  1985年3月16日,成立市专利办公室和市专利事务所(2块牌子、1套人员),为科级事业单位,定编5人,归口市科委管理。专利办行使执法和管理双重职能,专利事务所承担专利咨询、专利代理、专利许可证贸易和专利文献服务等项工作。同年12月,航空航天工业部南方动力机械公司设立南方专利事务所,配有专职人员4人。1988年,由市专利事务所牵头,组成由专职或兼职专利代理人参加的全市专利代理网。
  至1990年,全市已有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608研究所、株洲冶炼厂、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车辆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湘东化工机械厂、湘华机械厂、株洲啤酒厂、株洲化工研究所、醴陵电焊条厂等单位的20人,经培训、考核、取得中国专利局颁发的代理人证书;另有17人经省专利局培训获得《企业专利工作者证》。此外,还有80多个企业配备专利工作人员近100余人,各县科委亦分别有专人分管专利工作。
  (二)专利法宣传与普及
  1985~1989年,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的专利知识讲座、专利法报告会和学习班25期次,培训基层专利骨干559人,接待全市各阶层人员专利咨询1500人次,散发各类专利知识资料8500册。1990年,根据省普法领导小组、省科委、省人事厅、省专利局联合下达的湘普法字(1989)2号文件《关于组织“专利法”、“技术合同法”学习和考试的通知》精神,市普法领导小组、市科委、市人事局联合下文,市专利办、市技术市场管理办组织5万人参加考试,涉及基层单位2020个。其中工矿企业469个,商业企业293个,科研院所20个,高等院校3个,中专10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小学437个,医药、卫生单位239个,党政机关433个,其他有关单位115个。有13个单位被评为全省“两法”考试先进单位,48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三)专利申请
  自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正式实施起至1990年底止,全市共向中国专利局提交各类专利申请592件,累计计申请量居全省第4位。其中属职务发明申请163件,占申请总量的27.50%;非职务发明申请429件,占申请总量的72.50%;15项专利申请项目在国内外举办的发明展览会上获奖,340项获专利权。
  (四)专利实施
  1985年以来,发明申请人积极组织项目的实施,已应用于生产的专利技术和专利申请项目217件,实施率达36.60%。1988年,有22个实施项目年创产值5220.15万元,实现利税735.45万元;另有9个项目转让给省内外其他企业,为国家创产值5839.9万元。1990年,36个项目实施,年创产值13933.48万元,实现利税1274.74万元。此外,还有一批专利项目实施创外汇达120万美元。
  边三轮摩托车 1988年11月、12月和1989年3月,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摩托车厂(株洲摩托车厂)先后申请边三轮摩托车外观设计(杨禄山、赵国民设计)、一种适用于摩托车的弹性悬架(晏志强、易开举、罗惠丽等设计);辐板组合式车轮(王星、易开举、罗惠丽等设计)2项实用新型和1项外观设计专利,其研制工作始于1983年。1984年,改进后又研制5辆。1987年,参照国内外同类产品作进一步改进,并正式立项进入试制,于1988年2月6日通过省级鉴定后投入批量生产。该车经国家摩托车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认为:“设计合理、结构新颖、乘骑舒适,造型及外观质量良好,整车主要性能优异.行驶可靠,质量符合MZ101—89《摩托车质量考核评定办法》优等品的规定,居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基本达到已知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同年11月获劳动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12月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9年,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实现利税228万元,获纯利84万元。1990年,实现产值近亿元,获省专利技术实施“十佳项目”称号。
  药粒闪光炮 1986年8月22日,醴陵市出口花炮厂申请、魏启祥发明。从1985年开始,经2年时间研制成功的这种新型鞭炮,将传统鞭炮生产的72道工序减为5道。该鞭炮于1987年在国内市场试销,1988年打入国外市场,畅销于美国、日本及欧洲、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1989年,共创产值564.52万元,实现利税241.21万元,创外汇22.89万美元。1988年,在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铜牌奖。1989年,获省专利技术实施“十佳项目”称号。
  六 技术市场管理
  70年代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以一种知识型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市场竞争,技术市场开始出现。
  1979年,株洲市电子研究所试行“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责任制”率先将技术成果以贸易的方式进行自发交换。1980年,市土建学会采用定向爆破技术将市玻璃纤维厂45米高的废烟囱定向安全放倒;1981年11月,市化工研究所将获奖成果—40%高效磷乳油,有偿转让郴州农药厂批量生产,同一时期,航空工业部608研究所转让的中国第1条面包生产自动线技术,成交金额194万元。1982年,全市第1家技术贸易机构——市科技咨询服务公司成立,1984年改名为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同年,一批技术贸易机构相继成立。与此同时,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608研究所等一批大中型厂矿企业、科研单位的技术开发部等技术贸易机构也应运而生。
  1985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进一步拓宽技术贸易领域,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全市技术市场得以蓬勃发展。同年6月,市科委承办全市首届技术贸易会,成交金额达85.50万元,1986年9月,成立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技术市场管理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至此,技术合同法的宣传、实施、技术市场管理政策制定,技贸机构的审批、整顿,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统计等得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至1990年,全市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187个,从业人员6080人,市辖5县(市)1郊均已成立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形成全市技术市场管理网络。5年中登记技术合同2074个,成交金额10549万元。其中,1989年和1990年,成交金额3325万元和3824万元,居全省14个地市之首。
  技术合同法宣传 1987年9月,省辖6市决定当年10月11~17日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宣传周活动。
  1990年5月,为广泛深入宣传、普及《技术合同法》和《专利法》,市技术市场管理办与市专利办组织5万人参加“两法”考试。
  管理法规制定 1988年7月,市科委、市工商局等共同制定《加强技术市场统一管理的若干规定》。文件规定:市工商局、市税务局参加技术市场管理,放宽技术贸易酬金提取比例;明确允许科技人员业余兼职的有关政策;指出引进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上者,必须经市科委牵头论证等。该作法得到省科委肯定,并以湘科字(88)第195号文转发全省各地、市参照执行。
  技术贸易交易会 1985年6月,市科委承办市首届技术成果交易会,有86个单位参展,共展出科技成果266项,技术服务项目1887项,难题招标71项,情报信息2000多条。会议期间,签订意向合同39个,成交金额85.5万元,意向协议103项,产品扩散49种,产值达717万元。
  1988年11月,召开市第二届科技成果交易会,62个单位参展.共展出科技成果810项,成交65项,金额73.6万元。
  1989年9月,由市科技情报研究报、市专利事务所、市新技术推广站、市郊区工业品贸易市场和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召开南方13省(市、区)名优特新产品、专利技术、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博览会,131个单位参展,展品共623项,成交50项,金额500多万元。
  至1990年,全市共承办、参加各种形式的大型技术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5次,展出科技成果项目6003项,成交187项(份),金额659.10万元。
  七 科技情报
  50年代初期,市内工厂企业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分别开展科技情报工作。三三一厂运用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情报翻译为研制航空发动机服务。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立情报资料室,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成立技术经济情报室。并相继创刊《株洲科技》、《科技交流》、《科学实验》、《机车电传动》、《电力牵引与快报》等刊物,开展科技情报信息交流。
  “文化大革命”期间,情报机构撤销。
  1978年2月,成立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随后,市内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境内5县1郊科学技术委员会,相继建立专业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并开始建立乡镇科技信息网络,设有信息员,壮大研究队伍,改善设施和手段,开展科技、经济、市场情报调研、信息交流。
  70年代末起,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六〇八研究所情报室创办《航空发动机设计参考资料》、《航空发动机动态与简讯》、《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市科技情报所先后创办《科技情报参考》、《科技信息剪报》,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创办《电力机车技术》,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情报室创办《南方科技报》,市电子研究所情报室主编《微型电脑应用文摘》,均全国发行或交流。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的《苎麻纺织科技》,被定为全国苎麻纺织工业科技情报站、纺织工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发行刊物。1979~1984年,为扩大全市科技信息,市科技情报所参加湖南省城市科技情报网、南方城市科技情报网和全国部分中小城市科技情报网。市冶金机械、化工、建筑、建材、轻工等行业亦成立科技情报站(室),并同全国同行业科研、情报单位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1985年,市科技情报所与市图书馆牵头创立包括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六〇八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湘江氮肥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中南林学院等18个单位情报所(室)参加的株洲市科技信息咨询联合体,为全市科研、生产服务。同年,在全市首届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市科技情报所获市政府授予的情报信息1等奖。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市科技情报所同市内有关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情报科技人员深入到市辖5县(市)1郊,开展科技情报咨询、信息发布、科技培训、中介服务、可行性论证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一条龙”服务。1987年6月,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在株洲市召开全国日中录像重点播放点现场经验交流会。1987~1989年,市科技情报所连续3次被评为“日中科技电视录像网优秀播放点”,5次被特邀出席国家科委和中国科技情报局(司)召开的全国科技情报经验交流会,并在大会上发言。
  至1990年,全市专职科技情报人员发展到249人,兼职40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36人,中级146人,初级77人;94个乡镇设有专(兼)职信息员94人;拥有科技图书35.79万册,中文期刊17.63万册,外文图书和期刊14.35万册;配有微电脑、录像机、复印机、缩微机、“四通”中外文电脑打字机以及胶印机等现代化设施手段;发表和获奖的论文144篇,获科技成果奖52项(其中市科技情报所论文71篇,科技成果奖14项)。
  (一)《电力机车技术》 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于1978年创刊,由厂情报室主编。该刊坚持为新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的宗旨,在铁路电气化迅速发展时期,连载定型后的韶山型电力机车资料、电力机车发展大事记、世界各国电力机车型谱等,并开辟“机车运用维护”专栏,刊登国外电力机车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推广科研成果等,倍受用户欢迎。1987年获铁道部科技情报成果奖。
  (二)2000年中小型航空涡轮发动机的发展
  1983年,航空工业部科技局下达研究任务,1984年由六○八研究所陆连基、刘春珍完成。该调研报告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地分析、对比,找出国内中小型涡轮发动机与国外的差距,为制订国家航空事业“七五”发展规划和赶超飞机发动机世界水平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为科技人员设计、造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重要情报。该研究成果1984年5月获航空工业部重大科技情报成果1等奖,并被编入《航空科技发展参考资料》出版。该《参考资料》1986年获国家级科学进步(集体)3等奖。
  (三)从T700看中小型发动机水平与发展趋势
  系航空工业部科技局下达的课题,1983~1984年,由六〇八研究所情报室许进军、厉茂春、才学武完成。该成果在广泛搜集国外有关T700发动机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提出T700发动机的现状与趋势,燃油系统发展趋势,国外航空发动机的主要用材、新工艺以及今后发展趋势,说明燃气涡轮发动机已取代活塞式发动机,为航空工业部决策和制订“七五”航空工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84年获部科技情报成果2等奖。
  八 科技经费管理
  科学事业费 1959~1979年,科学事业费由省财政厅和省科委统一下达,市科委和市财政局共同安排支出。
  1980年起,省、市财政对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包干、节约留用、超支不补”的办法,科学事业费由各级财政局直接安排到各级科委,由科委掌握使用。1987年底,根据国家科委、财政部及省科委、省财政厅关于地、市级科学事业费划归地、市科委拨款下达的精神,市科委于1988年开始,将市农科所、林科所、水产所、环保所等科研所的科学事业费统一归口管理。至1990年,市财政共拨给市科委科学事业费424.10万元。
  科技三项费用 从1979年开始,市科委改革科技三项费用使用方法,改科技三项费无偿使用为部分有偿使用,对经济效益好的工业性项目,采取高比例,甚至100%的回收办法,使有偿回收经费金额占年度科技三项费用总量的1/3左右。1979~1983年,有偿回收部分由市科委直接拨给项目承担单位,到期直接收回。1984年开始,市科委委托市工商银行或市农业银行代发、代收并付给银行手续费,从而保证经费的回收,积累一定数量的科技发展基金,促进了科技工作的发展。
  1978~1990年全市科技三项费用共1006.75万元,其中省科委安排“切块经费”384万元,“戴帽”下达经费348万元,市财政拨款274.75万元。此外,1983年,纺织工业部、省科委、省计委安排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苎麻脱胶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项目经费101万元,其中有偿使用经费20万元;1985年,省科委安排株洲市科技基点市经费35万元;1986年国家计委、省科委、省计委安排株洲制药厂发酵氨基酸项目总经费650万元,其中无偿拨款250万元。
  科技贷款 1984年,省科委分别与省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湖南分行联合行文,发出有关银行贷款支持科技发展及试办科技贷款的通知。同年,市科委与市工商银行共同选择、论证一批新产品试制项目,由市科委下达科技贷款计划,市工商银行从流动资金中拨出93万元作为贷款,支持8个项目的新产品开发。这是全市首次下达科技贷款。
  1984~1985年,株洲作为全国微电子技术推广应用试点城市之一,国家电子振兴办公室下达科技贷款200万元,由中国工商银行发放贷款,国家经委贴息,市微电脑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工商银行市支行共同下达。该批贷款计划共安排微电脑应用项目26项。
  1986~1990年,为解决“星火计划”项目的匹配资金问题,市科委为76项“星火计划”项目向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共争取科技贷款2950万元。
  九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民国25~38年,国民政府规划建设株洲工业区期间,美国技术考察团和美援设计团来实地考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国家将苏联、波兰等援建的重点项目中的4项,安排在株洲市建设,其间,苏、波专家同株洲科技战线有着密切的交往。50年代末、60年代初,此种交往因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而逐步中断。60~70年代,株洲市派遣科技人员赴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蒙古、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执行科技合作项目,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并援建一批工程项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市国际科技交往日益活跃。
  1978年6月,美国民间组织——科学为人民代表团应中国科协的邀请来华访问时,专程参观访问株洲车辆厂、株洲玻璃厂、株洲苎麻纺织厂、株洲市皮革制品厂和钟鼓岭菜市场,对株洲市的科技发展水平、工厂的劳动制度、职工的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职工的生活现状等作全面的考察。
  1979年4月3~6日,应国家冶金部的邀请,以霍斯普为首的奥地利普郎西粉末冶金公司代表团一行3人到株洲硬质合金厂参观和交流技术,代表团技术负责人阿兴勃来纳和希德来分别作题为《难熔金属的应用》和《硬质深层切削刀具的进展》的技术报告,并放映自带的两部科技影片。同年7月20~25日,孟加拉、缅甸、西班牙、裴济、印度、菲律宾、泰国11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群众造林考察组一行22人,来株洲市考察群众造林和苗圃管理工作,就植树造林运动的组织及造林成功的标准等问题进行咨询和探讨,并交流了组织农民营造用材林、固沙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护堤林、饲料林及农村小片森林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同年11月20~22日,比利时老山公司里斯来株洲冶炼厂参观,并就铅烧结、锌高酸高温浸出和沸腾炉余热利用3个方面的问题,同厂方商谈改造方案。同时,还应邀为正在厂里召开的中国金属学会全国铅锌冶炼学术会议作题为《湿法炼锌》的学术报告,并赠送给工厂成套技术资料和湿法炼锌的幻灯片。
  1982年5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派遣中密度纤维工艺专家和顾问、美国梅德福公司技术厂长波希格雷维来华提供技术服务,中国林学院安排在株洲市进行两周讲学。讲学期间,对市木材公司中密度纤维板实验车间作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技术咨询、现场指导。
  1984年10月7~10日,日本日立丸红访华团一行11人到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参观考察,与厂方就合作生产电力机车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同期内,英国宇航公司总经理普兰纳和奥大利亚霍克飞机公司商务董事史密斯一行3人对南方动力机械公司进行为期2天的参观访问和技术交流,就航空技术等有关问题进行座谈和商讨。10月15日至11月5日,应省科委和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硬质合金分会邀请,日本科技界公认的硬质合金权威东京大学铃木寿教授一行2人,到株洲硬质合金厂进行为期3周的讲学和技术交流,就硬质合金工业的技术问题与厂方科技人员进行文化座谈和学术交流。
  1985年欧洲50赫兹集团(FCG)与株洲电力机车工厂签署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2台8K电力机车的协议。合作生产期间,FCG集团向该厂提供8K电力机车全套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工装模具图纸及检验文件,采购文件和机车维护保养文件,并派遣专家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至1989年1月,株洲电力机车工厂与法国阿尔斯通——大西洋公司合作生产出149号和150号2台(4节)8K电力机车,并通过部级鉴定和验收。
  1987年7月,经市科委联系,应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邀请,日本花甲协会成员、石英玻璃专家佐伯宽对市327厂开展为期2个月的技术指导和咨询。通过对该厂的技术诊断,在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实质性建议,并参与设备制作和新产品的试制。其中所生产的二段式蒸发器、旋转式蒸发器填补国内空白,为该厂创经济效益30多万元,省政府为此发了快讯。
  1988年4月,应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的邀请,日本花甲协会成员、焊条专家田中创到市电焊条厂同该厂科技人员一道攻关,为期1个月。围绕改耐热钢焊条由直流施焊为交直流两用,为改善E5016焊条的操作性能和解决不锈钢焊条药皮在施焊过程中的发红、开裂等技术难点,进行讲课和技术指导。同年5月,日本花甲协会成员、电线电缆专家林正之来到株洲县县办企业——湖南特种电磁线厂,进行为期20天的技术指导。通过现场技术诊断,对该厂拳头产品HF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双玻璃丝绕包电磁线的产量、质量、工艺、自动检测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工厂按其意见对有关工艺和技术予以改进,在把好产品质量关方面采纳他提出的5项改进措施,使产品废品率由7‰降到3‰。
  1987~1989年,应日本富山县日中农业技术者交流协会的邀请,经省、市2级科委推荐,先后派遣4批8人赴日本富山从事农业、畜牧业科技研修。1989~1990年,日本先后派遣3名青年协力队员来株洲职业学校(第七中学)等学校任教。
  1978~1990年,全市共有88家企业同日本、瑞典、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西德、丹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瑞士、新加坡、东德等15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成交195个技术、设备引进项目。总投资55245万元,共用外汇8330万美元。70%的引进项目已正式投产,其中填补国内空白6项,省内空白13项。
  十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1988年10月6日,经省政府批准,株洲市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制定《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规定》。试验区建在河西天台山路以南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重点开发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新型材料、能源新技术、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特种冶金、机电一体化等新技术以及对市内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高新技术。
  1989年3月6日,成立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编3人,并开始受理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登记。至1990年,先后批准:精细化工新技术开发公司的煤制纯氢成套新技术和甲酸纳法保险粉成套新技术,金旭电脑工程公司的电脑软件的研制、推广、应用项目,智能电子设备研究所的ZN系列智能化控制或测试设备和WSJ—2饲料生产线电脑控制系统,智通仪器开发研究所的超浅层工程地震勘探仪器系列,星空化学工业公司的焦锑酸纳,市消毒剂厂的广谱高效消毒片,株洲田心节能电炉研究所的高效节能轮箍加热炉等8家单位、11项新技术项目进入试验区。
  第四节 科技团体
  一 市、县科学技术协会
  1959年8月,株洲市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并召开市科协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酃县、茶陵县、攸县、醴陵县等县也相继成立科协,1963年1月,召开市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1964年,创刊《科学与技术》。“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协机构瘫痪,活动中断。1978年6月恢复市县科协,1979年5月设立市科技进修学院。1980年12月,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促进科协工作的发展。1982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增设市科技咨询服务公司,后改名为市科协咨询服务中心。1983年10月,市科协与市科委分设,独立开展工作,机关设有学会部、科普部、办公室,下设市科技进修学院、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1986年11月,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设置组织宣传、学术、科普、咨询、培训、发展科协事业等6个工作委员会。
  二 基层科协
  1960年3~4月,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组建全市首批厂矿科协。1962~1964年,株洲冶炼厂、株洲车辆厂相继建立科协。“文化大革命”期间,厂矿科协停止活动,组织解散。1978年后,陆续恢复。1985年,中共株洲市委批转市科协《关于加强厂矿科协建设的报告》后,厂矿科协组织迅速发展。至1990年,全市已有厂矿科协50家(其中,中央、省属21家,市属29家),会员15839人。
  1980年开始组建乡(镇)科协,至1990年全市建立149个乡镇科协。1989年,株洲市被列为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5个试点城市之一。在此前后,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株洲冶炼厂、株洲洗煤厂等单位的厂矿科协先后被中国科协、国家计委评为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竞赛先进集体。
  株洲电力机车工厂科学技术协会 1960年2月成立,是全市第1家厂矿科协。“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协活动中断。1978年8月恢复,并设学会组、咨询组和科技政策、总体线路、牵引电机、能源等34个专业学组。1987年8月,创办厂矿科协的报刊——《潜力探索报》。至1990年,会员由建会初期的300人发展到1063人。该协会1987~1989年连续3年获省、市科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88年获中国科协、国家计委授予的“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称号,1990年获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厂矿科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建成全市第1座有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的厂矿科协科技活动中心。
  三 学术组织与活动
  1962~1963年,先后成立市冶金机械工程学会、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市畜牧水产学会、市自然科学学会、市化工学会、市卫生学会、市农学会、市园艺学会等八个学会,学术活动开展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学会工作瘫痪。1978年科学大会后,学会组织陆续恢复,并创建一批新学会。至1990年,全市共建立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68个,会员有1.6万人;县(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19个,会员9110人。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982年,市农学会、市园艺学会就如何防治粮菜污染问题,组织学术讨论会。会上发表21篇学术论文,并综合归纳4条建议,报市政府,被采纳,批转全市。
  1982年7月,市科协与市经委组织以能源研究会为主的9人调查组,对清水塘工业区集体供热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可行性方案,经市政府批转上报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该方案全部实施后,清水塘地区每年可节煤13.66万吨,发电1.44亿千瓦小时,节约和创造经济价值1093.5万元,可减少48台锅炉,废除37个烟囱,所需投资3988万元,3年多可全部收回,环境污染也可得到改善。现这一方案已部分实施。
  1988年1月和1989年10月,市科协连续组织1984~1986年、1987~1989年两届全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共评出《FP—84型镍基铸铁电焊条专用粘结剂的研究与应用》等第一届优秀论文98篇;《全自动铣端面打中心孔机床及机械手》等第二届优秀学术论文164篇。
  四 科学普及
  (一)科普报刊
  1964年4月市科协主办的《科学与技术》创刊,“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刊,1978年5月复刊,名为《株洲科技交流》,期发500份。1980年8月改名为《科普小报》,期发5000份;1986年2月更名为《株洲科技报》,期发6000份;1987年6月因经费不足停刊。
  (二)科普创作
  1979~1980年,市科协、市物理学会共同编写出《中学生物理题解》一书(上、下册),全国发行4万余套。
  1983年10月,市科普创作协会与市科技辅导员协会编辑出一本由中学生自己撰写的《中学生科普习作选》。该书的出版,受到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协领导的重视和表扬。
  (三)科普一条街、科普集市
  1982年12月1984年7月,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市政府财贸组、市科协联合举办“科普一条街”活动,市一商局、二商局沿建设路的所属商店参加。商品科普宣传对引导消费,扩大销售,促进商品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1984年,市辖各县(市、区)均举办科普集市,丰富传统集市内容。同年,株洲县科协先后在朱亭、伞铺乡举行2次规模较大的科普集市,参加组织的有7个自然科学学会,28个单位、274人,出动车辆25台,接待群众29239人(次),咨询1911个(次),发放各种科普资料53985份,销售实物370公斤,展出宣传图片447张、实物1271种,参观人数13200人。
  (四)科技培训
  1979年5月,市科委成立科技培训教育科,对外称市科学技术进修学院,并设立院务工作委员会。1983年机构改革,该学院归属市科协。1985年,成立选矿药剂厂分院(北区分院)和市焊条厂分院(东区分院)。次年,成立烹饪分院(南区分院)。分院共开设7个专业,培训25个班,812人次。至1990年,市科技进修学院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共培训21个专业125个班,5946人次。
  市科技进修学院成立后,积极开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效果显著。1985年,在中国科协召开的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该学院与会人员所作《办好科技进修学院是振兴株洲经济、提高科技队伍素质的需要》的发言,被作为典型经验介绍。
  1986年,市进修学院承担市武警支队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任务,为部队即将离队的复员转业干警开设农村养殖、种植、农机农电维修管理3个专业班,共培训干警186人,被省军区拍成录像片,在军内放映、省电视台播放,省民政厅年终总结评比会上表彰。
  1988年1月,烹饪分院组织全市第二届烹饪技术选拔赛,选拔、评出10名最佳厨师、6名优秀厨师,同时推荐5名优胜者参加全省第二届烹饪技术选拔赛。并在其选拔赛中,获得金牌3块、银牌4块、铜牌1块。
  (五)青少年科技活动
  70年代末,市科协会同市教育部门在市内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1982年,成立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1984年,成立市政府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1981年,市科协、市教育局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并选送其中的优秀作品参加全省首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5件作品获1、2、3等奖。其中,株洲田心铁路小学沈立同学制作的火炉鼓风机获2等奖后,上海、广州、湘潭等地先后生产。1984年、1985年,先后组织参加全省第四、第五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分别获团体总分第2名、第1名,有14件作品获1、2、3等奖。其中,茶陵一中科技活动小组制作的自动雨控赛场覆盖机获第四届1等奖,送展全国第一届小发明比赛获银质奖;醴陵市实验小学周日同学制作的音响二进制游戏机获第五届1等奖。
  五 群众科学实验
  1978年8月16日至10月23日,市科协、市科委、市总工会、团市委联合举行全市金属切削技术表演运动会,80多个单位、2700多名金切青工参加,54名优秀金切青工选手按蜗杆、圆球、螺纹、群钻、锥度、目测校正6个项目,决出每个项目的前4名。株洲电力机车厂周绍雄、株洲硬质合金厂周锋、农机齿轮厂崔新安、株洲电力机车厂杨隆泉、市电炉厂黄玉良、株洲电力机车厂仇树奇分别获得圆球、蜗杆、锥度、螺纹、群钻、目测项目第1名。
  1978~1979年,由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组、市化工机械厂廖元利、王得保、佟治寰、段成文研制成功的(倒、大、双)附加焦粉冷风冲天炉主要应用喷吹技术,其燃料是利用铸造车间40毫米以下的废焦加工成200目,喷入炉内,以节约焦炭,提高炉温,从而获得优质高温铁水,喷吹后可提高温度15~30C。该炉与同类型炉相比,年可节约2000余吨焦炭,铁水温度稳定在1430~1455C。经市内外27个单位推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979年获市科技成果推广奖。
  1981年1月11日,市科协组织市土建学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工程兵学校的协助下,对湘江氮肥厂1座90米高、3500多吨重的砖砌烟囱进行定向爆破,获得成功。从合闸起爆到全部放倒,仅用6秒钟,烟囱倒向准确无误,倒距比预计的缩短20多米,基本上是半座落下堕式,四周房屋、设备、水电线路均安然无损。
  1982年,市科协举办全市家庭生活用煤炉灶比赛,7个单位,21个类型炉灶参赛,比赛分热效率、上火速度、每分钟蒸发水量、造价、外观等5个项目综合考评。市房地产局、市白铁制品厂、株洲电力机车厂等单位的5个炉灶被评为优秀炉灶。其中,市房地产局吴子军、周汝安研制的10厘米60—3型如意灶在省、市民用省煤灶评比会上获第1名,并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4等奖。
  六 咨询、服务
  1982年8月成立市科学技术咨询服务公司,1984年6月更名为市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这一时期,市辖各县(市)科协、市级学会、厂矿科协、大中专院校、研究所也相继设立科技咨询服务部。至1990年,市辖5县(市)1郊和21个市级学会、23个厂矿科协、4个研究所、2个院校共设立科技咨询部62个。
  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发挥多学科、多专业、人才荟萃的特点,对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完成技术合同4101项,实现合同额5015.20万元,上交国家利税153.449万元。1989年5月被中国科协授予“金牛杯优秀奖”。
  1984~1986年,株洲冶炼厂科协组织人员开展对“老、少、边、穷”地区的科技咨询服务,共签订各类合同90多项,合同额达100多万元。其中,为云南个旧市沙甸回族区办冶炼厂,转让铅阳极泥回收金、银的技术,使该厂1986年8月正式投产,形成年处理500吨阳极泥的生产能力,并可收回金、银、铋等贵重金属。
  1987年9月,株洲玻璃厂科协受工厂委托,对邢台玻璃厂进行技术攻关。进厂第一个月就将原月产量2万重量箱提高到7.3万重量箱,由不能生产3毫米玻璃到全部生产3毫米玻璃,月创利润15万元。至年底,纯碱消耗降低50%,节煤1000余吨,节水1.512万吨,累计节约价值13.0056万元,创利润62.49万元,邢台市人民政府和该厂党政领导专程来株洲市人民政府感谢。
  1987年,株洲洗煤厂科协组织对酃县清水笋厂罐头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当年扭亏为盈,获利38万元,出口创汇一举突破百万大关,创汇能力为过去的3倍,产品质量1987年被评为省优,1988年参加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获“金龙奖”。
  七 职工技协 60年代初,市科委和市总工会组织工人中的能工巧匠,开展共产主义技术协作。1974年,成立4个专业技术交流队。
  1981年,市职工技术协会成立,并组建基层技协组织5个,成立金切、焊接、铸造、热处理、化工等5个专业交流队,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1983年,开展无偿和有偿技术服务。
  至1990年,全市共发展基层技协组织137个,专业技术交流队135个,会员8500人,开展技术讲座1870次,技术培训3148期,组织技术比武1120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3.2万条,完成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技术革新项目3897项,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乡办企业共37家,创社会效益1136万元,获全国重大技协成果奖2项,获省技协优秀论文奖1篇。
  (一)涂挂钨粉
  1985年,株洲硬质合金厂职工技协与621研究所签署试制涂挂钨粉的技术协作攻关协议书,由工厂技协队员胡夏梅、薛鉴、罗承熙等经工艺探索和反复试验,于同年8月试制成功。并于当年9月至次年8月,3次提供涂挂钨粉,经国内和西德用户实验应用表明,其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用于钛精密铸件材料的一项空白。1989年获全国重大技协成果奖。
  (二)12吨熔炉感应电炉
  1985年,河北衡水市中华渗铝厂要求株洲冶炼厂援建熔炉感应电炉,以解决特种钢冶炼过程中,其他地方无法解决的用渗铝管作吹氧管技术难题。株洲冶炼厂职工技协向顺安、李跃秀、李春划等于1986年7月完成,并一次试车成功。该电炉加工出来的吹氧管,先后在北京特种钢铁公司、大冶钢厂、石家庄钢厂等10多家钢厂炉前使用,其质量达到日本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填补国内冶金工业一项空白。1989年获全国重大技协成果奖。
  第五节 科技体制改革
  一 科研改革
  1978年开始,株洲市电子研究所探索“找米下锅”实现经费自立的新路子。1978~1983年,对外签订科研、技术服务合同共计50多项,创收627万元,此期间,省、市科委派人调查研究,总结市电子、化工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制”的经验。1984年4月12日,省人民政府在株洲市召开科技体制改革现场会,推广株洲市电子所经验。副省长周政、国家科委副主任赵东宛和华东、中南地区8省(区)科委负责人出席会议。1984年5月1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株洲市电子研究所的改革成果,号召在全国推广。此后,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后,株洲市科研体制改革朝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配套的方向发展,至1990年,16家部、省、市属独立科研所,均已面向社会,紧密结合经济建设选题,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责任制;所内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拥有业务技术工作的人事分配权、财物调配权、科研计划决定权和对职工完成任务优劣的奖惩权;在奖金分配方面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论功行赏;扩大课题组(或研究室)的自主权,以课题组进行经济核算,其奖金多少与成果数量、质量、社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有7个所不要国家事业费,实现经费自立。
  1984年7月,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后,一次全部取消事业费。1985年,向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和铁道部物资局贷款103万美元,引进一套印刷电路板生产线和半导体关健设备。通过世界银行贷款,吸收、消化美国GE公司内燃机车电子技术,建立起新的科研——试制——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0多万平方米。1985~1990年,累计自我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发展现代化科研手段,培养、锻炼大批科技人才,1990年该所总收入4500万元,纯收入1000万元,人平年创收6万多元。同改革前的1983年相比,场地面积增长7倍,总收入增长7.5倍,纯收入增长5倍。
  航空航天工业部608研究所于1980~1983年采取对外有偿合同制的形式,研制成功国内第1条面包生产自动线和弹条生产自动线。1984~1990年,以军品研究为核心,以民品开发为两翼,先后为食品、轻纺、煤炭、石油化工、铁道、电子、医药等10多个行业承担60多项大中型科研项目。其中:21项填补国内空白,7项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为社会新增产值2.3亿元,自行解决的事业费达50%,并改善科技人员和职工的福利待遇。该所采用航空发动机作动力,带动经改装的国产氮气压缩机并网成燃压机组,为中原油田共处理伴生气7亿立方米,生产轻烃67718吨,为油田创产值达1.49亿元。
  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从1984年开始,对上级下达的科研课题,由所部与课题组签订合同,对有一定难度的研究课题,实行公开招标;对生产车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对职工实行目标管理;对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其奖金额高出平均水平20~30%。1986~1989年,共签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合同114项,为所内新增收入150多万元,该所研制成功的熔融石英铝土匣钵技术,获国家发明3等奖,转让给国内15家大型瓷厂后,为企业新增产值1464万元,新增利税362万元。1990年,工业产值达1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销售收入30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创利润628万元,较上年增长8.6%;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03万元。
  二 农科教中心
  农科教中心是科技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是融农业、科技、教育为一炉,具有人才培训、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生产服务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机构。
  1989年各县(市)郊区先后进行乡(镇)农科教中心试点,已成立6家。同年12月,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市农科教中心协调小组,主要任务是加强农科教中心的领导,协调各方关系,促进其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