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1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
分类号:
G63
页数:
20
页码:
35-54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教育的普通中学教育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教育
中学教育
内容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醴陵县改渌江高等小学堂为渌江中学,是株洲境内设立普通中学之始。民国15年,境内普通中学发展到5所。抗日战争期间,外地学校内迁和沦陷区师生涌入,境内中学陡增,仅9万余人口的酃县,中学达6所,其中5所为外地迁入。民国38年上期,境内有公私立中学18所,在校学生2759人,其中醴陵县7所,攸县3所,茶陵县4所,酃县1所,株洲镇3所。
共和国初期,人民政府接管所有学校,私立中学改为公立。1952年,全境中学调整合并为11所,在校学生5110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学生368人。1953~1957年,中学教育稳步发展,增加学校3所,学生数翻一番。
1958年“大跃进”,境内中学激增到170所,为上年的7.7倍;在校学生26250人,为上年的2.6倍。1961年,经过调整学校数较1958年减少60%,学生数减少16%。1964年后,中学教育重新协调发展。
“文革”期间,公社、大队盲目兴办中学,1976年较1969年学校数和学生数均增长6倍以上。中学教育“浮肿”,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教育结构比例失调。“文革”结束后,中学教育逐渐走上健康发展轨道,教学质量普遍提高。到1990年,全市有中学266所,在校学生136889人。其中,完全中学47所,高中12所,高中生25316人。中学布局也基本合理,城区已普及初中教育。
第一节 办学体制
一 公办中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醴陵县渌江高等小学堂改为渌江中学,民国8年又改为醴陵县立中学。民国14年,攸县开办县立初级中学,16年因校长等拟在该校建立反革命武装,被中共攸县党组织下令解散,28年复办,35年改称攸县县立中学。该校坚持严考、严教、严管方针,办学出色.32年获湖南省年级考试甲种奖励。民国28年,茶陵县设初级中学,次年因经费困难停办,32年复办。同年,省立第一临时中学设酃县分校,开办初中、高中、师范三部,30年迁往茶陵。民国30年,省教育厅根据“调整组织,分区设学”的原则,在第二学区(包括湘东各县)择定茶陵县洣江书院为校址,将原省立衡阳中学、省立第一临时中学酃县分校和茶陵县、攸县、安仁县、酃县联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拆迁合并成立省立第二中学。该校是一所以高中为主的完全中学,办学经费由省支付,师资、设备等条件较一般中学优越,教学质量较高,在省内享有盛名。民国32年,酃县创办县立初级中学。
共和国初期,公、私立中学一律由人民政府接管,公办中学成为普通中学的主体。1951年,醴陵县立中学与私立湘东中学、遵道中学合并改为醴陵县一中。同年,攸县县中改名攸县第一初级中学,株洲建宁中学改为株洲市一中。1952年,办在茶陵县的省立二中改为茶陵县一中,茶陵县中改为茶陵县第二初级中学。1955年,株洲市二中建成,次年改为完全中学。1957年,市里增设三中、四中两所初中。
1956年,农民子女升中学者日众,原有中学规模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政府在“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指导下,选择条件较好的完全小学戴帽附设初中班,以解决农民子女升学难问题。当年,株洲市大冲完小和田心铁小,醴陵县白兔潭、档子山、金盆山、斯陶坪完小,攸县官田、夏泉完小,茶陵县高陇完小,均招收初中新生2班。尔后小学附设初中班者不断增多,办得较早的附中逐渐升格为初级中学。1958年,境内公办中学数量激增。株洲市有中学6所(新增五中、六中),新增茶园、霞山、白壁、石塘山、渌口、马迹6所附中。醴陵县原白兔潭、档子山、金盆山、斯陶坪4所附中,分别升为县立第五、六、七、八初级中学,县二中、三中增设高中班,新增王仙、汤家坪、杨木档、潭塘4所附中。攸县一中、二中发展为完全中学,官田附中更名县第三初级中学,新设渌田等7所附中。茶陵县增设马江、管塘等10所附中。酃县县中改为酃县一中并开始招收高中班,水口附中改为县立第二初级中学,新设河东、石洲、中村、炎陵4所附中。至1965年,境内公办全日制普通中学发展到34所,其中完全中学10所。
“文革”初期,有的中学被撤销,校具被分散,教师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68年复课后,学校开展“斗、批、改”,县属中学多下放到所在公社管理,城区有的中学一度由工厂接管。1970年又不切实际地提出“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普遍拔高小学办中学,普通中学剧增,至1976年境内中学总数达1467所,在校学生达246127人,中学教育一时“浮肿”。酃县是仅有16个公社的小县,1970年的普通中学数则由上年的4所增至23所。
“文革”结束后,经过“消肿”,中学教育正常发展。至1990年,全市公办中学调整为225所,其中初中186所(乡镇中学179所),高中12所,完全中学27所。株洲市二中、株洲县五中、醴陵市一中、茶陵县一中升为省属重点中学。
二 私立中学
清末,醴陵县刘佐辑创办民立中学堂,是境内最早的私立中学。民国3年,美国基督教遵道会改遵道小学为遵道中等预备学校,10年正式改为遵道中学,15年秋被迫停办,20年秋恢复初中,向省政府补办立案手续。民国10年,美国基督教驻攸县传教士设励德中学,男女分校,男校称励德中学,女校称崇德中学,16年在“打倒洋鬼子”的呼声中停办。民国13年春,茶陵县陈应炳等在原洣江书院基础上创办私立汇文中学,16年因马日事变,师生受迫害,被迫停办。
抗日战争期间,许多大中城市的学校、机关及文化教育界人士,避战乱纷纷迁往边远县城或偏僻山区,促进了这些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期间今株洲境内开办的私立中学,有醴陵县的湘东、开明、兰谊、东方、斯陶、铁肩等7所初级中学,茶陵县的正本、育民、祖安3所初级中学,株洲城区和株洲县境内的建宁、石浦、霞峰等4所初级中学,从长沙等地迁入株洲镇、茶陵县、酃县的私立中学有新群、协均、“五四”、扶轮4所初级中学。比较有影响的私立中学,有醴陵县湘东中学、株洲镇新群中学、茶陵县祖安中学。湘东中学是民国27年,由醴陵县著名教育界人士张伯兰倡办并任校长,国民党要员刘建绪任董事长,程潜、何键兼董事,29年增设高中后,发展成为拥有初、高中6个年级的完全中学。学校师资队伍整齐,治学严谨,32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湖南省会考,名列全省第一,被誉为省内后起之秀。新群中学原是民国10年由毛泽东、黄笃杰等7名湖南一师校友集资1000元,在湘潭开办的新群小学,26年增办初中后改名新群中学,30年从湘潭迁来秋瑾烈士之子王重民捐赠的株洲清水塘大冲王家庄屋,35年增办高中,次年返迁湘潭。祖安中学是民国32年,茶陵县谭氏家族为纪念已故民国行政院长谭延闿,在谭氏旧居高陇兴建,以谭氏之字“祖安”定校名,33年日寇犯境时迁该县秩堂马首,35年迁南岳。至1949年,境内共有私立中学14所,其中株洲镇3所,醴陵县7所,攸县、茶陵县各2所。
1951~1953年,境内私立中学全部由国家接管改为公办中学。株洲镇建宁中学改为株洲市初级中学。醴陵县湘东中学、遵道中学与县立中学合并为醴陵县一中,开明中学与铁肩中学合并为醴陵县第二初级中学,兰谊中学与斯陶中学合并为醴陵县第三初级中学,东方中学改为醴陵县第四初级中学。攸县清华中学与攸县简易师范合并为攸县第二初级中学,丹陵中学改为攸县第三初级中学。茶陵县正本中学改为茶陵县第二初级中学,育民中学改为茶陵县第三初级中学。
三 民办中学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提倡农民群众自办学校,允许私人开办学校”,要求“依靠群众的力量,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发展中等教育事业,一时境内集体性质的民办中学应运而生。
1957年,醴陵县城关镇创办一所民办中学,1961年改为城关镇办渌江初级中学。1958年,株洲市城区在短时间内,办起蔚文、树人、联合等16所民办中学。但这些学校大都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属一哄而起,几个月后即自行停办。同年,攸县创办33所民办中学,招生67个班,在校学生3478人,教职员工大都是回乡高中毕业生和闲散知识分子,到1959年减少到13所,1961年除城关镇保留一所民办中学(后更名南泥湾中学)外,余皆停办。
1962年,株洲市城区办有群力一中、群力二中、群力三中、曙光民中、清水民中、郊区坪上民中等6所民办中学,共招收初中班18个,在校学生901人。1965年8月,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群力一中、群力二中、群力三中均改为半工半读中学。这些学校,以办工厂为主,学生半工半读,学制3~4年不等,不包分配工作。
四 厂矿企事业子弟中学
1956年,株洲机车车辆修理厂子弟小学附设初中班,1958年改为子弟中学。1962年,城区厂矿企业子弟中学发展到5所。1963年,醴陵县境内的潘家冲铅锌矿兴办子弟学校,先办小学,后陆续设初中班和高中班,是醴陵县境内第一所厂矿企业学校。攸县、茶陵县的厂矿企业中学兴起稍晚。
1972年,城区厂矿企业子弟中学发展到33所。1978年经调整,计有7年制学校4所,9年制学校13所,完全中学7所,在校学生16908人。1982年,城区有工矿企业子弟中学22所,教职员工数和在校学生数,均占城区教职员工总数和在校学生总数的59%以上。
1990年,全市厂矿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子弟中学,共有41所(其中城区22所,醴陵市8所,攸县5所,茶陵县6所),在校学生14420人,教职员工2064人。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
清末,主要向中学生进行“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培养效忠封建政权的人才。民国初,仍极力复古,注重封建伦理道德教育。18年,国民政府颁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对学生进行“党化教育”,开设党义、公民、童子军、军训等课程。中学设训育处,班级设级任导师。27年后,多数学校建立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以强化法西斯主义教育。36年,醴陵遵道中学设国民党区分部及三青团组织,根据省教育厅有关防范学生“赤化”的密令,成立了学生自治会与教会学生青年会,每周国民党县党部派人来校讲“三民主义”。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取缔了国民党、三青团在学校的组织及其活动,取消训育处,废止公民、童子军及军训课,在学生中有计划地进行“五爱”教育,定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1950年10月,结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教育,学生爱国热情高涨,踊跃参军参干。1949~1950年,醴陵县中学生为“支援前线、解放全国”和参加“抗美援朝”,投笔从戎者达几百人。在紧接着开展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学生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中学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更名“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少年儿童队(1953年改称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组织。50年代中期,中学开始建立中共党支部。学校在党组织领导下,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政治课教师,共同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德育方面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他各科教师也要求管教管导,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50年代后期,除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作为施教的主要内容外,还普遍开展向苏联的卓娅和舒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及中国的罗盛教、邱少云、吴运铎等国内外英雄人物学习的活动。
1962年冬至1963年春,为配合社会上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阶级斗争被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从1963年到“文革”前,“学雷锋,见行动”形成热潮。雷锋爱憎分明、公而忘私、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文革”期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学习毛泽东著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资产阶级。每天安排一节“天天读”,政治课以读毛泽东著作为主,并结合学工、学农、学军,进行劳动教育、形势教育和战备教育,其他各科也要以毛泽东语录贯串始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纠正极“左”错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得到改善和加强。1979年,遵照教育部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示精神,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革命理想、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1980年,重点抓革命理想教育,着眼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1981年,学校普遍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2年,政治课教学重新走上正轨,正式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初、高中各年级依次为《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同时,通过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和反腐蚀教育,校风校纪明显好转。
1983年,学校结合学雷锋、学张海迪、创“三好”等活动,进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黄色书刊、淫秽录像暗地传播,不少学生受到思想毒害和精神污染,一时在学生中出现唱黄色歌曲、看淫秽书刊、谈恋爱、讲江湖义气、厌恶公益劳动、玩赌博等不良现象。
1984年后,教育部门狠抓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清除精神污染。主要办法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力量,选配得力专职团委书记,增设党支部办公室,市教委直属学校教学班在20个以上的均设立政教处;举办校长、党支部书记和政治课教师培训班,改革政治课教学;开展学雷锋、树理想、创文明班级、文明学校活动;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大文件,在师生中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开办家长学校,与居委会、派出所等社会组织建立联系,形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稿),境内部分中学先试行,后全面推广。
1989年初,市教育局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调整充实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德育工作制度,制定了考评办法;同时,以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在全市掀起一个争做规范学生、争做“四有”新人的热潮。全市43万中小学生全部投入活动,到年底共评出规范中学生37531名,占中学生总数的86.5%。
1985~1990年,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许多中学创造了好的经验。市三中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株洲电力机车厂子弟中学总结推广心理分析法、心理平衡法、冷处理法,变指令性教育为指导性教育,变压制型为自主型,变对立的训斥型为相容的祥和型;株洲化工厂子弟中学积极探索德育工作量化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第三节 文化教育
一 学制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学制”规定中学修业年限为5年。民国2年,“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教育4年,不分段,男女分校。11年,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规定中学6年,初、高中“三、三”分段。此学制基本上沿用至今。
1960年5月,市委召开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对学制、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彻底改革,以实现中央提出的在全日制中小学教育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要求,确定以市二中为试点,实行五年一贯制,初、高中“三、二”分段。1961年秋,根据中央调整缩小试验面的指示精神,暂停五年一贯制试验。醴陵县于1960年秋至1961年夏,也曾一度试行中学五年一贯制。
“文革”中,境内学制缩短。1968年始,中小学普遍实行九年一贯制,即小学5年,中学4年。中学初、高中“二、二”分段。但由于学制太短,难以完成教学任务,1975年秋季新生始,中学增加1年,实行初、高中“三、二”分段的十年制。次年,又将小学改为6年,中学仍为4年,初、高中“二、二”分段。1978年,按照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初中2年改3年,至1980年秋所有中学均为5年制,初、高中“三、二”分段。1981年下期始,根据教育部新规定中学逐步恢复“三、三”制,但由于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原因,改制工作到1985年方全部完成,过渡期内两种学制并存。1990年,市政府批准将市五中改为实验中学,配合市实验小学,进行“五、四”学制(小学5年、初中4年)试验。
二 课程
清末,中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12门课。
民国21年,按教育部课程修正标准,初中设公民、国文、英语、历史、地理、算术、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图画、劳作15门课。29年,根据《修正中学规程》,每星期一第一节定为“纪念周”,初中增设“童子军”,国文改称“国语”,算学易名“数学”;高中设国语、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军事训练12门课。
共和国成立后,中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均有重大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废弃旧教材,取消“公民”、“军训”、“童子军”等课。
1958~1959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中学开设生产劳动课,学生每年要参加14~28天生产劳动,但实际上劳动时间大大超过部颁规定。1964~1965年,醴陵县全日制初中曾实施两类教学计划:第一类设政治、语文、外语、代数、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生产知识、音乐、美术、体育;第二类在第一类基础上增设平面几何、珠算、农业簿记、会计选修课,停开外语,改生产知识为农业基础,改历史、地理为史地常识。
“文革”前期,根据省里统一安排,废弃国家制订的统一课程设置和统编教材,采用省编教材。省编教材与“文革”前国家统编教材相比,削减了内容,降低了程度,增设“毛泽东著作天天读”,将物理化学合称“工业基础知识”,体育改为“军体”,音乐改为“革命文艺”,历史、地理、生物一度停开。
“文革”后,逐渐恢复1965年的课程设置,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生理卫生、农业基础知识、体育、音乐、美术14门课。1977年,初中增开社会发展简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高中增开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1978年下期始,停用省编教材,采用全国通用课本。
1980年下期,按省教育厅要求,高中二年级增开“人口教育讲座”,初中改设青少年修养、政治常识和社会发展简史。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5年制中学和6年制重点中学两个教学计划,规定各年级增设劳动技术课,高二、高三开选修课。1984年上期,市二中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选修班,是全市开设该课程的第一所中学。1988年,调整政治课设置,初中设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高中设共产主义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
三 教学方法
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学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注入式为主。
1952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推行苏联凯洛夫、普希金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狠抓5个原则和5个环节,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形成以教学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秩序。
1958~1960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开展所谓教育革命,不适当地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师生停课参加政治运动和生产劳动的时间较多,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常常被打乱。
1961~1962年,学校以教学为主的正常教学秩序逐渐得到恢复,师生绝大部分时间能用于教学和文化学习。在“狠抓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推广“启发式”教学,贯彻“少而精”、“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较有成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但同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开始抬头,学生课外作业增多,考试也频繁起来。
“文革”前期,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遭到破坏。1971~1973年,教学管理逐步上轨.教学质量引起重视,普遍恢复了考试制度,学业成绩被重新确定为评选三好学生的重要指标。1974年,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抓教学质量受到责难,被视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刚走上正轨的教学秩序再度被打乱。
1978年,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战线的极“左”路线得到清算,学校教学秩序再度逐步走上正轨,教学又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重新得到重视。为努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各中学相继开展教学改革。茶陵一中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题的“二级自学辅导站”取得满意效果,被评为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
1980年前后,一些学校开展自制幻灯投影机和幻灯片,开展电化教学。稍后,市、县相继成立电教站、仪器站,各中学陆续购置电影放映机、录音机、录像机、微电脑等电教设备,以增强直观教学。从此,电化教学开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1986年,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优秀教改实验课评选活动,历时半年。参加这一活动的中学教师共1478人,上课1600余节,筛选出一批优秀教改实验课,推动了教改的普遍开展。到1987年,致力于教学研究的市物理学会、化学学会、生物学会,市中学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和电教实验等教学研究会相继成立,随后各县(市)、区亦成立相应的学会,至此全市教研组织形成网络。
中学选介
株洲市二中
株洲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55年,始为初级中学,次年成为完全中学,1957年8月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省重点中学,1978年成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89年被省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全省6所实验中学之一。校园占地64亩,有校舍2万多平方米,教学楼、科学楼、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微机房、语音室等教学设施齐全.建筑面积达4340平方米的科学楼,在全省中学中亦属少见。1990年末,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843人;教职员工153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获特级、高级职称的38人。
二中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向“学校规范化建设十特色、教工整体优化十特点、学生全面发展十特长”的办学模式迈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自建校以来,已培养高中毕业生11109人,为国家输送一级运动员11人,二级运动员88人,仅1980~1990年就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795人。1980年以来,初、高中毕业生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在全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进入全省先进行列。1990年,高中毕业生会考成绩名列全省第2,高考成绩在全省55所重点中学中名列第1。学校先后荣获湖南省“模范单位”、株洲市“双文明建设红旗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等称号。
最具特色的是,二中十分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学生课外科技发明活动成绩显著。1984年始,学校坚持在学生中开展课余科技发明活动,经常参加活动的学生达85%以上,至1990年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作品逾千件,小发明成果220多项,其中获省、市以上奖的94项,获国家专利的10项,入选《中国发明家大辞典》的小发明家11人。1989年,高二学生宋赞发明的“汽车转向声光显示全自动控制器”,在第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少年组仅有的4块金牌之一,也是为湖南争得的唯一金牌,被誉为“攻下世界难题的中学生”。二中耀眼的成果,引起《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中国电子报》、《发明与革新》等全国30多家新闻单位和杂志刊物的追踪报导,并把二中誉为“小发明家的摇篮”。
醴陵市一中
醴陵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的渌江中学,民国8年改为醴陵县立中学,1951年与私立湘东中学、遵道中学合并成立醴陵县第一中学,196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80年再次认定为省重点中学,1985年县改市后,定为今名。
学校占地813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118平方米,教学楼、科学楼、宿舍楼、图书馆、体育场、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生物园等设施齐全。1989年上期,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1902人;教职员工165人,其中大学毕业生占81%以上,获高级职称的39人。
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第一、二课堂同时抓,坚持严格考核和科学管理,教书育人成绩斐然。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高考升学率一直在80%左右。80年代后,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活动,获省级以上奖的104人次,获株洲市级以上奖的372人次。学生黄志明(1987年高二)参加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选拔赛获省优异成绩,被选入清华大学附中全国高中理科试验班培训。书画新苗王虹、丁乐姐妹在全国性比赛中12次获奖,其作品发表在全国30多种报刊杂志上,并交流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学生游泳队获省级以上前6名成绩的有204人次,其中彭钢在省六运会上获4块游泳金牌。
学校自创办近90年来,曾为国家孕育了不少优秀人物。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宁调元、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孙小山、优秀共产主义战士陈觉、陈恭、唐寄凡等烈士,著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左权、宋时轮等,爱国将领程潜、陈明仁,都是该校前期的校友。
南方公司中学
南方动力机械公司中学(简称南方公司中学).创办于1958年9月,是一所企业办全日制完全子弟中学。校园占地70亩,校舍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微机室和语音室及运动场、风雨田径棚和体操房等,教学设备齐全。1990年,有教学班56个,在校学生2057人;教职员工310人,其中大学毕业生占80%以上,获得高级职称的50人。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办学成绩显著。至1990年,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3万多人,仅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1990年,就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883人,其中重点大学300多人;为国家培养一级运动员9人,二级运动员9人;为解放军空军部队选送飞行员15人;为北京、广东、贵州、江西、湖南、广州军区、昆明军区等省市和解放军部队,输送羽毛球、射击、田径、足球、航模等专业运动员40人,其中刘国华多次破亚洲女子标枪纪录,于磊破海模世界纪录。
办学的成功,使学校连续获得“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的优秀学校”、“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湖南省中学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先进学校”等10多次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986年被省教委定为有资格向重点大学直接保送应届高中毕业生上学的学校。学校的经验、成果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先后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工人日报》、《湖南日报》、《中国航空航天报》及湖南省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所报道。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