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选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11
颗粒名称: 小学选介
分类号: G62
页数: 2
页码: 29-3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教育的小学选介的株洲市实验小学、酃县鲁坑小学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教育 小学选介

内容

株洲市实验小学
  市实验小学位于东区野鸭冲,是全市唯一进行小学整体改革实验的5年制小学。其前身是共和国成立前的1所普通保国民小学,始建于1946年,1964年迁现址更名月塘小学,1985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改为实验小学。至1990年,学校有教学班23个,在校学生1100多人,教职员工47人;校园占地1.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教学楼、小田径场、影视室、阶梯教室、练功房、勤工俭学养殖场、校办工厂等设施一应俱全。
  1985年以来,在华中师范大学指导下,该校与市五中联手,在部分班级开展整体结构改革实验。学校通过学制(小学5年,初中4年)与课程设置调整、学生发展过渡期衔接、“高效教育场”建设等10个项目的实验,构建“学校管理改革”、“环境建设优化”和“学生全面发展”三大序列,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高、学校管理科学化程度高和环境舒适优美的实验目标。1990年7月,首轮实验结束,经华中师大等5所大学的教授、专家和市教育部门领导组成的联合验收组鉴定,实验班学生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比班。他们用5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6年的学习任务,德、智、体、美、劳都得到正常发展。毕业学生合格率连年100%,体育达标率超过90%,三好学生由1985年的16.5%上升到38%。实验结果,荣获1991年湖南省优秀教研成果二等奖。现该校实验班发展到19个,参加实验的教师增加到30多人,实验班的学生增加到900多人。
  酃县鲁坑小学
  鲁坑小学位于酃县塘田乡澎溪村鲁坑芭蕉垄,创办于1949年,原为私塾。1950年改为公办小学,1962年下期转为民办小学,1979年下期又恢复为公办小学。
  鲁小是多级复式小学。学校针对复式班直接教学时间少、自动作业时间长、教学过程复杂、互相干扰大等问题,摸索出“动”、“静”搭配,增加课堂直接教学密度的“短动”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复式单教法,有效地促进了多级复式教学质量的提高。自1978年以来,学校统考成绩连年名列学区前茅;1981年上期参加原湘潭地区统考获地区第1名;学校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生合格率一直保持3个100%。学校还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及北京师大、天津师大、湖南师大等高等院校建立了教研联系,5次应邀参加全国性复式教学研讨会。1988年9月,又应国家教委邀请,荣获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河北省召开的“中国农村复式教学研讨会”的殊誉。
  1960~1990年,学校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开辟了小果园、小鱼塘、小麻园、小粉丝加工厂等,共生产粮食2143.5公斤,采集树种58.5公斤,培植树苗5万多株,养鱼8.7万尾,出成鱼1990公斤,打山苍子4143公斤,榨山苍子油283.5公斤,榨茶油1970公斤,挖金刚蔸10095公斤。勤工俭学收入除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外,还减免学生学费,补助特困学生衣帽、书包、笔墨等学习生活用品。1963~1965年,学生半免费入学,1965年后全免费入学。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实验改革先进单位、自制教具先进单位和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9年获株洲市教学改革一等奖和湖南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称号。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