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思想品德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思想品德教育
分类号: G621
页数: 4
页码: 22-2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教育的小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小学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

清末,小学设修身课,根据《论语》、《孝经》的基本思想,授以人伦道德要领,进行“上报君恩,下立人品”教育。政府规定每级设主任教员1人,负“指导儿童生活,领导儿童思想,改进本校风纪,实施人格熏陶”之责;要求教职员对待学生做到心术宜正、品行宜端、辞气宜和平、纪律宜严明,用志宜专、用情宜恕、度量宜大、告诫宜勤、赏罚宜出之以至公、气谊宜联之以慈爱。但其时小学教育尚在初创阶段,多数教员仍崇奉“学以畏而威”的打骂教育,常用戒尺、竹板管教学童。
  民国前期,主要进行尊孔读经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但部分学校感于内忧外患,国运衰微,而倡导爱国主义教育。民国4年,醴陵县中小学为抗议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开展声势浩大的“国耻讲演”比赛。8年,醴陵县开元小学师生到集市演戏,宣传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攸县第一高等小学100多名师生上街游行示威,高喊“废除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打倒列强”、“抵制日货”等爱国口号,并到商店清查、烧毁日货。
  北洋军阀政府被推翻后,国民政府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及其遗嘱为基本内容,开设“党义课”和“公民训练课”,向学生灌输“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党化教育。学校设训导处主管德育教育,级任负责实施,“童子军”组织配合。训导分基本训导和普通训导。基本训导由级任教员依照学校要求或训导要目,教育学生养成良好日常生活习惯;普通训导多通过仪式、集会、检查、评比、奖励、惩罚等方式进行。但不少教员及家长持“棍棒底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材”观点,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相当普遍。
  抗日战争时期,主要进行“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教育。醴陵县行易小学印发《行易周刊》,宣传抗日形势。株洲镇小学生上街高唱抗日救亡歌曲,开展募捐活动,慰问前方将士。渌口镇小学一个10岁的家境贫寒学生,抽出晨读时间,挑卖蔬菜,将赚来的小钱作慰问捐款。
  共和国成立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核心,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点。
  1951年,许多学校结合土地改革,演出《白毛女》、《柴山恨》等剧目,向学生进行“阶级苦、血泪仇”教育。1952年,各校师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热情空前高涨,普遍开展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捐献一分钱”和学习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活动。
  1954~1955年,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农业生产没有前途”等轻视农业劳动思想,开展正确对待升学与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生守则》,进行遵守校规校纪,争当“三好学生”(身体好、功课好、品德好)的教育活动。
  1963年,响应中共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个时期里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蔚为风气。
  1964年,为提高学生阶级觉悟,普遍进行查“四史”(家史、村史、厂史、个人成长史),访“五老”(老干部、老红军、老工人、老贫农、老党员),续“红色家谱”的忆苦思甜活动,结果导致出现“唯成份论”等“左”的偏向。
  “文革”期间,推行极“左”路线,大搞个人崇拜,思想品德教育以忠于毛泽东为核心的所谓“三忠于”(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人民)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开展“革命大批判”为主要形式,向儿童少年灌输极“左”思想。但由于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广大教育工作者采取不同形式同极“左”路线进行不同程度的斗争,持续不断地开展学习毛泽东思想和学习雷锋、王杰、欧阳海等英雄人物活动,对培养儿童少年助人为乐、舍已救人的思想品德起到了积极作用。1969年9月24日,株洲铁路职工子弟小学4年级学生戴碧蓉(11岁),面对快速溜来的列车,奋力扑向路轨,救出3个正在轨道上玩耍的小孩,而她自己的左臂左腿却被碾断,成为严重残废。《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全国性大报,均及时报道了她舍已救人的英雄事迹。当年10月,她还被接到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3次接见,周恩来总理6次接见。
  1977年后,以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核心,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各科教学、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1988年,贯彻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市37万余名小学生,掀起一个“遵守行为规范,争做四有新人”的热潮。1990年,全市小学又开展学雷锋、学赖宁活动,南区何家坳小学、樟树坪小学,东区红旗路小学,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敬老助残活动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