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1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书院
分类号: G649.299.64
页数: 3
页码: 5-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教育的私塾书院县学里的书院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教育 书院

内容

唐始设书院,宋代大盛。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湖南有书院64所,分布在今株洲境内的有当时属湘潭县的主一书院,醴陵县莱山书院、西山书院、江东书院,茶陵县明经书院、南溪书院、紫微书院,酃县台山书院等。南宋书院受当时“东南三贤”(张南轩、朱熹、吕祖谦)影响较深,以研习理学著称,重视“求仁履实”,讲求“经世致用”。
  元元贞二年(1296),攸县绅士谭渊捐田百亩,兴建攸县第一所书院——凤山书院。该书院以其“理学节义之风”影响一代士林。元大德八年(1304),陈仁子归隐茶陵县腰陂乡东山村故里,倾其家资创办东山书院。他购置良田360亩,作为书院长年办学经费来源;亲书“万世纲常在,六经道义门”门联,以明办学宗旨;亲登讲台讲学,反对科举利禄,重修身之道和培养经世之才,一时声名大震,学者景从,成为当时湖南有名的私家书院。
  明弘治十七年(1504),茶陵知州林廷玉建洣江书院,集诸生讲习。尝言:“民风不纯,士气不端,以道之不明故也。”该书院从创办至清末,数百年间,弦歌不辍。清末状元肖锦忠、榜眼曹贻孙,皆出自该院。
  元明两季,为政者只推官学,书院发展缓慢。明末,朝廷令撤天下书院,书院发展停止。自元至元十六年(1279)至明崇祯十三年(1640)的361年间,境内仅增书院15所,其中醴陵县3所,攸县4所,茶陵县7所,酃县1所。
  清初,战乱连绵,境内书院不少毁于兵燹。雍、乾以迄,朝廷倡导文治,地方官吏望风承旨,士绅乡党积极响应,书院发展远胜前朝。至光绪初年,全省有书院252所,株洲境内据有43所,其中今株洲县朱亭镇1所,醴陵县6所,攸县8所,茶陵县18所,酃县10所。其佼佼者是醴陵县渌江书院。该院于乾隆十八年(1753)由醴陵县知县管乐倡议,在朱子祠右侧宋、元、明、清4代学宫故址动工兴建,历经三任知县经营建成。书院学风严谨,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员增至80人,执教者皆一时名流,前后计有进士12人,举人33人,拔贡、副贡、副榜3人主掌院务兼教授。左宗棠于道光十七至十八年(1837~1838)任院长,倡导“读书当为经世之学,科名特进身之阶耳”,重视育人。左发给生员日记本,令其记载习课情况,逐日检查。荒废学业不认错两次者,取消生活补助,错误严重者给予体罚直至除名。辛亥革命烈士宁太一,北伐战争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张翼鹏,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及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子意等,均曾就读该院。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株洲市志(第十三册·教科文)》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记述了株洲市的科教文发展与现状,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共6卷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