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族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05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民族构成
分类号: C922
页数: 1
页码: 210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59年至1982年株洲市各民族的增加及所占总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关键词: 民族构成 人口 株洲市

内容

1959年,全市汉族612409万人,占总人口的99.76%,少数民族1500人,占总人口0.24%。1964年,全市少数民族有回、苗、满、侗、瑶、蒙古、彝、维吾尔、土家、朝鲜、傣、纳西、白、高山、水族15个共1138人,占总人口的0.19%。外国人加入中国籍3人,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五。比1959年增多11个民族,计181人,增加0.05%。1982年,全市增加壮、仫佬、哈尼、藏、布依、黎、羌、土、锡伯少数民族,比1964年增加9个,共2620人,占总人口的0.29%,未识别民族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2人。少数民族中回、苗、满、壮族1619人,占少数民族人数的61.79%。1990年,全市有32个民族,比1982年新增佤、畲、拉祜、达翰、布朗、京、独龙7个少数民族共7427人,占0.21%。未识别民族18人,占0.005%,外国人加入中国籍4人。少数民族中土家族、苗族、壮族、瑶族、满族、侗族共672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0.48%。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书真实地记载株洲市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再现株洲市人民建设株洲市的光辉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