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茶陵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029
颗粒名称: 八 茶陵县
分类号: K296.43
页数: 6
页码: 48-53
摘要: 本段记述了茶陵县的由来及交通、红色革命、农业、工业、教育、科技、体育事业等项目的发展史。
关键词: 株洲 地方志 茶陵县

内容

茶陵,因地处茶山之阴,史称炎帝神农氏崩葬于境内而得名(茶山,又名景阳山,属罗霄山脉。宋罗泌《路史》载:炎帝“崩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南宋嘉定四年,从茶陵析炎陵所在之康乐及霞阳、常平共三乡置酃县。)。
  它位于湖南省东南边陲,为株洲市远郊县之一。东与江西省的莲花、永新、宁冈三县接壤,西与郴州市的安仁县毗邻,南靠酃县,北接攸县。从县城沿醴茶、京广铁路北去,212公里可达长沙;沿一○六国道南行,654公里直通广州。在这2500平方公里的境域内,群山环抱,丘谷纵横。南来的洣水,带着井冈山的俊秀、炎帝陵的神韵,在这里劈开重峦迭嶂,汇集四乡八水,蜿蜒西北而去,经攸县、衡东,注入湘江。
  茶陵,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元、明、清几度升为州。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明代翰林学士解缙及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此驻足游览或探幽考察,留下了名篇佳句。这里“东距瓯吴,西接交广,南控蛮粤,北通潇湘”,“介三路之间”,扼湘赣要冲。唐代黄巢、南宋岳飞、明末张献忠、太平天国石达开等先后转战于此,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都曾在这里摆下战场。
  茶陵,是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县之一。民国16年11月,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此建立了井冈山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建设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毛泽东、朱德、谭震林、陈毅、彭德怀等一代伟人,先后在此力挽狂澜,艰苦转战。30年代初,茶陵县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的重点县、模范县,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茶陵人民,勤劳、憨厚而倔强。境内发现的大溪、龙山、商周、战国及秦汉文化遗址,留下了古代开拓者的足迹;做工精巧、形制各异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墓砖、钱币等难以数计的出土文物,尤其是雄踞于洣水之滨,历经700多年风雨仍翘首跪卧、栩栩如生的南宋铁犀,反映了6000多年来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闪耀着创造者智慧的光芒。
  然而,这块被古人称为“可以长生,可以避世”的福地,并未成为劳动人民的乐土。在漫长的私有制社会中,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战乱频仍,劳动者创造文明的才智受到压抑。
  明嘉靖四年(1525)《茶陵州志》称:境内“农勤于耕,士勤于学”。由于“农”、“士”对立,“体”、“脑”分离,茶陵一度出现非常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在这山明水秀之地,“学风鼎盛,文人辈出”,宋元明清兴建书院的所数,在湖南各州县中名列前茅(宋、元分别居第三、第二,清代居首),进士及第者达121人。明代被朱元璋尊为“三老”之一的刘三吾,“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曾六主会试、被谥为“文毅公”的张治,以及清代协办大学士彭维新,加上清代状元萧锦忠,民国时期曾“三主湘政,两任国府主席,一长行政院”的谭延闿等,“树功立业者”不乏其人,真可谓“地灵人杰”。另一方面,广大百姓终年勤耕苦作,如牛负重,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更与诗书无缘,境内生产力发展缓慢,成为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
  茶陵人民素有反抗压迫和强暴的传统。历代农民起义军转战茶陵期间,先后有数百以至数千人投身义军。境内亦多次举行反对封建王朝的暴动。民国15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茶陵人民为着自由、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29~1934年,四分之三的区域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如火如荼。1932年湘赣省两次开展的革命竞赛活动中,茶陵县均获全省总分第一。茶陵苏区人民源源不断地将优秀儿女送去当红军。1933年,中共墨庄、小田2个支部的党员,带领群众共140余人,一次加入红军,成为中共湘赣省委号召全省学习的“最光荣的例子”。地方武装则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多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与“围剿”。主力红军突围长征后,游击队员在县人谭余保为首的中共湘赣临时省委领导下,转战在湘赣边界的武功山、九陇山一带,坚持游击斗争。1938年2月,湘赣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奔赴苏皖抗日前线。民国33~34年,日军侵占茶陵8个月,县内民众组织抗日自卫队、游击队,配合国民党抗日军队,严惩侵略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的一位老同志谈到茶陵的革命斗争时,感慨地说:“毛泽东主席当年经常讲,茶陵的斗争很艰苦,茶陵人民很能打,很有办法,斗争坚决,茶陵铁牛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茶陵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其他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有3万余人,占本世纪20至40年代茶陵全县平均人口总数的七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正式追认在册的革命烈士有5301名,其数量之多在湖南全省县(市)中列居第三。50年代健在的100多名茶陵籍“老红军”中,被授予将军衔的有25名(中将5名、少将20名)。
  茶陵,这块浸染了赤子恋情和烈士鲜血的土地,1949年8月15日和平解放后,发生了巨变。中共茶陵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由1949年的0.77亿元增长到1992年的8.68亿元,人平由310元增加到1554元,分别增长10倍和4倍。农业方面,开展了以水利为主的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全县水田旱涝保收面积由15%增加到67%,同时不断改革种植制度,推广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增加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投入。1992年与1949年比较,粮食平均亩产(按占地面积计算)由133公斤上升到722公斤,其中水稻单产736公斤,成为湖南省粮食高产县之一;粮食总产由5万多吨增加到25万多吨,单产和总产都提高了4倍多。在人口成倍增长的情况下,农业人口每年人平生产的粮食由225公斤增加到506公斤,人平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由39公斤增加到104公斤。食用植物油、茶叶、棉花、水果、苎麻等多种经营和林、牧、副、渔业都有较大发展。全县平均每年调销木材3.4万立方米,楠竹32万多根。虽然因“左”的失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几度出现林木乱砍滥伐的现象,但由于累计造林达230多万亩,全县森林复盖率1992年接近46%。工业从几座原始的矿窑、简陋的作坊起家,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已拥有采掘、冶炼、电力、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药品、造纸等数十种行业。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76万元上升到1992年的4.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上升到51%。喷灌系列泵、电石、石灰碳、双氰铵、蓄电池、饲料添加剂、丝绸被面、平板绸等产品饮誉省内外,其中15种产品获国家或省优质产品称号,雨蛙牌4种喷灌泵打入南亚和东南亚市场。
  其它经济建设也成绩斐然。醴茶铁路于1972年竣工通车,使偏于一角的茶陵与株洲、长沙等中心城市联成一线。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四级公路四通八达。贯通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茶陵段的兴建,标志着县内公路建设向着现代化、标准化发展。
  改革开放的大潮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乱石巉岩,商贾罕至”的闭塞之乡成了湘赣边境购销两旺的繁华地段。饱经700多年沧桑的茶陵古城,披上了新装,焕发青春。昔日城外的荒坡野岭,如今街道纵横,高楼栉比,成了人车熙攘的闹市,初步展现新时代的英姿。30多处农村集镇的建设初具规模,犹如镶嵌在锦绣山水间的一颗颗明珠。
  全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小学教育80年代初已经普及。每年有数百茶陵子弟进入高等学府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更有数千名具有中等文化的青年充实劳动大军。以农业技术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70年代就受到重视,文化补习、函授、广播电视教育和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在80年代全面实施。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和城乡不卫生的积习有了很大改变,天花、霍乱等“瘟病”早已绝迹,1986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基本消灭疟疾县的县(市)之一。昔日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如今跨入了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行列。全县人民的生活正由“温饱”奔向“小康”。
  茶陵,与其过去相比,的确有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对照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发达县(市)相比,其发展又嫌缓慢。
  茶陵这块“风水宝地”,宝库之门已经启开,致富之路急需拓宽。
  全县有40万多亩耕地,这是种植业发展的母体。只要人们不“杀鸡取卵”,搞掠夺性经营,加倍珍惜土地,保养地力,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就大有增产的潜力。商品粮基地县的建设,将使茶陵的农业出现新的飞跃。被誉为“茶陵三宝”的生姜、大蒜、白芷,曾以优良的品质著称,若能开发成畅销的拳头产品,必将为县内的多种经营带来新的活力。
  全县有260多万亩林业用地。消灭宜林荒山的工作已经达标,绿化茶陵的目标即将实现。只要加强林政管理,搞好林木培育,突出发展高效林业,县、乡镇、村乃至千家万户,都将有自己资本雄厚的“绿色银行”。
  全县有90多万亩可放牧的草场,近4万亩可供养殖的水面,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将给畜牧水产业带来广阔的前景。
  全县20多条大小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正在筹建的洮水电站和其它电力工程,将给茶陵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
  全县有铁、钨、煤、萤石、石灰石、花岗岩等20多种矿藏,有稻谷、油料、茶叶、水果、生猪以及松杉、楠竹等大宗农副产品,一旦县内的加工工业发展起来,就能变“死宝”为“活宝”,变资源为财富。不远的将来,飞驰在醴茶铁路上的火车,奔跑在“三南公路”、“106”国道的汽车,从茶陵运往四面八方的将不仅是未经加工或粗加工的矿石、农副产品,更多的将是经过了精细加工的名优特产…… 茶陵县90年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商品粮、瘦肉型猪、林业等基地县的建设和烤烟、蚕桑、药材、水果、大蒜、矿产等6大支柱产业的开发以及年产值过千万、利润过百万的骨干企业的建设正在全面铺开。全县有50多万人民、15000多名共产党员,这是茶陵的力量和希望之所在。只要全县上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客观规律,团结奋斗,苦干巧干,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乐园必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附注

①茶山,又名景阳山﹒属罗霄山脉。宋罗泌《路史à载;炎帝"崩长沙茶乡之尾.是日荼陵”。南宋嘉定四年.从茶陵析O陵所在之康乐及霞阳,常平共三乡置鄱县.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书真实地记载株洲市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再现株洲市人民建设株洲市的光辉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