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七 攸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028
颗粒名称:
七 攸县
分类号:
K296.43
页数:
4
页码:
45-48
摘要:
本段记述了株洲市攸县地理位置、面积、范围、地质构造、河流分洣水和渌水、有大小河流102条、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资源丰富,经历过历史战争的变革的内容。
关键词:
株洲
地方志
攸县
内容
攸县位于湖南省东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面积2664.07平方公里。东西部群山环绕、耸峙,中部为岗地、平原,形成一个纵贯南北的带状盆地。地质构造较复杂。河流分洣水和渌水2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02条。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适中,无霜期长,适宜农业生产的发展。物产丰富,矿藏充足,品种繁多,分布较广,有煤、铁、锰、铀、钨、铜、砂金、石膏、锑、砷、白云石、滑石、钾长石、石棉、高岭土等20多种。
攸县地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就有人类住居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开发。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建制,属长沙国,隋并入湘潭县,唐复置攸县,元为攸州,明复改为攸县,沿袭至今。相传县城古代遍植梅树,故美称梅城。县内区划几经变更,1990年,全县设22个乡,501个村委会,7023个村民小组;设8个镇,25个居民委员会,68个居民小组。1988年人口达738585人,有汉、回、苗、侗、壮、瑶、满、藏、土家、布依、哈尼、维吾尔等民族,内汉族占总人口的99.98%。
攸县地处湘东要冲,人杰地灵。北宋太学博士彭天益、元集贤院待制冯子振、明兵部右侍郎王伟、右副都御史洪云蒸、大常寺正卿文士昂、清翰林院检讨陈梦元等诞生于此。清末,民国有留学生46人,现代和当代有烈士1409人。太平天国转战于此,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在这里轰轰烈烈进行。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其次是林业和养殖业。明代中叶就有谷米运销长沙、衡阳、湘潭等地,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每年外销谷米数十万担,获得“攸百万”的美称。1949年农业总产值达2391万元,粮食产量113590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获得长足发展。1970年以后,由于农田水利效用的发挥,农业科技的运用,杂交水稻的推广,以及其他生产条件的改善,1978年,农业总产值13807万元,粮食产量358275吨。1979年以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大见成效,至1990年,农业总产值26856万元,粮食产量42.069万吨。
手工业的发展始于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至咸丰、同治时(1851~1874),已有铁厂40多家,年产饼铁30多万担;纸槽300多个,年产土纸3万多担;煤炭年产七八十万担。清末至民国,产量下降,至1949年,全县工业产值只有254.59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迅猛发展。50年代即开办轻重工业工厂。并扶助12家私营铁厂恢复生产。1990年,工业总产值32980万元。
商业的发展,明代中叶以后较为显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因内乱外患,工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商业也随之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采取发展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与扶持私营商业的措施。195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86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728万元。1954年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粮、油、棉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1979年以后,对商业逐步进行改革。1988年,共有社会商业购销单位4700个,从业人员11196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197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7282万元。
乡镇企业初创于1952年,至1990年,共有企业18320个,其中农业企业657个,工业企业6481个,建筑业411个,运输业5508个;共有职工53694人;总产值34095万元,总收入中的工业企业产值19222万元。
1949年,攸醴(陵)、攸茶(陵)、攸安(仁)3条公路,在攸县境内全长78.39公里;水路航道226公里,其中全年通航116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建设速度较快,至1990年,公路总长800公里。水路航道里程1985~1988年均为234公里,1990年通航里程减为80公里。1973年建成的湘东铁路,在攸县境内长57.5公里。
邮政事业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1989年,有局、所24个,农村代办所2个,邮票代售处47个,信筒、信箱106个,信办站583个,邮路总长2159公里;有电报电路3路,长途电话电路19路,其中载波电路13路,各种电报发报机3部。
清代实行财政税收统收、统支、统管体制,其支出由上级按定员定额拨付。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民国35年开始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财政体制。1949年,县财政收入220万元。至1990年收入增加到4180.9万元。
在清末创办“新学”以前,攸县的教育场所是私塾和书院。私塾遍及城乡;书院元代以来先后办过13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首创“新学”,至宣统(1909~1911)年间,有公、私立小学12所,中等学校1所。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公、私立学校都有发展,至民国38年,有幼稚园1所,小学508所,初级中学3所,简易师范1所;职业学校至民国30年,先后办过13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在曲折的过程中发展,至1990年,有各类学校640所,共有幼儿园5所,小学574所,普通中学51所,农民中专1所,卫生中专1所,商业学校1所,子弟学校8所,职业中学1所,中级师范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电视大学1所。1950年9月成立攸县广播收音站,1956年5月成立攸县广播站,1982年改为攸县广播电台。1959年起,在公社(乡镇)和大队(村)建立广播机构。1974年建成干扰台,1982年改为转播台。1990年,有广播专线7258公里,广播喇叭12.09万只,广播入户12.04万户。民国15年放映无声电影。1955年成立攸县电影事业管理站。1990年,共有电影放映单位232个,人员441人,放映25556场次,观众1097万人次。
1984年建成电视台,1983年,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电视覆盖率85%,有电视机32350台收看电视节目。民国28年成立攸县卫生院。1949年有卫生技术人员340人,病床20张。至1990年,有县、乡医疗机构83个,卫生技术人员1476名,病床1332张,千元以上的现代化医疗设备120多台;有498个村建立卫生室,占全县村数的99.4%。
1976年3月成立攸县图书馆。1990年,县图书馆藏书93040册,学校、机关、厂矿161个图书室藏书26万多册。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书真实地记载株洲市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再现株洲市人民建设株洲市的光辉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