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区、县(市)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0021
颗粒名称: 附录 区、县(市)概况
页数: 25
页码: 3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株洲市各区各县的人口、组织、占地面积、及工业经济发展的概况。

内容

一 株洲市东区
  1970年7月8日,成立株洲市东区。1990年,全区共有4个街道办事处、44个居委会、1375个居民小组。总面积16.7平方公里,总人口150865人。区街工业始于1959年,当时的株洲市田心区、荷塘铺区发动群众大搞“百厂运动”,白手起家办起了14家小工业企业。1964年根据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区街工业进行了调整、改组、合并,6家区街企业先后移交市手工业局和轻工业局管理。东区成立后,市革委会将17家全民工业企业和5家集体工业企业的党、政、群关系下放东区管理。1978年,根据“市管经济,区抓服务”的设想,市革委会决定将区办企业全部无偿上收,归口市局管理。同年10月,收走10家企业。1979年又收走2家企业。至此,除街办工业外,区办工业出现空白。1984年3月,东区第四届人民政府成立,决定采取区办、街办、委办、商办“四个轮子”一起转的方针,大力发展区街工业。将3个办事处的4家企业升为区办企业。支持4个街道办事处发展扩大了13家街道工厂。到1990年,全区有16家工业企业,职工1090人,年总产值2445.94万元,比1984年增长177%,平均每年增长19.2%,上交税金146.83万元,利润50.28万元。
  1978年以前,区街商业主要有以安排闲散劳力为主的小商店,经营方式是代购代销。1978年11月,东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商业服务科,管理区街商业。1983年12月,成立商业局,陆续接收了市二商局移交的集体性质的肉食、副食、饮食业等商店,直辖16家集体商店,代管街道办事处的127家小商店。1990年,东区商业打破长期经营“三食”(饮食、肉食、副食)的传统格局,办起家电、五金、小百货批发商店和零售商店,共有16家商店,职工185人,销售额2736万元,上交税金19.08万元,实现利润47万元,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商业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荷塘铺和田心大东门小集镇有集贸市场,人民群众自由交换农副产品。1958年,取消集贸市场。1960年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管理小商贩。1964年,田心区、荷塘铺区(东区前身)的集贸市场活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集贸市场全部关闭。城市居民到国营商店排队购买蔬菜等日常生活用品。1979年5月,在全区指定性地开放集贸交易场所7处,1981年建立茨菇塘集贸市场。1984年,全区8个集贸市场实现了个个有场棚。同时开辟了晏家湾、荷叶塘市场,改建了茨菇塘市场。1985年建立四三○厂市场,1986年建立向阳村市场,扩建了田心东门市场,1987年建立红旗村市场,逐步形成了集贸市场风格。到1990年,全区有集贸市场10个,旧机动车交易市场1个,从事经营的个体户1341户,2032人,年成交额2065万元。
  1984年以前,东区财政收支归市政府管理,为报帐制单位。1984年1月,东区政府设立财政科,建立区政府的“半级财政”。1984~1990年,东区财政总收入5843.80万元,其中税收3991.90万元,占68.30%,财政总支出1921.40万元,占总收入的32.90%。
  1949年东区地域只有蒙泉、漆家祠堂、月塘保校5所私立小学,共7个班,138名学生,9名教师,310平方米校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大发展。至1990年底,东区有19所小学,教师818人,学生11554人,其中区办小学6所,教师205人,学生4033人。
  1972年以前,东区未设文化管理机构,只有少量的由辖区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文化活动。1972年,东区成立文化馆,隶属区委宣传部管理,下设四个街道文化站,负责管理全区的文化事业。文化馆成立后,创办了馆内刊物《作家摇篮》,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摄影等类作品1240余篇(件),培养了一批业余文学爱好者。
  二 株洲市南区
  南区是株洲市的1日城区。境内解放街、南湖街一带,均为三国时吴置的建宁县城址。1970年7月8日,成立株洲市南区。至1990年,全区有3个街道办事处、47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5.74平方公里,总人口115357人。
  区街工业属集体所有制经济,是从组织闲散劳力、生产自救“白手起家”的,历经几度兴衰起伏。
  1978年底,中共株洲市委、市革委会,将全部区办企业无偿收归市有关局管理,只剩有街道小集体厂组、区街工业。1984年,中共南区区委、区政府采取调整措施:将3个办事处所属的14家小集体企业,升为区办大集体。到1990年,区街工业总产值从1985年的410.76万元,上升到1412.43万元;利润从1985年的44.63万元,上升到74.84万元。
  区街集体商业起于居委会安排闲散人员为主的“三代”店(代营、代购、代销)。1984年4月,接管市第二商业局所属在南区的集体所有制肉食、副食、饮食及零售商店共24家,职工398人,并设“贸易货栈”,次年改为“批发部”,开展批发业务。1988年9月,18家区管商店下放办事处管理。1990年,共有商业门点67个,职工488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除木材、大米主要靠牙行交易外,其余摊贩及附近农民挑菜进城,均集中在徐家桥一带摆卖,自然形成株洲的市场交易中心。1957年,徐家桥设交易所,当年交易所成交额75.4万元。1958年,取消城市集贸市场。1959年,开放了徐家桥和钟鼓岭2处集贸市场,并搭盖场棚,集市贸易重趋活跃。1965年,再次关闭城市集贸市场。徐家桥、钟鼓岭的市场设施全部拆除。各菜店排队挤购现象严重,有的职工只得利用公休假日去十几公里远的渌口或近郊农家购买蔬菜,有的近郊农民则挑菜至城内宿舍区悄悄地出卖。
  1979年,恢复和扩大了徐家桥、钟鼓岭市场。1980年,开辟南华新市场。1984年,堤升街工业品市场、董家塅的迎新集贸市场相继开业。是年市场成交额达2719万元。1985年,原有市场设施均告爆满。10月,新建芦淞路工业品市场1750平方米,摊位460个,将堤升街工业品市场摊贩迁入芦淞路营业。至1986年,该市场又告爆满,区政府在改建、扩建徐家桥市场后,又在结谷街兴建七层共7000平方米以服装为主的芦淞大市场,于1989年12月15日将原芦淞路市场的摊贩全部迁入大楼营业,使昔日的“马路天使”进驻高楼大厦。该市场建成投入使用1年,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年成交额超亿元,交纳税金230万元,管理费119万元。因而享誉省内外,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之一。随后,紧邻的南大门市场与结谷门市场于1990年相继建成,与芦淞大市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株洲市独有的群体服装大市场。1990年7月,市工商局组建的1.5万平方米钟鼓岭大型综合市场竣工,8月30日开业。至此,全区集贸市场总面积达40098平方米。形成一个大中小型相结合、批发与零售相结合、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新型集贸市场。
  1984年以前,南区系报帐制单位。1984年开始建立“半级财政”。1990年,财政总收入1133.90万元。1984~1990年,区财政收入年平均以111.28%速度增长;上交则从1985年起,年平均以3.13倍速度增长,累计净上交1100万元。
  三 株洲市北区 1970年7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县级城市区,管辖范围为原清水塘区和公园路以北的贺家土办事处。至1990年12月底,辖3个街道办事处、43个居民委员会、1021个居民小组,总面积17.662平方公里,总人口138,992人,1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8.56%。
  北区的区街经济以工业为主。1970年底,市革委会将北区内的28家全民所有制工厂和5家集体所有制工厂下放到区政府管理。至1972年底,先后自办区属工厂10家,街道工厂13家。至1975年,区街工业拥有冶金、机械、建材、轻工等工厂30家。1978年11月以后,市政府将原来下放的33家工厂和10家区属工厂收归市有关局归口管理,区办工业处于空白。1982年,区政府从实际出发,扶植和扩大基础较好的街道工厂企业,将11家街道工厂转为大集体企业。1984年1月,设工业局(后改名经济计划委员会)管理区街工业。同年,11家街道工厂转为区属企业。至1990年底,11家区属工厂共有职工2878人,年工业产值406.60万元,利税285.49万元,年递增率19.66%。街道工厂11家、职工132人,年工业产值242.77万元。
  区街商业主要集中在贺家土、杉木塘、响石岭、湘天桥、铜塘湾等人口密集的地区。1978年10月,成立商业科(1984年2月改名商业局),负责商业管理工作。3个办事处兴办“三代”(代购、代销、代营)店,至1979年12月,有商品代销店15家、饮食代营店10家,其它“三代店”8家。1980年10月,有11家商品代销店和10家饮食代营店转为自销自营店。1981年区内的“三代店”全部转为自销自营店。1984年4月,市第二商业局将北区境内的9家集体所有制副食、肉食、饮食店共22个自然门点,下放到区政府管理。同年兴办北区第一家批发企业——城北地区贸易公司,经营食品、建材等商品的批零兼营业务。至1990年12月,有区属商店17家,职工235人,年营业额957.19万元。有街道商店34家,职工230人,年营业额355.75万元,共有大小集贸市场8个,总建筑面积25,912平方米。其中湘天桥集贸市场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属封闭型连贯结构,年成交额达1000万元以上。有个体经营户1806家,为北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区财政在1983年以前实行报帐制。1984年1月改报帐制为半级财政。1990年区财政年收入1129.90万元,为1984年的6.5倍;支出408.40万元,为1984年的2.65倍;上交市财政766.20万元,为1984年的5.8倍。
  四 株洲市郊区 1951年7月,株洲市设郊区,辖12个乡。196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株洲市郊区(县级)。1990年末郊区总人口171833人,总面积367.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8114亩。辖10个乡、城工区及园艺场、鹅颈洲渔场、121个村、1446个村民小组。
  郊区建制后,本着“为城市提供副食品”的生产方针,大力发展蔬菜、鸡、猪、鱼,满足城市人民的生活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成为专业化的商品型农业区。1990年农业产值7024万元,其中种植占50%,牧业34.2%,副业7.9%,渔业4.7%,林业3.2%。
  70年代前,郊区产业属于“菜、猪、鱼”城市服务型。70年代后,枫溪港、霞湾渔业队及清水塘污染区劳力过剩,受“五小企业”精神的启示,开始铺开了区属工业的摊子。1970~1979年,创办了株洲市郊区农机厂等8个企业。1986年后,区办工业向规模型、效益型和集约型发展。霞湾电机砖厂扩产竣工,成为全省最大的电机砖厂。株洲保险粉厂建成投产,郊区有了世界较先进生产工艺的现代工厂。1990年,区属15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为2480万元,工厂占地面积309974平方米,厂房71095平方米,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1228万元,产值3890万元,利税633万元。株洲市保险粉厂被评定为省级先进企业。
  1978年,全区只有乡、村企业495个,产值16040万元。1990年,有乡、村企业4641个,从业人员33661人,固定资产净值7916万元,总收入47159万元,上交税金929万元,纯利1329万元,企业留利730万元,是郊区经济的主要支柱。全区有乡办企业95个。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7个,100~500万元的有34个,50~100万元的有20个,10~50万元的有37个,10万元以下的7个。全区110个村,440个村办企业。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9个村,100~500万元的有52个村,50~100万元的有18个村,10~50万元的有31个村,10万元以下的有10个村。
  1959年1月,开始设立郊区财政科,1963年12月撤消,并入市财政。其后郊区为市财政的报帐单位。1979年1月恢复郊区财政科。1984年5月改为郊区财政局。1990年,区财政收入1921万元。
  50年代,农民修建乡村小道24条。1958年冬,修通茶园塘至马鞍山全长17.6公里的砂石公路。1959年,修建五云公路(五里墩坳上至云盘),全长6.3公里。龙樟路10.5公里,龙金路5公里,田樟路4公里,株潭路5.4公里,木曲路5.5公里。1978~1980年,各公社、大队兴建乡、村道路,使田、道、路形成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郊区接管小学84所。1989年,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有小学100所,学生17458人;初中11所,学生3892人;高中1所,学生489人。
  清同治前,盛行神案戏。之后,出现花鼓戏班。1983年,各乡(场)文化站组建民乐队,进行各类演出活动。龙舞、地花鼓更为盛行。从1988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全区大型演出。
  1976年初,建立郊区广播站,4月,向全区播音。区辖的荷花、曲尺、荷塘铺、建宁、清水5个公社及郊区代管的市园艺场、市果木园艺场、市渔场均建有广播放大站。1984年郊区广播事业局建立调频广播电台,同时成立了广播电视服务公司。1985年,建立50瓦调频广播电台,成立了株洲郊区音像管理站,负责管理全区录音、录像制品的放映、销售管理工作。1990年,全区拥有喇叭17671只,线路1135杆公里,喇叭入户率为46%,复盖率为89%,音响率为95%。全区拥有电视机32879台,录音机16167台,收音机16809台。
  郊区建制前,医生行医和药店都是个体开业。1953年,建立了29个联合诊所。从1970年开始,各公社相继成立社队联办合作医疗室,从而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
  五 株洲县
  株洲县置于1965年,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辖22乡,5个镇,3个国营农、林场。总人口49.9万人。耕地面积33519公顷,林地面积64655公顷。
  县境交通方便。京广铁路自北向南纵贯县境50公里,浙赣铁路自东向西穿越,境内里程20公里。湘江贯穿县境南北,流程77.6公里,渌江流程县境内12.8公里。公路320国道穿境而过,境内16公里;省道1815线境内里程71.3公里;县道12条,里程262.5公里;乡村公路、机耕路纵横交错,119条,共359.2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47公里。全县30个乡镇场全部通车,至1990年,公路里程709公里。
  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全县邮路30条,长度1916公里。1975年2月,县邮电局安装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400门,成为湖南省第1个实现市话自动化的县邮电局。1990年,渌口至株洲拥有载波电路36路,实线2对,实现长途电话载波化,农村电话通过县邮电局交换机可挂发全国各地。
  县境地处湘江、渌江要道,县城渌口镇历为军事、交通重镇,为兵家征战必争、文人游览必到之处。东汉建武十七年(41),伏波将军马援率部南征交趾,往返屯兵渌口。唐乾元元年(758)、唐大历四年(769),唐代诗人刘长卿、诗圣杜甫先后游经县境,写下了不朽诗篇。唐乾符六年(879),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率部转战,途经渌口。宋乾道二年(1166),理学家朱熹、张南轩在朱亭结亭讲学,相与唱和。明崇祯十七年(1644),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率部与明将左良玉会战于渌口。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驻兵雷打石,与清兵相战。同治八年(1869),朱亭哥老会起义,杀伤县丞葛治平,火烧县丞衙署。民国10年,南北军阀混战于白关、朱亭、渌口等地。民国16年2月,毛泽东到渌口考察农民运动。民国33年6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渌口。沦陷期间,境内农民自发组织游击队、自卫队、赤卫队等武装,抗击日本侵略军。1949的8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六军解放渌口。9月7日,县境解放。
  1949年,县境国民生产总值1420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人均105元。农业总产值3112万元,人均144.79元。粮食总产量72370吨,按播种面积计,亩产101公斤。工业生产多为手工业作坊,工业总产值112万元。1965年建县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达3876万元,工业总产值984万元,农业总产值4784万元,出现了新的飞跃。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全县各项事业受到严重干扰。在“抓革命,促生产”方针指引下,兴建的龙潭、大京、杨柳3座中型水库配套工程先后竣工,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92公顷。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创建杉木林基地10个,造林8700公顷,柑橘发展到165.3万株,相继建成一批果木场。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努力发展生产力,改造低产农田,建设规格方块农田,推广使用水稻插秧机插秧,实行科学种田。1971年,首次跨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的指标,工业生产稳步增长。1975年,以生产队为单位兴办的杉、竹、茶、橘、果“五小园”基础上,兴建了一批大队、公社林场。同年,全国农业展览馆以株洲县黄龙公社林场人工杉木林照片为林业馆刊头照,重点介绍株洲县人工造林先进事迹。1976年12月,《红旗》杂志对株洲县发展社队林场经验作了专题介绍;1977年3月,国务院授予株洲县林业先进县奖旗。1978年1月,《人民日报》以“人工林海之乡——株洲县”为题作专题报道。从此,株洲县“人工林海”蜚声中外。中共和国家领导人,世界五大洲朋友,内陆省(市)共21.9万多人先后到“林海”参观学习。1986年,株洲县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1978年,社队企业开展创办百厂活动,至1979年,社队企业发展到1787个,总收入达451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发展了农业生产力。至199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30803万元,工业总产值29049万元,农业总产值17216万元,粮食总产量32.192万吨,人工造林6.191万公顷,宜林山地绿化率由1949年的44%上升到99%,用材林、油茶林、楠竹、柑橘均列入湖南省生产基地县。乡镇企业总数达14684个,形成种养殖企业、建材工业、建筑业、机械工业、轻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7大支柱产业,从业人数6万余人,企业总产值4.53亿元,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9.5%。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进步。至1990年,全县小学363所,县属中学7所。建县26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18949人,高中毕业生32721人,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3690人,其中大学1263人,中专2427人。经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检查验收,株洲县以102.54分的成绩,被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
  科技机构健全,有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农机具研究所、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等,并设立植保、苗情、土肥、种子、兽医、水产等专业技术推广站。1978~1990年,全县250个科技推广试验项目中,107个项目获科技成果奖。
  县、乡、村卫生医疗机构逐步完善,深入开展以管水、管粪、改厕所、改水井、改炉灶、改造卫生环境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初见成效,卫生状况日趋改观,曾流行的天花、霍乱等恶性传染病早已绝迹,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广播、电视电影普及,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采。
  境内山川秀丽,森林绿化覆盖率达48.8%。潇湘胜景空灵岸自1987年始,重新修葺,依岩修筑山门、栈道、三圣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地藏阁、钟鼓亭、僧舍等,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红墙金瓦、蔚为壮观,形成旅游、观光、拜佛的理想场所。新开发的大京风景区,以群山环抱的大京水库为依托,建金轮寺等34个景点,是株洲市有名的森林公园和水上游乐场。
  经验和教训启示着株洲县人,只要充分利用紧靠株洲市区的区位优势,发展“环城经济”,实行城乡结合,加快农村工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农副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年轻的株洲县必将更加富饶美丽,更加繁荣昌盛。
  六 醴陵市
  汉高后四年(前184),封长沙相越为醴陵侯,东汉初设醴陵县,历2000多年。1990年,全县总面积2157.2平方公里,总人口957071人,辖33个乡、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80个村、2个非建制镇、54个居民委员会。
  醴陵市人杰地灵。南宋有名臣吴猎、杨大异、皮龙荣、丁应奎等。中日甲午战争后,有为民主革命献身的宁太一、马福益、杨卓林等。抗日战争中,有为国捐躯的左权将军等。有工人运动杰出领袖李立三。程潜、陈明仁毅然脱离国民政府,为湖南省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醴陵市为湘赣交通要冲。早在清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即修筑湖南省第1条铁路——萍醴铁路。市境铁路有浙赣线横贯东西,醴茶线、醴浏线(窄轨)连通南北。公路有一○六线、三二○线两条国道交汇于城区。航运可经渌水入湘江。
  宋初引种双季稻。元末,战乱杀戮,灾疫夺命,幸存者多外出谋生,境内仅存数百户。明初大批外来移民入境垦荒,生产逐步有所恢复。清初,政府奖励农耕,大批外来移民再次进入醴陵。雍正中期开始发展瓷业,咸丰年间,城乡鞭炮生产相继复兴,给经济增添新的活力。清末至民国时期,商品经济有较快发展。
  民国7年前后,北军纵火烧城,杀害百姓2万余人,毁屋1.4万余栋,灾民近30万。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近5万。沦陷期间,日军烧杀淫掠,全县死伤近9000人,毁屋5000多栋,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在灾难深重的逆境中,人民奋起反抗,在斗争中寻找出路,不断举行起义或参加农民起义。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1906年12月4日),在醴陵东北边境麻石爆发的萍(乡)、浏(阳)、醴(陵)起义。民国11年起,陈章甫、李立三、毛泽东等先后来醴传播马克思主义。民国16年初,毛泽东来醴考察农民运动后,全县农会会员增至20余万;工农武装参加讨伐湘东保安司令罗定的战斗;特别法庭审判土豪劣绅,镇压反革命分子。9月,农村秋收暴动,打击反动武装,攻入县城。抗日战争期间,地方抗日武装配合国民革命军在县境抗击日军,大小战斗近300次,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民国38年7月25日,醴陵县和平解放。
  1949年,全县社会总产值5642万元,国民生产总值4721万元,国民收入3920万元。50年代,全县掀起农业生产高潮,逐步形成湖南省发展双季稻的中心,并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水稻高产县之一。1990年,醴陵市全年双季稻亩产过吨粮,成为长江中下游第1个过吨粮的市(县)。
  醴陵是全国8大陶瓷产区之一,历史上与浏阳、平江同为湖南鞭炮生产中心,被誉为瓷城和花炮之乡。工业以陶瓷、花炮工业为龙头,带动工业全面发展,推动乡镇企业迅速崛起。1981~198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连续5年夺全省首位。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醴陵撤县建市。
  1990年,国内纯购进总额为4.6亿元,国内纯销售总额近3.4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57亿元,完成以陶瓷、花炮为主的出口商品收购总额1.03亿元(计划价)。至1990的,35年累计出口日用陶瓷13亿多件,创汇总额占全省出口陶瓷创汇总额的52.96%。
  1990年,社会总产值13.54亿元,人均1415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23倍和13倍。国民生产总值6.39亿元,人均668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12.5倍和7.05倍。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91.7%降到1990年的31.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由5.3%上升至15.8%。国民收入5.52亿元,人均577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13倍和7倍多。劳动生产率水平,工业人均10246元,农业人均3724元。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931元,农民人均收入863元。
  1990年,全市有各类学校700余所,在校学生13万余人。至1990年,醴陵籍运动员累计获国际性比赛冠军10个,全国冠军33个;超亚洲纪录2项,创、破国家纪录26项。
  1990年,有科研设计单位11个,技术推广单位54个,拥有以农业、陶瓷、花炮、医卫为主的科技人员3000余人。至1990年,实施“星火计划”共投放资金2105万元,实现产值13568万元,创利税2514万元。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和获省以上科技奖的项目各有100多项。
  醴陵市在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医药卫生和经济战线上,涌现了一批学者、专家。有著名的文学家袁昌英、历史学家黎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地理学家傅角今。著名教授、专家有刘彦、易鼎新、刘旋天、傅道伸等,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 攸县
  攸县位于湖南省东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面积2664.07平方公里。东西部群山环绕、耸峙,中部为岗地、平原,形成一个纵贯南北的带状盆地。地质构造较复杂。河流分洣水和渌水2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02条。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适中,无霜期长,适宜农业生产的发展。物产丰富,矿藏充足,品种繁多,分布较广,有煤、铁、锰、铀、钨、铜、砂金、石膏、锑、砷、白云石、滑石、钾长石、石棉、高岭土等20多种。
  攸县地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就有人类住居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开发。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建制,属长沙国,隋并入湘潭县,唐复置攸县,元为攸州,明复改为攸县,沿袭至今。相传县城古代遍植梅树,故美称梅城。县内区划几经变更,1990年,全县设22个乡,501个村委会,7023个村民小组;设8个镇,25个居民委员会,68个居民小组。1988年人口达738585人,有汉、回、苗、侗、壮、瑶、满、藏、土家、布依、哈尼、维吾尔等民族,内汉族占总人口的99.98%。
  攸县地处湘东要冲,人杰地灵。北宋太学博士彭天益、元集贤院待制冯子振、明兵部右侍郎王伟、右副都御史洪云蒸、大常寺正卿文士昂、清翰林院检讨陈梦元等诞生于此。清末,民国有留学生46人,现代和当代有烈士1409人。太平天国转战于此,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在这里轰轰烈烈进行。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其次是林业和养殖业。明代中叶就有谷米运销长沙、衡阳、湘潭等地,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每年外销谷米数十万担,获得“攸百万”的美称。1949年农业总产值达2391万元,粮食产量113590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获得长足发展。1970年以后,由于农田水利效用的发挥,农业科技的运用,杂交水稻的推广,以及其他生产条件的改善,1978年,农业总产值13807万元,粮食产量358275吨。1979年以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大见成效,至1990年,农业总产值26856万元,粮食产量42.069万吨。
  手工业的发展始于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至咸丰、同治时(1851~1874),已有铁厂40多家,年产饼铁30多万担;纸槽300多个,年产土纸3万多担;煤炭年产七八十万担。清末至民国,产量下降,至1949年,全县工业产值只有254.59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迅猛发展。50年代即开办轻重工业工厂。并扶助12家私营铁厂恢复生产。1990年,工业总产值32980万元。
  商业的发展,明代中叶以后较为显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因内乱外患,工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商业也随之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采取发展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与扶持私营商业的措施。195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86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728万元。1954年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粮、油、棉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1979年以后,对商业逐步进行改革。1988年,共有社会商业购销单位4700个,从业人员11196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197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7282万元。
  乡镇企业初创于1952年,至1990年,共有企业18320个,其中农业企业657个,工业企业6481个,建筑业411个,运输业5508个;共有职工53694人;总产值34095万元,总收入中的工业企业产值19222万元。
  1949年,攸醴(陵)、攸茶(陵)、攸安(仁)3条公路,在攸县境内全长78.39公里;水路航道226公里,其中全年通航116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建设速度较快,至1990年,公路总长800公里。水路航道里程1985~1988年均为234公里,1990年通航里程减为80公里。1973年建成的湘东铁路,在攸县境内长57.5公里。
  邮政事业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1989年,有局、所24个,农村代办所2个,邮票代售处47个,信筒、信箱106个,信办站583个,邮路总长2159公里;有电报电路3路,长途电话电路19路,其中载波电路13路,各种电报发报机3部。
  清代实行财政税收统收、统支、统管体制,其支出由上级按定员定额拨付。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民国35年开始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财政体制。1949年,县财政收入220万元。至1990年收入增加到4180.9万元。
  在清末创办“新学”以前,攸县的教育场所是私塾和书院。私塾遍及城乡;书院元代以来先后办过13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首创“新学”,至宣统(1909~1911)年间,有公、私立小学12所,中等学校1所。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公、私立学校都有发展,至民国38年,有幼稚园1所,小学508所,初级中学3所,简易师范1所;职业学校至民国30年,先后办过13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在曲折的过程中发展,至1990年,有各类学校640所,共有幼儿园5所,小学574所,普通中学51所,农民中专1所,卫生中专1所,商业学校1所,子弟学校8所,职业中学1所,中级师范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电视大学1所。1950年9月成立攸县广播收音站,1956年5月成立攸县广播站,1982年改为攸县广播电台。1959年起,在公社(乡镇)和大队(村)建立广播机构。1974年建成干扰台,1982年改为转播台。1990年,有广播专线7258公里,广播喇叭12.09万只,广播入户12.04万户。民国15年放映无声电影。1955年成立攸县电影事业管理站。1990年,共有电影放映单位232个,人员441人,放映25556场次,观众1097万人次。
  1984年建成电视台,1983年,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电视覆盖率85%,有电视机32350台收看电视节目。民国28年成立攸县卫生院。1949年有卫生技术人员340人,病床20张。至1990年,有县、乡医疗机构83个,卫生技术人员1476名,病床1332张,千元以上的现代化医疗设备120多台;有498个村建立卫生室,占全县村数的99.4%。
  1976年3月成立攸县图书馆。1990年,县图书馆藏书93040册,学校、机关、厂矿161个图书室藏书26万多册。
  八 茶陵县
  茶陵,因地处茶山之阴,史称炎帝神农氏崩葬于境内而得名(茶山,又名景阳山,属罗霄山脉。宋罗泌《路史》载:炎帝“崩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南宋嘉定四年,从茶陵析炎陵所在之康乐及霞阳、常平共三乡置酃县。)。
  它位于湖南省东南边陲,为株洲市远郊县之一。东与江西省的莲花、永新、宁冈三县接壤,西与郴州市的安仁县毗邻,南靠酃县,北接攸县。从县城沿醴茶、京广铁路北去,212公里可达长沙;沿一○六国道南行,654公里直通广州。在这2500平方公里的境域内,群山环抱,丘谷纵横。南来的洣水,带着井冈山的俊秀、炎帝陵的神韵,在这里劈开重峦迭嶂,汇集四乡八水,蜿蜒西北而去,经攸县、衡东,注入湘江。
  茶陵,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元、明、清几度升为州。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明代翰林学士解缙及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此驻足游览或探幽考察,留下了名篇佳句。这里“东距瓯吴,西接交广,南控蛮粤,北通潇湘”,“介三路之间”,扼湘赣要冲。唐代黄巢、南宋岳飞、明末张献忠、太平天国石达开等先后转战于此,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都曾在这里摆下战场。
  茶陵,是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县之一。民国16年11月,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此建立了井冈山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建设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毛泽东、朱德、谭震林、陈毅、彭德怀等一代伟人,先后在此力挽狂澜,艰苦转战。30年代初,茶陵县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的重点县、模范县,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茶陵人民,勤劳、憨厚而倔强。境内发现的大溪、龙山、商周、战国及秦汉文化遗址,留下了古代开拓者的足迹;做工精巧、形制各异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墓砖、钱币等难以数计的出土文物,尤其是雄踞于洣水之滨,历经700多年风雨仍翘首跪卧、栩栩如生的南宋铁犀,反映了6000多年来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闪耀着创造者智慧的光芒。
  然而,这块被古人称为“可以长生,可以避世”的福地,并未成为劳动人民的乐土。在漫长的私有制社会中,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战乱频仍,劳动者创造文明的才智受到压抑。
  明嘉靖四年(1525)《茶陵州志》称:境内“农勤于耕,士勤于学”。由于“农”、“士”对立,“体”、“脑”分离,茶陵一度出现非常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在这山明水秀之地,“学风鼎盛,文人辈出”,宋元明清兴建书院的所数,在湖南各州县中名列前茅(宋、元分别居第三、第二,清代居首),进士及第者达121人。明代被朱元璋尊为“三老”之一的刘三吾,“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曾六主会试、被谥为“文毅公”的张治,以及清代协办大学士彭维新,加上清代状元萧锦忠,民国时期曾“三主湘政,两任国府主席,一长行政院”的谭延闿等,“树功立业者”不乏其人,真可谓“地灵人杰”。另一方面,广大百姓终年勤耕苦作,如牛负重,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更与诗书无缘,境内生产力发展缓慢,成为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
  茶陵人民素有反抗压迫和强暴的传统。历代农民起义军转战茶陵期间,先后有数百以至数千人投身义军。境内亦多次举行反对封建王朝的暴动。民国15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茶陵人民为着自由、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29~1934年,四分之三的区域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如火如荼。1932年湘赣省两次开展的革命竞赛活动中,茶陵县均获全省总分第一。茶陵苏区人民源源不断地将优秀儿女送去当红军。1933年,中共墨庄、小田2个支部的党员,带领群众共140余人,一次加入红军,成为中共湘赣省委号召全省学习的“最光荣的例子”。地方武装则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多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与“围剿”。主力红军突围长征后,游击队员在县人谭余保为首的中共湘赣临时省委领导下,转战在湘赣边界的武功山、九陇山一带,坚持游击斗争。1938年2月,湘赣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奔赴苏皖抗日前线。民国33~34年,日军侵占茶陵8个月,县内民众组织抗日自卫队、游击队,配合国民党抗日军队,严惩侵略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的一位老同志谈到茶陵的革命斗争时,感慨地说:“毛泽东主席当年经常讲,茶陵的斗争很艰苦,茶陵人民很能打,很有办法,斗争坚决,茶陵铁牛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茶陵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其他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有3万余人,占本世纪20至40年代茶陵全县平均人口总数的七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正式追认在册的革命烈士有5301名,其数量之多在湖南全省县(市)中列居第三。50年代健在的100多名茶陵籍“老红军”中,被授予将军衔的有25名(中将5名、少将20名)。
  茶陵,这块浸染了赤子恋情和烈士鲜血的土地,1949年8月15日和平解放后,发生了巨变。中共茶陵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由1949年的0.77亿元增长到1992年的8.68亿元,人平由310元增加到1554元,分别增长10倍和4倍。农业方面,开展了以水利为主的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全县水田旱涝保收面积由15%增加到67%,同时不断改革种植制度,推广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增加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投入。1992年与1949年比较,粮食平均亩产(按占地面积计算)由133公斤上升到722公斤,其中水稻单产736公斤,成为湖南省粮食高产县之一;粮食总产由5万多吨增加到25万多吨,单产和总产都提高了4倍多。在人口成倍增长的情况下,农业人口每年人平生产的粮食由225公斤增加到506公斤,人平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由39公斤增加到104公斤。食用植物油、茶叶、棉花、水果、苎麻等多种经营和林、牧、副、渔业都有较大发展。全县平均每年调销木材3.4万立方米,楠竹32万多根。虽然因“左”的失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几度出现林木乱砍滥伐的现象,但由于累计造林达230多万亩,全县森林复盖率1992年接近46%。工业从几座原始的矿窑、简陋的作坊起家,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已拥有采掘、冶炼、电力、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药品、造纸等数十种行业。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76万元上升到1992年的4.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上升到51%。喷灌系列泵、电石、石灰碳、双氰铵、蓄电池、饲料添加剂、丝绸被面、平板绸等产品饮誉省内外,其中15种产品获国家或省优质产品称号,雨蛙牌4种喷灌泵打入南亚和东南亚市场。
  其它经济建设也成绩斐然。醴茶铁路于1972年竣工通车,使偏于一角的茶陵与株洲、长沙等中心城市联成一线。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四级公路四通八达。贯通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茶陵段的兴建,标志着县内公路建设向着现代化、标准化发展。
  改革开放的大潮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乱石巉岩,商贾罕至”的闭塞之乡成了湘赣边境购销两旺的繁华地段。饱经700多年沧桑的茶陵古城,披上了新装,焕发青春。昔日城外的荒坡野岭,如今街道纵横,高楼栉比,成了人车熙攘的闹市,初步展现新时代的英姿。30多处农村集镇的建设初具规模,犹如镶嵌在锦绣山水间的一颗颗明珠。
  全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小学教育80年代初已经普及。每年有数百茶陵子弟进入高等学府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更有数千名具有中等文化的青年充实劳动大军。以农业技术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70年代就受到重视,文化补习、函授、广播电视教育和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在80年代全面实施。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和城乡不卫生的积习有了很大改变,天花、霍乱等“瘟病”早已绝迹,1986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基本消灭疟疾县的县(市)之一。昔日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如今跨入了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行列。全县人民的生活正由“温饱”奔向“小康”。
  茶陵,与其过去相比,的确有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对照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发达县(市)相比,其发展又嫌缓慢。
  茶陵这块“风水宝地”,宝库之门已经启开,致富之路急需拓宽。
  全县有40万多亩耕地,这是种植业发展的母体。只要人们不“杀鸡取卵”,搞掠夺性经营,加倍珍惜土地,保养地力,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就大有增产的潜力。商品粮基地县的建设,将使茶陵的农业出现新的飞跃。被誉为“茶陵三宝”的生姜、大蒜、白芷,曾以优良的品质著称,若能开发成畅销的拳头产品,必将为县内的多种经营带来新的活力。
  全县有260多万亩林业用地。消灭宜林荒山的工作已经达标,绿化茶陵的目标即将实现。只要加强林政管理,搞好林木培育,突出发展高效林业,县、乡镇、村乃至千家万户,都将有自己资本雄厚的“绿色银行”。
  全县有90多万亩可放牧的草场,近4万亩可供养殖的水面,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将给畜牧水产业带来广阔的前景。
  全县20多条大小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正在筹建的洮水电站和其它电力工程,将给茶陵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
  全县有铁、钨、煤、萤石、石灰石、花岗岩等20多种矿藏,有稻谷、油料、茶叶、水果、生猪以及松杉、楠竹等大宗农副产品,一旦县内的加工工业发展起来,就能变“死宝”为“活宝”,变资源为财富。不远的将来,飞驰在醴茶铁路上的火车,奔跑在“三南公路”、“106”国道的汽车,从茶陵运往四面八方的将不仅是未经加工或粗加工的矿石、农副产品,更多的将是经过了精细加工的名优特产…… 茶陵县90年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商品粮、瘦肉型猪、林业等基地县的建设和烤烟、蚕桑、药材、水果、大蒜、矿产等6大支柱产业的开发以及年产值过千万、利润过百万的骨干企业的建设正在全面铺开。全县有50多万人民、15000多名共产党员,这是茶陵的力量和希望之所在。只要全县上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客观规律,团结奋斗,苦干巧干,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乐园必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九 酃县
  酃县地处湖南省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总面积2030.24平方公里。县境是一个以中山地貌为主的山区县。年平均气温17.3℃,年平均降水量1761.5毫米。南宋嘉定四年(1211)拆茶陵康乐、霞阳、常平3个乡置酃县。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行文,将酃县更名为炎陵县。1990年末全县人口176284人,辖4个镇、13个乡(其中龙渣瑶族乡为株洲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203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1454个村民小组(含大院农场11个生产队),75个居民小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先后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边界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亲自在水口叶家祠主持第一个连队建党,在中村道任村开展第一次插牌分田,在十都与朱德第一次会面,两军在沔渡会合等重要活动均发生在酃县。
  1990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825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52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9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728万元。县级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1754万元。工业总产值4524万元,农业总产值604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4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450元,年末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69万元。
  县内矿产资源有钨、金、铜、铁、稀土、萤石、无烟煤、高岭土、钾长石、石灰岩、矿泉水、花岗石等23种。已开采的有钨、金、萤石、稀土、矿泉水、花岗岩等10余种。水力资源蕴藏量30.92万千瓦,水能可开发量23.81万千瓦。县内工业初步形成以小水电、森工、矿产资源为龙头、家具、造纸、冶金、化工、陶瓷、建材、食品等加工业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全县水电装机容量30008千瓦,年发电量12342万千瓦时,人均发电量700多千瓦时,居湖南省首位。是全国首批100个农村电气化初级达标县之一。常年出口产品有萤石精矿粉、精钨、硅铁、锰铁、工业硅、高铬磨球、电石、溶解乙炔、乙炔炭黑、工艺瓷、松香、清水笋、食用菌、牛皮纸、玻璃纤维布、花岗石装饰板、竹木地板条、木衣夹、空心保健凉席、果脯、水果罐头等。
  县境林地面积251.98万亩,其中有林地188.65万余亩,森林覆盖率62%。全县有树种984种。分布广、密度大的有杉、马尾松、油茶、楠竹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银杉、大院冷杉、银杏、福建柏、红豆杉、篦子三尖杉、伯乐树、香果树、杜仲、伞花木、南方铁杉、穗花杉、厚朴、凹叶厚朴、闽楠、银鹊树、青檀、白辛树、紫荆、银针花、华榛等。珍稀竹类有方竹、黄金间碧玉竹、紫竹、罗汉竹。县重点开发笋竹两用林和优质水果。
  全县有耕地17.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98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红薯、大豆、土豆、南瓜、花生等。
  县内珍贵药物有西芎、川牛漆、厚朴、杜仲、黄伯、辛夷、云香木、茯苓、绞股兰等。食品特产有米制蛋糕、果脯、水果、藠头和清水笋罐头。工艺特产有湘玉瓷、竹木根雕、板式家具、空心保健凉席。其它经济特产还有白鹅、柑橘、柰李、香菇、木耳、茶叶等。
  县内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极理想的旅游胜地。神州第一陵——炎帝陵,在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陵殿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陵前,洣水三回九曲,众星拱月,山川大聚。唐代即有奉祀,宋乾德五年(967)建庙。历代朝拜,游览者络绎不绝。1986年重修后,基本保留清代的艺术风格。陵殿占地3999平方米。
  县城东45公里,有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全区面积10万余亩,森林茂密,保存成片的原始次森林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有木本植物751种,陆生脊椎动物209种。区内险岩怪洞,奇花异卉、珠帘瀑布、东坑瀑布、龙潭天河、桃花溪水更是奇景迷人。空气中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6.7万个。是科学考察、旅游避暑、疗休的佳境。
  县内还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这些景点将与附近的南岳衡山、井冈山等湘东赣西旅游区连成一片。
  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68名,其中高级职称28名。县建有国家级标准文化馆和图书馆,乡乡建有文化站,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1991年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1990年建有线电视台和广播电台1座,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78%。拥有普通中学20所,小学256所,中小学在校学生30780人,全部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9%。全国特级教师马安健精心研究复式教学,成果显著。1990年全县青少年体育达标率78.10%,有业余体校1所。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424人,每万人拥有病房床位28张。县人期望寿命由民国时期的35岁,提高到1990年的68.06岁,其中男性66.7岁,女性70.21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内山区,丘陵区均有地方甲状腺肿病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广碘盐供应和投服碘油胶囊治疗。1989年,经省地甲病考核验收组验收,全县达国家卫生部门规定控制指标。县内大气,地面水质受污染较小,大气符合国家GB3095—82一级标准,水质达到国家GB3838—83Ⅱ类标准。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书真实地记载株洲市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再现株洲市人民建设株洲市的光辉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