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唯一号: 151836020220000216
实物名称: 琴台
其他名称: 单父台;半月台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19/001
起始页: 0732.pdf
类型: 湖泊
分类号: K928.3
主题词:

实物简介

琴台 又称单父台、半月台。位于单县城南护城堤东端。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做单父宰时,政暇鸣琴于此,故名。宓和继任县宰巫马施治单均有政绩。为纪念他们,后人在宓子贱弹琴处筑起高台。至唐,县尉陶沔在台上创建二贤祠,奉祀宓巫二贤。1698年,知县金天定在此置“鸣琴书院”,后又添设了东西考棚,每年在此讲学育人,选拔人才。 自宓巫以后,琴台成为文人墨客、士子名流登临咏怀的胜地。诗人李白多次登临。744年,李白、杜甫、高适同游单父,共登琴台,吟咏唱和,留下了灿烂诗篇。继李、杜之后,登台怀古、会文赋诗的就更多了。唐宋以后,吟琴台的诗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仅佳作就达上百篇。 抗战胜利后,湖西专署在琴台修建了“湖西区抗战烈士纪念塔”,后相继在台东台南修建了烈士陵园。旧时的单县八景,此处就占了四景,“琴台夜月”、“涞河归帆”、“仙桥流水” 和“吕氏仙井”。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