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柿叶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唯一号: 151836020220000156
实物名称: 桂陵柿叶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15/001
起始页: 0338.pdf
类型: 植物
分类号: Q949.775.3
主题词: 柿科

实物简介

桂陵在菏泽市北约5.5公里何楼村,两千三百年前,齐、魏“桂陵之战”即在此地,桂陵大貌,南有济水,北有濮水,沟溢遍布,地形复杂,林木茂密,适宜伏兵,齐之孙膑,诱魏师至此,聚而歼之,生擒庞涓。 明代,此地多植柿树,大者两人不能合围。据载,盛时约有4.8万余株。金秋十月,叶经霜染,恰似枫林,满山遍野,红果倒挂,似火焰,如灯龙,在碧空金叶映衬下,美景如画。明代诗人王相枢有诗赞美说:“枫林流丹柳复黄,杖藜散步桂陵乡……招来野老林间坐,闲说齐师败魏王”。清代诗人苏毓眉诗中也赞道“桂陵何处有,齐魏己成空,唯有千林柿,来看十月红,恍如霜后柏,疑是晚江枫,不必垂朱果,翻然叶叶风。” 此地屡遭黄水淤积,面目己非,仅堀堆尚存,堌堆属周遗址,含汉代墓葬,有考古价值。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