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母遇险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唯一号: 151835020220000062
作品名称: 祭母遇险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537.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057
主题词: 民间文学

作品简介

一年秋天,郭秉钧在曹州东南的白浮图镇和清军遭遇,因清兵超过义军几倍,又遇强西北风迎面刮来,飞沙弥漫,天昏地暗,义军连眼都难睁开,故而大败。郭秉钧只领少数人冲出罗网,七十岁的老母和妹妹,却被用五个大钉,活活钉死在荷泽东城门的两扇门板上。至今荷泽民间还流传着“白浮图打仗——没法提”的歇后语,足见群众的痛惜之情。 郭秉钧听说后,悲愤交加,钢牙七、民歌民谣咬得“咯咯”响:我要杀贼祭母,让清妖看看郭爷的胆量。随即扮成商人的模样,长袖之中,手握八寸牛耳尖刀,孤身进了荷泽城。 这天,正赶上东关泰山奶奶庙大会,从东城门到庙堂,人群熙熙攘攘,挤的水泄不通。郭秉钧挤在人群之中,渐渐挨近东门。当看到门上惨状,他两眼几乎冒出火来,紧撞几膀子,来到守门的武官眼前,心里说着:“母亲呀母亲,儿为你报仇来了!妹妹呀妹妹,可惜了你的年华……”窜上一步,牛耳尖刀直刺那位武官前胸,那家伙还没闹清是怎么回事,便作了刀下鬼。郭秉钧转身挤入人层后,守门清兵才清醒过来,大喊:“抓郭秉钧,拿那个穿青袍的!”霎时间炸了会。 可那郭秉钧早在混乱之中挤进人群,把帽子一丢,露出他早已剃去辩子的和尚头,那青布长袍,是城里西当典街杨家戏衣店根据舞台上的戏装特点,特给他制作的“翻花衣”,这种衣服有两层表面,只要领子一翻,下幅往腰间一掖,便成了老和尚镶花边的黑袈裟了。 人们只见一个和尚大摇大摆进了泰山奶奶庙,清兵忙乱了半天也没抓到郭秉钧。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