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唯一号: 151834020220000872
专题名称: 舞蹈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19/001
起始页: 0802.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舞蹈 菏泽区内的民间舞蹈有以下几种: 一是秧歌。流行区内各地的主要是鼓子秧歌。据传,鼓子秧歌本来是祭祀仪式上的舞蹈,整个舞蹈队包括伞、鼓、棒、花、丑五种不同的角色。其次是山东大秧歌,表演程式分串街、进村、耍大场、跑阵势、演场、收场六段。从前,秧歌队进城门、过庙宇、过松门,都要礼拜而后行。若两支秧歌队相遇,必由双方领队的“岳大夫”为代表,互相致礼,让路而行,若一方疏忽失礼,往往大伤和气。 二是高跷与抬阁。高跷流行于区内各地,通常称为秧歌和高跷秧歌。高跷用两根木棍,中间钉“耳”,“耳”上装踏板制成。踏跷时,演员将脚放在踏板上,用绳将跷杆缚紧在腿上,即可行走舞蹈。跷高有三四尺的,也有一尺左右的,其舞姿多种多样,技艺高的能表演劈叉、翻滚等动作。而菏泽市西市门里的独脚高跷高1米多,其表演紧张惊险,难度很大。 与高跷队相配合的有扛阁与抬阁。扛阁,一人在下,肩上扛一柱,另一人缚依柱上,着戏装,二人配合,踏乐舞蹈。抬阁是扛阁的发展与扩大,数人或更多人抬一高架,架上立若干柱,每柱缚立演员,于行进中上下配合舞蹈。鄄城东部的红船和鄄西南的临濮一带抬.阁最具代表性。 三是其他民间传统舞蹈。如流行于鄄城的《商羊舞》、曹县的《花伞舞》、《抬辇舞》、东明的《羊抵头》、菏泽市的《放蝴蝶》等。此舞多于元宵节前后在广场或沿街表演,歌舞并佳, 节日气氛很浓。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