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今昔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唯一号: 151834020220000116
专题名称: 丧葬今昔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659.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菏泽的旧殡葬方法是土葬。人死之日,在死者口内放一银鱼或铜钱,名日“噙口钱”,然后穿上“送老衣”,当天成殓,棺椁都要十分讲究。三日之内,后辈男女都要糊白穿孝,门口挂孝、门上贴白纸;死者子女都要穿重孝,其次必须卧薪枕坯于棺旁,谓之“守灵”。停灵时间不尽相同,一般穷苦人家1〜3天,富者则在7天以上。三天内要向亲朋口头报丧,出丧之日确定后,还要书面报丧,谓之“报丧帖”。这些都是出丧的准备。 出殡是整个丧葬中最隆重的一节。富贵人家要雇人用各色彩纸绸缎扎成大花座罩、轿车、牛、马、楼人、金幡、进楼、摇钱树、金箔、元宝、丫环仆女等“舍火”,搬到街上,另请吹鼓手数人,吹吹打打,并敬请“礼相”(礼相多是当时的秀才)“喝礼”,和尚念经,以此显示威风和大方,葬埋时将“舍火”一火焚之,名曰“随人而去”。入葬后,大摆筵席,款待吊客,有的可摆几十席或更多,一事下来,耗费极大。由于前来吊唁的客人中不少是借此机会互相拉拢或搞政治交易的,他们送的财物常常超过了办丧事的费用,所以有钱有势人家办丧事,不但没有损失,还总是有利可图的,所以群众讽刺他们说:“家里死个老奶奶,强似在外做买卖。“ 中等人家的情景就完全两样了。他们受前者影响,不得不仿效,人死后也要制孝衣、做棺材、扎“舍火”,以表孝心。他们学做富人的样子也要办上十几或几十桌酒席,否则便要受到那些“知礼懂节”人的冷嘲热讽,因此,他们不惜破产或借贷来操办丧事。因这些人家来的吊客尽是送礼不多的,所以办丧事不仅发不了财,还往往由此而负债累累,造成生活困窘,或多年偿债不清,给其后代留下难以医治的创伤。 在旧式丧葬中,受害最大的还是穷苦人家。这些人家平时就衣食无着,一旦家里死了人,他们既扎不起“舍火”,又请不起吹鼓手,就是买口不象样的棺材也要变卖自己仅有的家产或借高利贷,然后找几个穷人悄悄抬去埋葬;有的连薄棺材也买不起的,只好“软埋”,俗称“土砸脸”。尽管这样,事后有的也无法生活,只好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其凄景惨状,目不忍睹。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丧葬改革,丧事从简。1968年,于城西北3公里处建成了火化厂,1979年10月菏泽县发出“彻底废除土葬,实行火化”的指示,多数大队或村庄建立了骨灰堂, 清理了大批旧葬用品,旧的丧葬习俗,逐步废除。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