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起居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唯一号: 151834020220000113
专题名称: 饮食起居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65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群众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极少数一日两餐)。早晨吃馍、喝粥(亦称“糊涂”)、吃小菜;午饭吃馍,有熟菜;晚饭,亦称“喝汤”,一般吃面条、面旗、米汤、疙瘩汤等。 主食品种繁多。本市主要是小麦和杂粮。清末至建国初期,多以大豆、高粱、玉米为主食;逢年过节、款待亲朋或红白喜事时,佐食小麦。从1958年至1978年间,以地瓜干为主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活提高,始以小麦为主食,彻底改变了以往以粗粮为主再加瓜、菜带的局面。 本市住房以北屋(人称堂屋)为主房,若东西有配房的称“簸箕叉”院,若东西南北房均有的称“四合院”。住房分配的俗规是:父母长辈住堂屋,儿和儿媳、晚辈住配房,而建房规格是堂屋要高、宽于配房。 旧时贫户住土棚子屋(土顶、土墙、无砖瓦的屋),富户住砖瓦房。那时,凡有“功名”的人家,其门楼和堂屋脊上均装有兽禽形的陶制物和钢叉、云燕等饰品,取“镇宅避邪”之意;有的屋脊上饰以花纹的砖瓦,称之为“透花脊”;有的于房檐处饰以带花纹的“勾头滴水”,以壮观瞻。在沿黄地段多用木撑架建房,以防汛期涨水冲塌房屋。 从60年代起,人们对住房要求渐高,砖瓦房逐日增多。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间新房剧增,城市更是楼房林立。现在建房均以砖瓦、木石、水泥为主,房式宽敞岀厦,多饰以彩色水刷石和多彩多姿的山水、人物、鸟兽、花卉形状的磁块。有的富裕户还建楼房式“明三暗五”的厅房,全部钢筋窗棂,玻璃窗口,彻底改变了以往蓝砖小瓦、土棚暗窄的局面。公房则以楼台高耸,大型西式建筑为主。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村有的地方已集体规划建房式样,即所谓“排房化”,形式整齐划一,初步显示了城乡差别的缩小。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