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和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牡丹区政协志》
唯一号: 151830020220001115
人物姓名: 张振和
文件路径: 1518/01/object/PDF/151810020220000020/001
起始页: 0344.pdf
性别:
出生年: 1944年10月
籍贯: 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

传略

张振和,政协牡丹区(菏泽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振和,1944年10月生,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人。1970年8月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济南军区六O九四部队锻炼。1972年1月被分配到菏泽县七中任高中语文教师。197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调到县文化局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创作岀版了专著《鲁西南史话》、连环画脚本《雾都报童》(均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参加菏泽地区第一本革命回忆录一《鲁西南烽火》一书的编写,并在《解放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多篇作品。1980年调入菏泽地区出版局(后改为山东省出版总社菏泽分社),历任编务科副科长、副局长、副社长兼总编辑,领导编辑岀版100余种图书,创办了文学期刊《小作家》;其间他潜心研究,辛勤笔耕,先后写作岀版了《古今三十名人传》、《曹州历代诗词选注》、《历史大观园》,与人合作编写出版了《山东名胜风景词典》、《中国历代散文大观》、《中华古典诗词大词典》、《中国古代文章学习词典》等著作。其中1980年他主笔的12万字大型通讯——《贫困地区的翻身之路》及专著《生产责任制后的农村工作》被中宣部列为“培训基层干部的学习材料”,1986年他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出版工作者,1987年晋升副高职称。1989年被评为首批荷泽地区科技拔尖人才,1992年晋升为高级编辑。1990年,张振和奉命筹建菏泽日报社,次年4月被任命为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他带领报社人员艰苦创业,髙点起步,争创一流,由周二小报三年上日报,四年出对开大报、彩报,发行量由1万份上升到8万份,从租赁几间房子起步,创建成一个办公自动化、印刷发行现代化的报社,在地方财政总拨款不到280万元的条件下,创下了5000多万元的资产,并于2000年又创办了一份《牡丹晚报》。菏泽日报社历年受到地、市委表彰,并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1993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报纸;1996年获全省地市党报编校质量第一名;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报纸”;2000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进入全国百佳报社行列,并获全省精品工程奖;2001年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报协举办的改革开放以来报社改革创新班次评选活动中,菏泽日报社荣获“全国报业创新奖”,并被中国报业协会树为全国报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张振和也历年被评为菏泽地区(市)先进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新闻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全国报业管理先进工作者,2001年他荣获山东省最高新闻奖“泰山新闻奖”,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奖励一级工资,享受省劳模待遇。在全国300余家报社参加的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副会长。2001年11月离职。 张振和现任菏泽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菏泽散文学会会长。

知识出处

牡丹区政协志

《牡丹区政协志》

《牡丹区政协志》在各级领导和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编纂人员和机关同志的共同努力,终于出版面世了。这是我区政协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我区人民政协史上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事。

阅读